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观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观来定位德育价值体系,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举措。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来建构当代我国高校德育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利益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利益观研究论文 篇1: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有关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理论观点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这里,文章通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观念入手分析,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现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经济发展观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社会整体经济;经济发展进程;反不正当竞争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解析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解析

1.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对于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是为了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在这里,经济学家庞德对需要通过依靠法律来维护与保障的相关利益按照其性质进行了分类。其总体分类大致为三个方向,即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利益。

2.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

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对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对于前者的区别。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出后者的关系更为简单些。

(二)社会整体利益观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之中,社会整体利益的观念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经济法的定义是为了实现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维护,这是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经济法学家对于其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对其重要性的认可程度是一样的,都是将其作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保障。

二、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观的独特性

(一)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

由于经济不断的发展也就使得所需解决的经济矛盾的多样化开始呈现,使得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难度进一步加剧。

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公私化进行定义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的判断标准进行明确。对于公共法律的核心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对于私法的核心即为维护个人权利的观念进行认可。

(二)经济法整合功能的独特性

在本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观念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整体的含义进行正确地理解。在这里,对整体性的含义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理解其哲学角度的含义,应将其对比面“部分”进行理解,通过辩证的分析来实全面的现理解范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发现对于整体的理解应该是对构成事物的众多不同要素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的分析,部分指的是这个整体中的某个或者某些部分。它们通过二者的联系来实现对调制关系的建立,它的地位区别于其它的法律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稳定性,其复杂性也显得更为突出。

三、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和保障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享有者和维护者

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其的保护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从角度的变化分析,也能看出,对于社会的整体利益来说是缺乏主动的去关心社会整体利益的人而存在的,但却存在着诸多的人企图去将其分配得到,对于保护与分配的态度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应当意识到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者的定义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社会全体公民与各级组织的整体利益,狭义指的是对于拥有者而言的利益确定。对于如何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划分,需要从其主体的不同进行明确判读,进而为不同的代表者实现其利益的保护。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

1.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者应当承担的实体责任不易确定

当社会整体利益遭到破坏的时候,其具体所需解决的问题即为对经济责任的认定。对于这一问题,经济法的研究学者所提出的观点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有些学者认为对于相关责任的认定具有如下的特征形态如下:政府经济失误赔偿、惩罚性赔偿、实际履行、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经济违法规定和行为等等。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经济法的责任认定包括了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2.缺乏追究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者应承担经济法责任的程序

在对经济法的责任形态与采取方式的不确定也会导致对于已经造成的社会整体利益追回的困境,对其经济法程序的限制,导致了不同的经济责任承担。

四、结语

结合上述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与实现,倘若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与完善关系上,经济法不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实现,保证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最终使得经济法失去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所在,也就丧失了经济法固有的法律地位。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个人认为对于明确如何解决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问题是开展的前提,倘若对于实际责任不能够进行明确,对于其所需选定的程序来说,不管是采取非诉程序亦或者是采取诉讼程序均会失去采取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经济法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現状进行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经济法的责任与手段进行借鉴与运用,同时,应当严格地遵循相关的体现要求与规定,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并且严厉追究对于破坏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对其伤害的判定应当与对其的责罚相结合,对其采取的措施进行明确与结合。使得创新的意义能够实现,使得社会更加的稳定,其发展环境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松妍.浅谈社会经济法的整体利益观[J].河北大学,2014,6(12):367-367.

[2]马小洁.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观的体现[J].兰州大学法学院,2014,3(7):93-94.

[3]易崇艳.能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基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能源利益保障的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王海成.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铁言(1990.6~ ),女,回族,辽宁锦州人,辽宁大学,16级在读研究生,法律硕士学位。

作者:铁言

利益观研究论文 篇2:

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的高校德育定位研究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观来定位德育价值体系,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举措。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来建构当代我国高校德育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核心价值 高校德育

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改变了我国人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实世界的生活图景。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使人们的存在成为了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发展空间空前膨胀,视域豁然开阔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多元价值取向对传统的价值模式提出了挑战。多元的主体价值观与我国传统的一元集体价值观成为了两难选择,生活价值观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价值观成为现实与理想相互背离的两极。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缺位,这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核心价值的确立是高校德育定位的前提。在核心价值观缺位的氛围里,任何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的企图都是不可能的。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上升为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来定位高校德育价值体系,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举措。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

