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论文

2022-04-16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论文 篇1:

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摘 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创新發展,是一个值得业界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东方卫视大型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思维创新运作模式,运用“电影式”的表现手法,紧扣热点事件和社会话题大胆设计剧情,把明星当作普通人,真实记录他们应对困难、挑战极限时所呈现的精神状态,并在“社会情境”中完成录制,取得了自然真实的效果。节目一经播出便吸引了无数观众,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方面取得实践经验,为同类传统电视节目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真人秀

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2015年6月,东方卫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传媒业的机遇,锐意创新,创办了大型励志、互动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该节目紧紧围绕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展开,全明星阵容,采用“开放式过程”,不设定故事情节的具体走向,仅展现嘉宾在现场的真实状况。结局也采用开放式的,观众可以猜想故事的结局,从而调动其积极参与,而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节目一推出迅速抢占了媒体市场。截至2020年10月4日, 《极限挑战》已播出了6季,很多观众还在热切地期待第七季。《极限挑战》能够持续播出6年还能受到观众喜爱,可见其制作模式有独到之处。

一、真人秀电视节目《极限挑战》的突破

(一)内容上的突破

1.嘉宾灵活多变

节目每期邀请6位明星嘉宾,并根据节目剧情需要邀请新成员助阵,以免观众视觉疲劳。明星的表现给节目增色不少。除了明星阵容,《极限挑战第4季》更是把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组成了“智囊团”,他们的加入不但为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元素,还十分接地气,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

2.展示户外竞技魅力

节目真实记录6位男嘉宾在各种竞技场当中展现出的魅力与智慧,流血、流汗不流泪。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哪怕自己快到了输得不能翻盘的地步,也会继续坚持下去,且后面往往会出现新的转机。虽然说综艺只是游戏,从中观众却看到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勇敢和坚韧的可贵品质。

3.紧贴社会热点

以往的综艺节目只是逗大家乐呵乐呵,笑过也就没什么了。而《极限挑战》把“社会热点现象和话题”融合到节目的任务设置之中,通过6位嘉宾不同个性的展现,将普通人的生存现状真实再现,呈现出一个社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反映了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4.每期变换主题

《极限挑战》不但每季的主题都不一样,每期的主题也不一样,给观众时刻保持新鲜感,吊着观众的胃口,产生期待感,让人欲罢不能。

5.节目亲民

节目都选在人流量密集的地点进行拍摄,将路人也纳入了游戏环节之中。群众的大量出镜,不仅没有丝毫违和感,还不着痕迹地为节目营造出了一种亲民的感觉,使得节目迅速积累超高的人气。

(二)表现手法的突破

与以往综艺节目相比,《极限挑战》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化,采用“电影式”表现手法,每期都有一个完整的剧情,全篇都采用“开放式”,不设定故事情节的具体走向,不设定结局,仅展现嘉宾在现场的真实状况,使节目看起来悬念十足,堪称“剧情式综艺”。

(三)播出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电视播出方式制约了节目更广泛的传播,而《极限挑战》节目既保留了传统的电视播出方式,又和网络新媒体合作,尤其是在优酷土豆网的播出,不仅观看便捷,还可以重复播放,增加了点击量,扩大了知名度。

二、真人秀电视节目《极限挑战》品牌塑造策略

(一)全平台播放形成集群效应

通过多渠道对节目直接宣传,吸引受众观看。东方卫视频道内部连续进行广告宣传,还与网络媒体合作,在社交网站、论坛发送软文进行宣传,分时段、分阶段形成集群效应。

(二)频道品牌和节目品牌相辅相成

东方卫视的理念口号是“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致力于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实现美好梦想的机会和舞台,全力打造一个“与时俱进、贴近现实、引领时尚、关注当下”的强势频道。《极限挑战》的节目特色是频道品牌特色的鲜活呈现,同时其品牌魅力又增强了频道自身的品牌构建,使两者相辅相成。

