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统计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2022-09-26

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统计特征

1.1 内部欺诈造成严重损失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普遍存在着内部舞弊欺诈的问题, 这也是造成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商业银行中内部欺诈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巨大, 已经成为破坏银行操作安全与系统运作的主要因素。

1.2 操作风险主要以贷款业务为主

相关数据显示, 在操作风险事件中, 贷款与存款业务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事件占比重最大, 大约42%, 非业务性事件占比重约22%, 其余操作风险事件主要发生在现金资产与证券投资等方面。因此与其他业务领域相比, 存贷款业务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事件是最多的, 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也是最严重的。

1.3 操作风险事件呈逐年递增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在逐渐递增, 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而且尽管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已经提高重视, 加力了监管力度, 但操作风险事件却层出不穷。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生性及其表现

2.1 技术层面所引发的操作风险

首先, 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操作风险, 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风险, 经营不利可能对银行信誉造成的信誉风险;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内控机制、数据安全、技术规范等运营风险以及在制定电子银行发展战略时可能存在的战略风险等。其次, IT外包所带来的操作风险。以IT服务商的角度而言, 存在着IT服务商内部发生变更以及不能正确理解银行业务需求等风险;以银行的角度而言, 在IT外包过程中存在着外包成本增加、IT外包合同缺乏必要性与灵活性的条款、对外包商过于依赖、缺少必要的审计与监督管理与IT服务商选择不当等所造成的风险。从银行与外包商共同的角度来讲, 存在着知识产权分歧与战略信息泄露等风险。

2.2 缺乏对内部人员的有效监管

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违法违规的操作或者直接、间接的错误操作都会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不易防范、比较隐蔽的由于员工的越权行为所造成的操作风险, 这类风险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 甚至会造成银行的倒闭破产, 例如联合安尔兰银行案和巴林银行的倒闭都是由于员工的越权行为所一步步恶化导致的。第二, 银行内部员工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操作风险, 主要表现在银行内外部的勾结犯罪, 例如编造或伪造票据、伪造合同、私刻公章等, 出现此类操作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内部没有贯彻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 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职业能力不高, 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 银行内部管理、监督上存在漏洞等, 这类案件的发案率很高, 所造成的损害也非常严重。第三, 员工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操作风险, 这种风险因为容易控制、比较简单从而也更容易被忽视。由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直接参与造成的操作风险有时并不会直接对银行造成账面损失, 但是其存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会危及银行正常运行的。

2.3 对操作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现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只是停留在监督与审计等方面, 仍然坚持信用风险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绝对位置, 银行职责部门对操作风险并没有树立起高度的重视, 没有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纳入操作风险的内容, 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文化缺失十分严重。由于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控比较片面, 将其纳入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 把它等同于业务风险点排除与内控检查。负责检查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规范性的审计部门, 并没有真正检测控制工作人员的操作隐患, 忽视了操作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概率, 都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后再进行检查管理, 因此操作风险的管控并不到位。另外, 也是由于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对操作风险提高重视, 国内商业银行缺少专业、规范、标准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对操作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尽管一些商业银行致力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也建立了相关的管理规则与业务流程控制规则,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这些规则规章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执行, 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 影响了其规范作用。

3 基于银行统计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3.1 提高银行员工自身素质, 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落后的, 而从业人员是规范行业行为, 规避操作风险的主要力量, 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培养银行员工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同时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另外, 银行需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高层人员将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与核心内容, 积极宣传风险管理理念。

3.2 科学评估与度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为了深刻认识到操作风险为银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要在识别操作风险的基础上, 科学度量与评估商业银行中存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科学度量操作风险也能够为商业银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此需要充分了解银行的内外环境, 辨识与计量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已经出现的操作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概率, 建立操作风险评估机制, 控制与管理银行操作风险流程要根据风险评估等级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而根据不同的风险也要采取有针对地风险评估方法, 例如工作间交流法、叙述法、检查表法等等。

3.3 建立贷款预警机制, 完善存贷款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频率最高的领域在于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因此规范控制存贷款业务有利于规避操作风险, 降低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为有效控制存贷款操作风险, 要实行贷款担保制度与审核制度, 强化对贷款业务的信用分析, 贯彻执行审贷分离制度与贷款审批机制, 进一步完善存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 高风险贷款业务的事前预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应当实时预警与监控存贷款业务, 建立科学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对高风险贷款业务的质量检测。

3.4 完善银行内部风险防范体系,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

加强内部管控、优化银行内部环境对于减少内部舞弊欺诈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能够有效减少银行员工滥用职权、违规违法等行为。因此, 要强化银行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 提高员工自身控制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 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与银行内部文化建设影响与约束员工的思想与行为, 从而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 消除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

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 要实行集中管理的操作风险治理结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理顺审计部门、内控部门、业务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高级管理层、董事会的管理边界, 明确各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与定位, 使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第二, 实施垂直化多层次的风险控制流程, 涵盖银行所有部门, 使每一个内部工作人员都积极防范、认真对方, 将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第三, 建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保持风险管理部门在判断与决策上的独立性, 即便没有单独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的条件, 也应当在银行内部划分一个承担分析处理风险监控的小部门, 并使其与交易、市场部分离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 操作风险是影响商业银行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之一, 近几年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在逐渐增加, 其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银行内部人员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标准统一又严格执行的业务流程控制与风险操作管理机制。在未来的银行发展中, 要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重视,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同时建立贷款预警机制, 科学评估与度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降低风险的损害。

摘要:在我国金融服务中, 商业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但是商业银行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却严重地威胁着银行的正常运行。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统计特征与产生原因, 并从银行统计角度分析了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银行统计,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J].金融纵横, 2014 (4)

[2] 赵俊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 2011 (2)

[3] 何唯.浅析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1 (7)

上一篇:唱响自主阅读四步曲——小学高段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体验谈下一篇:创新型社会与人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