由于受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我国“左”的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忽视物质利益,只讲政治和阶级斗争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其实恰好相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所谓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精神、利益决定思想为基本出发点,揭示当代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过程和目标,阐述当代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中的理想、信仰、人生和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1)利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把思想和革命激情看成历史活动的决定性因素的唯心主义错误时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在马克思那里,利益不是一种抽象观念,利益也不是边沁等人的功利主义的心理联想,更不是利己主义的个人私利,而是指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本内容的物质利益。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利益是生产力乃至社会发展的内驱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初动因,随着这种需要的满足,人们又产生精神生活等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创造满足“一切”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方式,从而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3)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表现,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矛盾。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不同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阶级都是不同阶级的利益关系的代表者,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共同体都是“虚假的共同体”,它们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代表了全人类利益。(4)上层建筑的任务就是代表那些在经济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维护和调整一定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4]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和利益关系最基本的立场和态度,它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前提。

首先,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马克思说:“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5]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道德价值的基本问题。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道德价值作为实践精神,它与人们的利益、目的和理想的要求相联系,产生于人类利益“应有”与“实有”、“应当”与“是”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意识及其如何实现应当的要求。价值观最为核心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形成道德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是以利益为基础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观点。可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比如新自由主义代表哈耶克,为了强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是形而上学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绝对地看作是互不相容的两极,鼓吹个人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观。事实上,马克思从来没有从集体与个体、社会与个人的两极对立来谈论共产主义。马克思说:“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6]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的生存方式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尖锐对立,因而自我实现的基本形式就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个人既摆脱了人的依赖性关系,也摆脱了物的依赖性关系,个人真正独立、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个人自我实现的形式就不再是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而是自我牺牲或自我奉献。这就是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都是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在批判施蒂纳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时,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7]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世界观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实际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的表现。这种对立的根源,决不能通过人的本性和个人的情感来认识。它的最终根源只能是在“一定的当然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内”。

其次,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价值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为基本原理,阐述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以后,说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问题是“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究竟是如何可能呢?马克思说:“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9]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以市场经济交换价值的生产为前提。在人类社会初期,也产生了单个个人的全面性,但那是一种没有丰富性的原始的动物式的全面性。在以市场经济交换价值的生产为前提的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物的关系。但这种异化的全面性同时也造成了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其次,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个人能力的发展。个人能力不是指单个人的自我发现的能力,而是指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要求物质生产的劳动不仅是具有社会性的劳动,而且同时是具有一般性和科学性的劳动。个人在这种生产劳动中,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10]个人个性的全面性实质就是个人作为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能力。个人能力的全面性意味着人们既摆脱了人的依赖性关系,也摆脱了物的依赖性关系,即实现了个人关系、个人交往的全面性。可见,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在前共产主义的“虚幻的集体”中,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不可能形成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它不仅不能使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甚至仍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妨碍个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比如,封建社会人对人的非人性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物和金钱的统治。 哈耶克把资本主义“虚幻的集体”中的个人主义看作是终极价值目标,显然是十分荒谬的。与此相反,未来共产主义联合体才是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在那里,不再存在人对人、人对物的那种外部的非人性的统治关系,“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这里,沿用计划经济中所形成的道德价值理论是不适宜的。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1]由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本身不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关系,由此所获得的道德观念就不是符合实际关系的“应当”,把这种不符合实际关系的“应当”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价值观念,当然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利益概念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成性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多元主体的利益选择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看来,道德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反映,道德不过是利益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实现利益的特殊手段,由这种道德准则而形成的价值选择标准必然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在多元利益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上升为当代社会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要矛盾。因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经济人”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等价交换,它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市场经济就是按照这种原则来运行的。市场经济是当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机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利益的等价交换原则的自利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侵入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个人生活领域包括家庭、消费、休闲、交往、子女教育等,公共生活领域包括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公共社团(如妇联、青年团、工会和由民政部门管理的各种团体组织)的组织生活等。个人生活领域活动规则主要靠家庭伦理、传统习惯、血缘关系、个人爱好倾向和期望来维持。公共生活领域虽然有的与政治相联系,但是作为个人政治选择和经常性的活动方式,它属于日常公共生活。日常公共生活以公共组织活动原则和章程来规范。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作为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首先侵入个人日常生活领域。等价交换原则冲击传统家庭人情交往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割断了昔日血缘关系的脐带,金钱成为了尊贵卑贱的象征,亲情构筑的堤坝被金钱和功利的洪水冲得七零八落。更加不容忽视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对日常生活公共领域的侵入超过了个人生活领域。它对组织章程的理想价值目标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人们的价值理想取向开始歪曲。由于党团组织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和权力分配中的突出作用,等价交换原则对日常公共生活侵入的最高形式就是权力“寻租”现象。由于权力的公共性,而在交换时,公共的权力变成了私人生活的工具。这样一来,金钱作为一种通行规则就上升为统治支配地位。金钱通过支配和奴役人,然后支配权力。权力“寻租”现象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公职人员身上,但是由于公职人员的社会形象作用,他们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以致对整个社会个人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标准都有所影响,使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更加凸现出来。

