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俗旅游开发论文

2022-04-19

摘要:发展新疆民俗旅游,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实现民俗旅游品牌定位,实施区域间协作战略,划分功能区,多渠道集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民俗旅游文化宣传,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广西民俗旅游开发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论文 篇1: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 要: 随着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深入,民俗旅游研究在国内正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民俗研究领域和旅游研究领域,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类发现,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模式研究、旅游影响研究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 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开发逐渐向文化方向发展,以展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弘扬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它的价值在旅游开发中日益展现出来。可以预见,民俗文化旅游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必将成为人们最终的旅游选择。对国内民俗旅游开发研究加以回顾、借鉴并及时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对于民俗旅游概念的界定和本质规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理解和认识,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对此定义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民俗事象作为一项现代旅游活动来开展。90年代以后民俗和旅游学界的学者对民俗旅游进行了阐述,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宋云飞认为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它以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独特性,能满足游客对于文化“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1]

宋晓云认为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和逻辑,民俗旅游可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但是旅游开发只有能够真正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引起旅游者的青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张玲、蔡洁等认为民俗旅游借助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它以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能给人求新、求异的新鲜感,其魅力就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内涵。[3]如今,人们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民俗旅游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

这些定义从直观的角度对民俗旅游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基本界定。还有的学者以人类学视野加以参照,在意识形态层面,提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

目前,学者对民俗旅游特征的研究,也未形成一致的见解。周尚易、范丽娜等认为民俗旅游资源除了应具备具有其他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以外,同时还必须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中地域性和历史性是最基本的。

张海鹰提出民俗旅游具有地域性、文化型、参与性、神秘性。[4]由于旅游业具有明确的经济目标,因而将民俗纳入旅游业中就容易引出许多问题和矛盾。集中表现在怎样协调民族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上为此,只有对民俗旅游资源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民俗旅游除了具备一般特性外,还有其独自的特征,即世界性、地域性、集体性、增智性、封闭性。陶思炎强调民俗旅游至少应突出五个特征:民间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文化背景的可靠性、情趣的乐观性、时空的混融性。[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俗旅游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民族性、地方性、神秘性、文化性和传承性。

(三)民俗旅游的类型

民俗旅游的类型因划分标准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式,陶思炎按照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方面对民俗旅游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另外在当前旅游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的情况下,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旅游者的旅游目标的要求越来越高。

巴兆祥按旅游者的行为动机,认为民俗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消遣、观光型民俗旅游、参与型民俗旅游、考察型民俗旅游、娱乐型民俗旅游。[6]还有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既是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产品,按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就产品层次而言,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人员还没有达成较一致的认识和概念界定,更未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

二、开发模式研究

(一)分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研究

对于分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研究,有些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当地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开发评价,重点论述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策略措施。其中,田茂军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对民俗旅游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李彬对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徐斌、殷剑关于江西民俗旅游开发研究、成艳彬关于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的研究、杨韫对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林明太关于莆田的民俗旅游研究、赵健对西南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江金波关于梅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杨梅关于玉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曹艳英关于烟台市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研究、罗明义对开发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目前,民俗风情旅游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原生态型开发、次生态型开发以及文化移植型(新创型)开发。此外,对于民俗旅游区的研究方面,民俗旅游区开发系统研究是一个只有少数学者涉猎的理论内容,目前在旅游界较少探讨。

王德刚在其“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一文中,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总结为六种类型: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以及节庆活动模式。[7]田里就现行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指出四种主要开发利用类型:民俗观赏开发,民俗活动开发,民俗商品开发,民俗服务开发。[8]

(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民俗文化是旅游地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以民俗产品开发为核心,从资源基础、包装产品、设计线路、开发与保护文化等角度进行相应的研究,比如,“民俗风情游”、“民俗旅游村”等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在可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民俗旅游产品,这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处。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向客源市场推销的主要内容。一些研究者对旅游线路设计进行了研究,比如李彬提出的“山西寻根祭祖节”旅游线路等。

