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务法规完善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倍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城市水务法规完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城市水务法规完善论文 篇1: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及比较

[摘 要]为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首先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国家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成效,然后从国家、省域、城市、企业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特点及经验。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对比分析,总结出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即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重视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展开对外宣传。

[关键词]海绵城市;经验镜鉴;比较

一、引 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气候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武汉、南京、广州等大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不少城市的排水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使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遭受损失,甚至威胁到民众的人身安全。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水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以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为核心,推进“灰绿设施”建设相结合,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恢复水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建设具有弹性的新型城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之处,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了五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通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在建设理念、建设规划、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二、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

(一)美国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

1.以政府出台管理措施为前提

美國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及气候环境的变化,许多城市面临暴雨侵袭、污水倒灌问题,导致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美国国会于1948年颁布《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案》。该法案在1972年修订后提出“国家排放污染物消除制度”(简称NPDES)[1]。随后,政府不断对该法案进行修订和完善,1977年提出对面源污染的关注,将法案修订为《清洁水法案》。1987年开始将雨水排泄归纳到NPDES,又将法案进一步修订为《水质法案》。1990年环保局出台水质管理措施,提出更为具体化的雨水排泄规定,并采取最佳管理措施(简称BMPs)对雨水进行控制和管理[2]。BMPs逐步发展为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措施,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

2.以低影响开发技术为支撑

20世纪90年代末,在政府出台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低影响开发”理念(简称LID),LID主要是通过贮存、渗透、滞留等技术手段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和雨水污染[3]。此外,LID还提供了额外的好处,一方面加强了城市生态的保护,城市的扩张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绿色空间减少,LID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配置,与城市绿地、绿网、绿道规划结合,通过铺装透水路面、建设多功能蓄水池等措施,很好地缓解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营造了景观效果,如小区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生态植草沟等能够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目前,低影响开发技术已应用到全球范围。

3.以绿色基础设施为保障

1999年8月,美国首次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简称GI),GI主要包括以水系、湿地、林地为主的自然区;以绿地、公园为主的自然环境保护区;以农场、牧场、森林为主的物种生存空间。他们共同对水资源、空气净化、自然生态进化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人类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基础设施逐渐收缩形成一个个孤岛,不利于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一个个绿色基础设施串联成为绿色网络体系,才能改善人居环境的状态,将短期的利益行为转变成为长期的可持续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4.以公众参与为动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美国还建立了公众参与机制。在项目规划阶段,政府或开发商为项目规划中受影响的居民提供讨论和参与规划的机会,邀请目标人群参与项目会议,鼓励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项目人员采纳公众合理化的建议并根据公众的需求调整项目方案。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加项目的可操作性,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项目人员和公众对当地环境的共同认知。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公众可以依照程序实施全程监督及参与项目的阶段性评估。在项目落实后,政府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充分发挥公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日本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

1.制定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规

19世纪80年代,在工业化浪潮引发自然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下,日本政府率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1896年颁布了《河川法》,此法案为防洪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导了大规模防洪工程的建设。1911—1920年间,日本政府开始启动现代防洪工程,实施第一个《国家防洪总体计划》,并于1960年颁布《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兼顾“治山”与“治水”的协调发展[4],同时开始实行“治山治水五年计划”。1964年,日本对1896年颁布的《河川法》进行修订,将水资源开发作为河流管理的目标。1977年,为促进城市雨水渗透、储蓄设施的建设,日本启动“综合防洪措施”。1980年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1997年再次修订《河川法》,明确提出在河流开发和整治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的要求。为了达到城市水循环系统健康良性发展的目标,又于2014年出台《日本水循环基本法》[5]。日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逐步完善的政策法规,确保了国民生活的稳定安全。

