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从商业银行近年来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件入手,分析内部控制不足导致操作风险的原因,并从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出发,分别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自20世纪9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篇1:

中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中美商业银行在法制建设、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激励机制、外部监管、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美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 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制度

一、引言

商业银行需要权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确认自己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与控制技术讲风险控制到最低,从而确保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风险管理也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和系统化,风险管理的方法、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和美国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复杂的金融环境,美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并积累与发展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技术及经验,这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二、中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1)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发展。首先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高。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改进风险管理工具入手,积极建设风险管理体系,使得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为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大风险”管理战略,除对信用风险进行监管外,还提出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如招商银行引进花旗、摩根等知名银行使用的资金交易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前台、中台、后台的无缝对接,并扩大了风险监控范围。(2)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首先,美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认为风险管理是一种精神状态,注重将风险管理的原则深入移植到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他们日常工作行为中。其次,强调对银行各种风险的全面监控,将银行所有业务部门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并配有相应的管理管理系统和管理队伍。三是风险管理技术较为成熟。针对不同的风险,侧重对风险的量化管理,如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相一致,银行机构加强了基于量化分析技术的专家判断。通过在个人贷款业务中运用统计学模型获得信用评分等数据,银行预测违约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零售信贷业务也由此更加规范。

(二)中美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比较(1)中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情况。我国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通过专业银行改制而成,发展历史较短,银行法制建设并不完善。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框架。为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并颁布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的主要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其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核心。 (2)美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情况。1863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联邦银行法案—《国民银行法》颁布。1913年,颁布《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现在的美联储。1933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70年,颁布《金融控股公司法》,1984年,颁布《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允许商业银行跨州注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1987年颁布了《银行业竞争公平法》等法律,这些法的颁布使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环境得以完善和加强。

(三)中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比较 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存在漏洞,如风险管理机构主要是针对系信贷部门的管理,对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等进行严格的监控,而对于资金营运部、票据运用部、会计部门等其他业务部门并没有进行强调风险的管理。其次是内部控制执行起来存在困难。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银行为了保持和客户良好的关系,对企业贷前审查并不严格,违规放贷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的监督效果受到限制。美国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制度是实行总部一级管理制度。稽核部门设在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分支行不设立。在各区域管辖行设立稽核经理,稽核经理作为区域稽核的负责人直接领导稽核小组,稽核小组直接向董事会负责,而不必向银行总经理负责。另外,稽核小组在财务上保持独立性,并且人员数量上也要达到一定比例,确保稽核任务能够高效完成。再次,美国商业银行稽核内容设置较为完整,不仅包括复核性质的监督管理,而且还进行审计性质的监督管理。最后,美国商业银行稽核方法的运用较为灵活。首先依据各分支行的风险程度确定稽核对象和频率,使稽核更具有针对性;制定银行各种风险的测定标准,转化为数学模型,对银行的风险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分,并根据各部门分数高低确定稽核频率,分数低的要增加稽核次数。另一方面,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的方式同时进行,非现场稽核要求银行制定的部门定期提供业务数据和相关单据,对于发现的问题再交给现场稽核处理,基本实现了动态检测。

(四)激励制度的比较 (1)激励手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激励上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指固定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等。美国商业银行除了薪酬、精神激励外,还包括一系列股权激励机制,如股票期权计划、限制性股票计划、延迟股票计划和股票购买计划,对于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中美商业银行在激励手段方面都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形式,但和美国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对员工激励手段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全面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2)绩效评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主要依据行政级别,但其对银行的贡献、经营业绩关联较小,所以激励机制使得很多银行员工为了获取职位的升迁,过分看重短期利益,从而忽视长期利益,甚至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效率。美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固定收入比重较低,约占到30%左右,个人的业绩、岗位、职责都会和收入挂钩,并且流动性较强,鼓励创新。(3)激励的实施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是总分银行制,分支机构层次较多,在激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会影响考核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降低了考核的效率,最终影响到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结构较为完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激励考核,并且最终由银行股东大会所属的薪酬委员会来确定,激励政策的落实较为客观、公平。

