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和育人试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主要围绕教材历史、教材人物、教材编写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存在研究主体较单一、研究范围较窄,系统的教材研究理论和方法缺乏,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少等问题,故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研究,加强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建设和育人试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德建设和育人试析论文 篇1: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

摘 要: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做好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及探索做好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进而对如何做好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

高校是優秀人才集聚的地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尤其是近十年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出国留学归来的专业人士被招聘到高校中,使得高校青年教师迅速增多。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当前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独立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一、做好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

1.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多次提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注意吸收学术和科技带头人、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对学生影响很大。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青年教师不仅直接担负着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且自身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素质以及其中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依托社会资源和母体学校的办学优势,承载着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十分之一以上,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一样,同样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独立学院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独立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前,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学院教学科研的主力,是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力量,是决定学院未来发展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与公办大学教师一样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大部分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独立学院作为全新的民办性质的办学模式,办学时间短,青年教师居多,且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留学归国人才,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职业理想、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有少数青年教师不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学院的发展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独立学院只有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才能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独立学院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没有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没有满足高校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需要,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独立院校青年教师党员比例不低,但大部分都是在其读书期间入的党,在高校工作期间发展入党的为数很少。多数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政治热情不足,申请入党人数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独立学院“重业务、轻政治”的氛围,导致青年教师入党意识淡化

我国独立学院普遍建校时间较短,体制不健全,党建工作不扎实。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一般为聘任合同制,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游离于具有正式事业编制群体之外,虽然他们承担着与公办高校教师一样教书育人的重任,但收入、待遇和发展机遇既不及公办高校教师也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事业单位,与公办高校的教师比较,他们面临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少,薪酬待遇低等问题,同时,还要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各方面的压力。目前各独立学院都要求“一切以教学为中心”,要求教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据调查,在独立学院,专职教师规定每周课时量在12~16学时之间,为了提高待遇,不少青年教师每周课时量达到20学时,甚至更多。沉重的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疲于备课、上课。而另外一方面,独立学院又重视各项业务的考核,往往以发表论文多少、科研项目多少、科研成果优劣等作为职称评定和评奖评优的主要标准和硬指标,而忽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数独立学院并没有把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考核院系领导干部的实绩中,而青年教师更是认为必须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在教学、科研上多出成绩才能立足于高校,因而他们更是追求“实”的东西,他们忙于攻学位,提职称,搞科研,出成果上,而政治追求就被看成“虚”的东西,渐渐被淡化。

2.独立学院党组织培养党员的条件有限,打击了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

当前,不少独立学院存在发展党员“重学生、轻教师”的思想,把学院党建工作直接定义为学生党建工作,大部分学院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且忽视了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人财物投入不足,工作滞后,甚至停滞不前,有的教工党支部几年来未能发展一名青年教师党员。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一般都是兼职,大多由青年业务骨干教师兼任,他们忙于日常的科研、教学工作,平时工作及生活压力都比较大,而且党建工作一般都是无偿的,以及学院对支部书记在党建方面的培训又比较少,一些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投入少,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措施无力,责任感不强,对青年教师入党采取无为态度,“坐等上门”的多,主动登门的少,把入党自愿看作入党自觉,缺乏主动关心,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入党的热情。在组织活动上,因经费短缺,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支部活动存在载体单一、形式简单、内容单调的现象,对青年教师吸引力不够;因组织乏力,支部活动不能有效地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支部生活以应付式的理论学习和完成上级任务的居多,很大程度打击了青年教师入党的热情。

3.社会的负能量,削弱了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

《辽宁日报》发表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提到“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当前,在社会经济利益和思想文化多元化、自由化和开放化的影響下,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改变,一些享乐主义、腐朽思想也夹杂其中破门而入。在大学校园,西方思潮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一些青年教师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政治信仰上逐渐产生了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的许多负效应给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一段时期以来,党内不断出现的高官落马,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一些青年教师对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对党风存在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党铲除腐败的决心和反腐的力度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一些青年教师不愿追求加入党组织。有些青年教师缺乏政治认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追捧西方“三权分立”,提倡西方政治模式,有的甚至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三、探索做好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举措

