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论文

2022-04-20

[关键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新特点;教学改革[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论文 篇1:

现代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析(上)

一、现代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45年),这是战争与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1)1917—1923年,是革命高涨时期;(2)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3)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时期;(4)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二阶段(1945年—20世纪90年代),这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由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它又可细分为以下4个时期:(1)二次大战后到5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的战后恢复时期;(2)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时期;(4)80年代中期以后,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只有美国从1991年3月起出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

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两场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世界打得落花流水。接着是两次世界性的革命浪潮,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在一系列国家中出现。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其危机之深,连像美国这样的最强盛的资本主义经济几乎也难以承受,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许多地区被一扫而空,法西斯势力在世界各地快速挺进。此时此刻,为了自卫,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暂时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这样,资本主义总算从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和战争这三场灾难中死里逃生。经过这段劫难,资本主义也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社会主义制度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起死回生,甚至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如上所说,世界现代史的前期(即1945年以前的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这时期发生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深刻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关于这次经济危机,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新课本用了这样的形容词来描绘它的特征:“来势特别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新课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下对经济危机及其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一分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地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1825年,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英国第一次爆发了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到来时,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从而引起生产猛烈缩减,大批工厂和商店倒闭,失业工人剧增,各类资本主义企业的股票行情猛烈下跌。资本家为了保持利润,采取大量销毁商品的荒唐做法。

2.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生产资料和生活·13·

资料都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生产得太多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历史上,由于战争、灾荒或瘟疫等原因,曾使社会经济陷入混乱,但这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任何一个社会所共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矛盾表现为:一方面把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本加以集中和扩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在雇佣劳动制下,工人成了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劳动者。这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劳动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反驳说:这不对,因为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仅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而不是危机的根源;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分析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取得剩余价值,为此目的,必须做到两点:(1)剩余价值的不断创造,这有赖于无偿劳动的占有和利用,这取决于社会生产力;(2)剩余价值的不断实现,这有赖于剩余产品以不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水平出售,这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力。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问题恰恰在于“社会消费力”,“社会消费力”永远不可能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永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2~273页)

二、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迅速恢复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空前的浩劫,也使资本主义遭到沉重的打击。战争的结果,除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损失惨重,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1945年的秋天,德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不到战前水平的1/5。西欧和日本都面临着恢复经济的任务。任务虽然艰巨,但西欧在50年代初,日本在50年代中期,经济都达到或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这被史学家们称为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出现“奇迹”的原因,课本指出以下几点:(1)“西欧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它们都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素质良好的劳动力;(2)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3)日本在美国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期间,得到美国大量的贷款和军事订货,即获得了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和广阔市场。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原因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因基础好、原来的经济水平较高,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在3%以上就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都超过了这个增长率,日本甚至高达9.6%。这一时期,不仅经济增长率高,就业增加,失业率低,而且通货膨胀率较低,物价基本稳定。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有各种解释,新课本指出了以下两点:

(1)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各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人类历史上开始了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紧密结合,发展十分迅速,影响深远。有人估计,西方国家在战后30年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80%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取得的(其计算方法为:总的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增长的贡献,再减去资本增长的贡献,等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此时,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形成产业的周期大为缩短,因此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十分有力。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暴露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为了协调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这在美国表现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成了普遍的现象,因此,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时的国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特点

首先,我们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段,然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在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1)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即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期);(2)自由竞争阶段(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70年代);(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1945年);(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45年—至今)。

国家在资本主义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如下:1.在第一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为了替资本主义降临“催生”,国家采取了骇人听闻的暴力手段:对外,进行殖民掠夺;对内,实施圈地运动等政策,以暴力手段剥夺劳动人民的生产资料。

2.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因为资本主义已经站稳脚跟,国家就退到一边,如亚当·斯密所比喻的那样,国家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即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创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当时,西方流行的是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该书简称《国富论》),奠定了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亚当·斯密根据单个消费者和商品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能自动调节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

关于亚当·斯密的分析,请看下图:

亚当·斯密从商品价格的高低分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指出:(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希望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需求数量增多);(2)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希望增加产量,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数量增多)。

亚当·斯密进一步作出分析:(1)当商品价格处于A点时,市场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平衡,叫“市场出清”。(2)当商品价格处于B点时,即商品价格过高时,此商品生产得多,人们买得少,结果造成供过于求;此商品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价格不得不回落。(3)当商品价格处于C点时,即商品价格过低时,形成需求多,生产得少,供不应求;此商品的价格会自然而然地涨上去。价格回落的商品自动减产,人、财、物等资源从生产该商品的企业自动流出;相反,价格上涨的商品会自动增产,因为人、财、物等资源会流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所以,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供给)趋于均衡,使资源的利用趋于合理。换言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和竞争,对资源配置起作用:(1)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使资源从无利可图的地方转到获利丰厚的地方;(2)在同一产业部门,使资源流向劳动生产力高、成本低的人手中。

