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2024-04-12

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通用7篇)

篇1: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趋势交易务求简单明确,思想清晰。越复杂的分析技术反而让人头脑发昏。趋势交易是以价格为核心,那么阅读走势图是趋势交易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将走势图的分析技术规定了一个程序,这是每天固定的功课。

具体步骤如下:先看时间维度大的图,后看时间维度小的图,先看周线,然后看日线,然后看小时线,然后看分钟线。每个时间维度都要看,具体的买卖点要在分钟线上找。观察每个时间维度的图形要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在走势图上识别趋势。

这要看裸图,就是不附加任何技术指标的图,这很重要,有了技术指标会让你看不清图形的本来面目,所以要把技术指标从主图上删除掉。识别三种趋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横盘趋势。其中横盘趋势分两种,一种是大幅震荡区间,一种是狭幅盘整区间,识别区间走势很重要,因为趋势行情产生于区间走势,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在任何时间维度内,趋势之后便是区间,区间之后变是趋势,周而复始。区间是平衡,市场由打破平衡到新的平衡,再到打破新的平衡,这是一个自然的市场循环过程。

所以我们首先要识别走势图上,从那里到那里是上升趋势,从那里到那里是下跌趋势,从那里到那里是横盘区间走势。

第二步是识别趋势所对应的成交量。

看成交量并不是看单独一两根的,看成交量是看阶段的。一两根的成交量意义不大,阶段性的成交量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步我们辨别了走势图上的趋势,第二步我们就要看相应的趋势阶段的成交量,比如图中某个上升趋势阶段中对应的阶段成交量是什么样子的是逐步增加的还是逐步缩量的?

第三步看技术指标

看完价格趋势和成交量对于盘感好的操盘手来说已经对整体趋势和具体买卖点心有成竹,再看技术指标已经没有什么必要。这里要看技术指标的是那些系统交易者,因为很多交易系统都是由指标构成的。我也是系统交易者,所以我也要走到第三步,去看技术指标指标有两大类,一种是趋势指标,一种是震荡指标。对应的是趋势交易系统,和均值回归交易系统。我是趋势交易者,所以我只看趋势指标。

指标有两个关键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构成某些交易系统的具体买卖点,但指标达到特定值时发出买卖信号,根据此信号操作,第二个作用是对第一步中的裸图分析进行钝化,过滤了一些价格突然随机波动的部分和一些假信号。指标是滞后的,但在识别趋势上比较稳定可靠。

以上是一个严格的分析程序,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分析,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思路会产生混乱。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分析走势图时的心态,不应该带有先入为主的观点。要看到市场本身发生的实际情况是什么,而不是你在看了基本面信息和新闻评论之后大脑中形成的先入为主的观点。这很重要,不要和市场争辩,就是不要和走势图争辩。

篇2:泊松过程在证券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自Markowitz (1952, 1991) 中提出, 关于投资组合的选择问题的研究, 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 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众所周知, 任何投资组合的选择都是基于资产价格或收益的不确定性, Markowitz关于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主要是在期望效用理论和收益—风险分析的规范性框架下进行的。然而, 由于投资者的具体情况 (对待不确定性、风险的态度) 不同、投资对象的特点不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或非对称性, 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的投资组合或者投资组合的策略。譬如, 均值—方差模型方法, 杨奇志 (2009) 的方法, 仅适合于投资对象的收益率服从联合正态分布或者投资者具有二次函数的效用的情形;均值—绝对差模型, 均值—方距模型, 均值—损失概率模型, bonafide风险度量模型都是从人们对待风险的不同认识考虑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采用收益—风险分析范式提出的, 也仅适用于具有相应的效用函数形式的投资者。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波动较大, 李延刚 (2008) 指出, 股票投资易受人为操控等太多不确定影响, 而股票指数相对更客观。因此, 本文利用应用随机过程中泊松过程, 借鉴李蔬君 (2009) 的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经典理论分析和心理面分析四者结合起来对股票指数未来走向进行分析, 视证券价格的波动为动态的泊松过程 (正态分布) , 利用了区间估计的方法, 对单个证券进行分析, 并分析了证券价格的变化规律, 建立了一个证券市场的投资组合模型, 判断证券市场中长期的总体走势方向, 为证券投资者买卖决策提供一种新思路。

二、理论分析和证券选择

(二) 证券投资目前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很多, 大体可分为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经典理论分析和心理面分析四种。其中, 基本面分析指的是根据证券基本面的情况 (包括:公司财务状况、市场消息面、宏观政策等等) 进行分析, 从而判断证券未来中长期市场价格的总体发展方向。技术面分析是依据市场价格以前的走势, 借助指标、成交量等数据, 推测证券短期内的涨跌和买入点卖出点。学术分析流派的哲学基础是“效率市场理论”, 投资目标为“按照投资风险水平选择投资对象”, 投资理论主要是投资组理论、资本资产定值理论以及有效市场理论等, 投资目标的原则是“长期持有”投资战略以获取平均的长期收益率。它对机投资人有较大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退休和养老基金和指数基金家族的发展趋势上心理分析流派主要对个体和对群体进行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分析旨在解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群体心理分析是为了解决投资者对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把握问题, 旨在保证投资者在研究投资市场过程中的正确观察视角。为进一步提高分析结论的准确率, 本文再结合K线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股市心理博弈等经典理论分析方法, 将以上三大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 细化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和经典理论分析的各个指标要素, 根据泊松过程理论下的证券价格的期望值、证券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和预期方差, 然后借助区间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再建立了一个证券市场的投资组合模型。

(三) 证券选择设S为某一证券。投资者将考虑S的价格P在未来时间区间[0, T] (0表示现在, T表示将来某一特定时刻) 内的波动, 记Pt表示t时刻 (t∈[0, T]) 时S的价格。投资者预期在[0, T]内股价P可能取值区间为[m, M] (m=在[0, T]内可能出现的最低股价下限, M=在[0, T]内可能出现的最高股价上限) , 则在[0, T]内股价P的取值是[m, M]上的一个集, 记为P赞。S的现价P0, 在将来的日子里, P

