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国唐代是诗词鼎盛时期,唐诗浓缩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数词在唐诗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考虑到唐诗文体特征、英汉文化对比差异及数词诸多功能,唐诗中数词翻译难度较大。唐诗中数词可分为具体数词、模糊数词及特殊数词。数词在诗歌中具有多种功能作用:叙述事件、展示意象、创造意境、凸显情感、增强韵律及巧用修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 篇1:

“意美”视角下的《送灵澈上人》两个英译本研究

摘  要: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中,“意美”是最重要的一美,也是诗歌翻译时必须达到的。故本文基于“意美”,对一首唐诗的两种不同译文从词汇到整首诗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译者采用的翻译手段。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意译法,再现原诗的意义和意象。在对于原诗意境的营造上,主要采用了仿译的方法,同时增译主语,为译文赋予了独特的意境,最终为读者带来相同的阅读效果。

關键词:“意美”;《送灵澈上人》;英译本研究

一、引言

唐诗一直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对唐诗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唐诗的翻译在翻译界颇受关注。《唐诗三百首》这部流传很广的选集早有译文无数。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有许多。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很多研究者挑选的是诗歌多来自于一些杰出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等。并且,他们的理论指导多为许渊冲的“三美论”,从意、音、形三个角度来分析译文。因此本文只选择“意美”这个最重要的角度,把少有人研究的《送灵澈上人》作为研究对象,挑选了许渊冲、Bynner这两位译者的译本,分析译文采取了哪些翻译方法来做到和原诗一样意美。

二、文献综述

2.1 意美及其在唐诗翻译中的体现

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代序中,许渊冲先生首次提出“三美论”。“三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尽量做到三美齐备。许渊冲(1987)曾说自己把“意美”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不希望牺牲内容。意美摆在了首位,就说明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或多译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展现原诗的意境美,尽可能做到像原诗一样去打动读者。许渊冲(2006)自己也曾表示如果诗歌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

许渊冲这一理论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翻译界的注意。许多学者边将其奉为楷模,认为这是翻译诗歌的好标准,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研究其对唐诗翻译的影响。胡伟(2006)简要说明了唐诗翻译时该如何做到意美。张晓(2012)从许渊冲翻译的《江边柳》和《游子吟》入手,分析唐诗“意美”的可译性。王学文(2016)就把意美分成了意义美、意象美、和意境美这三面,来研究唐诗英译。简丹(2017)从“意美”的角度,探讨如何翻译唐诗的意境。还有学者把许渊冲的“三美论”和其他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唐诗英译。例如马小燕(2015)就从“对等理论”和“三美论”来研究唐诗英译。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选择了《送灵澈上人》这首诗, 对它两个译本中意美体现进行分析研究。

三、意美视角下两个译本研究

“意美”作为“三美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译文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首译诗要美,不能只限于它的辞藻是否忠实原文,是否华丽,还应该考虑到是否准确的传递了原诗的意象以及是否还原原诗的意境。本文将研究译者是如何传达原诗意义、意象和意境的。

(一)意义美

所谓“意义美”就是译者在准确理解诗歌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词汇将其原义精确地表达出来。这是译者表现“意美”的第一步。下面本文将着重探讨诗歌标题意义美的传达。

例1:送灵澈上人

许渊冲译(以下简称许译):SEEING OFF A RECLUSE

Bynner译(以下简称宾译):ON PARTING WITH THE BUDDHIST PILGRIM LING CHE

在标题“送”字的翻译,许渊冲选择了“see off”这个词组。“see off”在字典中的解释英文是“to go to a station, an airport, etc. to say goodbye to sb. who is starting a journey”。这个词组很好地向读者描绘了诗人与灵澈分别后目送其回竹林寺的画面。而Bynner选择的“part with”也是不仅有分别的意思,还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从他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他友人之间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对于上人这个尊称的翻译,Bynner的“Buddhist pilgrim”也同样是直译的方法,让人一眼就可以知道灵澈的身份。与他们不同的是,许渊冲并没有直接翻译,而是采用了自己所提出的“三化论”中深化的手法,用“recluse”这个单词,表现了灵澈更深层的身份——他除了是一位僧人之外,还是一位隐士。他对出世入世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recluse”个词就直接点明主题。总的来说,在题目词汇的选择上,许渊冲采取了直译兼意译的方法,Bynner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准确传达了诗歌题目的意义。又由于深谙中国文化,许渊冲进一步挖掘词汇背后的情感,深化词汇含义,突显了诗题的意境。

