企业海外税务风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针对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企业对税收风险的管控能力增强,企业税收风险的粗放式管理突出,税收风险单一化控制的问题显著及税收风险外部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且基于新税政的内容,提出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能够降低风险对企业税收所带来的影响,切实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海外税务风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海外税务风险论文 篇1:

“一带一路”PPP项目税收风险与应对

【摘要】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融资需求,PPP项目模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认为,由于不同国家税制间存在差异、国际税收协定不完善以及沿线各国缺少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等原因,“一带一路”PPP项目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税收环境。对东道国及本国相关税制缺乏深入了解和精准把握、国际税收协调出现偏差以及不适当的避税行为都会给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为了强化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企业应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并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合理开展避税活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PPP;国际税收协定;税收筹划;避税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行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大机遇。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征,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持续高额投资的过程,融资是制约这个过程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将PPP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缓解融资困境并提升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在实践中已经可以观察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国企业通过PPP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及当地企业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然而,PPP的运行非常复杂,企业能否获得预期中的收益水平取决于众多变量的影响。其中,税收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国家的税制差异给跨国PPP项目的税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来讲,加强对跨境PPP项目的税收筹划,有助于减少由于税务管理不当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PPP应用的现状

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会受到自身财力的限制,而且非市场化的运行方式造成政府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低效率。为此,英国政府率先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形成了所谓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实际应用中,PPP模式往往表现为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所达成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出要求并实施监管,而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一般由社会资本加以承担,其收入来源于政府付费或者是使用者付费。PPP模式能够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带来多方共赢的结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75%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总量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六成以上,但GDP的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不到三成(温来成、

孟巍,201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资源储备也非常丰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要逐步形成连接亚欧非以及亚洲各次级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测算显示,2016—2020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需求总量约为8万亿美元到10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包含着大量公共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轨道交通、能源、电信等,因此,PPP模式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联合国欧洲經济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PPP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同13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建立“一带一路”PPP工作机制,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推广PPP模式。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除了交通运输和水利等传统PPP应用较广泛的领域之外,通信和能源类的项目也存在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发展势头十分迅猛。PPP的应用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容易与沿线国家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对接,形成多方优势互补,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

二、“一带一路”PPP项目面临的税收环境

(一)税制差异易引发税收风险

PPP项目一般而言都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PPP项目的采购、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税收的征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些国家以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有些国家以商品税作为主体税种,有些国家则是所得税与商品税并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税收制度,优惠政策也是大相径庭。具体到一个PPP项目,在不同的国家,会面临着大不相同的税收结构。各国税收征管制度上的差异也导致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税收环境。比如,同样的抵税票据,在某些国家可以正常用于抵税,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则无法正常用于抵税,这源于不同国家对于税务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设定了不同的认定标准。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这些国家出现政府违约或者税制突变的可能性很大。

(二)国际税收协定不完善

因为不同国家税制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国际工程项目而言,需要政府之间就税收问题达成某种一致,就各国政府之间的税收管理权加以协调和规范。从操作层面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税收管理上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权,是居民管理权和来源地管理权的一种叠加形态,这就造成了双重征税的问题。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PPP项目,可能会面临被中国政府以及东道国政府双重征税的问题。为了加强税收合作,解决双重征税的问题,我国已经与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但仍有部分国家至今未与我国签订双边税收协议。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各个国家税务当局在征税时偏离税收协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沿线国家税制中普遍缺少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税收制度的建设比较滞后,虽然PPP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与PPP配套的税收制度仍然相当缺乏,税收优惠力度明显不足。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税种当中,缺少PPP专属优惠。现有的税收优惠一方面适用的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一方面适用的期间较短,与PPP项目动辄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限难以匹配。针对PPP项目的各种税项的叠加最终可能会让PPP项目不得不面临高税率。在税收抵免方面,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境外所得已经在东道国缴纳所得税的,在国内缴纳所得税时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直接予以抵免,或者对企业在国外持股的股息和红利等进行间接的抵免。间接抵免在我国遇到的最大障碍是间接抵免层次不明确的问题,尽管《企业所得税法》中加入了关于间接抵免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也明确了间接抵免的条件,但对于多层次抵免的问题并未做出任何明确的规定,这势必会增加以多层次公司形式来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对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工程项目产生负面的效应。

