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

2022-04-30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清洁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总结交流《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部署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 篇1: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是促进我国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为我们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加剧,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明显偏大。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粗钢占43%、煤炭占45%、水泥占52%。钢铁、有色、电力、水泥、化工等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先进水平高47%,能效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高消耗也带来了高排放,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造成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突发环境事件增多,环境形势严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贯穿到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推行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而且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的双赢策略,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是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基础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是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传统经济全过程进行绿色化、生态化改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降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代价,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对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扬弃,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都是对整个传统经济系统的改造,即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而清洁生产强调的是各行各业企业生产层面资源最小化使用和污染最小化排放,可以说清洁生产是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产品生产的全周期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的清洁生产理念,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产品”,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产业竞争力,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是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必由之路。没有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就谈不上在园区、城市、乃至全社会等更高层面、更广领域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和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时期,清洁生产对促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通过强化目标责任、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管理、强化环境监管等措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截止2009年底,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61%,节能4.9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亿吨;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但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已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强调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把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求我们把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作为重要的综合性抓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通过抓好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评价,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施清洁生产重大工程,带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增强、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的综合效益。

二、努力开创清洁生产工作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企业为主、政府指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的清洁生产工作格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十二五”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中西部产业承接区、重点园区和重点领域,提出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出台促进清洁生产的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各地方也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在编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战略时,也要把清洁生产作为重要内容,对清洁生产工作做出安排。

(二)搞好重点领域的清洁生产

要结合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商贸服务等领域的清洁生产。工业领域要积极推行生态设计,从全生命周期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改造力度,加强清洁生产重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领域要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大力推广测土施肥、农药减施技术,发展畜禽水产业的清洁养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进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筑领域要改进建筑设计,发展绿色生态和低碳建筑,积极采用清洁施工技术和措施,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利用,抓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交通领域要推广科学合理的道路系统设计,减少对土地和植被的破坏,采用清洁、高效的运输方式和工具,减轻交通拥堵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商贸服务领域要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大力推进节能设备、高效照明产品使用,鼓励采购和销售节能、节水、节材产品,逐步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健全法规标准和监督机制

研究出台《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细化评估程序、统一评估标准,确保清洁生产审核过程规范、方案可行、绩效明显。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者、销售商、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促进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抓紧出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和《强制回收的包装物目录》,研究设立包装物回收处理基金,对包装物设计、生产、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难易程度、环保情况等进行清洁生产评价,根据不同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基金征收标准。按照统一体系、统一规范、统一要求的原则,制定或修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开展对清洁生产促进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为公众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各地也要抓紧研究制定实施细则,使各地清洁生产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四)完善鼓励清洁生产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机制

产业政策方面,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作为行业准入的重要门槛,把清洁生产作为安排相关重点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及对外援助项目的条件,作为政府公共采购招投标条件。投资政策方面,要对规范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成效明显的项目,优先给予重点支持。抓紧制定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适当整合清洁生产资金渠道,支持清洁生产推行规划编制、重大共性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及实施清洁生产改造等。价格和收费政策方面,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价格政策。加大环保收费改革,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税收政策方面,研究细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条件,研究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确定节能节水环境保护项目所得税优惠额度,并在一定年度内分年度抵扣应纳税额,引导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加快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金融政策方面,对清洁生产重点项目,给予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多元化信贷支持;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为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担保;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各地也要加大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调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五)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

对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和审核内容实行目录管理,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将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目录,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出要求、设定范围。对没有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各地方要提出年度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推动落实中高费实施方案,并纳入节能减排考核评价中。提出并公布需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名单,推动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今后,国家支持的重点流域及区域,包括“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重点治理项目,以及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都要先行按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评估。扶持和规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机构,发挥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等机构的作用,扩大技术交流,提升清洁生产审核水平。

(六)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一是加快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支持,着力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技术,提高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以《国家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为基础,通过安排财政性奖励资金、重大示范项目、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技术的示范应用,以及行业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明显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三是加强清洁生产信息和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社会发布有关清洁生产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加强清洁生产信息交流。推动清洁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