1.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全面成长的良好环境

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党委“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真抓实干,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关爱激励帮扶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要把做好青年教师发展工作放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放在学院提升内涵、科学发展的层面去认识,放在培养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角度去认识,转变“重业务,轻政治”的观念,坚持政治上培养与业务上培养相结合,把政治素质好的培养成业务骨干,业务过硬的培养成政治骨干。学院党委要把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院系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在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职务职称评聘,评奖评优中,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要求,形成政治和业务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格局。学院党委要出台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长期规划,制定党外青年教师政治成长领航的计划,对党外青年教师在思想上领航,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他们政治成长;在业务上助航,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成长环境,关心他们事业发展;在生活上护航,关心他们生活冷暖,让其感受党组织关怀和温暖。

2.加强独立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一是优化教工党支部的设置。结合学院的实际,在学科团队、教研室、重点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位灵活设置党支部,尽可能把教师党支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加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二是选优配强教工党支部书记。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责任监督、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综合运用选拔、教育、培养、使用、监督、管理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有建立起一支党性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才能更好地贯彻党和学院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党组织建设落实到业务工作中,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增强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创建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高党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服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营造党员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向心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威望,使师生员工对党组织和党员更有方向感、靠拢意。

3.坚持立德树人,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大力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学院要认真抓好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二要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位教师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心里时刻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守牢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三要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院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四要持续开展“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以身立教、行为世范”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精神境界。

四、结语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要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独立学院党委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的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使党的各项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使他们积极参与学院改革、发展和建设,不断增强助推学院内涵发展的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5-05-04.

[2]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N].辽宁日报,2014-11-13.

[3]乔娟,张立仁.新时期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

[4]王超.从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试析发展党员中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4(Z1).

作者:赖育健

师德建设和育人试析论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研究综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主要围绕教材历史、教材人物、教材编写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存在研究主体较单一、研究范围较窄,系统的教材研究理论和方法缺乏,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少等问题,故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研究,加强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

[关键词]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教材研究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0.021

“中外教育史”是高校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门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生的爱国、敬业、诚信等精神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教材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因此,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研究的成果,总结教材研究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探索教材建设的理论和展望教材发展的方向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教材研究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的研究多散见于教育史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中。笔者以“教育史教材”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专门探讨“中外教育史”教材的相关论文共29篇,其中不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教材的评介,并且同一作者的数篇近似成果只选择出版时间较早的1篇。现将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一)关于教材历史和人物的研究

1.关于教材历史的研究。洪桥介绍了清末由黄绍箕、柳诒徵编撰的《中国教育史》的要目、主要内容和编者其人[1];后来,杜成宪还对此著作之作者、撰写时间、撰作缘由和理论价值等问题进行了一番考证。他认为,由黄绍箕和柳诒徵先后撰著的《中国教育史》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论观点和体系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指出其撰著的直接动因是为新办的大学堂和师范学堂编写教材,并阐发了我国固有的教育精神。当然,这也与我国重史传统和20世纪初出现的新史学思潮有关[2]。另外,车如山对陈青之编撰的1936年版《中国教育史》进行了评价与研究,介绍了其写作思想和体例体系,也评析了书中内容,并指出其具有真实性、创造性、完整性等写作特点,存在分析欠缺、重难点欠明、书院研究少等不足[3]。事实上,民国时期的陈青之正尝试以唯物主义的视角研究中国教育史。除上述的教材考证和评价之外,也有学者对教育史教材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考察。如,金锵等人分两个阶段对外国教育史的学科教材发展进行了回顾:前一阶段主要回顾了“文革”前17年的曲折发展过程和“文革”10年所遭受的严重挫折,主要梳理了此间“外国教育史”教材的起步和发展过程;后一阶段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成果,包括教材建设的成果[4]。刘立德从清朝末年、民国前期、民国后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来5个阶段考察了“中国教育史”教材的发展概况。他指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经历了学习日本、学习欧美、学习前苏联,再到改革开放后自主发展几个阶段[5]。

