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我国的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1]。其中诗词的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种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作者在艺术手法的表现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股市的欣赏中,重要的是對古诗进行理解,包括作者的身份等基本的生平情况,以及作者创作这个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处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 篇1:

高职大学生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方式探究

摘 要:古典诗词欣赏对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通过配乐吟诵、放声歌唱、登台表演等教学形式,更好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古典诗词 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既要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古典诗词欣赏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中的爱国意识与集体意识、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爱情观与婚姻观等,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吟诵借助于诵读者优美的嗓音、生动的语气、丰富的感情、独特的感受,辅之以音乐、表情动作,把书面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是古典诗词的活态,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更是学习古典诗词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通过吟诵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古典诗词,可以使高职大学生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古典诗词欣赏能力。

一、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欣赏课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但是往往忽视了古典诗词欣赏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就是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很多高职大学生反映:上了大学,就再也没上过语文课,对于文学知识很陌生,偶尔提起一些古典诗词,只是觉得很熟悉,希望能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与之相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则对古典诗词欣赏课非常重视,有的学校很早就开设了古典诗词欣赏方面的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学校把古典诗词欣赏列为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有专门的教研室和教学队伍,规范地组织古典诗词欣赏课教学。

二、吟诵是高职古典诗词课的有效教学方式

吟诵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将吟诵作为古典诗词欣赏课的一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有的学者认为“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笔者认为,用吟诵的形式最接近古典诗词的原貌,最可体会文学的涵义,最能体会古人的心态、情态、意境。

在古典诗词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吟诵,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吟诵里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可以寓教于乐,尤其是对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诵的方法和内容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品格,即正直、高尚、关注生命、投身社会及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因此可以说,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古典诗词教学效果

1.配乐吟诵,还原古典诗词魅力

古典诗词是需要吟诵的,这点往往被忽略了。其实,从诗词的发展沿革来看,诗词中蕴含着节律和美韵,很大程度是为了读来上口。《毛诗·大序》里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学生读诗,引发他的感动,谓之兴,心动的过程,谓之道。诗是要背的,背下来后还要吟诵。言,发端曰言,语,答述曰语。这几个字说的是教学诗词的过程。可见吟诵是古典诗词的重要方式。

笔者在带领学生欣赏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时,选取了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的诵读作为范本。诗中蕴含的强烈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而方明的诵读慷慨豪迈、激烈愤懑,形象地传递了诗人的情感。他的诵读深深打动了学生,他们跟着一起吟诵。这样不用笔者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快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2.放声歌唱,焕发古典诗词的活力

现在许多古诗已被谱上曲子,成为动听的歌曲,如李煜的《虞美人》、杨慎的《临江仙》、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叔同的《送别》等。古人有吟诗、诵诗的习惯,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来一个“唱古诗”的活动。如在学生欣赏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时,笔者把由根据该诗谱曲的电视剧《护国良相狄仁杰——风摧边关》的片尾曲《饯别》下载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很快被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男高音那恢弘的气势,那起伏跌宕的情感,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学生仿佛亲眼目睹了饯别的场面。听着听着,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哼唱起来。笔者就鼓励学生大声地唱出来。跟唱了几遍后,学生们大都学会唱了,还记住了歌词,对这首古诗的情境产生了共鸣。在其他诗词的教学中,笔者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均取得了理想的

教学效果。

3.登台表演,彰显古典诗词的实力

近年来,古典诗词朗诵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节目,流行于艺苑歌坛,带给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在那些最受欢迎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有诸多关于价值、情感、理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等的主题。通过登台吟诵,古典诗词得到了生动、感人、彻底的艺术再现,是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呈现。如在2013年孝心少年颁奖晚会上,一曲《游子吟》既深化了晚会的主题,又烘托了气氛。

学生登台表演,吟诵一首诗词,可以获得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多方面的艺术熏陶,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每次的班级比赛活动中,有的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名篇,如李白的《蜀道难》、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的学生还自己创作诗词,突出诗词格律,配上与诗词内容相合的音乐。学生的表演声情并茂,声音效果的配合即兴、紧密,具有现场立体感,突出了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每次的校园艺术节舞台上,总有大学生精彩的吟诵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在对古典诗词的再现、创作的实践中,学生的综合文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和特长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通过吟诵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古典诗词佳作,以及创作表演古典诗词作品,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帮助大学生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学习我国优秀灿烂的诗词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爱、善、美等情感,加强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教会他们热爱世界,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实践证明,吟诵古典诗词是古典诗词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品格高尚、服务社会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汤太祥,郑晓明.《古典诗词欣赏》与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J].怀化学院学报,2011(1).

