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搞笑舞蹈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高校舞蹈教学质量仍需提高,改善舞蹈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审美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审美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幼师舞蹈多元化的授课模式

摘 要 舞蹈教学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审美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多元化教学的教育理念下,幼师改变了传统的舞蹈授课模式,对教学进行变革,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为基础,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教学。基于此,作者对幼师舞蹈多元化的授课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师 舞蹈教学 多元化 授课模式

幼师舞蹈教学是指幼师做出明确动作,学生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的整理、加工以及组织而形成的特殊动作教学,该动作具有鲜明的节奏、起伏的旋律以及生动的表现。

1 幼师舞蹈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新框架

1.1 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事业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社会背景影响下,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有舞蹈方面的特长,在改革理念的带领下,首先对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进行变革,以艺术实践和个性发展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逐渐形成当前的幼师舞蹈授课多元化模式。

1.2 教学新框架

第一方面:普通舞蹈教学,对于从来没有学习过舞蹈教学的学生来说,选择普及性的舞蹈教学,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进行舞蹈教学,以保证在体现民族文化的同时,达到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二方面:专业化舞蹈教学,对于具有舞蹈基础、身体协调性较好或者具有舞蹈天赋的学生来说,应进行专业的提高性舞蹈教学,为学生扩宽发展空间,打好发展基础,鼓励其在舞蹈专业追求更高理想,并提供系统、专业、全面以及深入的教学,在达到职业教育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层面。[1]

第三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应配合教学内容开展大量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幼师舞蹈教学多元化授课模式

2.1 丰富多元化教学内容

2.1.1 加入其它学科因素

在幼师舞蹈多元化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应注意其它学科对舞蹈教学的影响,同时借鉴不同学科的特点与知识,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幼师的舞蹈教学效率。例如,当前舞蹈幼师可以借鉴与舞蹈有关的特色事物,丰富舞蹈教学内容,例如,利用节奏感较强的的音乐,增强舞蹈教学效果;利用舞蹈表演,传递舞蹈自身的内涵;利用故事的方式,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利用绘画的方式,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等。通过加入其它学科的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藝术修养,感受学习中的创造过程。同时,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舞蹈熏陶,以此来为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能灵活地将音乐、艺术、美术等其他学科与舞蹈相互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2.1.2 增强学生自身对舞蹈的鉴赏能力

对学生进行舞蹈鉴赏教学,其最主要目的是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学熏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素养。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舞蹈,了解舞蹈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感受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深刻的体验,以此来感受舞蹈真正的内涵。在我国当前的舞蹈鉴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属于被动学习,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舞蹈教师应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保证学生认真倾听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舞蹈动作鉴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该动作,把握鉴赏动作的内涵和要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鉴赏的舞蹈进行评价,将最初的观赏变为感知思考,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运用多元化技术

2.2.1 多媒体技术

在传统的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和模仿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传统单一,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当前多元化的背景下,舞蹈教师应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疆舞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新疆舞蹈,以实际的舞蹈表演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内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真实的感受舞蹈魅力,并以此增加基础知识,丰富自身的感官实践,从根本上了解舞蹈意义。

2.2.2 投影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投影技术在我国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3D技术拍摄舞蹈视频,将舞蹈表演实现三维立体化,让学生清晰地感受舞蹈表演,加深自身的感官体验,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艺术素养。同时,教师还可将实际的教学进行录像,在回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讨论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水平。[2]

2.3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2.3.1 合作分层教学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舞蹈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合作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把舞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在一起,作为搭档。在学生的实际练习过程中,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时刻参考搭档的基础动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帮助搭档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搭档的优点和缺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二者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以及互相解决问题,以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如,在舞蹈教师教授蒙古舞蹈“柔臂”时,可以优先让舞蹈基础良好的学生进行演示,并让所有学生进行评价,寻找出不足之处,并纠正错误。分层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3.2 启发性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当前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水平。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启发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思想,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将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整理基础知识后,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引导话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来达到舞蹈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灌输基础知识理论很难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中,由于舞蹈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的舞蹈水平,因此,教师应加强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3]

