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并以所教九年级(1)班的课堂实践为例,证明通过化学实验探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初中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论文 篇1:

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机会少的现状,阐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途径,认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充分利用化学课本内容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能力 创新意识

作为基础学科,初中化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课程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加强实验实际操作的规范性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基于以上实际,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作用,笔者就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少。笔者听课发现,当前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仍旧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实验能不做就不做,或者通过播放视频代替现场实验展示。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挫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后期学习和发展,导致学生出现了急于求成、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的现象。

二、开设化学实验课意义

化学作为初中时期新开设课程,实验多,实验现象绚丽神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新奇感,这对教师授课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也是初中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升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化学理论的教学,还要注重实验的探究,在教师演示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体验实验的过程,锻炼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创新意识,克服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学习弊端,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处处有实验。

为了更好地突出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三、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化学学习也是一门技能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不断加强对实验规范操作的指导教学。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初中阶段常见的各种仪器,详细介绍各种仪器的作用,接着介绍固体和液体药品的使用,最后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存在错误的实验操作,如把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实验结束后没有及时清洗胶头滴管或者清洗方法不正确,药品取用完后没有及时盖好盖子,读取量筒读数时没有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等。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操作,让学生思考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并改正。这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通过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利用化学课本实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来自于对课程的兴趣,学生对课程具有浓厚兴趣后就会更好地展开创新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可以以化学课本实验为基础,通过让学生对化学课本实验分析、思索和探讨,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该课题首先展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图,这是学生接触化学后第一次遇到具有操作原理和操作过程的复杂实验,教师可以在讲完其实验原理后提问学生该装置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时学生疑惑:科学家也会犯错吗?课本实验也有不足之处吗?同时他们也很感兴趣,想找出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教师这时可以从实验装置的简易性、可操作性、经济性,还有所用药品是否易得、是否安全无毒、是否易回收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查阅资料可知拉瓦锡实验时所用的汞有毒,且存在实验时间长、装置复杂不易操作等不足之处,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契机继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追问学生该装置应该怎么改进。学生通过预习后,都会答出按照课本实验2-1进行实验。这时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把可燃物换成红磷?为什么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就需要立即伸入瓶中?为什么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为什么烧杯中的水只倒流进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后得出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消耗氧气,并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同时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接着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出不及时伸入燃烧匙和实验完后立即打开弹簧夹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教师追问:可燃物红磷可以换成木炭或者硫磺吗?如何才能避免燃烧匙伸入瓶中所带来的实验误差呢?实验装置还可以如何创新呢?学生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改进课本实验装置,教师再将改进装置图进行展示并予以表扬。学生经过这次装置改进创新,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同时也清楚实验创新和装置改进的基本过程。这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教师让学生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自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比如学习完第十单元酸碱指示剂课题后,学生知道科学家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里提取出相应的化学物质进行实验,最后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提取酸堿指示剂所用的植物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充当酸碱指示剂呢?同时,他们还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两种指示剂,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酸性溶液中显示的红色与中性溶液中所显示的紫色通过对照可以区分,而碱性溶液中的蓝色与中性溶液中的紫色很难区分;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显示的颜色分别是无色、无色、红色,所以利用酚酞无法区分中性和酸性溶液。为了寻找生活中更完美的酸碱指示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立了“寻找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咨询化学老师,小组成员最后选择了白萝卜、胡萝卜、火龙果、洋葱进行实验,尝试确定它们能否成为完美的酸碱指示剂。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自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现象,然后得出结论,师生再进行反思。这种教学方法虽然需要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为有效。又如,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教师先教学生如何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再将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倾倒入装有不同高度蜡烛的容器中,通过观察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从而得出二氧化碳不助燃、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通过自主实验,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更牢固。此时,教师也可以追问:你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装置还可以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得出改进方案。自主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方法。

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对化学实验的研究,通过教授基础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引导学生改进装置或实验方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最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将创新意识运用于实践,巩固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颜淑琼.探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2019(16)

[2]熊本信.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7)

[3]白旭云.新课标修订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6)

作者简介:张智(1984— ),广西北海人,中学一级教学,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学化学研究。

(责编 刘小瑗)