(1) 一层选择。定义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30个个体, 及其指标值为x1, x2, x30, 则x1, x2, x30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30称为样本容量, 或简称样本量, 样本中的个体称为样品。定义4将样本观测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为x (1) , x (2) , x (30) , 则x (1) , x (2) , x (30) 称为有序样本, 拥有序样本定

则是一非减右连续函数, 且满足:Fn (-∞) =0和Fn (+∞) =1, 称为经验分布函数。对于已选证券利用以上分析, 可得选择1:该证券服从正态分布。然后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故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总体也服从正态分布。

(2) 二层选择。投资证券有风险, 只有当投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同期的无风险利率时, 理智的投资者才会购买证券。否则, 将资金存入银行, 享受无风险利率。也就是说, 理智的投资者是否按现价P0买入股票, 取决于在[0, T]时间内是否有较大的可能以超过预期盈利基点P* (P*=P0 (1+i) , i=同期无风险利率) 的股价Pt'卖出股票。如果按现价P0买入股票, 则:当Pt'

(3) 投资组合模型建立。有了充分、详尽的证券分析后, 还需要制定令人满意的投资决策和计划。首先,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

假设1:证券投资者的资金有限;

假设2:投资者有明确的投资收益预期:如果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不能超过同期的无风险利率, 则投资者会放弃对证券的投资;

假设3:在投资期内, 根据获利情况投资者可随时卖出证券获利或避险。

证券投资者在[0, T]时间内, 对备选证券集S={Si|i=1, 2, …, n}, 投入资金总额为R, 则Si的预期资金分配数量为xi。证券投资者首先对备选证券集S中的每一个证券Si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分别获得Si的收益率的期望值ri和预期方差σ2。理智的投资者总希望获得较大

加权因子α (0<α<1) 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喜好程度。数学上是典型的多目标线性规划, 借助Lingo软件可求解.

三、案例分析

(一) 案例一:东晶电子从东晶电子中随机抽取30个个体日期是从2010年4月23日至2010年3月11日的样本, 及其指标值为x1, x2, …, x30。而且样本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将样本观测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为x (1) , x (2) , …, x (30) 。计算出样本均值=26.32、样本收益率的均值=0.19%和方差=0.000801。用夏皮洛-威尔克 (Shapiro-Wilk) 检验, 对其进行正态性检验 (如表1) 。得出如下结论:W=0.949224, 取α=0.05, 查表, 在n=30时给出W0.05=0.927, 由于计算得到的W值大于该值,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不拒绝原假设, 既可以认为该批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故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总体也服从正态分布。故该证券相对比较稳定。综合以上分析得:东晶电子服从正态分布。然后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二) 案例二:大唐电信从大唐电信中随机抽取30个个体日期是从2010年4月22日至2010年3月11日的样本, 及其指标值为x1, x2, …, x30。而且样本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将样本观测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为x (1) , x (2) , …, x (30) 。计算出样本均值=19.01、样本收益率的均值=0.42%和方差=0.001026。用夏皮洛-威尔克 (Shapiro-Wilk) 检验, 对其进行正态性检验 (如表2) 。得出如下结论:W=0.966855;取α=0.05, 查表, 在n=30时给出W0.05=0.927, 由于计算得到的W值大于该值,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不拒绝原假设, 既可以认为该批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故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总体也服从正态分布。故该证券相对比较稳定。从而得到:大唐电信服从正态分布。然后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三) 案例三:仁和药业从仁和药业中随机抽取30个个体日期是从2010年4月23日至2010年3月11日的样本, 及其指标值为x1, x2, …, x30。而且样本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将样本观测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为x (1) , x (2) , …, x (30) , 计算出样本均值=24.42、样本收益率的均值=0.50%和方差=0.000423。用夏皮洛-威尔克 (Shapiro-Wilk) 检验, 对其进行正态性检验 (如表3) 。得出如下结论:012268;W=0.947844, 取α=0.05, 查表, 在n=30时给出W=0.927, 由于计算得到的W值大于该值,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不拒绝原假设, 既可以认为该批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故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总体也服从正态分布。故该证券相对比较稳定。可得:仁和药业服从正态分布。然后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四) 证券选择用区间估计判定是否选择东晶电子。H0:μ叟0.00625%vs H1:μ<0.00625%;查表得u0.05=-1.645, u=0.3576>-1.645, 故接受原假设。结论:选择东晶电子。

用区间估计判定是否选择大唐电信。H0:μ叟0.00625%vs H1:μ<0.00625%;查表得u0.05=-1.645, u=0.702203>-1.645, 接受原假设。结论:选择大唐电信。

加权因子α (0<α<1) 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喜好程度。 (设α=0.3) 从数学形式上看, 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线性规划, 借助Lingo软件, 求解。得x1=0.3, x2=0.2, x3=0.5。则投资者对东晶电子股票、大唐电信股票和仁和药业股票进行比例为3:2:5投资。

参考文献

[1]宋志伟:《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在企业证券投资业务中的应用及影响》, 《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2期。

[2]杨奇志:《基于VaR的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分析与其投资策略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14期。

[3]王庆、张夏:《基于模糊数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Markowitz, H.Portfolio selection,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5]Markowitz, H.Portfolio selection: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S, U.S.A.:Second Edition, Basil Blackwell, 1991.