(二)意象美

袁行霈(1987)在书中提到意象指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依靠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感。意象可以算是诗歌的灵魂。译者对意象的准确翻译,才能赋予诗歌鲜明生动的形象。

下表为诗中意象词原文及译文。

原文 竹林寺 斜阳 青山

许译 temple’mid bamboos sunset blue hills

宾译 Temple  in bamboos sunset green mountain

首先“竹林寺”这个意象。据考证,此处竹林寺指江苏镇江的竹林寺。此寺因各种名竹尽有,山野之间竹林似海,寺院皆掩映于竹涛之中,故得此名。李玉英(1997)曾总结过古诗地名翻译的一些处理方法,包括:直译其音、音兼意译、全名意译作一般化处理和融会曲达。对于此寺名的翻译,二者都采取了浅层意译的方法。无论是许译的“temple ’mid bamboos”还是宾译的“temple in bamboos”,都传达了原名的意思。同时因为两位译者选择了恰当的介词,又创造了寺院深藏于竹海之中的这一环境。

接着是“斜阳”这一意象。斜阳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往往伴随着感伤的心境。此处斜阳表达的也正是诗人内心的落寞。在“斜阳”的翻译上,许渊冲和Bynner选择的都是“sunset”这个词,采取了直译的方法。“sunset”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并且也和一些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正如《小王子》的英译本里的那句话一样:“one loves the sunset,when one is so sad…”,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这里的“sunset”就和人内心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了一起。再来看本诗的“sunset”,就同样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寥,达到了意美。最后,对于“青山”意象的翻译,许渊冲的翻译同样采用深化的方法,“blue”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符合原诗的情感。而Bynner的“green mountain” 只是单纯描写山林的色彩。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诗歌中一些地名本身就有美好意义的名字,可以采用全名意译的方法,将把每个词内在含义都翻译出来后,直接连缀,表达其美。对于意象的翻译,译者首先可以尝试在目标语中寻找有无和源语情感色彩相近词,若有,则可直接使用。如若没有,就可以采用深层意译的办法,先挖掘意象背后的情感,再来进行翻译。

(三)意境美

意境指的是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相互结合,创造的具有深意的艺术境界。蒋寅(2002)认为意境的本质是有呼吁性的意象,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形成了中国诗歌意境的象征性、含蓄性等美学特征。这首小诗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办法,为读者创造了别离时凄清的意境。原诗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全诗共四句,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一、三、四句,描静景,二句绘动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成伤感寂寥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那么两位译者的译文表达效果又如何。

首先来看许渊冲的译文:

To the green temple ’mid bamboos

When evening bell rings, a recluse

Goes back alone. While sunset fills

His hat, he’s lost in the blue hills.

许渊冲对这首诗的处理上,仿照原诗的写法,同样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办法。第一句描绘了静景,二三四写的是动静。第一句和原诗一样,描写的都是竹林寺的环境。在第二句的结尾,许渊冲增译了“a recluse”。这一主语的增译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明白是灵澈渐行渐远,而诗人在山脚下目送。因为一些文化的差异,中文中多无主句,而英语句子一般都存在主语。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的都是无主句,若按照原诗的结构翻译,可能会使西方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在第三、四句的处理上,许渊冲采用了合译的方法,使译文更加紧凑连贯,逻辑性更强,增强了表意的效果。最后一句中的“lost”一词情景交融,既表现了灵澈的身影消失山野中,还能感受到诗人的怅然若失之情,结出全诗的别意。

接下来看Bynner的翻译:

From the temple, deep in its tender bamboos,

Comes the low sound of an evening bell,

While the hat of a pilgrim carries the sunset

Farther and farther down the green mountain.

