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用渠闸门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30

宁夏灌区是独得黄河水的膏腴之地,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一说,而“唯富一套”则多归功于宁夏平原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宁夏引黄灌溉历史始于秦代,盛于汉代,一些引黄古渠系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发挥着流润沃土的作用。作为河西灌区最大的渠道,唐徕渠是宁夏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杰作,它携带着数代水利人的执着与智慧,至今守护着河西灌区的旱涝无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灌溉用渠闸门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灌溉用渠闸门管理研究论文 篇1:

汉唐时期对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汉唐时期西部地区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完善了水政,而且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河套一带、河西走廊等地水利事业尤为发达,并且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水资源的开发对当时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唐时期;西部地区;水利建设

汉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也是西部开发蓬勃发展的时期。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唐王朝加大了开发水资源的力度。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不仅加强了水政建设,完善了水利管理机构,而且在西部的许多地方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的水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

1.关中地区的水利成就

汉唐时期定都关中,十分重视关中地区的开发和经营。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与水路交通,扩大了旧有的灌溉渠系,同时兴建了一些新的水利工程。当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分属于泾水系统、渭水系统和洛水系统,此外对秦岭北坡诸河也进行了开发和利用。

引泾灌溉工程是汉唐关中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建议修建六辅渠,以补郑国渠灌溉效能之不足。《汉书•沟洫志》载:“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倪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旁高卬之田”。六辅渠建成后,为了加强渠道管理,倪宽制订了专门的灌溉用水制度。《汉书•倪宽传》称:“宽既治民,劝农业……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这是我国最早的灌溉用水制度。它标志着我国农田水利管理技术的新的进步。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引泾溉田,“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历史上把这条渠道称作白渠。白渠和郑国渠同为引泾渠道,在渭北平原发挥了广泛而持久的灌溉效益,郑白二渠又相距较近,人们遂合称为“郑白渠”。郑白渠可灌溉农田三十一万亩,灌区呈现出一派富庶繁荣的景象。班固《西都赋》云:“郑白之沃,衣食之原。提封五万,疆场绮纷。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也曾修建过一些水利工程,其中可以称道的首先是曹魏对成国渠的两次修治。其次是前秦苻坚依秦汉郑白故事,开凿泾水上源,修建堤坝,通渠引渎,灌溉渭北地区的冈卤之地。再者是西魏大统十三年(547)置六门堰以节水。此外,大统十六年(550)泾州刺史贺兰祥修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洛水[1]。唐代关中水利发展很快,引泾的郑白渠灌溉系统日臻完备。这一时期泾河水系灌溉以白渠为主,有郑白、三辅、三白渠等不同名称。有唐一代,曾多次对郑白渠进行过修复或扩建。如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曾引白渠灌溉华州下邽县东南二十里的金氏陂,在那里设置屯田[2]。永徽六年(655),有富商大贾在郑白渠上造碾磑,致使郑白渠“堰遏费水,渠流梗涩,止溉一万许顷。”唐高宗、唐玄宗、唐代宗等人都曾采取毁碾磑主措施,以提高该渠的灌溉能力。

引渭工程在关中水利建设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汉唐时期修建的引渭工程主要有二:一是成国渠,一是漕渠。《汉书•沟洫志》载:“成国渠首受渭,东北至上林入蒙茏渠”。《水经注•渭水》亦载:“斄县北有蒙茏渠,上承渭水于郿县,东经武功县为成国渠”。具体说来,汉代的成国渠从眉县起引渭水,经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等县,复入于渭河,全长121公里[3]。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农田。唐代的成国渠吸纳韦川、莫谷、得谷、武安等水,灌田规模一度超过白渠,达到二万顷[4]。漕渠是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 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史载“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5]。为了完成年输送百万石粮食的任务,大司农建议开凿漕渠。武帝下令征发数万民工,历时三年,修成长达三百余里的漕渠。漕渠起于长安县境,引渭水东流,过秦岭北麓,至华阴流入黄河。漕渠的建成极大地便利了漕运物资,同时,又兼灌溉之利:“且田且漕,大以为便”[6],渠道两岸万顷农田得到灌溉,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史记•河渠书》载:“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隋唐时期曾几度修复漕渠,使其在漕运方面继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引洛工程在关中水利建设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大约在汉武帝元朔至元狩年间(公元前128~前117年),黄河在瓠子决口,关东十六郡灾,“岁因以数不登”,关中粮食供应不足,而其时沟通汉中以取粮的“褒斜道”工程又受重挫。为了发展灌溉农业,提高关中粮食产量,庄熊罴向汉武帝提出引洛灌溉的建议。《史记•河渠书载》:“庄熊罴言:临晋(今大荔县)民愿穿洛水以溉重泉(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汉武帝的支持。当时征调一万多人开渠,渠道由征县(今澄城县)境内开始,经商颜山(今铁镰山)而至临晋平原。工程进行到商颜附近时,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井渠法。《史记•河渠书》载:“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井渠法施工的成功,反映了龙首渠建设中高超的测量技术。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战,龙首渠建成。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蒲城商颜山发现龙首渠遗迹[7],说明该渠工程规模很大。唐代引洛水修建通灵陂,也取得了明显的灌溉效益。