2.关于教材中的人物研究。晋启生阐述了其时《中国教育史》教材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存在曲解的问题[6]。张邦民以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不同评价为起因,分析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地位和理论基础、生活理论的性质,以及与教育一般规律的关系等问题[7]。张瑞瑞对不同时期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了比较,回顾了教材编者在20世纪“尊孔”和“批孔”運动中的历程,反思了教材中所塑造的孔子形象及其象征,并分析了百年来孔子形象变异的源流[8];此外,他又通过对不同政权、不同时期教材中孔子形象的回顾,探究了政治场域、文化场域和学校场域中孔子形象百年变迁的缘由和特点。通过对教材中孔子形象变迁的三维分析,他认为,教材中的孔子形象与同时期政权塑造的孔子形象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同时期教育史学界著作中的孔子形象又是存在差异的[9]。李兴韵等人通过对《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的百年研究,发现张之洞成为教材史中越来越重要的人物,并且梳理了他在中国教育史学界中留下的深深足迹[10]。杜成宪等人选取1979—2015年出版的57种“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91名古代教育人物进行研究,发现选入人物的重要性与被收入频次是成正比的,并且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教育史观也影响了编撰者对人物的选择及其选入的频次。人物的取舍标准是以其教育贡献为依据,且往往是思想贡献重于实践贡献,但人物选入存在随意性,人物的教育价值评价存在片面性、单一性。因此,在选入教育人物时,应遵循代表性、专业性和平衡性原则[11]。作为团队的后续研究,蒋纯焦等人对61种“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68位近现代教育人物频次和人物群体的形成及变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受近现代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教材中的人物评价被高估和低估的现象明显,而且选入人物的总体趋势是专门教育人物不断强化、非专门教育人物逐渐弱化[12]。

(二)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

1.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思想方面。方克明等人论述了《外国教育史》教材编写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即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关系,教育制度与思想的关系,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和劳动人民教育的地位,俄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以及外国教育史的时限等问题[13]。袁华论述了《外国教育史》教材编写的意义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并指出教材编写时应注意权衡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史的比重,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教育发展情况;要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来论述教师的地位问题;在写作方法上,要以历史顺序为纵、分国论述为横,纵横结合起来[14]。任莉指出了教育史教材传统编撰过程中存在历史观呈线性发展、教育制度和思想史的二元划分、编年体模式单一、语言表述方式刻板等弊端。她认为,这种撰写模式无法满足现实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时代要求编撰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转换,即教材编写要从现实性出发,突破编年体惯例,以“教育问题”作为统率教材的主线;要运用人文气息的语言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15]。张斌贤梳理了《外国教育史》课程教材的演进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强调要使《外国教育史》课程由教师教育课程转变为通才教育课程,并以此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材编写应探索教育制度史和思想史的结合、国别史与整体史的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学校教育史与社会教育史的结合[16]。

2.教材编写秉持的哲学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张纪红将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和韦恩·厄本等人编著的《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进行了比较,发现由于中美两国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他们教材编写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亦有所差异,但彼此在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方面又不乏相同之处[17]。丁永为从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的历史观角度阐述了《外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问题。他认为,在知识学的意义上看,教材编写中存在的去语境现象是不合法的;从教材的功用角度看,去语境式的写作方式不利于教材功用的发挥。他强调,教材编写应在开放性和连贯性的语境中去描述和解释教育知识[18]。刘齐等人认为,处于民国时期“西风”弥漫的情况下,在《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当时的留学生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所以,在编写教材时,他们强调文化的传承,关注民族振兴的内容,保持学术传统上的研究方法[19]。王俊明就20世纪60年代《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过程中如何“批判地继承”做了一番探索。他认为,“批判地继承”的思想体现在教材设计的研究者立场、研究目的及对我国教育的基本评价上,具体落实到了教材内容思想和制度、叙述模式和阶级分析话语上,并指出:由于“批判地继承”原则的把握、研究者的心态和二元对立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材编写由批判取代了继承[20]。

