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防范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作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抵押担保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面临的共同挑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防范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银行防范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

摘 要 操作风险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是一种古老的风险种类。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具有显著的特点,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操作风险频繁出现,破坏力量巨大,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命题,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风险种类,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相比,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巴塞尔委员会在2002 年举行过一次全球性操作性风险调查,被调查银行共计报告47269起损失金额超过1万欧元的操作性风险事件,平均每家银行发生操作风险事件528起。操作风险频繁出现,破坏力量巨大,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命题。

一、操作风险的特点

(一)操作风险的广泛性

操作风险从范围上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所有方面:既包括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漏洞,也包括关系到银行存亡的大规模舞弊等。因此,企图用一种方法来消除所有领域操作风险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操作风险的可控性

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来自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属于银行的可控风险。因此,各业务部门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董事会应承担最终责任。

(三)操作风险的对应性

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风险与报酬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但这种关系对于操作风险并不一定适用。

(四)操作风险的非正态性

当风险资本正常分布于一个置信度高水平时,损失分布的“尾巴”将很长,配置资本已经不可行。

二、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从宏观面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整体上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

首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管制日益松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日趋明显,而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知程度明显不足。其次,由于IT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操作风险的类型不断衍变,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点,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业务会随之呈现超常规发展。

从微观面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化大银行相比尚存在以下不足:

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规制、理解水平都很有限,未能将操作风险事作一个独立的风险来对待,操作风险管理只是停留在内部控制的层次上。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抛弃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处心积虑钻空子,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2.控制体系漏洞较多。大多数银行均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部门负责管理操作风险,更多的是依靠非独立专业部门来负责。在整个银行系统内,没有制定管理操作风险的统一标准,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3.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未达到定量管理阶段,在确定和应用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型上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商业银行所采取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难以反映系统内操作风险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滞后于世界上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操作风险管理。

4.历史数据积累不足。操作风险管理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明显滞后。新巴塞尔协议规定,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的使用,必须需要不少于5年的内部损失数据,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相关的历史数据缺乏。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1.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必须自上而下建立、倡导、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以董事会和管理层为代表的银行管理人员应首先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在全行范围内广泛开展操作风险培训,增强每位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之能够掌握识别、分析、度量和控制操作风险。

2.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对新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三种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和选择,在做好数据整理、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系统的风险计量模型。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信息,充分利用本行内部信息资源并借助IT 技术,建立操作风险历史数据仓库。

3.统一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统一清晰、能最大化体现对操作风险的偏好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制定指导方针和政策;根据本行业务特点、可收集的内外部资料,规定各业务品种、业务单元的规范流程;选择风险计量和资本分配的方案,确定操作风险的应急预案。

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明确风险控制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边界,分清责任主体,强化风险责任追究机制。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操作人员业务培训,负责落实风险控制部门的整改意见;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对业务操作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5.完善业绩考核制度。要把风险控制效果、业务操作水平作为员工业绩考核内容的核心,综合评价员工业绩的质与量,确立操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层次,变风险控制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从而激发员工的风险控制热情,达到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倪锦忠,张建友,闻玉璧.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章彰.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褚雁冰 汪秀亮 刘检华

银行防范风险管理论文 篇2:

从香港抵押监管看内地银行业抵押风险的防范

摘要:作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抵押担保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香港银行业抵押担保管理的经验,香港金融管理局为防范银行抵押风险对抵押担保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规范,通过对该规范的细致解读,并与内地银行抵押担保管理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者在抵押品的接受标准、估价机制及贷后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银行;抵押;监管;风险防范

抵押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准法规定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也是内部评级法中银行自行计算违约损失率的重要基础。作为成熟的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银行业监管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为了充分发挥抵押的风险缓释效应,以及在贷款定价、计提风险准备金中的作用,在强调借款人的财政实力和还款能力的前提下,对银行抵押风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

一、抵押风险文化的确立

金管局指出,银行在审核信贷时应首先考虑借款人的财政实力和还款能力,而不能只依赖抵押品作为主要的获偿债途径或代替评估借款人的信誉。但是,如能妥善取得及管理抵押品,却可以对信贷风险管理发挥多项重要作用,包括:

1.降低信贷风险,为银行提供第二还款来源。

2.让银行取得抵押品的控制权,而该抵押品是不履行贷款的主要获偿债途径。例如,发放给某房地产开发商并以其所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将以变卖有关房地产所得收入来偿还贷款。

3.当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下降时及早发出警示,特别是股票抵押融资等信贷融资可能需要不时补足抵押品。

4.若信贷是以香港《银行业条例》列明的抵押品作担保,在香港注册的银行可对该信贷运用较低的资本风险权数。这些抵押品主要包括现金存款、住宅按揭,由外汇基金、第一级国家中央政府、中央银行或公营机构,或是多边发展银行发行的证券或提供的担保书以及由在第一级国家注册成立的银行提供的担保书。

尽管如此,如银行依赖抵押品作为借款人不履行债务的第二重偿债保障,它们会面临两大类风险:银行可能无法取得抵押品的处分权而进行变卖以及变卖抵押品所得的现金收入可能会低于其估值。因此,金管局要求银行必须就抵押品的管理确立适当的制度及监控措施。

在抵押政策和程序方面,金管局要求各银行应备有成文政策以管理抵押品,并须经其董事会、信贷委员会或经授权的高级管理层批准。这些政策至少应包含以下各项内容:接受抵押品的准则、抵押品的法律效力、贷款与估值比率、抵押品的估值、妥善保管和存取抵押品的监控、抵押品的补足安排、保险安排、出售抵押品及有关所持有抵押品的管理资讯等。银行应制定详细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政策。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定时审查,以确保上述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守。

二、抵押品的接受标准

(一)抵押品的接受标准

在抵押品的接纳标准方面,香港银行接纳抵押品的资产应符合下列标准:

1.该资产的市值易于确定,或可被合理的估算及核实。

2.该资产容易变现,并且已有现存的交易市场以便出售。

3.银行可依法强制执行对该资产的收回权且不受阻碍。

4.如有需要,银行可取得该资产的控制权。若属于动产,银行应保管该实物(如黄金、贵金属或车辆牌照等),或有方法找到该资产所在之处(如汽车、机器设备等)。

5.银行具备管理该资产的专业人才及制度。

金管局指出,未能符合上述标准的抵押品仍有可能会被银行接纳为对贷款的额外保障,但有关的贷款应被视作无抵押贷款处理。抵押品的有效期应与有关贷款的期限一致,如某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以在建房地产作为抵押而借款人未完全还清贷款,银行不应放弃对该房地产的抵押权。此外,如果抵押品的价值与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有重大直接关系(如由借款人或任何关联的集团发行的证券),这类抵押品只能为银行提供有限的担保,银行也不应过分依赖该类抵押品来防范信贷风险。

为进行内部控制,银行应列明可接受为抵押品的资产类别及每类资产的最高贷款与估值比率。银行应参考上述标准及香港《银行业条例》第80条的法定限制,即禁止银行向任何以其本身的股份作为担保的公司发放贷款;如要发放给任何以其控股公司或属于其本身或控股公司的附属公司的股票为担保的贷款,必须预先得到金融管理局的书面批准。

为防范集中风险,银行应考虑就其所能承受的集中风险制定政策,并对以同类资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及来自同一发出者或市场的金融抵押品给予集中风险限额管理。

(二)抵押品的法律效力

首先,银行应确保信贷文件(如抵押协议)在所有有关司法地区内均可依法强制执行。在适当情况下,银行应为此取得明确的法律意见。信贷文件应授权银行在借款人不依照贷款协议偿还债务时(如因借款人违反还款条款、清盘或破产等),可毫无妨碍地以该抵押品抵偿有关债务。如要借款人负责抵押品的变现成本,银行应在贷款协议内的条款清楚列明,预先让借款人知道,以避免该条款因《不合情理合约条例》而不能对以客户身份进行交易的人士强制执行。

