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吴晓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和实践者,为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提出的“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艺术理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给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舞蹈艺术工作者应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社会情怀,为新时代喝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 篇1:

略论红色舞蹈家吴晓邦在我国新舞蹈艺术史的地位

摘要:著名红色舞蹈家吴晓邦的舞蹈艺术,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处处体现舞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精神食粮。即便在今天仍然对广大舞蹈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舞蹈工作者仍然要重新审视主旋律舞蹈艺术的定位。在我国社会的现阶段,舞蹈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依然意义深远。

关键词:红色舞蹈;服务对象;意义深远

我国的新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时间并不很长。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新兴的舞蹈艺术,它不仅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别于过去流传在民间的那种风俗性、群众自娱的舞蹈,而且也有别于依附在戏曲中的那种舞蹈形式。著名的红色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为倡导中国这种新舞蹈事业,坚持舞蹈反映现实生活的观点与艺术实践,付出了他整整半个世纪的心血。

一、立志献身新舞蹈艺术

这种新舞蹈的兴起,绝非个人的偶然异想天开,而是与他青年时代受到“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哺育,以及与他所处的那个屡遭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奋起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时代紧密相关的。

1929年,在他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当看到早稻田大学生演出的舞蹈作品《群鬼》之后,这个表现当时日本社会生活矛盾的舞蹈,强烈地吸引着他,对他的艺术观点的开始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他把这个舞蹈作品,看成是他立志献身舞蹈事业的启明星。那时候,留学日本的两、三万个中国学生当中,象他这样专心致志地学习舞蹈的并不多见。他曾前后三次去日本学习,也是他勤学苦练、奋发自励的时期。他的这种怀抱大志的精神与毅力,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可见,当他立志献身舞蹈事业的时候,他就怀着与时代前进同步的理想来摸索、拓荒、播種,开创了中国的新舞蹈事业。

在任何艺术领域中,大凡有卓见的革新者和他的作品一旦出现之后,自然免不了一方面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支持,另一方面却又会受到一些人的不理解、以至种种非难。这种现象,无论在中外古今艺术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好像这是任何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它将有助于使这种新兴事业,从不断摸索中达到成熟,最终它将为越来越多的广大观众所接受、所影响、所推崇。吴晓邦和他开创的中国新舞蹈事业,也印证了这样一种历史的必然规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他将中国新舞蹈艺术,直截了当地解释为“人体动的抗战艺术——以视觉上动的艺术来表现抗战生活中的波程。”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在新四军根据地、上海以及大后方西南各地作了上百次的表演,如舞剧《罂粟花》、《虎爷》、《宝塔牌坊》、《春的消息》,舞蹈《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传递情报者》、《丑表功》、《饥火》、《思凡》、《网中人》、《流亡三部曲——离家、流亡、上战场》等等,就是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形象地阐明所坚持的舞蹈反映生活的观点。

有一件事可以生动地说明这个问题,即1941年6月,一份由领导重庆进步戏剧运动的著名剧作家阳翰笙主持的“戴爱莲、吴晓邦、盛婕——新舞踊表演会”节目单,上面有吴晓邦亲笔写给当时为这次演出担任钢琴伴奏的王云阶的一句话:“云阶兄:今晚节目决照此进行。《丑表功》在第十项演出,请注意。”大家知道,当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离重庆投降日本侵略者做了汉奸后,此时国民党当局也正在作投降日本的阴谋策划。作为中国新舞蹈运动的开拓者吴晓邦很重视表演这个舞蹈作品,想借此嘲弄、鞭笞一个媚敌献丑的大汉奸形象,特别提醒钢琴伴奏者注意合作表演好这个节目。可以想象当时表演这个作品,舞蹈家要冒着怎样的危险。那天晚上,在他们三人联合演出的十一个节目中,都是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民英勇保卫祖国、坚持抗战的不屈意志,而这个《丑表功》舞蹈,更是给了大后方观众很大振奋,同时也赢得了观众对中国新舞蹈的热烈欢迎。当时,我党在大后方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上,著文对这次新舞蹈表演作了很高的评价:“与旧的失去了灵魂但有形式的躯壳的旧舞蹈相反的新舞蹈,在世界上还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在中国更是一个新的运动。在上海时,除了吴晓邦比较早就苦心研究这一艺术之外,还很少听说有继起研究的人。而由于今日的时代为新的潮流所激荡,许多艺术都从旧的废墟上开始发芽成长,而开出新的花朵来。这新的舞蹈就是从旧的废墟上新生起来的艺术的一种,它将脱离了过去滥觞在宫廷中的‘巴来特’,而以‘现实为题材’,以斗争向上的时代为背景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并且认为这种“新舞蹈”是不去抄袭西洋古典派、现代派舞蹈,而只在创造具有中国国民生活的舞蹈,盛赞吴晓邦“苦斗多年”的新舞蹈艺术,“是有异常卓越的成绩,它美丽的线条和画面,和他创造的风格适合于中国人的气魄。”

