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增值功能提高经济效益论文

2022-04-30

一、引言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概念,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如下:“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利用增值功能提高经济效益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利用增值功能提高经济效益论文 篇1:

浅析包装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发展迅速,包装经济评价作为商品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新领域,它不仅对包装在从生产到使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作出了全面的分析,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体系,这对现代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浅要地分析了包装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包装经济评价 理论 方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包装生产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包装产业作为—个独立的行业体系,它的发展已经被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当前,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面临新—轮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跟上包装工业产品、质量的发展需要,适应包装生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笔者认为,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包装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时俱进,改进、更新和升级评价方法是推进包装工业更加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从包装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关于包装经济评价

简单地说,包装就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这是一古老而现代的话题,也是人们自始至终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再到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包装随着人类的进化、商品的出现、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从总体上看,包装大致经历了原始包装、传统包装和现代包装三个发展阶段。

而本文的包装经济评价主要是针对现代包装而言的,指对包装公司、包装厂家根据产品的各种内在价值设定的一个可量化的评价体系,是对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评判,它属于商品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的提高。对于包装公司、包装厂家而言,做好包装评价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和改进包装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大的方面来说也保存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推动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为了对包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装经济评价与包装质量、包装社会效果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包装评价体系。

2 包装评价的相关理论

2.1 包装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一个产品的包装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包装的好坏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价。

第一是安全性原则。随着人类人生价值观的改变,安全性成为评判产品优劣的一个重要原则,任何一种包装都应该以保护产品安全和人身安全为前提,要对产品进行安全包装、科学包装,最大限度的防止产品在运输、装卸等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

第二是保护性原则。包装本身就是为了保证产品正常生产与使用的一种常用的保护性措施,因此,保护性原则是包装评价的一个基础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流通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对产品的保护。

第三是社会适应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要进行合理的包装,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所以在进行产品包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包装的使用性能,通常必须是方便、清晰和易于处理的,当然,达到一定程度后还要上升到某个地区、某一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高度,进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四是生态性原则。与以往追求经济的目标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更多的考虑是产品包装是否环保?是否低碳?是否会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造成影响?这种评价意识和观念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只有顺应生态包装的社会潮流才能获取更高的利益,更好的评价。

2.2 包装评价的指标体系

首先,在生产环节中,产品的包装要考虑费用和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的费用包括两种:第一是生产包装材料的费用,如设计费、材料费以及设备成本等;第二是产品包装产生的费用,包括包装工耗、包装管理费等等。另外,产品的包装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操作不当导致的产品损坏等。

其次,在流通环节中,产品的包装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产品运输与储存等流通费用;第二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法避免的损失,诸如流失、变质和损坏等等;第三是销售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第四是增加价值效果,这是评价包装增值功能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最后,在消费环节中,除了与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相似的产品费用和产品损失需要考虑外,还要注意一项综合性指标,它是对包装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的指标,通常包括四个内容,即包装价值、投资回收期、包装功能成本利用率与协调度等。笔者在此特别强调包装价值,它与一般产品经济评价中的利润指标相似,在包装经济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

2.3 包装评价的认知水平

(1)无意识的本能评价。这种本能评价是人们对产品包装的第一主观反应,属于一种本能反应,它在瞬间即产生,是具有无意识性和不自觉性的。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产品包装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比如某些产品的包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某些销售商品迎合了人们对色彩的渴望等等,这些无意识的本能评价是包装评价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基础性的认知水平。

(2)有意识的心理评价。这是人们对产品包装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属于一种感性认知,往往是在看到产品包装表面之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心理评价。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是十分片面的,没有深度,相反对产品包装的评价不应当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是应该进一步深化到理性阶段,要对产品的包装有一些个性化的评价与认知。

(3)有意识的理论评价。这种评价常常体现在人们对环保、节能等的认知上,它是人们对产品包装的一种深层次判断,属于理性评价。这种评价的难度相对较高,要求对产品包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爱好和需求所作出的一种评价。与无意识的本能评价和有意识的心理评价比起来具有更加稳定深刻的特点。

(4)经过实践检验的综合性评价。与前面三个评价水平比起来,这一评价水平更具科学性,因为它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真理性”评价,不仅进行了充分地考查和证实,而且把产品包装的使用价值作为一个系统来评价与认知,对产品包装的质量提高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各个层次的认知水平都是与人类的认知能力相适应的,每个人对产品包装的评价也各不相同。然而,对于产品包装的评价而言,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认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产品的包装评价不管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都要把注重系统整体性的综合评价作为最高目标。

