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到影子银行风险控制上来,非常有利于从新视角理解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有利于揭示处于复杂关联关系中的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从而实施有效控制。但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研究还处在一般性理论分析上,在实践中多在内部审计以及民间审计领域。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 篇1:

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

摘要:影子银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高度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造成规模多大的风险?本文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如何应对影子银行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随着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影子银行风险暴露在阳光下,如何化解及完善影子银行风险已经成为现如今的金融热点问题。

一、影子银行风险产生的机制

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 )主要指信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以及民间借贷等活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的银行以外的金融业务中。因为影子银行的效率高,需求大,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是游离于银行体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受监管或受到的监管很少,使其在过去的两年内,在灰色区域毫无监控的状态下迅速发展。在2008年“四万亿”政策后,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08年由美国房地产的崩溃领衔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我国中央政府匆忙推的“四万亿”救市政策,想将中国最先从金融危机中拉出来。但是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影子银行的危机在中国爆发。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脱媒”的现象推动了影子银行的生成。而在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特点为“非典型”脱媒,是影子银行促进了“脱媒”现象。中国的影子银行起源于民间借贷,发展于企业间拆借市场,同时还存在着在传统银行信用领域有融资优势的国有企业也在从事资金拆借活动。

影子银行风险形成机制

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环境下,影子银行的产生无疑使金融业存在严重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影子银行的极度不透明性使金融监管产生巨大的障碍,引起了中国金融经济的“空心化”,由于影子银行所提供的资金价格要高于我国传统银行信贷利率,不断升高的资金价格使得金融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大。传统银行的杠杆率一般10倍左右,而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却高达20到30倍。其资金往往充斥着逐利的味道,逐渐都倾向于高利贷的性质,使得一些人或企业从中谋取暴利。然而这些资金并不用于实业投资,更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等高投资高回报的项目,是我国产业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结果明显偏离了我国本来制定“四万亿”政策的原定轨道。

在2012年我国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多地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重大投资项目总额达到近四万亿,称之为新版“四万亿”。但是,至今为止,新版四万亿来源还不明确,在没有银行及负债体系的条件下其进行也是困难重重。在“稳增长”的旗号下,有可能再次造成产能过剩,实际上这些项目的经济回报在短期内不能还本付息,这种投资存在着不可持续性。从全国来看,民间借贷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风险识别和量化,难于精确监管。国内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还比较模糊,比如信托理财产品、担保公司等。民间借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无法准确衡量,借贷规模到底有多大难以衡量,为监管增加难度。

二、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还是不够的。所以,应限定其各种工具的杠杆率,控制“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但并不是完全杜绝这种现象。影子银行是我国金融创新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如何引导影子银行业务有限地把资金资源配置到国民经济最需要的地方,在全面提高资金效率的同时,促进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从源头上防范风险,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出设想。

(一)规范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产品的创新虽然可以将风险分散,但其所造成的风险并不能减少。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程度越来越高,其累积的风险程度也就会越来越高。美国早08年引起的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正式因为资产证券化的过度创新致使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所以,我国金融业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激活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监管,将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框架中。有效地规范金融产品创新,可是其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将负面效果减至最小。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息披露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在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措施中至关重要要积极规范发挥着融资功能的影子银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全面提高资金效率。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给广大投资者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是其能理性认识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实行规范化,并且要严格限定其融资来源,避免其负债和资产的期限错配现象,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进而有效防止影子银行因为流动性资产不足而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提高市场对影子银行的债务偿还信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体制上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我国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影子银行及场外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降低影子银行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让广大投资者可以公平充分地了解相关信息,从而避免或者降低投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率引发的风险,国家应有明确的监管机构,依靠政府力量来强制推行法律法规。

(三)强化影子银行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测机制

在宏观层面上,监管部门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投资银行业务监管部门,加强对国际、国内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加强各分业监管机构的合作,充分运用VA等计量模型对投行业务、产品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估,设置合理的分级业务准入条件,拒绝不合格的银行机构和产品进入高端投行市场,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优秀银行和产品获得风险溢价,确保投行市场的稳定繁荣。在微观层面上,监管部门监测影子银行杠杆化水平,避免因放松监管标准助长过度杠杆化合资产价格膨胀,并通过监管把握单体资产市场变动,强化风险动态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监管部门应注重动态性,吸取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随时关注影子银行的风险状态,及时提示,重在预防。

