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技术教学生态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是当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媒体技术教学生态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媒体技术教学生态学论文 篇1: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实践思考

【摘要】生态化的媒体环境构建是有效外语教学的重要支撑,文章分析了教学媒体进化与外语教学的密切关系,通过挖掘和总结当前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困境,剖析了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构成与功能,进而构建其系统模型。

【关键词】教学媒体;生态化;外语教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新目标新问题的出现,高校外语教学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而隐藏在这些变革之中并有力推动其向前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学媒体环境的变化,但这也使得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在媒体使用方面表现得较为随意。如何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单一媒体与综合媒体,普适媒体与外语教学特色媒体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外语教学特色的媒体环境生态体系,是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

一 外语教学与媒体进化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两者之间”,指在信息源与受众之间承载和传递信息。当其是出于教学目的而使用时就成为“教学媒体”,媒体的目的在于便利交流(交互)和习得。[1]

德国学者海德(Heyd)认为:“媒体包括所有存在的教学用具,主要用于教师表现事物,使事物具有直观性,支持特定的教与学的环节,或者从根本上使其成为可能。”[2]在国外的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视使用“媒体”。因此,对于“媒体”的研究也就成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一个专门课题。海德指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3]

在大学教学中,媒体的发展与外语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新媒体的教学应用,外语学科通常都是最早进行尝试的。无疑,媒体对外语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它既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物质条件,其声音、色彩、图文及直接的背景影像,又可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本土语言模拟情境,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 借助媒体的功能,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身体部位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快捷地获取间接知识,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大学教学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使用电化设备,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下面主要以外语教学媒体发展为例)。在我国,多种电教设备综合利用的时期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达到高潮。[4]而后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又使得外语教学媒体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跃升,虚拟现实、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物联网、泛在网络、Web2.0的发展正在将现代外语教学推向更为广阔的,突破时空限制的、综合智能的新时期。这些媒体和技术的使用已然并且必然会加速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丰富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更新教学和学习的手段方式,完善以往教学和学习的评价体系。[5]学习必然是在一种情境中进行的,媒体之于学习,就是提供一种多维的、立体的、无缝链接和泛在的认知语言情境。

二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1 目前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媒体的研究相对薄弱,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还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变革都相对滞后。从实际应用来看主要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人员对媒体的了解和研究不够

从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研究“媒体”的性质、功能、作用、比较、选择等不只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是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外延。在国外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对“媒体”的研究是一项专门课题,在专业杂志上随时可以读到这方面的文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薄弱,尤其是从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媒体”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甚少。因此,难免带有盲目性,达不到使用“媒体”的预期效果。部分外语教学人员其自身的媒体素养有限,且由于各种原因未接受媒体技能方面的培训,造成上课时媒体的基本操作都成困难,更谈不上借助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

(2)媒体环境设计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约定

媒体环境的构建首先是设计,有些是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设计,有些是从新从头开始着手规划。目前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不论是在场地的前期规划,需求层次论证还是在软硬件的行业设计上都缺乏必要的约定和标准,缺乏顶层设计的理念。以众多语音教学软件和同声传译系统的设计为例,各个软件厂商各出心裁,在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术语使用、甚至用户习惯上都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广大外语教师的有效使用障碍。大多软件功能较多,实用性欠缺,重点功能的操作流程复杂。

(3)媒體使用不到位,存在乱用、滥用现象

现代化教学媒体环境可以有效支撑外语教学改革及模式创新,一种情况是变革需要某些媒体环境和功能的支持,由此这些媒体应运而生;另一种情况是在现有的媒体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教改试验和模式变革,通过媒体环境的统筹运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在媒体环境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在使用上缺乏探索,最常使用的就是广播(教师机屏幕和音频)和提问功能(包括学生示范和师生对讲),而其他诸如测试、会话、讨论等功能使用较少。在听说类、阅读写作类、口译笔译类课程的媒体使用上比较混乱。