3 包装评价的方法

制定与健全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当前社会上呼声较高的。绿色包装又可称为“无公害包装”或者“环境之友包装”,指的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且能够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当前的形势下,引导包装产业走上绿色化的道路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当然,无论包装公司或者包装厂家有没有开展绿色包装工作,我们都要找出一些合适的评价方法。

3.1 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是一种提高价值的创新性活动,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正确处理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节约资源、降低产品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不论是新产品设计,还是老产品改进都离不开技术和经济的组合,价值工程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在使产品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下,使产品的结构更合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包装同样是一种产品,所以在产品包装的评价中,这一方法同样适用,利用价值工程法可以把包装的整体功能分解为多个分功能,通过对包装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处理各个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

3.2 系统评价法

(1)要有目的性的进行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的包装评价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对产品包装使用价值的一种判断与认知。产品包装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确立的。包装公司要制定或计划有针对性的目标才能得到具体的评价,才能与所需的评价需求相一致。比如,在现实中要注意明确产品包装的效益只是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局部目的,而产品包装相关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才是最终目的。

(2)评价的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是根据人们的某种标准得出的针对产品包装的评价,通常情况下,这种相对性的评价也是一种有具体目的的评价方式,目的不同评价值也会跟着不同,从某种角度上讲也说明了产品包装评价与产品的包装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因此,产品包装的评价值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评价应有差异性。笔者认为,在产品包装评价中,无法避免的是评价的方面与其他多个方面相互关联,此时就应当遵循各个方面对总体评价的差异性原理。之所以要遵循差异性的原理,是因为评价的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主次之分,而且各个方面对于整体而言又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在评价中注重差异性,对各局部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产品包装评价中建立统一协调的关系。

(4)评价要着眼整体。由于系统评价法的特性,所以产品包装的使用价值是在总体目标整合与协调下进行的,每个方面的价值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总体价值也不可能是简单的各个方面价值的相加之和。同理,产品包装的整体评价也不能把各个方面的评价加起来了事,而是需要着眼整体,产品包装评价应当是注重整体、注重大局的一种辩证综合评价。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包装行业将更加发展壮大,包装经济评价的相关研究也会得到更高的重视,包装经济评价的研究范围也将不断扩大。无论是包装企业还是包装经济学的研究者,都有责任和义务丰富包装经济学的内容,完善相关理论,并探索出适宜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包装更加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产品包装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士炎,张广华.开展对包装经济问题的研究[J].中国包装,1987,04:2.

[2]刘会耀.包装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0,02:115-121.

[3]刘志一.审美价值在包装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商学院学报,1 990,01:43-47.

[4]章锦河.商品包装的经济生态效益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135-141.

[5]王润球,徐彦儒,郑湘明.依托“亚包中心”,建立我国包装经济发展的研究基地[J].中国包装,2002,05:14-15.

[6]程为宝.论商品包装的经济效果及其计算——市场经济与商品包装系列谈之七[J].包装世界,1999,04:56-57.

[7]蔡承彬.节约型社会下过度包装经济现象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8]刘永涛.基于设计伦理和设计批评理论的低碳包装研究[A].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专业委员会(筹)、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专业委员会(筹)、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2010:4.

[9]王润球,李元初,彭金平.关于推进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6:99-100.

利用增值功能提高经济效益论文 篇2:

高校工程审计对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一、引言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概念,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如下:“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通过IIA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是组织进行内审工作的目标所在,它是内部审计前进的方向、趋势,也是内部审计的生命力的所在。

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及预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审计调查等几个方面。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二级管理组织,其目标依然是为高校实现价值增加,并推动高校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以降低高校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应风险。

二、高校工程审计为增加组织价值的必要性

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扩招的新形势,大多数高校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新校区建设或多校区办学资源整合。校园规模不断扩张,大量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等建筑物得以新建,基础设施建设也成倍增长。基建项目的建设资金数额巨大,资金使用比较集中,如何高效地使用好这些建设资金,防止出现“高楼盖起来了,基建项目的负责人倒下去了”的腐败现象,高校的管理者非常的关注。