(三)“台上台下”互动传播

《极限挑战》已不再局限于单线式的传播方式,它更注重互动式传播。每期节目结束后都会安排播放明星的个人访谈,揭秘拍摄过程当中的故事,延展节目的宽度。节目组也非常重视舆论反馈,利用节目的热度,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增进和受众的交流、互动,还有利于受众之间在平台上进行讨论,让《极限挑战》持续保持热度。

(四)节目品牌延伸化

衡量一个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固然要看它的收视率和话题度,但品牌的延伸不可忽视。《极限挑战》的火爆不仅让节目中的游戏进入百姓生活,还带动了服装行业、旅游行业的发展。《极限挑战》的任务完成地,如上海的陆家嘴、世博公园,重庆的长江索道等都掀起了一阵新的旅游热,成了“网红”的新打卡胜地。

三、《极限挑战》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启示

(一)打破传统创新形式

在当前电视节目的播出和过程制定中,很多电视节目的播出计划和样式都是按照传统规则进行的,还有很多陈旧的思维需要突破,许多形式需要创新。比如传统节目往往都是采用整点播出的形式,如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晚间800》(晚上8点播出),青岛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60分》)(晚上6点播出)等节目都是这种形式,如果他们能够从受众的心理和类型出发,分析不同受众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根据受众的特征,合理调整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播放时间、内容,才能更吸引受众的关注。

若能打破人们的一些传统认知,进行突破、创新,也会吸引老百姓的观看。拿《极限挑战》节目来说,采用了全部男明星阵容,突出男人风采,不同于以往的明星真人秀惯用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观众,提高了收视率。

(二)改进技术升级系统

广播电视要想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在新媒体技术下拓宽发展空间,首先要技术升级。广播电视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运营推广中心,打造全媒体网络平台。依托技术支撑,广播电视可以进行更广泛的多种类工作。其次广播电视势必要进行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监控技术已经滞后于发展需要。控制系统全新升级,能够有利于采编人员推陈出新,提质增优。最后要建设一套全新的音频和卫星转播系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音频的广泛使用,让声音的质量大大提高。而卫星转播技术的升级改造使广播电视能更好地满足广播和电视直播的工作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融合型人才

以往,廣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更注重采编技术,忽视了节目后期制作及节目运营。但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情况下,媒体从业人员要学习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手段,要成为既能适应电视媒体的传播,也能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媒介融合型人才。如南宁广播电视台在打造传统电视精品栏目的同时,还成立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将记者培养成适合当下形势的全能型人才,既可以为电视栏目投稿,也可以为融媒体提供新闻素材,一举两得,还能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合作。

(四)打造特色精品节目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避免同质化,就必须进行精准定位,分析受众需求,深化改革,淘汰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栏目。优化频道资源配置,使各栏目融入频道的品牌创造和整体利益中。提升节目主持人水平、记者采编能力,不断增强节目质量,高端制作,对电视节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策划,制作出有深度、有内涵、有底蕴、包装精美的精品节目。[1]

(五)增强媒体跨界合作

1.提高互动性,开设新媒体传播渠道

在传播方面,传统电视媒体需改变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不强的状况。利用网络和受众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取受众的传播需求,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甚至邀请观众参与节目的制作,真正将电视观看、交互方式带入新时代。[2]如南宁广播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新闻夜班》开办15年以来,其“关心百姓、感受民生”的口号虽然已深入人心,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该节目受制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收视压力。为此,该栏目主创人员锐意创新,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开展短信互动投票、短信问答、短信评论等互动活动,同时还开通了微博、推出同名抖音号“新闻夜班”(南宁观察),对在南宁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这些举措拉近了栏目与受众的距离。