2.明确各级管理机构职责

早在1961年,日本就颁布了《灾害控制措施基本法》,明确规定在灾害防治中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1997年修订形成的《新河川法》[6],明确规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河川管理上的详细分工。对于雨洪管理,日本建立了纵向领导和横向合作的管理体系,各部门分工合作,依法办事,形成了“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模式。在总体层面上,日本设立内阁办公室,负责统筹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国土交通部门负责管理流域面积、河水水位线和流量等水现状,并提供所需的水利设施。气象厅设有雷达雨量观测网,负责发布暴雨灾害的预报和警报。市政部门负责保护区划定、洪水疏散、洪水风险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民间还建立了以河流环境修复为主的管理联盟,联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开展研讨会、建造雨水储蓄设施等活动,形成了当地的流域管理机构[7]。从政府到民间,各级管理机构明晰的责任分工,循序渐进推进日本海绵城市建设。

3.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設,城市下水道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设计中有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和足以承受洪水的超级堤防,同时非常注重下水道后期的维护,即使发生暴雨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现象。为了有效预防洪灾,日本政府针对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实行加固堤防、拓宽河道、加大地下蓄水池的建设等措施。东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等于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两倍,但多年来东京未曾发生过洪涝灾害,其制胜法宝即是发达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加上地下蓄水池系统,有效解决了城市水患。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将地下蓄水池应用到容易聚集雨水的居民区、学校、公园等场所[8],极大降低了地面被淹的风险。此外,政府还鼓励市民个人修建雨水蓄水池,并给予经济补贴。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为城市后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三)德国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

1.率先建立排水工程

德国是最早涉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早在1811年慕尼黑就开始建造城市排水系统。1873年,柏林修建第一条下水道,虽然柏林不属于会发生强降雨的地带,但当时的建设负责人就考虑到了柏林未来可能面临的内涝问题,并在当时的规划中顾及到柏林未来100年左右的发展规模。柏林有四分之三的下水道都是雨污分流的排水模式,青岛原是德国的租界,当时也是按照此模式进行规划,青岛的部分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水渠目前仍在使用[9],且水流顺畅,说明严谨的德国人率先建立的排水工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2.注重雨水集蓄系统建设

德国的雨水收集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雨水集蓄系统主要包括地下储水器、透水性地砖、绿色屋顶等设施。德国立法规定,在建筑建设之初,必须设立雨水集蓄设施,否则将按照雨水排放量缴纳雨水排放费,因此,德国的很多家庭都安装了雨水集蓄设施,收集的雨水还能二次利用[10]。德国还是最早开始铺设绿色屋顶的国家,德国的居民区大都铺设了绿色屋顶。早在1927年,德国柏林的百货公司屋顶上就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屋顶花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成为屋顶绿化最先进的国家。目前,“建筑物大面积植被化”的专利90%来自德国。此外,德国非机动车道、步行街、广场等公共区域都采用了透水材料铺装,增加雨水的渗透。随着雨水利用技术及相关标准相继成熟完善,推动了德国海绵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3.积极宣传建设成果

德国给排水工程的大力宣传工作在柏林、慕尼黑、科隆等大城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慕尼黑等地的下水道变成了游客的免费旅游景点,这个景点不是传统的下水道博物馆,而是正在运行中的地下给排水系统。政府的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而且对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将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然而给排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其建设进程的推进会面临较大的难题,因此,德国政府积极向民众宣传生态保护、污水治理、给排水运作带来的益处,向民众普及建设理念,鼓励民众参与到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方便民众监督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力量。

(四)澳大利亚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

1.分阶段有针对性建设

澳大利亚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11],第一个阶段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这一阶段起源于19世纪初,政府为了保障城市人口的供水安全,开始对城市的集中式供水问题展开规划和管理,向社会提供不限量的淡水资源。第二阶段为解决城市的排污问题。19世纪中晚期,受西方疫情爆发的影响,澳大利亚考虑到人口用水安全问题,开始实行雨污分流,保障公众健康。第三阶段为解决城市排水问题。20世纪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和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部署地下排水管线,并将城市河道渠化,但在这一阶段,城市河道的景观价值被忽略。第四阶段为解决城市地表水问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水资源污染和过渡使用的情况开始突显,为提高环境状况,地表水资源保护开始被纳入城市规划中。第五阶段为建设水循环城市。这一阶段基本是停留在学术层面,相关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水循环城市的实现路径。第六阶段为水敏城市建设,这一阶段即形成了澳大利亚著名的水敏性城市设计(简称WSUD)。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WSUD的概念已逐渐被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部门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所使用。WSUD的形成不仅涉及水资源认知、规范、管理等层面的变化,还包括宜居城市建设、环境修复与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2.明确的立法与政策架构

