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论文

2022-04-21

[摘要]我国传统理念下的民办高等教育运行体制,多倾向于以政府为单一管理主体、以自上而下的控制为单一管理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治理理论,则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论文 篇1: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看人事管理制度

【摘要】在官僚制理论指导下的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僵化而没有弹性,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没有明确的责任机制等弊端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正是针对官僚制度的弊端而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具备灵活有弹性、注重产出、明确责任等优势,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文章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批判。

【关键词】官僚制 新公共管理 人事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在公共部门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行政模式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本文指非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的管理)几乎完全遵循了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这种官僚制理论是针对政党分赃制的弊端而产生的,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是被誉为最为成功的管理理论。但是7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官僚制理论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运行过程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这种理论支撑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方各国进入了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时代。在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新公共管理”理论是针对官僚制的缺陷而产生的,在新公共管理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比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传统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期,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创立的用来描述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的一种理论,建立在理性和法律基础之上,是指一种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与早期的行政模式相比,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它用各种规定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组织及其规定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人更重要。官僚制体系在其自身的运行中以及在对其客户如何行事方面是非人格化的,并且在各种规定和非人格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及其规定在个人离开组织时仍然保持不变。传统行政模式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几乎完全遵循了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作为一项人事管理制度,与早期人事管理制度相比较,这种人事管理制度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取代了政党分赃制,改变了早期行政以个人关系为基础的,忠诚于某个亲戚、保护人、领导人或政党——而不是忠诚于制度本身的弊端。职能的专门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等级制和规章制度确定的权威有助于做出确定的决策;终身雇佣制、特殊的薪金和养老制度使公职人员获得稳定感,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并且培养了公职人员对公共服务的忠诚感,弱化了公职的政治性。适应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要求,但是这种人事管理制度优势的发挥必须以环境为依托,离开了这些环境条件,他们就可能不再成为优势,甚至会成为劣势。当时的社会适逢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完善阶段,对组织创新能力要求不高,社会需要仍维持在较低水平,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尚未成为主流。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针对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缺陷而产生。它注重于结果、灵活性和激励因素顺应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人事管理制度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这种新管理方法有很多名称:“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名称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内涵和特征。陈振明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曾将“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为八个方面:(1)让管理者进行管理;(2)衡量业绩;(3)产出控制;(4)顾客至上;(5)分散化;(6)引入竞争机制;(7)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8)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采用了大量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实践证明,公共部门的政治本质确实有别于私营部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是政治性的,或者所有的政策都是由政治家做出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除却最高层的管理外,许多工作都是一样的,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吸取私营部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有其科学依据。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针对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低效率、僵化、只重投入不管产出等弊端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它更多地强调公职人员的“管理”职责而非“行政”。其公职人员在此称为“公共管理者”。相比较而言,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强调政治中立原则是不现实的,公共服务是一种政治制度,而公职人员的行为也必须以政治环境为背景的,所以将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进行分离是不切实际的。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制度承认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的相关性,公共管理人员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进行工作,参与政治事务,可以把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与信息反馈到决策中,将会更清楚地了解可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政治成本和利益,而不是藏在不真实的中立后面。公共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以个人名义对其工作负责,且一旦工作出现偏差,就必须承担失去工作的风险,这样就会减少行政成本。

2、传统公职人员在封闭的官僚组织里工作,高高在上、官僚作风严重,公众意见颇多。规则化原则要求行政人员只要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即可,这样公职人员根本不考虑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并且规章制度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规定所有事情的操作。但是随着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高,需求愈来愈个性化,统一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根本不能满足。而公共管理者是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公共管理者的服务以顾客为导向,满足公众的需要而不是“自我服务”,增强了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必将赢得公众的满意和支持。