(四)我国的税收支持政策

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在出口退税方面,为了鼓励国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对外的投资活动,国家不断加大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和力度。根据我国相关政策的规定,在海外其他国家承包工程项目视同为出口业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相应的税收退还。另外,对于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的,只要租賃的期限达到5年或5年以上,在向海关报关并且租赁货物实际离境,可以享受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退税政策。在纳税服务方面,为了解决企业不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难以有效评估海外工程项目税收风险的问题,我国的税务机关通过税务咨询平台、建立专门网站等措施及时解读政策,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出企业走出去。

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务风险

(一)对东道国税收制度认知不足引发的税务风险

在“一带一路”PPP项目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当地的税收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能够按照当地税法的要求来规范地进行纳税的申报和管理。针对工程项目,不同国家的征税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所得税税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的中国企业来讲,不仅要了解东道国的征税方法以及所得税税率,还需要对东道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进出口关税、社会保险等进行通盘考虑;需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会对PPP项目征收哪些税费,如服务设施费用或者其他的各种杂项费用等。此外,企业还要了解关于成本费用抵扣的政策、折旧的政策以及亏损递延的处理等等。同时中国企业尤其要关注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情况,明确自己究竟要满足哪些条件、遵循何种程序才能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在税收征管的环节,不同国家税务机关征税管理的力度也不一样,中国企业要主动适应东道国税收征管的节奏,做好迎接税务检查和审计的准备。从实际案例中发现,许多中国企业由于对东道国税制缺乏足够了解而导致承担了本可避免的税负或者失去了本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或者由于一些预料之外的原因被东道国实施税收处罚。

(二)对本国税收制度认知不足引发的税务风险

对于从事海外PPP项目的企业而言,还要注意如果项目中所需要的某些原材料、设备等是从中国进口的话,是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对于向境外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设计服务等,也可以按政策享受相应的出口退税。如果企业不熟悉这些出口退税政策,不能充分享受出口退税的好处,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般而言,PPP项目公司都是在东道国进行注册,直接以中国企业身份进行参与的情况比较少见。即便如此,由于海外PPP项目涉及到中国居民在海外获得收入、项目公司的利润分配等事项,仍然要涉及到中国的税制,企业一旦在税收的统筹规划上出现漏洞,就会面临重复征税的风险。

(三)国际税收协调出现偏差引发的税务风险

企业在海外从事PPP项目,不仅需要熟悉东道国的税制,为了避免被重复征税,同样需要熟悉中国的税制并熟悉国际间的税收协调事宜。如果企业不熟悉中国在国际税收上的处理方法,就无法对自己的纳税义务做出统筹的合理化安排,可能会出现在东道国享受免税政策却需要在国内全额缴纳所得税或者由于不能及时取得东道国的完税凭证而导致在国内被二次征税等各种问题,从而造成税收上的损失。除了国际双重征税所带来的风险之外,企业有时还会面临东道国征税范围扩大的风险。根据国际税收协定的相关安排,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收入应该在东道国与中国之间合理划分,在控制项目整体税负的前提下保证东道国和中国双方的税收利益。但由于PPP项目各部分收入之间存在极高的关联度,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进度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致使东道国征税范围的扩大,使企业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税收负担。