(五)外部监管的比较 (1)市场准入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没有形成持续性监管,目前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更加偏重市场准入、对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要求很高,侧重合规经营,且对于金融创新等,如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则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配套制度,缺乏全面、持续性的监管。 美国是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金融法规严密,因此美国商业银行准入制度比较宽松,申请程序相对简单,无论是区域性银行还是国民银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可申请成立商业银行。对于银行经营许可证的审批程序,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采用同样的评估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指标:银行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状况、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银行对社会服务的便利条件和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银行的发展前景等。另外,美国商业银行在设立分支行和附属机构须经联邦储备体系的批准。(2)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方面。中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侧重现场监管,对于非现场检查缺乏管理经验。现场检查多是临时安排,监管的连续性不强,一般采取对报表资料、原始档案等随机抽样调查,主观性强、随意性大,样本很难真实反映银行风险情况。最后是合力监管尚未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在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方面尚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美国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重的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持续性监管。在美国,对于现场检查,监管机构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检查前的一个月,向被检查的银行提交详细的材料清单,要求商业银行对所提材料或问题进行准备;并且向参加检查的每个官员发出通知,告知其检查内容的设计安排、时间要求并提供相关材料等。同时,现场检查实行程序化管理。对于非现场检查,美国商业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每季度必须递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有关附属报表等资料,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必须符合监管当局的要求。为了避免重复报送,相应的银行向各自的金融监管机构报送。在非现场检查中,运用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对银行报送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以便把银行风险控制在早期阶段。

(六)危机处理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信誉保驾护航,在危机处理时依靠中央银行行政手段,缺乏科学系统的银行资产定价评估体系。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破产倒闭,直接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工商银行接管。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对危机银行的资产评估机构和专业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依靠国外的一些信用评级公司,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外资评级机构对于银行的评估存在一些盲目性,并不能有效监控银行的风险。这种情况下, 在危机发生前, 缺乏对银行风险情况的外部评价;而在危机发生后, 对银行资产的评估缺乏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危机防范意识不强,认为银行的运行背景是国家的信用,对银行的运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公众也缺乏对银行危机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也是一种企业, 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发生倒闭。美国对危机银行的分类是依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衡量。美国监管当局认为应对资本不足的银行及早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其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以致破产倒闭。对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根据资本充足情况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资本显著不足、以及资本严重不足五类,后三类为处于危机状态的银行。针对危机状态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命令其调整资本结构,在必要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处理将要破产的银行。美联储结合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向流动性不足的银行提供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此外,美国采用骆驼评级体系将银行分为5个等级见表(1),对于挽救濒临破产的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标准、贷款条件和抵押物要求。

三、美国商业风险防范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商业银行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处于风险控制阶段,而美国商业银行则处于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团队的基础上的风险控制。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战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银行董事会应依据经济环境和市场定位,制定风险管理原则。主要包括稳健性、系统性以及分散与集中的相统一。稳健性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前提,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银行风险,并且具备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系统性是风险管理的手段,它需要融合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基础条件和环境等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分散与集中地统一是指各业务部门要管理和控制好自身的风险,还要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将银行业务与风险策略有效结合。(2)营造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它应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部门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不同角度确认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负有在本部门、本业务环节管理风险应承担的责任,培育人人树立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流程,实现风险管理系统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持续的监控,同时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的资本配置体系,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在风险评级技术上,建立以VAR为代表的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确保分析结果互相一致,避免因风险相关性造成的风险重复计量。风险管理流程应确定新的产品分类方法,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收集、筛选银行业务和管理数据,运用风险管理模型对风险进行客观度量;对风险管理实行授权制度,分支机构需要在授权范围内对风险进行控制;对于已经不再适用的流程要及时修改和废除。