3、传统人事制度的等级制使组织运行僵化,无法应付快速的变化。等级制的原则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设定了大量的等级,每个等级之下又分设许多子级,并设定限制以防止下级的发展超过一定程度。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管理者可以使文件在电脑屏幕上显现出来,根本不再需要等级制度逐级传递到自己手中。并且信息化社会要求行动迅速,如果还要等到层层请示再做决策,许多机遇都会错过。新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更加强调灵活性,削减了大量的中间等级,产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行分权式管理,取代了高度集中的等级制度,这样公共管理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来自客户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反馈。同时这种人事管理制度还着力发展一批可随时在不同职位和部门之间流动的高级管理人才,这样更具灵活性,以优化人员配置。

4、传统人事制度的终身雇佣制原则使得组织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公职人员没有危机感,不管称职不称职在实践中都不能解雇任何人,有了铁饭碗,行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组织内部象一盘散沙。新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有保障的终身雇佣制,实行灵活的退休金制度,使得公职人员的优势地位正在消失。根据绩效进行考核,表现不好的雇员将被解雇。而且更多地实行合同制,实行合同制的员工不再享有公共服务的就业条件,减小政府的负担。主要实行绩效控制,如果完不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就会有被惩罚或者解雇的风险。

5、传统人事制度规定基层的行政人员可以从学校直接招聘进行补充,但是实践中却常常被扭曲,认为所有的人员招聘都应该达到这一标准,歧视那些学历不高但更有能力的人。人员晋升只能从初级职务开始,一大批公职人员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提升,直至离职,直接任命外界人员担任较高的职务是不被允许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管理者雇佣最合格者的雇佣制度,注重的是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从基层选拔上来,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招聘过来,基层任命不再是达到最高职务的必经之路,并且从外界招聘人员担任较高职务将更为普遍。扩大了公职人员的“入口”,选拔的公职人员将更符合职位的需要。

6、传统人事制度虽然确立了功绩制的晋升标准,但实际中资力原则非常普遍,单纯的由服务年限的长短就可以决定升迁与否。使得那些没有耐心的或者天资高的公职人员将会离开。有毅力、无野心的或健康的公职人员将会成为部门的首长。组织成为庸庸碌碌人员的温床。新公共管理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工作中的绩效对人员进行测评,建立一套绩效评估体系,按照业绩进行管理,绩效好的公职人员将会得到提升。这种人事管理制度还改变了以前的按“位”和“服务年限”付给薪金的制度,按业绩付酬,不论“地位”的高低,这样有助于激励公职人员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7、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转,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过于注重遵守规章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注重的是过程。刻板的规章制度严重妨碍了公职人员办事的效率,不能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同时公职人员也并不可能只会机械的遵从规则而不带丝毫的个人成分。“新”的人事制度制定出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实现组织使命的制度,没有规定公共管理者如何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关注的是完成目标的结果,追求的是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这样公共管理者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寻求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完成使命,给予公共管理者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激发士气,更具有创新精神。

8、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公共利益被假定为公职人员的惟一动机,为公众服务是无条件的付出,会受到公共利益的奖励。但是实践证明人在行为方面基本上是自利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官僚政治”的现象。不能不承认公职人员在行政过程中会更多的关注个人利益非公共利益,谋求个人的发展,公共利益不可能是惟一动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的人事管理制度承认个人抱负可产生最优的结果,给雇员充分的发展空间。

总之,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对官僚制理论的彻底清算和否定,在其指导下的人事管理制度运用较好的管理方法,并且和新技术相结合,使得可利用的人力资源素质比以前要高,对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康之.公共行政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美]戴维·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陈振明.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M].厦门大学出版社(哲社版),2000(2).

[5]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

[6]钱再见.科层制组织的理性与非理性——兼论中国组织体制改革的理性化趋向[J].求实,2001(2).