此外,汉唐时代还在关中地区修建了灵轵渠、樊惠渠、蒙茏渠和湋渠等。灵轵渠兴建于汉武帝年间。《史记•河渠书》说:“灵轵引堵水”。《汉书•地理志》右扶风盩厔县下载:“灵轵渠,武帝穿也”。渠道西起周至,过户县,北流入渭。樊惠渠是东汉时期兴建的一条引泾渠道。渠首在泾水下游阳陵县(今咸阳东)。东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由京兆尹樊陵主持修建。樊惠渠规模不大,但工程效益显著。著名文学家蔡邕在《京兆樊惠渠颂》中描述了樊惠渠的修建过程:“树柱累石,委薪积土,基跋功坚,体势强壮。折湍流,款旷陂,会之于新渠。流水门,通窬渎,洒之于畎亩。清流浸润,泥涝浮游,曩之卤田,化为甘壤。粳黍稼穑之所入,不可胜算”。从中可见,樊惠渠渠首工程是一个非常坚固的石堰,堰为堆石结构,下有基柱,上有护埽,分拦泾水成陂后再入干渠,支渠以下有水门和涵洞控制。樊惠渠兼有灌溉和放淤作用。蒙茏渠西汉时修建的一条小型渠道。《汉书•地理志•眉县下》说“(成国渠)东北至上林入蒙茏渠”。可见,蒙茏渠在上林苑内,其作用主要为上林苑供水。湋渠是西汉武帝时期修建的一条小型灌溉渠道。湋渠在周至县境内。《汉书•沟洫志•如淳注》说:“湋音韦,水出韦谷”。 湋渠自周至县北流入渭。唐代在黄河和杜阳水上开辟了两个新的水系,并加大了引用秦岭诸水的力度。武德七年(624),云德臣自龙门引黄河溉田六千余顷,引杜阳水溉田数千顷。与前代所不同的是,隋唐两代渭河以南的水利事业也得到了开发。长安附近的丰水渠灌田多达万亩。华阴县开凿敷水、利俗、罗文三渠。眉县等地也修建过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

2.四川盆地的水利事业

四川盆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从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的农业环境大为改善,因而成为重要的农业区。汉唐时期,四川盆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水利建设一直保持着发展的势头。