篇3: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 信度;效度;新教育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76-03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for Process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ew Education Technology on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Liu Baowei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oral cognitive processing changes of the youth in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the new education pattern. A certai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hould be guarantee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oul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study results. The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problem abou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for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ew education technology on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Key words reliability;validity;new education pattern;constructing

Author’s addres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1 引言

面对网络化新环境,建立怎样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综合素质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化前提下学生道德认知过程的变化分析,构建网络化前提下学生教育新模式。过程分析中对资料的处理要保证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良好的信效度把握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2 研究方法及设计

本研究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研究地点: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调查对象为青少年,是指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经济没有独立的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主要变量:网络化是自变量,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因变量。网络化这一变量的具体指标涉及网上信息、上网活动、网上交往群体及网络痴迷等。网络化的测量问卷设计指标11项,采用打分的方式综合计算,进入回归方程。列出的指标有:1)时间缺少型;2)永不满足型;3)网后挂念型;4)影响心情型;5)耽误工作型;6)限时失败型;7)病态使用型;8)舒缓疲劳型;9)网络交往型;10)难抵诱惑型;11)影响交际型。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意义的主观反映,是理解、掌握道德规范的重要心理形式。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标准。研究中将道德认知操作化为研究对象在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具体测量分4个阶段:1)考察上网青少年对网络环境的认识;2)考察上网青少年在网上行为表现;3)考察青少年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4)同指标考察未上过网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具体测量指标,如第一阶段(上网青少年对网络环境的认识),使用问卷测量指标为:网上交流不该使用攻击性语言;不该任意抄袭网络上文章;网上交流不该使用虚假身份;网上充满不真实信息;人人有责任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每个阶段的调查表达内容不同,但调查方式是一致的。回答“同意”定义为1,“不确定”为2,“不同意”为3,用计分的方式处理后,进入回归方程。

抽样方法,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初中和高中都分别调查3个年级。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九原地区的教委或教育局获取中学学校的抽样框,然后在每个地区的中学抽样框中随机抽取4所中学(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各2所),共8所中学;其次,在选中的8所中学中,每个中学随机抽取2个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各1个),共16个年级;再次,在选中的16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抽选3个班级,共48个班级;最后,在选中的48个班级中,每个班级按学号随机抽取14个学生,共672人,即总样本数672人。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模型主要有(因变量为定距变量,interval measurement):

具体处理是将分析选定的变量一次性引入回归方程。为了凸现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首先将纳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包括虚拟变量)在模型中进行整体检验。引入变量的前提是所有的Y分布都是正态分布,即:对于所有的Xi(i=1,2,…,n),概率分布p(Yi/Xi)都有着相同的方差σ2;所有的Y分布的值都在一条直线上,Yi期望值=α+βXi;随机变量Y在统计上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Y2在统计上和Y1没有联系。

3 信度、效度分析

任何量化的研究都应该分析资料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选择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为保证内容效度的有效性,对预测问卷的编制遵循:1)对问卷中的关键词尽量做到准确的操作定义;2)参考并采用文献中国内外研究者编制的相关问题的成功的测验项目;3)提前对青少年进行访谈、分相关组讨论及多次预调查;4)请教和听取专家的意见。综合以上过程后删除或修改被评定为不好的项目,最后形成“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的预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和再次请教有关专家审阅和评定,以及研究者本人的经验筛选,从而保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量表的结构效度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因子分析来测量。量表形成初期,在预调查检验期间本研究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降维处理,排除那些负荷量低的变量。在正式量表产生之前,再用验证信因素分析确认并调整那些组合不合理及负荷量相对偏低的变量,最后形成有效的正式量表。

探索性因素分析利用SPSS13.0进行分析(表1),几个公共因子代表量表的基本结构(即它的维度),表现为全部变量对这几个公共因子的“共同度”都较大,即效度较好。

从表1中可以看到,4个公因子对13个变量的累积贡献率约等于61%,一般来说,这种累积的有效程度属于中上等水平。量表结构的有效性,还可以从最后一列的共同度来显示。13个变量中有10个变量在4个公因子上的共同度达到或超过0.5。另外,从因子负荷的值上可以看到13个变量中有10个变量分别在某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量(大于0.5),说明这10项为有效题目。

本研究所涉及的量表,编制初期都经过这样的效度分析。在结构效度上用因子分析法,基本上将累积贡献率把握到50%以上;共同度0.5以上;变量在公因子上的负荷量掌握到0.45以上。

经过量表初期的预调查及因素分析处理,量表的结构已经达到一个较好的效度,在形成正式量表之前再采用AMOS 5.0进行验证性因素检验,进一步提高量表的结构效度。方法是按照验证结果提供的修正系数及理论要求,调整变量的组合及其变量的作用方向,使其负荷量达到最优(一般把握在0.4以上)。本研究中因变量是青少年道德认知(F1)对其测量指标进行验证结果(图1)。

因变量道德认知(F1)在问卷中标识为D63-D69;测量指标包括:D63,现实生活中经常说冒犯他人的话;D64,说谎时的压力少多了;D65,不尊重、甚至侵占他人的劳动果实;D66,拆同学的来信看算不了什么;D67,看到骗子也懒得去管;D68,对生活中的虚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D69,注重营造美好的生活氛围。检验结果:道德认知中D68、D69负荷值小于0.35(负荷值把握在0.35以上);这些变量按照结果提供的修正系数,结合研究理论要求进行组合修正和系列修正及重组,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负荷值。

针对本研究调查问卷采用多重计分方式,分为3~5个等级的多种李克特量表测量,所以折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克朗巴哈的每一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最为适用。1)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将研究对象分为相近的两半,计算这两半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二者高度相关,说明信度高;2)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克朗巴哈提出用α系数来测量累加量表的信度:。K表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σi2表示第i个题项得分的题内方差,σT2表示总得分(所有题项得分之和)的方差,α信度系数是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的比较常用系数。

一般认为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在0.7以上的问卷可信度较高。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信度系数不低于0.6为可靠信度。根据这个标准,对网络化量表进行信度检验(表2),问卷的变量克朗巴哈系数大于0.7,斯皮尔曼-布朗系数大于0.6,都超过所建议的0.6底线,说明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稳定性良好。因此,本问卷的信度较高。

4 结论

篇4: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过程分析技术包含了生产过程的设计、分析以及控制的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其目的通过对原材料、中间体及最终产物质量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高度可靠性。目前, 已经有很多检测工具和手段应用于过程分析技术中, 将这些工具中的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组合起来, 既能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单个点的监测, 也能够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 从而保证科学的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1]。