另外,高校大规模基建项目建成后,随着这些教学设施使用时间的推移,对这些设施的维修、改扩建工程项目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建筑物、构筑物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需要进行维修改扩建;二是由于很多高校建设过程中存在赶工期、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加速了建筑物、构筑物维修改扩建的周期。随着各个高校维修改扩建工程项目体量的逐步增大,每年投入在这部分的资金也逐步增加,资金总量也较为庞大。有些工程承包商将校外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的方法带到学校,有意无意的拉拢某些不太纯洁的领导干部,使得这些领导干部出现经济上的腐败。

加强高校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审计作为高校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对高校所有建设资金进行监督审计,以便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学校投资效益、维护学校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避免高校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腐败。

从加强管理的角度来看,高校通过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内控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建设工程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管理的建议,及时堵住相关缺陷和漏洞,降低高校管理的风险,抑制建设工程项目腐败的发生,以此帮助高校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上实现价值增值。

三、高校工程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具体表现

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的增值功能是与其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密切联系的。高校工程审计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等情况执行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等职能,以达到揭示错误和舞弊、维护财经法纪的制约性作用和改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性作用。

具体来看,高校工程审计的增值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高校工程审计为节约建设资金所创造的直接价值。

笔者所处高校设置了审计处,目前有专职审计人员五名。需要参与校内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审计工作,每年通过工程审计工作,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以2013年为例,全校维修改扩建工程审计项目为467项,审计核减金额超过85万元。从江苏省全省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来看,2013年度建设工程项目共审计项目10 433项,审计资金总额89.77亿元,征收节支及核减工程投资额11.03亿元。这些数据能够很直观的看出高校工程审计为节约建设资金所创造的巨大的直接经济价值。

2.高校工程审计所创造的间接价值。

高校工程审计创造的间接价值是其为高校增加组织价值的重要体现。它主要包括“潜在价值”和“威慑价值”。

“潜在价值”即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建设工程审计过程中,能发现高校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不足,可以在内部审计中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以便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能不断改进项目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而带来“潜在价值”,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

目前,国内的整个建筑工程市场相对比较混乱,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建设工程的质量差,但建设工程的投资却较大。在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着行贿受贿的腐败现象,而且往往涉及到权钱交易的金额都比较大。高等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的规模的扩张、新校区的建设,投入的建设资金庞大,同时伴随着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向高校的侵蚀,容易使得这种腐败现象蔓延到高校,这几年也陆陆续续有一些高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受贿等腐败案件见诸报端。高校的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内控环节,能够起到较好的“威慑价值”。整个工程项目款项的支付必须通过审计后才能支付,避免了项目管理部门一支笔就能支付款项的过于集中的权力。高校内部审计在工程审计中即使没有发现问题,但因其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设置,会在客观上促使有关职能部门和当事人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维持高校良好的内控机制和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合理节约建设资金,避免腐败案件的发生。

四、高校工程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途径

1.提高审计人员个人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节约建设资金。

高校的工程审计主要包括:工程结算审计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结算审计一般是对单项、单位工程的造价进行审核,其审计过程与乙方的决算编制过程基本相同,即按照工程量套定额。建设资金较大的基建项目一般都通过招投标过程进行项目内控管理。而对于维修、改扩建项目,许多金额较低都没有进行招投标,因此在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的数量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核定,包括项目建设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方面,即“审量”;同时,会对建设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价格进行市场调研,以便确定一个合理的材料价格,即“审价”。根据审定的数量和价格,最终合计上根据国家规定的管理费、利润及项目措施费等,形成项目的最终审定造价。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由于结算审计只是审核单项、单位工程的合同造价,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支出是由很多单项、单位工程组成的,而且还有很多支出比如前期开发费用、工程管理杂费等是未进行造价审计的,所以还要进行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就是将审计人员审定的工程造价,和其他未审核的所有支出加在一起,审查其是否有不合理支出,是否有挤占建设成本和预算外建设项目的现象等,来确定一个建设项目的总造价。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包括土建项目、安装项目、装饰装潢项目等传统方面,还包括信息化技术推动所产生的如智能楼宇、楼宇信息化等强电弱电相结合的新型领域。从高校审计部门配备的审计人员现状来看,很多审计人员非审计专业科班出身,审计人员主要以财经类专业为主。而要想很好的完成工程审计的工作,需要对上述工程项目比较专业,同时还得熟练掌握这些项目施工的国家规范以及项目施工的工艺过程,审计人员很难对上述的各个方面都很专业。这样会影响工程审计的质量,提高了工程审计的风险。另外,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国家规范,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在不断修正完善。由此可见,作为审计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全才”,才能适应工程审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人员配备时,也应该考虑配备齐全相关专业门类的审计人员。在一个建设工程审计中配置齐全相关专业的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实现“团队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以便为建设工程节约更多的建设资金。