Bynner也同样仿照原诗,用了动静结合的办法。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方法,同时也在译文第三句中增加了主语。这一主语的增加,从西方绘画的透视角度来说,加入主语后,就会产生一观察的视角。这里,Bynner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对诗中的人和景物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进行描绘:钟声从远处的竹林寺传来,灵澈背着斗笠渐行渐远。这样帮助读者更清晰得看到画外诗人目送友人回山的情景,了解诗人的深情。Bynner所选择的这一构诗技巧,很好地使读者对原诗中客观景和主观情相互结合的模棱性变得清晰。

总而言之,这两位译者在翻译这首诗时,都采取了仿译的方法。此外,两位译者选取的都是一般现在时,就像诗人在亲诉这件别离这件事。同时译者还通过增译这个技巧,为读者增添扩充了比原文更多的信息,最终传达了和原诗相当的意境。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意美”作为诗歌翻译的充要条件,对诗歌的翻译具有导向性作用。同时译诗对原诗意美的再现,离不开对原诗意义、意象和意境的准确转达。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首先要正确剖析原诗的内涵,考虑读者的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词汇和翻译方法,做到“三意合一”,实现原诗和译诗的艺术效果相等。

参考文献:

[1]Bynner, W. 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9.

[2]胡伟.论唐诗英译的意美[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4):39-40.

[3]黃薇.论宾纳英译《唐诗三百首》[D]. 首都师范大学,2007.

[4]简丹.“意美”原则下唐宋词英译意境的再现[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58-259.

[5]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03):69-75.

[6]李玉英. 评古诗英译时对地名翻译的一些处理方法[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01):48-52.

[7]马小燕,闫长红.“对等理论”和“三美论”视域下的唐诗英译研究[J]. 英语广场,2015(11):33-35.

[8]钱雅欣. 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4.

[9]王学文. 许渊冲“意美”论在李白七言绝句英译中的实现[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102-106.

[10]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2):70-77.

[11]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许渊冲译》[M]. 北京: 五洲传播,2011.

[12]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张晓. 唐诗“意美”可译性分析——以许渊冲英译《江边柳》和《游子吟》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7):170-171.

作者:姚瑶 许蔚

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 篇2:

许渊冲唐诗翻译中数词的翻译策略

【摘要】中国唐代是诗词鼎盛时期,唐诗浓缩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数词在唐诗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考虑到唐诗文体特征、英汉文化对比差异及数词诸多功能,唐诗中数词翻译难度较大。唐诗中数词可分为具体数词、模糊数词及特殊数词。数词在诗歌中具有多种功能作用:叙述事件、展示意象、创造意境、凸显情感、增强韵律及巧用修辞。以许渊冲先生对经典唐诗英译本为例,对唐诗中数词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改译法和省略法翻译策略进行翻译。

【关键词】许渊冲 翻译 唐诗 数词 策略

一、引言

数词(Numeral),指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数词可以作句子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数词分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数词既可表示准确数值概念,也可表示模糊含义和概念。数词是简单性和丰富性兼而有之。唐代诗人经常在诗文中使用数词来表达各种深刻内涵,如“一”“二”“三”“四”“五”“九”“百”“千”“万”“双”“对”“数”等,使得语言彰显精炼幽美之势。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数词涵义、用法、规则方面差异显著。因此,这些不同给诗歌英译带来了巨大困难。对中国唐诗中数词在进行英译时,应该运用何种翻译策略才能实现与原诗在内涵、意境、艺术效果方面均衡与对等。本文拟对唐诗诗句中所使用的数词进行归类,分析其在诗词中不同功能,同时以许渊冲先生对经典唐诗英译本为例,提出唐诗中数词翻译高效翻译策略。

二、唐诗中数词的分类和功能分析

1.唐诗中数词分类

(1)具体数词

具体数词指用准确数词表达现实世界中存在客观真实数量或时间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与“一行”都是数词的具体准确用法,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图,诗人杜甫重归成都草堂时的欣然心情跃然纸上。

(2)模糊数词

模糊数词指用来表达不确定数量概念的数词。如“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千里”与“一日”都是数词模糊用法,它们共同建构出空间距离之远与时间间隔之短对比。“千里”与“一日”形成了鲜明修辞对比,使读者觉得小船速度飞快。

(3)特殊数词

特殊数词指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特殊修辞功能的数词。例如: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句中“五”表示陵墓数量,“五陵”指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五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3.唐诗中数词的功能

数词在诗歌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叙述事件、展示意象、创造意境、凸显情感、增强韵律及巧用修辞等。

三、许译唐诗中数词翻译实例分析

例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许渊冲英译诗文:

Leaving the White Emperor Town at Dawn

Li Bai

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I’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canyons in a day.