在固体药物生产过程中, 常要求原料药具有一定的晶型、粒度分布以及溶解度, 而结晶技术是达到这一目的最理想也最简单的技术, 药物结晶过程的研究也一直是制药工业的重中之重。传统意义上的结晶过程主要依靠的是经验主义, 缺乏科学性, 引入科学的、可量化的、有效的过程分析技术在药物结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和优势。

1 过程分析技术在药物结晶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将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于药物结晶过程的监测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即传感工具、过程控制工具及化学计量学工具。

1.1 传感技术

1987年Callis将过程分析技术按照分析操作区域与被分析区域的空间关系分为以下五类:近线 (At-line) 、连线 (On-line) 、在线 (In-line) 、离线 (Off-line) 以及非侵入性 (Non-invasive) 。在此过程中均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变量 (主要包括热力学变量和过程变量) 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 因而合适的传感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些技术中最具前景的传感技术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化学成像技术[2,3,4]。目前, 这些传感技术已经在其他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有很多综述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将这些技术和经验正确的应用于制药工业中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1.2 过程控制

在传统的小批量制药工业生产中, 过程控制并没有得到重视, 再加上新过程的适应和实施往往需要很繁琐的认证和审批程序, 使得过程控制技术即便在现今也没有取得广泛应用。幸运的是, 由于传感技术以及相关基本理论的发展, 为过程控制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此带动起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自动化控制;将反馈机制与模型预测结合起来, 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过程计划中已到达优化过曾策略的目的;由单变量分析转变为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过程分析技术的广泛实施, 过程控制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引起广泛关注, 进而成为制药过程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制药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成本和风险不断高涨的情况下, 一个失控的过程是任何一个制药企业都不能承受的。

1.3 化学计量学

化学计量学被定义为使用多变量数据分析和数学工具从化学数据中提取必要的信息。当今的在线和连线传感器能够实时的从化学过程中收集大量的数据, 过程化学计量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进而通过监测、模拟和控制等手段为化学过程提供额外的信息[3]。

目前化学计量学已经在化学过程的模拟、模型化以及控制成熟并取得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在过程设计阶段通过实验设计等手段优化一些可操作的变量, 而且能够帮助理解和分析过程传感器收集的多变量数据[5,6,7]。

2 总结与展望

过程分析技术代表的是未来国际制药行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药品生产方式。目前, 我国由于GMP的实施, 企业在生产设备等硬件的投入不断加大, 但是在对于生产全过程的监测上主动性不强, 这导致了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中总是由于过程缺乏严谨、科学的数据和验证而处于劣势。我国制药企业如果能够在固体药物结晶过程中引入过程分析技术, 在生产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评估潜在风险, 制定规避策略, 并通过合适的反馈机制实时地制定解决方案, 不仅能够减少损失和失败, 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摘要:固体药物的晶型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因而对固体药物结晶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制药工业中最关键的领域之一。由美国FDA提出的过程分析技术是新世纪以来制药工业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其宗旨是与工厂共同努力将新型的、有效的分析手段引入制药工业中, 从而尽量减少制药过程中的失败和损失。鉴于在药物结晶过程中引入过程分析技术正在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简要概述, 期望能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过程分析技术,药物,结晶过程,应用

参考文献

[1]FDA, FDA PAT page[Z].URL http://www.fda.gov/cder/OPS/PAT.htm.

[2]Kueppers S, Haider M.Direct ionization technology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complex samples[J].Anal.Bioanal.Chem, 2003, 376:313-315.

[3]Workman J J, Creasy K E, Doherty S, et al.Subchronic Exposure to Low Concentrations of Di-n-Butyl Phthalate Disrupts Spermatogenesis in Xenopus laevis Frogs[J].Anal.Chem, 2001, 73:2705-2718.

[4]Stephenson G A, Forbes R A, Reutzel-Edens S M, et al.Solid lipid nanoparticle in improv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changchun XiDing application research[J].Adv.Drug Deliv.Rev, 2001, 48:67-90.

[5]J Gabrielsson, N Lindberg, T Lundstedt, et al.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 (PAT) for biopharmaceuticals[J].J.Chemometr, 2002, 16:141-160.

[6]Togkalidoua T, Braatz R D, Johnson B K[J].AIChE J, 2001, 47:160-168.

篇5: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摘要:在被试进行身体照片认知加工的同时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探讨了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早期认知加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都诱发3个早期成分(N60、P100和N170)。N60的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效应;P100具有身体照片类型和认知任务类型的交互效应,在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认知任务下,自我身体照片产生的P100波幅大于他人身体照片;N170有身体照片类型主效应,自我身体照片比他人身体照片诱发更大N170。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的认知加工从170 ms左右开始分离。

关键词:自我身体照片;事件相关电位;P100;N170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15-03

视觉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身份、情绪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使人脑能有效地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形。为了理解这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在神经水平是怎样完成的,病人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脑成像和电生理学技术已经被用来调查知觉他人以及他人动作时的神经解剖结构和认知加工的时间进程[1]。我们今天关心的问题是自我身体照片认知加工和他人身体照片认知加工在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否存在差异。根据专家化效应假说[2],我们预计自我身体照片将比他人身体照片诱发更大的早期成分。

1研究方法

1.1被试

18名来自体育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本实验。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4岁。男9女9。所有被试的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都是右利手。实验完后给予适当的报酬。

1.2程序

1.2.1刺激和任务将被试自己身体和陌生人身体的彩色照片(泳装)作为刺激材料。每个身体照片都有一定倾斜角度,或从中间向右倾斜45~90°,或中间向左倾斜45~90°。所有被试完成四种实验任务,每种任务都包括两类身体照片:自我身体照片和陌生人身体照片。

1.2.1.1身体照片自陌辨认要求被试对每个呈现的身体照片作自我和他人判断,分别用相应的左右手作按键反应。这个任务要求被试不必注意身体照片的方向。

1.2.1.2被动身体照片左右判断要求被试对每个呈现的身体照片(自我身体照片或他人身体照片)作左右朝向判断,分别用相应的左右手作按键反应。这个任务要求被试不必注意身体照片是谁。

