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代建筑研究论文

2022-04-17

国内古代建筑研究论文 篇1:

困境与机遇: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导读

对于6月16~17日在同济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的主办方而言,此次会议有若干个“没想到”: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国内外在建筑历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2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国外代表10余人港澳台代表30余人);没想到递交论文的作者会这么踊跃;甄选出论文130余篇;没想到作主题演讲者有这么多-有1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在会上作主题演讲,有60多位代表在4个分会场宣读了论文。如此多的“没想到”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已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加表现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认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除了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之外,还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接触和交流,无论何种方式,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热爱。

关注与支持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建筑遗产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已经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事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地位也带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繁荣与发展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于2006年8月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设计、修缮、修复、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傅清远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现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为2351处,其中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共2117处,占总量的92%;尤其是在本届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里面,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占公布总数的40%。在经费投入上,国家也加强了投入的力度,国家财政在“四五”期间对国宝单位的投入为0.6亿元“五五”期间为0.4亿元,“六五”期间0.3亿元“七五”期间2.5亿元,“八五”期间为5.5亿元。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国宝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已达到7.2亿元,这还尚未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投人。巨大的经济投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从法律的角度对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及保证,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文物局还规定,由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法令、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接轨。近20年来,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乎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之道,特别是今年5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形成了木结构古建修缮的指导性国际文件《北京文件》正式确立了东亚地区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特别予以尊重各国遗产保护机构自现代保护运动发起以来,从各自保护实践中以及从世代相传的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做法中总结的原则和经验,体现出国际同行共同审视和思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威尼斯宪章》对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原则的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史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予以关注。

现状与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容易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发达而有能力进行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落后且根本无力改造的地区。傅清远研究员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作为历史长河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旧城旧房与老城老房在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过度开发造成的老建筑大片被拆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有些地方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被破坏和消亡的潜在危机。建筑遗产保护的设计、规划、施工队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得以体现;一些落后的观念,还使许多专业人员受到干扰;保护技术和多学科的加入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弱项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的传承还有待于保护和研究。

云南丽江虽然被保护下来,但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建设已使丽江失去原本固有的文化及内涵。台湾著名学者夏铸九先生在对泸沽湖摩梭族文化模式、村落及建筑的保护研究中发现旅游市场与资本的快速与大规模的穿透,使得地方文化与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性的破坏,并改变了地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意义。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产业的繁荣相应的建筑史学研究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得很明确,他认为,唯有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要重视基础研究。有这几十年来的建筑历史研究才使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现在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北京建工学院曹汛教授用“两担愁云”来形容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的研究困境,特别是历史建筑的考古断代研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文物虽有,但是懂文物的建筑史学者却变得稀缺,像梁思成先生当年能够确定佛光寺乃唐代木构的功力已成为绝学;《中国建筑史》教材中仍有诸多史实错误也无力纠正。除了经费不足等因素外,缺少高水平、有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汛教授致力于隋唐古塔的断代研究工作,无奈势单力薄,其研究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开拓与进取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与艰辛,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西方建筑深有研究的方拥教授指出,欧洲古代建筑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史书价值和艺术原则,只是一种单边话语的叙述,不能贴切地适用于中国;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必须站在精神层面,开拓更宽的人文视野,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眸往昔,我们看见的建筑物也许不足以同希腊,罗马比肩,却不能忽视深藏其内的人文理想。

在古代城市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对唐长安城,北京各类衙署等建筑二维布局规律和模数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传统木构体系方面,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对以往将中国建筑木构架简单地划分为抬梁和穿斗两种形式做出补充,以大量实例说明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存在;在斗拱形式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孙毅华女士以壁画的直观资料展示了历代斗拱的形式变化和特点。

在古典园林研究方面,苏州古典园林以群体面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次为世界所瞩目。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担纲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著作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它的历史意义、学术地位和内在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在近、现代建筑研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Lynne Distefano/李浩然LeeHo Yin以开平碉楼为例,说明建筑元素和装饰设计风格受到海外华人心中的西方建筑印象,以及本土观念的存在、多种来源并存并不断强化带来的住屋形式与文化的流散,探讨19世纪~20世纪海外华人建筑理念的变迁;日本学者奥富利幸谈到日本近代能乐堂的形成与西洋剧场概念的导入之间的关系;南京工学院的汪永平教授曾多次进藏,他对西藏碉楼建筑进行了探源。

发展与方向

时代为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建筑遗产在技术上延年益寿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会代表的经验及研究更是研讨会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实践。建筑历史研究者有责任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完整地交给公众,因此需要很多实践经验,这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筑遗产保护与建筑史研究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开,遗产保护的动力又促进了基础工作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