2.扩展传播渠道,满足各年龄层受众需求

传统电视媒体可以建立多屏跨界、互动跨屏营销的一整套运作模式。传统电视媒体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及系统的内容制作体系,不仅为自身采集海量的内容资源,同时也可为新媒体提供内容支持。此外,现在全国各省、市、县都设有广播电视台,构成了庞大的电视网络,为了优势互补,彼此资源共享,相互推进,统一建立城市互联平台。南宁广播电视台就是城市互联平台的成员之一,记者不用异地奔波采访,就可以将全国的热点新闻第一时间传送到观众面前。城市互联平台就是最强借力。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开放一些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和微博,接受人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播放过节目的反馈等,都可有效提高人们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关注度,增加其受众群体。[3]

3.抓住当下消费热潮,与其他平台实现跨界合作

传统电视媒体在成功打造出品牌电视节目后,可以发展该节目的延伸产业,与其他行业平台跨界合作,带动消费热潮。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将朝着更为便捷和规范的方向发展,电视节目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定位,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构建品牌体系,加强各媒介跨界合作,与新媒体有机融合,从而打造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唐红翼.从新媒体的到来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9(24):605.

[2]陈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J].科技传播,2013(14).

[3]黄芳.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刨新初探[J].东京文学,2009(8).

(责任编辑:黄佳君)

作者:周静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论文 篇2:

研究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的方案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的分析,了解目前广播电视节目中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现状与特点,并且结合云南省的地形地势特点,对云南省目前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几种模式进行探讨,从而采取调整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技术模式的方法,来实现无线数字化技术全覆盖的结果。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

引言:为了推动我国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普及,从2015年开始,我国地面数字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逐渐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将在2020年底全面关闭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完成地面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变,这也是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如此大环境之下,研究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的方案,对无线数字化工程技术方案中的各个子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与要素进行分析,能够逐渐普及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技术优势,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更能实现全面的无线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

1. 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意义

1.1 提高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广电覆盖率

在如今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普及是一项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节目而言,最大的受益群众便在农村,通过卫星站实现数字化信号的发送,在边远地区的乡村也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还原,促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全社会覆盖,对于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建设,因其站点建设适宜在高山高建筑物之上,使得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只需要配置机顶盒就可以实现居家范围的全覆盖,提高了社会整体广电系统工程的覆盖率。

1.2 扩大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范围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全面建设,将广播电视频道内多套节目进行数字化传送,在传送中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普及传播,提高了无线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利用效率,从而解决了原先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并且在传播技术的提高过程中实现了车载移动电视等多个接收终端的普及,因其数字化信号的稳定性,使得多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工程的普遍覆盖,扩大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

1.3 让更多人民享受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目前数字化无线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高速型的网络,从广播电视机房顺利运行,到广播电视节目走进家庭,从无线闭路的安装到维修,都通过数字化覆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的信息传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径。从广播电视进入融媒体时代,从中央设置的中央厨房模式到地方的融媒体改革,都和广播電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密切相关,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带来的新成果。

2.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分析

2.1 视频数字模拟技术

在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视频数字模拟技术中,对于不同种类的视频信号科学划分,通过数字信号转换器的使用来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同时在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中,做好一系列信息编码转码,取样处理等数字化操作,并且在视频数字模拟信号的传输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其他信号源的干扰,所以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逐渐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实现视频数字模拟技术信号传播的有效性。

2.2 通讯网络优化技术

光纤技术是目前较为普遍应用的网络化的通信技术,其主要通过光纤和光缆为传播媒介进行信号的传递,在光接收器、调节调制器、光发射器等设施的运用之后实现网络通讯技术的传播。在通讯网络优化技术的处理中,主要运用的是二进制码转化的模式将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不仅保证其网络使用中的稳定性,还能实现高质量视频影像的存储,确保机房环境的正常温度与顺利操作,为无线通讯技术的传播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

2.3 数字音频嵌入技术

在对于信号传输中的音频处理中,音频信号也需要正确处理与保存,使得广播电视节目能够在正常的时间顺利播出。数字音频的嵌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在数字化技术的处理过程中,对于信号的编码与解码处理上需要音频嵌入技术的帮助,在声音采集环节中尽可能降噪,保障音频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实现声画对位,通过数字接口的对位运用,从而保证完整信号的顺利传输与运用。

