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17

摘要:物理是一门揭示万事万物:大到天体、小到尘埃,各种事物存在道理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怎样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原有实验器具,实验方案进行改革创新并高效结合。变生活中的废品为实验所有,使其以操作更加便捷,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功能更加多样,呈现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这无疑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1: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型实践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型实践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一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中考,同时课程中的内容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带来转变。相信有一句话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物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有多重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型实践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毕竟物理课程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再加上课程内容相对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而通过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物理

一、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物理课堂标准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讲出来,需要灵活教学,借助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对每一个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阶段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学在当今社会中的突出地位,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注重物理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简单的问题进行有效概括。教师需要根据每一学段的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严谨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此外,教师还需要针对教学主体的区域特点进行分区教学,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对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教学,最后突出教学的主体目标。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物态变化》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化与液化的知识点,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最终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二、提供良好学习条件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涵盖了初中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是为提高全民素质而设立的,它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了良好的铺垫。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需要学校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优良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背景,进行教学环境的有效构建。其中,教师在教育开展中,要进行有效设计,不能让教学内容完全依赖于课本知识,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融入与物理现象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实验器械以及实验工具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弥补教师课堂讲授的不足。教学主体的学习环境构建可以不完全依赖于教师,可以以教学主体的身心健康發展来作为首要目的进行,最终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自身学习的进步,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透镜及其应用》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教师通过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准备了凸透镜与凹透镜等实验器材,为学生演示实验。首先,教师设置问题有效地转移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仪器或是生活用品涉及到凸透镜与凹透镜了呢?”学生纷纷开始抢答:“眼镜、照相机、望远镜、太阳灶……”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分发教具凸透镜与凹透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教师提问“在其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凸透镜还能呈现出什么样的现象?”学生进行深思。最后,教师将教具展现在学生眼前,开始分别介绍实验器具,介绍物距 u 和像距 v,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合理设置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与思考具体内容,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努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有以下这些优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物理现象不太明显,无法使所有学生都看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摄像头将实验过程直接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另外,有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是难以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示的。而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动画,使物理事实更直观、全面地展示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材料。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主要通过文字语言和图形等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比如磁场,虽然我们也引入了磁感线概念来描述磁场,但仅限于二维平面图形和文字,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采用更多的展现形式,可以是二维的、多角度的图片、图像,也可以是三维的动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解,甚至还能随时暂停,以便进行分析。

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变通,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去引导学生,以防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也能掌握所学知识,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德渊.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85.

[2]高曼丽.数字化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框架思路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78-179.

[3]姬忠刚.趣味课堂乐在物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60.

[4]丁长岭.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探讨[J].学园,2020,13(05):19-20.

作者:邱敏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2:

有关新形式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物理是一门揭示万事万物:大到天体、小到尘埃,各种事物存在道理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怎样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原有实验器具,实验方案进行改革创新并高效结合。变生活中的废品为实验所有,使其以操作更加便捷,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功能更加多样,呈现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这无疑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字:实验创新 ;现代技术; 高效课堂

物理揭示物之道理,往深了说:核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都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往细了说:走路、炒菜、吃饭、写字都蕴含着许多物理之道。如果能将生活中的废品变为实验所用,成为孩子们随手即可获得的实验用品,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物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没有那么神秘;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仔细认真思考,勤于动手操作、创造,科学并没有那么复杂。但如何让这样一门实用的学科真正进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为之所用,学有所成,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如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造有趣的场景;如何改革实验方案,用更加广泛、便于取材的基础材料,完成实验的改革创新,使我们广大身处农村的教育工作者,也能高效、轻松完成课堂实验,使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拥有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家庭实验室;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学以致用,达到更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是我们实验创新改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重心。

本文我将以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让课堂、课下实验方案及器材改良,并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结合;呈现更加高效、生动、有趣、实用的物理課堂:

中学物理课堂情景创设与教学实验改革创新案例;实验创新的相关改革方案;多媒体创作与实验创新及学生自创家庭实验成果演示。

一、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景创设与教学实验中改革创新案例: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实验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策划者、参与者、探索者,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学中,这种感觉更加明显。这对我们的物理科学有好处的。在新课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适当的电影片段的制作、生活和场景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视觉效果。在之后的实验这一环节的创设、还原情景,经过严谨的实验探究;它不仅增加了情境的说服力,而且满足了学生好奇心的需要。顺理成章地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兴趣,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合理的情景创设加上对应的动手实验环节,又能激发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更加高效、生动、有趣、实用;并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在操作思维,操作提示后总结、反思与实践思维结合。但是,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提供更加简单、易操作、明显的实验方案和改进的实验设备。简单、方便、高效的实验装置为学生的探索与发现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提供一些新颖、多变的实验方案,巧妙的设计创新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只要善于思考,都能利用身边拥有的基础材料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为科学的畅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例如:在物理教学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饮料瓶,将其下部分剪下,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烧杯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不易搬运的问题,又使学生体会到:利用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生活处处皆资源。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拾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作为物体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关系。这些器材都是学生随手可得的材料,同时也是他们精心剪裁与挑选的材料,在使用其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更是会增加学生探究过程的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会为在实验中选用了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而感到自豪。更是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

2.创新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实验的典型性使得创造一个相对理想和单一的环境成为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观察某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寻找规律,认识影响事物本质的科学探索精神。实验的重复性,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总结得出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科学探究。实验不仅有现象观察,还有实验数据记录,图像和点的应用。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学生更能得到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实验结论。与此同时,还可以从中印发出一些新的思考,这也就给创新性实验方案提供了可能以及理论支撑。例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杆秤的使用经验,进行猜想完成杠杆平衡实验的探究过程,并得出结论。为了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实验中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重复和重复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实验引导式教学的学生,式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尝试完成实验,并得出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实验结论的。当然,这都是基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创造性实验设计的成果,它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具有严谨的科学务实精神。

3.创新性实验能培养学生更高的科学创造能力:

这个实验不是盲目的尝试,是基于一定的前提下严谨的科学探究过程,它需要我们学生的双手和头脑。 因此,进行实验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单一靠教师的教就能学会的。必须允许学生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发展这种能力。在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研究实验数据,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出并验证在基础实验以外的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实践支持。

二、实验创新中的相关改革方案

目前的课堂实验教学大多使用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主要注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记忆,基于规律及原理的理解与验证。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或是流于形式,并未落到实处,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这使物理课堂实验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和意义。针对当前课堂实验问题及如何进行改进创新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多验证,少探究:

当前课堂,很多教师在实验前已为学生得到实验结论及其规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其是否成立。这种方法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进行课堂实验的设计环节,可以将需要使用的器材尽可能备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可能的猜想,,再结合已有猜想,自行选择需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索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在实验中思考、发现规律,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

2.教师演示多,学生动手少

多数教师为了使课堂环节更加流畅,同时避免了准备学生实验的麻烦,大部分的实验都只是让学生观察。特别是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匮乏,大部分实驗器材配备不足,使得多数学生失去了动手的能力。如果我们多用点心思在实验器具的创新上,尽可能多的利用我们身边拥有材料,来设计完成我们的实验,那么我们不就解决了器材配备不足的问题吗?同时,我们也可以动员学生主动参与身边材料的收集,使他们在收集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塑造同学们人人都能成为创造者的自信。例如:前面我们提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将饮料瓶的下半部剪下来做容器,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将剩余的上半部,作为漏斗,来探究流速影响流体压强的实验呢?这就轻松的解决了实验室漏斗短缺的问题,并且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当然,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其实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并做出示范,他们就能为我们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三、多媒体创设与实验创新的成果展示

种下一颗种子,它就会长成一棵大树。在平时的课堂实验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多想办法,尽可能在课前收集一些有趣的课题情景素材,教会学生在繁多的信息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个材料的合理选择,又需要我们教师从自身做起。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选用身边好找材料来改进我们的实验方案。使方案简单可行,现象更加明显,并更具说服力。比如:我们在进行《塑料针筒演示液体扩散现象》的实验创新中,使用了生活中易于找到的针筒和塑料瓶,成功的进行了液体扩散现象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教具操作简单,对比度好。从底部注入液体,可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干扰,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同时,该针筒内的液体取用方便,可节约实验中不必要的操作时间,更能为高效课堂助力。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只有我们在平时多思考,多发现,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技能和能力;在课堂中进行趣味的情景创设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使他们能够喜欢上这门学科,并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愿意思考,乐于动手,主动开发自我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望。

