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9

我省扩大农村贷款担保范围近日,省政府印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方案》,从多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担保方式。今年开始探索扩大农村贷款担保物范围,将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草原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债权、订单、保单、仓单等纳入抵押担保范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保险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保险发展管理论文 篇1:

系统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摘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区域金融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它不但影响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不利于集群系统创新绩效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发挥。要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促进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积极进行系统创新,打破地方割据,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加快建立区域统一金融市场。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集群经济 系统创新 金融合作

System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Zhang Hong

1.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20世纪初,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1世纪,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国际经济潮流中,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和带动上海大都市圈的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平衡国内储蓄和投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中国在新的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最大收益,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对外竞争力。

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包括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与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覆盖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是国内唯一一个金融市场体系较发达的城市。中国银联、工商银行票据中心、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全国97家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平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的数据处理中心等一批有重要市场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都已相继落户上海。而且上海是苏浙企业投资最多的城市,浙江驻沪企业协会称,该省进沪企业已有5万家,注册资本总额达610亿元;江苏省政府驻沪办称,江苏省在沪企业有1万多家,大部分为私营企业,其中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就达18家。而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也正走出上海,在临近的苏浙两省投资办厂。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企业对外省市的投资中,江浙地区所占比例达63%,上海企业在苏浙两省的各类经济合作项目约4705个(含科技成果转让),协议投资79.54亿元。①

但是,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苏浙沪的资金流动相当在程度上受到区域金融市场分割的影响。传统行政区划造成的行政壁垒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的主要障碍。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率先在金融行业打破行政壁垒,促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实现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集群系统的合作与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2.系统创新与上海大都市圈的金融合作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或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②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确立自己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相对于周边城市和地区而言,上海已经形成了金融机构的集聚和金融产业的集群。但是,当产业集聚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区域边界和国家行政区划形成冲突时,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进行系统创新,促进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资源优化整合,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市场的一体化。

2.1 集群经济与系统缺陷理论。

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的规模经济是金融产业集聚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向心力,其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支付体系和由此而来的交易结算中。例如,Kindleberger指出,对于n个金融中心,最有效的支付体系会在一个单一的金融中心中包括所有支付的集中。因此,只有n-1个通信渠道是必需的,而不是双边支付结算的情况下的n(n-1)2。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这些支付机制的成本可通过集中中心中的所有活动来减少。Kindleberger指出,“随着一个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企业发现自己能够通过集中于大都市的金融中心,利用银行业的交易媒介功能节约资金周转余额。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趋向于在大都市设立财务部门,在当地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且可以运用较少的资金周转余额为更大规模的支付融资。竞争性日益增加的证券市场为资金短缺者提供更多的、更加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规模经济不仅存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功能之中,就贷款、贴现和债券而言,规模经济还存在于延期偿付标准功能之中”。黄解宇、杨再斌(2006)认为,金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效应)是金融机构集聚的直接原因。Martin和Ottaviano(1997)、Baldwin和Forslid(2000)认为,集聚经济必然是以一定的规模为前提,通过微观主体的内在规模经济来实现,集聚经济作为外部的规模经济总是与区域的经济活动相联系,外部规模经济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之一。

但是,在一个集群系统中,除了会发生市场失败要求政府干预,还有可能产生系统缺陷,即集群系统中公司与公司以及公司与非公司主体之间的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障碍。系统缺陷可能会限制集群系统中的知识共享和知识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不利于集群创新绩效的提高。系统缺陷理论认为,一个集群系统中可能存在如下缺陷:第一,主体间互动有限。由于集群内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相关企业存在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失去很多潜在的学习和创新机会;第二,信息失效。由于缺乏战略信息,主体对未来的技术和商业发展缺乏远见,或是各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出现瓶颈,限制了集群的创新潜力;第三,组织机构失效。当各种教育、研究、金融等机构,文化、法律和传统的组织机构不能创造和开发新的技术时,就出现组织机构失效;第四,知识基础设施与商业需求间不匹配。即,公共知识机构开发的知识与商业需求相去甚远,知识可能太“科学化”而很难判断它是否有潜在的市场,或者知识可能有充分的应用前景,但没有商业前景;第五,缺乏高要求、挑剔的顾客。对特殊技术或对技术的新奇应用有大量需求的顾客的存在可能会刺激企业创新。

