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2024-05-02

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精选8篇)

篇1: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论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的法律必要性

【摘要】社会分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一定程度上,社会中贫富差距和社会差别对待未必是件坏事,它对于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会有效的促进社会竞争,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转效率。但是,凡是都得把握一定的度,若是任由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分层加剧,势必会扰乱社会秩序,增加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发展。

【关键词】弱势群体;平等观念;正义观;人权观念

环卫工受伤事件、幼儿园虐童事件、农民工受歧视事件等层出不穷,无一不呼唤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与生活状况。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若不对其及时的进行保护与救助,势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保护弱势群体,是人权观念的要求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权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和地位相关,是作为人享有或者是应当享有的重要权力,不可被剥夺,不可转让,并且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权利。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人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促进人的发展。人权是和人不可分割的东西,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参照点。人权对于社会活动主体的重要性,以为世界人民所共识:人权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是对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进步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以根本法的方式来确认、宣示和保障人权。我国法律意义上的人权,是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所谓基本权利,就是那些对于公民或其他自然人不可或缺的、不可取代的、不可转让的、稳定的、具有母体性的共同权利。”从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都有权从社会中获得救济和寻求保护,并无需附带任何义务。只有这样,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才能到到维护和发展,才符合现代人权观念的要求。因此,保护弱势群体,是人权的价值追求;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是人权观念的核心要求。

二、保护弱势群体,是平等观念的要求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掘弃了出身、地位等身份差别,开始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又具有政治性,所以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渴望平等,渴望自己的尊严得到别人的维护。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真正的社会平等权不仅是政治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更是机遇上的平等,实质的平等。即在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时,权利义务如何享有和承担时,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同样的社会规则。卢梭认为,“恰恰是因为事物的力量总是倾向于破坏平等,所以,法律的力量就应该总是倾向于维护平等”。现代法律普遍承认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再依据人们的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职业等社会身份的差异而给予区别对待。随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的人格尊严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社会资源日益集中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看似平等的社会表象下,却掩盖着一系列的实质不平等,如起点的不平等,机会、教育等的不平等。如果不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加以特别的保护,实质意义上的不平等势必会出现在强者和弱者当中,侵害到弱势群体的实质性权益,违背现代平等理念的要求。

社会中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总是包含着一些差别对待,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政策法规是不平等,不合理的。英国学者彼得・斯坦指出,“一视同仁的原则必须有些例外,应考虑到个人特性如需要、才能、性格等差异予以区别对待”。因此,按照实质平等的要求,应该对于那些由特殊原因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给予特殊保护,一定程度上的对社会中的人进行差别对待,这是和平等理念的基本要求相吻合的。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平等,是法律的价值追求。

三、保护弱势群体,是正义观的要求

按照马克思辩证统一的原理,正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在历史的长河里,在世界这个空间里,虽然对正义的具体理解就如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但不得不承认,在正义千变万化的脸庞下,它的底线是不变的,那就是公平、公正。在法律的领域中,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假若弱势群体不能被特殊保护,那么这些法律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不公平、不正义的。正是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才使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弱势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罗尔斯认为社会结构的第一要义是正义,“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有在他们最终能对每一个人的利益,尤其是对地位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才是正义的,这些原则拒绝以某些人的苦难可以从一种更大的总体善中得到补偿这种借口去为体制进行辩护。”只有对社会地位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补偿和保护,从社会的角度处理这些不平等的情况,来实现社会正义。

当前我国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突显了我国社会内在结构的不合理性,而这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因而,关注弱势群体,完善他们的权利保障机制,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根据社会学理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或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弱势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因为权利被弱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如果得不到切实保障,社会秩序将会遭遇到稳定、信任、共识与认同等多方面的危机。特别是在当前依法治国、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中,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其处境的改善与权利的维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篇2: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正面临转型期,弱势群体也正在不断扩大,他们不但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反而遭受着更大的不公。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并成为妨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巨大障碍。本文试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求建立起保护性和发展性并存的整体机制,以此研究并帮助解决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

论文关键词 弱势群体 社会问题 法律机制

一、弱势群体概念及主要构成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相对于社会主体人群而言,由于自身某些障碍或社会原因等,在经济水平、社会地位、权利维护、竞争能力等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通常,他们如果得不到国家或社会给予的帮助,仅凭自己的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状态。这部分人群在整体上具有经济收入偏低、身体素质较弱、社会影响力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长期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等特征。

弱势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生理性的弱势群体”,即因生理原因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妇女、残疾人等;二是“自然性的弱势群体”,即生活于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人群;三是“社会性的弱势群体”,即社会性的或体制性的原因形成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弱势群体是社会利益及社会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分配不公的产物,他们主要有企业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这部分人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对社会经济发的展作出过巨大贡献,而在社会转型期他们又无法分享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www.11665.cOm