汉代在四川的水利建设主要是巩固和发展都江堰灌区的成果。西汉景帝时,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繁县(今彭县、郫县及新都县部分地区)农田一千七百余顷[8]。其后武阳县(今属彭山、蒲江)拦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农田。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9]。三国时期,诸葛亮相蜀,对都江堰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堰官进行管理,同时征调丁男一千二百人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治理。此后尽管四川曾发生过一些战乱,但都江堰等大型水利设施还是被保留下来。除引江灌田外,汉代还在四川盆地凿井溉田。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人员曾在成都平原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汉唐古井,有些地方还发现了古井群,墓葬中也有陶井模型出土。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成都地区清理的汉井有三百多口。1989年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时就清理了汉井五十余口,占清理古井总数的五分之二,具有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其范围西南的老西门外向南直到青羊宫,东面从文化宫向北直到火车北站均是汉井分布密集区。这一地区在汉代属城市郊区,所发现的汉井往往成群分布,相距不过数十米,近者间距仅一米左右。这些汉井大多远离居住地,主要用于农田灌溉[10]。水井的普遍增多,为农田灌溉开辟了新的水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唐代为了开发四川盆地的水资源,曾在盆地内修建过许多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扩建都江堰灌区,增加益州和鼓州的溉田面积;二是在成都平原北部和涪江冲积平原上兴建水渠,以灌溉绵州和汉州境内的农田;三是在成都平原南面的岷江冲平原上兴建堤堰,以灌溉眉州境内的农田。史载太宗贞观元年(627),高士廉在益州大规模扩建都江堰,“于故渠外别更疏决”,使蜀中“大获其利”[11]。同年,神泉县北二十里建成折脚堰,“引水溉田”[12]。盘石县北七十里有一个周回六十里的百枝池,水源丰富,贞观六年(632),薛万彻决池引水东流。高宗永徽五年(654),白大信在罗江县北五里筑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并供县城使用。龙朔三年,刘凤仪在阴平县西北二里开利人渠,引马阁水入县溉田。大体与此同时,导江县也修建了侍郎堰和百文堰等水利工程,引江水灌溉彭益等处田地。武则天当政时期,刘易从决县的沲江,凿渠引水,灌溉九陇、唐昌等处田地。唐玄宗开元年间,剑南道采访使章仇兼琼在彭山县筑通济大堰及十条小堰,自新津中江口引渠南下一百二十里,溉田一千六百余顷。在温江县因蜀王故渠开新源水,以漕西山竹木。又在新津县西南二里筑远济堰,“分四筒穿渠,引水溉眉州通义、彭山之田”。此外,还在成都北十八里筑堤成万岁池,积水溉田。唐德宗时,龙安县人在县东南二十三里修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雒县人也筑堤堰溉田四百余顷。可见唐代四川地区的水利事业亦有发展。当然,说四川地区的水利发达,主要是指成都平原而言。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地带引水灌溉的情况较少,由于地形的限制,一般是用潴水和陂池之水灌溉农田。工程规模小,数量少,溉田数量也不是很多。

3.河套一带的水利建设

河套地区即今宁夏、内蒙古一带。黄河东流行经宁夏平原后,东面为鄂尔多斯高原阻挡,折转北上,又遇阴山阻隔,复由北向东畅行八百余里,进入山陕峡谷,转折南下,过潼关后向东流入大海。在转折过程中,形成一个“几”字形大弯。习惯上,人们称宁夏平原为西套,内蒙境内阴山下的冲积平原称为后套,土默川一带称为前套。广义而论,河套地区指前后套和西套,狭义则单指西套而言。俗语“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对河套地区的经济繁荣作了极高的评价。

河套地区的农田水利大开发兴起于汉武帝时期,并很快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水利灌溉区。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率兵征讨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在当地设立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向朔方移民十万,进行屯垦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兴建了一批渠系灌溉工程。如宁夏平原的汉渠据说是武帝元狩四年创修的,后经历代修缮,现可灌溉农田二十万亩[13]。贺兰山东的光禄渠,自青铜峡口引水经银川至上宝闸口入西河,灌溉面积一百万亩以上,据说是汉光禄勋徐自为开凿的。宁夏中卫的美丽渠、七星渠也是汉代修建。御史渠、尚书渠自汉代建成后,一直发挥了灌溉效益。这些水利工程奠定了后世套区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汉魏之际,河套水利一度衰落,但也有人曾致力于水利建设,如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刁雍出任薄骨律镇镇将,考察了银川平原黄河两岸前代的水利设施,发现古渠“高于河水二丈三尺”,因河水浸射,往往崩颓,“渠溉高县悬,水不得上”。于是在河西高渠之北另凿新渠,“灌官私田四万余顷”[14]。

到了隋唐时期,宁夏河套一带的水利事业又有大的发展。贞观七年,朔方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溉田二百余顷。开元七年,安敬忠在会宁县筑堰以捍黄河。唐代中期以后,灵州是朔方节度使的驻所。朔方作为北方重镇,“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15]。从解决军粮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宁夏境内设置了七十一屯,从事农业生产。唐德宗贞元年间,李晟在灵州开决光禄旧渠,溉田一千余顷;李景略在九原开咸应、永清等渠,溉田数百顷。此外,宁夏回乐县有薄骨律渠,溉田一千余顷,特进渠,溉田六百顷。灵武县有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顷[16]。有人估计,盛唐时期,宁夏引黄灌区灌溉面积当超过一百万亩,农田灌溉达到空前水平[17]。