2.4 音频调音技术与云技术

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频的调音技术对节目的整理音质,音效进行调整与完善,以期节目播出时候能够实现最佳的播出效果。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调音台的运用,使得各个轨道中的音频信号在整体上进行调整,使得音乐效果增加更深层的立体感和饱满度,同时使用云技术,实现节目的存储与无线传播,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机交互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整个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3. 云南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模式分析

3.1 云南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概述

2019年,云南省全面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州市级验收工作,在整个工程方案建设中,对于信号站点的实施情况,信号覆盖情况,各系统设备的联合运行情况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全测试。对于云南省保山市,已经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中央节目与地市节目无线数字化信号的全覆盖,但省级节目暂时还未全部开通。

3.2 云南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分析

3.2.1 新建整套系统的运用

云南省新建整套系统的运用,主要是通过重新组建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电视节目,并且对数字电视的工作模式、信号发射传送功率和工作频道等方面都能实现重新规划,该系统主要是一种独立的信号传播系统,其信号传输模式相对简单,对于云南省对该系统的运用则相对较少,因为其整套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建设工程量大而且建设的周期相对较长,云南省要将此模式投入运营,需要增加多个信号传输站点,对于多山地丘陵地形地势的云南省来说,建设难度大,且信号传输工程量大,不适宜普及使用。

3.2.2 更新改造模拟卫视系统

对于云南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先行关闭云南省之前的省级模拟电视节目,从而实现全面数字化信号的全面覆盖。在整个关闭模拟信号节目到开设数字化信号的过程中,实现全面数字化的过渡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实现一个分层逐级全面开放的过程。云南省没有经过模拟与数字信号节目同步播出的阶段,在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需要实现转换后的无线数字化信号覆盖的面积要大于原先模拟信号的覆盖范围,并且对于信号发射功率,频率都能做到全面核查,实现省市县乡镇的逐级普遍应用模式。

3.2.3 中央节目覆盖的CCTV系统

在对ASI信号进行卫星解码的过程中,需要对输出的信号实现重复利用,也就是接受到中央节目覆盖的CCTV信号系统的同时,能够将信号编码之后的云南卫视信号加入,形成一种包含中央电视台以及云南卫视节目信号的综合性全覆盖无线数字化系统,此模式在云南保山的应用相对广泛。但是在此方案的运行中,需要特别注意在同时使用CCTV信号系统以及云南地方信号系统的同时,注重二者结构上的优化,避免因为信号保护率的影响而导致节目的收视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在中央卫视信号接入云南地方信号的同时,需要新增相关的信号发射机遇发射系统的设备,保证信号与传输设备的匹配新与稳定性。

3.2.4 地方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

利用地方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能够从地市级出发逐渐扩展范围实现全省的无线数字化信号覆盖系统的运行,其运行状况目前在保山市运用相对较多。其方案主要是在信源处理设备中增设编码功能,其设备集成度较高,且可以同时输出复用后的IP与ASI信号,将省市电视节目传送到县以及乡镇。其方案适合用县域单频网为主的组网方式来传输,同时辅之必要的多频网,差频网等方式实现组网模式的多样化。保山市的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台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覆盖范围广,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转站的设立,又可以实现相邻地区的广泛大范围传播,为信号传播以及组网提供了可能性。

4. 云南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的发展新思路

4.1 巩固广播电视的发展基础

针对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信号接收站点,充分利用数字化无线传播技术以及有线传播技术,光缆传播技术等方面实现广播电视基础工程的完善,改变从前技术水平低,机房设施老旧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通过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全天候的广播电视系统的无故障正常运行,通过人力以及财力的支持实现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全覆盖。

4.2 提高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信号传输能力

要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提质增效,最重要的便是提高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也就是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能力。当前卫星传输信号的覆盖面相对较广,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快速传播,所以我国在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卫星实现信号的中转与传播,但是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信号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不断完善广电基础设施的技术上实现技术的改进以及升级,增强信号的传输能力。