系统缺陷理论将创新系统的运行和绩效视为一个整体,认为政府有责任制定竞争政策,消除管制,建设稳定而又可靠的物质基础设施,当市场中出现合作需求,但却缺乏支持合作的组织时,政府有责任运用其组织能力将各个活动主体聚集在一起,为未来技术和市场开发提供战略信息。总之,政府在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和中介人,为集群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提供沟通的渠道和支持的激励机制,将各主体集聚在一起,促进其合作与分工,从而提供有利于集群创新的环境,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2.2 创新系统与上海大都市圈的金融合作。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尽管在中国是最早形成大都市圈的地区,城市体系较为完善,但内部横向经济联系并不强,16个城市各自为政,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以及与旧体制相伴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更使得城市间的无序竞争加剧,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圈地运动”等现象严重,金融市场分割以及金融服务的条块经济等系统缺陷严重限制了上海大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和集群创新潜力的发挥。

有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无论是市场化总指数,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优于中西部地区③,如图1所示。相对而言,三大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都落后于其它市场化指标,其中中西部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最低,只有2.53,但是和其它市场化程度指标相比,东部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相对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从2000年到2002年市场化程度的发展动态来看,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较快,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则上升了0.64,增加到2002年的5.87。

虽然根据三大地区划分的市场化指数来判断上海大都市圈的区域市场化程度稍显粗糙,但是,上海大都市圈内的16个城市都是东部地区相对最有活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我们完全有理由判定上海大都市圈无论在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是在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上都要优于其它地区。但是,上海大都市圈要建立自己的终极竞争优势,特别是和国外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大都市圈相比较,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发挥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加快区域要素市场的培育,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促进和带动作用。

由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该地区,同时也相应吸引和带动了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至2005年底,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123家,其中年内新增14家。在沪经营的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达84家(含同城支行),年内增加9家,资产总计达484.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65家,增加10家,人民币资产总额达1144.55亿元,增长48.5%.有29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的主报告行。④

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大都以都市经济圈为战略重点,把在上海的金融机构作为区域管理和数据处理的区域总部,辐射性地发展业务。与此同时,代表上海大都市圈经济活力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对跨区域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仍然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金融业务市场互相割裂,给都市圈内企业的融资和清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已不能满足都市圈经济的发展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都市圈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产品的复合性特征强化,即金融消费者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发展和金融供给者获取合作准租的内在驱动;以及金融企业的资产专业性较高、金融企业的异质性、交易频率较高和不确定性程度较大使得金融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集群形式(连建辉等,2005)。因此,要消除上海大都市圈的系统缺陷,充分发挥集群经济的创新优势,就必须加强都市圈内各城市的金融合作,打破传统行政区划设置的禁锢,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3.区域金融合作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如前所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要求。上海要发挥区域龙头城市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发展其最具比较优势的金融产业,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并帶动整个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3.1 加快长三角统一票据市场的建设。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从近几年长三角企业融资格局看,票据融资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已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供给渠道。2005年,江苏省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仍是主要资金供给渠道,全省本外币贷款约占全社会融资总量44.2%,但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较2004年下降9个百分点。银行承兑汇票发展较快,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2005年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增加851.27亿元,占全社会融资总量16.9%,较上年上升7.4个百分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迅速增长,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已对银行贷款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由于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企业贷款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2005年,江苏省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之和)与中长期贷款的新增额之比由2004年的0.69∶1提高到1.75∶1。同年,由于商业汇票业务和短期融资券对贷款的替代作用增强,浙江省年末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140.9亿元,同比少增295.4亿元,增速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峰谷差缩小至4.3%,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④

相对于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票据市场的准入、监管和业务执行却处于无序分散状态,既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资金的自由流动。由于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票据市场的准入、监管标准、业务执行标准不统一,造成了资金流动的梗阻。在江浙企业求“资”若渴时,上海的银行里却躺着高过3000亿元的存贷差。目前,上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票据市场,但是,由于区域金融市场的分割,长三角的许多城市迟迟无法进入。同时,银行跨系统的资金清算率较低,外地居民在上海购置房产不能使用当地按揭,手持信用卡在异地取款,必须为之付出额外的费用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阻滞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可在各专业银行组建各自区域中心的基础上,组织区域内金融同业组建电子收付结算中心清算银行;组建三地票据信息中心和区域票据登记查询交易系统,简化票据联合结算程序。三地金融行业也可由央行发起,共同组建三地企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共同建立企业和个人逃废债信息交流制度,定期公布黑名单,共同建设长三角金融安全区。