(四)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系统性风险监管理念本身包含了国际监管协作之意。从我国实际情况看,除加强监管政策的国际合作外,当前还应围绕维护金融与经济稳定性,在防控咬字风险、汇率政策协调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有效应对资产泡沫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小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影响.中国金融,2012.8

[2]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究.中央财经大学,2012.5

[3]刘文雯、高平.“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启示.上海金融,2010.7

作者:于茜 韩博印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 篇2:

政府审计视角下影子银行的审计风险模型重构

[摘要]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到影子银行风险控制上来,非常有利于从新视角理解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有利于揭示处于复杂关联关系中的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从而实施有效控制。 但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研究还处在一般性理论分析上,在实践中多在内部审计以及民间审计领域。从审计署及其他的政府审计部门的实践与调研来看,针对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导向政府审计机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还比较缺乏。文章以商业银行主导的影子银行业务为研究对象,构建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分析框架及驱动因素,重建审计风险模型,从风险导向视角设计政府金融审计治理机制,并进行模糊数学分析,以加强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审计模型;政府审计;模糊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8005

1影子银行审计风险模型重构的意义

11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论回顾

关于早期的风险审计导向模型研究,DH Roberts在1978年提出了最早的模型:最终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而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2003年被提出,将原有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加以结合,提出了综合风险的概念。综合风险主要是重大错报风险,因此审计风险主要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及检查风险。从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可以得知,审计人员应合理实施风险评估,尤其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崔晓忠(2006)在讨论了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后,分析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风险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审计准则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和各种风险因素,该关系进一步修改了原始审计风险模型,加入了欺诈风险,提出需要妥善管理欺诈风险,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12审计风险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121我国现行的审计风险模型缺陷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形式上得到简化,其内涵和范围却得到了扩大。但是,在商业银行审计中,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以财务报告为检查对象不同的是,政府审计更加侧重经济活动微观查处的责任,关注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舞弊以及不效益的行为。而金融审计作为国家治理金融市场的重要制度保障,其服务于国家治理有两种目标定位:一是批判性审计。审计需要鉴证机会主义行為是否存在,并对鉴证结果发表审计意见;二是建设性审计。在鉴证机会主义行为存在与否的基础上,探索其原因并完善相关制度防止或预防机会主义。政府金融审计应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

由于目标定位和审计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内部审计有所差异,因此,现有的审计风险模型不能很好地适应金融审计风险。基于此目的,本文结合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与传染路径,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理论创新地构建了影子银行业务审计风险模型,使其能更好地衡量审计风险。

12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创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模式,它将系统理论和战略理论引入审计系统。需要突破的重点是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构建与审计治理机制的设计。结合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特征,重构适合政府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与审计治理机制是本课题的关键,由于影子银行业务与监管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模型包含哪些测量指标将对风险导向审计机制有着重大的影响,将通过动态跟踪与实证测试来不断完善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与审计机制设计。

2基于政府审计视角的风险模型构建

21经管责任风险

影子银行业务的经管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业务活动责任。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时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监管要求下,最大善意地做出业务活动的相关决策;二是财务活动责任。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时是否遵守财务相关法规,合理进行财务决策;三是信息生产及报告责任。为更好地履行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需要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量化获取信息,并进行报告;四是业务流程建设和执行责任,即制度责任。为良好地履行影子银行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商业银行必须建立持续可靠的制度或规范以保障责任的履行,同时,商业银行应确保这些制度或规章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针对商业银行在影子银行业务承担的经管责任,同时结合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特征与传染途径,本文将经管责任风险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业务风险。对应着影子银行业务的业务活动责任及相关的业务信息产生和报告责任。是指影子银行业务主要在合规性、风险性和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风险。针对影子银行业务具有的交易结构复杂化与合规风险、多层嵌套与底层资产无法识别风险以及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风险,对其相关业务信息的生产与报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政策引导方向以及监管政策规定,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风险排查分析,评估审计风险。二是财务风险。对应着影子银行业务的财务活动责任及相关的财务信息产生和报告责任。财务风险是指影子银行业务在纯粹的财务收支活动方面及相关信息产生和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面存在的风险。针对财务活动相关决策以及信息的披露进行核查,通过评估影子银行业务在相关财务活动和披露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来确定财务风险。三是控制风险。针对的是影子银行业务的制度及业务流程建设责任。控制风险是指因影子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相关制度及流程空缺、设计不合理或者执行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审计人员应在了解影子银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内部规章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在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上进行评估。严格地来说,业务风险是影子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如果影子银行业务的业务风险较大,那么其他三类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影子银行业务审计风险的重心在其业务风险上。