With monkeys’ sad adieus the riverbanks are loud.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

此詩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作一首七言绝句,把遇赦之后愉快心情和江山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畅快淋漓融为一体,随心所欲,浑然天成。“千里”和“一日”译成“a thousand miles”和“in a day”采用了直译翻译策略,“千”和“一”,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遇赦之后的愉悦心情。“两岸”和“万重”译成“the riverbanks”和“ten thousand”采用了意译翻译策略,增强了这句诗句韵律与节奏。

例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许渊冲英译诗文:

The Willow

He Zhizhang

The slender beauty’s dressed in emerald all about,A thousand branches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slim leaves are cut out?

The wind of early spring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此诗中,贺知章说柳树之美,说春风之趣,彰显出极其清新诗风,充满丰富想象力。“一树高”,被译作“in emerald all about”,采用了改译翻译策略,委婉地描述出高高柳树项式碧玉装饰而成的。“万条”被译作“A thousand branches”,采用了直译翻译策略译出,形象地描述出柳枝数量之多,不但展示了意象也创造了意境。“二月”被译作“early spring”早春二月是指时间。

例3:《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谭边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许渊冲英译诗文:

Lake Dongting Views from Afar

Liu Yuxi

The autumn moon dissolves in soft light of the lake,Unruffled surface like an unpolished mirror bright.

Afar,the isle amid water clear without a break Looks like a spiral shell in a plate silver-white.

此诗中,诗人刘禹锡描绘了秋叶月光下洞庭湖优美景色,尽显诗人对大自然真爱之意。“两相和”译作“dissolves in soft light of the lake”,其中数字采用了省略译法,委婉自然,创设了优美意境。“一青螺”译作“a spiral shell”,使用了直译手法,既忠实地描述了场景也增强了韵律,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四、许译唐诗中数词翻译策略分析

1.直译法

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唐诗诗句中蕴含了丰富数字表达,大部分采用了直译翻译策略,還数字以本来面目。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译作“From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rust out the cliffs blue;Leaving the sun behind,a lonely sail comes forth.”

2.意译法

许译唐诗中也有不少诗句中数字采取了意译翻译手法,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译作“Its torrent dashes s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其中“九天”即指九重天,意译为“the blue sky”通俗易懂。

3.改译法

许译唐诗中也有一些诗句中数字采取了改译翻译手法,自然地实现了意义的转换和替代。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唐)李白)译作“The crescent moon looks like old Autumn’s golden brow;Its deep reflection flows with limpid water blue.”

4.省略法

许译唐诗中也有一些诗句中数字采取了省略翻译手法,使译文言简意赅,意向凸显。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译作“No dust has stained the water blending with the skies;A lonely wheel-like moon shines brilliant far and wide.”

五、结语

数词在唐诗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此,唐诗中数词翻译是诗词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中国唐诗中数词进行了归类,初步探析了数词在诗词中各种功能,并以许渊冲的翻译唐诗英为例,归纳出唐诗中数词翻翻译策略:直译法、意译法、改译法及省略法。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唐诗英译研究者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些翻译策略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玉蓉,唐静,倪敏.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李白诗歌中数词的翻译[J].译苑新谭,2009,(10):149.

[2]李瑞凌.接受美学视域下诗歌模糊词翻译的“显”与“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84.

[3]陆苏 著.许渊冲 译.林深见鹿:美得窒息的唐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

[4]盛雪梅.略论李白诗歌中模糊数词的翻译[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 :70.