3.2 加快长三角金融创新。

集群经济要求上海大都市圈进行金融创新,打破市场分割,建立都市圈统一的资金市场。在1995年10月29日~31日召开的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伦敦历史悠久的富林明国际投资银行提交了一份题为《伦敦——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系统报告。报告中指出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九大特点之一就是传统经验和金融创新的结合,首次公募债券的发行、欧洲债券和多种金融衍生产品与掉期业务、国营企业重组与上市的概念、国际存托凭证的发明等金融创新的诞生地都在伦敦。

3.2.1 金融制度创新。

1999年11月美国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结束了长达66年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的局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允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电子化潮流的推动下,上海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国际金融中心,必须积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推动银行业向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渗透,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通过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和其它行业的融合,不但可以拓宽银行的利润来源,而且可以促进银行混业经营制度的形成,增强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混业经营还有利于“金融百货公司”的设立,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实现与产业的结合,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3.2.2 金融服务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提供跨区域的结算、咨询、资信、理财、保险、证券、财务顾问、投资银行以及其他业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这种被称为“量身定做”的“一站式”服务的方式,也正是国际上银行的主流服务方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结算、收付代理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技术含量和收益都比较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跨国公司进驻长三角经济区,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也亟待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

3.2.3 金融政策创新。

在集群经济中,无论是针对单个集群还是所有的集群,集群政策都应注重培育区域的创新环境,促进区域内所有集群的发展。而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和政府获得政策绩效的时间往往不同步,因此,对于上海大都市圈来说,政府应该在提高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作用,长期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投资于区域间金融合作的网络建设,而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功能,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环境。对于一些可以在任期内取得短期成效或盈利的政策,如补贴、保护以及鼓励合并等,从长远看,这些都是阻碍创新的政策。同时,政府应积极地为外汇交易、离岸金融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和优惠条件,以“超越方式”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3.2.4 金融机构创新。

目前上海大都市圈内金融机构仍然比较单一,其中银行占了绝对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很不发达,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的高速发展产生的融资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创新的要求不但包括发展中小商业银行或民营银行,而且包括对金融机构内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客户资源、网络资源、企业家才能等方面的共有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上。建立“长三角金融超市”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实现金融机构创新的选择,它既有利于加强资金的横向融通,又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民间金融、地下金融问题的解决。

3.3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一般而言,大都市区域里的大、中、小型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于形成金融集聚,通过专业的劳动力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企业协助,例如会计业、保险精算、法律咨询等,金融服务产业将更加接近市场,减少交易成本。同时,通过专业的劳动力人才以及彼此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开发出创新技术。如果金融市场是有效的,那么金融市场越大,它的效率和流动性就越高(Davis,1990)。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将有利于规模经济和金融集聚效应的发挥,通过提供交易平台和交易场所,促进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产业、商业和金融资本在上海的集聚和分流,特别是吸引民营资本加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有利于强化上海金融市场服务全国的经济辐射功能。

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需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合作与互动的重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制度、金融服务、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将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服务,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建立区域内统一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使资金在區域内自由流动,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释

①数据转引自陆明、马晔华:《上海与周边城市金融互动现状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4卷17期

②Michea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as [M].NY:The Free Press,1990

③数据来源: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4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文中对三大地区的划分如下: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10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10省市(区)。

④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6年》。

参考文献

[1] George G.Kaufman,‘Emerging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J],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Vol.4,No.4 (2001) 365~377

[2] James Laurenceson and Kam Ki Tang,‘Shanghai’s Development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J],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Vol.8,No.1 (2005) 147~166

[3] 黄花叶、聂鸣、孙理军.《OECD国家集群政策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J],2003年第2期

[4] 金惠英.《打破“银政壁垒”实现联动双赢——关于长三角金融如何实现联动的调研报告》[J],《现代金融》,2004年第6期

[5] 陆明、马晔华.《上海与周边城市金融互动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4卷17期

[6] 沈城.《长三角都市圈貌合神离》[J],《资本市场杂志》,2003年第9期

[7] 薛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初步发展和“理论衰落”》 [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8] 俞浩进.《都市经济圈与国有商业银行跨区域服务研究》[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作者:张 红