二、对弱势群体实施保护的必要性

对弱势群体实施保护,对改善我国的人权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法律对弱势群体作特别的保护,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弱势群体相对其他正常社会群体而言,至少会在某个方面处于竞争的劣势,在这种不对等状态下,弱势群体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形比比皆是,进而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不合理的限制甚至被侵害,很可能就此失去工作机会和很多其他社会资源,无法为自己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忽视弱势群体的发展和状况改善的社会,是得不到长足进步的,即使是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最终仍会停滞不前。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到使庞大的弱势群体已经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社会结构就会因此变得畸形,他们将不再信任政府解决能力,而通过其他手段来维持生计,社会犯罪率将急剧攀升,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从法律原则的角度来看,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体现出法律的公平平等原则,是对法律的正义本质的具体实践。正义包括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形式正义的典型表述,但现实中由每个人的身体、思想、个性等构成的综合条件是有参差不齐的,仅仅有形式上的平等,最终的结果上仍会出现极不平等的现象,这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之上,对弱势群体实施有差别的倾向性保护措施,以纠正形式上的不足,以期真正实现法律的实质正义。

三、我国目前保护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弱势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应当给予特殊的保护,法律作为保障人权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应给这个群体以特殊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专门针对弱势群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性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权益。《宪法》从多个层次做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规定:资助贫困老人;保障、抚恤与优待军属;帮助和救助残疾人;倡导男女平等,特别强调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与尊重等。《刑法》中也分别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以及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作出从轻处理的特别规定。还有一些专门制定的特别对弱势群体予以保护的单行法律,如《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还有更多位阶相对较低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也不同程度地对弱势群体实施特殊保护。

但是,由于我国法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很多发达国家完善的人权保障措施和社会制度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滞后,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

一是很多法律实施已经十几年甚至更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法律的规定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然而却没有作出任何修订或解释,根本不具有现实操作意义。二是法条用语的表述过于原则性,缺乏细节规定和程序上的保障,任何实体法律没有程序的保障都只会是一纸空文。三是很多部法律规定了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但实现这些保护措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等关键性的因素,在法条中却没有反映出来,导致规定的保护手段无法得到执行者的有效实施。

(二)保护对象范围不够全面,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弱势群体是个社会学的概念,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规模和范围是在不断改变甚至扩大的,老弱妇孺自然一直是这个群体中的主力,然而新时期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失业与下岗的城市贫困居民、失地农民等都是弱势群体的重要成员,而我国法律对这部分新生的弱势群体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相应的保护性规定。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可能变成弱势群体的人们同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这都需要立法者做到与时俱进,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三)监督和实施不力,缺乏有效救济手段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时候不是法律规定不够多,而是部分的政府机构和部门执法不力,另外一方面又缺少监督机制,导致实施不力,监督不足,最终法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弱势群体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其他的有效救济手段,最终只剩下诉讼途径,然而受传统观念排斥、经济能力差、社会资源不足等条件影响,他们往往选择沉默和放弃,尽管我们有法律援助制度,但真正得到这些帮助的弱势群体人员仍少之又少。

四、建立保护弱势群体整体法律机制的探究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应结合我国现状和国情民情,从多方面下手,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涉及经济、医疗、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的法律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保障性的法律制度

弱势群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基本生存问题,主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实施的保护是能很快看到效果的。这既包括完善我们已经建立起的部分领域的保障性法律制度,还包括必须尽快建立的保护那些尚未被保护的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

1.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弱势群体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是受大自然影响最直接的,“老天爷”的一次愤怒,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如果造成身体上的残疾,更是使他们完全没有翻身的余地。因此,国家应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适当向农村倾斜,对自然灾害救助相关的原则、主体、方式以及资金来源和管理等进行立法。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在城镇地区实施,而农村尚处于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低层次保障阶段,可以考虑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为其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职责和途径明确下来,以便使农村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走向制度化。

2.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保及其他补偿性法律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角度进行完善。养老保险应考虑到城乡或地区间的差别,采取灵活的多元制度,避免一刀切,工伤和职业病是造成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尽快确立包涵全社会所有非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制度,还应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适应农村特色的乡村医疗保障体系、乡村养老保险体系等。另外,还应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其他补偿性法律制度,如对困难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真正能让弱势群体受惠的“廉租房”制度、残疾人和未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等。

3.构建和发展社会慈善团体,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发达国家对于弱势群体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借助民间慈善团体的力量,我国虽然也有尝试和发展,但在观念上和制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对民间慈善团体的保守观念,大力促进和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制度设计上作完善,如在所得税制度方面大幅提高企业用于慈善事业的税前扣除比例,在慈善团体的设立程序上考虑删除对主管部门要求的限制性规定等。按照各国的通行做法,社会保障责任一般都是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只是责任的大小不同而已。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上固然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但社会和个人也不应因此懈怠,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和弘扬富人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是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如通过赠与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从富人那里征收一定的财产以使国家财政增收,进而加大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投入;二是倡导性的社会责任,让富人承担一种高于法律义务的社会义务,志愿加入到帮助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