二、深入群众,反应生活现实

吴晓邦和他倡导的这种新舞蹈,也就是中国现代舞蹈,当时的观众又将它称作“民族新舞蹈”。他力图反映现实生活的这种新舞蹈,应该说是那个伟大的时候赋予了它的艺术生命,在八年抗日时期中,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并且,它又是在党和进步文艺界的热心支持下,才发挥了一种强大的战斗力量;他的新舞蹈理论和作品,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广阔的天地间得到传播。在这段时间,他不顾劳碌奔波,忍饥受寒,在他漂泊的足迹所到之地,无一处不在撒播着他的新舞蹈种籽,为他的新舞蹈艺术主张呼号呐喊,在异常艰苦的日子里,他是始终坚守岗位,不曾离开一步。他写过一篇散文《旅途小品》直抒胸臆地向读者倾吐了他对生活的情怀,文章以诗的语言,记叙了从1943年至1945年间,在漂泊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我们青年舞蹈家们现在读到它,我想定会帮助认识他和他的一部分新舞蹈作品。散文分了三则:一、怀念;二、漂泊;三、归途。在最后一则中,他写到:

“在八百里迢远的道路上,那被奴役的人们没有冤言半句,忍受那无情的生活,在等待时机的成熟。

我被挤在他们堆里,完成了十八天的步行日子,从此使我不再感到生的疲乏,新的意志回复了我的青春。

自从逃出了两度小圈子的生活,今番才感到进了人的圈子里去,我的热泪如雨滴般倾泻下来,我默默地感谢他们,从此我将更爱中华。”

事业开创的艰辛,演出条件的困难,物质生活的贫困,都未曾压垮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新舞蹈事业的赤诚。他从不顾世俗毁誉,也不计较成功失败的艰苦奋斗精神,常常使我想到他的舞蹈作品《网中人》。

1944年夏天,他第一次将他的新舞蹈作品带来成都表演。一位著名的老教育家吴先忧著文谈到他在久病初愈后前往观看了《网中人》,認为这个舞蹈“完全是内心的力的表现,表现出人生真义。谁不是一生都在重重网罗挣扎搏斗?用力搏斗,这就是人生。”并称赞舞蹈家“对内心的表情,真可说是淋漓尽致,简直入了化境”。这个舞蹈使老教育家得到“舞蹈是教育”的印象。《网中人》凝聚着舞蹈家关心人们命运的深沉感情,启迪人们奋斗自励,去挣破生活中的各种网罗,不然就只有在网中死去。那天,剧场里静寂无声,好像观众都在沉默中思索。

三、向生活学习,反应时代精神

吴晓邦和他的新舞蹈,总是从现实生活中撷取题材,从各个方面表达同时代人们的真情实感。在他的作品中,既创造了《游击队员之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忠于祖国的战士形象;又塑造了《丑表功》中的那个献媚求荣的汉奸丑角形象;同时,他也没有忽略像在《饥火》中所塑造的那个在旧社会被饥饿燃烧着的死去控诉者的形象;在《网中人》中所塑造的那个困兽犹斗者的形象等等。

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那些年代里,在大后方的政治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是他采用了表现手法比较含蓄,给人回味,启发人们思索的作品,并为观众所接受,所喜爱,震撼人们的心灵。在艺术见解上,他对自己倡导的中国新舞蹈,曾经著文明确地表示,不赞同走西洋古典派、现代派舞蹈的路子,也不做民间艺术的奴隶,不受一切旧有形式的束缚,而是要从咀嚼民间艺术的各种形式,将它们消化(而不是混合)到反映现实的民族生活中来。所以,他要求新舞蹈作品“必须争取新的客观条件上美和生活上的谐和。这一谐和必须和我们现实生活一致,必然地为民族解放发挥出它更大的效果。”他所坚持“舞蹈反映生活”的观点,是与所处时代要求一致的。1945年春天,当他再度到成都表演时,著名剧作家陈白尘也著文热情赞扬了他对中国新舞蹈事业的主张:

“他不离开现实,也不能无视现实,而且不能不使他的艺术与现实相接触,相联系,并且从而表现它,指导它,是一位人民自己的艺术家。”

他为中国新舞蹈创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舞蹈形象,距今四十年之久,它们还活在当年观众的记忆之中。历史表明,他的新舞蹈作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艺术生命还活跃在它们的舞蹈形象之中。

1945年3月,他在成都曾经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和文化人协济委员会所主办的,为贫病作家、艺术家募捐,作过一次义务表演。当时,一大批在川的文化界知名人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本人也刚从大西北步行流亡来到成都,腰无一文,但是他不曾将自己的艺术拿去为衣谋食,而首先为生活在苦难中的同志、朋友们作一次义演,表现出一位革命舞蹈家的崇高精神。那时候,大半个中国土地上的人民,都在国民党的那个不抵抗主义之下,造成了大批大批人民流亡失所的灾难。吴晓邦为此编了一个舞蹈《流亡三部曲:一、离家;二、流亡;三、上战场》。1941年,周恩来副主席和邓颖超同志在重庆观看了这次演出。事隔多年以后,当盛婕见到邓大姐时,她对盛婕说:“在重庆看了你表演的《流亡三部曲》,我掉了眼泪。”吴晓邦就是通过坚持“舞蹈反映生活”的新舞蹈作品,给大后方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如果从1932年他在上海开办“晓邦舞蹈学校”算起,到1982年已是他为开创中国新舞蹈事业,奋斗了整整半个世纪。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党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后,更加焕发了他的艺术青春,以近八十岁高龄,不知劳累地在祖国各地奔走讲学,满腔热情地向各地中、青年舞蹈家传授他的新舞蹈理论和创作的经验与方法,已经引起他们对中国新舞蹈的浓厚兴趣。

尤其是他对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些新鲜看法,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繁荣中国特色的新舞蹈艺术事业。这里,借吴晓邦倡导的中国新舞蹈运动的早期历史,就作者所了解和认识的一点史实,作了如上的简单回顾,希望能有助于今天的中、青年舞蹈家对吴晓邦对新中国舞蹈艺术的贡献和他的新舞蹈艺术加深认识。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音乐出版 社,1997.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3]袁合.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胡 悦]

作者:刘莎莎

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 篇2:

“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

摘要: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吴晓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和实践者,为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提出的“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艺术理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给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舞蹈艺术工作者应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社会情怀,为新时代喝彩。身处伟大变革的时代,更加需要舞蹈艺术工作者培育创新品格,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既要贴近实际,又要影响实际;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引领生活;既要贴近群众,又要引导群众。才能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舞出精彩人生。

关键词:吴晓邦;舞蹈艺术;创新;社会责任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吴晓邦1906年12月18日生于江苏太仓沙溪镇,他是20世纪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和实践者,为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的“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理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鼓舞。舞蹈工作者要悉心领会他的这一理想的深刻内涵,用以指导现代舞蹈艺术实践。

一、当代舞蹈工作者应坚持“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社会情怀,才能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舞出精彩人生

靡靡之音使人颓废,铁板铜琶使人振奋;低俗的东西腐蚀心灵,高雅的艺术陶冶性情。作为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就要像吴晓邦先生那样,始终追求健康向上的艺术境界,拿出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鼓舞民众精神,陶冶观众情操,愉悦大众身心。

要牢记社会责任。吴晓邦先生具有高度的时代责任感,早年他在日本求学,有一次看节目时,一个表现社会不平等而造成冤屈,从而揭示黑暗与罪恶的现实社会的舞蹈《群鬼》,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艺术激励意志、改造人生的力量。经过反复思考,他毅然放弃经济学的学习,转而献身舞蹈事业。他的抉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舞蹈艺术应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民众喜怒哀乐。他的大部分作品是用象征、暴露、暗示、讽刺等艺术表现手法,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虚伪,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进步作用。

1935年和1937年,吴晓邦先生两次举办作品展示会,上演了他编导并演出的《傀儡》《小丑》《送葬》《拜金主义者》《和平的憧憬》《幻想的破灭》等十多个反映社会现实的舞蹈作品。他的“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艺术主张和亲身实践,犹如一股清风,对当时充斥于酒绿灯红的大都会的那些带有商业性色彩的色情、庸俗表演,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与扫荡。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吴晓邦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把舞蹈当作唤起民众的号角。他先后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传递情报者》《游击队员之歌》《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血债》《丑表功》《春的消息》等多部舞蹈作品,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暴行,揭露汉奸、卖国贼的丑恶,颂扬爱国军民不屈的战斗精神,鼓舞着全国民众坚持抗战。