台湾汉宝德教授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古建保存》一文中谈到,文物保护与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易达成共识参与制定准则的人越多争议越大,最后只能靠政治决策。夏铸九先生通过对摩梭族文化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整合性保护”的对策,并对其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要达到所制定的目标,需要政府引导、建筑师和建筑史学者的专业投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能够得到支持。

清华大学郭黛垣教授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应当注重其本体的全部历史信息,具有历时性,不是某一位使用者或者某一阶段的局部历史。保护工作必须寻找到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护的最高标准是其所具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因此修缮不仅要保护建筑的坚固更在于使其具有历史可读性。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以《中国文物建筑修复的实践与理念》为题,阐述了70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的历程泰国Thammasat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Vimosiddhi Horayangkura教授,讲述了在西方观念冲突下的泰国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情况;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Luigi Gazolla教授,阐释了在中国都市保护和复兴运动中,运用意大利式“类型学的程序”,在不改变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北京原有四合院改造成新形式并使之现代化的思路;瑞士苏黎士州建筑保护局前局长Christian Renfer就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江苏泰仓沙溪古村落修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则以21世纪初面临全球现代化冲击下的北台石碇小镇营造经验为例,阐释地域归真的话境编织,探讨文化遗产在深度建筑史协助下重新切入全球化魅力发展的可能性,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以《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为题,介绍了西藏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同济大学章明女士就近期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再生的项目——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的改造做了介绍,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主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AIA)也以《人的尺度,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为题做了发言。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以海外华人建筑的新动态——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继承与革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以新老建筑的协调为主题,对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方法做了精彩生动的报告,希望通过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文物建筑保护已成为当今世人共识及发展潮流,如何成功保护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文物?如何使保护与使用相结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三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政府统筹包办文物建筑的修复和运作管理一种是自下而上,政府支持,社区和个人承办文物建筑的维护和使用,这类建筑往往无法开张或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应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切合实际的方法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并使之持续发挥作用。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在经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的弱项。既往对于遗产保护多着重于静态的“物”的保存修复,而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等课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了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既往的研究者在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其角色扮演将更为多样。按照文化产业的观点,保存目标一旦选定,经修复再利用至永续经营管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整合的操作系统。建筑专业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保护技术外,如何做好整合者的角色,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技大学阎亚宁副教授以《遗产保护与经营的整合性观念架构》为题,阐释了自己对建筑遗产保护与经营上的观点和态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介绍说,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中,已纳入了保留原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并已明确得到世博会董事会的批准,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保护上海工业遗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建筑师将付出更多的智慧、创意和辛劳。

研讨会期间,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考察了上海工业遗产和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利用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他开风气之先,自1990年即开始致力于上海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今日上海社会舆论的整体改变功不可没。苏州河畔的旧仓库保护再生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建筑史学因涉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这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史学者和建筑师共同的幸事。本次旨在探索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方式和理念,推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变革和完善的研讨会结束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与会代表带着问题来到这里,带着与同道交流心得的欢愉离开,希望将中国地域优秀建筑遗产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世界,以期使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进步。

未来,在繁荣的历史遗产保护产业的推动下建筑史学基础研究是否有更好的环境?是否有更多的中国遗产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文化遗产的五个限期整改的黄牌警告是否已被解除?在《北京文件》签订以后关乎建筑遗产复建和改建是否更加难以监控?是否仍然在拆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以建造假古董?在保护技术上是否有更多的改善?

人们心中更多的问题和期望,相约两年以后的交流,相约在华中理工大学的下一次会议。

作者:刘江峰

国内古代建筑研究论文 篇2:

制定工业遗产评价导则的必要性

2014年5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联名发表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导则》结合国际宪章《下塔吉尔宪章》、英国的工业遗产选定基准、国内的相关研究,并调研了部分工业遗产普查机构,对选定标准进行研究总结,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为何要研究制定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个工作?如何与世界对话?

不同类型的遗产处在不同的遗产化阶段。遗产化是认识的过程,是指小众的价值观成为大众的价值观,最后成为法定保护机构的价值观的过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以使用为目的的修缮到以价值为核心的保护过程,这反映了“遗产化”的过程。但是和古代遗产相比,近代遗产的遗产化历程较短,真正开始研究近代城市和建筑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而工业遗产研究时间更短,因此人们对其认识深度十分有限。90年代以后“退二进三”的政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工业遗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和紧迫,甄选和保护工业遗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但是如何甄选、保护什么,并不十分明确,这意味着需要推进标准的制定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基本框架。正在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准备将“文化价值”补充进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法律法规定了最基本的价值评估准则,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文化遗产的种类十分丰富,不同类型的遗产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近代建筑和古代建筑有很大的差异,工业遗产和一般民用建筑也不同,而我们国家缺乏的是在上述价值框架下的二级分类标准。