但是,道德的价值选择是主体自主自觉自决的选择,在多元主体的利益矛盾相互冲突的利益选择中,道德主体自主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尺度就决定了道德主体道德选择的价值取向。所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作为核心价值,才能在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相互冲突的利益选择中,逐渐形成道德主体自主自觉自律的道德意识,为道德主体自主自觉自决的价值选择提供科学的价值尺度和标准,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正确理解和处理利己与利他、国家与集体、社会与个人、整体和局部、代内之间与代际之间、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和眼前正当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建构当代高校德育体系

近代以来,利益观问题成为了西方道德理论两大主流学派的核心问题,功利主义从“自爱”,即人的自利出发,认为真正的善就是自利价值目标的实现;形式主义则认为,善的价值就是主体善的意志的自我实现。利益冲突也是当代全球化冲突的核心问题。如何认识全球化冲突,全球化冲突的根源是什么?近代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及其理论传统的继承人都不能对全球化的利益冲突作出科学的解释。功利主义尽管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实际利益,但是它把少数个人利益的满足作为善的价值,这是错误的;形式主义虽然揭示出了道德的自律本质,但是它割裂了道德价值与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也是片面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把文明的冲突看成是今后全球政治的决定性的原因。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直接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当代世界果真是文化的、文明的冲突替代了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吗?亨廷顿将世界文明划分为八种文明,即西方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文明等。他说:“随着冷战结束,国际政治越过了自身的西方阶段,其核心部分已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以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12]亨廷顿的八种文明冲突论,实际上是两种文明冲突,即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亨廷顿把全球化冲突仅仅说成为宗教的文化文明冲突,显然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原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心理习惯和语言的冲突,只是冲突的外部形式。语言可以有不同,但只要国家利益一致,就可以相互拉起手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尽管有异,但为了国家利益,就可以相互融通。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了共同的利益,因而必须有共同的市场规则和秩序,WTO的重要性因而凸现出来。WTO就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国家的贸易组织。这种共同的贸易组织带来的普遍的交往和贸易,无疑会冲击那些地区的文化文明。但十分明显,当文化、文明与利益冲突时,人们主要选择的是利益。可见,当代世界冲突的内在根源是利益,即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不同文明实体的不同利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揭示了全球化冲突的内在根源和真正秘密。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同当代的对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国化,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比如,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人民利益观,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等重要的利益理论,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这种意义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21世纪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来定位高校德育体系,可以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过去,高校德育定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德育定位政治化,用政治目标来定位德育目标;二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离开我国的国情,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定位德育目标。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的基本精神。伦理观念实质是一定经济利益关系所反映的道德观念的内化。它与外在的政治目标的实现途径完全不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高校德育定位如果离开了市场经济的实际,德育思想就离开了自己的利益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必然使自己“难堪”。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科学分析了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来定位高校道德教育,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现象作出科学说明,使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出现的道德现象有了基本立场和态度,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目标的选择提供一个科学标准。

当代我国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构一个公正、公平与合理的利益格局。合理的利益格局的形成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发展生产力,它是实现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的利益格局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就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理解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而且必须以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就是以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为前提的价值观。所以,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作为核心价值建构当代我国高校德育体系,不仅推进和深化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层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对培育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6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434.

[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1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3.

[12][美]S·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8).

