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象在诗歌英译中的补偿处理

2022-11-03

1 引言——什么是文化意象

语言是文化载体, 每种语言都带着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 而文化积淀突出表现在文化作品如诗歌中应首推文化意象这一概念。什么是文化意象呢?文化意象指在文学作品中以语言形式存在, 作为文化符号存在的独特意象, 它带有丰富寓意和深远联想, 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示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与各民族的历史、传说、宗教以及各民族初民时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相对固定, 独特的文化涵义。在中西诗歌翻译的过程中, 中西文化赋予不同的意象以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内涵。诗人精心选择的每一个意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而中国古代诗人通常在诗歌中隐藏自我, 述景状情, 其含义尽在每个意象中绵延。

2 文学意象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文化意象在中国诗歌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它可以是自然物象形成的意象, 如“东风”、“杨柳”、“鸿雁”、“鱼龙”、“明月”等等;它可以是地理名词形成的意象, 如“龙城”、“玉门关”、“扬州”、“灞桥”;它可以是历史典故, 经常出现在诗歌而又能让读者耳熟能详的典故, 如“采薇”、“南冠”、“金屋”、“临邛”、“望帝”、“烂柯人”, 如此种种, 不一而足。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琵琶”, 这一身份的标志, 在历史中往往被认为“烟花、风尘”有关, 对于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化意象如果没有注释或说明, 恐怕目的语接受者很难理解个中意味, 而就是这些文学意象激发了诗人们多少感叹多少豪情。

历史典故意象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译:“With his exploits history is crowned;/For his stone Fortress he’s renowned./The river flows but stones still stand, though he’d not taken back lost land.”“八阵图”与三国历史紧密相连。且诗歌文本中也凸现了“三分国”、“八阵图”、“失吞吴”等历史概念, 但遗憾的是译文对此历史事件毫无涉及。译文读者就失去了解这一历史典故内涵意义的机会。像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译:“Out of the window wanes twilight of parting day;/None sees her dry her furtive tears in gilded hall./In lonely courtyard even spring will pass away;/She won’t open the door but lets pear blossoms fall.”“金屋”或“金屋藏娇”的典故由来已久, 是千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特殊人物“妃嫔”生活的典型化写照。正是这一典故的加入, 更加突出了主题, 从侧面引申了诗歌涵义。题中“怨”字也更加深化。而译文中, “HER”, “SHE”虽简单却把这一深刻涵义给抹杀了。

自然意象, 在《西厢记》有:“闲愁万种, 无语怨东风。”东风, 在中国盛行于春, 春光明媚, 正是野外畅游, 年轻男女寻找心上人的季节, 所以春风往往与年轻人的爱情联系。而此时, 女主人却感叹心上人远离, 以致无限闲愁, 即使东风妩媚, 无心感受, 。在马致远《天静沙·秋》中, “古道西风瘦马。”西风, 在中国是冬天凄冷的代名词, 传递的是一种凄凉。

地理意象,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译:“We shall sail all the way through Three Gorges in a day./Going down to Xiangyang, we’ll come up to Luoyang.”由于地理概念的缺失, 目的语读者缺乏了解理解诗歌要表达的一种喜悦和欢畅, 以及跳跃、快速的概念意义。

翻译作为文化传递的桥梁, 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在如今的翻译中, 译者普遍感到头痛的便是在语际转换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巧妙而又自然的译成目的语, 既保持为文美感, 又能传递新的文化给目的语接受者。而文化意象这一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文诗歌中的频频使用更是让许多人在此踯躅不前。他们有的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传播给目的语读者却让人面对一大堆的人名地名不知所措, 有的不得已抛弃传统东西以意译的方式直接跳到了西方文化氛围, 借此回避某些棘手、难以一言中的文化意象。然而这样做大大丢失了原文中具有某种民族特色、历史典故的文化意象, 从而造成了文化信息传递的偏差、断流、失落, 待到将原作与译作两厢对比, 才发现许多精粹内敛的具有深刻意境的东西都不知所终, 是翻译的一大败兴之事。