而今天,一些舞蹈工作者似乎缺少应有的社会情怀,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更关心艺术成果带来的收益,从而淡薄了“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理想。近几年,在全国性舞蹈艺术作品比赛中,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比较少,而古典题材的作品、与现实距离较远的、反映神仙鬼怪的作品却占有不小的比重。因此,我们舞蹈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起历史使命感,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付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创作出讴歌改革开放、赞美科学发展、弘扬理想道德、促进变革创新等具有社会价值的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群众。让舞蹈艺术走近普通百姓,激起老百姓的共鸣,为弘扬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要不断完善自我。文艺工作者的高境界就是德艺双馨。首先,要有高尚的品质。要以德为先,时刻把“德”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人格德行不好,职业操守不佳,很难想象他的艺术作品能蕴含多少美好的情操志趣。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诱惑,更应注意“德”的修养和人格精神的锤炼,做到一身正气、一腔热血、一副柔肠、一片真情,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模范行为去感染观众,影响观众。其次,要有精湛的技艺。精湛的技艺源于学习。可以说,成就艺术之路,就是一条学习之路。吴晓邦先生为了学习现代舞,曾赴日本留学。而后,他又深入地研究德国表现主义现代舞的理论与技艺,研究学习美国现代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作品,并创办了自己的舞蹈学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我们舞蹈艺术工作者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不断学习新知识,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从民间学,从好的作品中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同时,精湛的技艺也源于苦练。舞蹈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但自古以来有所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雨果说过:“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不经过苦练是不可能做好的。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的人,才能攀登艺术高峰,舞出精彩人生。

二、当代舞蹈艺术既要贴近实际,又要影响实际;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引领生活;既要贴近群众,又要引导群众

人民群众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群众。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揭示生活本质而又能使人民群众受到教育和鼓舞、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的优秀舞蹈艺术作品,是时代赋予舞蹈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人民群众对舞蹈工作者的热切期盼。

在解放战争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吴晓邦先生深入部队体验生活,了解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技术动作,学刺杀,学投弹,学射击,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创作出了反映大练兵、迎接大决战的新型军事舞蹈《进军舞》。这支舞蹈大气磅礴,充满激情,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拥军热情,深受解放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伴随着解放大军的前进步伐,《进军舞》也舞遍了全国,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团结教育群众和打击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进军舞》获得巨大成功的事例说明,实践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群众是好老师。心离群众有多近,作品离群众就有多近。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反映实际的真谛,揭示生活的真理,感受群众的真情。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充满生活气息,才能抓住观众心理,吸引观众眼球。因此,舞蹈工作者要始终贯彻“三贴近”的要求,创作出真正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

首先,既要贴近实际,又要影响实际。应当看到,客观实际纷繁复杂,有表象有本质;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有鲜花有枯叶。贴近,并不意味着机械地迎合、被动地跟随,更不能片面追求“卖点”和经济效益,把低级趣味当生动活泼,把庸俗暴露当喜闻乐见,而是要紧追时代,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给人以坚定的信念、创造的热情和奋进的力量。

其次,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引领生活。贴近生活是为了反映生活,而反映生活不是“照镜子”式的反映,不是“洗照片”式的复制,更不是专挑生活中落后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去渲染,而是要发挥舞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抓住生活本质,揭示生活真谛,吸吮生活醇香,使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引领生活上有所作为。

第三,既要贴近群众,又要引导群众。贴近群众不是迎合、取悦群众,而是要求舞蹈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去,感受群众实践,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愿望,把握群众脉搏。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风俗、习俗的同时,宣传新知识,传播新理念,进而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歌颂群众新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群众以启迪,给群众以感悟,使人民群众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鼓舞。

三、身处伟大变革的时代,更加需要舞蹈艺术工作者培育创新品格,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而艺术创新,是艺术得以延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吴晓邦先生在国土沦陷、社会黑暗的情况下,敢于直面人生,积极倡导“新舞蹈艺术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舞的先河。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更加需要我们培育创新品格,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把更多的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观众。