三、旅游影响研究

民俗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还可分为三个方面探讨,即社会文化影响、社会经济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民俗旅游的社会影响是学者研究得最多、最充分的领域。在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研究方面成果居多,其中绝大多数研究又集中在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变迁方面。

郭玉坤对四川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州地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了当地对外开放,促进了观念的转变。[9]李万佰就北京昌平区通过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民俗村到文明村的转变这三大变化这一案例指出民俗旅游可以为三农问题支招。[10]但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也给旅游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效应,出现了一些有碍于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郑向敏把旅游发展对旅游地风情民俗产生的消极影响总结为风情民俗的同化、民俗庸俗化和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高层次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防出现“庸俗化”、从思想意识的引导和行动制度的限制等方面来消除各种消极影响的发展对策。[11]当民俗文化被高度舞台化开发,民俗旅游也开始抛离其原本深厚的文化内涵,抛弃原生文化生存的语境,从而有了商品化的倾向。

有的学者倡导“换一个视角重新认识旅游对东道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因此有的学者从崭新的角度来研究民俗文化商品化的问题,其认为文化商品化并不一定使原来的传统文化失去意义,这是因为传承民俗活动的民间艺人,首先他们对于的文化展演是真实的,并且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骄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指责他们为了经济收益去亵渎本民族的文化。而且,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还将有可能促进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前景展望

关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前景,主要集中在民俗文化保护、特色文化产品开发、旅游负面影响的控制以及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这些研究往往是伴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生、发展而出现的。

(一)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边开发边保护。有些地区通过民俗文化开发吸引游客,游客的到来势必影响本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加之文化商品化、舞台化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民俗文化的内涵弱化,越来越附和于游客的审美诉求。因此,民俗文化保护的问题,民俗文化本真性研究将越来越引起更多业界人士的关注。

(二)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要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中那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意识和观念,创造有特色、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指导民俗旅游深入开发,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还应关注民俗文化外延的发展,调整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吸收先进文化,从而促使民俗文化外延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同步,开发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同时要针对不同人群创新民俗文化旅游模式,以促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13]

(三)旅游负面影响的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数学者是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在所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在民俗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负面影响的控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要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首先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进行调控,采取多效益并重的原则、参与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利益协调的原则、保护性原则。调控的方法有制定融入社会文化目标的旅游规划、社区居民参与的方法和社会文化规划。其次,应该防范跨文化传播的负效应,树立文化认同的观念,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本地文化的自觉意识。最后,就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而言,旅游地居民应自觉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并积极传承、弘扬本地民俗文化,引导旅游者理解文化内涵,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开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同时旅游开发商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应坚持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总的来看,国内有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和摸索阶段,主要以学术论文为主,系统的专门性学术论著不多。面对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新出现的问题,尚未来得及做深入的研究和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对民俗旅游研究多采取个案研究方式,缺乏共性和一般规律性研究。对民俗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研究较多,多数观点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欠缺对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03).

[2]宋晓云.论民俗旅游的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10.

[3]张玲,蔡洁,赵毅.论民俗旅游及营销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

[4]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4(06).

[5]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03).

[6]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J].旅游科学,1999(02).

[7]王德刚.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民俗研究,2003(01).

[8]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1997(09).

[9]郭玉坤.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4).

[10]李万佰.民俗旅游:为三农问题支招[J].人民论坛,2005(04).

[11]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05).

[12]郭先登.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2-06-13.