银行保险发展管理论文 篇2:

涉民新政

我省扩大农村贷款担保范围

近日,省政府印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方案》,从多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担保方式。今年开始探索扩大农村贷款担保物范围,将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草原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债权、订单、保单、仓单等纳入抵押担保范围。要求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

为了给融资担保创造条件,我省将建立农产品订单登记备案或公证制度,规范农产品购销合同,积极推广大宗农副产品存货质押等方式,丰富合作组织融资手段。

我省还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对农业经营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如欲了解详情,请登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hlj.gov.cn/;链接方式:在“政务公开”栏目查询相关内容)

教育部等四部门

调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

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和资助比例将调整。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8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 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12 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

特殊要求: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在同一学年内不得重复申请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只能选择申请办理其中一种贷款。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可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资助政策变化: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调整后,有关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资助的标准,相应调整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 000元。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资助的其他事项,仍按原规定执行。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如欲了解详情,请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index.htm;链接方式:在“政策法规”栏目中查询相关内容)

商业银行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出现调整

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从今年8月1日起实施。文件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两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异地(含本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第三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信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如欲了解详情,请登录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链接方式:在“要闻”栏目中查询相关内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共十条,对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进行了规范,并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管理要求。

注册公号需实名认证。《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时政类新闻”范围明确。《规定》明确要求,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公号将通过加注标识区分权限。《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协议约定的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主管部门报告的义务。对违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信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银行保险发展管理论文 篇3:

近现代福州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摘 要:福州是福建省会,也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金融史发展沿革有着丰富的史料素材,福州的金融机构也呈现出繁荣的现代化特征。

关键词:福州金融业;发展;改革;历史

一、繁盛的福州近代金融业

福州金融业历史悠久,并曾繁盛一时。

鸦片战争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外国资本大量输入,福州洋行林立,外国资本纷纷在仓前山(今福州市仓山区)开设外资银行,开福州现代银行之先河。1862年,英国、印度合营的“印度商业银行”(又称“汇隆汇丰银行”)首先在福州设立代理处,这是近代福州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也是近代福州最早出现的现代意义的银行机构。1868年渣打银行到福州设立了分行,是近代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营运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

这一时期,台湾银行业也与福州开始了紧密的联系。1899年6月,福州豫大号钱庄作为台湾银行代理店,办理台湾与内地间的汇兑业务。1905年,台湾银行福州分行成立,时称福州出张所,行址设于南台泛船浦。到了民国时期,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四行、两局、一库”以及浙江实业银行、华南银行等民营银行也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福建省政府筹建的“福建省银行”在福州设立总行和营业机构,福州的国内银行机构达30余家,红极一时。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迅速接管了国民党政府在福州的19家金融机构,并对其进行改组,建立起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在吉祥山成立,指导全省金融工作,并设立营业部直接办理福州市的各项金融业务。

二、改革开放后福州金融业新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1984年,福州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福州经济金融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1987年,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又把福州列入全国第三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指导下,1987年4月7日,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转了市体改办、市人民银行《关于福州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福州市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从此,福州金融业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州金融业逐步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先后设立农、工、建、中4家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市支行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市支行分设出来,专门办理农村金融业务。1982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重新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福州分公司。特别是1984年10月设立工商银行福州市分行,专门办理工商企业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改变了人民银行“一身两任”(一方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一方面经营管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的状况,人民银行福州分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自从福州被列入全国第三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福州市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一批新型的金融机构,如设立太平洋、平安2家保险公司的分公司;筹建交通银行福州分行;设立15家城市信用社,3家农村金融服务社;设立股份制新型典当服务业福州质押贷款处和隆达质押贷款处;批准市榕兴财务公司改设为市信托投资公司;批准福建兴业银行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还先后批准设立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香港集友银行福州分行、日本琦玉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福州代表处,形成了开放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体系。

此后,包括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众多银行类机构相继在福州落户或设立,福州银行业呈现出繁荣发展态势。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银行类机构47家,其中法人银行13家、外资银行5家(含办事处)、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邮储银行1家、其他农村商业银行1家、其他银行类机构7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1984年成为首批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以来,福州的地方区域性银行机构得到较快的发展。1988年8月,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福建兴业银行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成为全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并于2007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兴业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分支机构和业务遍及全国各地,2013年,按总资产排名,该行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世界银行50强之一。