(三)关于教材建设的研究

1.“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方面。马秋帆指出,以往的教材存在忽视教育规律、史料与理论脱节、内容厚此薄彼等问题。他认为,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正确论述中国教育实际和教育理论的纵横变化,表达并反映出它们的自身特点和时代特点,并就当时“中国教育史”教材对教育家晏阳初、陈鹤琴、梁漱溟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论表达了不同意见[21]。刘立德指出,对于教材的改革,教材的导向应正确,要全面反映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应根据学生情况编写个性化的教材;应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22]。另外,教材建设要进一步适应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密切配合课程建设,创新教材内容,重视学科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和教育学科发展史的教材建设,重视中国教育史专业学术社团的作用[23]。李忠指出,由于已有教材在制度化教育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上是有所侧重的,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其结果影响了教育史理论的建构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扩大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借鉴相关学科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并强调教材建设应走出主流,走向多元;贴近生活,走向生活;走出单学科,走向多学科;走出学校教育理论,走向生活教育现实[24]。王超指出,教材内容存在“高位化”严重倾向、内容领域狭窄、表达方式过于概括和抽象、史料来源单一等弊端,从而导致教育观念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不协调,甚至存在误导性隐患。因此,他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学理论,建议教材视野要下移,打破其内容的“高位化”现状;适当扩充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要向生动的叙事靠拢;史料的渠道来源要丰富[25]。

2.“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方面。滕大春提出,要适当扩大过去的教材范围,兼顾东西两方和南北两侧;要适当充实教材的内容;要适当紧密古与今、东与西、国与国、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演变进行科学的分析[26]。赵祥麟认为,教材内容“今”与“古”要有合理的比例,应延伸至20世纪;要打破欧洲中心论,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考察人物的教育思想和活动,将其置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并注意其相互影响和作用;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對国外出版的教育史论著和文献进行分析、筛选和研究[27]。黄学溥指出,已有教材多是对教育史实和教育家思想的叙述或评论,未能表述出教育发展的规律;教材中对教育家的评价存在简单化倾向;教材中缺失《毛泽东的教育学说》的专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建议[28]。戴本博指出,已有教材存在实际内容与书名不相符,时间下限到20世纪20年代,教育发展的源流被忽视,难以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强调阶级分析法、忽视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教材内容的范围狭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分离,教育和教育思想先后联系少等问题。因此,他主张教材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史料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关于教育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根据历史发展实际,增加东方教育的内容,予中世纪教育以必要的地位,内容应至20世纪70年代[29]。滕大春指出,过去的教材有失之于“左”和失之于“旧”的问题,由于思想“左”和资料“旧”, 导致教材内容“窄”而“空”。由此,他提出教材要兼顾东西,突破历来以欧洲为中心和以欧美为范围的结构,突破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一切硬套在阶级矛盾和斗争公式中的做法,从政治、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正确分析问题,重视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参考国外新著[30]。

二、教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从已有成果的数量上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中外教育史》课程教材的研究保持着一定的关注度,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由教材外延转入内涵研究、由自我思考转向运用西方理论阐释等,但与教育史课程的百年历史和学科地位相比,还是极不相称的。

(一)研究主体较单一、研究范围较窄

1.研究主体方面。从成果的作者单位来看,仅有作者刘立德的单位是出版机构,其余的作者均是高校或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可见,教材出版机构基本缺席或游离于教材研究之外。这是不太正常的,因为出版机构作为教材编研与出版单位,具有教材研究的优势。从研究者的出现频次来看,发表2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主要有滕大春、刘立德、李忠、张瑞瑞和杜成宪团队等,而且研究者基本上是从事教育史研究或教学的学者。也就是说研究者的专业分布比较单一,而研究主体的单一必然会引起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单一。