4.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及相关法律实施机制。没有相应的法律实施机制,再完备的立法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为弱势群体提供切实的保护。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弱势群体对在一些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案件中,仍然普遍存在打不起或打不赢官司的问题,导致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却得不到有效救济。笔者认为,解决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改善部分司法机关对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解决弱势群体告状难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诉讼费用的减免制度,降低弱势群体提起诉讼的门槛;三是结合审判改革,加快涉及到弱势群体的案件的`审理,逐步建立相应的快速裁判机制,使弱势群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公正判决;四是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改变着重于纠纷的事后救济的现状,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事前的法律咨询或其它援助,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经办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事务所,通过多种渠道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二)建立和完善发展性的法律制度

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由社会结构不均衡、现行体制中社会成员得到机会不平等及因此造就的个人能力方面的差别所造成的。同时,保障性的法律制度只能给弱势群体一时的帮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更重要的应该在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

1.建立弱势群体教育法律制度。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要通过法律手段切实保障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和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教育经费来源体制,教育经费应当保证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同时广泛募集国内外资金,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

2.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应从制度上为他们搭造就业的平台,对有不同程度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弱势群体成员及其子女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可以从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处境。应当制定法律,专门就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作出规定,确立包括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措施、反就业歧视、失业培训及其他帮助寻找合适工作岗位的措施等一系列有利于弱势群体实现就业的制度。

3.建立发展式扶弱法律制度。通过对基础性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科技资源、环境资源、财力资源)的配置和机会的给予,使弱者具有自我脱弱的能力,在制度建设上,坚持“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两手抓,在扶助弱势群体的同时注重提升弱势群体个人能力的发展,通过政府、社会或个人对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技术、机会、人才和其它相关资源的支持,以社会整体发展带动弱势群体境遇的全面改善。

篇3:论军队反恐行动的法律保障

我军执行反恐任务, 首先要解决的是合法性问题。目前各国都在为军队介入反恐行动寻求法理支持。以俄罗斯为例,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时期, 俄联邦宪法并没有赋予军队对内反恐职能, 立法上的缺陷, 直接影响到俄政府打击车臣恐怖势力的决心, 直接影响到俄参战官兵履行职能的信心。痛定思痛, 俄政府在对部队职能问题及其法律保障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军队的对内反恐职能, 2001年俄政府就制定通过了《紧急状态法》和《反恐怖主义法》, 对恐怖行为的界定、各强力部门在反恐中的权力与职能做了进一步明确。这些军队对内反恐职能法规的创立和完善, 为第二次车臣战争扫清了法律障碍, 做到了“依法出兵”、“依法打击”。1

一、法律在军队反恐行动中的保障作用

(一) 为军队反恐行动提供法理支持

法律中可以明确军队在执行反恐任务中的法律地位, 合法动用军队的情形, 保障军队反恐行动的合法化, 扩展军队执行反恐任务的法律空间;还可以在文件中规定军队在反恐行动中的职权、指挥权的归属、作战方式和方法等问题, 使军队反恐行动有法可依。

(二) 规范军队依法进行反恐行动

若将反恐行动作为军队的一项重要职能, 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军队是一国的武装力量, 在执行反恐任务的时候, 必然会对恐怖分子或者其他人员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进行限制。因此军队在执行反恐任务使用对内职权时, 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以免权力滥用, 确保反恐行动符合法律规定。

(三) 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

在执行反恐任务的过程中, 军队官兵在权利、义务分配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会遇到一系列法律问题。如在反恐行动中, 面对疯狂的恐怖分子, 如何利用手中的武器进行合法有效的反击;参与国际联合反恐行动的时候, 官兵如何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还有在反恐行动中如何使官兵人身安全得到最大限度保障等等。面对这些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 可以确保官兵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军队反恐行动的法律保障

(一) 国内立法

《宪法》第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 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努力为人民服务。”此条是关于我军行使对内职能的规定, 也是我军参与对内反恐怖主义行动的宪法性法律依据。

《国防法》第22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 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 必要时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这一条是关于我军执行防卫作战任务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职能的规定, 执行反恐任务属于这一职能的体现。

《戒严法》第8条规定:“戒严任务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 国务院可以向中央军事委员会提出, 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戒严任务。”第10条规定:“执行戒严任务的人民解放军, 在戒严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下, 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指定的军事机关实施指挥。”第21条规定:“执行戒严任务的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和人民解放军是戒严执勤人员。”这些规定是我军在紧急状态下参与反恐行动的法律依据。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4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根据此条, 我军在必要时可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 参与打击各种恐怖活动的行动。