英国现行的分类框架中每类遗产都有下一个层级的分类。例如 “在册古迹”分为18类,覆盖农业、商业、交通、宗教等不同类型的古迹遗址,其中涉及工业遗产的为“工业遗址”,涵盖了从史前至近现代的各类手工业、工业遗址;再如“登录建筑”分为20类,覆盖不同的构筑物类型,其中涉及工业遗产的为“工业构筑物”。每份导则都包含对该类遗产的历史综述,目前对于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与重要实例,以及对该类遗产的总体认定标准和针对其中包含的每一类型的更为具体的导则。

如何制定针对中国的导则?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的研究者综合国内的既往研究成果,并参考英国工业遗产的价值认定标准,归纳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初选指标。评价指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围绕四大价值构成因子进行深化并提炼,其次参照英国导则和国内研究,增加了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稀缺性、脆弱性、多样性、文献记录状况、潜在价值等其他影响遗产价值的评价因子。在2013年第四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上,课题组与会专家学者筛选了12条因子作为本《导则》(试行)的基本内容。

今年9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13届现代主义运动记录与保护国际会议”表示了对亚洲问题的高度关注。值得重视的是,各个国家对近代遗产认识深度不同:遗产化进程推进较早的国家对于近代建筑已经有较一致的认识,在保护方法和原则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而另外一些国家因只有很少量的近代遗产,所以对于导则制定并不急迫。因此导则对于近代遗产较多,遗产化过程较短的国家尤其重要——中国正是这样的国家。会议主持者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Marieke Kuipers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应该提到2016年将在里斯本举办的“第14届现代主义运动记录与保护国际会议”上来讨论。

从制定我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的实践以及上述英国的制度上,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就不同类型的遗产进行分类,特别对于遗产化进程较短,但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近代建筑,并且制定价值评价导则,更好地推进今后的保护和再利用。同时可以以中国为个案进行研究,进而为国际近代遗产评价的导则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徐苏斌

国内古代建筑研究论文 篇3:

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古建筑彩画保护存在的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方法,调查研究分析了古建彩画艺术、传承人保护难的现状和原因。最后对陕西省古建筑彩画的保护提出几点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古建彩画;保护;传承

一、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省古建筑彩画工艺传承难

1.存在环境的变化

古建筑彩画这门艺术,原来是象征地位和身份的艺术形式,现在这种艺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经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新的艺术形式爆发式发展,通俗的、流行的艺术及现代的、融合的新画法渐渐占领了市场,新的化学染料进行的绘画作品已经将矿物质颜料古代建筑彩画技法推到了灭亡的边缘。像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这种艺术随着环境的变化在慢慢消失。

2.陕西省古建筑彩画属地化精英缺失

古建筑彩画这门艺术,近百年的时间里,工程不断。这不但保护了古建筑本身,同时也培养出七代、八代的匠人,使得这门古老艺术还没有失传。

1)据了解到,目前承担古建修缮设计的设计单位,大多没有安排一些人去专门作些彩画设计工作,多数属于兼作,这一状况不利于提高彩画设计水平。

2)资料十分封闭(不许照相,不许参观),本来就不丰富的资料,还不能为保护服务。资料只能书上见,而能显现于书上的资料少之又少。

3)交流不够,学术气氛沉闷,多是一言堂。

4)青年工人师傅潜心学习的人太少,多是干一时算一时,没有长期打算,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彩画的设计、研究修复和教学工作。

(二)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性生态未形成

近年来,陕西省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在修复破损的彩画和翻新覆盖破损严重的彩画。这样的保护性平台仅仅能恢复一些原来的彩画艺术,并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保护陕西省古建筑彩画。因而,陕西省古建彩画沟通交流平台、古建彩画经济大市场、古建彩画艺术市场并未形成。目前由于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性生态没有形成,导致古建彩画修复工作缺少专业人才,从事古建筑彩画的人群分散,集中在博物馆、博物院等地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古建筑彩画的保护氛围。

二、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政策性建议

(一)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立足属地化精英主导

精英主要存在于阶层中,具备出众的素质、拥有大量资源、并有一定的上层社会地位。精英具有相对性、群体性与道德无关、层次性、模糊性、多元性等多种特点。

精英有三个要素:

具备群体意识——精英自觉地意识到精英的存在并能确立其中的成员资格。

具备凝聚力——精英具备自身行动和群体行动的利益诉求高度相同。

具备共谋力——精英自身通过共同的策略、成员间信息交换等增进群体利益。

本文所指的精英,主要是懂古建筑彩画文化的人。

(二)彩画行业属地化精英具有话语权和使命感

建筑彩画行业基本都被外地人占领了,本地的族人或汉族当地人对本土的建筑彩画兴趣不浓厚,处于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行业的很多建筑彩画都不是本地画匠建设的了,所以也就走样了。