2.研究内容方面。《中国教育史》教材研究主要是对教材中少数教育人物的研究。事实上,根据杜成宪等人的统计,历年来各种版本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中涉及的教育人物有159人,而在教材视域下被专门研究的人物仅有孔子、陶行知、张之洞3人,其数量和比例都很小。《外国教育史》教材主要探讨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扩充问题,但缺乏教材视域下教育人物的研究。另外,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材建设的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教材本身,而从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讨教材问题的则很少。由此可见,对教学主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当然,这些均与长期以来教材研究受国家形势政策的影响有关,所以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系统的教材研究理论和方法缺乏

从研究成果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教材建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外国教育史》教材研究比《中国教育史》起步更早、成果更多,中外教育家正名的呼声很高,但均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下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他们逐渐认识到20世纪50—60年代照搬苏联的《外国教育史》教材已经不适应我国的教育实际,加之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确定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开拓新教材。因此,研究者在不断反思和拨乱反正中为教育史教材编写和建设做准备,以解决教材的短缺问题。但40年来,教材研究往往偏重于对已有教材不足的分析,即便是对教材编写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介绍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或者提出自己对教材编写的总结和反思上,大多是主观经验之谈,缺乏客观的调查数据、资料支持和实证调查研究,偏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虽然有几篇是借助西方理论来阐释教材编写和建设问题的,但只是理论的移用,普适性和指导性作用有限,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经验的总结是必要的,但尽快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真正对教材编写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三)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少

1.对旧有教材的研究。如关于民国教材的研究仅有3篇:一篇是对最早教材的考证研究;一篇是留学生对教材编写的影响研究;一篇是对陈青之教材的评价。可见,研究的数量明显偏少,而且只是对教材的外部研究,未深入地探讨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体系、编撰人员等。虽说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教材的介绍、评价之文章不少,但大多存在广告宣传之嫌,学术水准有限,故笔者未将此类文章置于本研究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建国后的教材研究,仅有1篇研究20世纪60年代教育史教材的论文,且仅是探讨其编写所秉持的哲学观。

2.对域外教材的研究。关于域外教材,在一些研究“外国教育史”的成果中还是有所论及的,但笔者并未触及到对域外教育史教材的专文介绍和评价,仅见1篇关于中美教育史教材的简单比较研究。可见,此部分缺乏专门的研究。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后频繁的中外教育交流是不相匹配的,与20世纪50~60年代大力引介苏联教育史教材的现象也存在明显的迥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域外教育史教材的引介非常少,对域外教材编写的理论和方法关注还不够,即便是有所关注,也可能是过时的或碎片化的,没有进行试验和应用。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学者们评介了一批西方的教育史论著,可是有代表性的教育史教材大都没有中文译本,这可能也是影响域外教材研究工作的因素之一。

三、教材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研究

教育史教材既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文化的组成者,虽然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言,教材如何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仍然是一个亟待探究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教材研究要以构建新时代教育史教材为导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问题。例如,发掘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教育思想,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继承和创新,让中华文化恰当地在教育史教材中展现出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使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坚定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但若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哪些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如何使这些文化发挥育人作用。关于前者,要尽量多地把教育史中有關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素材写入教材,走进课堂,渗入学生头脑;关于后者,如教育史上有许多终身热爱教育事业、富有改革精神的教育家,通过对他们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教育家勇气和品质,为将来更好地投身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做准备。

(二)加强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

研究视角多样化,就要求教材研究主体应该多样化,因为研究主体的多样化才能引起研究诉求的多样化,从而才能引起研究视角的变化。例如,既要重视教材具体内容的研究,又要重视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教材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述、篇章设计、教材评价、史料、习题等均可作为研究对象。教材研究应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联系,开展跨学科研究。因为教材建设与其时的社会是分不开的,所以应对其时的政策、经济、历史和文化等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这些因素对教材编写、审定、出版、发行、选用与管理等的影响。此外,教材研究方法创新的前提是编写理论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已有理论的束缚,推动教材研究理论与时俱进。探讨教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教材的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所以从师生的角度来调查他们对教材的认知情况、统计教材的使用情况等,不但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和利用教材,还可为教材建设提供合理建议。因此,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文献研究方法,重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总之,只有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才会有教材研究的创新,才会有较为客观的结论和借鉴意义。