(二) 我国加入的国际反恐公约、条约

国际公约和条约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法律制裁, 是我军依法参与反恐行动的重要依据。目前, 我国加入的反恐国际公约主要有:《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联合国宪章》、《人权和恐怖主义》、《超越国界问题的声明》、《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制止恐怖主义爆炸事件国际公约》等公约。2根据以上公约, 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我国军队可以在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军队反恐法律保障面临的问题

(一) 立法层面的缺失

我国宪法和国防法等法律为我军反恐行动提供了原则性依据, 但对职责权限、行动原则、反恐任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却十分不明确。到目前为止, 我国反恐怖法仍未出台, 我军参与反恐行动的相关制度、程序都还有待于完善。

(二) 现有法律的规定可执行性较弱

目前涉及我军参与反恐行动的法律可操作性都不够强, 甚至还比较分散, 某些文字规定也比较笼统模糊, 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使得我军在执行反恐任务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 官兵执行反恐任务时, 运用法律的思维和能力较差

当前我军官兵在反恐行动中运用法律的思维和能力水平还很差。各部队法律骨干比较缺乏, 依法行使职权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各级首长在执行反恐任务时, 很少考虑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军合法地参与反恐行动。

四、健全军队反恐行动的法律保障体系

(一) 吸收引进国际法规则

1. 加入有关国际条约

现阶段, 国际反恐法律体系日趋增多, 各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反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积极加入重要国际条约与国际组织既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需要, 也是吸收先进国际法武器, 为我军参与反恐行动提供国际法支持的需要。

2. 倡导有关新型国际组织的建立和新型国际条约的制定

在当今国际法环境下, 我国除了要有选择地加入一些有关国际条约以外, 还应积极主动创建对我国有利的国际法环境。这些年来, 我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 制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反恐法律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反恐军事合作, 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在该方面的有益尝试。

3. 借鉴他国军队在执行反恐行动方面的立法成果和立法经验

以美国为例, 该国的反恐法律法规以《爱国者法案》和《国家安全法案》为标志。首先, 美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政府部门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具有协作的责任, 其次, 美国总统还会以发布总统行政命令的形式就反恐怖主义斗争中的具体问题和给与宏观指导, 再次, 美国还制定《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和《国土安全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战略和计划, 编织了反恐怖主义斗争的详细网络, 以及这些战略和计划具体落实部门等各种事项。3美国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部门协作机制有利于有效打击恐怖分子,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 健全完善相关国内法

1. 整合现行法律法规

我们要对涉及我军参与反恐行动的法律法规, 进行整合完善。如在《宪法》和《国防法》中, 对我军需要承担的反恐任务进行较为明确的规定, 以强化我军参与反恐行动的任务和职能。

2. 创制新的法律法规

根据反恐职能任务的拓展, 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要做到我军反恐行动延伸到哪里, 相应的法律法规就应该扩展到哪里。现阶段, 我国亟待制定一部《反恐怖法》, 该法主要着眼于解决以下问题:科学界定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军队参加反恐行动的法律依据、组织指挥体制、相关职责和使用武力的规则, 军队和军人在反恐行动中的权利义务, 涉外行动中的军队法律地位、以及常见涉法问题的处理等。

3. 推进军事立法

着力推进军事立法工作, 为我军执行反恐任务提供军事法规保障, 我军可以制定一部《反恐怖作战条令》, 进一步明确军队组织和参与反恐行动的内容与程序, 为军队执行反恐任务提供具体的行动准则和法律支持, 细化军队反恐行动的具体规则。第一, 明确军队组织和参与反恐行动的内容与程序;第二, 规定军队可采取的反恐作战的手段和措施, 根据反恐作战的级别和具体任务, 依照可适用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内容, 规定军队在打击和防范恐怖活动时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 明确不同类型的部队在不同情况下适用的作战规则等;第三, 明确和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规则, 对于被指控有恐怖主义犯罪和战争罪的人员, 应根据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相关规定, 由国内军事法庭或国际上特设或常设的军事、刑事法庭或法院进行审理;对于被指控具有恐怖主义犯罪, 但没有犯下战争罪行的人员, 则应根据我国加入相关国际公约的情况和国内实体法、程序法的规定, 由普通刑事法庭或在特定情况下由国际司法机构进行审理。

五、加强军队参与反恐行动法律保障的研究

我军目前在以法律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方面还亟待加强, 这要求我们对已经出现的涉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便将此类问题的解决纳入法制渠道。如立法过程中如何遵循军事法的坚持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军法从严、权利与义务一致、保障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原则, 4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又如执行反恐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众多部门的协作, 涉及的法律也相应的比较多。因此, 执行反恐任务相关立法如何协调好国家立法和军队立法, 中央和地方立法的关系, 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军队参与执行反恐任务范围在时间、空间和人员等问题上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我军在执行反恐任务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涉法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 研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以便为我军参与反恐行动提供有力、切实的法律保障。同时, 还需加强对广大官兵进行法制教育, 以增强他们的法制理念, 提高其法律素养, 确保官兵依法履行职责。

注释

11王凤鸣等.反恐战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49-250.

