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全程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27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强化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近日,安徽省财政厅会同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我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生产全程农业机械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生产全程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推广方式

要想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明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明确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找出全程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加快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1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较差

目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较差、能量消耗较大的问题,一些能耗较高的老旧农业机械仍在使用,因其自身技术含量较低,效率较差,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较少,导致实际应用中的各类生产问题。例如拖拉机已经发展为大功率机械,但因其配套的农业机械具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1.2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中国现有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制度欠缺,服务能力较差,服务范围狭小,高素质农机手较少,影响了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另外,现有社会化服务配套较差,零配件的供应、用油的供给不到位,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农业机械维修站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推广方式

2.1推广新型机械技术

要想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推广新型机械技术,例如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重点工作,增设玉米联合收获机,确保收获机播种效率,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稳步推动桔梗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宣传等方式加大对拖拉机配套秸秆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完成麦田秸秆还田工作。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设备水平,积极建设科技入户等示范规划基地,大力推广温室农业种植所需要的卷帘机、电源管理机等机械设备,有效带动温室大棚蔬菜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强化培训力度,解决机插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当地农业机械部门要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帮助农业大户进行技术指导,改进传统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服务组织的制度化水平。此外,也要引导农业机械使用大户开展订单作业,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培训,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加强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宣传,提高农民对于水稻宣传的认知程度,也可以举办线下活动对农业机械大户进行培训。在农村地区设置专项资金对水稻种植户进行补贴等。

2.2发挥出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优势及政策作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种植资金逐渐增加,企业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农户受益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相关农业从业者要转变传统思想,加强农业机械市场购销,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性能与作业水平。其次,积极发展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化使用过程中经营困难的问题,切实提高農业机械使用效率。

2.3从源头管控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加大农业机械培训

要想提升农业机械人员素质及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和水平,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操作者的培训工作,开展玉米机、秸秆还田、水稻机插秧等生产技术培训,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使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培训。其次,要想有效避免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事故,首先相关农业机械部门就必须从源头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管控教育,签订责任协议;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机质量;定期对农业机械安全进行整治和排查,找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加以解决,同时相关农业机械部门也可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使用规定,确保每一位农业机械使用者都了解安全制度条例,从源头上管控事故,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姜维涛)

农业生产全程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关于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强化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近日,安徽省财政厅会同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我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近几年,安徽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构建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服务组织不断健全。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1228个乡(镇)设立的市级、县级、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70个、553个和2433个,村级农技人员16000余人,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网络,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基层站所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二是合作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组织超过30000个,实有成员数达到260多万人(户),其中服务类合作社3088个,涉及种、养、加、销和农机、植保服务等多个领域,全省95%以上的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三是市场性服务组织日渐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近900家,已上市龙头企业20家,部分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为农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和管理、统一收购等多种类型服务。

(二)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一是服务环节由产中服务向全程服务延伸。产前方面,通过工厂化育苗,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了优质种苗服务。如安徽天禾种业公司与霍邱农委联合,参与霍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育秧工厂,免费为全县各乡镇20多个育苗工厂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产中方面,随着植保和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以及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整合完善,农技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产后方面,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专业市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得到拓宽。二是服务范围由种养业向多行业拓展。农产品联销协会、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等各类流通协会新型农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不仅将服务范围由单一的粮油拓展到畜禽、茶叶、水产、苗木花卉、蔬菜等各个生产领域,而且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机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服务。

(三)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一是农资社会化服务创新。依托农资供应商建立的为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类农资,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土壤统测、肥料统配、统采统供等技术服务。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机服务组织每年在主要农时季节前组织开展培训示范活动,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运输、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三是种苗社会化服务创新。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建立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种苗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及种苗行业协会,为种苗生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四是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创新。通过发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组织,促进传统的分散防治向规模化、集约化统防统治转变,可以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风险,规范田间作业行为,不仅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大幅度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因灾损失。五是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创新。我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目前建有1291个乡镇兽医站点,建立健全以乡镇兽医机构服务为主导,村级防疫员为主力,乡村兽医人员为补充的动物疫病防控和诊疗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冬春强制免疫防控活动,基本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二、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措施

(一)支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3亿元,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1136个。投入资金2.43亿元,支持乡镇农技推广站开展农技服务补助,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供给,保证基层农技推广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有经费。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我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并纳入民生工程内容,共投入资金8.77亿元,开展各类培训206万人次,其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7万多人次,为推动农业科技普及与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支持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近3年来,共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类项目资金近2亿元,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90个。四是支持农业科研。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省农科院科研经费2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领域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实验示范等。五是在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在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把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近5年安排的投入累计超过6亿多元,显著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支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近5年来仅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资金超过3亿元,2012年达1.2亿元。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合作组织向社员和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产品销售等各类生产服务。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省财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每年跨部门整合资金超过1亿元,通过补助、贴息、参股等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400家.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和营销能力,也带动了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亿元,补贴农机具70万台,全省农机总动力接近60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安排资金10400万元,在全省奖补标准化育秧工厂500个,为100万亩水稻提供机械化育插秧。2010年和2012年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补贴资金,调动25万台收割机参与夏粮抢收,全省3000万亩小麦在5天内全部抢收完毕。