4.河西走廊的水利开发

河西走廊一带区降雨量少,属干旱地区,但祁连山脉的冰川,每年向山前大约输送七十六亿立方米的水量,存在着引水灌溉的有利条件。霍去病打败匈奴后,汉武帝在此地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屯垦,河西水利由此兴起。

《汉书•地理志》载,在今张掖县和酒泉县境有千金渠(亦名角乐 得渠),引羌谷(今黑河)水,使大片农田获灌溉之利。在今玉门市和安西县间,引藉端水(疏勒河)溉安西农田。在今敦煌县西南的有党河,古名氐置水,也得到开发利用。而西河郡美稷、广田县,敦煌郡宜谷县等也都是因兴办水利,勤效得谷而得名置县的。此外,汉代河西水利开发事迹在居延汉简中也有反映。据居延汉简的记载,居延屯田水利分为明渠和凿井灌溉两类。明渠灌溉是从额济纳河开渠引水,浇灌农作物。井灌则是就地凿井,当时“已有了一定规模”[18]。随着农田水利的开发,河西地区由牧区很快变为著名的农牧交错地带。故班固在《汉书》中说:河西四郡“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19]。

曹魏时期对河西地区的农业比较重视。史载凉州刺史徐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20]西晋时河西经济持续发展。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关中等地许多富有农耕经验的农民为避战乱纷纷逃至河西,于是河西再度出现开垦土地、兴修水利的热潮。《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记载说,前凉时曾在今敦煌地区修建过“阳开渠”、“北府渠”、“阴安渠”等等,其中北府渠是前凉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的,到唐朝时仍在继续使用,“其斗门垒石作,长四十步,阔三丈,高三丈”。

隋唐时期,河西地区的水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沙州图经》记载:“州城四面水渠……五谷皆饶”。现存沙州敦煌县的户籍、田册残卷中提到的灌溉渠道就有两支渠、无穷渠、神龙渠等五十余条[21]。由此可见敦煌水利之一斑。当时唐王朝在河西大量屯田,这些屯田也是“皆因水利,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22]。

5.其他地区的水利状况

除上述地区水利比较发达外,汉唐时期汉中地区、河湟地区和西域绿洲的水利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汉中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巴之间,汉江上游的褒河、湑水、黄沙河、溢水、濂水、冷水等众多的支流历布于汉中盆地,为水利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汉时期汉中水利发展迅速,水利工程主要有山河堰、湑水堰、五门堰等。山河堰又名萧何堰,相传为汉相萧何所建,由拦河坝、引水干渠及各级分水渠道、控制水量的设施等组成,灌溉面积达数千顷之多。湑水堰是灌溉效于次于山河堰的第二大堰,位于湑水上游,长百余米,湑水两岸有十余里的长渠,渠上建上中下三坝,灌溉城固县农田一千八百余亩。五门堰位于湑水高堰与杨填堰之间,相传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8年),可溉农田四五万亩。1964年以来在汉中地区汉墓中先后掘出陶陂池和陂池稻田模型多件,它形象地反映了汉代陂塘工程的建设情况:水田模型中间有一道田埂将田块分为左右两块,田埂上开有水洞。陂池模型由蓄水池、接水坝、放水闸门和稻田四部分组成,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其鲜明特征之一是坝体朝陂池方面微凸弯曲,具有拱形坝的萌芽。