(4)媒体的管理、调度比较薄弱

外语教学媒体的管理主要分校级和院(系)级,一般来说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安排,电教部门(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负责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看似分工明确,实际上造成的问题是教务工作者不熟悉媒体的具体情况和功能,电教工作者不熟悉课程的需求和特点,而熟悉自己所授课程的一线教学人员又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由此造成了在媒体的管理和调度上生发出一些问题。

(5)媒体保养维护机制不健全,投入和重视不够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员(电教员)被赋予设备维护保养、机器维修的职能,在学校(院系)不受重视,收入较之教学人员差异较大。所以这一岗位的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在职人员大多积极性不高。从人员构成来看,有外语专业背景的非常少,电教出身的占一部分,其他背景的占一部分。理想的外语教育技术人才应该是懂外语,懂教育、懂技术的,他们不光负责设备维护,更应该是外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家和媒体技术深层使用的专家,是可以协同外语教师进行教学变革的一类人,显然现在的情况远不是这样。加之设备修护保养的一些制度和经费问题,使得这一岗位缺乏基本的吸引力,这必然有损现代媒体环境下外语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关于媒体的研究,应该分为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和使用方面,这必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教学者和管理者在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的同时能够有所渗透和延伸。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媒体的配置和利用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没有一种正确的媒体观,缺乏一种动态的符合外语学科教学特点的媒体环境的系统设想和框架。为此,我们提出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理念。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联。上世纪60年代,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体生态的概念,特别关注不同媒体之间的功能互补性与组合使用。受麦克卢汉的启发,Neil Postman 于1971年在纽约大学设立了媒体生态研究项目,他指出:媒体生态考察传播媒体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情感及价值的实质,以及我们与媒体的互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机会。

(1)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特征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互相联系使个体得以成长。而当信息技术介入学校领域时,“技术”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6]

生态化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就是指在一定外语教学情境中媒体各个构成要素、媒体之间、媒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媒体系统、外语教学系统和学生,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归纳起来,我们认为媒体生态系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系统性: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样,媒体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形成的整体。但在媒体生态系统中特别强调“媒体”是这一整体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多样性:媒体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和媒体(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生态,一个多样性的媒体生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人性化化的地方,资源丰富且允许个性存在。

动态演化:一个健康的媒体生态系统必然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介入使媒体生态不断演化,这就需要处在该系统中的人的主体因素能够随时参与媒体生态的持续发展。

关键“角色”:借用生态学概念中的“中坚种群”的概念,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那些具有丰富外语教学、教辅经验、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他们能支持新技术、新媒体的使用,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

情境协同性:每一个情境下媒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媒体生态中各种子系统和要素,它们之间是协同互动的,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标准和规范是系统协同互动的数字神经。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模型的构建

在外语教学媒体进化的过程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媒体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推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有生力量,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某些较大的生态系统常可分成若干亚系统(子系统),每个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要素,因此,从系统功能考虑,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结构包含4个主要成分,其角色与功能描述如下表所示:

效能、变革和发展构成了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运行和演进的基本动力,四个要素则是媒体环境系统生态功能的实施者。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指系统之中和系统之间的物流和能流的运动过程。从信息化外语教学媒体系统的层面构成出发,我们可以把整个媒体环境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教学思想与知识子系统,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媒体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观念和知识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学校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服务的发展方向,它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进化的最终目标,在媒体和技术流的支持下,应用服务流、资源流来全面改造、革新和实践教育教学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和知识创新,推动个体发展,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以重构服务来连接技术与应用,为教育革新提供基本服务流,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外语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与知识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和服务重构得以体现;教学媒体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生态化外语教学得以进化的基础,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以开放架构为用户提供媒体和技术流,为外语教学效能的提高提供保障;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如图1所示。