(四)避税行为引发的税务风险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为了达到降低项目整体税负的效果,有时会对项目的资本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比如,在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国家,为了降低税收负担,企业会选择债权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由于债权融资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前加以扣除,就可以达到降低项目税负的效果。这种通过资本结构设计的方式来降低项目税负的思路固然可取,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把握好相应的度。如果债权融资的比例超过了东道国税法规定的上限,则超出部分不仅无法在税前抵扣,还可能会面临来自东道国的税收调查,除了补交相应税款之外,还可能面临高额的处罚。除了资本结构设计之外,中国企业另一种常见的避税方案是利用国内母公司和东道国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来转让定价,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但是,世界各国对于转让定价的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一旦被查实存在转让定价的行为,不仅要补交税款及面临高额罚款,还会损害到企业的声誉。

四、“一带一路”PPP项目税务风险控制

(一)提高对“一带一路”PPP项目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往往更加重视项目的投资环境、运行模式及盈利水平等,而对税务风险把控意识比较淡薄。要做好“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务风险管理,首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在主观层面上要真正重视起来,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于税收制度的研究。企业应该在财务、法务等相关部门,抽调专门的人力负责处理涉税事务,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针对跨国PPP项目税收政策和税务处理的研究机制,密切关注东道国和国内税收政策的新变化,敏锐发现潜藏的税收风险,定期向企业的管理层报告与税务处理相关的重大事项。加强与东道国及国内税务机关的沟通,尽量避免出现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完整或者出现误读的情况。另外,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十分复杂,对于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通晓国际税收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小企业中熟悉国际税务的人才十分缺乏,而掌握小语种的国际税收人才更是稀少,成为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控制的一个“硬约束”,企业要注重加强国际税收领域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开展税收筹划

由于跨国PPP项目的纳税事项十分复杂,为了减少由于税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需要进行科学严密的税收筹划。在合同谈判和签约的阶段,企业重在考虑项目的运行模式并对不同模式下的纳税情况加以比较。比如,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签订一个总包合同或者分别签订设计、采购、施工三个合同的两种做法下,企业需要承担的税负会有很大的区别。在一个大型的PPP项目中,很多的物资设备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如果企业能够将面向国内的采购合同从PPP项目的总包合同中分离出来单独签约,那么,承包商在物资设备采购环节获得的利润就无须在东道国缴纳所得税,而且还能够享受到国内关于出口退税的相关政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税务筹划和管理。在项目启动阶段,由于不同国家所得税税率以及与所得税相关的优惠政策存在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要仔细衡量,在签约主体的选择方面要着重考虑所得税负担的影响。在 “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的所得税税率比我国低,企业就可以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并以子公司作为签约主体参与东道国的PPP项目,降低所得税税负。如果东道国的所得税税率较高,企业可以考虑不在东道国设立常设机构,从而规避东道国的所得税,如果必须设立常设机构,则可以通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方法来减轻所得税的税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面临据实征收、核定征收等不同的纳税方式,企业要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仔细辨别采用何种纳税方式对自己更为有利。在项目竣工验收的阶段,要特别注意东道国税法中允许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做好项目尾款的纳税工作,积极配合东道国税务机关的完工审计工作。

(三)合理开展避税活动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避税的目的。最常见的避税方法是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以及转让定价。各国政府之间为了平衡各自的税收利益,一般会签订相应的税收协定,这些协议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双重征税的问题。企业从事“一带一路”PPP项目,一定要学好用好税收协定,运用合理的规则来避免被双重征税的情况。如果PPP项目所在的东道国没有与中国签订税收协定,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低股权的控股公司进而享受税收协定的有关待遇,减轻在东道国的纳税义务。利用转让定价手段在公司集团内部转移利润,使公司集团的利润尽可能地在低税国关联企业中实现,是从事跨国PPP项目时常用的一种国际避税手段。转让定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一是通过购销业务转让定价。集团企业在与关联企业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时,通过“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定价方法,将收入转移至低税负国家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二是通过有形资产的租赁转让定价。企业在高税率国家购买一项资产,通过收取较低租金的方式将使用权转移给低税率国家的关联企业,该关联企业再以高价出租给第三方关联企业。低税国关联企业从前后两个租金差中获得利润,且由于设备使用过程中提取的折旧可以税前扣除,减轻了出租方应缴纳的所得税。三是以无形资产交易的方式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和使用无形资产不按照常规价格进行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四是借助融通资金转让定价。关联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筹集资金的方法来增加利息费用并以此来调增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实现避税的目的。五是通过提供劳务来进行避税。当关联企业之间发生劳务经济活动时,提供劳务的一方可以通过对劳务费用的调整来转移利润,从而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利用转让定价来避税要掌握好度,不能逾越东道国相关制度规定的界限。