(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清洁生产促进法,使全社会正确认识清洁生产在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展示开展清洁生产的综合效益。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员工培训,使他们正确掌握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推动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课程纳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中。

(八)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为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工作机制,国务院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中编办协调后提出了清洁生产工作主要部门的分工意见,明确了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综合协调,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此,我委将积极发挥职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清洁生产综合性规划、政策,全面推动清洁生产工作。

(在全国清洁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作者:解振华

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 篇2:

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清洁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总结交流《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部署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

清洁生产强调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强调从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等多个环节节约和集约使用能源资源,控制污染物产生。推行清洁生产是对传统末端治理污染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基础,涉及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服务、旅游等行业领域,是一项跨行业、多领域、综合性很强的工作。2003年颁布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以源头削减污染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为主要内容的法律,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清洁生产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的专项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法规政策,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宣传培训和国际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清洁生产的实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全面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首要的仍是提高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清洁生产是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措施,是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双赢策略。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可行途径。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是污染预防的重要抓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广低碳技术的主攻方向。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理念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经验活动相结合,体现“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的理念,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产品”,可以切实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条基本要求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预防为重点,紧紧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清洁生产工作新局面。

回顾过去几年,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对促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落实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明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清洁生产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广大企业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全面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有效地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本刊评论员

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 篇3:

农业废弃物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 对国家有关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进行梳理,剖析了农业废弃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使地方执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科研力度,提供科技支持;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研究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st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olicies; Research

农业废弃物(Agricultural Wastes)即农业废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通常所说的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1]。与每年产生约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相比,我国畜禽粪便的产生量是秸秆产生量的3倍多[2],可见畜禽粪便的待处理量和难度比农作物秸秆更大。

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2.43亿t、尿液产生量1.63亿t,其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非常巨大:化学需氧量1 268.26万t,总氮102.48万t,总磷16.04万t,铜2 397.23 t,锌4 756.94 t[3]。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了21.21亿t,相当于2011年中国工业废物产生量的2倍左右[4]。随着农业养殖业的发展,预计2020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将达到28.75亿t。

从我国畜禽粪便的利用情况来看,不同畜禽粪便使用差异较大。鸡粪由于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高、含水量较低,大中型养鸡场、养鸡专业户的鸡粪充分供给农民作为肥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而牛粪和猪粪由于含水量较高、运输不方便,在一些地区猪、牛粪堆放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意堆放的现象极为普遍,猪、牛粪的还田利用率较低,部分地区的猪、牛粪还田利用率仅达30%~50%,有一半以上的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5]。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大部分废弃物被当做垃圾丢弃或排放到环境中,造成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对缓解我国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农业废弃物管理是农业生态补偿工程的一部分,发展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做好当前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1 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解读

农业生态补偿是指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改善或恢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农业生态受益者对农业生态服务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者)给予的多种方式的利益补偿[6]。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策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日益重视,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1.1 农林方面的生态补偿规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国家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环境保护法》《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表1),确保通过实施秸秆还田、合理培肥、绿肥种植等措施来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秸秆利用及污染治理技术,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补偿提供了政策支持。

1.2 畜禽方面的生态补偿规定

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对畜禽排泄物的处理进行一系列的规范(表2),如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方式、处理标准、畜禽病害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场的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同时为确保畜禽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国家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为推进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1.3 地方生态补偿的实践活动

国家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地方农业及畜禽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为贯彻国家政策方针及保障农业更快、更好、更环保有序地发展,分别出台了适合自身农业和畜禽业发展的办法或条例。如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天津市、甘肃省、江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粪便处理、污水排放、农用薄膜及回收处理农药容器等方面制定出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环保条例(表3)。不但保证了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也为其他省市农业生态补偿工作提供了借鉴。