在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中,只有始终坚持以满足学生、教师的最根本需要为目标,尽量便利其学习和教学,让其内部注入稳定的驱动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媒体生态的完善和持续良性发展。“建、管、配、用”是构建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的四个核心环节。围绕四个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媒体建设和配置的系统规划,采取开放性系统架构与技术规范,完善外语教学实践环境体系,提升媒体进化的洞察力,开展外语教学媒体生态效能研究与评估,建立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以评估促进四个关键环节的深入发展,连接系统各个要素和成分,从操作思路上为开放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轨道,保证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的效率与价值。

“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复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由一种系统转向另一种系统。”[7]外语教学中也是得考虑在运用媒体的时间、频率、种类、方式等以及媒体与外语教学其它要素之间组合的优化程度与和谐程度等各种因素。媒体环境的合理选择与规划既是有效外语教学的现实支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外语教学实践的空间,媒体不是万能的,只有解决了媒体环境使用的有效性与生态和谐性,才可能更好的开展外语教学,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马德井.教育技术与媒体(第八版 影印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0.

[2][3]G.Heyd.Dcutsch Lehrcn[M]. Frankfurt am Main.Verlag Moritz Dicsterweg,1991:184-186.

[4]徐丽.我国外语教学中“媒体”使用的历史与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5,(1):83-85.

[5]魏鹰.多媒体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得与失[J].中国校外教育,2010,(8):369.

[6]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5-36.

[7]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11.

Ecological Media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Function to Achiev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IA We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China)

收稿日期:2011年3月9日

編辑:李原

作者:贾巍

媒体技术教学生态学论文 篇2:

新媒体背景下考古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是当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对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阐释,从新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课程模式的变化、新媒体的应用、新媒体教学的优劣势等方面探究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模式;考古专业教学;改革

一、新媒体对考古专业教学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对于教育教学是一次挑战。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纷纷号召“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各类线上教育教学软件也随之涌现[2]。为了适应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高校创新形式,产生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战“疫”形式,如召开视频会议[3]。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因人员聚集而带来的相互传染的风险,也解决了大学的实际问题[4]。高校老师从刚开始不适应线上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用软件到今天的适应及活学活用,从高校教师、学生、教学模式等转变,我国教育教学也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客观看,疫情防控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方式的变革、拓展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促进了科研评价机制的完善、引起了人才培养标准和价值判断的变化[5]。

新媒体的发展对现代社会有着冲击性的影响。信息数字化的转变也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年轻化的群体,对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考古专业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考古专业教学,使得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授课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也受到影响和挑战。同时,数字化教育的普及,在学习形式、模式、内容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信息数字化的应用,现在的高校学生不再受到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及知识面较窄问题的影响[6]。信息数字化在考古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考古专业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全方位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听自己喜欢的课程,增强了考古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了考古专业学生的兴趣,拓宽了考古专业学生的眼界。

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文化价值来说,青年亚文化促成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从“单向”向“互动式”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尊重文化自由平等的表达权利,使“个性文化”成为流行的主题,引领着社会文化朝着探寻真实的生命体验出发[7]。就社会价值来说,青年亚文化已成为青年群体特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依托,它不仅有利于从意识想象层面解决代际冲突,而且逐渐从虚拟空间开始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从社会交往方式的发展来看,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生活交往的内容,预示着新的社会交往模式的发展[8]。了解与掌握新媒体的应用无疑会对考古专业教学产生有益的补充,让学生更为容易、更为感兴趣地学习了解考古专业知识[9]。

新媒体的应用对于考古专业教学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信息的海量化会使学生产生眼花缭乱和不知所措,容易受到诱惑及盲从等问题。人际关系的虚拟化会使教师的主导权弱化,学生的主导权会强化。虽说学生的主导权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把握不好容易使学生陷入信息的海量化导致的茫然失措。教学平台的多样化会使管理学生的能力弱化,导致教学难度增加,舆论的控制弱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考古学专业教学方法及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当下新形势的发展。考古学作为交叉性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考古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天文考古、环境考古、科技考古等交叉性较为强的考古方向推动了考古学专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RTK、全站仪、无人机、三维扫描仪等新兴科技数据采集功能的发展传统的考古绘图及布设探方等以无法满足现下的考古学专业发展,考古学研究领域也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到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对考古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也逐渐地加深加强。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國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次日,新华社报道相关内容之后,引起了考古界轩然大波。在此背景下,考古学专业教学也应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让考古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加强考古学教师的个人能力,利用线上多媒体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及多学科的教学是现下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课堂模式,微信公众号、博客、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BBS、百度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态,报纸、广播、App等传播媒介。

