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从研学结合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性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课程开发的反馈、评价与修正机制等多方面综合阐述,提出了研学课程开发的新思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论文 篇1:

提升《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效果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特征,学生学习效果取决于教授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交易的结合程度。本文根据对该课程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从授课的四大基本原则和课程的具体安排两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技术分析;证券投资;教学模式

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流派之一,因其具有入门容易、所需信息量小等优势,在个人投资者间很受欢迎。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股票投资账户的数据统计,接近90%的投资者账户资金小于10万。中小投资者依然是市场的主体,因此,技术分析在中国证券市场流行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虽然技术分析入门容易,但想通过技术分析的方法在市场中获得稳定的盈利却需要在市场中进行长期地实践。因此,高校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类课程不应仅仅作为一门完成金融专业学分任务的课程,而应将其看作是投资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本文总结了多年来讲授《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授课的基本原则和课程的具体安排两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一、《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的基本原则

1. 授课教师应至少具备5年以上股票或期货投资经历

资深的交易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分析方法花一个月看几本经典书籍即可掌握。但要将这些方法熟练地应用于证券市场中,并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良好的交易心理,进而获得稳定的盈利需要至少经历过一次牛熊循环,或至少具备5年以上的交易经验。因此,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自己首先应具备至少5年以上的股票或期货的投资经历,这样才能在课堂对技术分析的优势和劣势、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较好的讲解,并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中获利主要依赖于建立适应行情的交易系统和良好的交易心理和素养。否则,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以为在市场中挣钱很容易,结果入市后缺少必要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意识,最终导致本金亏损而永远退出市场,这意味着学生丧失了一个将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

2. 授课内容应包括技术分析方法、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三个模块

一般来说,教师授课只讲授技术分析理论(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和方法(如K线、切线、形态和技术指标)。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技术分析工具,距离让学生通过上课就具备在证券市场交易的完备技能尚有较远的距离。除技术分析方法外,至少应额外增加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的内容,交易系统的内容包括买入卖出决策、止损止盈设置和资金管理,而且对于不同的市场行情,应有不同的交易系统。交易心理则应对交易中常见的心理误区进行阐述,让学生意识到这一问题,以便在实际的交易中及早发现这些交易心理,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3. 教材选择和阅读书单

教材选择是《证券技术分析》课程讲授系统的重要一环。建议选用经典的证券技术分析书籍作为教材,如马丁 J.普林格的《技术分析》、约翰·墨菲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罗伯特 D.爱德华兹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另外,还应给学生推荐阅读书单,书单应包括与技术分析紧密相关,但在以上书籍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内容,如瓦莱士的《短线交易大师》、亚历山大·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杰西·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青泽的《十年一梦》等,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技术分析知识体系。

4.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教学和模拟交易应同时进行

对于从来没有进行过交易的学生,如果只从理论上讲授交易技术、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他将很难理解授课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学校同时开设有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一般是在两个学期分开进行的。这种安排存在着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学生在学理论课时没有进行实践,对课程内容没有切身体会,等到开实践课时,理论的内容可能早就忘光了,实践课时还需要教师重复地进行简单的内容回顾,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二是实践课往往集中在两至四周进行,较短的投资时间很难看出真正的交易效果,毕竟盈利和亏损均需要时间。因此,学生对技术分析相关知识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检验。基于以上因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教学和模拟交易应该同时进行,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免费模拟交易平台的出现已经让这种方式成为可能,如可利用“同花顺高校金融实验室”和“叩富网”的交易平台,为学生创建一个模拟交易比赛,利用这些平台可以很方便地与学生就交易的相关问题进行课后讨论,查看学生的交易情况,同时也便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理论授课和模拟交易的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用最新学到的交易技术进行模拟操作,同时在对交易的得失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能够明了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的重要性,进而对教师的授课感同身受,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并实际提升学生的交易能力,为其未来利用真金白银进行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具体安排

1. 采用多媒体教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主要是对证券价格图表的讲解,只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很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在课件的制作中,涉及到画线等对图表进行的分析,应尽量采用动画的形式,标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分析思路,便于学生理解技术分析的思维。

2. 课程和课堂时间安排。课程总学时以32-40学时为宜,具体需根据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掌控而定。32-40学时的课时量既可以保证技术分析工具、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内容的讲解,还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学互动。在每堂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应注意在45分钟的课堂讲3-4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讲完后讲一些图表案例。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约10分钟左右,图表案例作为实际应用环节,正好充当不同知识点的分界标,同时也便于已讲知识点的理解。这正是当前流行的“微课”的精髓。