坚持不断创新,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背负历史感与面向现代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有着辉煌厚重的历史,优秀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数千年薪火相传的文明。历史值得骄傲,历史不能忘记,优秀的历史更需要传承,这是舞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但我们在背负历史感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面向现代化。一方面,植根传统、突破传统,用现代的理念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从传统中寻找现代。像独舞《扇舞丹青》《风吟》等现代型的中国古典舞,“充分运用了现代艺术更为新颖的手段,抓住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并将其与艺术革新结合起来,顺应当今时代的人民对古典舞的审美期待”,就双双获得了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也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另一方面,紧跟时代,不断创新。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具有鲜活内容和新颖形式的作品。在内容题材上,反映现代火热生活;在舞蹈动作上,融入现代动作语汇;在人物造型上,凸显现代人物性格特征;在背景音乐上,体现当代音乐色彩韵味;在灯光舞美上,借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时尚化包装等等。像上世纪50年代的《红绸舞》《摘葡萄》,60年代的《丰收歌》《洗衣歌》,70年代的《再见吧,妈妈》,80年代的《担鲜藕》,90年代的《千层底》以及进入新世纪后的《出走》等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就是紧跟时代,在当时极具现代感的成功范例。

二是扎根民族土壤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有着非常丰厚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其中,凝结在身体动态语言中的民族情感、民族的伦理观念、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民族的精神韵味,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态,这是使一个民族最终凝聚成为一个民族的终极因素,这是一种使一个民族被区别、被辨认的显著标识。”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仅1949年至1962年,在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就有55个民族民间舞蹈和中国古典舞蹈节目获奖。当然,这是当时的舞蹈工作者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土壤,对古典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发展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杨丽萍编创的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在国内外的演出场场爆满,经久不衰。由此可以看出,越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也就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舞蹈工作者要继往开来,深入挖掘民族舞蹈宝藏,创作出具有一流艺术水准的舞蹈作品,走上世界舞台,展现给各国观众,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舞蹈作品,了解和平崛起的中国,认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

三是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的关系。历告诉我们,所有的现代艺术,都是在古典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这就是继承。但表达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已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体现了新时代的风采,这就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传统的发展,是继承中的变革与重建。继承传统关键在于面向未来,推陈出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有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精髓,是我们舞蹈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源泉,需要我们去开掘和继承。但继承不是依样画葫芦,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要走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进行创新。继承的过程,应该是创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需要有超前意识,需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新创意。在这方面,王玫的《蒙太奇·1999》、陈惠芬、王勇的《天边红云》、金星的《半梦》、胡嘉禄的《独白》《绳波》、曹诚渊的《鸟之歌》等作品,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也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与欢迎。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舞蹈艺术工作者走出思维定式,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用思维形式的求异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展开幻想的翅膀,作出大胆的探索,同时,把握舞蹈发展的趋势,精心培育年轻人才,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不断求新、求变,就可以创作出更多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优秀舞蹈作品。

总之,时间的车轮虽然早已进入21世纪,但吴晓邦先生“为人生而舞,为大众而舞”的理想,仍然给我们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人类舞蹈史上每一个新的舞蹈类型的出现,都是在历史坐标上的‘现代’舞。都是当时的‘现代’人追求无限发展,以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去寻找舞蹈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的努力。”因此,我们舞蹈艺术工作者一定要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紧跟时代,紧贴生活,紧靠群众,求新创新,拿出精品佳作,为新时代喝彩,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18

2 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1

3 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14

作者:孙苇

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 篇3:

浅析大众传媒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摘要:在过去的舞蹈艺术中,人们创作舞蹈时更多依靠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现场性媒介表情达意,随着高速发展的数字媒体和信息网络,舞蹈艺术也大步迈进了新型艺术传播时代,将视觉、听觉、场景、空间、道具等有机融合,给舞蹈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媒介局限。本文简述了舞蹈艺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分析了大众传媒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舞道影像纪录片;艺术传播;新媒介时代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舞蹈艺术的单向性,让欣赏者可以沉浸式地体验舞蹈带来的趣味,数字媒体的发展,使得舞蹈艺术也可以保持无损储存和无限复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光速传播,让欣赏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心所欲地浏览,让舞蹈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和现状

大众传媒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信息传播者和大众接受者之间的媒介体。大众传媒主要是报纸、杂志周刊、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等特点。大众传媒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即纸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8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的发展环境渐入佳境,政策也放宽对平面媒体的发展,加之科技力量的不断巩固,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不可抵挡,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大众传媒在舞蹈传播的应用