作者:孟秋莉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论文 篇2:

浅析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发展新疆民俗旅游,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实现民俗旅游品牌定位,实施区域间协作战略,划分功能区,多渠道集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民俗旅游文化宣传,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疆;旅游资源;民俗旅游;文化传承

新疆幅员辽阔,地貌奇特,少数民族众多,浓郁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构成了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民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将民俗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民俗旅游在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提升新疆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保护和发展新疆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1]。大力发展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业对于促进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分析

1.新疆高品位的文化积淀为民俗旅游提供了可能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洲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多元交叉文化,浓缩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历史上有众多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共同创造和构筑了独具异彩的西域风情。新疆各族人民在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体育、歌舞艺术等方面各不相同,使得旅游资源具有浓郁而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

各族人民创造的璀璨历史文化,在文学、语言、音乐、建筑上都有经典之作。闻名世界的古典巨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是中外学者公认的研究中亚地区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柯尔克孜族的著名民间史诗《玛纳斯》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奇葩。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坎儿井”工程具有很高的水利研究价值,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都对新疆的民俗旅游具有很强的艺术提升性,增加了其历史的厚重感。

2.新疆复杂多样的自然风貌为民俗旅游提供了保障性

新疆具有鲜明的内陆景观和特殊的地理景象,相邻国家众多,国境线绵长,陆路口岸多。由于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大陆干旱区特征:气候干冷,降水稀少,蒸发力强,年温差、日温差极大,降水和气温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显著。在强烈的风化和漫长的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地面沟壑纵横,裸露石层分明,山地波澜起伏,松散砾石色彩艳丽,风蚀风积地貌广布。动植物资源丰富,虽然森林覆盖率较低,只有1.68%,但是草地植被占有优势。拥有许多珍稀物种和特殊动植物,如大肥羊、高鼻羚羊、野骆驼、野驴、罗布麻、枸杞、甘草、雪莲、胡杨林等。

二、新疆民俗旅游现状及问题

新疆的现代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完成“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2]。旅游总收入占新疆GDP的比重逐年递增,已成为新疆非贸易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正成为新疆重要的支柱产业。

目前,新疆旅行社、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旅游车辆及旅游从业人员显著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十二个基本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分别是乌鲁木齐民俗风情旅游区、吐鲁番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已初具规模的哈密地区风情旅游景区、草原部落特色的那拉提哈萨克草原文化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多民族相融合的阿勒泰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维吾尔族风格为主且最为典型的喀什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塔城地区民族风情旅游区、阿克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民俗风情旅游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族风情旅游区、和田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民族风情旅游区。

虽然新疆的民俗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商业化运行过度,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旅游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现将传统民俗商品化、庸俗化的趋势。以低格调的包装将民俗过度地舞台化或艺术化,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本土气息。一些民间手工艺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成为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价值。加之由于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现代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对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一些保护不够完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遭到破坏甚至逐渐消失。

2.民俗旅游规划相对滞后,缺乏整体性意识,产品雷同性高

表现在对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总体规划不足,对民俗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活动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一些地方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对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和竞争力没有实际考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民俗旅游产品雷同性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影响了新疆民俗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3.交通条件落后,制约新疆民俗旅游发展

新疆幅员辽阔,旅游景点分散,交通费用高,旅途颠簸劳累。尽管近年来民航、铁路、公路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新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对闲暇时间有限的旅游者而言,计划几天内游完新疆并领略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难度。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新疆旅游发展的瓶颈。

4.民俗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业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新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人才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特别是新疆在每年7—11月的旅游旺季,导游人才更是一将难求,而熟悉新疆民俗旅游业的人才更是奇缺。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熟悉民俗文化、懂得旅游经营管理知识的旅游人才,以使旅游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疆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

三、新疆民俗旅游的发展策略

新疆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与民俗旅游发展较成熟的云南、广西等省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疆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借鉴民俗旅游发展较好省区的经验和模式,再结合自身优势,从多方面对新疆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1.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

新疆的民俗旅游业是一个需要众多部门相互联合的跨产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成产业。自治区各级政府强有力的协调,是新疆民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新疆民间自身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力量还很薄弱,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应从新疆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促进民俗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编制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实现新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新疆民俗旅游的品牌定位