其次,为保证抵押品的处分权,银行在接纳资产为抵押品前,应核实有关资产的存在及其所有权,并确保无第三方对有关抵押品拥有优先或同等的受偿权。银行应在借款人提取贷款前取得对抵押品的控制权,例如,银行应得到客户的授权以便转让抵押股份的法定所有权,或获其律师确认已取得抵押物业的契约正本。如需第三者持有抵押品,银行应取得该第三者的书面确认,证明其对抵押品并无受偿权。如属于需要登记的抵押品,银行应迅速向有关当局(如公司注册处)登记。

三、抵押品的贷后管理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抵押品的贷后管理进行详细的规范,包括抵押品的保管和监控、补足抵押品的安排、保险安排、抵押品的出售以及抵押品信息的管理等方面。

(一)抵押品的保管和监控

银行应将接受、监控和保管抵押品的权责清楚赋予相关人员和部门。银行应确保其保管的抵押品存放妥善,并应予适当记录。抵押品的存取权应予双重管辖,尤其是无记名或易于出售的抵押品。在发还抵押品前,负责保管有关抵押品的职员应确保有关贷款协议内订立的发还抵押品的所有条件均已得到遵守,并且获得正式授权。一旦发还条件得到遵守,银行应将抵押品迅速交还给借款人,并应得到借款人的签收确认。

(二)补足抵押品的安排

若银行预计借款人可能需要提供额外抵押品,应将引致需要提供额外抵押品的情况清楚列明于借

款人签订的协议内。这些情况包括:原有抵押品价值因市价波动而大幅下跌;抵押品价值下跌导致其贷款与估值比率超过银行对该类抵押品指定的最高比率;原有抵押品已因推出新代替品或更先进的型号而过时(如高科技设备);以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减弱。此外,银行应把要求借款人提供额外抵押品的程序清楚记录在案。

(三)保险安排

银行应尽可能地为抵押品购买保险并以银行为受益人。除非保费由借款人支付,否则银行应将保费纳入作为贷款定价的其中一项因素。承保人应受到妥善监管,财政健全,以及与借款人没有关系。

(四)抵押品的出售

在香港的注册银行在借款人以资抵债的过程中取得的所有抵押品应尽早在合适机会出售,最迟不能超过获取有关资产后的18个月(或获金融管理专员批准的更长时间)将资产出售,否则银行在计算与法定限额有关的贷款额时,须把取得并持有超过18个月(或获金融管理专员批准的更长时间)的资产包括在内。

出售抵押品应按公平原则及经过合法合规的程序处理(如公开拍卖或通过独立的房地产代理出售被扣押的财产),并确保抵押品的出售符合有关法律和规定。

(五)抵押品信息的管理

银行应定期提供抵押品的管理信息,以便管理信贷风险。所需资料将视银行接纳的抵押品的性质和价值。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上信息。

四、对内地银行业抵押风险防范的启示

国内银行典型调查的结果表明,就非零售贷款而言,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为20%-34%,保证贷款占比为23%-44%,抵押贷款(包括抵押和质押)占比为23%-58%。信用贷款占比高的银行,其保证贷款占比也较高,这表明不同银行的授信标准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贷款质量来看,抵押贷款占比高的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优于信用贷款占比高的银行,这说明抵押的风险缓释效应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内地银行业在抵押贷款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对比发现,香港银行抵押风险的监管无论在理念还是在规范上都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分析这些差异并吸取积极的经验对内地银行业的抵押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关联抵押担保的风险防范差异

在抵押品的接受标准方面,香港及内地银行业具有较为一致的认同,都强调市值的易于确定、变现能力强、具有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等一般条件。但是,香港银行业更注重对价值关联抵押担保的风险防范及集中风险的防范。金管局规定,当抵押品的价值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信水平有重大直接关系时,该类抵押品只能为银行提供有限的担保,银行也不应过分依赖该类抵押品以防范信贷风险。根据香港《银行业条例》第80条的法定限制,禁止银行向任何以其本身的股份作为担保的公司发放贷款;如要发放给任何以其控股公司或属于其本身或控股公司的附属公司的股票为担保的贷款,必须预先得到金融管理局的书面批准。此外,对以同类资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及来自同一发出者或市场的金融抵押品还要求给予集中风险限额管理。