2.3.3 鼓励方法

幼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多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学习,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心,逐渐感受自身的进步,从而加强对舞蹈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鼓励方法可以运用在学生学习不当或训练劳累时,通过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突破自我,以取得进步,此时,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成功突破自我的信念和积极学习的精神,使学生获得舞蹈技能和知识,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3.4 言传身教法

言传身教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方面进行舞蹈教学的方法,尤其是舞蹈是人体做出有韵律的运动,光凭语言不能全面完整地进行解释,所以,言传身教方法對于幼师舞蹈教学来说至关重要。“身教法”是指在舞蹈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示范,在模仿动作的同时加深对动作的体会,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提升教学效率。舞蹈教学在发展过程中,“身教法”教学较为普遍,在国外也是如此,包括当代的“现代舞蹈”等,也采用言传身教法。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法对于教师的舞蹈语言教学有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点,要求语言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降低舞蹈练习过程中的枯燥和不开心成分,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第二点,教师在语言教学时,必须明了清晰,利用简洁的语言将动作进行表达,避免似是而非的语言表述;第三点,语言要亲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为主,不能太过于严厉,避免学生产生紧张的心情,影响学习效率,同时,语言不能过于生硬,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和抵触的情绪,要求教师和颜悦色;第四点,要求教师以轻松精炼的语言进行教学,避免过于啰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身教过程中,要求教师的动作和身形准确,以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舞蹈教学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教学之一,能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的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我国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同时,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积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4]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师舞蹈多元化授课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多元化模式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和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改革,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舞蹈,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素质。

参考文献

[1] 麻树槐.浅谈幼师舞蹈的多元化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6.5:88.

[2] 白国芬.构建具有幼师特色舞蹈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26-27.

[3] 张雯.对幼儿师范舞蹈的多元化教学思考[J].中国培训,2015.18:295.

[4] 焦艳燕.浅谈幼师舞蹈多元化的授课模式[J].科教文汇,2014.1:23-24.

作者:宋星星

审美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搞笑舞蹈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高校舞蹈教学质量仍需提高,改善舞蹈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中,笔者将以提高舞蹈教学效果为中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做好课前准备,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舞蹈师资队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舞蹈活动,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四方面就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并与广大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以探索改善高校舞蹈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效果;问题;方法策略

舞蹈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高校教育活动中开展舞蹈教育担负着两大职责,一是为国家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二是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校舞蹈教学,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提高受教育者的素养,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整个人生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是高校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大学舞蹈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的方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前大学舞蹈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只重舞蹈技能的培养视,忽视舞蹈教学的育人功能

舞蹈是一门产生于美、又制造美的艺术。舞蹈教育是专业学科教学之一,也是学校进行育人的手段之一。舞蹈能够育人,育人又能够促进舞蹈水平的发展。一个真正的舞者通过舞蹈表达出来的每一个动作与韵律,都是其内在美的自然流露,都是其对生活与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诠释。一个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具有和谐的内在灵魂,对生命有着挚爱的人,才能够表达出具有震撼力的舞蹈内涵。所以,舞蹈教学工作者要想培养出一流的舞者,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的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态度,构建学生具有审美高度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企图让学生尽快掌握舞蹈动作,忽视了舞蹈最根本的育人功能。这种只重视舞蹈技能传授忽视舞蹈教学本质的做法是阻碍高校舞蹈教学发展的重要方面,违背了教育的根本意义。