1.2.1.3主动自我身体照片左右判断要求被试只对自我身体照片作左右朝向判断,分别用相应的左右手作按键反应,对陌生人的身体照片不作任何反应(他人身体照片忽略)。

1.2.1.4主动他人身体照片左右判断要求被试只对他人身体照片作左右朝向判断,分别用相应的左右手作按键反应,对自我的身体照片不作任何反应(自我身体照片忽略)。

所有任务都要求被试尽量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包括4个组共160个trial。每个组包括自我身体照片和陌生人身体照片各20张,其中10张身体照片朝左,10张朝右。被试的性别与陌生人的性别匹配,并且对于每个被试,陌生人都是同一个人。

1.2.2刺激程序刺激呈现在屏幕中央。1个实验的时间流程为: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十字注视点500 ms,再500 ms空屏后呈现身体照片300 ms,然后空屏700 ms,这样1个实验共2 s。

2个组间隔时间为1 min,两种任务间隔为5 min。实验期间,要求被试尽可能保持眼睛注视屏幕中央。实验前,让被试熟悉实验材料(图1)。

1.2.3EEG纪录采用NeuroScan脑电记录分析系统,被试戴32导电极帽记录脑电,导联方法采用国际10/20系统。以左右耳突作为参考电极,接地点位于Fz和Cz的中点。采样精度为0.168 μv/LSB,采样频率为1 000 Hz,NeuroScan脑电系统放大器的带通滤波为0.05~70 Hz。电极与头皮的接触电阻调整为小于5 kΩ。

1.3数据分析记录原始脑电,对每个被试的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处理。排除眼动和其它伪迹后(不超过±60μV),依据不同实验任务叠加EEG。截取-200~400 ms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刺激呈现前200 ms的平均电位均值作为ERP测量的基线。根据本研究目的和总平均图,测量N60,P100和N170的波幅和潜伏期。对每个波的波幅和潜伏期以及行为数据进行身体照片类型(2个水平:自我身体照片,他人身体照片)、认知任务(4个水平:身体照片自陌辨认,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被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身体照片忽略)、半球(2个水平:左,右)和注意水平(两个水平:主动,被动)等因素进行ANOVA分析。

2结果

2.1行为数据分析

身体照片认知加工的反应时见表1。对反应时的结果进行身体照片类型(2个水平:自我身体照片,他人身体照片)×认知任务类型(3个水平:自陌辨认,主动方向判断,被动方向判断)两因素ANOVA分析,发现身体照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5)=5.31, p=0.04,他人身体照片的认知加工比自我身体照片更快。认知任务类型的主效应也显著,F(2, 14)=17.15, p=0.00,3种认知任务之间的反应时都不一样,身体照片自陌辨认的反应最慢,其次是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被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的反应最快。此外,身体照片类型与认知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2, 14)=3.96, p=0.04,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在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认知任务下,对两类身体照片的反应才有差异。这提示我们注意水平可能影响反应时。对身体照片类型(两个水平:自我身体照片,他人身体照片)×注意水平(两个水平:主动,被动)两因素进行ANOVA分析。结果发现,注意水平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 15)=34.47, p=0.00,被动注意比主动注意条件的身体照片朝向判断快得多;身体照片类型和注意水平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临界显著水平F(1, 15)=4.1, p=0.06,注意水平对不同身体照片朝向判断的作用不同。进一步ANOVA分析表明,只有在主动注意条件下,自我身体照片朝向判断比他人身体照片朝向判断慢,F(1, 15)=9.49, p=0.01,被动注意条件下,二者没有差别。但无论对于自我身体照片做朝向判断,还是对他人身体照片做朝向判断,主动判断都比被动判断用更长的时间,自我:F(1,15)=41.25, p=0.00;他人:F(1,15)= 11.07, p=0.01。

2.2ERP数据分析

图2分别标明了由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所诱发的ERP。在颞枕部,几个早期成分被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所诱发。它们包括一个早期负波(N60),其波峰位于约60 ms处,接着是一个正波(P100)和一个稍晚的负波(N170),其波峰分别位于约110 ms和170 ms处。两类身体照片诱发的N60没有发现任何差异,下面就P100和N170这两个波进行分析,探讨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早期认知加工的差异。

2.2.1P100的峰值和潜伏期在60~140 ms的时间范围,我们获取了一种在110 ms左右达到峰顶的第一个明显的正向偏移成分,按习惯我们把这种成分叫做P100。测量每个被试4种认知任务下P7和P8点P100的波幅和峰潜期(从刺激呈现至最高峰的时间),得到表2所示数据。

对潜伏期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ANOVA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效应。

对波幅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ANOVA分析,结果只发现身体照片类型和认知任务的交互作用达到了临界显著水平,F(3, 13)=3.18, p=0.06。为了考察认知任务对不同身体照片类型P100的影响,分别对身体照片自陌辨认、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被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身体照片忽略做ANOVA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认知任务下,身体照片类型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F(1, 15)=5.38, p=0.04,为自我身体照片产生的P100波幅大于他人身体照片,与行为数据相符。

2.2.1N170的峰值和潜伏期N170是从140~220 ms的时间范围(这一时间范围是根据总平均值所显示的波形而确定的)获取的一个负波,这一负波在目标刺激呈现之后170 ms左右达到峰顶(表3)。

用身体照片类型(2个水平:自我身体照片,他人身体照片)×认知任务类型(4个水平:身体照片自陌辨认,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被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身体照片忽略)×半球(2个水平:左,右)的三因素重复测量的ANOVA分析显示:从潜伏期来看,N170有认知任务主效应,F(3, 13)=5.78, p=0.01,为身体照片忽略产生的N170的潜伏期大于其他3种认知任务。对峰值而言,身体照片类型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F(1, 15)=8.14, p=0.01,为自我身体照片产生的N170波幅大于他人身体照片。