4.3 提升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广播电视工程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数字电视技术、网络视音频技术及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传媒领域中从事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视音频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针对行业所需,需要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工程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逐渐实现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4.4 积极顺应融媒体环境进行技术创新改革

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工程技术方案的运用,能够实现广播电视技术行业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技术上的革新与进步,从而顺应社会的广电行业的融媒体环境的发展。在如今融媒体改革的时代推动下,廣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的方案需要适应社会多媒体的需求,顺应融媒体时代的技术改革趋势,推动数字化信号的全覆盖,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广电发展水平的发展。云南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在设备功能以及其性能指标方面都有一个较大范围的突破,将在如今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进一步推动地面电视台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与过渡,实现全省多套节目的数字化覆盖,从而能顺应如今网络时代的发展,积极开创广播电视节目宣传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符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19(12):1332-1334.

[2]查朝云,尹学功,高亚娟.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验收测试方案[J].广播电视信息,2019(09):81-85.

[3]林俊.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研究[J].电子世界,2019(04):29+31.

[4]代明.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测试与技术验收[C].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优秀论文篇).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7:246-258.

[5]阮太中,孙建伟,刘平,周瑜,赵翠凡.重庆市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自台监控系统技术方案[J].视听,2016(07):231-232.

[6]赵永珺,杨学哲.天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7,44(05):94-98.

[7]刘祺艳.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自台监控系统技术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58.

[8]李明娟.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信源系统设计与实现[J].传播力研究,2018,2(31):244.

作者简介:赵洪春(1966.12—)男,汉族,云南省曲靖人,学历:本科,目前职称: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广播电视安全监控,有线电视工程工作。

作者:赵洪春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研究论文 篇3:

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网络ip技术的应用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与科技实力的日渐提高,很多行业领域在近些年的发展中都得到了不小的创新与突破。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相关领域的发展水平不仅与过去相比取得了明显的创新与突破,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效率和质量。近年来,网络ip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ip技术的应用原理和要点等内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此来为技术后续的应用效果提供保障。本篇文章就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网络ip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的论述,并提出些许观点,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和相关人士,开始提高对网络ip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老套的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需要靠新技术、新手段给予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ip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技性和时代性,相应的应用原理和技巧等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网络ip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的应用价值,成为了很多科研团队需要考虑的问题。

1 传统传输技术的弊端

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再加上新媒体、新业务的不断涌现,这就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的弊端越发的明显:(1)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中的设备集成度低,在运营过程中,对设备不方便进行维护工作,进而加了运营商的运维成本;(2)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无法快捷的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调度,进而难以满足观看者多变的观看需求;然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升级扩容性差,在三网融合进一步的推进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必然会进行频繁的升级革新,很显然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技术无法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3)三网融合的进行过程中,许多新增加的广播电视业务都是通过ip码流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在这一方面上,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无法进行ip码流的传输工作。

2 网络ip技术的概述

2.1 网络ip技术的优点

网络ip技术之所以受到很多科研团队的重视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机构的认可,是因为这项技术拥有很多有利与提高传输质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ip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远程管理质量与水平。因为现阶段的广播电视节目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远程控制以及管理内容,对于节目的交换与调度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但是合理的应用网络ip技术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远程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视节目的互通性,为传输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

第二,网络ip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节目传输的经济效益。由于传统的节目传输方式通常是通过物理设备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和成本,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增加工作负担。但是网络ip技术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节目传输的成本,对于传输的管理工作也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第三,网络ip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相关设备的维修管理难度。因为广播电视节目在传输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控制设备,但是设备会由于某些因素而出现故障,维修的难度不仅非常大,还会影响传输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应用网络ip技术就能使设备维修工作的难度降低,因为在网络ip技术下,设备是通过集成式进行管理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系统的运作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节目传输的稳定性。在设备维修方面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费用,还能减轻维修团队的工作负担,对日后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2 网络ip技术的缺点