河湟地区即今湟水流域,地处青海东部。此地水利开发肇始于武帝时期。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23]。汉宣帝时,赵充国西征羌人,在湟水两岸进行屯田水利建设,“开青海水利之端”[24]。东汉时期,陇西太守马援加强河湟边防,发展经济,召抚流民,“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25]。金城郡(治所在今兰州)西部都尉曹凤在龙耆(今青海民和县南)屯田,发展水利。后来金城长史上官鸿在归义、建威(今青海贵德县北)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在东西邯(今青海化隆县南)屯田。从某种意义上讲,河湟地区的主要农业灌区正是在汉代屯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西域水利亦兴于西汉。史载汉武帝时,有汉军四千余人在楼兰屯田,“横断注滨河”,建成了能溉田五千顷农田的水利工程。此后,西域屯垦水利事业由此向三个方向延展:一路向西,经龟兹到疏勒、沙车、于阗;一路向东南发展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一路向东北推进到吐鲁番地区的车师。在这个过程中,西域地区还出现了坎儿井。此后,传统农田水利技术逐步取代了西域的原始灌溉模式[26],兴建的水利工程也日益增多。今新疆若羌县米兰古堡附近有一个汉代灌溉渠道系统,渠道与古米兰河通联,干渠长十七公里,支渠七条,总长五十六里多,还有错纵交联的毛渠,干支渠上都设有闸门。沙车 、新和县境内有一条宽约六米,长一百多公里、渠深三米的渠道,维吾尔语称之为“阿古斯当”,意即汉人渠。到了唐代,西域地区已形成了一些灌溉网络。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的许多地方发现过汉唐时期的水利工程遗迹。就连罗布泊西南地区也是如此。“1964年、1965年在对米兰水系和罗布泊(南罗布泊)南岸的查勘中,发现了米兰汉唐时代屯田水利工程的遗址和屯田区域范围。虽然其荒芜已逾千年,整个灌区已被风砂砾石所覆盖,但仔细考查,古灌溉渠道系统尚历历在目,而且基本配套完整。屯田畦埂阡陌纵横尚一一可见,而且灌区面积集中连片”[27]。

以上对汉唐时期西部地区开发水利资源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汉唐时期的水利事业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复旧、扩建工程的存大,说明汉唐时期的水利建设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的,吸收了前代水利建设的成果。而创新工程的大量出现,则说明汉唐时期的水利建设又有新的成果,是汉唐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汉唐时期所修建的水利工程中,以航运为目的的水利工程只占少数。换句话说,汉唐时期修建的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排灌工程,也就是农田水利工程。这种情况是与当时农业的发展相适应的。事实上,水资源的开发和水利事业的进步,直接促进了汉唐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正是汉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

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9];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

参考文献:

[1](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0《贺兰祥传》。中华书局限性971年标点本。

[2](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37《地理志》。

[3]李健超《成国渠及沿线历史地理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页48-55。

[4](宋)宋敏求《长安志》引李石记。

[5](西汉)与马迁《史记》卷28《河渠书》。

[6](北魏)郦道元《水泾•渭水注》。

[7]《陕西蒲城永丰发现汉龙首渠遗迹》,《文物》,1981年第1期。

[8](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

[9]《隶释》卷15《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

[10]雷玉平《考古所见川西先秦两汉水利》,《古今农业》,1992年第1期。

[1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1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2《地理志》。

[13]有人估计,两汉时期银川平原的灌溉面积当在50万亩左右。杨新才《关于古代宁夏引黄灌区灌溉面积的推算》,《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页86-100。

[14](北齐)魏收《魏书》卷38《刁雍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1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

[1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4。《旧唐书》卷133《李晟传附李听传》所载略同。

[17]杨新才《关于古代宁夏引黄灌区灌溉面积的推算》,《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页86-100。

[18]张芳《居延汉简所见屯田水利》,《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页45-47。

[19](东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20](晋)陈寿《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21][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页561-564。

[22]《陈子昂集》卷8《上西蕃边州安危事》。

[23]《汉书》卷94《匈奴传》。

[24]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页274。

[25]《后汉书》卷24《马援传》。

[26]张波《西北农牧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页132。

[27]饶瑞符《汉唐时代米兰屯田水利初探》,刊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编《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页53-65。

作者:王双怀

农业灌溉用渠闸门管理研究论文 篇2:

大渠之首 浩渺唐徕

宁夏灌区是独得黄河水的膏腴之地,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一说,而“唯富一套”则多归功于宁夏平原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宁夏引黄灌溉历史始于秦代,盛于汉代,一些引黄古渠系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发挥着流润沃土的作用。作为河西灌区最大的渠道,唐徕渠是宁夏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杰作,它携带着数代水利人的执着与智慧,至今守护着河西灌区的旱涝无忧。