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立法与政策架构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提出倡议,维多利亚州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再由墨尔本市政府结合城市的实际现状制定城市的详细规划与设计方案[12]。三者由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建构出了明确的立法与政策体系,为水敏性城市设计创造条件,具体如图1所示。

3.有效的监管体系

为实现水敏性城市建设的有效监管,澳大利亚政府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并建立政府、开发商和个人建设联盟,落实各方的监管职责和措施。WSUD建设由多方参与,包括环保局、流域管理局、道路交通管理局等部门,由于在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协调各方的工作,墨尔本政府建立并实施监督调查体系,由市水务局作为监管主体,审核开发商的项目方案,方案审核通过后,在建设过程中由当地政府、管理机构和个人共同监督建设进程。通过层层递进的共建政策,协调各方的配合,以有效的监管体系保障WSUD的落实。

三、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特点及经验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2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主要用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鼓励对雨水进行收集、开发和利用。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随后,我国开始掀起建设海绵城市的浪潮。

(一)国家层面

2015年4月,國家批准镇江、厦门、济南、武汉等16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4月,北京、上海、青岛、宁波等14个第二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产生。为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如表1所示。

(二)省域层面

为顺利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各省份也在积极探索实践。如:2016年8月,江苏省批准南京、徐州、苏州等9个城市成为第一批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2017年6月,又批准无锡市、宿迁市、连云港市、新沂市、靖江市为第二批省级试点城市。2016年山东省政府筹资两亿元,启动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批准泰安、潍坊、聊城等5市及莒县、曲阜、青州3县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我国幅员辽阔,在气候、水资源、土壤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也不尽相同。虽然国家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但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的区位特点,各省份因地制宜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方案,颁布《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及保障措施。不同省份在建设过程中都有自身的侧重点[13]。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则更加重视径流峰值及污染的控制。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西北地区容易发生旱灾,则注重雨水的渗透、滞留与储蓄。不同省份面对自身所处的条件采取不同的建设举措,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14]。

(三)城市层面

由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其建设特点及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打造“智慧海绵”综合体系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其重心开始由单个海绵体建设转向以自然条件为基地的“智慧海绵”建设。“智慧海绵”建设是一个包含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多目标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如江苏省镇江市即是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绿化提升、河道整治、公园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有效整合起来,协调统筹共同推进,不仅开发了“五水”的功能,还提升了城市的景观效果,从而形成一个以城市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大海绵体。

2.注重绿化面积的扩充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各大城市坚定绿色发展意识,注重绿化面积扩充。绿化植物不仅能够作为防御雨水的缓冲带,同时还能够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如济南的多个建设试点实施公园景区改造升级,大力开展植树绿化,丰富植物配置。上海滴水湖的环湖80米景观带,一方面可以起到“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之灾害”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的景观价值。很多城市也在扩大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铺设绿色屋顶,越来越重视绿色城市的发展建设。

3.加强示范项目建设

打造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不仅能够对周边地区形成示范效应,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国内各个试点城市都在致力于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海绵品牌”。如重庆悦来新城项目,考虑到地质结构和山地特征不适宜采用“渗”和“滞”的模式,因此结合场地的实际现状,区别于平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采取“雨水景观塘+集水模块”的方式,并考虑到“山地道路与景观视觉形态”问题,打造属于山地城市的示范项目。

(四)企业层面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覆盖范围较广、运营成本较高、资金需求体量较大、效益显现周期长[15],仅靠财政投入难以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正常运行,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大多采取BOT模式,即建设——运行——转移[16]。企业和政府签订股权协议,由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投融资及运营维护,项目完成后,企业再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具体如图2所示。

企业的参与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资金保障,江苏省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通过合理的报价竞争机制,吸引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采用BOT模式,由项目公司负责建设、投融资及运营维护,并制定完善的项目回报机制[17],PPP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比较