属地化精英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证明哪一个文化遗存的属地化精英具有话语权和使命感,那种文化就会发扬光大,如相声、京剧等,都是属地化精英带动的行业发展。

单纯地为了培养继承人而到外面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回来的人往往不能使用属地化环境而放弃继续在属地化进行建筑彩画的继承设计,还有一部分人接受外面的教育后,不认同属地化文化而去异地或国外工作,既给本地化精英培养带来了损失,又给这些人增加了适应其他地区文化的难度。

(三)鼓励健全属地化培训、培养保护传承人

古建筑彩画行业慢慢有被边缘化甚至消失的危险,本地区、本民族艺人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保护目的和保护古建筑彩画的速度。

培训机构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在古建筑彩画传承人的发祥地,立足本地化的传承人培训机构,保护本地传承人主导的古建彩画培训机构,防止一旦古建筑彩画的市场形成、行业发展平台有发展潜力后,本地传承人的培训、技艺被市场排挤、打压,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

学生培养需要,既有学艺术出身的,也有纯理科背景的。美术功底好、艺术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古建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修养欠缺,需要本地化现场培训。

(四)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性平台建设

1.建设陕西省古建筑彩画博物馆

陕西省市古建筑彩画博物馆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来讲没有一个以古建筑彩画为主题的博物馆,陕西省具备这个基础。

陕西省市古建筑彩画博物馆除了展览性质外,应具备多种信息的融合,如:

1)建筑彩画书籍收录,包括技法书籍、画法书籍、材料理论书籍等;2)建筑彩画纪录片、有声古建彩画信息库;3)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标准——提高规范化行业规范;4)建筑彩画职业教育学校建设;5)建筑彩画交流平台;6)建筑彩画修复、彩画临摹、彩画颜料制作、彩画应用等研究機构。

营造一个多功能文化保护基地,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承与保护,培养更多的陕西省建筑彩画文化的守望者、保护人。

2.建立有声、影像古建彩画信息库等

建议建立古建筑彩画信息库,古代建筑彩画是历史遗留的艺术瑰宝,如果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古代建筑彩画,建成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数字化信息库,可以使陕西省古建筑彩画得到保留。

3.建设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职业教育,整理理论书籍

建议国家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应该设立古代建筑彩画艺术这门学科,我们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因为国家教育机构的重视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古代建筑彩画居然没有人重视,古代建筑彩画保护没有一个专业的队伍、严谨的团体,无法保证它能发展、传承。

还有就是古代建筑彩画理论方面的书籍非常欠缺,古代建筑彩画知识、技术缺乏统一整理的书籍,都是些只言片语构成的民间记录。我国对古代建筑彩画的工艺、技术历来重视不够,伴随着古代建筑的危机,导致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的修复、绘画技术面临消亡和断代,对于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光有一部《文物保护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加强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这方面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长远流传下去。

(五)陕西省代建筑彩画商业平台建设

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需要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这种商业环境和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人们对于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的认知。陕西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遗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代建筑彩畫作为独特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可观。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发展陕西省特色彩画旅游经济,应当将陕西省传统古建彩画作为陕西省的历史文化符号展现在大家面前,从而带动陕西省古代建筑彩画传承保护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古建筑彩画特色小镇正是这种思路的最好方式。

陕西省适合建设古建筑彩画特色小镇,这样的历史文化小镇具有文化特征、景色特征,这种特色小镇是适合人类居住形态的最佳地点。特色小镇给人们呈现出特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惬意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提升了小镇宝贵的文化形态和旅游资源,因此这种特色小镇,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小镇特色发展、文化保护等,极大地刺激了特色小镇区域经济的繁荣。

古代建筑彩画特色小镇将适应文化、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可以提升陕西省文化旅游水平,提供国内唯一一个以古代建筑彩画为主题的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并在提升旅游品牌、保护彩画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多业态、文化特色、综合性的特色旅游区和文化聚集区。重点提升古代建筑彩画文化小镇功能;旅游、休闲、文化产品呢、度假等多种功能提升古代建筑彩画产业等功能。

三、结语

陕西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陕西省地方古建筑彩画是一本描述着陕西省人文、艺术发展的活历史。通过阐述陕西省古建筑彩画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研陕西省市古建筑彩画传承人、彩画遗存、保护现状,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不仅要在古建筑彩画技法上认真研究,更需要在古建筑彩画保护性平台的建设上深入研究,研究保护性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107(1).

作者简介:李敏(1978-),女,陕西西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李敏

上一篇:电子通信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美学艺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