2.实现事前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

在我国,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传统审计方式,一种是审计机关以事后审计预(概)算执行情况为主,且偏重财务审计;另一种是审计机关以事后竣工决算审计为主,且偏重工程造价审计,这两种审计都是事后审计。在高校,传统的审计方式也是偏重工程造价的事后审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及与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建设项目事后审计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结算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事后控制,这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是在工程实体形成,竣工交付使用后进行的,虽然也能节约一定的建设资金,但是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即工程建设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只要发生了便不好挽回,即使在工程结算审计中认为不应增加或可以降低的费用,但由于已经发生且程序合法、手续完善,无可挽回。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则是对工程施工前期至结束全过程的控制,即工程招标结束签订合同前审计机构就介入,在整个工程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施工、竣工结算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目前,在我校建设资金较大的基建项目,审计处依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做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而随着各个高校基建项目规模的缩小,同时,早期建设的工程项目随着投入使用年份的增加,各种维修、改扩建的工程正逐步增加,其单个项目本身规模不大,资金不算很高,但其数量会逐步增加,总体的建设资金也会越来越多。比如笔者所在的高校,2013年度的维修、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数量在460多项,涉及资金超过1 400万元以上,平均单个项目的建设资金才3万多元。如果每个项目,由于造价控制不严,学校多支出5 000元的建设成本,那么全年将多支出超过200万元建设资金。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早期,我校对审计部门配备的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人员需要跟踪审计大量的基建工程项目,对于维修、改扩建项目的审计投入的精力必然会减少。

在我校,所有的校内维修、改扩建项目主要由校园管理处负责,早期的模式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直接发包,由承包商估定工程量及单价,估算出一个总价。维修项目完工后,校园管理处派人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后将决算单送审计处,由审计人员到现场,对工程的量和单价进行核定,最后给出审定造价。这是一种标准的事后审计模式,有些工程项目的量和单价由于前期没有明确,后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决算中量算多了、单价报高了的现场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隐蔽工程,如果要想核算出准确的数量,必须对完工的项目进行破坏性审定,增加了审计风险。而审计人员在与承包商在事后谈价的时候非常的困难,承包商都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这样,不利于学校工程建设资金的节约,影响了审计的效果,同时容易导致管理方腐败现象的滋生。目前,我校对审计部门增加了审计人员的配备,同时,随着前几年学校大量的基建项目的完成,全校基建项目的数量也在减少,对于维修、改扩建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从2013年起,审计处开始对我校所有预算资金超过2万元的维修改造项目开展事前审计及预算审批。所有预算资金超过2万元的维修改造项目,由审计处配合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开工前到现场,对建设工程的“量”进行预核定,并通过市场调研确定项目清单中各项目的单价,以便核定预算总价。在一年的运行中,事前审计阶段基本能核减掉预算金额的3%~5%左右,有效防止工程承包商“高估冒算”的现象。这样也能很好地节约了学校的建设资金,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3.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工程项目内控制度的建设。

做好高校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仅依靠审计部门的努力是很难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还需要得到项目管理部门的配合。因此,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良好沟通也是做好工程项目审计的基础之一。我校的审计处每年的三四月份会组织全校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召开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协调会,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校园管理处、基建处、后勤集团、资产公司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分管审计工作的校领导主持。在协调会上,审计处会将前一年中工程审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审计建议,提交协调会。另外,很多项目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会单独与项目负责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一方面联合职能部门对有问题的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的效率更高,项目的承包商对于核减更加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能从侧面让职能部门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同时不断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敲响警钟,实现工程审计的“威慑价值”。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由于高校的审计部门对工程审计工作主要是规范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内控制度的建设。每年组织召开的“协调会”,审计处提出相关的审计建议,提交给校领导,为校领导提供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在“协调会”上,分管校领导会责成与会部门对审计处提出的审计建议进行讨论修改,并形成学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办法,再由学校以行政文件的形式正式发文到各个部门,要求各个部门都按照相关的要求实施。以此来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内控制度的建设。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逐步堵住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有效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充分实现高校工程审计为高校组织增加间接价值。