综合来看,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信息格局呈现出如下态势:其一,多元交互。即传统媒体背景下原本处于信息被动接收地位的受众可以实时化参与到信息制播的全过程中,赋予大众更强的信息自主权[10]。其二,高速传播。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可以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通道进行广泛传播,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与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领域信息更新速度也显著提升。其三,移动化。即可以满足人们碎片化、实时化信息需求,全天候传递信息并具有精准性的特点[11]。由此可见,新媒体为知识信息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考古学教学领域若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便可以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新媒体技术趣味性高,针对性强,使得学生从过去的被动了解转为“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多数是以音像视频的形式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而高职院校学生业余时间又喜欢去浏览网页或者各种视频,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了。同时,互联网会应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学生平时的上网习惯及浏览记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送相关的文章及视频内容。

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优势,方便大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互联网上的素材丰富多彩,提供了不少的帮助。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极大地方便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检索,查找相关资料非常便利。检索到的资料还可以下载到本地,以及分享出去,甚至可以用于课堂教学[12]。

新媒体时代的呈现为考古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可能性,促进了高校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不可否认,新媒体凭借自身优势,让大家对其有了全新认识,有了全新的体验,但将其应用于考古专业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面临全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伴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通过这些软件,学生可以快速传播、获取信息,在生活上也获得便利。但是信息鱼龙混杂,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难以分辨真假,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所以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成为高校教师的一大挑战。其次,网络已经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无数的新鲜事物在不断涌现,刷新人们的认知。那么高校教师知识储备肯定无法支撑当前的考古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掌握新媒体的新方法,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最后,新媒体极大地冲击了高校教师的权威性,人们的交流更加平等,教师不再处于传统的主导地位。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与学生平等交谈,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考古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今天,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的价值与作用逐渐凸显,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面对新媒体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高校引入互动教学法,在考古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实效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互动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编排,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提供活动所需背景,如对话交流、发表看法等,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活动,激励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期望值[13]。综上所述,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考古专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开展教学,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的获取、更新与利用,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创新教学形式,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所需资料,促进考古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新媒体背景下考古专业教学模式

在疫情蔓延的当下,高校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从线下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线上为主的教学模式,考古专业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从线下到线上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也转变了教师及学生的模式,从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从点对面的模式转变为面对面的模式,从讲授式转变为自学为主的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模式转变,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心理、价值观等。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结合考古专业教学经验及教学改革的要求,总结出了如下机遇:

(一)结合新媒体信息的海量化进行考古专业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固定教材内容载体进行教学。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信息的滞后性以及单一性。教材往往与数字化网络信息相比较有着一定信息的滞后性,导致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学习相关课程的最新动向。教材的单一性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面较窄。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可以很好地结合信息的海量化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接受最新的专业知识动向,学生能学习了解到的知识面也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可以极好地扩大课堂知识量,结合线上网络的不同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考古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的参与能为课堂教学服务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拓展知识,只要学生需要的知识,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释疑,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让学生上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查阅不懂的问题。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后,课堂上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14]。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二)利用新媒体教师与学生做到“零距离”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教案为辅,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弱,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机械式的,而且只能在课堂或是课堂结束的几分钟之内进行。随着新媒体在考古专业教学当中的应用,教师与学生可以做到“零距离”的互动。学生有着极高的自主权及主动权,教师以引导和解惑为主。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可以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新媒体的相互交互,使学生与教师能真正达到“零距离”无障碍沟通。