22 张子君, 欧阳华.军队反恐法制建设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3 (1) :44-45.

33 胡建奇.美国反恐斗争中部门协作机制的制度保障[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4.

篇4:论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制度

关键词: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立法形式

中图分类号:D922.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58-01

一、弱势群体的内涵、种类及成因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这个词并非专业法律词汇,而更偏向于生活化的通用语,因而学界对于其的定义也有多种多样。我认为,根据弱势群体所存在的职业低、资源少、收入差、承受力脆弱、社会地位边缘化等特点,可将其内涵界定为:与主流社会人群相对应,因自有或后天因素的制约而在资源占有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且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有效改善现状的社会边缘人群的总称。

一般来讲,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有生理缺陷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孤寡老人、贫困的农民、乞讨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因各种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其他人员,如受灾地区群众、下岗失业人员等。明确弱势群体的具体种类,有利于相关法律保障的专门性和差异性。

那么,在我国社会中为何为形成弱势群体?从社会整体环境来说,体制的巨大转型、国家建设层面上的政策变化等是弱势群体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具体来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更多的利益集团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致使拥有较少资源的弱势群体更无法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从个人的生理原因来讲,则包括与个体的生存型发展相关联的方面,如生理缺陷、身体衰老等。这部分人由于生理上的弱势,不仅使他们谋生困难,而且其合法权益较社会大部群体更易被忽视甚至侵犯。

二、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建立法律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十分庞大,数目已达到了1.4-1.8亿人左右,大致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1%-14%,且仍在不断增长。这样高的弱势群体比例已成为威胁社会稳定、阻碍改革进程、延缓社会文明法治建设的潜在威胁。这一部分人群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低,且极度敏感,再加之享有经济资源的匮乏及心理上的动荡,致使他们更易在遭到社会不公对待后感到强烈的受挫情绪,且无法通过自己拥有的能力或资源摆脱难境,随之就可能发展为对社会的抵触和敌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对抗的态度还可能会引导他们通过一种不正当的方式来宣泄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进而引发犯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之,因弱势群体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不尽力消除,则必然会阻碍我国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

鉴于此,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应该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且,只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稳定性才可以使弱势群体的应有权益得到确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的保障行为只能是国家的一种权宜措施而已。作为法治国家,也只有通过法治化,保障体制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发挥其最大效力的正常运作。由此,对弱势群体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博登海默指出:“一个法律制度若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不仅要求实现正义,而且还须致力于创造秩序。”因此,建构完善的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便成为急切的现实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保障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行法形式,如日本等;另一种为综合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形式,如美国等。我国所采取的是单行法形式,且已先后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单行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欠缺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这些法律只是笼统地规定国家机关对各类弱势群体负责,但对权限分工问题却未做严格和详细的规定,以致使一些弱势群体往往求助无门。(2)在这些法律中明显欠缺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因此不利于对弱势群体法律保障的规范化运行。(3)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调整对象的缺失。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有增无减,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弱势群体,如贫困大学生、体弱多病的离退休人员等,但是我国的相关立法目前还并未有效涉及到对这些群体的权益保护。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建构完整、有效的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一,明确国家机关保障弱势群体的权限分工,即在各种单行法律中不仅要明确规定哪类弱势群体由哪个(或哪些)部分负责,而且要规定其如何具体负责以及保障不力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二,在各种相关的法律中都应当加入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以使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在规范化层面运行,如弱势人员如何提出保障请求,保障部门如何答复、如何落实、在多长时间内落实,相关弱势人员如得不到应有保障应如何实现权利救济,等等。第三,进一步增加相关立法,拓展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障的对象范围,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的弱势群体,不仅要在基本的行政性法律中明确将其增列为保障对象,而且在相关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中也要做出相应的规定,以充分实现保障效果。总之,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制度必须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积累与创新来逐步实现完整和规范的建构,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以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华,《论当代社会分化中的新生弱势群体》,2001年5月.

[2]郑枕生,《走向更加公正的杜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网,2003年l月.

[3]【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1999年版.