作者:张海枝

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论文 篇2:

治理理论视角下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和谐构建

[摘要]我国传统理念下的民办高等教育运行体制,多倾向于以政府为单一管理主体、以自上而下的控制为单一管理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治理理论,则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其倡导的多元治理、协商对话、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等核心价值,能够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体制在政府、市场机制、高校自身及社会中介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参与下和谐、有序地运行,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治理理论 民办高等教育 和谐构建

[作者简介]卢鑫(1982- ),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理论。(山东 济南 250100)

民办高等教育是国家办学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教育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政府与社会的重视。

一、我国传统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单一性

我国的民办教育自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形成规模至今,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历史环境的约束和人们对民办教育认识的局限,民办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探索中。在这期间,民办教育的兴办主体明显表现出过于依靠单方力量组织办学的特征,要么是在古代起步阶段单纯依靠个人力量办学,如先秦时代的孔子、墨子兴办私学;要么是集中的政府决定式教育管理体制,忽视了市场机制的参与,如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的计划性教育管理体制,民办学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二、治理理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视角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各组织之间联系的日益增强,民办教育越来越不能依靠单一主体力量来保证其高质量的实施。从政府到市场,从社会用人单位到社会中介组织,民办教育体系日益形成一种多元构建与治理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运行应坚持一种政府、市场、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治理理论,正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和谐构建提供了一种改革的视角,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一股新的推动力。

治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哲学的提出,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兴起的一种理论,它随后在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逐渐成为社会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框架理念与价值追求。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俞可平先生认为,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作出了最权威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理论是政府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反思,其所强调的参与、共享等核心价值不仅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主要的行政实践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所接受、认同。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治理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理论是相同的:强调权力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都可以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强调界限责任的模糊性——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原先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和社会,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依赖;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性——提倡在管理系统内形成一个基于信任与互利基础的自组织网络,加强组织性与自主性;强调技术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除原来采用的完成政府职能的手段和方法外,还积极提倡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更高的效率来引导和控制公共事务。

三、多元治理:民办高等教育对治理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多元”和“参与”是治理理论最核心、最突出的体现。以“多元”为核心的治理理论,通过政府、市场及公民社会共同合作与治理的途径,能够实现利益博弈中的利益共享与多赢。对于民办学校亦是如此。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坚持“多元”治理结构,积极鼓励政府之外的市场、社会中介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事业中来,各尽其责,各就其位,既是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治理理论的最好诠释与应用。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环境

对政府来说,创建一种清晰、稳定、均衡的民办高等教育制度环境,是其首要的职能与责任,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条件。在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阶段,政府应积极做宏观指挥的“掌舵者”,不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和投资,而是在尊重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民办教育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激励性的优惠政策,实现从“刚性指令性”到“弹性指导性”模式的转变。

1.树立平等意识,优化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尽管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两者在办学政策、管理体制、人才流动以及师生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公共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公共政策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它要求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法律地位上,为民办高校提供一个与公办高校进行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因此,政府有必要尽快摆脱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树立公办与民办学校平等的意识,积极制定与执行和民办学校有关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确保民办学校在征地、税收减免、教师和学生待遇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的同等政策待遇,在公平竞争下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2.构建完备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是对我国现阶段民办教育事业经验的总结,但还是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只是针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性的原则作出了规定,操作实施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在遵循《民办教育促进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一些更加细化和更富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二是在政府资助、银行信贷等问题上未能解决《民办教育促进法》与其他部门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各法律体系之间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办高校自身所应享有的权利。因此,对与民办教育发展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清理,保证各配套法律体系间的协调性、衔接性和上下位法的不抵触性,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目前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系统,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个人承担,即学校主要以学费为办学经费来源。政府不为民办高校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不仅容易影响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也使得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更加市场化,办学活动的公益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政府应积极酝酿各项配套政策,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

(二)引入市场机制,坚持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并重

民办教育与基础教育等其他办学层次相比,其外部性逐渐减弱,而个人产品的属性越来越强,即随着教育层次越来越高,教育产品带给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日益增大。因此,从理论上讲,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偏重于个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有条件引入市场机制。

1.师资队伍建设市场化。目前,由于缺乏社会性的教师培养制度,导致以师资为主的专业人才市场基本不存在。因此,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往往以退休教师以及刚毕业的本科生和少量研究生为主,老龄化、兼职多以及流动性强成为民校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而在教师的聘用上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师资市场,既可以使教师劳动力的供求双方能够平等协商、互相选择,为有能力、有资格的教师提供求职、就业的专门场所和机会,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办学信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2.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增长技能的载体。伴随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原有的职业结构和劳动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断走向多样化。因此,民办高校应从社会的需要出发,确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使培养的学生在技术业务素质上经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