纵观上述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海绵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内外在建设理念、建设规划、法律法规等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18],具体见表2所示。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应对雨洪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对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第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推动力和保障,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体系颁布主体可分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中观层面的省级政府和微观层面的市级政府。国家层面制定出总体规划和宏观标准,中观层面制定适合区域尺度的法规政策,微观层面制定详实的具体方案,层层递进,从而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务实性,确保政策的落地实施。

第二,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问题,政府需要确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开发商及广大民众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划清管理职责、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和监督体系,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后,还需做好后期的维护,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提高建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重视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城市水问题,一方面,落实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相融合,重视城市流域保护,加强水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将城市“灰色设施”与“绿色设施”结合建设[19],不仅注重地面上的公园、绿化带、植草沟等绿色设施的建设,也重视地下排水管网、蓄水池、雨污分流管道等灰色设施的建设,从而将雨洪管理与城市固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融合,实现雨水快排和充分利用的最优目标。

第四,积极展开对外宣传。美国建立有公众参与机制,日本的《河川法》修订后明确指出河道的整治规划必须保持与公众的良好沟通,德国把下水道变成旅游景点,足以说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宣传建设理念,鼓励民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由民众享有,让民众充分认识解决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对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将给自身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取得民众的支持会减少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障碍。

[参考文献]

[1]STERN D N,MAZZE E M.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amendments of 1972[J].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1974(1):81-86.

[2]黄金良,王思齐,卢豪良.可持续雨水管理与海绵城市构建的美国经验[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5):97-103.

[3]顾大治,罗玉婷,黄慧芬.中美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与策略对比研究[J].规划师,2019,35(10):81-86.

[4]石磊,樊瀞琳,柳思勉,等.国外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以日本为例[J].环境保护,2019,47(16):59-65.

[5]FURUTA N,SHIMATANI Y.Integrating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into engineering practices-perspectives and lessons from Jap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8(32):87-94.

[6]SHINICHIRO N,TAIKAN O.Paradigm shifts on flood risk management in Japan:detecting triggers of design flood revisions in the modern era[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18(8):5504-5515.

[7]YAMASHITA S,WATANABE R,SHIMATANI Y.Smart adaptation to flooding in urban areas[J].Procedia engineering,2015(18):1096-1103.

[8]田闖.发达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5):64-70.

[9]沈乐,单延功,陈文权,等.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及研究成果浅谈[J].人民长江,2017,48(15):21-24.

[10]董秉直.海绵城市管理与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1):19-28.

[11]孙秀锋,秦华,卢雯韬.澳大利亚水敏城市设计(WSUD)演进及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中国园林,2019,35(9):67-71.

[12]肖娅,徐骅.澳大利亚水敏城市设计工作框架内容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9,35(6):78-83.

[13]许申来,周影烈,韩志刚,等.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探索[J].给水排水,2019,55(5):81-85.

[14]王琪.典型海绵试点城市建设经验与启示[J].绿色建筑,2019,11(1):37-41.

[15]徐君,任腾飞.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冷思考及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8(4):99-105.

[16]何冬阳.政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问题及改进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8.

[17]魏保平,柏云.PPP模式驱动海绵城市建设——以镇江市海绵城市项目为例[J].中国投资,2016(6):72-74.

[18]FLETCHER TD,SHUSTER W,HUNT WF,et al.SUDS,LID,BMPs,WSUD and more the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rminology surrounding urban drainage[J].Urban water.2015(12):525–542.

[19]马海良,姜明栋,胡嫒媛,等.海绵城市建设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8(4):185-190.