而内地银行业所接受的抵押品与借款人还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并且没有被纳入特别监管对象。如房地产贷款基本上都是以贷款形成在建工程为抵押,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也主要以贷款形成的固定资产作抵押或项目收费权作质押。还有关联企业之间的相互提供担保或保证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如集团公司为股份公司担保,而集团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股份公司的投资收益,本质上相当于信用贷款。

新资本协议明确要求,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与担保人偿债能力、抵押品的价值之间不能存在较高相关性,以防止共性风险发生导致贷款无法回收,有效的风险缓释安排必须遵循低相关性的原则。一是要严格审查抵押品的性质和来源,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借款人自己发行的或关联企业发行的债券为抵押品;二是强化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避免集团内部关联企业循环担保、超额担保,对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应视同信用贷款;三是对于借款人还款来源主要依靠抵押品经营产生现金流的贷款,不能视为一般公司贷款,分开考虑抵押的风险缓释效应,同时,应将这类贷款视为专业贷款,按新资本协议规定的专门方法计提资本。

(二)抵押品估价机制的差异

香港银行业监管当局在抵押品估价的基本原则上与内地银行业是一致的,都强调可变现净值为抵押品评估的价值类型,都认可在问题贷款和价值波动较大的抵押品估价时更趋于保守的原则。在抵押品估价管理体制方面,两者都认同内部估价与外部估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由于监管理念和风险文化的差异,香港监管当局强调更为审慎的监管以及抵押品估价机制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第一,在抵押率的确定方面,香港监管:当局和内地银行业都认同银行根据抵押品类型自行确定抵押率,但同时金管局会不时对银行发出指引,列明银行就部分常见的抵押贷款应遵守的最高抵押率。金管局要求银行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指引,并需对任何出现的差别作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香港抵押风险监管对抵押品估价机制的独立性和准确性要求更为严格。金管局对银行抵押内部估价部门的职员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专长进行估价工作,以及负责进行内部估值等工作的职员是否脱离与市场推广或发放信贷的职能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抵押估价的独立性。并且要求银行制定程序,验证所用的内部估值方法的准确性及成效,确保其内部估价不至于偏离有关资产的市值。此外,当局还有权对银行的内部或外聘估价机构作出的估值提出质疑,并要求银行聘请另一家估价机构进行第二次独立估值,以便评估银行所作的准备是否充足。

而内地银行业在抵押品的管理体制和流程上存在较多的缺陷。大部分银行未将抵押品从信贷业务流程中分离出来,也未设定专门的抵押品管理人员,建立独立的抵押品管理体制和审慎的内部估价机制。部分银行虽然建立了抵押品内部价值评估机制,但无论在内部估价的独立性还是准确性方面都不能保障,而且,在抵押品的价值监控和重评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三)抵押品贷后管理体制的差异

香港监管当局抵押风险管理的系统性体现在对抵押品的全程管理,其中包括抵押品的贷后管理。而内地银行业更注重贷款前的评估和审查,往往忽视贷后的监控和管理。

首先,在抵押品的补足安排上,香港金管局要求在抵押协议中对可能需要提供额外抵押品的情况和程序予以明确,并对需要补足抵押品的情形予以说明。这些情况包括:原有抵押品价值因市价波动而大幅下跌;抵押品价值下跌导致其贷款与估值比率超过银行对该类抵押品指定的最高比率;原有抵押品已因推出新代替品或更先进的型号而过时(如高科技设备);以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减弱。一般来说,国内银行业对前两种情况引致的抵押品不足认识较清楚,而对抵押品的过时更新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弱化却没有足够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后两者不易进行认定,另一方面,寻求借款人的理解和配合也比较困难。

其次,在抵押品的信息管理方面,金管局要求银行应定期提供抵押品的管理信息,以便进行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而内地银行业相应的抵押品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仅能记录和存储一些基本信息,无法对抵押品实施动态监控,更不能收集、整理、计算各类抵押担保的风险缓释效应,因而目前内地银行普遍都不能估计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此,内地银行业应尽快建立起抵押品的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抵押品及相应的损失、回收数据,为开发抵押品价值评估模型和违约损失率模型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李 琳

作者:刘 健 楚晓琳

银行防范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关于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探讨

