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地方农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地方院校的支持。本文分析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并结合地方政府、地方农业院校、农村三个主体提出了加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农业院校博士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研究

[摘 要]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博士 教育质量 内涵 外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一、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

布鲁贝克曾指出,高等教育存在着两种哲学基础——知识论和政治论。知识论者认为学术性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博士研究生应强调其学术性,强调精英教育,把发展科学、促进新知识的增长,培养具有探究精神的学术接班人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价值取向。政治论者则认为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程度是判断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唯一质量标准,在质量评价的指向上强调社会性,标准上强调外部适应性,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普通农业教育基础上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和个体生命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领域与实践形态之一。这一实践形态的效果如何,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如何,是这一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实践活动水平高低的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所指的是这一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各种具体形式的质量。

2.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反映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实践领域之一,其实践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它子系统的活动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即各社会实践系统本质之间的关系。因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系统除了与外部诸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外,系统内部还存在着实践活动诸因素之间多维的基本矛盾与关系。多维的矛盾关系构成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质。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质量必须是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其内外部关系规律适合、遵循程度的体现与反映。

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延

1.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最基本的活动是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级专门农业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育人过程必须以此为基本标准,力求使活动目标反映与体现高等教育实践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育人过程的科学性与活动结果的有效性,从而保证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2.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必须与外部社会的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的背景,根据所处时代特点和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子系统的需要,反映不同主体对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愿望、环境变化的趋势,确定实践策略。在与外部相关因素的物质、能量的互动中,要不断构建能充分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规模等在内的动态的高等教育实践体系。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要反映这一持续实践过程的水平。

3.创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活动的质量。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离不开作为其实践载体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农业人才,发挥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服务的功能,体现其作为社会轴心的作用,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的教育实践状况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开展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必须办好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机构部门,高等教育质量应当反映这一活动范畴的水平。

4.宏观管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质量。为了有效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使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更好地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的规律,除了微观层面的日常教育管理活动外,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还必须加强对整個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运作的宏观管理,使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各层次之间实现有序、协调互动。这是整个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贵友等.道路·模式·战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肖 欢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地方农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地方院校的支持。本文分析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并结合地方政府、地方农业院校、农村三个主体提出了加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服务对策

党的十八大会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党中央提出了要坚持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决策,努力把我国广大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政府对地方高校服务员方面大多数停留在经济效益上,对于社会小效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并且内容复杂的工程,这就离不开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由于机制体制的不健全,并且缺少相关政策的扶持,“三农”服务经费经过政府系统的层层拨款,没有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当中。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使得地方农业院校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对于许多地方性院校,它们缺乏办学自主权,在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等都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利。这就使地方院校之间缺乏特色,因此没有了竞争性。

2、高校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并没有给地方农业院校下达服务新农村的指标,许多院校只注重教育与科研,忽略了“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地方院校的教育思想还不能够好好的反映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需求,地方农业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观念上还存在这偏差,服务的主战场偏离农村。许多教师只注重自己的科研成果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凭借这项科研成果评上职称,而不在乎能给社会、农村及农民带来多少福利。学生也有“轻农”的现象,认为大学毕业后留在农村是不体面的工作,浪费了许多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人才。

3、农村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对地方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农民对地方院校的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是否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在对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生态文明等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农民的主观意识偏离,服务渠道不畅通。由于村干部和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难以迎合农村经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从而跟不上形势。

二、促进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从政府角度

大力鼓动地方性农业技术人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下基层,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而我国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要使农业高校人才主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就需要一个能够宏观调控的政策相配合。只有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倾斜政策,他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比较,认为农村才是一个利于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就业地点,这样才能够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中去。完善毕业生服务农村的系列政策和就业条件与环境,尤其是深入改革、完善岗位人事制度,裁减不适合于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安排适合的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就業。并在制度、配偶安排等待遇上给予政策性的照顾,为其生活条件提供重要保障。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等元素的复杂多元性要求地方农业院校毕业人才的多样化。地方农业院校在办学、专业设置等方面要与农村的切身实际需要相结合,以适应农村经济的需求结构。由于地方性农业院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使其在服务于农村建设上屡屡受创。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重点地方农业院校作为高校试点,给予一定专业设置权。但是很多地方性农业院校因自身原因依旧受到限制。所以,要以充分调研为基础,依照计划实施,分层次对地方农业院校给予一些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政府应大力支持地方农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作为他们长期合作的纽带,形成定向培养的关系,共同建立科学实验室和农产品培育基地,增加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渠道。

2、从地方农业院校角度

由于国家大力促使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导致高等教育体制从始至终都以城市为中心,因此就使得一些农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偏离了农村的实际需要。要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开设课程,适时新增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专业,根据农业院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培养有专业性的人才,紧密联系新农村建设需求。在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性人才中师资队伍是关键,他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地方性农业院校要重视科研创新工作者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首先,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要得到保障,适当给予一些补助、津贴。基本生活水平得到较好的保障,科研工作者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育人才、科技研发当中去。其次,地方性农业院校需要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以及薪酬报酬体系,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科教兴农”,以此提高教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程度。