3讨论

本研究发现注意水平调节人们对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认知加工的行为表现,在主动注意条件下,自我身体照片朝向判断比他人身体照片朝向判断慢。提示在行为学方面大脑对自我身体照片的认知加工呈现一定的特异性。

通过比较自我身体照片与他人身体照片刺激诱发出的早期ERP成分,探讨人脑对自我身体照片认知加工在神经电生理方面是否具有特异性。研究发现,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都一致地在颞枕部诱发出三个早期成分(N60,P100和N170)。N60的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效应;P100具有身体照片类型和认知任务类型的交互效应,在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认知任务下,自我身体照片产生的P100波幅大于他人身体照片;N170有身体照片类型主效应,自我身体照片比他人身体照片诱发更大N170。

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在颞枕部N60成分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被试的期待中,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并无差异。Mouchentant-Rostaing(2000)的实验表明[3],自动、快速而粗糙的分类能在非意识阶段产生(刺激后45~85 ms),且这种分类是由于被试对不同材料的有意识的期待所造成的。

身体照片认知加工诱发的P100没有身体照片类型主效应。这可能是因为早期成分P100与刺激材料物理属性有关,说明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在材料性质上没有差异。另有研究指出[4],早期成分P100与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有关。自我/他人身体照片认知加工在早期都涉及视觉加工,也有可能说明这两种身体照片的早期视觉加工程度基本一致。不管是因材料性质,还是早期视觉加工,P100在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之间并无差异,说明在这一时间点上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的认知加工没有发生分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没有发现P100的身体照片类型主效应,身体照片类型和认知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却达到边缘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主动身体照片方向判断认知任务下,自我身体照片产生的P100波幅大于他人身体照片。说明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在这一时间点上的认知加工还是受认知任务类型影响的,与行为结果相符。这一现象说明P100在某一程度上受注意水平的调节。隋洁的研究发现[5]:注意水平可以调节面孔再认产生的N170。这两种调节是否具有共同神经生理基础,还有待更深一层的探讨。

在面孔认知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颞枕部的一个潜伏期约为170 ms的负波(N170)与面孔特征的结构分析有关,而与熟悉度、性别、年龄和种族等因素无关,代表面孔认知加工的特异性,反映了Bruce和Young提出的面孔认知模型中的结构编码[6]。在我们的实验中,也发现了类似面孔认知加工的N170。Stekelenburg等人(2004)的研究指出,身体照片认知加工与面孔认知加工的机制具有相似性,颠倒的身体照片也能引起N170幅值和潜伏期的增加[1]。在本研究中,N170具有身体照片类型的主效应,自我身体照片比他人身体照片诱发了更大的N170。这说明身体照片的早期编码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是有区别,自我身体照片的早期认知加工具有独特性。

我们的结果也暗含了对N170种类特殊性的理解,在面孔认知加工的文献中[7],对N170是否具有面孔独特性已经提出了质疑。当前的研究发现了N170具有更广泛功能意义,它可能包括面孔和身体照片的整体知觉。

4结论

自我身体照片的早期认知加工具有独特性。自我身体照片和他人身体照片的认知加工从170ms左右发生分离;注意水平对身体照片诱发的P100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Stekelenburg J J, Gelder B D.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perceiving human bodies: an ERP study on the body-inversion effect. Neuroreport,2004,15(5):777-780.

[2] Maurer D, Grand R L, Mondloch C J.The many faces of configural Process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2,6(6):255-260.

[3] Mouchentant-Rostaing Y, Giard M H, Aguera P E.Early signs of visual categorization for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stimuli in humans. Neuroreport, 2000,11:2521-2525.

[4] 买晓琴,罗劲,吴建辉,等.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J].心理科学,2005,37(1),19-25.

[5] Sui J, Zhu Y, Han S.Self-face recognition in attended and unattended conditions: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2006,17(4):423-427.

[6] Bentin S, Deouell L Y.Structural encoding and identification in face processing: ERP evidence for separate mechanisms. Cogn. Neuropsychol,2000,17:35-54.

篇6:颜色在认知过程中的内隐作用探析

颜色能够影响人类认知已经得到大量实验证实, 主要集中于广告消费心理、社会心理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Bellizzi (1983) 发现在产品包装上, 颜色引发生理反应, 捕捉注意促进购买行为, 如暖色令被试感到放松, 引起对产品的购买动机。在Elliot (2010) 的研究中, 红色使男性更加吸引女性,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造成红色与地位等级形成特定经验联接。Elliot (2007) 认为是一种经验学习的过程。幼时教育中教师评分所用红色墨迹, 在不断地条件强化下与危险和错误形成联接, 会诱发人的负性情绪;天空的蓝色给予人类平静与宽广, 在长期接触中会形成蓝色与平静和放松的联接, 进而诱发积极情绪, 使人类的行为更具冒险性。类似于这种解释, Pryke (2009) 通过研究红色引发攻击性行为是否来源于先天或后天经验的问题上, 倾向于认同后天学习是红色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解释。依据以上颜色心理功能机制的研究成果, 本文研究认为:红色的心理功能来自后天学习经验, 参照中国文化就会发现,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积极意义, 红色代表着喜气与吉祥, 相对于教育中红色代表的消极意义, 红色更有可能诱发出积极情绪。

Ruud (2010) 等认为虽然人类行为通常是在有意识追求目标和结果情况下发生, 但也可以被内在动机和目标通过无意识方式激活。该推论给予我们提示, 既然行为可以通过这两种通道产生, 那么环境任务无关刺激也就有可能无意识地激活人的心理因素, 使有意识行为受到影响。为探讨该类型刺激对认知控制的影响情况, 本文引入颜色这一类刺激, 观察颜色背景下的认知变化。

本文研究为探讨环境任务无关刺激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主要解释二个方面内容: (1) 首先通过实验检验冷色 (指蓝色) 和暖色 (指红色) 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联接关系, 本文假设对比于冷色, 红色与积极情绪联系紧密; (2) 检验颜色作为背景无关信息对冲突控制的影响, 观察颜色在知觉这一较低等级心理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认为红色会缩减冲突量, 促进认知冲突的解决。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在IAT (内因联想测验) 任务中, 检验红蓝颜色块与情绪性词语的内隐联接差异, 观察颜色块是否与动机有内在联接以及是否存在不同的颜色-情绪联接。