22舞弊风险

舞弊风险相对特殊,主要针对影子银行业务所存在的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的特征。影子银行业务的交叉性和跨市场经营的特点,使得影子银行业务涉及利益的多方主体,出于各种目的在影子银行业务开展环节将有关利益通过各种手段输送给相应的主体,而这些经管责任风险并不能涵盖,针对舞弊风险,需要采取特别的审计方法进行评估,并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从产生的压力、存在的机会和自我合理化进行分析,评估影子银行业务的舞弊风险。

23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存在的经管责任问题和舞弊问题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的可能性。在确定了预期的审计风险后,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业务的经管责任风险和舞弊风险评估,确定影子银行业务的检查风险,根据检查风险水平来确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重点。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重构影子银行业务政府审计风险模型,影子银行业务政府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经管责任风险+舞弊风险)×检查风险。其中,经管责任风险主要从业务风险、财务风险和控制风险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影子银行业务审计。

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31建立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审计工作中,风险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审计风险评估需要根据一定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合理、准确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准则层和子指标层。在最高层面,主要有預期的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和误报风险。预期审计风险指标基于被审计企业的预测,制定审计计划和战略,风险来自公司错报的风险以及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对于经审计的企业客户关系和业务流程控制,设置相应的预期审计风险指标。其中发生误报风险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固有原因,该项系统误差不受审计人员控制。在此过程中,有必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在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内部控制风险,单位的质量以及单位与外部单位之间联系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审计规定结合影子银行的业务风险规律,可以获得检查风险评估指标。

311预期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影子银行的风险导向政府审计治理机制设计。风险评估的重心由控制单项风险转向控制联合风险,风险评估从零散走向结构化。而在评估风险管理时,与传统审计遵循的“控制—风险—目标”不同,而遵循“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即首先确认影子银行稳健经营为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控制措施或活动,最后测试实际的控制措施或活动是否能够切实管理这些风险。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紧密关注高风险领域,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定义审计重点。同时本研究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国家审计机制注重对舞弊风险的评估,注重对分析性程序的运用,根据审计测试调整风险评估水平以及审计重要性水平,实施审计,最终完成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准则和影子银行业务相关研究,构建预期风险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312经管责任风险和舞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商业银行在影子银行业务承担的经管责任,同时结合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特征与传染途径,本文将经管责任风险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业务风险,对应着影子银行业务的业务活动责任及相关的业务信息产生和报告责任。是指影子银行业务主要在合规性、风险性和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风险。根据审计准则及影子银行业务相关研究,构成重大错报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2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和计算权重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决策者构建的模糊判断矩阵,定义每个指标的权重,同时每一对指标都将显示比较偏好信息。

依据前文,审计风险评估二、三级指标层均有n个因素,为求得指标(a1,a2,…,an)的权重(w1,w2,…,wn),首先将下一层次中的各项因素针对上层各项因素的重要性建立列矩阵,记优先关系矩阵为T。例如,表4列出了所选单位对会计政策选择和应用的影响评估的模糊判断矩阵。