五、结论

高校的工程审计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为高校建设工程项目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增收节支。通过我校及江苏省2013年度工程审计项目的数据能够直接展现出工程审计对高校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同时,通过工程审计,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审计建议,促进了项目管理部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堵塞了项目管理中的漏洞,避免了目前建设工程项目中最常见的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是工程审计对增加高校组织价值的隐性价值。

笔者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工程审计工作的实际以及所在学校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情况,浅谈了高校工程审计对高校增加组织价值的具体作用,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以便更好地实现工程审计对增加高校组织价值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举措为我校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并使得我校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高。以后的工作中,作为审计人,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让我校的工程审计为增加学校组织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殷冬顺 魏微 陈作利 王敏

利用增值功能提高经济效益论文 篇3:

浅谈企业增值税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值税的相关理论,并对我国增值税的类型和增值税转型做出了简要说明,研究和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增值税业务处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形成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问题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模式,二是现行增值税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在处理增值税业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增值税税率税收征管

增值税是一种以产品和服务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间接税。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增值税,其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而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税收总额约占我国总税收额的60%以上。增值税自实施以来有效地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对推动国内经济和外贸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增值税实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增值税转型改革势在必行。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涉税处理时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

1 增值税概述

1.1 增值税的定义和概念

增值税是一种在商品流转过程中,以其产生的增值额作为税收征收依据的流转税。根据计税原理分析,增值税主要以从事产品或劳务销售、加工、服务以及进口的个人或单位实现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是我国最大的税种。

1.2 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7%、13%、11%、6%、0%等。其中适用11%税率: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适用6%税率: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是“营改增”后的新增项。

2 我国增值税转型

2.1 消费型增值税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结构的主体,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因此,我国增值税转型势在必行。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我国现在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中包含的增值税税金在税前予以扣除。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原有增值税率的基础上,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范围内(包括部分行业和地区)的所有增值税抵扣期内引进设备所包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可继续转换至下期。

2.2 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①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良传统生产工艺,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②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避免了以往重复征税的情况,大大减轻了企业在购置设备方面的税收负担。这项减税政策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企业涉及增值税业务处理的问题

3.1 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

进项税额抵扣以专用发票列明的金额为依据的规定,使企业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从单个一般纳税人看,在同一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的存货采用价税分离的方式,有的则采用价税合一的方式,这就使得企业存货成本计算结果不准确,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

3.2 增值税会计原则缺乏一致性

根据现行增值税会计制度规定,目前增值税会计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进项额抵扣的方式,而工业企业则按照货到扣税原则,付款扣税法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相关业务。

3.3 相关信息的体现不明晰

第一,增值税的确认、填报不明确。第二,增值税相关报表揭示不明晰。

3.4 减免税及优惠政策存在矛盾

在我国增值税的实行过程中,实行的税收优惠办法包括直接减免、先征后退、先征后返。但与此同时,在减免税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①优惠措施过多过乱,目前,我国推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多为过渡性质和照顾性质的优惠政策,政策导向型不明显,缺乏统一的标准。②优惠政策影响了增值税正常功能的发挥,凸显了扣回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下面的例子就是利用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偷逃税款: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开发时,采用合作建房的形式偷逃土地增值税,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规定:“对于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建成后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合作建房的方式,签订虚假协议,将一些自用房产虚报为“按比例分得的自用房产”,以此来享受优惠政策,偷逃土地增值税。

3.5 发票及征管方面

①专用发票存在不规范使用及非法使用的问题。在征税时,一些税收部门及税务工作人员往往采取“高开低征”虚开增值发票的方式,推销本地产品,大兴地方保护主义,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不利于其良性发展。②专用发票的稽核问题。从现状看,专用发票被盗、骗购、倒卖等不法行为屡有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企业涉税业务处理的问题,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如将增值税会计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逐渐改为收付实现制,完善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等等。在营改增后,重复征税,行业竞争力不高,企业税负较重的问题也将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曹佩.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0(9).

[2]姚进川.中国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3]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九版)[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3(1).

[4]欧阳荣.营业税改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作者:张增勇

上一篇: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探析论文下一篇:经济学理论看就业战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