3. 理论知识的补充:案例讨论和市场评述。一是选取近期的股市热点作为案例进行讨论。通过对股市热点的讨论,可以在提升学生对技术分析优势的理解,增加应用技术分析的信心。如长信科技、欧菲光和莱宝高科都是触摸屏概念股,为什么莱宝高科由最初的龙头变成弱势股,而长信科技和欧菲光却一飞冲天。股价走势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是业绩的差异,但通过技术面的走势是完全可以较早洞悉走势的差异,从而可以在基本面明朗前介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买强不买弱”的原则。二是市场述评。作为课外作业,市场述评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每天关注市场的好习惯,增加对市场的感觉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通过让每次课堂上随机抽取若干学生就过去一天或一周的市场进行评述,既可以考核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程度,也可以督促学生形成对市场每天关注的习惯,保证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4. 课外作业安排

(1)市场评述。市场评述包括两部分:一是每天市场评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市场的表现,具体内容可包括指数涨跌及幅度、板块表现、个股表现、板块和个股表现的动因、涨跌停板股票数量等,并对明天市场、板块和个股的表现进行预测,以验证自己的逻辑是否正确。二是每周市场评述,即对过去一周市场的表现进行总结回顾。具体包括周指数和板块涨跌及幅度、周K线目前的相对位置、本周市场表现的特征等。每周市场评述可以使学生从一个大周期的角度看待市场,避免被每天涨跌所左右。

(2)模拟交易。模拟交易首选是在同花顺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平台上建立一个课程交易比赛组,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如果在课程进行的同时有全国性的交易比赛,如“腾讯A股大赛”的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如果模拟交易只是简单的买入卖出,并不能很好地达到交易的目的。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把模拟资金当作自己的现金来进行管理,每做一笔买入交易前都要记录买入理由、买入数量、买入价格、止赢和止损价位;当把买入仓位平仓时,要记录卖出理由、交易盈亏,同时要总结本次交易的得失。通过对自己交易记录的完整反思,学生就可以了解自己常犯哪些错误,并能在随后的交易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进而完善自己的交易方法和系统,提升自己的交易成绩。另外,学生在同一课程平台下进行模拟交易,可以看到其它同学的交易成绩,有利于建立起学生相互竞争和讨论的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宜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具体占比取决于各学校的制度约束,平时成绩占比应至少在30%,学校允许的话可以到5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市场评述中的表现;二是学生模拟交易的成绩以及交易经验的总结。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在让学生明确平时成绩考核细则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参与模拟交易,进而实现与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总结

作为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主干课程,《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理论知识和交易实践结合起来的可操作性。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克服传统重理论轻应用带来的投资误导,真正的让学生理解技术分析的精髓,实现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间接地也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投资者教育。

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证券投资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武翔宇 张颜丽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论文 篇2:

基于研学视角下的高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开发

摘要:本文从研学结合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性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课程开发的反馈、评价与修正机制等多方面综合阐述,提出了研学课程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研学课程;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行业以及企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行业及企业不断提供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架力求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高职课程的教学与教改更加强调在深刻认知岗位的前提下,强化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岗位综合能力。本文从研学结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对高职金融与证券核心课程《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课程改革与开发思路。