虽然网络ip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在实际应用网络ip技术的时候,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效果还是会收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网络ip技术的缺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其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ip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相应安全系统的保护。虽然现阶段的发展中,广播电视网络受到网络技术的保护下能够得到平稳的运作,但是一些病毒或者存在隐患的程序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而传输到广播电视节目中,安全和稳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另外,网络ip技術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会受到系统运行条件的影响。比如系统运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团队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进行安全防护管理,对于病毒式程序或数据等没有进行拦截处理,从而导致网络ip技术的应用价值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第二,网络ip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应用而出现延时或者抖动等情况。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质量和效率不仅会收到影响,观看节目的用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间接的受到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系统是否平稳而影响。另外,就现阶段国内所掌握的网络ip技术应用手段而言,对于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延时以及抖动问题还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但是相关科研团队已经在对相关的控制优化方案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此来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

3 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网络ip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在媒体网络中的应用

要想让网络ip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与作用,那么相关科研团队就要对网络ip技术在媒体网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媒体网络环境影响下,人们在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到优质的体验,对于网络科技进步的体验以及传输系统的流畅性也能得到相应的体会。广播电视节目在传输的过程中,相关控制部门会根据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需要对媒体网络的应用模式进行妥善的调整。再加上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现阶段的媒体网络技术以及网络ip技术已经得到了不小的创新与突破,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到技术时代的影响而有所提高。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效率和质量,相关科研团队还会降媒体网络技术与网络ip技术进行融合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速度,还能进一步提高网络ip技术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融合两种技术,还能进一步提高实现网络ip技术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共同发展。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系统传输控制团队不仅要对网路ip技术的应用理念和原理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还要对媒体网络中ip技术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3.2 在媒体内容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先将节目所展示的画面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在通过相应的介质将模拟信号传输到下一层的接收系统中,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但是模拟信号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在传输的过程中,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降低传输质量。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号与信号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还会影响节目观看者的实际感受。另外,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行商的信誉,对网络ip技术的应用价值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模拟信号的传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视广播节目的发展,而且传统的模拟信号较现代社会下网络传输系统的速度慢,传输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为了满足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行业的要求,广电应该及时的进行变革,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方面尽快的使用网络ip技术,进而利用ip信号码流取代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在应用之后,可以明显的发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观看者的用户体验也显著上涨,在这样的推动力下,广电还可以把节目传输规模进行扩大,进而使得更多的观看者体验到真正的便利。

3.3 对媒体效果应用分析

首先,体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率方面,传输效率的提高不但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且还提升了观看者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观看效果。其次,该技术应用带来的便利,提升了广电对新技术的使用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帮助广播电视及时的对技术进行变革,从而适应社会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质量也会在新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对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方式,使得ip信号码流取代了模拟信号,这种转变极大的加快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速率,并且还加大了信号传输的容量。

4 结束语

从文章上面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要想让ip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中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那么不仅需要对ip技术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还要对ip技术应用的优点和弊端等内容记性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另外,相关科研团队还要对ip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相应的研究,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应用ip技术应用效果的不良因素等内容,也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很多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效果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进步,ip技术的应用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与国外一些科技实力雄厚的国家相比,国内ip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过程中,相关操作管理团队也要对ip技术的应用模式和理念等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技术的应用价值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国.IP技术在未来广电节目传输组网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数字通信世界,2014(3):32-34.

[2]朱军兵.基于IP网络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建设[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0).

[3]吴东亮.IP组播和RRPP环网在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和分析[J].海峡科学,2013(8):54-56.

[4]尹衍斌,赵明,庞剑锋.基于IP交换通信网络的传统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分配传输及组网性能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40(5):91-94.

[5]劉养荣.IP网络在电台传输系统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54-54.

[6]张旭明.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源IP传输技术研究[J].广播电视信息,2014(8):64-65.

作者:卢玮

上一篇:电力信息安全体系建立论文下一篇:高职教育下的区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