另外, 还有一些意象, 它们虽为两个民族共有, 但不同民族赋予它们以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有些在汉语中是褒义, 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就成了贬义, 譬如“龙”的意象。一不小心便产生文化意象的错位。这类文化意象失落、错位的例子, 在诗歌翻译中简直不胜枚举。

3 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

不可否认, 文化, 无论是原创还是翻译, 都具有阶级性。在一国之内, 代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文化常常成为主流, 而世界范围之内, 文化常被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国家的文化引导。崇尚主流, 这未为不可, 但不可失去本国、本土文化的特色。所以作为文化传递的桥梁, 每一个翻译者都不能推卸传递文化这一重要责任。遇到问题“绕道走”, 或一味追求“异化”, 消隐本国文化特色, 趋附异国风情, 矛盾隐藏, 却坐失文化交流的好时机。“龙”变成tiger, “百灵鸟”变成nightingale, 让接受群体想当然的以本国文化来套用中国文化。

作为翻译, 我们应该把握原文文本特征和文化气质, 保证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适应性, 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 同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在翻译转换方式及技巧方面也应有新的理念, 将“竹文化”、“龙文化”等介绍给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松、柏、梅、兰、……”, 了解中国的“龙、鹤、黄牛……”, 让更多丰富的中国文化融入世界, 走向世界, 与世界文化互动。这是属于语际转化中如何克服文化障碍 (C U L T U R A L O B S T R U C T I O N) 的对策。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采取补偿性翻译的方式来解决文化不完全对等的问题, 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合到翻译作品中去, 真正做到文化的传递。常用的补偿性翻译方法有增译语词提示法, 浅化处理释义法, 直译意象保留空白法, 和直译加注法等等。

3.1 增译语词提示法

古诗中很多文化意象在诗歌表达中起到点关键的主题揭示作用, 但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 这种文化意象的理解又是很大的障碍。那么, 在翻译时可以添加修饰成分或者修饰词于关键意象上, 将主题的关键点破, 让译文读者找到暗示, 展开想象来填补这种文化空白, 同时又可以了解到中文的文化, 一举两得。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译:“But message-bearing swans can’t fly out of moonlight, /nor letter-sending fish can leap out of their place.”在中国, 鸿雁传书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据《史记》记载, 汉武帝天汉元年 (公元前100年) , 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 被长期拘留于北海 (今贝加尔湖) 苦寒地带多年。后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 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与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见到汉使者, 告知苏武未死, 并让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 射一鸿雁, 雁足上系帛书, 上说苏武牧于大泽中。这样, 单于无法诡辩, 只得把他放归汉朝。民间还流传一故事:唐薛平贵远征在外,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 王宝钏正挑野菜, 忽闻空中鸿雁呼唤, 遂请求代为传书, 然一时难寻笔墨, 情急之下, 撕下罗裙, 咬破指尖, 写下血泪书信, 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这些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鸿雁也就成了邮使的美称。但对于目的语读者, 不可能要求他们了解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文化, 毕竟这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 在翻译时, 译者加入了点题性修饰成分或者修饰词, 既保留了原文化形象, 又对其文化意义作了简单注释, 这种方法应该是可取的。又有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Where can I send word to my end?/Homing wild geese, fly westward, please!”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处理这一文化意象。

3.2 浅化处理释义法

浅化处理释义法, 即用普通名词阐释或代替具有文化意象的专有名词或典故等等。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南冠”二字, 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 见钟仪, 问之曰:‘南冠而絷者, 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因此, “南冠”便成了囚徒的代名词。译:“Of Autumn the cicada sings, /In prison I’m worn out with care.”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者, 至今犹忆李将军!”译:“Do you not know/The bitterness of fighting with the foe?/Can they forget General Li sharing their weal and woe?”李将军, 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翻译时采用简化处理, 直接译出李将军并加以解释, 《传》中有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表达李将军与广大士兵同甘共苦, 共守边陲的爱国精神。这首诗热烈颂扬了士兵们英勇爱国精神, 译文通过后置定语“sharing their weal and woe”把这一意思阐释出来。