摘要:关联企业是企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关联企业的运作极容易出现不规范问题,且关联企业问题的发生影响很大,牵涉面广,特别是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本文通过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就商业银行防范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关联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一、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信贷过分集中,整体信用膨胀

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分别对关联企业各成员发生信贷业务,从关联企业各单个成员看,信贷金额往往并不很大,但其各成员企业资金受母公司或核心公司的支配和影响,在实际运营中信贷资金被挪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将关联企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信贷单位看待时,其信贷数量往往超过实际可授信额度,形成该关联企业整体信贷过分集中,信用过分膨胀,隐含的银行风险不言而喻。

(二)信贷资金被挪用或占用

在关联企业中,各个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的银行贷款往往被核心企业挪用或占用,不能真正体现其申请用途和使用效益。银行虽然有权利对贷款企业和贷款资金使用实施监督,但由于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银行在很难实现对贷款企业和贷款使用情况的真正监督。

(三)逃废银行债务

由于我国关联企业法律制度和当代中国社会信用基础的欠缺,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侵害银行债权、逃废银行债务情况屡屡发生,商业银行难以找到真正合法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最终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风险。

(四)担保无法实现风险保障作用

在信贷实践中,关联企业成员之间互保情况比较突出。在我国现阶段,这种企业互保行为形式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实质上,由于各关联企业常常在财力、物力上受母公司或核心公司的支配,服从整体关联企业利益的目的,最终没有能独立支配的财产,因而为银行提供的担保无法最终落实,增大了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商业银行在关联企业授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利润、规模的粗放式经营偏好,是形成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以集团企业为主的各种关联企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出于市场扩张和争夺市场份额的目的,将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大集团作为重点营销的目标客户群体。基于这种单纯追求利润、数量粗放式经营的信贷指导思想,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容易出现授信规模偏好,造成关联企业集团整体信用放大。

2.商业银行对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缺乏有效的授信约束,没有实行集中统一授信、统一管理,是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客观原因。

一是形成银行各分支机构对关联企业内各成员企业多头竞争、多头经营的状况,对同一关联企业内各成员企业在信贷调查、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往往会产生差异,从而不利于信贷准入条件的统一和贷后管理。二是给关联企业内成员企业多头授信、交叉授信提供可能,从而使授信额度超过关联企业整体的负债能力,隐藏了极大的风险。三是易造成个别成员企业的信贷业务总量过大,信贷风险度高集中。一旦出现风险,易发生连锁反应。

3.商业银行授信审查中,未注重实际担保能力审查,使关联企业信贷互保严重流于形式。关联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普遍存在相互担保的情况,这极易形成“担保链”,“担保链”一经形成,商业银行的风险就已存在。一旦“担保链”断裂,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往往具有债务扩散和放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常见的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由于母公司自身大多不是经济实体,不具备担保资格,从而导致担保形同虚设。

(二)关联企业自身特征与经营不规范形成的信贷风险

1.企业关联关系认定难度大。现实中关联企业的股权成分和结构非常复杂、隐蔽。一是各关联成员之间相互投资关系复杂,有的企业间存在连环投资、相互投资行为,很难区分投资层次关系;二是个人投资法人化,某些关联企业融入较多个人资本,有的个人通过控制某一关键法人从而控制整个关联企业集团,其个人行为最终往往以法人行为出现。因而银行对关联企业集团客户的法律地位与运行方式认识不清,既使银行依靠现有的工商管理系统和信贷登记系统进行查询,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组织结构作出准确评价。

2.关联企业的盲目扩张导致极大的系统性风险。一些集团客户为追求规模效应,往往利用其核心企业对其他关联企业成员的控制,随意调动成员企业资金,并运用集团规模优势取得银行大量贷款,过度负债,盲目投资,涉足不熟悉的行业,容易造成系统性财务危机,最终可能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

3.关联企业财务状况反映不真实。集团性关联企业在制作合并报表时,未剔除关联企业间的投资、应收应付款项,往往客观上夸大了银行信贷承贷主体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一些关联企业为包装上市,通过关联交易随意调整相关关联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甚至有些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造成商业银行很难准确掌握信贷客户的真实负债以及财务效益情况。

