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工作正在深入持续的推进,质量和效益逐步成为了基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心。受到传统农业观念的限制,部分基层农民群众仍然沿用着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改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 要:技术应用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的重要组织。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放在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当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亟须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做出回答。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效途径

一、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对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经济激励

把落实财政支持作为完善激励制度的基础。只有确保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保障这些机构的人员经费和推广经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激励问题。要继续完善加强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的经费补助机制,通过重大项目补助促进重大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把改善福利待遇作为加强激励的第一要务。福利待遇过低是导致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最直接原因。要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真正实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同工同酬,应尽量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与全省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基本一致,以此稳定人员队伍。

把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加强激励的重要环节。社会保障不力也是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积极性不高、社会成就感低的重要原因。对于常年工作在基层一线还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障项目的人员,尽量要按照公共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来参与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将欠账补齐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应由单位缴纳部分列入财政预算,财政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将上述人员的应由单位配套的住房公积金也纳入财政预算,享受和其他非私营单位职工同等的待遇。

二、引导社会投入让非公技术推广体系成为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补充

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转让、培训、咨询等服务。对于推广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组织,可以项目经费或者奖励的方式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建立财政推广基金的方式,为这些非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信用服务,更好地发挥非公共部门技术推广组织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的特点,为农户提供更加多样、更具特色的技术服务。

此外,运用财政支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分担机制。设立“两型”农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对相关项目的支持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补贴奖励。将符合“两型”农业要求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和农业环保技术因地制宜按示范项目的方式进行分类推广,仔细实施每个示范项目在短期内增加的成本,以财政补贴或者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给示范项目以补偿,增强农民从事示范项目的积极性,通过示范项目带动“两型”农业发展。同时对于参与示范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技术推广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补贴,提高他们推广此类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才建设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状况已经远不能适应“两型社会”、“两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各部门应当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使人员培训长期化、制度化,强化“两型”观念,使其适应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的变化,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依据。与此同时,要把队伍建设和人才招聘、收入分配、晋升机制、技术职务评聘紧密结合,建立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年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落实相关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业内整合,打破原来条块分割、互不干涉,欠缺协调合作的局面。在县一级可设置农业、畜牧水产、农机、林业等技术推广中心部门。县级以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根据区域内产业布局、农业特色、资源特色、农业生产条件和政府财力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机构设置模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机构设置方式,都应当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有利于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有利于各推广部门、组织之间的协调,有利于为农民提供反应快速的公共服务。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责,结合两型农业发展要求,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根据考核内容建立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以此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责任。对基层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要建立业务主管部门,基层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的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服务对象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评价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要形成合理的人员进出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决定聘用人员续聘与否。解聘后所缺岗位或者新增岗位人员通过公开招聘从原落选人员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考录用。完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要适当给予推广体系内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以跳出体系到主管部门或者职能部门任职的机会,通过这种流动可以加强其他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交流,也可以加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人才队伍更新。同时,对于职称评聘,要向基层一线倾斜,且重点考察工作实绩。

五、努力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要使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符合两型农业发展的特点、农民需求和心理变化,不断提高两型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农业创新扩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民从获得农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到最终采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过程——从认知到兴趣、从评价试用到最终采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推广方法。两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也同样遵循上述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规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研究推广两型农业技术项目时,在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的阶段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对两型农业技术足够的认知是他们有兴趣评价使用并最终采用的基础。不能因为提升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对两型农业技术项目的认知困难而轻易放弃两型农业技术项目的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重点抓两型农业示范户建设。两型农业技术项目短期效益相对较低的特点,意味着这些技术项目一次性全面铺开推广是困难的,但集中资金和重点抓好某区域内的示范户建设是可行的。通过两型农业示范户的示范作用推动创新的扩散,带动普通农户采用两型农业技术,无疑比全面无重点推广的方式更有效率。

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远程服务,及时为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解决疑难困惑,大力宣传两型社会知识,提高广大农户对两型社会和两型农业的理解,让“两型”意识深入人心,为两型农业技术项目推广打下良好的思想氛围和认知基础。

规范非公推广机构与组织的行为。非公推广机构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会更多地考虑利益与回报问题,导致忽视了社会效益,使其行为和后果均不符合“两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规,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企业、组织的推广行为,尤其是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以完善非公有推广组织的自律机制。

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人员的组织承诺

中国文化重视经验中的情感体验成分,为了赢得组织内成员的感情承诺,就要让组织内成员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组织的关爱。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决策部门要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人员的需要出发,悉心设计各项政策,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环境,为基层技术人员高度投入两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努力达成推广目的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基层人员的每一份工作业绩,机构领导者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并通过公平的分配和晋升系统给予回报,实现情感留人和利益留人相结合的目标。

要为体系内人员尤其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空间,满足他们的理想承诺要求。其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根据员工的性别、年龄、性格、专业学历等不同特征,做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明确工作和人生远景。最后,要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的自我实现提供支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内部职业生涯发展体系。

要赢得体系内人员的感情和忠诚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管理者要通过诚实与公开的沟通,与基层人员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给予他们归属感,不是通过严厉的规则而是通过教育培训、组织文化引领来降低组织不期望行为的发生,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规范承诺。

(责任编辑:李 慧)

作者:刘惠芝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工作正在深入持续的推进,质量和效益逐步成为了基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心。受到传统农业观念的限制,部分基层农民群众仍然沿用着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基于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要深入落实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持续完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方式,打造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以此来切实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实效。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作为现在基层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要素,逐步成为了推动基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此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要对现阶段推广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同步应用针对性的策略来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以此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有待完善