学生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对其如何使用更是掌握熟练。但不少同学仅仅在QQ、微信等软件中聊天、打游戏。教师要利用通讯工具开展师生交流的情感互动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交流。班级群开通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相关方面的问题,对某一篇文章的评论及修改。QQ空间、微信朋友圈也发挥不小的作用,有价值的东西大家可以在网上分享。教师首先积极上传资料,坚持积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与相关素材,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习兴趣。

(三)利用教学平台的多样化做到时间的合理利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文化教育产业的应用,考古相关行业也积极推动了信息数字化。例如;遗址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等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革。多处考古遗址也利用现场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例如,三星堆考古遗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考古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在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专业教学的模式可以合理运用这些多样化的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利用学生自身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全方位的、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及教师能充分地进行互交,摆脱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

四、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学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考古学是通过古代人类所遗留下的遗迹遗存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古代的金石学,随着欧洲文明进入科学时代,19世纪在欧洲诞生了科学规范的考古学,随之传入到了我国,与我国金石学进行结合形成了我国的考古学。早在1926年,由中国学者李济第一次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此后我国学者陆续进行了由中国人独立完成的考古发掘。1952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正式设立了考古学专业,成为了中国国内第一批招收考古学专业学生的高校[15]。新时代背景下的考古学专业越来越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又因疫情的原因使得考古学专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考古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有一定的改革,以应对迎来的机遇及挑战。

(一)基于线上线下的理论知识的扩充

通过近两年疫情的考验,考古学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教师适应了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学生也转变了学习模式,我国教育教学模式也充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多科学交叉性学科的考古学专业学生,应吸收更多的多科学的知识。作为多科学交叉性学科的考古学专业教师,应了解更多的多学科理论对学生进行更为全方位的指导。在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进行考古学专业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以上所说的要求。

首先,利用新媒体对教材进行更新。传统的线下教学教师往往会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往往源于教材,而教材因其滞后性往往不能跟当下的考古学理论与成果进行紧密相连的对接。通过新媒体线上资料可以很好地解决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当下最新的考古学理论及考古学成果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查找海量资源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相结合,引领考古学专业学生自主探索,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课堂知识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考古学专业学习中主动汲取知识。

其次,通过新媒体对课程进行优化。因考古学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导致多所高校所设考古学专业达不到多学科交叉性教学效果。通过利用线上资源可以更好地整合与考古学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考古学专业的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的天文历法,可以在线上找到天文考古方向的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复原研究遗址所在的自然环境,利用新媒体在线上整合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相关的最新研究。为了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对遗址进行复原或现场保存以及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等问题,可以在线上整合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相关内容,结合线下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考古学专业的研究可以结合线上整合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16]。

(二)基于线上线下的考古学实践新方法

考古学专业教學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必不可少的就是考古学实习教学活动。在传统的考古学实习活动中更侧重的是动手能力,而忽视了现场教学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在以往的考古学专业实习活动中很少在发掘过程中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充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考古学专业实习活动应结合线上资源,与考古学专业实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知识相结合。比如,通过线上资源的整合,在考古学专业实习中每周进行三到五次的理论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考古发掘、测量、制图中所需要的设备及技术问题。如果在发掘实习中发掘出了房址等遗迹现象,实习带队教师可以结合线上新媒体的海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举例教学,并结合线上资源对学生进行三维扫描等技术指导,使得学生更容易更全面掌握该项技术及前沿成果。如果在发掘实习中发掘出人类骨头或动物骨头等遗物,可以结合线上资源结合实物进行教学指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动物考古相关前沿成果及知识体系。