篇5:论学生创业及其法律保障

陈朝晖1 张德民2

(1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2大连行政学院)

中文摘要:学生创业是近来一个褒贬不一、争论颇多的热门话题,本文作者认为:学生创业利大于弊,我们的社会应当对此持支持或至少是宽容的态度.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以保障创业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创业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篇6: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

由前文所述,在我国,劳动者牺牲休息时间加班现象普遍,加班费问题突出。两加班费的实质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害。目前在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的事件中,侵权主体主要是具有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而菲国家。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权保障负有义务。因此,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离不开国家的积极作为,具体来说,国家的积极作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立法机关应完善相关立法。

自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国家为履行宪法第43条规定的义务进行了大量立法,主要包括:(1)《劳动法》第四章用十个条文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2)《劳动合同法》第31条关于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的规定;(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了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时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4)国务院为了实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出台了《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等。上述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构成了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本法律框架,其实施对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有法律规范也存在需要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1.全国人大常委会应适时出台”过劳死“方面的法律制度。

”过劳死“一词来源于日本,其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上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以及经常性的超重负荷,使得大脑、心脏血管等器官机能衰退并猝死的现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不断出现”过劳死“的案例。1988年被认定为”过劳死“的案例只有4%,然而到,这~数字上升至40%。旧。日本医学界通过研究发现,”过劳死“与劳动者加班时间过长以及工作强度过重有密切关系,即劳动者如果1个月内在工作时间外加班大约超过100小时,或2个月至6个月内,每月平均加班超过80个小时,那么,其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发生”过劳死“。

这个发现被日本厚生省于12月颁布的《关于脑血管疾病与虚血性心脏疾病(负伤引起的除外)的认定标准》中被作为认定”过劳死“的标准。E9 3(P105—06’。

在我国,近年来”过劳死“事件频频见诸于媒体。有媒体报道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入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每年有60万”过劳死“。¨叫这一数字尽管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3月,有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预防”过劳死“的建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表明”过劳死“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关立法,致使出现”过劳死“事件时,受害方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基于这种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应适时出台”过劳死“方面的法律,对”过劳死“的认定机构资格、认定程序、认定标准、举证责任、受害者的补偿办法以及预防机制等内容做出具体规定。

2.国务院应修改现行法规,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目前,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现象普遍,主要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太低。《劳动法》

第90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罚款的具体数额,该法并没有规定。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这样的惩罚力度无法达到纠正和预防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行政目的。笔者认为,国务院应修改条例的规定,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处罚数额可以考虑参照条例第23条的规定,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二)劳动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目前,劳动者休息权被侵害问题比较突出,这固然与有关法律缺失以及现有立法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关,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不力。虽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授予劳动行政部门大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权限,但在有些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却怠于履行法定职责。其原因,要么是劳动行政部门没有把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放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高度来认识,要么是劳动行政部门被用人单位,特别是当地企业用人单位所”俘获“:和用人单位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导致其对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主动监管的内动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应引入外部压力机制,把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状况作为劳动行政部门年终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并把该指标同部门领导职务升迁相挂钩。

(三)司法解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应更有利于劳动者。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前者处于弱势地位,而后者处于强势地位。改变二者不对等的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是当产生纠纷时,举证责任分配应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相应地,减轻劳动者的责任,以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上的平衡。关于加班费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于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于做出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分别做了规定,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略有不同。《仲裁法》

采取的是有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根据该法第6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原则上”谁主张,谁举证“。但”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根据《解释(三)》第9条的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其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这个条件对劳动者不利,其意味着虽然与争议有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但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则其需承担不利的后果,这实际上是加重了劳动者的负担,因而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不利的。笔者认为,《仲裁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虽然其是专门针对仲裁做出的规定,但其立法精神应该贯彻到法院的审判实践中来。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法律的具体适用所做的司法解释应该与仲裁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因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将本条修改为”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参考文献].

[1]调查显示”五一“加班四类人难获加班费[EB/OL].http://edu.sina.COrn.cn/bschool/201 1一05—04/1050294323.shtml.

[2]北京市三成用人单位节假13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EB/OL] .http://www.gov.cn/j=g/ — 1 I/06/content一1 141058.htm.

[3][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陈云生译。成文宪法比较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薛华。黑格尔、哈贝马斯与自由意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5]马克思。马克思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Erik Olin Wright,Working—Class Power,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and Class Compromise,American Joumal of Sociology,V01.

105,No.4,Jan,.

[7]民营三资企业员工”被加班“问题突出[OB/EL].ht—tp://acflu.workercn.cn/c//09/09/100909140505326124685.html.

[8]陈文祥。13本判赔”过劳死“的启示[N].中国保险报,2008—01—01.