(二)完善内部控制和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1)强化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对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要真正实现以股东大会、董事会为核心的决策机构,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各级业务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利与利益,真正落实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的公司治理机制;其次,健全风险监控系统。商业银行要顺应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持续监控与定期评估,避免出现对风险的处理时机处于较为滞后的局面,对风险的监控由事后检测转为事前预警和实时监控。(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随着有些银行股权激励计划等长期激励制度的推出,使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结合的更加紧密;为了避免道德风险,银行还应建立以自我约束为核心的考核考评办法,正确引导各部门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严防操作风险。此外,为加强对银行高管特别是分支行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管,银行必须要落实岗位交流制度,并强化对岗位轮换后的业务稽核工作。(3)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内部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最终落实银行监督、控制和评估各业务部门风险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对于风险的管理,应建立决策机构与经营机构权力划分和制衡机制的组织结构,形成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相互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格局。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全面监督、评价各部门的风险和银行总体风险,直接向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职能部门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估量化风险职责;各业务部门分别下设风险经理,负责部门内部风险监测与控制,风险管理经理要实行向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双线报告制度,如图(1)。

(三)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外部防范框架 (1)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中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规定,对银行风险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披露。商业银行不仅要披露资本充足率的信息,还要披露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过程、资本的构成及其结构安排,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的情况。大型商业银行披露信息要一季度一次,中小商业银行要每半年披露一次信息。商业银行在统一会计标准、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以及披露内容要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方面要做作出不懈的努力。(2)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辅助监管职能。我国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转变银行监管理念,发挥外部审计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的优势,适时扩大引入外部审计参与境内所有银行的监管,实现外部审计与社会监管的有效结合。在引入外部审计参与境内银行监管的过程中,应逐步加强监管当局与内审、外审之间的合作,银行监管当局可以定期与外部审计人员书面交换监管意见,并组织与内审、外审进行三方会谈,外部审计人员可借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来决定其检查范围、周期和深度,有针对性地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的重大事项进行通报,会谈还可以邀请银行高级管理层成员参加。(3)充分发挥中国银监会的外部监管职能。首先中国银监会要制定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标准和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要覆盖到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商业银行进行评级,引导商业银行依法经营。其次银监会应成为商业银行风险信息中心。通过检查、上报等途径获取的商业银行发生的风险案件,要在第一时间像向各商业银行进行通报,对其他商业银行进行警示,避免同一类风险在其他商业银行蔓延或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局面发生,要逐步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金融监管环境。再次,建立商业银行危机处理的应急机制。银监会要建立应对银行危机的紧急处置程序,最大程度降低银行的经济损失,通过流动性支持、对资不抵债的商业银行实施兼并、出售乃至清算等资产重组措施,对其银行资产和负债给予及时、合理的处置。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年第471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年第365号)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娟:《中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比较研究》,《中国金融电脑》2004年第8期。

[2]杨胜刚:《比较金融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徐朝科:《全面风险管理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8 期。

[4]刘毅:《银行业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 梁恒)

作者:胡茵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内部控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研究

摘 要:从商业银行近年来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件入手,分析内部控制不足导致操作风险的原因,并从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出发,分别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自巴林银行倒闭后,日本大和银行因操作失范导致的11亿美元损失,法国兴业银行和瑞士银行 “魔鬼交易员”而导致的巨额亏空等事件,逐渐受到全球银行界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商业银行混乱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制度缺失也导致了诸如“齐鲁银行伪造票据”等案件。根据DIB内部控制与风险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整理可以发现,2011年,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披露的风险中有11.3%明确提到操作风险,而境外银行明确提到操作风险的仅为5.2%。由此可见,我国银行境内操作风险发生概率要远高于境外银行[1]。张吉光(2005)研究发现,今后数年内可能引致我国银行破产倒闭的罪魁祸首,可能既不是信用风险,也不是市场风险,而是被人们经常忽略的操作风险[2]。