五、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中国企业可以通过PPP的方式参与到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然而,在“一带一路”PPP项目中,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在企业可能遭受的众多风险中,税收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却也容易为企业所忽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所面临的税收风险,一方面来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的税收环境以及不同国家在税收协调事项上出现的众多矛盾,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自身对于税收风险控制不到位。要降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收风险,既需要中国政府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也需要企业加强对于税收风险的管控。从政府层面看,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税收协定,争取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完全覆盖,对于已经签订的税收协定,注重不断完善税收协定中的相关内容,尽量避免重复征税,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加强对于“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监管,自其在境外设立机构开始,其税务登记、所得申报、汇算清缴、税收抵免等均要纳入税务部门的管理。针对“一带一路”PPP项目可能出现的税收争议,政府应积极建立起多边争议解决机制,减少税收摩擦,为跨国PPP项目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从企业层面看,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要始终将税务风险置于总体可控的范围之内。在项目伊始要做好税务的整体规划,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要进行持续的税务管理。企业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税务管理人才的建设,加强与本国以及东道国税务部门的沟通,深入把握项目涉及税制中的诸多细节,提高执行力,将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Z

【主要参考文献】

[1] 温来成,孟巍.PPP产业基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23).

[2] 杨昀,周剑秋.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税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1).

[3] 王志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涉税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9,(01).

[4] 何艳,李慧思,贾香萍.对PPP模式盈利性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7,(24).

封面人物:

樊千,女,哈尔滨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会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主要承担会计学、国际会计、经济法等专业课教学工作。承担省市级研究课题6项,出版教材及著作2部。荣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哈尔滨市“助推新跨越社科大调研”活动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哈尔滨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黑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等。

作者:樊千 邱晖

企业海外税务风险论文 篇2:

分析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 要】针对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企业对税收风险的管控能力增强,企业税收风险的粗放式管理突出,税收风险单一化控制的问题显著及税收风险外部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且基于新税政的内容,提出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能够降低风险对企业税收所带来的影响,切实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新税政;企业税收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增加,对企业内部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税收政策下,企业税收风险增加,需要在明确其影响因素、管理价值的基础上。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能够规避各类税收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文章将基于新税收政策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企业税收风险与防范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调查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一、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分析

新税收政策下,企业税收风险突出表现在企业对税收风险的管控能力增强,企业税收风险的粗放式管理突出,税收风险单一化控制的问题显著及税收风险外部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1.企业对税收风险的管控能力增强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企业也越来越人事到税收制度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价值。其一,即为企业更加重视税收规划工作。企业开始建立到转职的税收筹划人才团队,由专门的财务经理进行管理,建立明确的税收制度、税收法规等,专项從事税收筹划业务工作,且各项工作呈现出专业性、职业性的发展趋势。

其二,很多企业开始构建了专门的税收管理部门,由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以及央企等进行管理,对税收的研究增加,很多企业、行业协会开始建立了专门的队伍研究税收组织,对税收风险进行分析。特别是在新税收制度颁布之后,销售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对新税收制度的研究增加,通过细致的分析与全面的调查,最大限度降低新税收政策下对企业税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企业税收风险的粗放式管理突出