2 农业废弃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意识淡薄,不注重农业废弃物管理

由于经济和观念发展不平衡,我国注重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的企业和个人比重远少于发达国家。对于农民个人而言,他们认为环境保护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自己的力量较为薄弱,且不能有效分辨农业废弃物中可回收的部分,对环境保护不会有什么效果;对于一些农业企业而言,农业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价格高,农业废弃物的收购价格、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对农业废弃物最简单低成本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废弃物送到垃圾场或空旷区掩埋、焚烧,注重农产品废弃物的管理就意味着高成本。中国的农产品价格相对不高,农产品企业利润又不断被挤压,为了维持企业的收益,农业企业更倾向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简单处理,导致严重的污染,使环境恶化,大大提高了后期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2.2 政府监管和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但由于长期的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相关部门与地区分离,部门职责不明确,出现了“三不管”的“真空”地带。政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但是没有与农业废弃物直接相关的环保政策,这就使得从事农产品废弃物相关工作的人员和组织无标准可依、无法可依。同时,政府对农产品废弃物治理投入不足,农村没有可以支持农业废弃物治理的基础设施。在干部政绩评价上,政府很少把农业废弃物治理成果作为政绩评价的指标。

2.3 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技术瓶颈

目前较为成熟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包括有机肥技术和沼气技术,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广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也存在一定不足。以沼气技术为例,首先,农户难以接受沼气使用前期的较高成本投入,如果缺少政府大力度资金支持,沼气技术很难在农村得到普及;其次,原料不足或原料的获得成本较高,使得农户的户用沼气设备多被闲置;再次,受农户自身学习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对沼气技术的掌握不充分,使其不能对设备进行日常应用和维护的操作。综合各种原因,沼气设备大多数被弃之不用。在有机肥技术中,有机基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的基质,其质量缺乏稳定性,每一批产品的有机物含量不尽相同,使得育苗者难以掌握使用量,容易造成烧苗或养分不足等问题,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24]。

3 农业废弃物管理的生态补偿措施

3.1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使地方执行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人们都想着“搭便车”,这必然导致供给不足。我国目前在农业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法规不完善,基层乡镇单位执行不积极,农业废弃物全靠农户自发处理。因此,国家应出台一部完善的《农业废弃物管理法》,各地也应出台适合本地的农业废弃物管理措施,以推进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农民拥有丰富的农牧业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乡土知识,所以措施的出台必须让农民参与其中。

措施的出台是为了执行,因此要完善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考核监督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做到奖罚分明。另外还要在政绩考核中加入农业废弃物管理绩效考核,以激励农业废弃物处理良好持续进行。一个区域的生态污染会对周围区域造成伤害,所以相邻区域的政府要积极沟通交流,按照“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由污染方向受害方支付补偿费用。

3.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

中央和省级政府可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支持力度。可通过发行生态补偿彩票及债权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来规范补贴经费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农业废弃物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5]。

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高,效益不明显,因此很难调动农户处理的积极性。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应该给予积极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助。比如对使用农业无机肥料的农户、种植旱作作物的农户给予财政支持等。科研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只有支出,没有任何收入,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对于一些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相关企业,要给予税收及贷款优惠,激励其进行技术革新,降低价格,更好地服务社会。表现好的地方政府,上级政府要主动给予财政奖励,促进其政策的实施力度。总之,要通过资金的调控使农业废弃物管理得到积极主动的执行。

3.3 加大科研力度,提供科技支持

政府应成立跨部门、跨学科的专项农业废弃物管理研究小组,对农业废弃物管理进行系统化研究,以促进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不断改进,更加精益。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多与农民交流,使研究成果更接地气、实施性更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废弃物生态补偿的机制非常先进,国家应公派科研人员出国学习先进知识、借鉴先进经验。除了国内与国外的交流,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科研部门也要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通有无。

科技理论是为了应用到实践,所以应该加强对最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技术入村。沼气技术比较复杂,应该派技术员对农户进行讲解,普及相关知识以方便农户正确使用。建造沼气池花费了大量人财物力,往往因为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点问题,便造成了大量沼气池的荒废。所以应建立后续技术服务体系,保证农户持续利用。比如每个村可以重点培养几位农业精英,负责本村农业先进技术的售后工作,不能因为后续问题而荒废先前的宣传、投资。