2、实验方法

(1) 被试

32名19-25岁大学生自愿参加本次实验, 均为右利手, 视力正常或矫正后正常, 无色弱或色盲。参加实验的被试均得到相应报酬。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IAT实验程序由Eprime编制运行, 包括控制刺激呈现时间、反应时记录等。被试与屏幕的距离约为65 cm, 在亮度一致的实验室里单独参加测试, 屏幕背景为灰色。颜色块分为红色RGB (255, 0, 0) 、蓝色RGB (0, 0, 255) 、青色RGB (0, 51, 255) 和浅红RGB (255, 51, 0) , 大小为8.01cm×8.01cm。情绪词选自《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 包括六个积极词和六个消极词:活跃的、兴奋的、自豪的、欣喜的、快乐的、感激的和害怕的、难过的、羞愧的、愤怒的、紧张的、惊恐的。情绪词在实验前经过评定, 在实验中以白色颜色呈现。

(3) 实验设计

实验开始时在屏幕中心呈现分类刺激, 在屏幕左右上侧呈现的标签分别对应键盘“q”键和“p”键, 分类刺激在被试按键反应后消失, 随后给予被试400ms反馈。每个辨别任务重复试次为16次。

3、结果分析

对测试阶段均值进行差异检验, 由差异分析即可判断测试阶段是否是相容或不相容联结。IAT测验中, 冷色块+积极性词汇的反应时大于暖色块+积极性词汇, 配对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 (t=4.49, p<.01) 。说明前者是不相容性联接, 后者是相容性联接。由于冷色+积极/暖色+消极是不相容性任务, 而暖色+积极/冷色+消极是相容性任务, 结果表明暖色 (红色) 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 这与本文的假设一致。

二、实验二

1、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颜色背景是否影响知觉冲突解决, 观察蓝红背景色是否影响非目标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干扰, 以及冲突量的大小在性质不同的颜色背景下的变化。

2、实验方法

(1) 被试

来自实验一的21名被试参加本次实验, 对实验目的不了解, 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也无任何颜色偏好, 均为右利手, 所有被试在实验完成后得到相应报酬。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实验采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和记录数据, 被试距离屏幕大约60cm, 在统一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刺激为白色大写字母组, 如:“HHNHH”, “NNHNN”, “HHHHH”和“NNNNN”。字母组大小为2.36cm x0.6cm (2.26º×0.6º) , 注视点大小为0.4 cm×0.4 cm (0.3º×0.3º) 。屏幕背景颜色依据RGB标准为:红色 (255, 0, 0) , 蓝色 (0, 0, 255) 。

(3) 实验设计

采用Flanker任务, 通过操纵背景颜色观察冲突解决。Flanker范式 (Eriksen&Eriksen, 1974) 通过呈现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刺激, 诱发出冲突性反应, 可以观察执行性注意机能, 例如:呈现不一致性字母组“NNHNN”, 被试要对中心字母“H”做正确反应时, 需要抑制对对字母“N”的错误反应, 这时容易造成反应时延长;呈现一致性字母组“NNNNN”, 中心字母反应不会受旁边字母干扰, 这时相对于不一致情况下的字母组, 反应时要短。

本实验为2 (红色背景, 蓝色背景) ×2 (一致性刺激, 不一致性刺激) 被试内设计, 三种背景出现的频率均为1/3。

(4) 结果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 一致和不一致因素主效应显著, F (1, 20) =60.07, p<.001, 不一致水平下反应时要慢, 未发现背景颜色的主效应, F (2, 20) =.06, p=.80。背景颜色与一致不一致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 F (1, 18) =9.566, p<.01, 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颜色背景共同影响一致和不一致因素的两个水平, p<.01。对冲突量 (冲突量=不一致反应时-一致反应时) 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蓝色与红色背景下冲突量边缘显著, t (20) =2.042, p=.055, 红色背景冲突量小于蓝色背景冲突量。

讨论

实验发现:红色诱发积极情绪, 蓝色相对地诱发负性情绪;颜色通过不同的颜色-情绪联接影响认知, 红色缩小认知冲突量, 提高认知冲突解决能力。实验结果证实颜色能够影响认知控制的假设, 预示认知控制过程的非独立性和人类心理系统性。

Monsell (2000) 提出被试在不同环境中追求目标的灵活性, 来源于对目标的表征, 而大脑中的目标表征又会激发和指导行为, 并且可无意识发生。环境信息经后天学习强化, 会与特定信息形成条件联接, 当条件联接被诱发时, 目标追求系统会相应激活。颜色在中国文化中与积极或消极信息形成联接, 在无意识情况下激活, 使当前任务追求过程受到影响, 例如红色激活红色-积极情绪联接, 增强被试认知控制灵活性。Custers (2010) 强调有意识行为在人类目标追求中的主导地位, 但也认同无意识目标追求的重要性。由于在实验中未发现颜色主效应的显著性, 本文认为颜色-情绪联接虽然可无意识影响任务表现, 但强度不足以完全改变被试的有意识行为操作, 被试当前任务的目标追求系统仍占据主导地位。Braver (2006) 等认为大脑ACC区域在认知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环境无关信息既然影响认知控制过程, 则在脑生理上应该影响ACC的激活状态, 那颜色也将在该脑区产生作用, 不过需进一步的脑生理研究。

结论

(1) 环境信息影响认知控制过程, 其作用机制是无关信息条件联接可诱发无意识目标追求系统来影响当前任务操作。

(2) 颜色作为环境无关变量时, 通过不同的颜色-情绪联接类型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钦王岩罗峥陈静.记忆活动中情绪调节的效果和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 Vol.19, No.9, 1259-1266

[2]Andrew J.Elliot, Daniela Niesta Kayser, Tobias Greitemeyer, Stephanie Lichtenfeld, Richard H.Gramzow, &Markus A.Maier (2010) .Red, Rank, and Romance in Women Viwing Me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10, Vol.139, No.3, 399-417.