2、舞蹈教学的理念落后

舞蹈教育的对象是“艺术工作者”“生命意义的表达者”。这一特点,要求舞蹈教学的理念应该是人性化、多样化的。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仍然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生搬硬套教材内容,甚至采用的还是几年、十几年前的落后教学内容与方法,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够以学生的积极性、感悟、创新为中心去发挥学生主体性,导致被动接受,逐步消磨了学习舞蹈的热情与灵感。这样的舞蹈教学难以培养出发挥学生的特长,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舞蹈专业的训练只重视技能训练,缺乏对专业舞蹈人才应该具有的各种艺术素养的熏陶与教育,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思维与艺术感悟力的训练,不重视舞蹈艺术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道德与献身精神的培养。因此,学生对舞蹈及音乐缺乏灵感及感悟能力,更不用说对于舞蹈的一些背景、寓意方面的理解了。因此,这样的教学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舞蹈人才,这也是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

3、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机械落后

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方法仍然比较传统机械,缺乏创新与活力,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舞蹈教学中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以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教学缺少灵活性和启发性,极大限制了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和探求。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艺术灵感的激发等。片面强调勤学苦练在学习舞蹈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二、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的方法策略

1、正确引导,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率,必须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找到舞蹈学习的意义,舞蹈是一门艺术,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以人文精神为内涵的综合艺术教育课,把艺术教育作为奠定基础的一部分,充分满足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舞蹈中的人文精神及艺术性,在教授舞蹈动作之余更要注意艺术和人文情怀的熏陶,且不能盲目追求教学速度,一蹴而就。另外,对于学生的态度不能过于严厉,要平易近人,给予学生足够的勇气与空间,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抵触情绪。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的兴趣,让他们把学习和以后的前途联系起来,从而产生高层次的兴趣。总之,要采取各种可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要求教师不能只了解或只会跳一种类型的舞蹈,要较为全面地掌握多种舞蹈类型。另外,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舞蹈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杰出的舞蹈大家都应有所了解,能够在传授舞蹈动作之余让学生理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真正的舞蹈人才。教师就要不间断地自我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和拓宽知识面,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获得选择教材和教学手段的自由,才能担负起舞蹈教育改革的使命,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同时高校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在相互竞争切磋中不断完善。

3、推行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让沟通学组成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小组同学在互相的协调合作中发现不足,共同进步。可把班级学生分成4-6人为一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归属感,用一种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教授舞蹈动作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小组同学对于不熟练的动作相互进行讨论学习,小组长担任本组同学的指导,对组内学生的动作加以纠正改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教师再根据小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表演,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课外舞蹈活动,营造校园舞蹈文化氛围

其实,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既是舞蹈教学的重要实践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舞蹈教师应在课外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学校应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舞蹈活动,例如:歌舞晚会、舞蹈竞赛等等。通过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接近舞蹈,感受舞蹈,从而逐渐培养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课外活动的举行可以增进整个学校的舞蹈文化氛围,在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不断熏陶学生。

5、运用多媒体技术,灵活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突破和改进,极大拓宽了学习渠道,通过视频、录像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生通过更多丰富的方式有选择的进行学习,时间更为灵活方便。通过让学生观看舞蹈视频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动作细节,对于老师授课时没有学会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并对难度较高或不够熟练的动作反复进行练习,从而增加对动作的熟练程度。另外,通过将自身动作与专业舞蹈视频进行对比,更容易发现自身不足。同时,学员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利用网络资源对舞蹈动作细节记忆更加深刻,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使学习效果显著加强。

6、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课教育

很多高校舞蹈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水平较差的问题,作为舞蹈学生,具有良好的舞蹈技巧的同时,也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基础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艺术道路的成败得失。没有文化的舞者,充其量是舞蹈的“机器”、舞蹈的“匠人”。缺乏厚实文化内涵的舞者,是难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只有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舞者。我们应强调加重他们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以此来促进提高舞蹈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在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中,是否可以增设一门文学经典作品或优秀文学作品欣赏课,通过文化教师对名著的剖析、讲解,促进舞蹈学生能更深层次的认识生活和感之不同的生活形式,并在促进舞蹈学生吸取文化精髓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获得艺术品味的提高与心理智慧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和突破。作为一名搞笑舞蹈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舞蹈教学的良好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舞蹈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伟大的教学目标,推动高校舞蹈教学的大发展。