农业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其关键点是他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因此,地方性农业院校应以当今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鼓励科研教师下基层参与实践,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形成农村、企业、农业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推广体系。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地方农业院校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改变以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状况,加大实用技术研发的扶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3、从农村角度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亟待改进的地方。新农村的建设要依赖于地方院校,这就要求农村与当地农业院校的加强联系,让其进一步了解自身发展中存在哪些缺点。现如今,地方农业院校与农村的联系甚少,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农民不具有农业院校能够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认为他们是知识分子,对于下地干活的工作不了解,只相信自己的经验。这就要求地方农业院校深入了解自身的知晓程度,农业院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项小组,方便与农村联络,贴近农村,把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热点问题,定期在农村开展农技讲座等。农村也可以拍农民代表去地方院校进行参观,深度了解,不断加深二者之间的合作亲密程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只有提升农村干部的文化素养,才能将科学知识传达到每一个村民。有些农村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只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其次,眼光不够长远,只关注短期的、眼前利益,而注意不到长远的发展。通过培训、考核,定期为村里的干部给予科技文化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养。对于农民要加强职业培训,这就要求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简洁明了、与农民学习技术教育体制相结合,因而达到农产品生产的质量、产量的提高。

三、小结

地方农业院校要取得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发力支持,就必须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才能够使地方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服务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为科技兴农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参考文献】

[1] 穆 仁. 浅谈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03):135-137.

[2] 丁林志. 试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与措施[J]. 高等农业教育, 2010(02):27-29.

[3] 余 康, 郭 萍. 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12):122-123.

【作者简介】

林靓(1993—),女,江西上饶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简介】

李峰(1971—),男,江西赣州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林靓 李峰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人才战略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培养是关键,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使命与作用,探索其有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人才战略 作用 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龙健飞(1971- ),男,江西万载人,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指导;常慕佳(1980- ),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曹卢波(1980- ),男,湖北襄樊人,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湖北武汉4300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培养是关键,要为广大农村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思想文化的中心,高等农业院校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新时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成为高等农业院校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层次、学科、专业繁多。而目前农村人才队伍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人才总量不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5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为949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6%,在农村总人口中,从业人员为5038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53%。但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并未带来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真正从事基层农业生产、教育卫生和实用技术推广领域的人才严重缺乏。

2.现有人才素质不高。一方面,当前农村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主要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另一方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居多,而掌握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知识,懂经济、知法律、会经营的人才却凤毛麟角。

3.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仅从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来看,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了优秀人才由农村偏远地区向城镇集中的现象,使得边远山区的教育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和城区,影响了农村教育、卫生的均衡发展。

4.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一是年轻人才留不住。除了考上大中专院校外,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二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如此,便形成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局面:越是重视教育的地方,考出去的学生越多,越发导致了农村人才的“失血”。城里学生毕业后不愿下乡工作,农村学生则将升学作为跳出“农门”的重要机遇,使农村的优秀人才得不到新的补充。

相对而言,我国有一支庞大的大学生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一方面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迫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农村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城市就业压力沉重。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人才战略中肩负的历史使命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光荣使命。

1.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思维。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它不仅能把世界的先进观念引进来,而且能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锐意创新,培育新观念,影响全社会。它既是传播新知识的重要基地,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它还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在倡导学术自由、鼓励百家争鸣中,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想的源泉。

2.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高等农业院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高校来完成的。同时,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高等农业院校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毕业生,在众多毕业生中,大部分都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知识贡献。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教育中心之一,处于教育体系的顶层,处于知识的上游核心,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体和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它凭借其能够进行知识拓展和创新的优势和潜力,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提供巨大的知识贡献。

4.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高等农业院校正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之一。它能够以举办培训班、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途径,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

三、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新农村人才战略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我国人才结构性矛盾,优化城乡人才配置的重要手段。

1.建立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高等农业院校要面向“三农”,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用得上”的紧缺人才。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服务新农村人才战略的过程中,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不断改革相关课程设置与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提升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学校将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拓宽专业口径,增设农村和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行选修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模式,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势。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实践的新模式,拓宽产学研结合的领域和渠道,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双向培养。通过各种措施使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2.建立导向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总量大,高等农业院校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开展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引导更多建设新农村的人才“下得去”。我校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过程中,注重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学校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支农”报告会。通过“两课”、形势政策报告、诚信教育、评比表彰、优秀校友报告会等途径,使学生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宣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大力宣传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把到基层就业由一般号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此外,我校积极组织开展以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例如,每年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体验基层的同时,实地考察感受基层事业发展的空间,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增强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我校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制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于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学校一次性给予2000元奖励;对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且自愿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采取加分录取的措施;凡考取或免试推荐本校研究生且自愿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允许保留2~3年的研究生入学资格,服务期满后,直接回校攻读硕士学位,等等。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正确的引导和各项措施的激励下,学校每年约有10%的毕业生参加选调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志愿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先后涌现出了到贵州山区义务支教而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用生命谱写壮歌的赵福兵、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杜翔、主动到农村创业用知识服务“三农”的师智敏等一批优秀典型。

4.建立服务机制,做在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坚强后盾。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虽然离开学校,但因其服务对象和工作地域的特殊性,会和母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高等农业院校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继续关心和帮助他们,建立长期的慰问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并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做在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坚强后盾,使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留得住”。我校对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在落实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给他们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基层更好地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学校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回访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走访用人单位。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给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寄送贺卡及礼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跟踪服务,适时开展对口帮扶。学校建立了“项目人才库”,对这部分毕业生进行定期跟踪,对服务期满的毕业生,学校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为他们免费提供各项服务,协助需要择业的毕业生再次择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利国利党利民,高校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的人才。在国家层面上,也要为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政策措施、财力安排、机制体制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靳燕.大学生服务新农村机制思考[J].职业研究,2007(17).

[2]马于强,罗云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7(52).

[3]姚春梅,朱强.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作者:龙健飞 常慕佳 曹卢波

上一篇: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情感关切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