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民事责任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愈發多样化,如何认定违法行为无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欺诈客户的行为在证券交易中广泛存在,本文拟对证券法上欺诈客户的违法行为进行探究,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论述其判断标准,最后提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完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证券法民事责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证券法民事责任论文 篇1:

论如何完善我国证券法中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

[摘 要] 我国证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证券虚假陈述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对证券市场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充分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我们有必要对证券市场上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进行完善。

[关键词]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信息披露;证券法;虚假陈述规定

我国证券法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已有较多、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很好地保护了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然而,我国证券法上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亟待我们进行完善。本文将对我国证券法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逐个展开分析,揭露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一、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概述

民事责任制度的宗旨是为了补偿投资者的损失,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实现社会正义。证券法规定民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对投资者进行损害赔偿和停止侵害等救济措施,使得因虚假陈述而受到影响的权益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一)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我国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要的几种学说为:区分说、合同责任说、侵权责任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说、法定责任说、独立责任说。从这些不同的学说中,我们了解到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界现在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是,基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规定并结合我国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得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在我国被定性为侵权责任。大庆联谊证券虚假陈述案中的一、二审法院也是以侵权责任对其进行定性,从案件受理到最后判决判定的内容都是侵权责任来进行裁判。

(二)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证券虚假陈述归责原则,就是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发布虚假信息,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后,确定其责任的标准和根据。我国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了不同的归责原则。根据我国《证券法》第69条、173条以及最高院的《虚假陈述规定》第21条至第25条可知,我国针对不同的主体规定了三种不同的归责原则。一是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只要有虚假陈述的事实,且投资者因虚假陈述受到损害,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无论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责任。除非他们能够证明虚假陈述与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投资者的诉讼已经超过时效期限。二是发行人、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过错推定责任,证券承销商、上市推荐人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这些人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已经尽了勤勉义务或注意义务;或者证明虚假陈述与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投资者的诉讼已经超过时效期限的,就可以免责。三是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担过错责任。只有他们存在过错才需承担责任。如果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就可以免责。

(三)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及其抗辩事由。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是指投资者的损失是由于虚假陈述行为导致的。根据民事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虚假陈述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由投资者来证明。但是,由于虚假陈述行为具有隐蔽性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其必须有专业部门来进行调查,另外,由于证券市场的流通性强,证券交易频繁,中小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不可能认真阅读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资料和文件,这使得投资者要证明因受到虚假陈述的影响而投资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由投资者来证明证券上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太可能的。民事举证“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不适合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举证。

正是居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举证采取有别于一般民事责任的举证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虚假陈述规定》,我国从原被告两方两个方面规定了因果关系的认定条件及其抗辩事由。《虚假陈述规定》第18条从正面角度规定只要投资人符合该条所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就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虚假陈述规定》第19条从反面规定只要被告举证证明原告符合该条文所规定的五种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就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虚假陈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实行的是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只要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投资人在虚假陈述期间买进或者持有股票,在虚假陈述曝光后卖出受到损失的,就可以认定虚假陈述和投资者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除非被告有证据证明虚假陈述和投资者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样的因果关系认定制度极大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增加其胜诉的可能。

(四)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证券市场投资者因虚假陈述所遭受的损害,是因善意信赖虚假陈述而进行证券交易,从而遭受的财产损失。根据该定义,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的范围应该包含惩罚性赔偿。但是,我国并未把惩罚性赔偿列入证券虚假陈述的范围,而把损失范围确定为实际损失,且分别对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范围进行规定。从《虚假陈述规定》第29条、第30条规定可知,我国对证券虚假陈述的赔偿范围仅限于实际损失,且对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规定:对证券发行市场的虚假陈述的赔偿范围只能限于返还所缴股款及赔偿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利息;对交易市场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范围则规定为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以及利息。另外,这些损失的赔偿限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发生后,从投资者买卖股票起算至虚假陈述信息被公布止,这段期间里边。其之前和之后的证券买卖损失,均不能获得赔偿。也就是,投资人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买入;在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卖出该证券发生的亏损,或者仍持有该证券产生的亏损,才能符合索赔条件。

对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虚假陈述规定》第31条、第32条已作明确规定,根据这两个法律条文可知,我国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采取的是投资差额的计算方法,其也可称为直接损失法,是指以原告买卖证券大的价格与该证券的真实价值之差作为损害范围。