尽管当前很多企业开始认识到税收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价值,仍然应用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企业税收风险处于被动的管理模式下,多在事后进行控制,忽视了事中控制与事前控制的重要价值。企业内部税收控制过程中,内部税收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管控,且未能够将“未雨绸缪”的思维融入到企业税收管理活动中,未能够进行深层次问题的分析。这种情况下,企业处理风险成本增加,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比如很多企业在发票管理过程中,对发票真伪检查的重视程度不足,支付流程不符合要求,故而税收的风险也会增加。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期间,需要提升事前控制、设计,事中管理、监督的作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基于设计方案展开各项工作。针对于企业税收中存在的漏洞,一旦发现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问题的发生与发展。税收风险的产生,多是因为企业粗放性管理、被动性管理所造成,对事前预防与事中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动态性管控,会增加税收风险发生率。

3.税收风险单一化控制的问题显著

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多存在着比较重视税种,或者重视减轻整体税收负担的情况。单一性控制某一个税种的风险,对其他税种对企业的影响重视程度不足。这种单一性税收管理与控制的方式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企业税收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需要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完全基于单一的视角进行问题探究,这种情况下则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销售能力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的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需要基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进行分析,避免企业税收制度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互背离,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

4.税收风险外部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

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其外部风险突出表现在税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对风险提醒、管理的服务情况等。基于当前税收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存着机关单位与税收管理人员实际的税收政策讲解不足,或者未能够给予企业针对性的建议等等。税收人员认为税收风险管理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企业需要基于自身情况进行科学管理,未给予企业相关的帮助,使很多中小企业在税收变动的情况下,未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措施

新税收政策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动态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增强税收风险控制管理意识,注重专业税收管理人才培养等方式,预防税收风险的发生。

1.建立动态税收风险管理制度

新税收政策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期间,需要基于规模、税收情况等进行分析,基于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自主调节。企业发展过程中,税收风险会受到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内容等影响,需要提升税收管理的重视程度,构建明确的税收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规模和管理机制以及税收风险管理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企业税收的关键所在,对企业设备配置、材料加工以及产品等进行综合分析,为现代新税收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企业需要通过适当的筹划、控制等方式,严格提升关键环节管理的重视程度,确定税收的风险以及控制的方式。

企业可以将精细化的理念融入到新税收管理工作中,建立与之相关的管理与监督制度,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比如可以建立明确的税收预测制度,由专门的管理小组对税收政策进行学习,了解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期间现存的问题与影响价值等,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2.增强税收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相互融合。企业税收风险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的方式,构建系统性的风险防范意识,判断税收制度影响下对各个部门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依靠税收风险与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加以分析,建立参与性的管理理念。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到实际的企业风险防范过程中,构建责任清晰、层层落实的管理制度,注重体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与任务。一旦出现各类问题,则需要基于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问题诱发的原因以及风险控制的方式,保证各项内容与规章制度能够落实到位。

3.注重专业税收管理人才培养

企业需要注重新税政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聘请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人才聘请的关键点以及人才聘请的重要价值。企业需要全面提升新税政制度学习的重视程度,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规划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比如可以通过企业招聘的方式引入更多人才,也可以依托专业的机构、高校专家等协助聘请更多优秀人才,将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合理的管理技术融入其中。

企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内部工作期间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定期展开专业税收人才的培养活动,比如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讲解新税收制度的内容、最新规定等,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培训。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来看,其内部涉税人员具体包含采购人员、营销人员以及审计人员等等,需要通过专业性的培训增强其综合能力,可能让企业员工理解税收的信息,掌握信息化的税务处理方式,为企业整体税收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企业税收管理的方式与税收的理念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积极学习新税法相关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动态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增强税收风险控制管理意识,注重专业税收管理人才培养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企业税收管理模式,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税收管理体系,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為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香菊,王雄飞.“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评估——基于Fuzzy-AHP模型[J].税务研究,2017(02):9-13.

[2]马列.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税务研究,2016(11):113-115.

[3]常向东,任燕红.甘肃省大型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研究——基于甘肃省税收调查数据的分析[J].财会研究,2015(07):18-22.