旅游者造访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动机便是求新、求异地体验异域风情[3]。所以要发展民俗旅游就必须突出当地民俗,深层次挖掘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旅游地的独特性,树立相应的品牌意识。新疆地脉、文脉与特色民族差异化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不论是大漠风光、草原景观、绿洲、边塞山川,还是神秘的遗址古国、丝路文化、浓郁淳厚的民族风情、欧亚大陆的中心区位,都体现了“西部奇观”、“西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要使其成为新疆民俗旅游的主打品牌,必须实现联合开发,以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提升新疆民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实施区域间协作战略,划分功能区

发展民俗旅游可在新疆各行政区域之间、新疆与邻近省区之间、新疆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采取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制定整体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不能因行政区域划分而阻断民俗旅游资源的整体性。整体的发展规划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避免同类产品的相互竞争,促进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功能区。例如针对新疆资源分布特点,可划分为东疆、南疆和北疆三个民族旅游圈,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

4.多渠道筹资,改善投资环境

新疆的自身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然而对一个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筹资机制,鼓励个人、集体、企业等各方面参与新疆民俗旅游建设,为改善新疆民俗旅游环境、有效保护新疆优秀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促进新疆民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5.加大新疆民俗旅游文化宣传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知名度[5]。新疆民俗旅游宣传应充分利用这些知名的民俗文化资源,借助其深厚的历史感来扩大新疆民俗旅游的影响力。对所开发产品的新颖性、独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要深挖内涵,使所宣传的民俗旅游产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魅力,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6.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是一个生态承受能力脆弱的地区,荒漠化较为严重,有些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科学考察,合理规划。也可以定期邀请省内外旅游专家考察新疆,让旅游专家和民俗旅游人才结合当地实际,设计规划适合本地民俗旅游发展的合理方案。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要使民俗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对民俗旅游资源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民俗文化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得到保护和发扬。注重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民俗旅游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大力发展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之我见[ 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2).[2]王艳.简析新疆发展民俗旅游的意义及其战略[ J ].新疆社科论坛,2009,(1).

[3]吴淑琴,路月雷.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4).

[4]程中海,罗芳.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与对策[ 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5]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 J ].开发研究,2008,(2).

作者:金琰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论文 篇3:

论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针对陕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方面的对策: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打造新三型旅游资源;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

关键词:陕西民俗旅游;对策;创新

一、陕西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陕西拥有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开发深度广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形象不明确

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但由于宣传、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目前真正开发的仅陕北民俗风情,其余的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如陕西的婚丧嫁娶、陕西的刺绣、泥塑、农民画等手工艺品只流传于民间,没有打入市场,更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景区内的商店众多,但不规范;纪念品多,但是无特色,很多外地游客抱怨买不到具有陕西特色的民俗纪念品,真正具有陕西特色的纪念品还有待开发。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二)思想观念不开放,文化内涵开发不够

民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不解放,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可开发性,因此至今没有打入市场,没有形成系列产业,严重影响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反,南方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文化内涵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陕西民俗旅游资源项项独特,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让游客在亲身观赏、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陕西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配套基础设施差

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是造成陕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由于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未迈出较大的步伐。陕西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开发与国内旅游较发达的省(市、区)相比,差距比较大。陕西大部分景点特别是陕南和陕北的交通条件未有大的改观,影响了旅游者的积极性,而宾馆的特点是数量少、条件差、星级宾馆少,无法满足接待外宾和大型旅游团体的需要。如汉中、商洛、安康,仅有几家三星级宾馆。

(四)旅游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

在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统一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各地在选择旅游开发项目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旅游资源开发还处在“遍地开花”的无政府状态,各自为政,自发进行。此外,有的开发商法制意识薄弱,文物保护意识差,不经上级批准就肆意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随意破坏文物,结果适得其反。

(五)继承性不够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每一处民俗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但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民俗越来越地方化,许多民俗独特之处只能在深山乡村或个别群体中找到,绝大多数地区民俗被同化和大众化,这对民俗旅游资源极为不利。如何将经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相沿成习的民俗文化历代传承,在巩固自己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地区先进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就地取材,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会因其贴切、真实而葆有长久的生命。