二、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规定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证券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已经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依然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规定不够明确,司法实践难以施行。我国《证券法》并未规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仅在《虚假陈述规定》中列举了七种主体,第七种主体规定是一个兜底条款规定,其在司法实践中很难适用。因为证券虚假陈述主体构成的前提是该主体负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如果是信息披露义务人以外的其他人对上司公司的信息进行了虚假陈述,则就很难据此追究其责任。例如:时下的一些证券分析师、明星等公众人物和上市公司暗中勾结,他们利用自己在社会上,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的影响力,对一些上市公司的信息作虚假的分析、预测,而使投资者误信他们所分析、预测的假信息,进行股票交易,造成损失。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实践中时有发生,而却很难依据虚假陈述的法律规定来追究他们的责任。

第二,未将诱空型虚假陈述明确列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我国法律仅把诱多型虚假陈述列为证券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而对诱空型虚假陈述未作任何规定。在现实中,由于诱空型虚假陈述通常会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其他种类的证券市场欺诈行为联系在一起,其危害性较大,对投资者的损害也较大、较隐蔽。对此造成的损失,由于无法可循,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于得到充分保护。证券法不应将它排除在调整之外。

第三,将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的性质定性为侵权责任不尽合理,且由于相配套的法律不尽完善,实践很难施行。最高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是指证券信息披露义务人“侵犯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发生的民事侵权索赔案件”。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也将股权纳入其调整范围。这都是把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的表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很适合当下的经济形势。但是,在证券交易过程之中,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一个买卖股票的合同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存有合同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构成违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违约方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自己因此受到的损失。在证券市场中,当投资者因上市公司等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对与证券有关的信息进行虚假陈述而受到损害时,投资者也可以依据双方存在的合同关系向对方提起违约之诉,要求违约方承担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我国证券法的司法解释把证券虚假陈述定性为侵权责任,且把虚假陈述被揭露或处罚作为投资者提起侵权之诉的前提条件,司法实践中,有些法院甚至将这个前置条件作为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受理的条件和裁判的依据,对投资者因证券虚假陈述提起的违约之诉概不受理。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也不利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另外,由于我国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证券虚假陈述的规定较为笼统,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证券虚假陈述的侵权行为又未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侵权责任在实践中施行难度很大,影响了侵权模式效能的发挥。

第四,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的范围限于实际损失赔偿,而未采用惩罚性赔偿,不足以对行为人构成威慑作用、阻却虚假陈述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对投资者的保护。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证券侵权行为是具有行为隐蔽、受害人众多且具有不确定性、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以及后果往往波及一国金融安全和经济运行等鲜明特点。据此,为更为有效地阻却虚假陈述行为的发生,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法倾向于提高责任人的赔偿数额,使受害人获得超出其实际损失的赔偿。我国仅规定实际损失赔偿而未采取惩罚性赔偿,不足惩戒责任人。另外,实际损失赔偿理论排除了任何形式和任何情况下投资者的间接损失,这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第五,我国对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采取投资差额的计算方法不尽严谨和科学,不能够充分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证券虚假陈述的司法解释,我国对虚假陈述损害赔偿采用了投资差额的计算方法,即: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实际卖出证券平均价格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的方法来确定赔偿的数额。这样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科学性。但是这种投资差额损失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提高。所规定的算术平均计算法将投资者买入证券的价格和卖出证券的价格分别进行平均,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投资者所遭受的投资差额损失,不能有效地保护真正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证券虚假陈述的法律法规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进一步明确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扩大主体范围。把虽不负有信息披露义务,却为了上市公司利益而帮助公司进行证券虚假陈述的人也列入民事责任承担主体的范围。在确定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有信息披露义务这个前提,还应考虑上市公司与他人相互串通、勾结,通过他人发布虚假信息,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将没有直接负有信息披露义务,却为上市公司利益而进行证券虚假陈述的人也纳入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承担主体的范围。

将诱空型虚假陈述明确列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诱空型虚假陈述通常会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其他种类的证券市场欺诈行为联系在一起,其比诱多型虚假陈述更隐蔽性、危害性更大,对投资者的损害也较大。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证券法律制度将诱空型虚假陈述纳入调整范围势在必行。

完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的相关配套法律,使其具体化、规范化;同时,以法定的形式对投资者提起的违约之诉进行确认,并要求法院受理此类案件,使其不受虚假陈述被揭露和受到处罚的前提条件的影响。

将投资者因证券虚假陈述而受到的间接损失纳入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同时,对一些较为严重的虚假陈述行为设定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严惩严重违法者。

对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采取累计投资差额的计算方法,即投资者进行多次交易或连续交易时,将投资者每次买入证券的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以及每次卖出证券的价格与数量的乘积分别加以累计,计算出投资者买入证券的总价款和卖出证券的总价款(若起诉时仍持有证券的,还包括视为卖出的总价款),前后者之差即投资差额损失。

参考文献:

[1]范建,王建文.证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邢海宝.证券法学原理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程淑娟.证券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文杰.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广西社会科学,2005,(2).