作为一种由政府主导和支持的技术推广工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根据所在行政区域到行业和专业来进行分别设置,现阶段的这种推广机制难免使各区域和各部门的推广工作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彼此之间难以同步配合和协调,极易造成权责划分不清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区域的推广机制中存在着职能相对重叠和交叉的问题,导致了这部分推广工作的职能定位和人事权责相对模糊,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1]。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较为单一

现阶段部分区域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应用的宣传推广方式,主要为口头讲解和张贴宣传等等,总体的技术推广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的积极作用,基层的农民群众往往很难在此情况下完全信任新农业技术,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有待建设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乡村区域推广工作的环境一般,薪资待遇较其他岗位也不处于优势地位,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往往很难选择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当中,同时推广队伍不可避免的存在优秀人才流失的问题,导致部分农业区域缺少充足的一线推广人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机制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推广人员要不断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机制,将服务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作为管理机制的重点,积极调查和研究新时代农民对于农业新技术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明晰各岗位的职能和责任,为各岗位确定明确服务和责任职能范围,明确整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财政供给保障途径,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机制的完善打好坚实基础。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广人员还应逐步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服务半径,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对象,发展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机制,融合社会各界力量来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基层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机制的多元性,同步注重现阶段区域内农产品的食品安全保障,在原有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与现代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际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推广人员还应与所在区域的农民群众做好互动与反馈工作,分阶段以技术类型为单位来积极建设推广工作互动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不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度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切實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基层区域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2创新基层农业技术宣传推广方式

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推广人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对其宣传推广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可适当构建基层农业技术的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技术的推广信息网络,同时借助上层资源来建设基层农业技术在线咨询板块,以此来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力。

一方面,推广人员可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当中增加示范项目,通过在一片示范基地之上对于基层农业技术进行用示范让农民群众真实的了解到新技术所能够带来的效益和前景,同时在此环节解答农民群众的农业技术疑惑,提升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效率[2]。

另一方面,推广人员还可构建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信息网络,依托区域性的信息平台,来将技术信息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群众,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发工作。在此基础上,推广人员还可在此平台上增设快速在线咨询板块,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农业技术服务。

2.3打造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推广人员要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构建专业化的基层农业技术专业培训机制,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才的稳定性,以此来切实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于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推广人员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来增强队伍人才的稳定性,首先可结合区域性相应岗位工作的职责和区域经济水平来适当调整其薪资待遇,同时,推广人员应适当协助解决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中存在找各类问题;同时配套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推广人员的日常技巧和工作状态进行综合的考核与反馈;此外,推广人员还应构建专业化的技术推广培训机制,在农业技术转型升级的阶段来对推广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专业技术内容和方法培训,充分发挥推广队伍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能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动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助力。因此,推广人员就要积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机制,完善基层农业技术宣传的推广方式,打造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多角度完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汉儒.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21,45(05):144-147.

[2]李梦莹,袁君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82-185.

作者:曹洪荣

完善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3: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与开发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技术推广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人才培养与开发措施。

关键词:農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与开发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国家兴盛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参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化升级速度更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开发力度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及开发现状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化升级速度逐渐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内容和推广形式有了很大改变,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要求随之升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其内部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推广经费匮乏,薪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年龄机构、支撑结构等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培训机制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以异地远程培训为主,增加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推广人员参与的积极性;2、培训对象不合理。部分地区选派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在45岁以上,技术人员参加完培训后,科技转化率不高;3、培训内容单一。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是一项专业、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整体素质;4、培训方式陈旧。培训方式以课堂授课、现场交流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实用性有限。

(三)原因分析

首先,观念落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主要是由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相关人员以个人角度出发,没有从就业观、政绩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出发。农村地区人员对农业学科类专业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直接导致这一学科生源不足;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追求政绩,减少了对农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教育产业化竞争激烈,农业学科属于冷门学科,其发展规模十分有限,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其次,经济原因。长期以来,农业领域发展较为缓慢,其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农业教育、科学及推广环节的投入力度不足,影响了发展效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一般以地方财政为主,而投入的大部分资金应用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行业内,技术推广领域经费严重不足。最后,制度原因。现行的农业推广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多年来不断改革,并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但由此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加大了人员的流动性。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与开发对策

(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动力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完善人才激励措施,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工作特点,将实用性技能作为重点考察内容,适当放宽写作水平和科研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次,建立人才需求满足机制。在制定各项激励措施时,从人员需求角度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经济收入的同时,适当提高其福利待遇,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与开发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开发的主要保障,因此要建立人才教育培训和使用评估机制,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制度保障。成立“科研+教学+推广”三方合作培养机制,充分借助技术研发单位、教学系统和推广部门的力量,提高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的转化率,建立适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运行机制,以政府举办农业教育为主,民办机构为辅,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教育体系,形成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育教学的高效性;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能根据地区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学过程要重视实践教学,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教学形式,走出课堂,深入实验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才使用评估的科学化。传统推广方式将逐渐被现代推广方式所取代,这就需要农业推广部门要严格控制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从源头上做好人才素养控制工作,注重绩效管理和业绩考核,促进技术推广人员的全面提升。

(三)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开发的保障制度

首先,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各项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使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其次,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扩大投资渠道。如技术推广机构可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实施有偿服务。最后,强化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加强农业教育体系、科研机构以及推广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及分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四)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如专业的农业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都是日常工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具备专业农业知识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现代农业发展对技术推广人才素质的需求主要有知识素质,包括种植学、养殖学、农产品储藏加工、管理学、推广学、信息学等;技能水平包括沟通技能、知识更新技能、信息收集和传播技能等;职业素养包括诚信、责任感、合作能力等,这是现代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三、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思想意识、经济原因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的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具有多种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应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力度,从而为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柳晓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宋华明,余柳,单正丰.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人才分层培养:问题与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0-125.

作者:李秉昌

上一篇:直调技术中的数字电视论文下一篇: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