3.融资渠道市场化。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都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政府应对民办教育进行资助,但在政府财政力量有限以及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应树立强烈的市场观念,广泛拓展筹资渠道,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难题。除举办者出资外,还可以考虑进入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强化自身资产的“商业化”运作,通过房屋出租、科学教研服务、科学技术转化和校办企业经营等多种形式获得资金。民办高校作为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是必然的,但这种规律是与遵循教育规律并重的。市场化的成功运作是以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的,而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规律的运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高校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与一般的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享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何组织和利用好这种权利,以实现民办高校的自我发展和超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高校的自身建设,首先体现在高校的自我生存与发展。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较少来自政府部门的经济资助和某些保护性政策的支持,这使得民办高校在与公办学校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民办学校在争取政府支持、坚持市场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走出自己的特色办学道路,这种特色应体现在办学、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校风班风建设、教职工风貌等各个方面。

2.加强高校自我约束与自我警醒的能力。享有办学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民办高校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发展。民办高校在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一味追求市场效果而忽视办学质量。民办高校应加强办学效益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警醒,不偏离培育人才的主题。

3.加强学校的自我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目前我国民办高校除了部分法人机构举办外,大多采取了公民个人出资举办的“家族化”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在变动频繁初创时期,能够有效减少争执、抓住发展机遇,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多,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执行相应的职能。民办学校只有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依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施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才能促成民办高校自身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四)强化社会参与意识,培育中介力量

世界各国的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表明,在政府主管部门之外,各国普遍建有各种社会性组织网络,如私立学校协会等。这些社会性组织网络在各民办学校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之间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因此,让社会参与管理,实行社会参与、督导和评估,能够使民办教育更好地惠及民众、服务社会。

1.决策与管理参与的社会性。民办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实体,它与社会各组织、各方面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对民办学校来说,学校的重大事情,不可能是校长或学校创办人一人说了算,它必须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在学校规划、招生、收费等一系列重大和敏感问题上,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将会有利于保证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正确性和针对性。

2.教育评估的社会性。政府的教育评估多是从宏观的高度,带有检查、监督和考核的性质。而社会组织进行的评估,是为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性的意见,且由于教育专家等倾向于从专业角度出发并且对民办高校的情况较为熟悉,因此所做出的评估意见更权威、更有针对性。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三者共同进行的评估活动,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保证学校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

3.积极培育社会中介力量。目前,民办学校与政府之间以及民办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因此,有必要积极培育高等教育基金会、民办高等教育联合会及社会专家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利用其来承担咨询、协调、评估、监督及沟通等职能。这样既可以维护政府和学校双方的合法利益,也可防止政府部门滥用职权和学校的违规操作,从而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现象。

四、治理理论促成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和谐构建

著名的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针对“公用地两难”的困境,曾经提出让参与者自己在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种商榷、对话机制,达成共识,以合作的方式来适当规避过度竞争带来的利益损失。而《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也认为,公正是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是通过博弈形成一种均衡,其所提倡的参与、协调、共识与多赢,也正是治理理论的题中之意。治理理论改变了传统理念指导下的民办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从政府作为唯一合法管理主体到政府、市场、高校自身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治理;从政府实行单向、强制、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干预到多向交流、沟通与互动,从单目标追求学校办学效益到致力于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等多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共享。在民办高校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高校自身和社会中介等各个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互动发展、协调配合的整体。在民办高等教育对治理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政府、高校自身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的共享与多赢:政府通过做好协调和监管工作,能够成功地展示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增强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力和公信力;学校利用政府给予的优越、宽松的环境,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用活办学自主权,提升办学效益;而社会公众则通过参与过程,明确表达自己对教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并充分行使监督权,使民办高等教育的服务越来越优质地惠及每位公众。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在对治理理论的应用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证了自身体系的和谐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3]俞可平.引论:治理和善治[A].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夏季亭,贾东荣.民办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山东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6]黄藤,阎光才.民办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卢 鑫