[5]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本文为2019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一般目课题:“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许渊冲中国古典诗歌译介语言文化功能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9TJ0002B。

作者:左宝霞

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 篇3:

唐代边塞诗英译问题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唐代边塞诗具有多元的思想内容与多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边塞征战、边塞生活和边地风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边塞诗的英译研究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现在国内对于边塞诗的英译研究近乎空白,目前面世的诗歌英译著作中,罕有以边塞诗为主题和研究对象的著作。本文就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做了探讨。

关键词:边塞诗 英译研究 翻译理论 翻译

盛唐期间的边塞诗,作为中华文化卷幅中最为磅礴大气的一页,反映了大唐王朝的强盛气象,体现了古代人民忠心爱国、坚毅勇敢、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隅大放异彩,值得我们探索和传承。然而通过检索发现,当前国内对边塞诗的英译研究数量不多,且存在一些翻译的不足,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边塞诗的特点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唐诗显得尤为精彩夺目。唐诗渊薮人文,种类多,数量大,但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具有昂扬、恢宏的气度,因而与田园诗派、山水诗派齐名。边塞诗作为唐文化的重要体现,寄托着报国立功、豪情壮志、相思别情等情感,渲染了一个时代的凌云激情、纵横风云,为中华文化的绚烂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又独一无二的一笔。

在唐代,在边塞从军、立功报国成为当时人们施展抱负、实现壮志的一种出路。在此背景下,很多文人投身入幕,远赴边陲,他们的边塞经历和亲身体验有力地促成了边塞诗创作的高峰,形成了边塞诗派,为后人称道。其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边塞诗人,如高适、李颀、崔颢等。随着边塞诗派的发展成熟,反映边疆军旅生活的诗歌作品也蔚为壮观,边塞诗也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在唐代边塞诗里,可以发现许多由北疆或西域乐器、兵器、景象等组成的审美意象群。边塞诗作品中大量使用楼兰、玉门关等地理类意象,大漠等自然类意象,羌笛等乐器类意象,金甲、角弓、吴钩等战甲兵器类意象,这些意象在构造诗歌意境、表达诗歌情感和深化诗歌主题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譬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这三种乐器类意象的运用烘托出苍凉、雄浑又悲壮的氛围,突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高昂的爱国情怀,慷慨的英雄气概,饱满的战斗热情,和奇异的塞上风情,一同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瑰丽雄奇。诗歌情感多是表达英雄气概、乐观精神、献身祖国、反对征战、离愁别恨等真情实感,这些对于生命的思考、灵魂的对话、真实的情感表达共同形成了唐代边塞诗悲壮的深厚意蕴,赋予边塞诗以恒久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內涵。

二.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唐代边塞诗英译的成果主要以专著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唐诗英译作品的形式呈现,尚且没有专门的英文译集问世。其中一些唐诗译作采用了改译、归化、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译诗文体上主要有无韵体、韵体、自由体等。在唐诗英译作品集如许渊冲等编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等著作中含有少量的唐代边塞诗英译成果,这些边塞诗英译作品主要呈零星分布,并未形成系统,体现出研究不足、作品不集中、缺少系统化的边塞诗英译理论等缺陷。

此外,在国内外的边塞诗翻译中,还存在英译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具体体现在脱离诗歌的直译,对于地名、官职、兵器、乐器等名词翻译标准的争议,以及忽略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英译等。