[3]Dreisbach, G., &Goschke, T. (2004) .How positive affect modulates cognitive control:Reduced perseveration at the cost of increased distractibil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Elliot, Andrew J., Markus A.Maier, Arlen C.Moller, Ron Friedman and Jorg Meinhardt (2007) , “Color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The Effect of Red on Performance Attai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136 (1) , 154-168.

[5]Hatta, Takeshi, Hirotaka Yoshida, Ayako Kawakami, Masahiko Okamoto (2002) , “Color Of Computer Display Frame In Work.Performance, Mood,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94, 39-46.

[6]Hakwan C.Lau, &Richard E.Passingham. (2007) .Unconscious activation of the Cognitive Control System in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7 (21) :5805-5811。

[7]Mehta, R., &Zhu, R. (2009) .Blue or Red?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Cognitive Task

[8]Performances.Science, 323 (5918) , 1226-1229.

[9]Sarah R.Pryke. (2009) .Is red an innate or learned signal of aggression and intimidation?Animal Behaviour, 78, 393-398.

篇7:走势图分析技术在投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一、注重基础,教会学生观察。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表及里的。缤纷的化学现现象给生活增添了色彩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往往单纯从兴趣和偏好出发,偏离观察目的,抓不到物质本质特征。因此实验时应明确观察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正确方法。观察不只是“看”,而是多种感官对感知对象的整体反映。

例如,对演示实验镁条燃烧观察时,大多数同学往往被耀眼的白光吸引而忽略了其它。教师应引导学生按反应前、中、后顺序,让学生看物质色和态、变化时的光和烟,同时去感受放热和物质延展性。在比较得出新物质生成这一本质特征的同时,归纳出物质燃烧的现象应从以下三点观察叙述:1.光或火焰颜色。2.生成物的色、味、态。3.放热。为后面研究燃烧做好准备。

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教学中应把一些易于操作的演示实验,改成并进式实验。课上利用5-10分钟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操作,然后相互交流操作、观察和分析的体会。例如,在讲铁化学性质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固液体药品取用,我就让学生两人一组,同时做铁和稀硫酸、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分析反应本质,同时归纳出了固体放入溶液中应观察。

1.固体如何?2.溶液颜色如何?3.是否放出气体?从而使学生较全面掌握了反应现象,为认识金属与酸盐之间置换关系做好了铺垫。实践证明:并进式实验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准确性和学生参与意识。对于可见度低又不易操作的实验,我也想尽一切方法增强学生感官认识。如Na2CO3和稀HCl反应时气泡小且易溢出,我用培养器放在投影仪上完成,学生就明显看到气泡。为加深学生对结晶水合物的认识,我利用课余时间,制出了大约1.5cm的硫酸铜晶体,放在阳光下观察,当学生看到这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时都欣喜若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用实验设疑,引导学生思维

思维是实验过程中重要环节,只有结合思维的观察才能获取知识。实验中学生往往被物质性状和变化现象吸引,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归纳,使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应恰当设疑,引导学生展开相应思维活动。

如CO还原CuO的实验操作时问题较多,教师可按实验和观察的顺序设疑:1.CuO、CO色态?2.CO为什么要验纯?3.为什么先通CO,后加热?4.加热时产生的红色固体是什么?5.实验后为什么通CO至冷却?6.尾气如何处理?引导学生思考,小结原理和操作要点,认识变化本质。对于有些难点,光靠分析学生难以有深刻印象,此时应结合实验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突破难点。例如对不溶性碱化学性质的理解,我增加了如下实验:①把Cu(OH)2放入水中,加入酚酞试剂后看到不变色,让学生思考原因;②把Cu(OH)2放入水中,学生讨论滴入FeCl3溶液是否反应?若反应将看到什么?当操作时,未看到有些同学说的红褐色沉淀时,引导学生分析,从而认清只有可溶性碱才能电离出OH-与指示剂作用,并与可溶性盐在溶液中交换成分这一事实。

有时为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我还把一些小魔术引入课堂。例如学习CO2制法和性质后,为引出CO32-的检验,我做了一个实验:①取一个250毫升广口瓶,注入约200毫升稀盐酸。②将一个小鸡蛋放入瓶中。③迅速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住瓶口。④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当学生看到随着鸡蛋在盐酸中一浮一沉“呼吸”和石灰水变浑浊时,设置下列问题①鸡蛋为什么一浮一沉?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③鸡蛋遇盐酸放出CO2说明鸡蛋中含什么?从而把CO32-检验方法形象生动的印在了每一名学生脑子中。

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应用是学习知识的灵魂。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随时有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实验设置不应面面俱到,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例如实验装置的用途是学生的弱项,因此,在讲述浓H2SO4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时,对课本上的装置展开了讨论,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1.洗气时,长导管进,短导管出;2.短进长出将排液,若先装满水,可用于集气并储气。化学是与实际密切相关的,结合学生水平,引导学生比较,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在学习H2、O2、CO2三种气体制取时,产生途径虽很多,如何选择应考虑实际:

a.实验室制法应考虑操作简便安全,环保,尽量节约药品。

b.工业上应选成本低,环保型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记住原理同时,又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试剂除去Cu中CuO杂质时,有90%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或稀硫酸而放弃了H2,60%同学答出了操作简便安全这一特点。

四、加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初中化学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学生认识事物有一定被动性。初中学生正值人生过程中成长高峰期,具有强烈求知欲,表现欲、成功欲。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选择一些简单问题开展探索型实验,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寻找答案。例如实验制H2用金属和酸反应,用Zn、Fe、Mg、Cu哪个最好呢?实验室制CO2用盐酸还是硫酸呢?实验中由于学生能力差异造成效果不理想时,应指导方法,鼓励其积极去完成。

上一篇:苦海有岸读后感3000字下一篇:0l-sueug彭庄矿基建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