放眼30年,地方区域性银行机构正经历着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1996年12月,在原14家城市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联社的基础上,福州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福州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福州市商业银行”,2009年10月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2013年海峡银行全行资产总额达843.5亿元,较1996年末的20.8亿增长了40倍。而2006年,福州市城区农村信用社开始从多级法人向一级法人体制改革,迈出了改制发展重要的一步。至2011年,福州城区联社成功改制为福州农商银行。至2013年末,福州农商银行资产总额已达达199.34亿元,是2006年统一法人体制改革前全行资产的6.6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资本市场又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从被列为首批沿海港口开放城市至今,福州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发展。至2013年末,福州市共有2家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9家证券分公司,87家证券营业部,24家期货营业部,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9家。与此同时,其它金融业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至2013年底,在榕保险公司达51家,其中外资保险公司主体10家,全市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149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政策背景下,福州市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开放型的金融体系,已形成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三大业态为主,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等众多业态为辅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福州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在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利好的推动下,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福建证监局、福建保监局等中央驻闽金融管理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金融业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特事特办”:从首次编制的金融发展五年规划《福州市构建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专项规划》出炉,到《福州市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总体方案》实施;从“海西现代金融中心”目标的提出,到近1500亩的海峡金融商务区渐显雏形,十余家金融总部机构和区域总部机构入驻;从世界知名金融机构渣打银行落户榕城,到外资机构接踵而来,“引金入榕”工程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30年间,福州金融业实现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3.5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13%。而在1983年全市的金融业增加值仅为1.711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42%。30年间福州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190倍,年均增速达19.2%。2013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8950.14亿元、8159.89亿元,约为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比分别增长13.15%和15.67%。而

199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仅分别为85.41亿元、67.72亿元,这意味着20多年间,全市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100倍、120倍。

三、大事记:30年福州金融业那些事(1984年—2013年)

1984年:工商银行福州市分行设立,改变了人民银行“一身两任”。

198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厦门成立,并在福州设立分行。

1986年:世界银行对罗源县发放20万元人民币贷款,作为发展水产的生产资金。

1987年: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将福州列为全国第三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1988年:福州金融市场在广达路正式成立,由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加的融资场所,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三个管理部,即资金部、证券部、外汇调剂部。

1989年:福州市参股的股份制、综合性的交通银行福州支行重组成立。

1992年:国务院批准福州市列入第二批金融对外开放城市。

1993年:福建亚洲银行由中国银行福建信托咨询公司与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合资创办,6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开业。其惟一的机构即是在福州市设立的总行。

1994年:福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推行。

1996年:福州市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一福州城市合作银行成立。1998年,该行更名为福州市商业银行。

1998年:中央决定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变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做法,撤销省级分行,组建跨省(区)分行,福建纳入上海分行辖区,在省会福州合并原省分行和福州市分行,设立福州中心支行,承担福州市金融业发展管理职能。

1999年:中信银行登陆福州。

2000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州特派员办事处设立,负责对全省保险行业实施监管,2004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福建监管局。

2001年:香港恒生银行福州分行正式开业,这是首家在榕落户的港资银行。

2002年:平潭苏澳三桥自来水厂竣工,7月15日试供水,日供水1200吨。这是福州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水项目的第一个工程。

2003年: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行使原人民银行在福州市内的银行业监管职能。

2004年: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率先获准在福州经营人民币业务,成为全省第一家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

2005年:华夏银行福州分行成立。

2006年:工行在福州正式面向自然人推出了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最高贷款额度达300万元。

2007年:兴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地方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跨越。

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州市分行正式挂牌成立,经历了22年风雨历程的福州邮储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2009年:福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并相继实现了增资扩股、成功更名、走出区域等一系列战略突破。

2010年:恒丰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以及厦门银行登陆榕城。

2011年:第一只反映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指数“中证兴证海峡指数”在福州发布。

2012年:渣打银行福州分行在榕正式开张,成为福州首家欧美外资银行。

2012年: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首家运营场所在福州开业。

2013年:《福州市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总体方案》印发实施,并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金融中心、中小企业创新型融资中心和新兴产业金融产品研发中心的目标。

2014年:广发银行福州分行正式挂牌营业,东亚银行落地福州。

作者:刘丽雯

上一篇:历史文化的古建筑论文下一篇:行政诉讼维持判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