通过整理审计风险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将模糊互补矩阵调整为模糊一致矩阵,以计算权重向量。若模糊矩阵T=(rxy)n×n满足∨x, y,k有rxy=rxk-ryk+05(∨x, y(x,y=1,2,…,n)),则称模糊矩阵T是模糊一致阵。计算在上一层某目标下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次序,常用的方法有特征值法、列和求逆法、对数回归法、最小二乘法等。采用最小二乘法求权重向量W,模糊一致性矩阵A=(rij)n×n,元素a1,a2,…,an,权重值ω1,ω2,…,ωn由下式决定(张吉军,2000;左秋玲等,2006):

rxy = 05+α(wx-wy),x,y=1,2,…,n(1)

33动态模糊综合评价

审计风险评估要求综合考虑的诸多影响因素如审计道德评价是依据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等定性评价归纳得出。设定评语集可以将风险从定性转换成定量的数学语言。设审计风险指标评语集X=x1, x2, …, xm,其中xi (i = 1, 2, …,m),m表示不同等级分类。依据评价结果,将各指标评价等级隶属度向量组排列构成模糊隶属度矩阵,并与权重矩阵结合进行模糊运算,最后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评价结果。建立指标集U的模糊关系T∈F(X×U),得到二级指标的评判结果P为:

P(Uki) =(p1,p2,…,pn) =W×T=

(ω1,ω2,…,ωn)×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nm(2)

式中,rij ( i = 1,2,…,n;j = 1, 2, 3)表示子因素指标Uki对于第j级评语xj的隶属度,设审计风险评估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为Φ(Φ1, Φ2, …, Φn) ,最终各审计风险要素(目标层)评判结果为:

Q = W × T=(Φ1,Φ2,…,Φn)×( P1, P2, …, Pn)T (3)

设评语集中评价等级对应分数值为C = ( c1 , c2, …, cm),最终模糊评判等级结果为:

F_ AHP = Q × CT (4)

按照上述步骤获得预期审计风险、经管责任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最终评估值。影子银行审计实务中,通过这种将审计风险定性与定量结合,审计人员的能力、专业知识、宏观经济环境和被审计单位环境的结合,提高了审计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及审计效率,有利于科学分配审计资源。

34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举例

以财政金融风险评估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估要求,重大错报风险等级的可能值定义为20%、40%、60%、80%和100%(即风险水平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5种不同情况。假设某审计项目经专家确定第2层的预期审计风险的权重集为:WY=(01, 03, 01, 02, 01, 02)。

对外部环境Y1因素下的3个子因素构建判断矩阵DB1:

DY1=11/51/351331/31

根据层次分析法由DY1确定C11、C12、C13这3个因素对系统风险影响的权重向量WY1=[0106,0634,0261]T。

其中,λmax=1n∑(PW)iWi=3036,对判断矩阵DY1进行一致性检验。

CI=λmax-nn-1=0018,CR=CIRI=003108<010,满足一致性检验条件,即判断结果是可靠的。

同理,可计算出:

WY2=[0200,0183,0187,0180,0250]T

WY3=[0246,0191,0186,0423]T

且均满足一致性检验,其判断结果也是可靠的。根据层次分析法,可得基于价值量的第3层各因素的权重为:

U=[00106, 00634, 00261, 00600, 00549, 00561, 00540, 00750, 00246, 00191, 00186, 00423, 01668, 00332, 00233, 00189, 00192, 00386, 00454, 00392, 00376, 00360, 00472]T,且滿足一致性检验,即第3层以上具有整体结果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每个专家进行加权,并采用德尔菲法对被审计单位各因素的评价结果进行平均。根据评估结果,评价矩阵C由115个支持程度构成,为第3层以下的23个子因素和5个可能最终值乘积得到。

根据熵权法,可以通过评估矩阵将基于信息量的权重确定为V。通过加权平均确定总权重为:W=1/2(U+V)。因此,审计项目重大错报的最终风险评价如下:

A=C×W=[013717,019715,027113,026307,012149]T

因此,该审计项目重大错误风险水平隶属于20%、40%、60%、80%和100%的程度分别是13717%、19715%、27113%、26307%、12149%。其中,财政金融风险水平60%的总支持程度最高,按照模糊隶属度原理,可以确定该项目风险水平为60%,即中等风险水平。