[4]王一舒,王卫星,何国民,王国光.关于企业海外并购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的构建[J].税务研究,2013(11):76-80.

[5]邱吉福,张仪华.基于税收执法视角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财政研究,2012(09):25-28.

作者简介:

蒋婧(1983—),女, 重庆人 ,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会计核算、税收风险控制等。

作者:蒋婧

企业海外税务风险论文 篇3:

企业并购中的税务筹划风险与对策

本文通过研究并购中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企业要想在现代化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规模,在考虑并购时,首先要对税务筹划风险加以预测规划,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找到应对税务筹划风险的解决方法。只有這样,才能够使两个企业将业务与经营紧密联系起来,迅速整合优化企业的资源并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竞争激烈发展迅猛的经济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一、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要性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企业并购的结果和价值,其中对企业并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税务筹划工作。

第一,税务筹划工作使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降低企业之间税收的支出,还能够减少企业的并购成本,使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并获取最大程度的利益。但是,在税务筹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企业并购的双方还应该对税收因素进行统筹的考虑,例如,企业的收购方应该充分考虑预期的税收,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分期偿还债务的净现金产生的影响,还应该考虑到国家或者地方对于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和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应该对并购资产的税收基点以及隐性税收负担进行查验。与此同时,被并购企业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对自有现金净额以及最低纳税负担支付结构进行关注。总的来说,企业之间的并购其实是一种使企业双方能通过并购达到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结果,被并购企业可以从破产边缘转回到正常经营,收购方能够直接获取经济效益并扩大原本的规模。这能够使企业之间的共同税收降到一个最低的水准,并降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因此,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必须对税务筹划加以重视,预防税务筹划风险的产生,使企业能够降低并购风险,并使企业在并购后能够正常地投入到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

第二,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加强对税务筹划的重视,还能够使并购企业的双方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在企业并购过程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由于企业的税收义务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导致了企业税务筹划成为并购前的一种行为模式,这样的行为模式可以使企业能够利用税务筹划工作的便利,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本身的税收状况进行统筹规划,这样不仅能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还能够使企业在并购工作完成后严格按照相应的纳税方式进行缴税,享受到长期的低税负。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对税务进行统一的规划,使得企业税务筹划的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有效缓解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压力。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税务筹划工作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对于一些中大型的企业来说,在进行海外企业的并购时,不仅仅是并购的过程更加繁琐复杂,税务筹划的难度也更高,这就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有着较高的水平。除了成本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操作风险之外,在这些风险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一)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

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都会开展一定程度的税务筹划工作,但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角度来说,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风险管控工作时依旧采用传统的观念,没有针对性地将风险意识融入到税务筹划当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即使进行了税务筹划工作,也不能够完全消除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甚至会由于对税务筹划风险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实际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由于很多企业的并购过程比较长,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周期也比较长,工作量也比较大,一旦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不能够在风险管控的视角下积极规划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相关事宜,企业就无法在并购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更容易导致具体税务筹划风险的形成。

(二)税务筹划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不及时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企业之间各项工作的交接以及业务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企业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以及税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然而,在两个企业各类数据以及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很难使收购方企业和目标企业的税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两个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一些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多次的深入沟通交流,导致了目标企业与收购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效率的降低,增加了企业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的风险。部分目标企业对于税务筹划工作中的侧重点没有深入地了解,工作人员无法开展相应的常规税务处理工作,一旦在税务处理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操作不当的行为,更是会增加企业并购时税务筹划工作的风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沟通交流的不及时、不到位都能够引发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的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缺乏重点

虽然现阶段部分大型企业在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控制方面有了一定的规划,由于在并购时大型企业都能够对自身的风险进行控制,再加上大型企业自设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也比较高,这就可以在税务筹划风险管理体系中看出,企业在并购时能够明确地划分税务筹划工作中的重点。但仍然有很多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在并购时没有相关经验,对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控制工作中缺乏侧重点,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在思想上面就没有引起对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视,尽管在并购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税务筹划风险管控工作,但仍然没有摸索出关键点,在这个现象的影响下,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风险管控工作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