[9]吴海航。13本预防企业工人”过劳死“对策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8,(22)。

篇7: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摘要:由于对实习生身份界定的不清,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完善实习生权益保护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在本文中,笔者选取典型对中西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了比较,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字:实习生 劳动权益 劳动法 缺陷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形式日益严峻。作为就业“前奏”的实习也随之变得困难起来。找实习机会难,找合适的实习机会更难,找适合自己并且管理规范的实习机会则是难上加难。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利益的天平就会不自觉地向用人单位倾斜。实习生权益被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国可用于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法律法规很宽泛,实际上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此,笔者将就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进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及国外关于实习生的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对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仅有一些法律法规部分涉及到了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原劳动部颁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这份意见中,其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也就是这条规定,表面上对劳动者的身份进行了明确,不过就是这种明确,导致了现在实习生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了在实习生权益受损时,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明显,用人单位并没有进入责任主体的范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权益保护做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包括实习协议、报酬等内容。不过这个管理办法正如其名称显示仅限于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生,高校实习生并没有被包括在内。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当然还是仅限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生。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针对实习生报酬征税的问题做出了很具体的规定,不过这个办法仅限于实习生报酬征税。此外,在我国针对实习生权益保护,有一些地方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广东省曾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规定了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都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应包括意外伤害保险、损害赔偿等约定,并且规定要支付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而且必须支付生活补贴,标准是不低于当地的最低的公司标准的80%,不高于120%等等。同时它规定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不难看出,该条例有效而细致地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学校在对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广东省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开了全国之先河。为各省市乃至

全国实习生权益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实习期间受到伤害,工伤不能得到支持的情况下,实习生还可根据适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受害的实习生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参照国外,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有很多国家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做得很好。笔者选取大陆法系国家日本和英美法系国家美国为代表,简单看一下国外的具体做法。日本《劳动基准法》就针对实习生的种类、实习生的薪酬、甚至实习生的住宿条件做出了很具体的规定,为我国劳动立法提供了借鉴。此外,美国《联邦劳动法》在实习生薪酬方面做出了规定,虽然企业不是必须给付实习生劳动报酬,但是如果录用“无薪实习生”,企业就必须提供类似职业学校一样的实习培训,并且能够使实习生受益。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国外显然比我国先进了许多。

二、目前我国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目前我国实习生权益保护的问题之前,笔者认为对实习生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很有必要。马克思将人放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研究,认为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在于其具有社会属性,即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实习生来看,笔者认为其具有双重的社会属性:

1、学生。实习生首先是受教育的对象,其受教育不仅仅在学校进行,实习也是其在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专业技能的需要,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实习的目标与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目标完全相反,但至少两者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人单位追求工作效益。一个熟练的业务人员教一个新手完成相应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远比自己亲自操作的时间长得多。也就是说教育实习生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由此,从短期来看,用人单位重视实习生权益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太高;

2、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大学生当然也拥有劳动权利。《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就使得宪法赋予大学生的劳动权利更加具备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目前我国大学生兼职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从立法还是社会实际来看,实习生都在使用着自己的劳动者身份。虽然由于学生身份的存在导致实习生劳动者的身份并不那样“纯粹”,正因为如此,我国法律目前还尚未赋予实习生准确的定位。

综观我国关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规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缺陷有待改进: 首先,我国尚无专门的实习生劳动保护法律。通过对实习生社会属性的分析不难看出,机械地将实习生权益保护纳入现行的劳动法是不合适的。这一方面不

利于实习生学习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则可能严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最终造成实习更加困难。

其次,在尚无专门的实习生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同时,也不将实习劳动关系纳入到劳动法的管辖范围。目前,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还主要是依靠《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侵权责任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解决。这实际上是把劳动关系简化成为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普通化”直接导致了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在实习劳动中,实习生一方面是学生的身份,与单位没有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却是在实习单位工作中受的伤。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中受伤后,应进行工伤鉴定,而医疗费用应由工伤保险或用人单位来支付。但对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因工受伤后该如何认定,我国法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另外,由于实习机会的稀缺,高校为了保证其就业率,不得不“凑合”放宽输送学生到实习单位的条件,对一些单位是能忍则忍。与此同时,实习生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坚持要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在用人单位方面由于不属于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规定范畴,实习生很难得到赔偿。在学校方面,学校由于并不是直接责任人,这样即使可以获得一些补偿,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总之,目前由于我国立法界对实习劳动关系尚未明确,导致了立法方面的严重缺陷,这成为了我国实习生劳动维权难的最根本的问题。立法的滞后与缺陷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三、完善实习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立法建议

根据实习生的社会属性特征以及目前我国实习生劳动权益立法的缺陷,笔者认为现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积极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为在校大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在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出台要比全国性立法容易许多。要求出台全国性的法律,一步到位,不太容易实现。相比之下,地方性法规的及时出台则有助于缓解目前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少”法可依的局面。笔者建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使在校大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有章可循。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劳动法缺乏对于在校实习生的保护,那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参照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的相关法规,切实保证在校大学实习生的权利,以解燃眉之急。

(二)明确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大学生工伤认定和赔偿问题。

笔者认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实习期间发生伤害,如果属于试用性质的实习,有事实劳动关系(即从法律上承认实习生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可先申请工伤认定,从而获得工伤赔偿。如果无法分清,也可先申请工伤认定,如不能获得支持,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如果仲裁没有得到支持,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实习期间受到伤害,工伤不能得到