(责任编辑:张丽阳)

作者:徐君 贾倩 王曦

城市水务法规完善论文 篇2:

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支持调研和存在问题探究①

摘 要: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倍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调查方法,以镇江市为研究对象,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民对城市水环境的重视程度、对海绵城市了解程度、建设支持程度、建设成果感知度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不良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财政压力较大、缺少民众参与等问题,并结合镇江市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有关宣传、创新融资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海绵城市等合理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镇江

1 调查背景

近年来,生态环境污染和区域水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冲击。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严重降低了城市空间效率,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针对这个问题,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海绵城市”建 设的重要性。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如何提高城市空间效率已经成为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指出“海绵城市”应当能够像海绵一样,拥有应对自然灾害、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加以利用,以减少

城市洪涝灾害发生,提升城市生态功能[1-3]。

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位于城市主城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工作重点是通过2015至2017三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综合多种技术措施,全面实现海绵城市目标。2016年的持续强降雨令整个长江流域水位告急,各地如临大考,海绵城市也再度受到热议。2016年7月1日~5日,镇江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持续强降雨,降雨量超300毫米,但镇江市几处海绵城市试点基本无积水,而原先这些地区中等雨量就能“看海”。因此,本研究以镇江为例,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从社会响应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展开调研。

2 调查方法

2.1 实地调查采访

项目组在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等地的商业街、酒店等地对当地市民以及老社区内的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和发放问卷,从中了解市民对当地环境变化以及“海绵城市”模式的知晓程度、对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建设的支持程度,对“海绵城市”模式的建议与意见等。

2.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书面的调查方法,是以书面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手法,被调查者填写关于问题的建议、意见,是一种获得资料信息的方法。项目组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同时,进行网上问卷,既面对了无暇上网、不会上网的人群,也面对了较少出门活动的人群,兼顾各类人群,使得数据源更加全面,信息可信度更高。

2.3 文献研究

项目组进行文献搜索,从CNKI、Sprinter、SCI等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了解了更多海绵城市的发展状况与政府政策的最新动态等,根据政府对海绵城市的发展的总结报告,更好地研究当今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前景。

2.4 统计分析

项目组把调查所得的问卷、采访等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讨论,归纳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市民的意见,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数据,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3 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海绵城市发展现状,探討海绵城市概念的公众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团队于2017年4月对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公众认可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水环境改造前原状、城市水环境改造后现状、海绵城市概念普及度、海绵城市建设支持度四个方面。调查主要采用线下线上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互联网问卷发放人群和实际问卷发放人群互补的方式,完善问卷对象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的覆盖度,提高问卷结论可信度。调查人群覆盖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共发放问卷800张,其中线上线下各400张,回收有效问卷657张,回收率约为82.1%。

3.1 对城市水环境重视程度

本次调查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水体的存在对于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是具有较大必要性的(见图1)。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城市水体由于其在蓄水、净水、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其本身缺乏流动性的原因,城市水体的黑脏臭问题也非常严重,对于七成以上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内涝现象作为城市建设质量上缺乏的表现之一,对近半的调查对象生活造成了不便。在受长江影响较深的苏南地区,降水量较为丰富的5~7月往往会出现城市内涝阻碍城内交通的现象,给广大市民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作为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内涝的预防和治理在城市水环境建设中尤为重要。

3.2 对海绵城市的了解程度

由图2可知,公众对于此概念的熟悉程度较低,仅部分高学历或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人群对于海绵城市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将海绵城市概念进行部分讲解后,公众能迅速将海绵城市概念与预防内涝市政建设、城市水体建设等方面联系起来。这反映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部门对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3.3 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程度

占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对海绵城市相关建设改造给予了支持的意见(如图3),认为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是提升城镇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经之路。但与此同时,受访者也希望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兼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如道路建设、管网改造、城市绿化等方面的建设,避免重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4 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的感知度

调查对象中注意到相关城市改造的总体比例不高(如图4),但在改造的关注度和改造成果的认可度进行交叉对比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于改造成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改造的关注水平,城市内涝和城市水体黑脏臭现象都有较关注城市改造关注比例7.2%~13.7%高的满意水平,海绵城市初见成效。

3.5 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不良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尽管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可和支持,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的相关城镇基础设施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改造时间长、改造过程中存在施工场地、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对基础设施的占用行为、改造过程的噪音、污水、粉尘等问题。这也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着重避免的问题,需引起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足够的重视。