[5]程淑娟,杨春平.证券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黄俊(1986-),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黄俊

证券法民事责任论文 篇2:

浅论我国证券法上欺诈客户的判断标准及相应民事责任的完善

摘 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愈發多样化,如何认定违法行为无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欺诈客户的行为在证券交易中广泛存在,本文拟对证券法上欺诈客户的违法行为进行探究,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论述其判断标准,最后提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完善。

关键词:证券法 欺诈客户 民事责任

一、证券法上欺诈客户的内涵

所谓欺诈客户,是指证券经纪人在为客户买卖证券的过程中实施的种种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例如:证券公司挪用客户的保证金,或者证券公司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这都属于欺诈客户。在证券市场中,承销商、经销商、投资咨询公司及其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证券发行、流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于是就形成了与投资者的不同利益关系。

二、对证券法上欺诈客户的判断标准

根据我国《证券法》第79条的规定可知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欺诈客户的行为包括:(l)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2)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3)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4)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5)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6)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7)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如前所述,我国《证券法》第79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罗列了七种情况来具体阐明欺诈行为。首先,第(6)项的规定其实更倾向于操纵市场而非欺诈客户,第(7)项作为兜底条款,自然是不必过多言说。再者,前文所述的(1)至(4)项都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其判断标准是比较明确的,在理论和实务中也不存在较大的争议。最后,第(5)项中的“不必要的交易”、“诱使”的判断标准是需要我们重点界明的。下面笔者分别介绍各项的判断标准。

1.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的判断标准。首先这类行为要与无权代理相区别,即与法条第(4)项规定下的行为相区别,此处违背客户的委托应做狭义解释即不包括没有客户委托而擅自为其买卖的情况。这类行为的判断标准即证券经纪人是否是违背了委托客户的意思表示而自行调整。例如,客户委托买甲证券而证券公司却买了乙证券;要求买500股,结果却买了1000股。值得注意得一点是,这类行为并不考虑实施违法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即无论其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性都与认定无关。

2.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的判断标准。这类行为只需要注意证券公司是否在约定的时间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根据实践的做法,此处的书面确认文件都是以交割单[]的形式出现的。在这类行为中需要特殊注意的是,证券公司提供确认文件不以客户获取为标准,换言之,证券公司只要能够按时提交文件,就符合法律的要件,而不需要考虑客户是否获取,因为,获取文件是客户的权利,客户有权放弃自己的权利。

3.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的判断标准。这种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明显的,这一点用不着分析说明读者也能明白,只要证券公司存在挪用的行为即构成该项规定,也无需考虑违法行为人的主观要件。

4.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的判断标准。这类行为从本质上分析而已是属于无权处分的行为,其判断标准的和兴则在于是否存在委托人的授权,如果没有委托人的授权,而以委托人名义进行活动得即符合该项的规定。

5.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的判断标准。本项中存在较大疑虑的主要是“诱使”和“不必要”的内涵分析。针对“诱使”,笔者认为所谓诱使显然不是明目张胆得违反合同规定或者客户的意思表示,而是去得客户的同意,是利用客户缺乏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的落点,利用客户的信任博得客户的同意的,在我国立法体例中,法律是认为只要经纪人主动提出建议或者回答客户的主动询问都可以构成诱使,除非是不发表任何意见而单纯按照客户的指令执行,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是假定诱使行为存在的,除非有相反情况可以证明。针对“不必要”笔者认为这个内涵要和违法行为的目的联系起来考虑,那就是牟取佣金收入,而且收入的量应当必定是相对较大的。在实务中,只有大量的、频繁的交易才能产生大量的佣金,所以,笔者认为“不必要”的判断标准应当主要指过度频繁的交易,那么过度频繁交易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就应当与正常交易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正常交易的标准10天进行一次交易,在一段时间内,10天进行了10次交易就应当认定为过度频繁,如何理解过度,在目前我国的立法体制下还是很难界定的,这需要结合案情而考量。

6.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的判断标准。笔者在先前已经表明过此类行为其实应当是更倾向于操纵市场,而非欺诈客户。该类行为与操纵市场一样都是通过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只是两者所针对的主体有所不同而已,操纵市场的主体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传播 媒介从业人员,而这里是证券公司。在笔者看来,该项的规定其实归于第78条更好,而非归于79条。但既然该类行为已经被归为79条,笔者就在这基础上分析判断标准。该项的判断标准也是十分明了得即违法者是否通过媒介传递了虚假信息,该项的构成不以客户被信息所欺骗而成立,只要违法行为人实施了利用媒介传递虚假信息的行为即构成本项规定。