一、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含义

本文引用国际惯用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3]。由定义可知,内部控制缺失是操作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自于1992年COSO委员会公布的ERM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该框架完整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5项基本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其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保障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准确、真实。我国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界定的控制主体包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并针对5项要素提出具体要求。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足导致的操作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系统,加之在信息披露时可能会存在的隐藏操作风险损失的动机,故而很难获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的全部数据。这对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十分不利。本文根据公开媒体报道这一渠道搜集了2005年以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的典型案例(见表1),从损失类型可以发现,近年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多以内外勾结和内部欺诈为主,且案件中基层单位的管理层参与的比重较大,总结大多数操作风险案件,其共同点和本质多是银行内部流程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及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下面,本文就从内部控制不足角度归结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操作风险并没有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引起管理层的广泛重视,多数银行对操作风险仅存有碎片化的认知,在日常业务管理中会因为暂时未出问题而放松警惕。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操作风险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多数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并未能及时重视操作风险,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巨额损失。有些管理者甚至将操作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单纯将操作风险定位于风险控制部门应该处理的事情,很容易导致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的不良竞争。按照这种管理理念的指导,必然会导致各经营部门重视业务发展,忽略风险防范,从而导致银行资源配置在操作管理和内部控制上严重失衡,在商业银行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的风险隐患。

(二)缺乏对关键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中80%的利润是由20%的关键员工创造的”,商业银行同样适用于这条“二八定律”,银行中关键岗位的人员其管理权限更宽,掌控银行资源更容易,也就拥有更多的作案机会。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协会(ACFE)的创始人Steven认为,就像燃烧必须要同时具备热度、燃料、氧气三要素一样,企业舞弊的必要条件也是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银行的关键人员恰恰容易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4]。具体来说,在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框架下,支行行长负责制就赋予了支行长这一职位过多的权力,如果没有内部控制作为“机会”的抑制剂,部分风险意识淡薄的支行行长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尽管监督机构会要求商业银行施行关键岗位的管理约束制度,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分支行较容易在日常业务中出现操作风险,而且当前支行领导拥有绝对权力,总行操作风险规范可能就被束之高阁。

(三)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机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并控制商业银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盗用公款等行为而设立的银行内部的管理活动。从本质上说,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最初的组织形式和施行手段。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往往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分散到不同的部门中,这在管理过程中就会导致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而少数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商业银行,其职能也大多集中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上,容易忽视日常业务的操作风险,更多的是事后风险控制,几乎没有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过程。此外,目前商业银行也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操作风险管理规范,这无形中加大了内部控制监督执行的难度。

(四)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

在现有的商业银行组织框架下,内部审计部门并非对董事会负责,而是设置在同级行长的管理之下,对行长负责。这种组织结构设置造成了内部审计部门管理权限的弱化,使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出现了内部控制 “控下不控上”的局面,隔断了审计部门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至于审计部门对操作风险的监督,目前还仅局限于稽核部门对业务操作实施的不定期稽核,审计结果并未按照操作风险的业务种类进行差别化分析,而且,其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导致内审部门没有处置权力,因此检查出问题也只能文过饰非,不了了之。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建议

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而操作风险的降低也有利于银行节约资金成本。从银行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银行应该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全面有效地降低自身的操作风险。本文就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出发,探讨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相关建议。

(一)营造全员管理的风险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具有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其中,董事会应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反映董事会及各级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董事会应该在商业银行塑造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灌输操作风险不仅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又必须是全体银行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商业银行系统内部要加强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全行员工的遵纪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加强业务人员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职责要求和职责权限,不越权办理业务;同时,要努力发现身边现实问题,不要因短时利益得失而遮蔽风险,因小失大;同时,可以尝试个人薪酬、绩效考核与风险管理结果挂钩,增强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商业银行自身通过主体管理进行自身评估,主要源自于商业银行对剩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区分可接受的剩余风险和不可接受的剩余风险,并要求采取可操作的控制改进措施,加强对整改行为进行全程化监督。另外一种形式是银行启动审计署、外聘审计事务所、银监局等外部审计部门评估操作风险方面的问题。对外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商业银行应会同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识别和评估,对真实存在的可接受的操作风险进行整改,并对具体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将突出问题列入关键风险指标,加强风险管理。因此,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型事后管理局面,尽快实施主动化、程序化、全面化的风险评估,构筑系统化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三)完善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为了确保管理方针顺利的贯彻实施,还需要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它们构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关键点,被称之为控制措施。由于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就是控制过程。控制过程正是将环境、目标、事件、风险评估与应对、信息沟通、监督等要素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控制过程的每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控制系统的紊乱。