(三)加强对旧有教材和域外教材的研究

教材研究要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探索教材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不仅要关注不同时期的旧教材,也要关注同一时期各版本的教材,关注不同时期编撰教材所秉持的原则、理念,以及哲学观和历史观等,还要研究教材的编审制度、编撰人员、编撰特点、内容体例等,并站在历史的角度,将不同时代教材的上述各点与当前教材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和评价,找出彼此的异同点,于古今比较视野中吸收不同教材的长处。例如,民国时期,我国学者不仅在教材内容与编写体例上趋于欧美,而且在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上也多借鉴欧美,其借鉴之法是值得探究的。另外,从横向来看,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全方位地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史教材研究的有益经验,从多个角度吸取他人先进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并运用到我国教育史教材的研究中。具体做法:首先,教材研究应以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借鉴国外教育史教材研究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其次,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史教材制度、理念、体例和内容等;最后,大力引介域外的《外国教育史》教材到国内来,这样可为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提供参考,也可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审视与借鉴国际社会教材研究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国教育史教材研究汲取更丰富的营养,推动教材研究迈向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洪桥.我国第一部教育史[J].江苏教育,1982(11):48.

[2]杜成宪.关于中国第一部《中国教育史》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1-11.

[3]车如山.一本体系完备的教育史著作——评陈青之先生的《中国教育史》[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96.

[4]金锵,吴式颖.四十年来的外国教育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4):27-39.

[5][22]刘立德.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97(9):55-58.

[6]晋启生.评近现代中国教育史教材中对陶行知的曲解[J].行知研究,1986(3):49.

[7]張邦民.评《中国现代教育史》对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的评价[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17-24.

[8]张瑞瑞.孔子形象变迁的百年回眸——以中国教育史教科书为中心[J].教育史研究,2013(2):24-28.

[9]张瑞瑞,张浩正.三维场域中孔子形象的变迁——基于百年来中国教育史教科书中孔子形象的探究[J].教育史研究,2015(4):28-32.

[10]李兴韵,李明婧.跨时代的教育改革家——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张之洞[J].教育文化论坛,2018(3):118-122.

[11]杜成宪等.57种中国教育史教材所选入古代教育人物分析——兼论古代教育家群体的形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89-98.

[12]蒋纯焦,杜成宪等.61种中国教育史教材所选入近现代教育人物分析——兼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群体的形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9(5):75-90.

[13]方克明,赵卫平.编写外国教育史新教材亟需解决几个问题[A].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论文集[C].安徽省教育史研究会内部资料,1986:53-59.

[14]袁华.对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一些想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73-76.

[15]任莉.论教育史教材编写范式的转换[J].青年与社会,2010(3):45-47.

[16]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研究会.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73-76.

[17]张纪红.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的比较[J].学园,2012(24):35-36.

[18]丁永为.试析外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中的去语境现象——基于柯林伍德的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8-22.

[19]刘齐,胡金平.留学生与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中的民族主义倾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4):91-97.

[20]王俊明.“批判地继承”的历史逻辑——以20世纪60年代初北师大编写《中国古代教育史》为例[J].教育学报,2014(3):112-119.

[21]马秋帆.关于中国教育通史教材建设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4):119-125.

[23]刘立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建设反思与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5-10.

[24]李忠.中国教育史教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应对——兼论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J].教育史研究,2009(6):1-6.

[25]王超.西方新文化史学研究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启示[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59-62.

[26]滕大春.试论《外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和教材建设[J].教育研究,1984(1):28-32.

[27]赵祥麟.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2):76-82.

[28]黄学溥.现行高师外国教育史教材评议[J].课程教材教法,1984(2):78-79.

[29]戴本博.关于外国教育史教材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2):44-48.

[30]滕大春.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1996(1):58-60.