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论文 篇3:

公共管理:高职治理结构的变革取向

摘要:高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加快由政府治理结构即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本文就公共管理结构下的高职教育变革,从教育理念、体制、运行机制、内部管理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管理;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变革

随着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以效率与公平为价值核心的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公共行政延伸和发展的公共管理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及市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在国内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变革的深入发展,也为高校变革奠定了制度和理论基础。

关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在此过程中,西方各国政府管理模式开始从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管理,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境变化的、颇具弹性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为价值核心,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参与权利和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导向。公共管理部门,包括政府组织、公益企业、公益事业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具有执行国家公共意志、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基本属性,又有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管理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的目的,更有追求社会公平、加强公共责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责任。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普遍把教育归属于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部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国家职业教育职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高职治理结构的变革。

关于高职治理结构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是公私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当前,治理理论在全球广泛传播,已经发展到地方治理、学校治理、公司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促使我们对传统的管理理论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承担国家职业教育职能、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政府、社会等外部环境及其内部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独立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运行方式。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在数量、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政府主导,缺乏自主性

高职院校主要由政府投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教育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种状况下的政府治理主要依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来实现,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模式单一,大量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学校自主权难以真正发挥,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从属地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短缺、浪费和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社会各阶层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社会收入不公平。

(二)管理方式“泛行政化”

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一般遵循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部门林立,等级分明,本应成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大学精神受到了行政权力的限制。现在,备受青睐的“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等也都带上了行政化的鲜明烙印。

(三)创新乏力,缺少特色,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学生就业困难

从发展历史来看,高职院校一般来自于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和中专学校,具有较多的中专累加、本科“压缩饼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优势发挥不明显,特别是部分院校目标定位模糊,办学缺乏特色,招生就业困难,缺乏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缓慢,改革进程步履维艰。因而,如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则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共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治理变革

高职院校在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高职教育必须鲜明体现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

(一)理念的变革——职教理念的凝聚和提升

职教理念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这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期望与价值建构,是职教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学理念而存在。高职院校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不仅生产、传播职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社会劳动者。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除却局限于目标定位层次上的简单理念形成,重新提炼自己的大学理念,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摒弃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倾向,在民主、自由的大学理念中融入现代化大生产、现代职业教育的丰富内涵。

(二)体制的变革——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与现代学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对大学的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好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和大学学术权力的关系,在完善宏观管理与监督基本职能的前提下,规范对大学的行政审批,使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管理上真正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对学校的过度行政干预,为学校创造能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

体制变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政校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学校,剥离彼此的隶属关系,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使政府能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为学校及各类受教育者提供良好、公平、高效的服务。必须健全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学校按自主意愿和具体情况决定资源分配、资金使用、课程设置、教师聘用、人事安排等,真正拥有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办学的自主权。

(三)运行机制的变革——依靠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02和2003两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已分别达到72.8%和73.8%,市场机制已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配置作用。在教育领域,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但教育依然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领域之一。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力度,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重点在于:第一,引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第二,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多元化,国办、民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扩大教育供给,赋予教育消费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校教育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四)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人本管理

人本特色的高职治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在治理过程中,一是要创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产业、行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形成自身在教学、管理、就业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必须转变单一的以学生培养为主的模式,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再就业的需要,把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形成学生培养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并重的发展局面。二是要创建一个有个性的新的培养机制。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教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全完善的人格;必须注重产学研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按照行业、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三是要有一个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必须注重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创设师生全面发展的环境;要通过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按工作绩效进行分配,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机构运转的效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要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培养的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述评[J].中国行政研究,2000,(8):12-13.

[2]蔡立辉.论公共管理的特征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2,(4):19-20.

[3]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4]王乐夫.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J].学术研究,2003,(3):34-36.

[5]于海棠.治理:高校管理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28-30.

[6]龙献忠.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J].民办教育研究,2003,(6):19-20.

作者简介:

杨国军(1973—),男,河北丰润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从事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杨国军

上一篇:教学一体化初中语文论文下一篇: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