根据上述分析,亚当·斯密建议:国家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不应干预经济,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维护社会秩序。

3.在第四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政府)开始有力地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开始于30年代。那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即由传统的自由放任向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转变。

30年代经济危机的症状如下:(1)大量商品堆积如山,销售困难;(2)物价猛跌;(3)通货紧缺;(4)生产停滞,失业猛增。针对这些问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影响巨大。西方经济学界把凯恩斯的《通论》与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19世纪马克思的《资本论》奉为经济学的三部经典,称凯恩斯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就是以凯恩斯的学说为依据。

凯恩斯的经济学,以经济的总量分析为主,称为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从失业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病症是失业。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两部分组成:(1)人们对消费物品的需求,即消费需求;(2)企业家对生产物品的需求,即投资需求。

凯恩斯认为,有三条心理规律抑制社会的有效需求,它们是:(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社会愈富,人们的收入愈多,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也愈大。钱被储蓄起来,意味着这部分消费需求消失了。所以,这条规律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投资增长落后于利润增长。其原因是:①投资的增多使商品的供给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格降低,使新增商品的销售收入下降;②投资的增多,加大了对生产设备的需求,从而引起这类商品的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就是说,加大了生产成本。所以,这条规律使企业对投资的需求减少。

(3)灵活偏好规律。人们出于需要,总是喜欢以周转灵活的现金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要鼓励人们放弃灵活偏好,就必须提高银行储蓄利率,但这样做,必然使投资需求更加不足。

凯恩斯认识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产物,因此认为,扩大有效需求就不可能由市场机制本身来做到,而必须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怎么干预?凯恩斯提供的办法是:(1)赤字预算。扩大政府支出,进行各种投资,刺激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国民收入。如投资大搞基本建设,一方面需要购买大量生产资料,拉动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要雇用大批工人,工人拿到工资后,要买消费资料,从而拉动消费需求。

(2)适度的通货膨胀。通过中央银行增发纸币,可以造成以下结果:①纸币增加,造成物价上涨,等于压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从而压低了生产成本,加强了投资引诱;②物价上涨,令人感到保持更多的现金在手中是不聪明的,这就使阻碍投资的“灵活偏好”越来越小。

(3)压低银行利息率。一方面使企业主的生产成本降低,鼓励他们投资生产;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人们的消费。

(4)福利措施。向富人征税以救济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需求。

凯恩斯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作过如下评论:毫不夸张地说,在30年代,拯救资本主义的功绩,应归之于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政策。二次大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现象,资本主义由一般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此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黄金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责任编辑:彭 莘

作者:严志梁

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新特点;教学改革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但现代资本主义表现出了生产组织高度社会化、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加强、生产资料占有多元化、收入来源多样化的新特点,这是其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的社会化要求,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面对这种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原有的“战胜”论或“取代”论已无法准确解读现代资本主义。因此,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存在客观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探索生产社会化实现形式的多重性、以及生产社会化的效率适用范围或区域的必要。

[文献标识码] B

[

作者:严 冰

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论文 篇3:

《共产党宣言》中的十个必然性论断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我们不但要隆重纪念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文献,而且要认真重读这一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著作。《宣言》篇幅不大,但思想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可以有不同的启发,而每读一遍也都有一遍的收获。为了学习“两个必然”的思想,我把《宣言》重读了一遍,令我惊喜的是,发现书中除了“两个必然”的提法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必然性的重要论断,且都与“两个必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表明,《宣言》中有很强的必然性意识,表明“两个必然”论断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必然”的科学内涵,就应该联系《宣言》中一些相关的必然性论断来进行。

一、《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宣言》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文件呢?它的宗旨或主题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为《宣言》写的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对此用一句简短的话作了概括,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3版,第6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宣言》是一份资本主义的死刑判决书。《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都是年轻人,一位30岁,一位28岁。这两个年轻人,以大无畏的气慨向资本主义发起挑战,作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大胆预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单凭一股年轻人的豪气来作出这一判决的,而是以严格科学的方式对这一判决作了理论论证。《宣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作了全面的剖析,论述了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产生和对促进生产发展起的历史性作用,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所有制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资产阶级所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私有制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也就是消灭私有制本身。正因为如此,《宣言》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同上,第41页)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突破旧的所有制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三部分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同上,第53页)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是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分析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反动落后性质。这里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指的是生产力,而“所有制关系”是从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对生产关系的概括。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抨击,但他们不是想超越资产阶级,而是要拉历史车轮倒转。他们想回到旧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时代,即小生产和手工业的时代,恢复那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反动行为是不可能得逞的。