(三)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支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在全省建立29000多个农家店,建立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农资等产品配送效率。二是大力扶持新网工程。自2007年起,省财政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支持实施项目693 个,在全省建立了农资经营现代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我省供销社下属安徽辉隆农资公司在全省设立了50个直营连锁配送中心,发展加盟农资连锁店2840家,构建了以农资供应为核心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大财政引导金融支农力度,安排资金超过4000万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县域分支行,支持各类资本在农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通过划拨优质资产、增加注资、奖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进一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支持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设立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三农”金融风险补偿、涉农贷款贴息、充实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三是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近5年来,累计投入保费补贴资金44.8亿元,支持保险公司累计承保农作物近4亿亩、牲畜815万头,为8043万次农户提供1140亿元的风险保障,农业保险日益成为农业风险的“防火墙”、农民增收的“安全网”和农村和谐的“稳定器”。

(五)支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试点农业物联网。我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农业物联网工程,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基本建成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情”监测调度系统和省级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启动了首批13个试验示范县建设,鼓励农技推广机构、科研单位、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农户提供服务。二是支持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安徽农网、安徽农业信息网为平台,研发应用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系统,全省乡镇拥有省级认证的农村信息员5000多名,建立覆盖市场信息发布、防灾减灾、气象预警的信息收集、推进服务网络体系。三是支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农委与电信部门开通了《手机信息报》,直接将农业信息送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订购《农民日报》和《安徽日报农村版》,赠送给贫困地区村委会、农民和农技人员。

(六)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近5年,省财政连续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累计超过5000万元,支持建成9个市级监测中心,58个县级监测站,128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支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试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二是支持农业植保体系建设。2012—2013年投入小麦一喷三防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资金4.4亿元,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小麦追施拔节肥补助资金,主要依托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施肥、喷药、排灌等服务。三是支持动物疫病防控,全省共有村级动物防疫员14196名,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每年安排畜禽重大疫病疫苗采购资金达1.2亿元,支持重大疫病强制免疫。

三、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若干建议

(一)在支持思路方面。一是要发挥政府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并重,总体上说,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当前,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各类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职责,能交给农民自办或者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应一律交给农民和市场,将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创新服务体制、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政策环境”上,着力支持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与综合措施并重,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手段调动各方面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整合归并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财政支持政策,形成支持合力。三是要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重,凡是有能力、愿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各类服务组织,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一视同仁地纳入支持范围,享受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把一些坑农害农的组织清除出市场。

(二)在支持重点方面。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社会和中介组织不愿参与的领域,如农业生产信息、农田水利建设、抗旱排涝等方面,财政要舍得花钱,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要突出重点产业,粮食、生猪等关系国计民生和战略安全的基础性产业,财政需要履行职责,将其作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支持重点。三是要突出重点环节,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环节关系农业生产全局,财政必须“守住底线”。

(三)在支持方式方面。运用灵活的补助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帮穷人不帮懒人,避免形成刚性支出和体制性补助。一是加大保障力度,对农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必须要财政来保底,全力支持。二是实行奖补和贴息,对合作组织开展专业性服务和半公益性服务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对龙头企业提供的盈利性服务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买机制,实现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实行财政参股,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为了支持其做大做强,可以采取参股、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提升企业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四)在支持内容方面。从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上看,对公益性服务,重点支持其服务条件和手段建设,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对生产型服务,重点支持水稻工厂化育秧,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稻机插都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最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同时对农机作业给予燃油补助,减轻农民因油价快速上涨增加的负担;对经营性服务,突出提升农民合作组织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示范社和示范县建设,整县制推进农民合作示范社建设,力争在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组织,让农民合作组织挑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梁;对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组建村镇银行、农业担保机构、资金互助社,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生产;对信息服务,重点支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支持建立覆盖县、乡、村、大户四级的手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为各类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五)在支持措施方面。目前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建立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建议:一是开展试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要集中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区域,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每个省可选3—5个县先行试点。二是深化改革。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中央财政可采取打捆方式下达财政支持资金,由地方按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支持重点和方式,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升绩效,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评,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客观地评价和评议,加大对地方的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绩效意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作者:王剑

农业生产全程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珲春市农广校组织社会服务型学员赴长春参观农机展销会

为了推动珲春市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落实完善国家惠农政策,提升农机人才队伍素质,强化农机公共服务,珲春市农广校于3月26~28日组织2014年首批招收的50名社会服务型农机服务人员赴长春参加“2015中国·吉林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品展览会”。

本次展销会以构建现代农业装备产品展示平台,增进农机生产、经销、科研、推广及广大农民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为宗旨,进一步促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3月27日,学员们在玉米收获机械展区,水田生产机械展区,保护性耕作机具展区,拖拉机展区,耕整地机具展区,植保、粮食烘干展区和加工、畜牧机械展区六个展区参观,认真研究适合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农机械。并积极领取各种农业机械资料,同厂家工作人员主动沟通、详细咨询。此次参观考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员们大开了展界,了解农业生产中各环节的农机使用常识,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为提升珲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现代农业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阳光办供稿)

上一篇:集团化办学农业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