作者:张智

初中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论文 篇2: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进行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是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并以所教九年级(1)班的课堂实践为例,证明通过化学实验探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探究 核心素养 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崇尚创新的世纪,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的知识体系更加突出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笔者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化学课堂探究实验,就是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目标下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面上中学,学生生源的素质相对较低,虽然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但是,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有待提高。化学对培养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课程。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应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近期,我国发布了符合时代要求又有我国特色的育人目标纲领性文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国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三、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设计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是体现这个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对化学实验探究进行实用而有效的的设计。

例如,笔者在讲授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实验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对比实验。

先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两支洁净的试管内;实验一:用洗耳球将空气沿着导管鼓入其中一支试管中。实验二:用导管向另一支试管内吹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之后,再将两支试管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实验一的试管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或极少量白色浑浊),而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的那支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成了浑浊。

再如,H2还原CuO的实验,正确操作是“先通氢,再点灯”,结束时“先熄灯,再停氢”。如果在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而未等试管冷却就很快停止通H2,则会出现红色固体又重新变成黑色。通过这一组对比实验的观察,学生明白了相同物质,只改变操作加入的次序而产生的现象不同。

笔者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能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例如,笔者在讲授有关灭火器的原理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设计了以下一组实验。实验一:用稀盐酸和稀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二:用稀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三:用浓盐酸和稀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四:用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对比灭火效果,实验四效果最好。通过这一组对比实验的观察,学生明白了相同物质,不同浓度,反应剧烈程度不同。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的设计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目的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实验条件,有的对比实验适合教师演示、有的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有的要教师设计,有的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前一定要把活动目的和要求明确告诉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运用、验证学科知识,获得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角,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笔者在近几年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化学探究实验,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年所教的九年级(1)班学生无论是实验动手能力还是考试中解答实验探究题的能力都已经走在全级的前列,由此可见,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进行的有效策略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P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2]《中学化学实验手册》P406广东教育出版社,张多霞主编2013年版.

[3]《新编心理学》(修订本)P19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录生、马剑侠主编,2014年版.

作者:吴以庆 洪湘雯

初中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论文 篇3:

议有效进行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地用实验来开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关键词:化学教学 重视实验 培养能力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就其学科特点而言是有其规律的,它是通过可知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和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化学实验。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地用实验来开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克服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浮躁情绪和做事馬虎的特点。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边讲边实验,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再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使学生始终处在不断探究之中。科学探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时常告诫学生要以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不仅要求重视实验结果,而且重视实验现象的本质和实验过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常以科学家的优秀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是发现问题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贵在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凡事能想到“为什么”。科学家爱迪生说过:“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点的发现就是一个明显例子。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1.2572克,而从氮的化合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06克,两者之间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细微差异,相差0.0066克,瑞利没有忽略这一细微差异,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论文一起公开发表。这才引起了拉姆赛的注意,并由此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稀有气体最初的发现过程。试想瑞利如果忽略了第三位小数点的差异,又会使稀有气体的发现推迟多少年呢?这一事实说明科学探究需要有严谨科学的精神。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学习情境是一定情境下新旧知识的作用。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与情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找到教材内容的最佳“切入点”以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的素材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如使用生活展现,实物展示,演示实验,课件,电视录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惊喜和感叹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内在因素”。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实验探究的本身,明确观察的目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只会注意哪些新奇或刺激的化学现象。而忽略了应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效果。良好的观察能力要求层次分明地全面系统的观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全面而又层次分明观察实验呢?一般化学实验都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次序进行。即先观察反应物的性状(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再观察反应过程发生的现象(溶化,升华,冒起泡,发光,发热,产生沉淀,颜色改变等)。最后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性状。再对实验变化所使用仪器的观察,同时注意仪器装置的连接方式。在观察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判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上述观察活动的反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三、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从化学学科的特点而言,做实验对学好化学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许多实验经过学生亲身操作和体验,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快感和获得成功的愉悦。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感性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对许多事物探究热情。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仅要把实验当作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实验当作探究和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操作能力是观察能力的具体运用。因而,要求实验者必须有明确实验目的,知晓实验原理,有确定实验目标,同时制定周密的实验程序,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设计好实验发生装置。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进行科学的总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不是以本为本,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有针对性的对一些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完成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对一些探究性实验则是认真思考,科学处理,大胆创新。

通过对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明显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条理性增强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实验操作技能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行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实验过程中一丝不苟科学态度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科学学风更浓了。总之,强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一丝不苟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作风和具有多种技能的人才。因此,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意义深远。

作者:王 化

上一篇:大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发展的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