2、保护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在开发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在今后的开发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3、功能多样性原则。民俗活动受岁时及其功能的制约,在民间总是作分散的、交替的传习与重演。由于民俗旅游是取材于民俗的旅游活动,而不是民俗的机械重现,因此它要求集中、紧凑而功能多样。它要让有限的景区发挥多重的效用,即不受时令、空间的制约,建成一个景致随和、因客设项的旅游基地,并以此显示一地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常见常新。

4、参与性原则。民俗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活的情趣。民俗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参与民间活动,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使人回味无穷,而陕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只能看不能参与,兴趣索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陕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首先打破旅游淡季无作为的思维,把开发的目光盯住旅游淡季,依据民俗旅游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陕西做客。其次要树立整体思维。陕西的民俗旅游要打破常规,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游客的旅游效率。另外我们应树立动态旅游开发思维,多设计一些动态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感受民俗旅游的乐趣。如在一些景点设计规划“陕西美食一条街”、“陕西特产、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使游客游览之余可品尝陕西独特的风味小吃,购买陕西的土特产纪念品;还可推出“民歌比拼赛”等让游客亲身处于活动中,体验和再现当时的情境。

2、方式创新。陕西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特色明显,这种优势使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方式的创新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投资开发或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使旅游资源尽快成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陕西民俗旅游,可以形成“陕南-关中-陕北”为中心的线路;陕西民居旅游,可以形成“陕北窑洞-关中民居”为中心的线路等。

3、科技创新。民俗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内容,但科技创新仍应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民俗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的科技含量开发,如陕北窑洞,包含着不少科技成分,这种科技成分的挖掘不仅可使旅游者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也可促成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借鉴、吸收和传承。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或再现中国古代民俗,这对于游客了解和理解古代民俗,增加旅游兴趣,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

1、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要上报旅游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提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开发步骤报告、效益预测报告和资金保证方面的证明文件。工商管理部门可根据其提交的文件,综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做出答复。这样可以杜绝民俗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防止因盲目开发对民俗文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资金的浪费。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由于审批机制的严格化,必然要求开发规划的科学化。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应认真考虑到现有条件,还要综合客观条件。并对开发后的服务对象,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论断。哪些项目应该上,哪些项目可以免,哪些项目可以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哪些项目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前景广阔,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造成入不敷出等等。以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突出自身特点,走出“大而全”的开发误区,扬长避短,实现旅游产品精品化。

3、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已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关部门要对其运营状况进行监督,通过国家的宏观管理将其导入正轨。对于那些有利于民俗旅游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国家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而对于一些违反国家规定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应依法查处,责令其改正或予以取缔。尤其是对于一些伪民俗,要毫不手软,狠抓到底,严格控制民俗的非正当商业化行为。

4、完善民俗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遏制一切不良因素的形成。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本民族特色,摒弃一切轻真重仿的错误开发,充分打造个性化的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生命力。

(四)发展新三型旅游资源

1、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是一种文化或自然风景资源和谐统一的经济利用过程,成功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之一就是在已有的旅游供求关系的格局中,推出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产品。

2、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陕西各地的民俗工艺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许多工艺品厂和研究所都可以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如兵马俑制作、唐三彩制作工艺、陕北剪纸、关中面塑、户县农民画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具有参与性的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在观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3、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形成体验型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单纯的观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于是大量体验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把当地的民俗风情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不再单纯地只能用眼看、用耳听,而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旅游产品中,全方位地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一个荟萃了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问风情、民居的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旅游者的亲身参与,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是一座露天的、动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4、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首先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陕西民俗的内涵,并作为形象大使把陕西民俗旅游宣传出去;此外,可以运用其他营销方式,如影视营销等,把陕西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总之,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渠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成为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推动陕西旅游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3、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5、陈烈,黄海.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原则[J].热带地理,1995(3).

(作者单位:长庆旅行社)

作者:余石英

上一篇:电子书籍制作研究论文下一篇:资源观点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