三、现代资产阶级是封建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批判了封建的社会主义,指出这种社会主义虽然“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价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同上,第51页)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封建主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责难,指出:“他们说,在他们的统治下并没有出现过现代的无产阶级,那他们只是忘记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正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同上,第51页)封建社会主义责难资产阶级,说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个会把这个社会制度炸毁的无产阶级,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其实封建社会也造成了一个把封建社会炸毁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另外,从这样一个论断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关系,资产阶级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就启示我们,应该从社会形态发展和更替的历史必然性中去把握资本主义产生的依据,而不是像有的学者那样,把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归因为某种宗教精神,或者看作是某种不可思议的偶然因素的结果。

四、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斗争和危险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过程,并密切关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充满着动荡和不安定,充满着斗争和危险。他们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的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同上,第30页)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中”(同上,第37页),他们最初反对贵族,后来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并经常反对与他们竞争的外国资产阶级,最后又反对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幻想性就在于,他们“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条件,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同上,第57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论述,具有非常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动荡中不断发展并最后走向末路的历史命运。

五、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小资产阶级和小农必然走向没落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第三部分论述了小农经济和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他们在分析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时,深刻揭示了这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动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方面的合理因素,比如这种社会主义正确地认识到小资产者和小农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必然没落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它确凿地证明了机器和分工的破坏作用、资本和地产的积累、生产过剩、危机、小资产者和小农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财富分配的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性的解体。”(同上,第53页)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德国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流派,认为这种社会主义不过是德国小市民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而德国的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作为现存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面前也面临着必然灭亡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个阶级胆战心惊地从资产阶级的工业统治和政治统治那里等候着无可幸免的灭亡,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的积聚,另一方面是由于革命无产阶级的兴起。”(同上,第5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获得,以及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等,都是小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既然小资产阶级必然没落,那么作为小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反映,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必然要没落。

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轴心。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考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追溯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伴随而产生的过程,考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论述了这两大阶级发生对抗和斗争的必然性。恩格斯在《宣言》的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在谈到工人阶级在1848年革命中的状况时,论述了这种“不可避免的对抗”。他认为,工人阶级在这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只有巴黎工人在推翻政府的同时也抱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意图。但是,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因此,革命的果实最终必然被资本家阶级拿去。”(同上,第23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正文的第一部分即“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根本对立的利益关系,论述了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显现和展开的过程,论述了这种对抗和斗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这也启示我们,社会主义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消除阶级利益的对立,实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否则,如果社会中存在着根本利益对立的社会集团,那么社会就不会得到安宁。

七、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不可避免会遭到失败,而它的文献表达必然是反动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时,总是找出该思潮的阶级基础,通过考察其背后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来揭示这些社会主义思潮的性质和命运。在分析“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社会主义只是早期无产阶级必然会失败的斗争尝试的反映,虽然它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展望未来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终究是非科学的、反动的。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同上,第58页)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社会主义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克服早期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倾向,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明确的、彻底的批判。

八、各国工人的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促进工人阶级精神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工人阶级的发展和成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非常关心工人阶级的精神上的成长和发展。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论述工人阶级精神发展的问题。在《宣言》中也谈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谈到了必然会促进工人阶级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写道,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同上,第10页)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社会条件和思想状况不同,可能会表现不同的思想倾向,甚至错误的思想流派。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在思想观点方面强求一致,或对其思想水平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影响工人阶级的实际联合。首要的是先促进各国工人的共同行动,形成他们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的平台,这样在共同斗争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就必然会得到发展,并在精神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思想水平,达到思想认识的一致。

九、工人阶级能够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能赤手空拳地进行,而必须运用一定的条件和手段。所幸的是,这些条件是由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所提供的。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而且还为无产阶级准备了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政治条件。比如资本主义交通的发展,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等。无产阶级可以从这些条件中,取得自己斗争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第四部分,谈到德国工人运动时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同上,第62页)

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一部分结尾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上,第40页)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它可以说是《宣言》中必然性论断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它与马克思恩格斯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的说法相印证,最明确而完整地表明了《宣言》的主题和主旨。“两个必然”的思想,在《宣言》之前就已形成。但就其命题的经典表述而言,则是在《宣言》中才明确提出来的。“两个必然”在《宣言》中的提出,可以说是为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命题找到了自己问世的最经典的形式。《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问世的标志,“两个必然”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在这里明确提出无疑是最合适的。而且,《宣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带有向世界宣告的性质,而“两个必然”恰恰是一种历史的宣告。可见,“两个必然”和《宣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两个必然”命题的《宣言》和离开《宣言》的“两个必然”命题,都是难以想象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包和春]

作者:刘建军

上一篇:企业办公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小说中的饮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