完善操作风险摒弃传统的单纯依靠各部门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手段,一笔记账背后会追加复核、授权、内部稽核、外部审计等若干人的监督,而是要在业务操作流程过程之中融入内部控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有利于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有效的操作控制措施需要改变传统业务流程再造急于求成的错误思路,将程序控制作为操作规范标准,规范“事中控制”过程。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

企业的有效运营依靠的是对外部信息的识别和对内部信息的处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依靠媒体或中介开展内部控制,以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只有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银行的管理层才能够掌握银行经营管理动态,并确保员工能够在信息交流中明确自己的任务分工和职责所在。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纵向结构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对风险关键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做到有效防范风险。

(五)实行风险导向内审,建立监督网络

实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就是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商业银行相对独立的地位,高度重视新业务风险,在环境变化中判断无法防范的剩余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覆盖全部经营业务过程。同时,还有必要建立银行间的审计监督网络,实现银行间业务数据的对接和风险预警提示。

参考文献:

[1] 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Consultative Document:Operational Risk,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A].2001,(2).

[3] 陈卓.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浅析[J].经验管理者,2014,(4):37.

[责任编辑 安 琪]

作者:张雪梅 吕金阳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篇3:

媒体融合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防范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媒体融合快速发展,信息传播也越快越广,良好的声誉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声誉风险发生,通过媒体融合平台传播后影响会更大,因此有效构建声誉风险防范路径是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声誉风险;防范

1 引言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络直播、網络视频等应用用户规模半年增长超过3000万人,因此媒体融合发展前景和空间巨大。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和金融安全这一大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既迎来发展良机,同时其面临的声誉风险防控压力也日益加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提升竞争力,同时也要注意其导致的负面舆情快速扩散的影响,不断提高声誉风险防范水平,确保机构自身稳健安全。

2 媒体融合发展对农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

2.1 易放大

相较于纸媒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声誉风险传播速度更快,甚至达到即时传播,一些微小的事件往往在瞬间被转发、扩散并呈逐步放大效应。例如,个别消费者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某项服务不满意,其对该机构的批评性言论很容易聚集成群体性意见。如果银行不重视,一个偶发的小事件可能引起剧烈反响。2.2  扩散广

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信息分享和传播渠道,因此声誉风险一旦发生,其传播范围也会更广,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只局限在涉事机构所在地区,还会波及辖区外。这对农村商业银行在阜外和同业市场间开展业务造成的破坏不言而喻,也会造成客户的流失,损害经营利益。例如,2019年“包商银行”事件发生后,很多交易对手都将其从交易名单中剔除。

2.3 监管难

媒体融合使得大众对社会关注现象和敏感问题参与感增强的同时,对其行为的监管难度也同步加大。目前尚没有完整的法律来对自媒体等平台信息发布进行监管和约束,个人言论自由度更高的同时,虚假信息也在漫天飞,其中不乏有人为了博眼球而编造或诋毁,甚至包括同业对手散播不实消息开展恶意竞争,而这些不良行为所需承担的代价很低,甚至零成本。

2.4 可控差

舆论风险的产生不仅仅来自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由其内部产生的概率也很大。随着金融服务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的员工也呈年轻化、学历高态势,他们思想更为活跃,同时也热衷各融合媒体平台的使用。因此,若他们对工作或待遇等不满等而发布消极信息,很容易被“捕风捉影”引起社会公众误读或过分解读,不利于银行社会形象的维护,也有可能导致声誉风险。