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信息平台,比如网站等,网站可以分为科研版块和企业版块。科研人员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发布在科研版块,供大家参考学习。农业废弃物处理企业也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需求及产品销售信息,使企业采购到便宜的原料,销售更多的产品。

3.4 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26]。以奶牛粪便循环利用为例(图1),奶牛养殖与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或销售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农业产业一体化,需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无缝对接。另外,农业秸秆可以用来制作饲料,农业秸秆、禽畜粪便及其铺垫物可作为蚯蚓食料,推广蚯蚓养殖业。相关部门可以为企业与农户牵线,使农户与企业实现双赢合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需求。农业废弃物是一个很大的环境污染源,也是很大的生物质资源库。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可以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丹,张焕裕,彭新德,马庆辉.湖南省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5):34.

[2]管爱国.将农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推向新高度[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1):15.

[3]部丽英.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及利用探索[J].中国动物保健,2015(5):17.

[4]朱宁,马骥.中国畜禽便产生量的变动特征及未来发展展望[J].农业展望,2014(1):5.

[5]朱凤连,马友华,周静,等.我国畜禽粪便污染和利用现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13):48-50,12.

[6]刘亚男.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1.

[7]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A/OL].(2014-12-01)[2015-10-11].http://www.chancheng.gov.cn/chancheng/xx0701/201412/2bee6c60eaf749258152c206d36856cc.s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2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81号)[A/OL].(2012-06-12)[2015-10-11].http://www.moa.gov.cn/govpublic/CWS/201206/t20120606_2751150.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A/OL].(2014-04-25)[2015-10-11].http://zfs.mep.gov.cn/fl/201404/t20140425_271040.htm.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A/OL].(2014-04-25)[2015-10-11].http://www.moa.gov.cn/fwllm/qgxxlb/xj/201404/t20140426_3885868.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总局令第9号)[A/OL].(2001-05-08)[2015-10-11].http://www.zhb.gov.cn/gkml/zj/jl/200910/t20091022_171815.htm.

[1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A/OL].(2012-03-01)[2015-10-11].

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fgkd/xfg/fl/201203/20120300360887.s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A/OL].(2015-12-29)[2015-10-1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11988.htm.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A/OL].(2008-02-28)[2015-10-11].http://www.gov.cn/flfg/2008-02/28/content_905050.htm.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A/OL].(2007-08-30)[2015-10-11].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1/content_732590.htm.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A/OL].(2014-04-25)[2015-10-11].http://zfs.mep.gov.cn/fl/201404/t20140425_271040.htm.

[17]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A/OL].(1994-04-21)[2015-10-11].http://www.sdrd.gov.cn/sdLaws/1595.jhtml.

[18]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A/OL].(2004-03-12)[2015-10-11].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1494/nw12654/nw12655/u26aw986.html.

[19]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A/OL].(2006-12-05)[2015-10-11].http://www.npc.gov.cn/npc/xinwen/dfrd/hubei/2006-12/05/content_354747.htm.

[20]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津政令第104号)[A/OL].(2006-07-31)[2015-10-11].http://www.gov.cn/flfg/2006-07/31/content_350357.htm.

[21]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1号)[A/OL].(2012-05-09)[2015-10-11].http://www.zhangye.gov.cn/Item/5959.aspx.

[22]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108号)[A/OL].(2012-12-24)[2015-10-11].http://www.wuxi.gov.cn/web101/wxqk/gazette/rules/6264914.shtml.

[2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8号)[A/OL].(2012-09-27)[2015-10-11].http://www.nxny.gov.cn/structure/xxgk/tzgg/gggs/gggs_zw_143874_1.htm.

[24]朱建春.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22.

[25]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2004(13):55-56.

[26]金蚕网.蚕桑循环经济效益显著[EB/OL].(2011-11-21)[2015-12-20].http://www.100ppi.com/news/detail-2011-11-21-109560.html.

作者:王洁 张玲 刘艳华 杨江澜

上一篇: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控制措施论文下一篇: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