谭培文/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谭培文

利益观研究论文 篇3:

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

[摘 要]国家核心利益关乎国家的存亡与发展,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高校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核心利益观教育。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高校的国家利益观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加强研究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国家核心利益观,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国家核心利益观 大学生 教育途径

2011年9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明确界定了中国核心利益的范围:“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①白皮书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高校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理应重视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的教育。

一、国家核心利益与国家核心利益观教育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利益,包括一切能够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国家需要国际社会尊重与承认。”②它是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入侵的一些基本原则。国家核心利益是按重要程度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国家利益,意指国家利益中最紧要、最根本的部分,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难以在国际关系中进行交易和退让。我国的国家核心利益,根据《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以及我国国务院、外交部发言人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场合的发言,可以总结为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三个方面。

国家核心利益观是指人们对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等根本问题和原则的观点和看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国家核心利益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国家核心利益观,提高国家意识。这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虽然对国家核心利益有一些了解,但大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模糊的程度,对国家核心利益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识也有所欠缺。

(一)对国家核心利益内容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部分大学生把国家核心利益直接等同于国家主权,片面地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唯一的核心利益,把国家核心利益的其他内容归为一般的国家利益。由于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具体内容认识有偏差,部分大学生漠视国家核心利益,也缺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为。

(二)对国家核心利益的观点较为传统

如现代意义的国家安全不仅包括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现代内容,而许多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安全的传统认识上。这种片面的认识影响了大学生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正确理解,使他们认为国家核心利益离自己很遥远。

(三)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弱

多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方面的知识或新闻不关注,甚至从不会主动留意时事新闻。有调查显示,在重庆八所高等院校中,有57.4%的大学生认为努力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只有4.8%的大学生选择“为他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③对安徽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84%的大学生选择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生活得更好”。④

关于造成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现状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形态淡化的副作用

建国初期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得我们谈虎色变,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日益淡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他们产生了向往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倾向,或者出现价值取向的混乱,进而对国家核心利益缺乏应有的认识,就更不用说有意识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了。

2.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问题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相互竞争,优胜劣汰,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社会上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倾向。这些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等的客观评价。

3.大学生自身的认识问题

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成长经历单纯,受到的关照多,实际的付出少,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他们大都认为国家利益离自己很遥远,并非自己的分内职责,自己也很难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作出贡献。这些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国家核心利益观的形成。

4.高校教育的低实效影响着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的形成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核心利益观教育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国家核心利益观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校国家核心利益观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实践提出的大量崭新课题,面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校教育还没有能够做出令人满意的应对。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国家核心利益观的教育,提升其教育实效。

三、高校进行国家核心利益观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流于空泛说教、走形式走过场,致使受教育者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度不够,践行方向不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奋斗历史等具体的内容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具体切实地感受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高校还应该通过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具体的爱国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爱国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使其爱国意识与爱国行为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统一。

(二)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军事国防教育的质量

大学生军训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等优良品质的任务,而且应该结合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进行部分现代军事国防的理论教育。军训应增加军事高科技知识和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的内容,使教学贴近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增强军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军事国防教育还可以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军事博物馆等;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些接触军人、了解军人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爱军、拥军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和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

2.《军事概论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相互配合

高校军事概论课主要进行的是军事理论的教学和军事国防教育,而现代国防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因此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也有责任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树立维护本领域国家安全的责任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现代国防素质。

(三)加强普法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宪法意识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范畴。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树立,对实现依法治国,更好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丰富大学生的宪法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任务。在大学生国家核心利益观的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担负起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宪法学教师开设选修课,使大学生在通过基础课学习获取宪法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选修课有针对性地对宪法知识进行深化。

2.利用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宪法意识

仅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让大学生养成一定的宪法意识和维法习惯是比较困难的,高校教育还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其他校园活动,适当安排法学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如参照西方法律教育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与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国外的政治事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宪法案例,在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中培养他们的宪法意识。

(四)增强大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坚决与各种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作斗争。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目前有部分大学生认为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这种错误认识需要教育者认真对待,及时予以矫正。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维护和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应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积极承担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国家核心利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高校教育应切实加强国家核心利益观教育,提高其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核心利益观,自觉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我国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注]

①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全文),新华社,http://www.gov.cn./jrzg/2011-09/06/content_1941204.htm.

②阎学通著,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0—11.

③裴婷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13.

④刘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6:46.

[ 参 考 文 献 ]

[1]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2] 洪兵著.国家利益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3] 刘建飞.论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1,(7).

[4] 张琏瑰.国家利益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

[5] 俞正梁.变动中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利益观[J].复旦学报,1994,(1).

[责任编辑:碧 瑶]

作者:董振娟 王莎莎

上一篇:保护环境论文下一篇:新闻本体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