4 主要问题与建议

4.1 主要问题

4.1.1 法律法规不完善,各部门机制不协调

海绵城市推广发展以来,在法律制度方面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现有法律較多偏重于城市如何规划与建设方面,在建设过程中是否生态建设并未给予太大关注。并且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有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规划、建设路径、项目实施验收、后期责任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规细则还处于空白状态。调查发现,镇江市缺少城市雨洪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可依靠的指导标准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在城市雨洪管理方面,我国现有的部门机制是防洪与排涝分别由水利部和市政部负责,但在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雨洪问题还会涉及环保、水务、园林等其他多个部门,所涉及部门越多,管理起来难度就会越大。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个建设项目可能需要多个部门、专业和施工单位分别负责,这也会导致不同部门之间不够协调,存在职权交叉、管理权限不明、衔接整合不畅等问题。

4.1.2 经济形势严峻,财政压力较大

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试点城市信息可知,2015年~2017年间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投资平均规模约为80亿元,建设规划和实施的资金投入主要依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但在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地经济发展增速减慢,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地方政府缩减财政收支这一大背景下,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建设海绵城市的效益显现需要较长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变为可见的物质利益或经济效益,此时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可能难以建立起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

4.1.3 对“海绵城市”认识不足,缺少民众参与

虽然低影响开发技术和雨洪管理在国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也仅仅只有几年时间。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对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更是模糊。镇江市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识情况并不乐观,海绵城市建设参与现状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大多数民众都希望改变现状,配合海绵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政府缺乏有效引导,配合途径较少等问题,民众参与程度并不理想。

4.2 政策建议

4.2.1 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有关宣传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应担当主导者,协调多部门和社会利益,统筹海绵城市的各项工作。制定支持性的政策法规,做到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镇江市政府应在充分分析认识当地自然环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等问题的基础上,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和高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行动方案。同时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雨洪管理的经验,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在有关生态文明方面加大教育与宣传投入,培养当地居民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宣传海绵城市的相关知识,让公众充分认识海绵城市建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

4.2.2 制定融资政策,创新融资渠道

海绵城市的建设面临着投资巨大、回报机制不明等经济方面的挑战,单靠政府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行的,必须以市场化方式调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政府经济的支持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是一种投资导向,只有通过创新投融资渠道才能真正缓解资金瓶颈。政府应当制定与海绵城市建设相配合的投融资政策,除了制定PPP政策机制外,还可以与有能力的企业集团或社会团体合作,进行多渠道投融资模式。

4.2.3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海绵城市

镇江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实施,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及时发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城市水问题。通过推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可以使原来非常困难的监控参量变得容易实现,使海绵城市更加智慧、安全、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Hinman,Curtis.Low Impact Development:Technical Guidance Manual for Pugent Sound [R].Olympia,WA:Puget Sound Action Team,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Pierce County Extension,2005.

[2] 莫琳,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05).

[3] 马海良,王若梅,訾永成.海绵城市的特征解读和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2).

①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碳水耦合的低碳海绵城市建设路径研究;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科技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城市空间效率的海绵城市成长机制研究。

作者:李珊珊 王武港 周泽聿 钟冠宇 胡媛媛

城市水务法规完善论文 篇3:

新时期水务管理工作开展研究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水作为重要的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进入发展新时期,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管理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显现,给水资源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新时期我国如何做好水务管理工作是主要解决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时期;水务管理;工作开展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24

水务管理工作中管理对象是一个动态的多目标系统,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协调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关系的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务管理工作是在城乡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以区域内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通过对管理区域内水资源防洪、水源、供水、用水以及节水等处理工作,保证城乡之间的水电等所有涉务事物实现一体化管理。

1水务管理概述

1.1水务管理对象

水务管理不仅是对水资源本身进行管理,还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环节,比如说防洪排洪、污水处理、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建设等工程都离不开水务管理工作。所以水务管理对象具有动态化、多目标性的特点,水务管理中包含对各个子系统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水务管理的目标

水务管理的目标首先是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水务管理法规体系,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目的。其次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在政府的推动下能够建立起水权和水市场的有偿使用制度,最终形成节水型社会。其次是通过水务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下对水的需求,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3水务管理内容

水务管理内容是通过对水务客体的管理,能够实现对水安全、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水市场以及供用水四项工作的优化管理。水务管理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比较复杂性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需要设计水资源的方方面面,同时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水务管理内容最终是为水务管理目标而服务的。