(作者单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曲伟

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 篇2: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摘 要:我国的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1]。其中诗词的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种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作者在艺术手法的表现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股市的欣赏中,重要的是對古诗进行理解,包括作者的身份等基本的生平情况,以及作者创作这个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处境。对中国古典诗词阅读和欣赏的过程就是对艺术的美进行感受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与欣赏;探究

作者简介:尹菲阳(1999.10-),女,汉族,陕西周至人,长沙市长郡中学高2014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汉语文学、人文学科。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可以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们精神素养和精神水平的提高。而如何能够更好的对中国古典实词进行赏析,这不仅是文学家、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1],也是语文爱好者及其感兴趣的问题。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复杂微妙地感受作者精神的过程。它能够充分的激发阅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读者自身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境界的提高。不仅让读者感获得审美方面的愉悦感受,还是读者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丰富自身的情感,使自己的文学知识得到拓展。对诗歌的阅读和赏析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者,对一些进行实词鉴赏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2],将这些方法和自己鉴赏时的感受进行结合,就能够使自己的阅读和欣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一、要下意识的对与诗词相关的文学语言知识进行积累

1、掌握出现在古诗词中的典故

运用典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作者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抒发的感情或者志向。因此,将蕴含在诗词中的典故分析清楚,包括它的出处和含义,有利于对古诗词的意义进行正确解读,对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当领会,来感受属于作者的独特的艺术成就。例如李商隐就曾在自己的诗中运用和王粲、贾谊有关的两个典故[3],来表达自己的愤慨,虽然自己志向远大、满腹经纶。然而却无人识得千里马,不能为人作用,表达出了自己的无奈、感世伤时以及无尽的忧愤之情。辛弃疾曾在水龙吟中接连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对这三个典故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自己长年羁旅的愁苦,表达了自己对南宋朝廷的激愤之情,但作者并不希望自己和张翰一样去官归隐,更不愿自己像许汜不顾国家利益和安慰,只顾自己的利益,在国家危难之时还买房置地。作者借用桓温的故事来对自己的忧愁和恐惧进行表达,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国家风雨飘摇,。自己的年岁也在不断增加,时光流逝,然而北伐依然遥遥无期,作者担心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能再进沙场为国效命,表达了自己深深地爱国之情以及为国效力和希望中原得以收复的愿望[4]。这种对国家深沉的爱以及自己报复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2、对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字义、修饰手法的等进行准确理解

在传统的古诗词中,语言艺术的运用是其独特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的诗词中字词所表达的都是由其引申出来的意思,有时也存在你人、比喻、象征、借代等[3]。例如“长安”,虽然之前指汉唐的京城,而在古诗词中可以对每个朝代的京城进行指代,同时古诗中还经常用日下、日边来对京城进行指代。同时对与皇帝的诏书也有不同的用词,如鹤书、黄书除此之外,很多古诗词中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是读者进行诗词阅读的时候身临其境,对这些字、词以及艺术手法进行掌握才能更好地对中国的古诗词进行欣赏和把握。

二、要注意对作者生平、志向、人生阅历等进行研究

我国古诗词大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感而发所作,大多数的诗词作品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创作原因,以及作者想要借此诗抒发的志向或者写此诗的特别用意,作者优势会用隐晦的手法进行表达,因此,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的遭遇、作者的志向以及审美追求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对要欣赏的诗词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其字面意思就是一首冬天在江面进行垂钓的写景诗,然而如果对作者的志向以及生平背景进行了解之后再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那么简单,当时作者遭到贬黜来到柳州[4],作者借此诗表达的是自己在政治上的苦闷不得志,然而尽管如此,仍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的伟大志向和高贵品格。