一、课程性质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按照金融服务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证券从业人员特别是证券经纪人以及证券分析师等岗位任职要求,以业务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準确、规范、高效”的职业素养为建设重点的校企合作课程。该课程以“研学”模式为主导,“业务知识+技能大赛”等多种手段考核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最终能够胜任并具备从事创新岗位工作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是立足证券从业人员当前实际情况,基于其典型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行业前沿动态来设计的。根据实际职业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集中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目的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使广大学生掌握证券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岗位的基本业务规范;通过基本技能实训和综合业务技能实训,使广大学生提高业务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的专业素养。《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课程设计遵循认知规律,考虑到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提高规律,先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岗位核心技能调研,然后再由易到难逐渐接触实际业务。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具备业务熟练、引导客户规范、业务操作高效、语言沟通流利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在教学实践环节该课程突出“研学”概念。课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其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在本课程教学实践期间,坚持“四个结合”: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要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要与专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另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将学生纳入内容的选择、确定和组织之中,对预设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延伸、补充、替换、修正等加工工作。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岗位综合能力,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按照业务操作要求逐项学习各项证券技术分析技术,同时能够运用所学技术分析方法对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解释,对行情趋势进行分析,能够解答客户对技术分析相关问题的咨询,掌握与证券投资分析相关业务处理的基本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养成“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专业素养,严格执行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品格,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2.具体目标。(1)技术目标。能够熟练下载安装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软件;能够熟练使用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软件提供的各项基本功能;能够熟练地认知证券技术分析软件提供的不同周期K线图并根据K线的组合分析证券价格走势;能够熟练使用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软件提供的各项工具进行切线分析;能够熟练调取证券技术分析软件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并根据指标值与指标图线进行证券价格走势分析;能够结合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提供的各种技术图表、技术指标结合波浪理论、相反理论、循环周期理论等进行证券价格走势分析。(2)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职业素质,包括: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按照证券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化的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增强其职业综合素质。(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技术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熟悉技术分析的含义、要素、假设与理论基础;熟悉价量关系变化规律;掌握道氏理论的基本原理;熟悉技术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熟悉K线图的画法;熟悉K线的主要形状及其组合的应用;熟悉趋势的含义和类型;掌握支撑线和压力线、趋势线和轨道线的含义、作用;熟悉股价移动的规律;熟悉股价移动的形态;掌握反转突破形态和持续形态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应用规则;熟悉缺口的基本含义、类型、特征及应用方法;熟悉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原理;掌握葛兰碧的量价关系法则;熟悉移动平均线、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威廉指标、相对强弱等不同类型指标的含义、特点和计算方法及其使用范围与应用法则;能够熟练结合多种技术分析理论与分析方法对证券价格走势进行综合判研;能够结合基本面分析有效地对证券价格中长期走势进行有效判研。

四、教材编写要求

1.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的模式,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来编写教材。

2.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教学软件、多媒体、实际案例、课内实训等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编写教材内容,教材应充分体现学生具备各单项业务操作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

3.教材编写应突出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要图文并茂,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简化知识的理论性。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五、课程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采用阶段性目标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应以任务活动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模拟竞赛、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4.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证券业务一线实践经验的学习,积极探讨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相关业务操作技能要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职业能力。

六、成绩的考核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分析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单项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运用技术分析手段解读证券价格历史走势、运用技术分析手段分析证券价格未来走势、技术分析手段在证券经纪人等相关岗位中的应用等几个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该课程的考核突出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对于分析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单项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等模块的考核主要在课堂提问和日常训练活动中进行,对技术分析手段在相关岗位中的应用通过学生在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行考核,单项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的理解应用、运用技术分析手段解读证券价格历史走势的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分析加以评判,运用技术分析手段分析证券价格未来走势相关能力可以通过技能竞赛得以体现。在对学生考核时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观察,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对于各项考核内容的评判标准应该重点参考企业对相关岗位技能的要求。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注重实训教辅资料的开发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各种形式的教学课件,包括视听光盘、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涵。积极开发课程网站,与企业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教学实训系统软件,创设网络课堂,提供业务在线操作,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多样化。

3.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利用。以全真型业务环境与业务流程为背景建立全真的模拟证券公司,满足学生证券分析与咨询业务的实训教学任务;与校外证券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实施课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实现全真化教学,在金融职业素养、金融文化礼仪、业务流程操作、业务技能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八、课程开发的反馈、评价与修正机制

一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应该具备完整的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实践实施、教学成果的形成等一系列流程,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完善的课程反馈、评价与修正机制。在整个反馈、评价与修正机制中,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居于核心地位。信息反馈的目的就是更为合理地评价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反馈的内容就是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指标的指标值,信息反馈的结果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性、真实性、科学性。修正环节是在反馈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反馈和评价结果的直接反映,是对实际观测值与预期值偏离的一种修复,修正的目的是使课程开发的结果更加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更加符合高职培养对象特征,更加符合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岗位与职业素养需求。对于课程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指标的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该覆盖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对课程调研,主要涉及调研目标的明确性、调研对象的广泛性与代表性、调研过程的严谨性、调研结论的普适性等;对课程实践,主要涉及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资源与设课价值等;对教师,主要涉及个人修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成绩评价等;对学生,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

2.评价指标的区别性。对于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在整个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不同、性质不同、特征不同、涉及到的指标体系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设计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的明确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条指标应该做到指标含义明确,没有歧义;指标间所反映的问题彼此独立,没有交叉,层次结构清晰;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完整全面地反映所要评价的事物,由所有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形成闭合全集。这样有利于明确准确判断,也使评价结果明确,便于对课程开发各个环节有更清楚的把握。

4.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该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直接接触到、感受到的内容;指标描述语言应从评判者的角度可理解、可判断;指标值的来源比较权威而且容易获得;数据的处理简单便捷。

5.评价指标的导向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及时了解课程开发各个环节的真实状态,把握整个过程,避免严重偏离设计预期,便于及时修正,提高课程开发质量。

任何课程的改革与开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在研学改革过程中同样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疑问,所以在研学课程的開发过程中应该本着多听、多看、多思考的原则,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行业调研、加强向其他院校学习,取长补短,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敢于尝试,探索高职研学课程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唐勇,刘康华,卢豫.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2012,(1).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教育,2008,(27).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8.