2水务管理工作开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1水务管理工作现状

隨着社会的发展,水务管理工作经过几次变革,当前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以水利部为统一管理部门的管理机构,同时建立起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我国的水利部门是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工作涵盖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时水利部门在开展工作中还实现与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以及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合作,在工作中实现各个部门的分工和协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水资源的管理。

在我国已经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区域,成立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水利局撤销,成立水务局,另一种是直接将水利局更名成水务局,或者是在水利局基础上挂水务局的牌子。这两种水务组织形式都是在原有水利部门的功能基础上增加供水、节水以及排水等管理职能,部分地区还将污水处理的管理职能交由水务管理部门。还有一部分地区在进行水务管理工作中直接采用与其他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在防洪排洪、供水以及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负责,形成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比如说水利部门主要负责防洪和水资源管理,供水、节水以及市政排水的工作由城建部门负责,而水环境内的保护则是由环保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

2.2水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我国采取自下而上的水务体制改革方式,在改革中出现管理体制与机构功能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从水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分析,水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水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造成管理工作开展中出现问题。水务管理一体化在纵向上职能出现偏差,工作开展中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水务管理中法律法规等不完善,技术规范体系不健全造成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水务管理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在我国节水以及和水资源保护观念不高,影响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在我国实际工作中缺乏对水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导致出现工作漏洞。

如果是从水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分析,水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防洪排涝、供用水节水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建设三个方面。首先在防洪排涝方面,在大多数城市中防洪标准普遍存在偏低的问题,调蓄洪水的能力不强,增加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并且在城市中居民的防洪意识比较匮乏,防灾和减灾意识不强,因此在城市中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漏洞。其次是供用水和节水方面的问题,部分城市中存在水管老化现象,造成水源的浪费,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供水和节水技术仍需提高。最后是水环境以及水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方面,对污水处理的和防止的技术发展缓慢,引发水环境问题。

3新时期水务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3.1加强改革,建立完善的水务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水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加快对水务体制的改革,这要求在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水务管理机体,加强对水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抓住突出问题,攻克难关,进一步加大力度明确改革基本任务,推进改革的深入。同时为加强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工作的专项监督,监督工作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区域内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进行协调并重点将问题解决,水务局要积极做好区域内管理工作,积极主动与各地方部门进行联系,保证水务工作的良好开展。

水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管理中需要巨大的支出,各地方对水务管理进行综合考虑后,对经费进行测算和评估,按照相关要求,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同时引进优秀的水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水务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保证。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是得到领导的重视,所以加强对水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引起领导重视,对水务管理有正确认识,获得政府最大支持。水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相关政策和完善和优化,健全技术规范体系。

3.2加强宣传,积极解决水问题

在进行水务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不高,并且防灾和减灾意识比较薄弱,影响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节水意识的宣传。水务管理设计到的部门比较多所以在工作中,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水务部门积极制定管理方案,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在工作中立足实际,加强城市中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并综合分析区域内水环境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3.3积极创新,学习国外新进经验

创新是推进水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强水务管理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水务一体化是解决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给各国中的主要问题,世界各国在水务管理工作上方法各不相同,我国可以学习国外水务管理工作比较好的经验。当前国外大部分城市供水系统都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在投资和运营上采用不同的形式,在保证水务产业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的下放到民营企业中,给城市水务运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西方国家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对供水机构的管理和对水价的管理都掌握在政府有效控制内,实现调控个的作用。

4结束语

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城市发展和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水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实现对水资源的管理是重要手段。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水务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制定良好的水务管理机制,积极进行创新,不断吸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新时期,明确水务管理工作重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水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水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发挥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势扎实开展水利普查工作[J].水利天地,2012,(02).

[2]王飞.新时期水务工程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1).

[3]耿清涛.智慧水务的发展及实践[J].给水排水动态,2015,(06).

[4]刘华春,张志刚,杨智.我国水务管理现状及问题浅析[J].智慧,2014,(12).

作者:潘莹

上一篇:保障措施贸易救济论文下一篇:索赔时效工程合同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