随着大众传媒的产生,舞蹈传播的途径也与以往发生了变化。

舞蹈影视录像片是舞蹈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当下流行的舞蹈传播手段,不但容易操作,而且形象生动,可以任意地将一个动作反复播放,也可以调节它的速度及镜像,也可以将画面定格,观察舞蹈姿态的细节,从而给人们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这种途径的产生以及发展的逐渐成熟,也让舞蹈影视录像片分为了舞蹈舞台纪录片、舞蹈艺术片、舞蹈教学片、舞蹈风情片、舞蹈故事片等几种样式。以下是对五种样式进行简单的描述。

舞蹈舞台纪录片,一般可以分为舞蹈的实情况进行录像和专门录像而进行的舞蹈演出。在进行第一种录像时要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例如电视台播放的舞蹈,舞剧,演出晚会等。专门录像要根据导演对艺术的审美要求进行拍摄,例如台湾无垢剧场以林丽珍为代表的《行者》不仅是舞蹈的美学本身,也是对天地生命的哲思。

舞蹈专题片,顾名思义,只要是有关于舞蹈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专题,都可以录制一部专题片,一般时长在20到40分钟左右,例如1998年专题片已经完成戴爱莲、贾作光、康巴尔汗、吴晓邦、陈翘等五部,一经上映,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舞蹈艺术片,是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有机结合,使得舞蹈创作有了更加新颖的表达手法,从而使得舞蹈艺术更加饱满和生动。艺术片不一定是从头到尾的完整片子,它可以通过剪辑的手法的将舞蹈片段或者姿态造型拼接在一起,穿插交错,从而形成一部独具艺术魅力的影片。

舞蹈教学片,辅助舞蹈教学,为那些心怀舞蹈的追梦人提供了学习舞蹈的教材,让他们也有能力踏进舞蹈艺术的殿堂。这就更加要求舞蹈教学片有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渐进性,从而使得舞者能够掌握到纯正的舞蹈风格。

舞蹈故事片,通常在这部舞蹈影片中是以故事情节来推动整部影片的发展,这类影片极具观赏性,加之故事情节的发展,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受到广大欣赏者的欢迎和热爱。

舞蹈作为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门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为其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有机融合让舞蹈影视成为了新的艺术品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对舞蹈艺术的传播、保存和发展带来令人感叹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振臂高呼预祝它取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三)大众传媒与舞蹈舞台艺术的融合

舞台艺术包括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各类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艺术。不仅包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以及专业的业务能力为特点的表演艺术类型,加之肢体语言来统合表达形成一个与之不同的创新表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表演主题的多元性和融合性。通过数字技术将传统的真人表演虚拟创造出一个仿真形象,并于真人表演相配合。

第二,表演过程的事件性。用光,声音,电,投影等手段,让舞剧的事件脉络更加清晰,也增加了整个舞剧的氛围感和心理震撼,让欣赏者也更加身临其境。

第三,表演效果的奇观性。数字媒体飞速发展,全息投影应运而生,让更多的人目睹了它的魅力,也给欣赏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G20峰會上实景演出数字创意的呈现,以及《蝶变》是深圳艺术团的一部舞蹈与全息投影相结合的作品,通过三维技术融入舞美影像的制作,把声、光、电、影,音结合在一起,从而舞蹈艺术更立体,更生动!

第四,表演形式的跨界性。数字媒体带来的奇幻效果,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艺术家,科学家的能力,让不同领域的成果有机组合,成为一个创意节目。在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张艺谋又贡献了一场视觉盛宴《对话·寓言2047》,在光速发展的科技进步中,太多的传统文化消失在年轻人的视野中,这种与时代进步,和技术融合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绽放出涅槃重生的美。

第五,表演传播的广泛性和全球性。舞蹈艺术在数字媒体的帮助下,加强了舞蹈艺术传播的力度与速度,让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 ,甚至可以做到同步点播互动。

第六,数字技术对舞蹈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珍稀资源濒临失传的民间舞蹈,戏剧,音乐,等在数字技术的记录下得以保存,从而建立资源数据库,保护了艺术的多样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和非凡的价值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优秀作品的层出不穷,同时也让舞蹈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更成熟。媒介的发展虽然会有先后顺序,但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他们是和谐共处的,都有各个时代的存在的意义,都都艺术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川师范大学 610100)

作者:袁华

上一篇:江西古建筑文化论文下一篇:视觉元素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