3.3 直译意象保留空白法

直接译出诗歌意象, 留出空白, 借助读者想象, 完全传达诗歌的意境, 又做出某些必要提示, 让目的语接受者跨越文化障碍, 领略诗歌真意。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译:“Clouds on frontier o’er shadow mountains clad in snow;/A lonely town afar faces Pass of Jade Gate.”玉门关位于敦煌市区西北约80公里处, 为汉武帝太初二年所置,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汉代西陲两关之一, 丝绸古道出敦煌入西域北道和中道必经关口, 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城之门户, 也是国家边远之地。唐代西北方的强敌, 一是吐蕃, 一是突厥。“玉门关”外, 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景象, 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 西防突厥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 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 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这两句在写景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译文中借助于“lonely”、“afar”修饰地理名词“Pass of Jade Gate”, 烘托原文的气氛。

3.4 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 就是在翻译中直接把诗歌中的文化名词表达出来, 先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这一文化概念, 然后在注释中对该概念加以详细地解释说明。这样做既保全文化概念意义, 又能够对该意义的深层结构进行补充, 所传达的不仅仅是诗歌本身, 而且是文化的内涵意义, 是各译者通常采取的方法。但是, 这样做有一个缺点, 就是注释的繁杂会打断诗歌的连贯性, 影响诗歌的欣赏, 因此, 在翻译中最好是采取各种方法有机结合, 以期做到最好的效果。

如诗人王绩的《野望》:“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译:“There is no connoisseur around;I can but sing of hermits n a m e。”“采薇”见于《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 命之衰矣!’遂饿死首阳山。”王绩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 所以说:“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好追怀古代隐士, 和伯夷、叔齐交朋友了。在翻译中, “hermits”一词的意义和中文意义无法完全对等, 且在辅助表达王绩诗歌含义时意义也减弱。如果在后面加以注解, 有助于信息接受群对这种文化意义的认可。

又如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同泛洞庭湖》:“枫岸纷纷落叶多, 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 白云明月吊湘娥。”译:“Shower by shower fall lakeside maple leaves drear;/Lake Dongting’s rippled by autumn breeze towards night./We sail at will, careless if we’ve gone far or near, /To mourn o’er beauties drowned with the moon and clouds white.”“湘娥”一词具有深远的文化含义, 湘娥: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帝舜死于苍梧, 葬于九嶷山。他两个妃子, 娥皇、女英闻讯, 便去奔丧。途中, 泪洒九嶷山的竹子, 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 有紫色的, 有雪白的, 还有血红血红的, 这便是“湘妃竹”。远古神话和深厚文化氛围让中国读者能理解其中之况味。而译文中的“beauties”一词, 太过简单, 文化情境无法尽述。如在翻译时能加一注解, 或简单的修饰词, 或全面的历史故事的阐述, 便能唤回其文化意义。

4 结语

中国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诗歌翻译向来是让译者头疼的一大难点, 而诗歌中所引用的各种典故、文化意象更加重了译者的难处, 但又不可能避而远之。文化意象所携带的丰富寓意和历史人文文化都应且能够通过艺术手段再现给读者接受群。通过以上例证分析证明了诗歌文化意象是可以通过增译语词提示法, 浅化处理释义法, 直译意象保留空白法, 和直译加注法等补偿性翻译方法来翻译, 最大限度的还原诗歌的艺术魅力, 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拟从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入手, 探讨中诗英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方法得与失, 以及采用增译语词提示法、浅化处理释义法、直译意象保留空白法、直译加注法等方式对文化意象脱落进行补偿, 尽量做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 做好传递文化的桥梁。

关键词:文化意象,意象传递,补偿性翻译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 陆佩弦, 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1988.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 吕俊, 候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 张炳星.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M].中华书局, 2001.

[6] 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 丁祖馨.Burton Raffel.中国诗歌精华[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

[8] 顾正阳.古诗词典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9] 高玉军.古诗英译中意象层面的翻译[J].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4.

上一篇:本量利模型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分析下一篇: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