3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短板

3.1 先天脆弱性

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普遍注册资本小、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狭窄,尤其新改制的往往资本充足率较低。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实体经济表现不佳,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恶化的趋势,拨备计提也会相应增加,继而影响资本充足水平,本就脆弱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开展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利润收入也主要来自利差,一旦受声誉风险影响造成大量客户流失,其生存都会受到影响。

3.2 风险管理存在漏洞

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往往重业务营销,急于扩大规模和业务范围,因此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在扩大存贷款规模、增强流动性等方面。虽然2009年出台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但实际中由于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各自为政,或未明确风险防范责任分工,不能形成有效合力防控风险,风险防控存有“真空地带”。

3.3 对声誉风险认识不足

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传统风险方面投入精力较多,但对声誉风险管理重视不足,声誉危机意识不够。声誉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八大风险之一,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交互影响,其他风险的发生会加大信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其他风险造成的损失相比,声誉风险一旦发生,其对银行信用造成的破坏程度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带来的后果相较于其他风险更为严重。

3.4 应急制度不完善

为了应对监管机构的检查,农村商业银行通常制定了声誉风险应急方案等,但大部分制度相对滞后,“形似神不似”,远不能满足媒体融合发展下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需求。一是部分制度未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差,缺乏声誉风险识别、判断、评估等内容。二是应急演练假设情景单一且涉及范围小,演练的现实意义远远不够。三是应急处置人员普遍缺乏应对媒体的经验,公关能力不足。

4 声誉风险防范路径

4.1 加强合规管理,从源头减少隐患

把声誉风险提高到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的战略高度,并纳入日常风险管理框架之内,自上而下提高全员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并增强主动管理意识。同时,要加强规范业务操作,强化各项业务监督和评价,重视并妥善处理日常客户投诉等容易引发声誉风险的苗头性问题,做好每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从源头降低声誉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4.2 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与农村商业银行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目标相匹配的长效应急管理体系,搭建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的声誉风险架构,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方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在实践中检测、修正、评估、更新和完善预案内容。同时,建立日常声誉状况监测制度,定期排查与自身相关的各自舆情信息,如遇到负面情况要追踪信息来源、辨别真伪并预判是否会继续传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确保一旦发生声誉风险就能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在“黄金4小时”内快速处置,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4.3 借助融合媒体平台强化信息传播

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与其社会形象高度相关,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视频直播等融合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日常宣传,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树立正面良好形象,扩大影响力。同时,加强信息主动披露有助于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舆情压力,赢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加大科技投入,方便客户利用手机APP办理常见业务,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好感度,不断增强客户黏性。

4.4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應急能力

培育良好的企业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制订声誉风险知识培训计划,建立员工融合媒体平台使用备案制度,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建立既懂金融业务知识又熟练掌握融合媒体平台使用的声誉风险管理队伍,大力培养并发挥青年员工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保证舆情发生时可以调动他们利用“黄金4小时媒体”对外宣传,做到口径一致不矛盾、形式严谨不偏差、内容准确不走样,及时引导舆论导向,消除社会公众疑虑。

4.5 加强金融宣传,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机构,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地域性更为明显,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除了重视业务拓展和追求利润外,还应积极践行社会使命、承担社会公益事业责任,主动宣传金融知识,提高辖区老百姓的金融素养和相关网络金融信息判断能力,避免盲目造谣、信谣和传谣,营造良好的金融舆论环境。

5 结语

农村商业银行在丰富地方金融机构类型、活跃地方金融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同时其所处的金融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发展中面临的外部冲击日益增多,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对防范化解声誉风险需要高度重视,从而巩固良好口碑,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辖区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环.融媒体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宗涛.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金融,2016(12):110.

【3】姜进章,谢晶,王芳群.解析媒体融合现象[J].理论界,2006(12):113.

作者:孙亚刚

上一篇: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金融监管衍生工具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