支持的情况下,实习生还可根据适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受害的实习生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三))完善法律规定,加快专门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立法的进程。

要解决法律对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不完善问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循序渐进,过快则会导致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利益的失衡,催生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做到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对《劳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弥补其中的漏洞,使其能够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实习生的双重身份出发,笔者认为“准劳动关系”的提法是可行的。这样既区别于一般的劳动关系,便于用人单位接受和法律适用的明确。另一方面,这种“准劳动关系”又在概念上区别于事实劳动关系,准劳动关系也是劳动关系的一种,便于法律结构和内容的优化。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通过实习生选拔人才,这种“准劳动关系”表明了实习生正式就业的准备状态。借此,可以解决目前我国法律对实习生身份界定不清的问题。

结语:

篇8:论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

1 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 少数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 并依法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各项权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少数民族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宪法第112~120条详细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表明我国宪法赋予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的权利。

1.2 宪法第4条第3款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定和需要, 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条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同时也可看出国家对其文化方面的重视。

1.3 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 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 应该为他们提供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规也都对这一问题作了类似的规定。

1.4 根据我国刑法、刑诉、民法、民诉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少数民族公民在参与国家社会活动过程中, 还具有以下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等权利。

2 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不足

法律确认公民权利的目的, 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这些权利, 而以书面的形式将这些权利规定下来, 仅仅只是第一步, 关键是要通过具体的措施和制度, 将这些权利落到实处, 防止权利受侵害、确保这些权利的最终实现, 这就是权利的保障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因此, 对于少数民族也同样适用。尽管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已初具系统和规模, 但从整体上看, 这一体系仍欠统一、完善、科学、系统, 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2.1 法制体系不完整, 有较大的缺失

至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颁布一部统一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 已有的法律、法规、规章立法层次较低, 立法水平落后, 适应性差, 而且相配套的法规太少, 相互之间协调程度低, 缺乏法律监督和法律制裁措施等, 使得现行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强制性、权威性, 立法效果不明显。这一问题在我国民族法治建设进程中较突出, 是现行少数民族合法权利保障机制的主要缺失。

2.2 权利主体不完全

对于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和散居在其他民族或地区中的少数民族权利涉及的较少或者几乎没有涉及, 由于这类少数民族具有很大的分布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因此立法对此的疏漏在所难免, 但是我们目前应该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重视这部分人的权利, 毕竟他们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这部分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将会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体制的全面性。

2.3 权利保障在各个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汉族公民与少数民族公民的关系是民族法治建设最为重要的使命。这个使命的核心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其现实基础就是必须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由于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处于相对弱势, 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就必须给予其特殊的条件和必要的帮助。综观已经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绝大多数是关于使用民族语言、照顾民族风俗、培养民族干部、发展民族人口等方面的规定。从权利保障角度来看, 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 而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等经济发展权方面则鲜有提及, 这也是现行少数民族合法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之一。

3 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完善

我国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是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1]。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情况而言, 完善对少数民族基本权利的法律保障,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立法层次与立法水平

起草《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 加快步伐使其早日通过, 形成以《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为基本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相配套的少数民族权力保障的法律体系。加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方面的立法, 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是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例如:立法中应当规定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照顾措施, 力求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专院校。加强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立法,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经济发展和产业化项目及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分配专项资金、扶贷资金、民族经费和物资时, 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乡给予必要的照顾。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自由的立法, 以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同胞的宗教信仰自由。

3.2 建立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机制

少数民族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障的权利, 首先是要有法律对其权利的确认, 并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来保证其权利的落实与兑现。[2]对其应尽可能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的权利保障机制, 如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形式和制度上的保障, 其权利即使是合法的, 也不会得到实现。所以, 建立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 是少数民族权益法律保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

3.3 促进经济发展是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最

核心最根本的内容在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整体的立法规划中, 要突出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自治权, 使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方面享受到确切的保障, 完善其权利内容, 使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更具体、更全面。

少数民族权利是我国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的保障事关我国的人权问题、发展问题, 更关系到我国国家团结、稳定的问题, 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通过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问题, 目的在于通过人们对这一问题逐渐深入地认识, 能够重视起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问题, 将其早日提上立法日程, 以求尽早地、全面地实现对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 只有在法律中全面确立了少数民族的权利并具体落实对其的保障, 才能为各部门法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 也能为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提供最终的救济途径, 只有这样, 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权利与汉族的普遍权利相比有许多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要求在权利保障领域应给予其特殊的法律保障。从法律保障和少数民族权利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重要性, 简单论述了我国法律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具体保障现状, 并对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探讨, 提出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对策, 以求从立法上和实践上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

关键词: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 2005-05-28 (4) .

上一篇:张一博《体育游戏》读书心得下一篇:多功能疫苗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