(责任编辑:申寅子)

作者:陈元

师德建设和育人试析论文 篇3:

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党性修养

当前,我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要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要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指导方向,是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发展的角度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教师的力量,使其启发带动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革命信念进行深入了解、正确理解和深入感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为党输入新鲜的血液,更好地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期成果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变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教育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机遇,从而更好地推动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其次,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党员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党员发展工作经验,制定了各种党建规章制度,开展了各种党建活动,从而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正规化、规范化。最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不断加强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为高校党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给更多的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学习的空间,不仅基层组织学科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不科学和覆盖面相对较低,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不合理;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虽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优化,却降低了党组织管理建设的重心,从而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二是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来看,大多数高校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虽然数量较多,但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活动效果反响平平。这会严重影响教师、学生等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活动的效果。三是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上看,有的以理论学习为主而缺乏实践教育,有的实践教育内容较多而没有扎实的理论教育基础。这导致基层党组织在科学、系统、深入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些党员教师思想理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指导思想不明确,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战斗力薄弱。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意义缺乏充足的、深层次的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理念、建设思路、活动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和突破,从而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二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首先,部分高校党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素质偏低,政治观念相对淡漠,政治鉴别能力较差,导致党组织建设中的局限性。其次,个别党员干部在党员工作开展过程中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听不进旁人的意见和建议,造成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最后,从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人员构成来看,其成员大都是以兼职为主,这些人除了党建方面的工作,还会担任其他职务,这导致了具体工作开展受限。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不够全面和完整,很多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完善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并且严谨度不够,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組织建设的有效开展。

二、新时代对高校党员教师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的新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和方向。所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21世纪什么最贵?”显然是“人才和科技!”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对高校党组织建设以及党员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高校教育和发展中坚定党员教师和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亟须探究的课题。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更加多元化。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分高校党员教师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依赖关系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这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规划,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还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导作用。

(四)高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尤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这对于高校乃至国家的发展都非常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已经逐渐迎来战略机遇期。从高校发展的角度看,受市场经济和分配方式的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就要重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让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高校党员教师作为高校党组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群体和高校之间联系的枢纽。高校党员教师的思想水平对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

(一)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党员教师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中流砥柱,直接关系到党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所以,要想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党员教师规模,从而促进高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首先,高校党组织要明确发展党内民主的意义和重要性,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障党员教师在整个党组织建设中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其次,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发源地。高校党员教师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所以,在高校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增强高校党员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动党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也是高校教学的管理者,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各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以及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给高校党员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地发展高校党内民主建设,通过加强高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来实现高校民主管理,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二)规范党员教师的思想行为

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想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高校党员教师明确党的性质,秉承党的思想和责任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一是高校党员教师要树立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一方面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理念,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归属,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让每个党员教师的责任都能够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严格执纪问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员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要不断加强服务性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是党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党员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体现出“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理论教育

要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理论教育,提高党员教师对党的认同感。例如,高校党组织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完善党员教师理论教育规划,增强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另外,还要加强理论教育的生动性,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理论教育,开展现场观摩或者座谈会等活动。

(四)严格内容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从教育力、执行力、服务力和监控力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创新。第一,夯实理想信念的教育力,通过党员教师发挥理想信念的力量,坚定跟党走的信心。第二,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遵守党章党规、强化组织生活。第三,聚焦党内关怀的服务力,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引导学生思想为基础,全面提升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第四,不断健全防范风险的监控能力,从党员教师自身入手,注重廉洁教育,避免党员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提高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

(五)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确保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高校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一是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使其担负起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健全单位党政的共同负责制,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三是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合力,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高校党员教师责任明确、领导有力,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理念和思想都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立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划,从而使高校党员教师发挥最大的优势,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雪,刘熠斌,宋春敏.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观[J].广州化工,2013(19).

[2]王明月.关于党员教师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作用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3]陈小渊.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4]陈航峰,寿秀香.试析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5]李新发.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与师德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04).

【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高校党员教师在发展学生党员中的作用发挥研究”(2019XJ47)、安徽省省級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师范课程研究项目(2020szsfkc04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韩丽

上一篇:新医改医院成本会计论文下一篇:学校体育课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