三、对要鉴赏的诗词的风格进行准确地把握

在对中国古诗词进行欣赏和阅读时,要对诗词的演变发展规律以及脉络等进行准确把握,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流派,他们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以及各自不同的代表作品,要对这些不同流派的作家进行全面的掌握如南北朝的山水诗大多追求自然美和人格美的统一,唐代的诗歌更有激情,中唐时期较为平易简淡,晚唐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诗歌比较忧愁沉重,宋代诗词更加注重感悟和理趣,元、明、清则更追求自然本真。将这些已有的理论作为自己进行诗歌鉴赏的基础,可以更好地对诗词的意境进行理解,减少鉴赏古诗词的难度,开阔视野,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的灵活,我们要掌握诗词中营造的艺术之美。

1、体会诗词中营造出来的意境之美

意境指的是各种所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指的是作者通过对景物以及生活画面的描绘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贯穿其中形成的一种艺术氛围,它能够使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诗词激发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作者自觉地对诗词中所描绘景色进行联想,感受诗词中的艺术之美。这也是古诗词被称为艺术的原因[6]。例如杜甫的登高。对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进行体会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中的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音乐美,和音乐密不可分。诗词合辙押韵,同时对仗、字数、韵脚以及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等都是对诗歌音乐美的体现。不同的平仄之间,利用声调的搭配,相互协调,体现诗词的音乐美,在对诗词进行朗读时,要学会对这种美进行感受。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还在于它具有绘画美。我国诗词的创作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事物的形态以及色彩的描绘,诗词的绘画美由此而来。例如,壮丽的自然景物,是人们通过精炼而又生动地描述,将大自然的魅力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通着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思考和构造,不仅有利于读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面对一些激发[5],还有利于读者对诗中描绘的大好河山进行感受。这也是古典诗词魅力所在的原因之一。

古诗词的语言艺术还在于短小精炼[7],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诗词做到生动凝练的同时还能准确的传达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效果。语言表现力极强。

鉴赏中国古诗词必须把握古诗词中的语言艺术,同时结合自己的鉴赏理论,真正地体会到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四、学会应目會心以及迁想妙得

对中古典诗词的阅读和赏析,要学会对诗词的言外之意进行品读和分析。即要想透彻的对古诗词进行赏析,首先要做到应目会心。

诗人通过对语言的研究运用,千锤百炼,把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感受和大自然倾注于诗词之中,才是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诗的美妙。这也是古典诗词有韵味的原因,有的诗词敦厚朴实,有的则幽婉凄凉。这些富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诗的魅力仅通过眼睛是感受不到的,重要的是眼睛观看之后的读者的心灵感受。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才是对诗歌的赏析。面对一些诗句中描绘出来的宏伟壮阔的景象,有的人并不能感受到,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鉴赏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用心感受,即没有做到应目会心。对中国古诗词进行鉴赏,学会应目会心是基础要求,例如雨打芭蕉、梨花带雨等,必须依靠作者自己的联想才能更好地进行体会,只做到应目做不到会心,是不会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美的。

其次要做到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指的是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反应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阅读和欣赏时,不仅要理解诗词的内容,还要结合自己的主观联想和想象。即在欣赏诗词时,要学会迁想,不要拘束想象的翅膀。这样体会到的艺术效果会更加的传神,为心灵的感受提供基础,读诗,本身就是在对艺术进行探索,对神秘进行领悟,这一过程中想象力必不可少。对诗的感受是对坐着的阅历、思想以及作者的伟大志向的体悟。我国的大部分诗都讲求意境,作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概就是对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的艺术之美的最好的形容。它的美只能通过作者对作品细微的感受并结合作者自身的联想和想象体现出来。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听戏文时不禁潸然泪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林黛玉感受到了戏文中表述的情感,心动神摇,她在听的过程中对戏词进行细细地品味和想象,又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从而与戏文的创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整个迁想妙得的过程。在感受诗词内容的同时使得诗词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处理好其他的影响因素