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英译为例。白草生长于戈壁滩沙漠中,又称芨芨草。Witter Bynner将其译为“white grasses”。“北风卷地白草折”这句话中的“白草折”三个字凸显了句中的边疆和北风,从侧面强调了这两者荒凉广袤和严寒凛冽的特点,在这层含义上,“white”这个词显得相对单薄,不够有力,直译之后达不到诗歌原句的表达程度和效果,有失精确。胡天意思是北疆的天,一方面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塞北,一方面与北风对应,烘托出大漠的孤寂荒凉之感。如果简单的译为“In the borderlands”,则显得较为平淡,略去了“胡”这个词的文化背景和独特意味,失其自然粗犷之感。而许渊冲翻译时选用“Tartar”(鞑靼)来凸显“胡”字的意味,把“胡天”译为“Tartar sky”,两种翻译分别使用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策略,而许渊冲先生的“Tatar sky”,点明了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使读者充分体会到身处大漠的荒凉旷寂之感。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句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乐器,Witter Bynner译作“lutes, guitars, harps”,而胡琴的“胡”字突出了这种乐器的独特性,指出它是北方民族特有的乐器,所以翻译为“Tartar lutes”更贴切。把琵琶译作“guiters”,取西方乐器吉他之意,这种翻译将东西方的乐器混作一谈,未免有些不妥。在此前提下,采用拼音的方式直接译出“pipas”,准确翻译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国文化,更为可取。在“羌笛”的翻译上,Witter Bynner选择了“harps”(竖琴),有些混淆了羌笛和竖琴的概念,羌笛是一种管乐器,而竖琴是弦乐器,二者并不相似,这样翻译不够严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译文为“The Luteous River glares heavenwards to the white clouds,And a lorn pile lies by amount a hundred furlongs high.”(孙大雨《英译唐诗选》,2007)其中有四个意象,“黄河”译为“The Luteous River”,“白云”译为“white cloud”,“孤城”译为“a lorn pile”,“万仞山”译为“a mount a hundred furlongs high”,以上四个意象均为直译法。首句中“heavenwards”修饰“glares”,意思是“向天上”,表达原诗“上”的意思,翻译出了字面意思,省译了原文中的“远”。后一句增译“lies”作为动词,表示孤城位于高山里。从整体上看,译文不够简洁,没有采用韵体来翻译诗歌,从遣词方面来说,对原诗的还原度不够高;但精确表达了原诗的基本含义,符合译诗忠于原诗的基本原则。在“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一句中,译文增译的“lies”仅仅表示孤城存在于高山间,但并没有表达出孤城被山遮挡、不见全貌、朦朦胧胧之意。总之,本篇译文采用直译的手法,经过省译和增补等,基本表达出诗句的内容含义,但对于英译诗句修辞和氛围的把握不够好,缺少严谨性和准确性。

三.边塞诗英译存在问题的原因

很多外国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研究唐诗中,推动唐詩英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神州集》(庞德著)、《英译唐诗选》(弗莱彻著)、《中国古诗选译》(阿瑟·韦利著)等英译作品。同时,外国学者对唐诗作者及作品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如:《李白诗歌与生平》和《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诗歌注释》(海陶玮著),《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时代》(阿瑟·韦利著)等著作。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研究有时会造成上一章节所述的问题。此外,边塞诗的英译作品呈零散化、泛化等特点。

其次,由于国内对于唐代边塞诗英译的研究还有很大空白,翻译体系与翻译理论均未形成系统,专家专著也零星分布,体现在英译作品上的影响就如第二章节所举的例子,译作不够准确严谨。

再者,一些唐代边塞诗中的生僻名词,包括地名、兵器、官职等等,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说法和释义已经失传,或者存在于孤本典籍中,难以一一去寻找对照,给翻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些都提醒我们,应当重视对边塞诗的英译研究,有关文化部门应组织和引导优秀学者进行研究,设置奖励机制,促使行业内边塞诗研究的蓬勃发展,形成完备的翻译理论规范与体系。此外,学者们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对生僻名词应当勇于攻坚克难,多查阅古籍资料甚至走访边地古迹调研、去博物馆记录唐代乐器、兵器等器具的具体尺寸、形状,以达到精确描述、准确翻译的目的。

四.结语

边塞诗英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示我们,首先,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研究学者们应主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树立跨文化视角,在做到“信达雅”的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差异,从多种角度翻译,使译作合乎读者的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为中西文化交流搭起桥梁。

同时,作为译者,应当深刻意识到广泛阅读史料资料的重要性,不但要做到知人论世、积淀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以边塞诗英译的深入研究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自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立场,传播唐代边塞诗文化,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Bassnett,S.(2004).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Bassnett,S & Lefevere,A.(1990).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York:Pinter Publishers.

[3]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王振国,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赵俊英.《现代英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6年

[7]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9]杨元刚.《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五州传播出版社,2006年

[11]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介绍:贾苏雅,广西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语翻译)

作者:贾苏雅

上一篇: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下一篇:抽象几何体雕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