[4]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6).

作者简介:郑宏韬(1977-),男,内蒙古人,经济学硕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系,讲师。

作者:郑宏韬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论文 篇3:

技术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技术分析,究其本源是相对于基本分析而言的,在证券市场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论述证券市场上的技术分析对于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认为技术分析其实是一个利用数据、图像等来了解对手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证券投资  技术分析  假设  价格  趋势

1 技术分析的要素——价、量、时、空

在证券市场上,要想做好技术分析,掌握市场发展动向,研究者就必须以技术分析要素为重点,开展技术分析活动。具体来说,技术分析要素主要包括价格、成交量、时间、空间几方面内容,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技术分析活动的发展。

1.1 价格和成交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表现为成交价格和成交量 不同市场发展阶段,证券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双方要想达成一致,就必须寻求一个均衡点,即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证。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利益的均衡点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即价格和成交量的变化。当利益双方对交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时,其成交量就相应上升。反之,其交易量就会下降。总体来看,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成交量是推动股价涨跌的动力。②量价背离是市场逆转的信号。③成交密集区对股价运动有阻力作用。④成交量放大是判断突破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综合上述讨论内容可知,除非双方利益主体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否则其难以克服市场作用阻力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走向。因此,要想保证证券交易市场的有效性,买卖双方必须打破利益均衡局面,进而影响市场成交量和价格。

1.2 时间和空间 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分析者必须以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浮动和价格升降的程度为依据,准确预测其价格的未来发展走向。时间反映了市场潜在能量的变化情况,通常表现为上升或下降。而空间则反映了价格的升降幅度。市场价格的周期性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周期的时间长度和价格的空间变动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周期时间越长,价格的波动空间范围就越大。

逆时针曲线是根据量价理论所设计出的分析方法,其功能在于说明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各段的量价关系,使投资者能正确掌握最佳的买卖时机。以下的图形是一个根据技术分析的四大要素表示对股价判断的一个逆时针曲线图形。

2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三大假设

2.1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这一假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即假设证券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和金融信息是高度一致的,其信息是对称的、准确的、透明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在此情况下,任何市场信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反应至市场价格当中,引起价格上下波动。技术分析认为,如果一个证券市场是健康的、发展的、有效的,那么其影响其证券价格波动的所有因素都会反映在证券价格上。而研究者在进行证券市场技术分析时,只需研究市场的量价变化,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效果即可。总体来看,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背景下,这一假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任意一个影响因素都会作用于证券价格上,引起其价格变化。这一假设是研究者进行技术分析的重要前提,如果假设内容为假,则技术分析活动将难以进行下去。

2.2 价格沿趋势移动 这一假设肯定了证券价格变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即证券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具体发展情况发生变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认为,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是一对稳定的价值关系,是理性力量和非理性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证券价格运动反映了一定发展时期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一旦供求关系确定下来,其证券价格的变动就趋于平缓,证券交易活动则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只要供求关系存在且不易发生较大变化,证券的价格走势就会按照其理想化状态持续下去。这一假设也是合理的,它肯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认为供求关系变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假设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条件和重要前提,只有承认并遵循证券价格变化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活动。

2.3 历史会重演 这一假设是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提出的,即当证券市场出现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经济情况时,投资者会根据其以往的投资经验或失败教训做出相应的经济选择,以保证其经济活动的安全性,降低投资经营风险。技术分析法认为,投资者可以根据以往的市场投资规律预测未来的证券市场发展情况。这一假设是建立在投资者心理行为因素基础上的,可以为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提供相关依据。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三个假设条件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研究意见。如第一个假设没有看到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把国内市场过于理想化。实际上,即使是美国那样成熟发达的证券市场也仅仅是弱式有效市场,信息损失在所难免。因此,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必须立足于市场的发展实际,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赵博.股市K线战法.炒股要懂K线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2]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0.6.

[3]唐震斌,段艳琳.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缺陷及改进措施[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

作者:覃少明 李晓健

上一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成本核算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