4结论及政策建议

目前的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师在评估审计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目前的审计标准规定了审计师在评估审计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审计风险影响因素纳入不同类别的分析评价总体框架,可以提高审计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影子银行风险与传染路径分析。影子银行业务是在规避监管以及逐利冲动下通过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实现信用创造,严重依赖短期融资市场;其风险包括期限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高杠杆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舞弊风险等;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不透明、发展不规范,这些风险叠加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等。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渠道比较复杂,主要从信贷渠道、信息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支付清算渠道等来分析风险传染方式,以及这些风险在传染过程中产生的溢出效应、羊群效应、蝴蝶效应和柠檬效应;并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经营层面三个维度重点分析这类影子银行的风险驱动因素,为审计风险模型建立以及风险导向审计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与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SCHNABEL I, SHIN H S Liquidity and contagion: The crisis of 1763[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4, 2(6):929-968

[2]ADRIAN T,SHIN H SMoney,liquidity, and monetary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99(2):600-605

[3]IYER R, PEYDRó J L,DA-ROCHA-LOEPES S, et al Interbank liquidity crunch and the firm credit crunch: Evidence from the 2007—2009 Crisis[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3,27(1):347-372

[4]ACHARYA V V,MERROUCHE OPrecautionary hoarding of liquidity and Interbank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subprime crisis[J]. Cepr Discussion Papers, 2012,17(1):107-160

[5]单湘莉同业业务扩张导致流动性危机[J].银行家, 2013(8):16-17

[6]步艳红,赵晓敏,杨帆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模式、影响和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2):33-46

[7]孙勇银行同业业务创新对信贷管制的突破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4(2):46-51

[8]叶翔,梁珊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 海南金融,2013(1):53-58

[9]彭建刚,童磊同业拆借视角下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5):141-145

[10]李捷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现状、问题与方向[J].银行家,2014(1):58-60

[11]张里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5(11):80-82

[12]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2(7):1-14

[13]郑其敏银行同业业务与流动性风险研究——基于监管视角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5(12):44-47

[14]马晓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信用风险时滞性研究:基于监管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6(4):99-109

作者:鲍雨冉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论文 篇3:

如何实现影子银行体系在线修复

2015年是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一年,如何在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引导影子银行为经济转型和金融结构调整服务,在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的同时构建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结构是实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在线修复,完成经济转型和金融自由化的关键。

打破刚性兑付,降低无风险收益利率水平,引导影子银行为经济结构转型服务。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升级是重要的内容。应引导影子银行从高风险、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有序退出,以更大的力度投入中小企业,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科技产业,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需求,为经济结构转型服务。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于引导影子银行成为直接融资渠道,打破刚性兑付,实现信用风险的合理定价,在降低无风险收益水平的同时,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降低。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其融资的特点就是由投资人自担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影子银行的活动可以看作是直接融资的一部分。因此,引导影子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能够在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风险自担,有效降低影子银行的风险。

推进金融结构调整,逐步释放影子银行体系风险。

在释放影子银行风险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风险释放速度和不刺破风险底线的平衡。目前,决策层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引导影子银行逐步释放风险。各种决定相继发布,整体的方向是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这就要求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对原有影子银行体系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进行释放。在这些风险的释放中,应积极推进相关高风险领域的退出,但其退出速度不能过快,防止在退出中刺破风险底线,产生资金链断裂,引发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

在推进金融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市场化推进速度和金融机构盈利模式转型的平衡,防范由于金融市场化加速带来的风险叠加。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将改变原有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存款面临较大的波动,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将导致银行无法再利用资产出表的手段放大利差,获取高额收益。因此,有必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缓慢释放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倒逼银行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监管标准的差异、监管带来的合规成本过高是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套利的原动力。在目前中国分业监管的格局下,不同监管部门对监管范围内的机构和业务进行监管,由于缺乏监管协调,不同机构和业务的监管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套利空间。例如,当前券商和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要求相对较为宽松、而银行体系、信托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较为严格;信托公司依赖的信托法与一般资产管理业务依赖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法律上的不同。加强监管协调、使得对于同类业务进行相同标准的监管,同时在制定监管标准时,分析监管导致合规成本的增加对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将有利于防范正规金融体系向影子银行体系的溢出,避免系统性风险。

作者:巴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