作者:陈明凤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首先阐述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新的育人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過程,以此确立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物理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改革教学氛围体现人文性、改革教学过程体现主体性、改革教学关系体现合作性,借此完成本次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日益完善,教师开始致力于物理课堂的大创新、大改革,力求借助物理课堂的教学改革有效促进高中生的知识学习、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积极推进物理课堂上的教学改革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是物理课堂的构建指南,也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活动的导航仪。

(一)新的育人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教育层面上,不能仅仅追求高中生知识获得量的多寡,要切实培养高中生的个人能力与主体素养。因此,教师要切实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力求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统治”物理课堂,要积极“让位”,让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动眼观察、动手尝试、动脑思考、动嘴交流,真真正正地让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嗨起来,充分焕发生命活力。

(三)新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优化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的认知过程,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元素积极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让高中生在直观思维、切身体验中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为物理课堂提供强大的主体支持。

二、物理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

新课程要求对物理课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使其顺应高中生的认知需求和成长需求,真正将物理课堂打造成为生命起飞的重要基地。

(一)改革教学氛围体现人文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与高中生的认知状态、精神面貌、学习情绪、心理态势和情感体验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大力改革教学氛围,力求实现教学氛围人性化、趣味化、开放化的科学构建,以此引导高中生积极、轻松、自由、快乐地参与到物理课堂认知之中,充分释放主观能动性。

以“宇宙航行”为例,本节内容主要简述太空状态下物体的运动情况,认知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利用网络设备为高中生提供嫦娥二号发射模拟视频,以此营造出科幻、神奇、真实的认知情境和教学氛围。人性化的认知情境能够一下子激发高中生的认知兴趣、探究动机和发展意识,并有效提升高中生对物理认知的关注度和注意力,从而为高中生的物理认知做好了充足的主体准备、智力支持,能够激发高中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过程体现主体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让“教堂”成为“学堂”,让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真正成为认知行为的主体,在积极观察、主动探究、自觉交流中展现出最灿烂的生命律动和认知灵光。因此,教师要大力改革教学过程,充分满足高中生的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引导高中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以“摩擦力”为例,为了提升高中生的认知效果,教师可以将高中生带到室外,让高中生在塑胶场地上跑跑,在水泥地上跑跑、在塑料板上跑跑,在抹油的塑料板上跑跑,切身体验到不同的地面、不同的摩擦力、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效果,以此加深高中生对“摩擦力”知识的切身理解与深度把握,提升认知效果。物理课堂是客观规律的“大整合”,自然需要高中生在主体参与中亲自体验、切身感悟。

(三)改革教学关系体现合作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领高中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行为主体,自己也要成为物理课堂的“灵魂人物”。教师也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要为高中生积极搭建科学认知的表现舞台和预设合作探究的活动思路,为高中生的物理认知提供最全面、最优质、最直接、最实时的教学服务。

以“平抛运动”为例,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高中生掌握如何使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相关计算,还要让高中生亲眼看见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真实轨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高中生亲眼看到“飞机投弹模型”,在相隔相同时间投出一颗炸弹,让学生观察到同一颗炸弹飞行的轨迹,以及所投炸弹在空中竖直方向的特征,每个炸弹落地间的距离,这样更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师不仅是物理课堂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教学改革的承载者、践行者和完善者,更是高中生物理认知、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健康成长的关注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物理课堂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有力抓手,改革教学氛围体现人文性、改革教学过程体现主体性、改革教学关系体现合作性,以此实现高中生物理认知的最优化,直接助力高中生的课程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淑清.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66-68.

[2]罗莹,张墨雨.物理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J].物理,2017(5):314-315.

[3]金俊刚.物理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反思[J].甘肃科技,2008(20):209-210.

作者:朱凡国

上一篇:自主创新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农村小学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