当之无愧“唐老大”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习称唐渠。它的准确开凿年代没有明确记载,传为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为光禄勋徐自为所开,原名光禄渠。后因战争荒乱,渠道失修,淤毁。到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由节度使李听主持疏浚修复后,改为现名。

尽管唐徕渠始于汉,但唐徕渠真正壮大、成为宁夏平原上的主渠还是在唐朝。大唐立国后,为经略突厥等少数民族,十分重视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不仅整修原有渠道,而且还开挖新渠。唐徕渠就是在唐朝时期整修的,开凿走向基本位于贺兰山与现黄河河道的中部,沿干渠两侧修有大小支渠、斗渠不计其数,与储存这些支渠斗渠余水退水的滩涂、湖泊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灌溉水利体系。

唐徕渠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也是最长的一条渠道,居银川平原14条大渠之首,宁夏人习惯叫它“唐老大”。宁夏水利部门曾根据一张1936年的唐徕渠渠首平面图,绘制了唐徕渠引水想象复原图。复原图上,唐徕渠引水土堤由相当于溢流堰的“大跳”、三道退水闸和一道正闸组成,布局精巧,和都江堰在建筑原理、结构设置上相差无几。有专家曾言,唐徕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2000多年前开始开凿,1000多年前疏浚,将黄河水由南向北调动几百公里。依当时生产力水平,在荒无人烟的地区施工,人挖肩挑,其艰苦程度真是难以想象。

塞上江南“大文章”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唐徕渠是一篇塞上江南的“大文章”。

“820年,灵盐节度使李听整修汉光禄旧渠,灌田4000余顷;824年,唐穆宗开灵州回乐县特进渠,灌田600顷;郭子仪曾请开御史渠,灌田可至2000顷。”研究员吴忠礼在其著作《宁夏引黄灌溉今昔》中,曾经详细考证,在此前后,汉渠、胡渠、百家渠、七级渠、尚书渠、艾山渠等都得到修复。渠道的整修、开挖,扩大了灌田面积,仅汉渠、艾山渠、御史渠、光禄渠和特进渠,就可灌田3700余顷。宁夏平原从此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誉。

尤其是在西夏王朝时期,其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这一条条渠。这个时期,整个引黄灌区是京畿和统治中心地区,流经西夏国王城——兴庆府的唐徕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古代,唐徕渠的主要功能是农田灌溉,而农业是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兴庆府、灵州等沿河诸州县成了整个王朝的主要产粮区,其中,鸣沙县“御仓”,存储的粮食在百万石以上,贺兰山东麓建起的“摊粮城”是西夏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正因为有了强大的粮食储备,西夏王朝才得以在宋、辽之间立足。

当然这都得益于西夏统治者对水利工程和灌溉的重视,尤其是西夏的仁宗在位期间,修订的20卷《改旧新定律》中,有15卷主要讲水利,对唐徕、汉延等干渠的修治、使用和管理以及灌溉制度,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如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明确规定:每年3月1日开始的春天开渠大事由宰相亲自负责,确定工程期限与质量标准,4月10日春开渠完工。从4月10日至入冬前约5个月时间为灌水期。灌水期间,水利工程的维修、保护和用水分配分别由渠水巡检、渠主与渠头负责。为进一步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西夏王朝还广泛发动灌区老百姓参与管理,唐徕、汉延、新渠等大渠由两旁农户监护,如果有人在渠堤取土,或盗窃闸门,监护人要立即捉拿告官;若监护人失职,使渠干、闸口遭到破坏,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修整古渠

在银川唐徕渠畔,有一尊2米多高的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塑像。至今,银川人还以这样的方式纪念郭守敬对宁夏水利事业的贡献。