作者:岳喜宁

审美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浅谈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摘要] 本文在概述了审美教育及舞蹈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舞蹈教学对培养审美意识培养学生人格、气质、审美能力的作用,提出了在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联想

一、概述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舞蹈教育以其特有的、鲜明的形象性,在审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舞蹈审美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舞蹈反映的社会生活来认识社会,通过舞蹈所寄寓的道德感、哲理性、文化观来进行某种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乃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的是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

二、舞蹈教学过程对审美意识培养的作用

1.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

舞蹈艺术的审美教育以真、善、美的舞蹈浸透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思想、品质,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总是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灵和人格产生影响,并进人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实现人格的建构。舞蹈审美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理融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通过舞蹈审美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应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人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对照所感悟的艺术境界中高尚的人物形象,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舞蹈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主动地、充分地把握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其人格便因此而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

2.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气质

在欧美等发达家,作为培养人的素质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走入社会的礼节和仪态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的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我国古人讲“气韵”、“气韵”在舞蹈这一范畴中,其“气”可以看做是运动着的人体,因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元素和动作发力的基础其“韵”则意味着具体在运动中的节律。舞蹈作品《雀之灵》通过舞蹈家杨丽萍手臂、肩胸和头部的闪烁性的动作,造成了神奇、幽深的意境,突出孔雀的生命活力,用舞蹈创造出真、善、美的化身。

3.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通过舞蹈这个审美媒介来焕发学生的美感,更多地了解、掌握舞蹈的审美知识,在参与舞蹈艺术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观照、意象的感悟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融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运动、化妆、灯光等为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的密切关系,决定舞蹈的审美与想象是在文学的思路和审美想象,进行的、舞蹈的动静、悲喜是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中充分流露表现的,舞姿的造型、画面的构图与颜色的渲染是以美术的线条和色彩为基础的,这不已在舞蹈审美过程中与别的艺术门进行了沟通与渗透,而扩大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范围,从而深人挖掘和建造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较全面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

审美意识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點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掀开学生的心扉。在舞蹈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才能强化学生审美情趣的内驱力,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教学。

1.触发学生审美意识

舞蹈是一种实体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着确定的状貌和具体的视象,欣赏者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其表达的感情内涵。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教师对相关舞蹈动作的讲解、示范,并结合视频教学片的播放,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韵律美、形体美、服装美的感受,使其逐渐地融入到对舞蹈美的欣赏中,这种欣赏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情趣的活动。上课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准确讲解和示范外,观看相关的舞蹈比赛和舞蹈片断,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上课的积极参与性,还能逐步消除部分学生的惧怕心理。这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才能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审美联想

做为动的造型艺术的舞蹈形象,应该是美的创造,符合形体美的法则,给人以美的熏陶。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始终离不开大学生对舞蹈审美情趣的联想。而审美情趣始终要伴随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审美情趣离不开联想。如在观看教学视频片断时,可以就某几个动作的韵律美、形体美具体讲解,反复观看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舞蹈美的深层联想和认识。在学生通过“观——感——学——做”的过程中,全方位地体验和欣赏舞蹈美。

3.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情趣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情趣,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是自我的情感,审美情趣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情趣。为了达到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体验、享受每个舞蹈动作。通过对具体动作塑造、展现的魅力的观感和体验,充分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助于涤荡学生的心灵,也使他们更加懂得学习、生活和追求事业的完美。

4.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舞蹈,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理解、把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就一定可以创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使学生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四、总结

通过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的素质。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表现都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彭肖璠.论舞蹈的美学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2]杨淑红.舞蹈与素质教育浅谈[J].剧作家,2007,(3).

[3]杨秀敏.对当前舞蹈教育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7,(5).

[4]葛毓.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审美理念民族艺术研究,2007.

作者:郝璞

上一篇:高职教育研究性学习论文下一篇: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