(三)基于线上线下的考古学实验科学

随着多学科交叉性研究的展开,在当下考古学专业发展中科技考古及实验室变成了考古学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科技考古应在课程中加入实验的部分,结合线上资源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掌握课堂上讲的理论与实验室操作的动手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植物考古课程中,利用线上的前沿理论与实验,结合线下实验室的浮选等操作,让学生对植物考古产生兴趣,并能自主进行实验环节。在动物考古课程中,利用线上的前沿理论与实验,结合线下实验室让学生进行骨骼的辨别及鉴定等操作,让学生了解及掌握动物考古的基本理论体系。目前,多所高校都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实验室,有些高校的考古实验室还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也显示出科技考古研究在现今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7]。随着考古学专业的发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了重要且基本的方式,考古学专业实验室也成为考古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疫情背景下利用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古学专业实验教学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

参考文献:

〔1〕陈杭.公益音乐作品创作与传播的社会担当探析——以广西抗疫歌曲创作为例[J].艺术评鉴,2021(10).

〔2〕杨金英,李延娟.疫情期间网课对教育信息化影响的初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7).

〔3〕张小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多重影响[J].北京教育(高教),2020(04).

〔4〕〔5〕张小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多重影响[J].高教研究,2020(04).

〔6〕〔10〕〔11〕马金玉.新媒体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21(23).

〔7〕〔8〕〔9〕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12〕黄安,蓝小梅,陆琦.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J].传媒论坛,2021,4(24).

〔13〕马加里.新媒体技术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

〔14〕张鑫.新媒体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15(10).

〔15〕魏国锋.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考古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08).

〔16〕周真.论地理信息系统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0).

〔17〕陶大卫.浅谈新形势下的考古学专业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l of Archaeology in New Media Background

BAI Manda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收稿日期:2021-11-22

作者簡介:白满达(1991-),男,蒙古族,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韩国仁荷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方向:辽西地区青铜器时代文化。

作者:白满达

媒体技术教学生态学论文 篇3:

生物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摘  要:针对生物技术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探讨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凝练、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纳多元化及前沿探索式教授方式、帮助拓展学生课外学习资源及能力等。使生物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成为学生认可与欢迎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启发式教学;前沿探索

生物技術基础是一门具有基础和通论性质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把握生物技术的全貌和普遍规律性的知识。生物技术基础涉及把握众多知识面,与后续“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等课程相互重叠。介绍深刻改变人类医疗卫生,农业、人口、环境和食品状况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信息技术、酶与发酵工程,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基因组和蛋白质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尖端技术,此外还引入现代尖端和新兴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及引发的变革,并审慎地选择了生物技术争议性领域内容热门话题和实例剖析,引导和激发学生体会学习经典与新潮生物技术的热情。

本课程培养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以下素质、技能、知识和能力:1. 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基本原理;2. 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原理和方法;3. 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专业英语与外文阅读。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做到高屋建瓴式讲解,让学生能提纲挈领领悟生物技术核心基础知识点,为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文作者大多为生物技术领域教学科研的一线工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1. 教授程度的深浅难以把握准确,需要考量如何与高中知识有机衔接,同时避免与后续专业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太多重叠;2. 由于课程延续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对最新生物技术前沿的了解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弱;3. 课时数相对偏少,但内容繁多琐碎,需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精简、凝练与优化;4. 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科研探索性知识较少、师生交流互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忽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对生物技术基础知识中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了解度不够;5. 课程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一切为了考试,学习为了做题,影响了生物技术基础(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此,我们通过凝练、调整并优化生物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合重要知识点的提出、争论、论证、完善历程,引入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深刻领悟该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此外,作者还采纳多元化教授及前沿探索式的教改思路,创新生物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生物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凝练、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

(一)与高中阶段已有生物知识有机衔接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生物技术基础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如何将中学知识和大学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并循序渐进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如细胞结构、核酸结构、遗传定律等基础知识均已非常熟悉,所以在课程中对于这些已经学习过的基础知识不做过细讲解,而仅对某些关键名词(如生物技术的类型、基因和基因组、重组DNA技术、DNA指纹图谱)内涵和外延加以讲述,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课后自学(如微生物产品、生物修复、生物技术监管等),并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及研究进展(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考试题目中适当加入基础知识的考点,以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自学效果。