1、对诗词进行阅读和赏析要选择相对静谧的环境

诗词的特点是精炼,寓情寓理,将作者的感情和文字进行融合,而不像小说那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角色吸引人的眼球,因此,在阅读诗词时,我们要选择一个相对静谧的环境,通过外部的安静环境来营造内心的宁静,使读者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诗的内容之中,用心感受作者这篇诗的言外之意,才能够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诗中蕴含的哲理。更好地对诗词内容进行把握,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2、读者自身要有文学功底

一定的文学功底是读者进行诗词阅读欣赏的基础,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文学精华,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比如中国古代作者在诗词众多运用比喻、拟人、引用典故等手法。来侧面反映自己的心情以及某些社会现象。诗词是意象艺术,不是具象艺术,诗词的表达往往很含蓄,这就要求读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结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诗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诗词进行赏析,更到位的对作者的情感和志向进行理解。

总结: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丰富性,对诗词的赏析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要对作者的生平阅历,以及当时所处的大环境进行准确把握[7],才能正确的对实词进行赏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志向和要抒发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高烈明.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问题探析[J]. 芒种,2014,11:213-214.

[2]李瑞河. 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J]. 语文教学之友,2008,12:18-19.

[3]黄金肖. 如何阅读欣赏古典诗词[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09:74-75.

[4]金鹿. 传承中华古典 诗词音乐之美[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2-13004.

[5]褚斌杰.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欣赏[J]. 求是,2000,03:29-32.

[6]杨玉花.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82-83.

[7]陶然. 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路径——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15,13:12-15.

作者:尹菲阳

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 篇3:

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及复习策略

摘 要: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体现了“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适度拓展,关注社会,着眼能力”的特点,着眼于引导职业学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基于这样的考试特点,江苏对口单招语文学科复习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其次要立足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然,考试前的查漏补缺式的复习指导也不可或缺。

关键词:对口单招 语文考试特点 复习策略

2014年4月,《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正式实施。六年来,江苏单招语文考试命题基本上按照考纲要求,突出了对口单招考试的选拔功能,体现了语文考试检测“考生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能力”的目标,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也有力地推进了相关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分析

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可以用如下20个字来概括,即“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适度拓展,关注社会,着眼能力”。具体可以从如下三方面来解读。

1.指导思想:关注生活,彰显能力

首先,语文学科试卷紧扣学生生活实际。语文即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当关注生活。因此,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特别强调,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职场生活结合起来,所以,五年来,江苏对口单招语文试卷越来越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尤其是其中“表达与交流”板块素材均与“三大生活”相关。如2018年的“综合实践”则是“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2019年的口语交际是解说身份证,而应用文写作则是对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进行记录。

其次,语文学科力图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单从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单招试卷要结合中职生实际,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江苏单招语文试卷已经开始彰显对语文能力的考查。比如阅读理解题目,学生必须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彰显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2.试卷素材:基于教材,适度拓展

基于中职生的现状,教材依旧是单招考试素材的主要来源。从五年来的试卷看,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文学作品欣赏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板块的素材均出自教材,甚至个别题目也能在教材中找到原题,比如文学作品欣赏部分;而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的主要素材也来自教材。

但是,近年来单招考试试卷的素材来源也逐渐拓宽。以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除了病句素材出自课外,其他考点的素材均源自课内,但如今已经有较大改变。比如,字音所选词语不再局限于基本篇目了,而是擴展到自读篇目中的常见词语;字形辨析题的素材也不再局限于课内篇目,也有一些课外成语;词义解释题基本上开始全面向非课内词语开放。关联词选词填空、标点符号运用辨析两个考点开始全部或部分选择课外材料。

3.考点设计:渐趋稳定,略有变化

五年来,单招语文试卷的考点设计逐步稳定下来,每年仅有略微调整。比如,考纲规定,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考查10个知识点。从五年来的试卷看,其中7个知识点在第一部分考查,2个知识点在诗词欣赏部分考查,1个知识点暂未涉及。第一部分的7个知识点中,考点及题干的表述均无大的变化。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的考点变化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与表达和交流部分。比如,古代诗歌欣赏的考点,除了默写和扩写(改写)保持不变之外,其余的两道题目先后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意象、关键字词句的理解、表现手法、作品主题(情感)等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点也先后考查过撰写活动标语,设计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类型、活动环节,了解活动获取资料的途径,撰写调查问卷,谈谈对某问题的看法等。