(三)银行、关联企业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关联交易在关联企业中日趋普遍但相关披露极不规范,商业银行无法正确掌握关联企业真实的组织形式、投资方向与资金流向的全貌,无法对关联企业整体作出客观的评估,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准入、运行以及退出环节都存在很多空白点,从而影响了银行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成为导致信贷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关联企业利用非正常关联交易逃废银行债务

目前常见的非正常关联交易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集团客户中子公司以低于市场价将产品或劳务出售给母公司,或将母公司的损失、负担转嫁给子公司。二是母公司直接调配子公司资产或在改制中采取硬性划拨方法,将资金和优良资产划到相对优良的成员企业,将不良资产和债务划到相对劣质的成员企业。大量的非正常关联企业交易,使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把握关联企业信贷资金运用情况,有时关联企业会利用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往来,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甚至一些诚信度较低的关联企业集团,当出现经营困难或偿债意愿降低时,通过关联交易转移、隐匿资产,或借集团内部兼并重组等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三、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界定关联企业集团客户管理的范围

把“广义的关联企业集团客户”确定为定义关联企业集团客户的范围,只要各企业之间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就应视为集团客户:

1.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受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2.共同受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由信贷经营部门推荐,经信贷管理部门审核认为应视同关联企业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二)做好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业务贷前调查

在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中,把对其组织结构、资本构成、注册资本到位情况的分析作为贷前调查的重点。

1.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摸清关联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及时掌握客户、重大关联方的主要业务往来,理顺集团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

2.在资本构成方面,必须准确查实客户和重大关联方注册资金、股权分布的真实情况。对因股东虚假出资,母子公司帐务不清或财产混同等原因可能被法院认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坚决不与其发生信贷关系。

3.深化财务指标分析。集团客户的合并报表和承贷主体的财务报表应经具备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三)坚持集团客户信贷业务统一授信原则

按照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要求,商业银行要坚持统一授信主体、统一授信形式、统一授信对象及对不同币种统一授信的“四统一”授信方式。在本行系统内,只能让一个机构按审批程序和授信权限,对同属一个关联企业集团内的关联客户核定最高授信额度。通过统一管理、集中控制,防止各分支机构对关联企业进行多头授信,并将关联客户的各种信贷业务全部纳入统一授信管理范围,杜绝关联企业通过不同信贷业务途径扩大授信总量。

(四)严格控制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风险

关联企业相互担保情况较为常见,其互保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担保责任的履约能力。由于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融通与生产经营上联系密切,往往借款人不能履行债务偿还时,为其担保的关联企业也同样陷入困境,无法履行担保责任;二是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目前我国对公司为关联企业及股东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并且在银行信贷实践中,很多关联担保手续不完备,法律效力的缺陷将导致银行债权人利益保障困难。

因此,商业银行要审慎处理关联企业互保问题:

1.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担保手续,落实担保合同法律效力。审查担保是否经企业有关机构合法授权,避免欺诈行为。

2.规范担保合同文本,争取对银行有利的合同条款。如在合同中规定出现不利于债权人的关联交易时,银行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行使担保追索权的条款等。

3.一般情况下应要求关联企业集团中较高层次的母公司或核心公司来提供担保。

4.帮助关联企业集团建立贷款风险基金。在商业银行发生信贷业务的关联企业,按企业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基金,由该行专户存储,作为此关联企业集团在该行贷款风险补偿的专用基金。

(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防范企业逃废债行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控关联企业整体风险,定期进行评价和评估,监控整个企业集团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关联交易行为,对预警信息及时汇总和发布,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和判断,确定预警关联企业客户范围和行动方案。尤其是要关注关联企业重组、破产、清算方面的信息,依法参与企业的合并、清算、资产处置等工作,如有需要要及时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债权,防范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参考文献

[1]江其务周好文王晓芬:《银行信贷管理》2004.3;

[2]默荣芬戴勤罗吉华:《银行信贷业务管理》2004.4;

[3][英]艾迪·凯德 《银行风险管理》2004.5。

(责任编辑王若平)

作者:王 岩

上一篇:煤炭企业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