(二)与大学阶段后续专业课程协调

生物技术基础是一门具有基础和通论性质的课程,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全貌和获得普遍规律性的知识。生物技术基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后续授课多门专业课如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等课程相互重叠、渗透、联系。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讲解,因而需要根据学科专业的设置、后续专业课程的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浓缩和凝练,聚焦于基础性、通识性知识点的阐释(如PCR基本原理及步骤、基因组基本组分),避免不必要的细节讲解(如PCR具体条件、基因组具体组件和功能)。尽量把详尽的论述留给后续的课程。在确定生物技术基础教学内容时,处理好学科课程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各门课程放在一起全盘考虑,做到既不疏漏关键,也不过分重叠。

二、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的关键技术教学

根据生物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设计成一系列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如遗传学三大定律在什么背景下诞生?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什么历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点评,然后将这些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问答之中,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如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如何提出、修正、完善),从而有条理的、系统的理解吃透教学内容(遗传学三大定律的科学内涵及划时代意义)。

(二)讨论式的核心理论探究

讨论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个知识点交换看法、互相启发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技术基础课堂中经常穿插讨论,尤其是针对最新的技术手段的原理和应用(如基因指纹图谱用于法医学鉴定),学生们具有浓厚兴趣,这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大有裨益,比如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繁育名贵白茶和兰花。在课堂上对一些存在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达到以疑解惑的目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采用学生专题展示、师生互动式授课方式

(一)学生专题展示及答辩

生物技术基础既有经典传统知识,又有前沿技术介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按不同的教学知识点,精心安排多个专题,设置演讲主题(如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及机制、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兴趣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用直观动态的画面、丰富逼真的色彩、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枯燥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趣味化,通过演讲活动激发大家对生物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通过演讲,学生们既能了解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又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分析综合知识、制作PPT幻灯片,以及临场讲演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以“微生物细胞”知识点为例,由于同学们几乎没有接触微生物实验,对这种细胞尺度在微米的生物體活动缺乏直观认识,为此我们制作了“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故事”的教辅材料,结合哈佛大学的3D图片,以及“细胞内正在发生什么”的小视频,为同学们进行了导论性质的微生物细胞介绍,加深了同学们对细胞组成、细胞外壁成分、真核细胞器、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等生命事件的领悟,为后续知识点如“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育种”“微生物代谢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师生课堂内外互动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5后青年,标新立异,思维活跃,如何在课堂上让他们对讲授内容产生兴趣需要技巧和耐心。如我们在课间引入 “你细胞内正在发生的事(哈佛3D动画小视频)”、“芝士就是力量!自制马苏里拉奶酪”、“有一种超级细菌,听上去真的很可怕”来引发同学兴趣。任课教师要和学生互动,除了要有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课下也将与学生多交流,我们在课后也与同学积极沟通,为他们对生物技术就业、考博出国等出谋划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专业角度出发,为生物技术基础课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四、拓展学生主动拓展及课外学习能力

生物学精品课程网站推介。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大多来源于实验,因此为了更好捋清来龙去脉,仅仅靠有限的课堂讲授是不够的,需要在课外多实践多思考。多个生物学精品课程网站是全开放式的,如open courses。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推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性地学习。另外和生物学相关的专业网站很多,比如NCBI、丁香园、小木虫、生物通等网站,学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查找文献的需求还不突出, 有时还有死抠教材的陋习, 为尽快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开阔专业视野、跟踪最新文献、掌握查找专业文献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课间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江南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http://lib.jiangnan.edu.cn/),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专利、学位论文、标准、外文文章等;以及英文网站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https://www.ncbi.nlm.nih.gov/)的内容,包括基因、基因组、蛋白、文献等,针对当时全球研究热点,输入不同检索关键词进行检索,寻找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论文和结果,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生物技术未知领域的激情,也为他们以后查阅文章提供了便捷途径。具体如下:

综合型数据库NCBI,这也是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生物类及医学类专业学生后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数据库,同时也是生物技术基础课多个知识点的来源,里面囊括了全核苷酸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结构数据库、三维结构域数据库、UniGene数据库、PubChem Compound数据库、癌症染色体数据库、探针数据库等,更重要的是有各类期刊数据库。课堂上我们会抽出五分钟左右时间,对课堂知识点在PubMed做最新研究进展的检索,而且在期末归纳总结时,同样会对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做第二次检索,对研究中涉及的关键生物技术做介绍,一方面将碎片化的知识点通过研究论文的形式串联起来,让还未接触实验的同学们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认知,另外一方面,我们拓展了同学们主动学习能力。

五、开拓学生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视野

生物技术领域是个全球研究者合作与互动频繁的领域,这需要同学们放眼世界,了解国际上同行在做什么有助于本课程教学。首先我们强化双语教学,聚焦生物技术领域中“基因克隆、细胞工程、酶技术、工业发酵”四大领域的近千个关键的专业英文词汇,涉及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使学生掌握具备深入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其次,我们邀请了国际著名专家,针对课程中重要知识点为同学们开展专题讲座,以下以“医学生物技术”章节为例加以介绍。

包括超级细菌在内的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为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如果防控耐药性细菌也是国际研究热点,加深同学们对这一热点的了解,我们邀请了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光医学中心助理教授戴天红做了专题学术报告(http://news.jiangnan.edu.cn/info/1133/54123.htm)。近年来戴教授先后主持了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美国国防部(DoD)等基金课题10余项,发表科技期刊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频道、美国科技日报、美国微生物现状、麻省总医院《先驱杂志》等媒体上专题报道。戴教授结合他在光医学治疗感染性疾病领域开展的多年系统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运用蓝光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经历,对耐药性细菌的来龙去脉(包括产生、进化、传播、控制)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学们踊跃提问,对医学生物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六、积极在课堂外检验并强化课堂上知识点

室外教学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自然界观察学习生物学知识。我校位于长广溪湿地公园附近,校内也有生机盎然的小蠡湖,各类动植物及微生物资源丰富,对于学习生物技术基础课程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学这两部分内容得天独厚。引导学生深入小蠡湖湖边和长广溪湿地公园,边观察、边学习、边记录,达到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的了解,在大脑中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记忆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加深对“发酵工程”(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在课后也积极组织同学参观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发酵中试车间,对啤酒及黄酒酿造中的微生物及大致工艺做了现场介绍;为增强同学们对“微生物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还组织同学们参观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此外,我们还积极解答同学们在课外碰到的生物技术方面的疑问,如有同学在学校附近湿地公园发现叶片上类似“痘痘”的东西,不清楚是果实还是病害,我们引导他利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查阅、表型比对、环境分析,最终判断为一种植物病毒,并对后续通过病毒培养、特异性基因鉴定给予了建议,这也是同学们第一次运用诸多生物学知识点进行学术探究,也是首次把所学付诸于实践的尝试,同学们兴致盎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强化了对“植物培养”“植物病毒”“植物抗病”“胁迫与应激”多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这些多姿多彩的现场学习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生物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通过一系列生物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和探索,着力于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目的。并力图通过大量调研并结合实际,尝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室外教学、网络教学等。通过本教学改革实践,使生物技术基础课堂的教學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成为学生认可与欢迎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努力提升生物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武.生物技术概论(双语教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高玮玮.试论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生物技术世界,2012, 54(5):86-88.

[3]陈敏,王利琳,王慧中,等.面向21世纪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8:34-35.

[4]William J. Thieman, and Michael A. Palladino. Introduction to Biotechnology (Third Edition) [M]. Benjamin Cummings, Printed in, 2012.

[5]蒂曼,等.生物技术导论:第二版(国外生物专业经典教材)[M].刘美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胡晓清 王小元 徐美娟 饶志明

上一篇:我国中医内科学教学论文下一篇:新闻学学科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