(四)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控制的途径缺乏有效性

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合理有效的途径对税务筹划风险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这就导致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税务筹划的风险也会比较高。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并购来说,有效地结合我国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了解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使得企业工作人员在税务筹划工作中能够将法律政策作为一个基本的选择。再加上现代化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周期比较长、面临的风险因素比较多、涉及的资源整合以及业务处理比较繁琐复杂,传统的控制途径更是在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税务筹划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途径而失去原本的作用。

三、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风险的控制与对策

(一)加强对企业成本效益分析,防范税务筹划工作中的成本风险

防范成本的风险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工作中最基本的风险防范方式,包含了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的各类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显性成本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在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直接产生的成本,比如说,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财力成本、培训费用、注册费用等。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成本,不论是企业使用内部的税务人员还是聘请专业人员,都会产生一定的人力成本。但企业仍然能过通过并购中税务筹划来取得一定的收益,比如,通过对企业并购税务的筹划减少企业纳税成本,达到直接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这样做能够使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将降低税额增加税务利益。再比如,企业能够通过并购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并购过程中的税务筹划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费用,因此,如果企业在并购过程对税务筹划、经营活动等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就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在进行并购之前对双方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尤其是对于并购方案以及税务筹划方案,更是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确保该方案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二)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政策的变化了然于心

只有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及时掌握国家相关政策的转变,才能够更加明确的对并购过程中的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只有企业税务工作人员将国家的税务政策了然于心,把握国家税务政策的核心部分,才能够真正将国家政策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税务人员并没有对国家的税务政策进行了解和掌握,导致这些中小型企业受到国家税务政策的影响最为深刻,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国家税务政策波动的影响。比如说,在我国推出扶持产业计划期间,就在税收、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如果中小型企业的税务人员能够及时对该政策进行解读,通过国家的扶持,积极开展产业建设,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和福利。因此,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预测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成为企业税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及时关注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鼓励广大企业推陈出新,产业链要朝着高科技、新能源、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减少对高耗能产业的投入,有前瞻性的企业就会根据这一项政策迅速做出改变,迅速与高科技、新能源、低污染的企业进行并购,降低国家政策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各大企业应该组织自身的税务人员积极对国家政策进行了解,学会分析政策解读政策,并将政策中的内容应用到企业的并购发展中,使企业的并购时刻保持灵活性和警惕性,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调整,真正避免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给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工作带来的风险和一系列不可控变化。

(三)实行科学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预防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的经营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税务筹划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以及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管理应该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策划,并且,企业在税务筹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相关措施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保障税务筹划工作能够随着企业的客观经济环境以及日常经营管理状况的变化而改变,相关人员还应该积极制定企业并购过程中备用的稅务筹划方案,一旦第一方案在实施中出现任何问题,备用方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交流,防范企业并购过程中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增加与本地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还应该加强与被收购企业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只有充分加强与两个税务机关的联系,才能够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赢取税务机关最大程度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及时获得企业并购最新的税务政策信息,还能够加快企业并购中税务筹划工作的进程。企业在与税务机关进行多次联系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对最新税务政策的获取不断调整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保证企业日常经营和税务筹划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降低税务筹划风险以及并购成本,使企业能够达到并购利益最大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很多中大型企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企图寻找自身发展扩大的可能性,随着各类政策法规的出台,很多中大型企业找到了能够迅速扩展自身规模的有效途径,那就是企业的并购。然而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税务筹划的工作中,对税务筹划的风险进行积极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能够减少风险,降低并购的成本。同时这也要求了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税务筹划工作方式,积极审视税务筹划风险管控的相关事宜。

(作者单位:泉州交发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柯文选

上一篇:临床实习护理实习论文下一篇:工科实习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