二、未来三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策略

未来三年,江苏省对口单招将继续沿用现行部颁考试大纲和苏教版语文教材,因此,在以“稳中有变”的命题策略主导下,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策略应当围绕大纲和教材做文章,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1.依纲扣本,夯实语文基础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学科教师要以“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强化语文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做好以下三项任务。

首先,复习计划做到全面覆盖。整体上看,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复习包括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板块,复习的第一阶段应当以阅读与欣赏为主线,将其他三项内容有机融于其中,做到全覆盖。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计划抓好复习过程管理,千万不可任意发挥。

其次,复习讲义突出重点难点。当前,市场上各种版本的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复习用书良莠不齐,教师要不能迷信,要做好选择,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编写适用的复习讲义。比如,应用文写作就应当强调通知、启事、计划、总结、消息、简报、广告词、说明书、记录等文体的写作,每篇说明类文本应该强调课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归纳、说明方法与顺序的辨析、说明文的语言运用分析等。学生在对每一板块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能得到明显提升。

再次,反馈训练做到扎实有效。讲练结合是复习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以基本篇目复习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巩固该篇目的重要知识点之后,可以命制1~2份15分钟左右的限时训练来检查学生的巩固情况。这份限时训练既要有相关基础知识的题目,比如该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关联词、修辞手法等的理解与运用;还要根据高考的要求命制语段阅读,现代文阅读原则上一个选择语段,一个简答语段,文言文、古代与现代诗歌则以简答题为主。语段阅读则重在检测学生对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分析课文内容与结构、理解与辨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着眼能力,培育语文素养

由于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素材主要源于教材,因此,许多一线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功夫。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把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整理出来,然后就要求学生“背”。这些教师的认真劲儿与狠劲儿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这个招数在考试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持久有效。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内涵丰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对口单招学生,应当在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能够进行创新性思维。比如,文言文虚词用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师可以在学生记忆几个典型例子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辨析的一般方法;病句辨析是基础知识板块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辨析病句的几个切入点,如多重否定是否失当(2017年A项、2018年A项)、关联词搭配与语序(2018年C项、2019年C项)、并列短语的使用(2017年B项)、句式杂糅的典型句型(如2019年D项)等。

3.强化模考,注意查漏补缺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的最后阶段一般为30~45天,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模拟考试工作。

首先,师生要高度重视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考前模拟对师生具有查漏补缺、明确导向的作用。由于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要命题范围,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能够让师生知晓自己的薄弱点,进一步明确考试的重难点。考前模拟还具有促进学生适应考试氛围,提升学生审题、答题能力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的最后几次模考完全参照最终的高考模式來组织考试,通过两三次模拟考试,学生的心理调适到了考试的最佳状态,为考出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精心编制模拟试卷,突出考试的重难点。教师应当掌握单招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与走向,在模拟试卷的素材选择、考点设计、题型设计等方面有比较精准的预测。比如语段阅读的素材选择上要注意兼顾各册教材,且尽量回避近两年考过的篇目;考点设置上做到稳定中求变化,比如基础知识方面尽量稳定,阅读与欣赏考点众多,应当略有变化。教师还应当狠抓模拟试卷的创新。五年来,江苏单招语文试卷一直在创新。比如2018年将《贵在一个“新”字——略谈独立思考》选段作为主观题来考查,就是题型的创新;口语交际中设计“接待过程中应表现的礼仪行为动作”,则是考点设置的创新。

再次,做好试卷评析工作,强化学生审题与解题能力。一方面,教师要精心分析学生模考数据,掌握学生的主要问题。一场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借助软件将学生考试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答题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评析试卷的时候有所取舍,突出解决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审题、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比如,解答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的题目,应该教会学生从形式(如结构、艺术手法等)和内容(如情感等)两方面去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云珠.语文核心能力考查与本真化选拔评价——关于对口单招语文统考试题的审视与命制建议[J].江苏教育研究,2015(3).

[2]陈韶东.引导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促进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2013版)》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13(15).

(作者单位: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彭涛

上一篇: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唠叨言语交际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