三、我国证券欺诈客户行为的民事责任

与其它证券欺诈行为略有不同,欺诈客户多发生于证券公司与其客户之间,因此多为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之竞合。我国目前立法对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之规定仍过于笼统,仅在《证券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欺诈客户行为给客户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我国证券欺诈客户行为的民事责任的完善

笔者认为证券欺诈客户行为的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当针对不同情形规定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首先,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应当属于一种表见代理行为,那根据民法的基本理论,这种情况下代理人所进行的活动应当是有效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法律行为的后果,但其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应当向代理人即证券企业追偿,而且要根据企业的是否有过错,过错大小来进行赔偿。此外,对于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的行为,笔者认为这属于民法上的无权代理,首先该行为的效力就是待定的,即被代理人(客户)可以进行追认或者撤销,如果追认的那么该行为的法律结果就可以由被代理人承担,如果不追认,那么代理人(证券公司)就应当承担责任,当然如果无权代理行为侵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就应当承担责任。其次,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以及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这两者行为本质上都是属于证券公司不履行自己义务和滥用权力的结果,考虑到二类行为违法者虽都有过错,但主观恶意并不强,对于这种行为的规制,证券企业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应当以其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为标准进行赔偿,而不应计入虚拟的损害。最后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和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的行为的惩治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笔者认为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侵犯了客户的基本权利财产权,出于对此种基本权利的保护,应当让侵犯者接受惩罚性赔偿来进行惩罚和起警示作用。

五、结语

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对违法行为人及机构,除应负担行政责任外还应负担民事赔偿责任。只有通过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予以充分的补救,才能能有效的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如果无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则会使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丧失,最终影响到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清.证券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邢颖. 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1.

作者简介:卢鑫(1995—),男,汉族, 浙江东阳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3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民商法,法理学。

作者:卢鑫

证券法民事责任论文 篇3:

我国《证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

证券法的概念与调整范围

·证券法的概念

证券法是调整证券发行和交易关系以及证券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证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法包括了国家立法机关和授权机关制定的证券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狭义的证券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证券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本文所称的证券法是狭义的证券法。

·我国《证券法》的调整范围

我国《证券法》调整在中国境内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包括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发行证券。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证券或将其证券在境外上市交易,适用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同时, 我国《证券法》还调整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国务院还会依照《证券法》的原则,规定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对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我国现行《证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设置不合理

《证券法》规定把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留给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由证监会组成发行审核委员会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这就意味着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牢牢地把握在证监会手中,至于证监会最终如何决定,具体操作程序和流程是什么等问题,《证券法》并没有进行明细、详尽的规定。这一点确实令人担忧,因为中国证监会内部运作的不公平、不透明必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定不足

如前所述,《证券法》调整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但却未区分证券公开发行与否,这必将使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出现法律适用上的困惑。例如《证券法》第3条规定,“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对非公开发行的证券(如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的发行未做明确界定,实质上,其并未公开化,根本上也无法适用《证券法》关于股票发行的规定。由此可见,不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和非公开发行的证券予以区分,就会造成事实上的有法不依,不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规定的民事责任制度不完善

《证券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民事赔偿责任的相关部分,尤其是对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不完善,使《证券法》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遏制违法行为的作用。如《证券法》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的48项条文中,涉及行政责任的有30余条,涉及刑事责任的有18条,而民事责任的仅有原则性的第210条和第232条两条。这种压倒性的规定,在追究欺诈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虽然可以对其予以惩戒,但是在欺诈行为中受害的投资者的利益却得不到补偿。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就因缺乏相应的具体措施往往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个突出的问题,可以说,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完善我国现行《证券法》的建议

针对目前《证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合理设置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

鉴于股票发行最终决定权的不合理设置,《证券法》不应仅仅规定把股票发行的最终决定权留给中国证监会,并由其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还应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其权力进行制约。而且对于证监会最终的决定操作程序,法律也应以明文加以规定。此外,《证券法》还应制定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约束监督细则,以确保证监会行使最终决定权的廉洁和高效。

·完善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定

针对《证券法》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定不足,建议除应以明确条文规定区分证券的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之外,还应该将法律上规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及交易活动,与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及交易活动予以细致划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定。

·完善《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法》的根本宗旨,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而现行《证券法》对民事责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总体来讲,就是要在《证券法》中,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机制,加大具体法律条文中对民事责任的规定力度。具体说来,就是:首先,在《证券法》中增加“投资者协会”一章,赋予投资者依法有成立投资者协会组织的权利,同时规定投资者协会的法律地位、作用与职能,充分体现和贯彻保护投资者的基本原则;其次,完善《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相关部分,?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再次,针对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环节中出现的效益不佳的公司溢价发行、发行规则不当、基金申购特权等诸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须采取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国家监管部门监督处罚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作者单位: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

作者:李天光

上一篇:图书馆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