元朝初年,当时的宁夏地区,经过蒙古军队20多年征讨西夏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呈现出“古渠淤坏,泥沙淤浅”“田野荒芜,生灵涂炭”的惨淡景象。1264年,水利专家郭守敬随中书左垂张文谦行视宁夏,看到这一景象后,决心修整灌渠。当时有人主张废弃旧渠、另开新渠,郭守敬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因旧谋新”的意见,他认为那样既费工又费时,重点应放在修复疏通旧有渠道上。经过实地勘查,他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处筑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闸以调节流量等技术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元初宁夏的水利建设,普遍采用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渠、堰、陂、塘,大都使用了调节水量的“牌堰”,即水坝和水闸(斗门)。水坝和水闸起到控制水流、水量的作用,旱则开闸引水入田,以收灌溉之利;涝则关闭闸门,以避泛滥之灾,使整个灌溉系统具有完备的灌溉和防洪功能。在宁夏屯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的辛勤劳动,共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等四州主干渠12条,其中就含有唐徕渠,另有支渠68条,使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

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就是在当今,宁夏引黄灌区仍普遍采用坝闸节制水量的办法。《元史》中这样评价“当时之善言水利,如太史郭守敬等,盖亦未尝无其人焉。一代之事功,所以为不可泯也”。吴忠礼也说,“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是人类由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对有河渠之利的宁夏河套地区更为重视。明代除利用旧渠外,还新修建了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等等。灌区也向青铜峡上游发展,技术上大量修筑石坝石堤,加强引水和泄洪能力;清代康熙时期开大清渠,雍正时期开惠农渠,同时期又开昌润渠,至此,宁夏引黄灌溉也走向了高峰,宁夏平原形成了以大清、惠农、昌润、唐徕、汉延等渠合称的河西五大渠。

“民国之后,宁夏平原上的灌溉体系基本是延续明清时期的状态。”据1936年资料记载,宁夏灌区共有支渠近3000条,干渠总长2600多里,共灌田1.8万顷左右。1959年建成的青铜峡水利枢纽也实为宁夏古灌区的延续。

唐徕水系焕发新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唐徕渠进行了大规模修整,使其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第一长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952年扩建正闸。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截流,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后来,唐徕渠历经裁弯取直、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干渠全长314公里,有大小渠道500多条,承担120多万亩农田灌溉及20万亩湖泊湿地补水任务。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唐徕渠的功能也日渐丰富。它不仅承担着农田的灌溉任务,还担负着湖泊、湿地的生态补水,为了解决与农业争水的矛盾,唐徕渠管理处每年利用农业灌溉间歇期和低峰期,对湖泊湿地进行补水。

此外,唐徕渠穿城而过,自古就被看作城市的一部分,在大批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它早已幻化成一种城市文化符号。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唐徕渠生态景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唐徕渠两侧环境治理进入城市规划。1983年,伴随着“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银川市制定了唐徕渠整治工程规劃,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陆续对唐徕渠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和改善。2001年8月,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拉开序幕。“以前,水在哪儿人在哪儿。现在,人在哪儿水在哪儿。”唐徕渠管理处防汛工程科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哪里人多,哪里休闲需求度高,我们的渠道就修到哪儿。唐徕渠的潜力、功能正得到全面开发。”

这条从2000多年前时光深处走来的唐徕渠,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润泽着几十万城市人的心灵。

作者:文南

农业灌溉用渠闸门管理研究论文 篇3:

探讨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民的丰产增收离不开水利的灌溉。研究如何更一步提升完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和提高技术水平,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关键所在,确保节水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措施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就目前社会发展现状而言,水资源的开发应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二十一世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与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受到近年来水资源紧缺危机的影响与限制,使得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多数农田还无法得到科学的灌溉。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合理配置水资源,做好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十分重要,并且做好农业水利灌溉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基础。

1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利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很早以前修建的,年久失修,有的根本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近几年农村也修建了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多属于农民自已投工兴建的,缺少技术含量,质量及相关标准都较差,利用率较低,效率低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灌溉时都依靠水库来实现灌溉用水的需求,但是水库修建的数量较少,达不到人们对灌溉用水的要求,因此在旱季农田灌溉用水还是处于缺乏状态。

1.2 灌溉渠道淤积严重

在农田进行灌溉时,渠道是保证灌溉工程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资金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还是土质的,土质渠道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及环境的侵蚀,大部分渠道淤泥沉积严重,形成堵塞状态,严重影响了灌溉的效率。

1.3 管理相对薄弱,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处于重建设,轻管理的状态,没有严格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管理维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产权不清,出现问题大家相互推拖。近此年由于自然界降雨量偏少,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明显呈现不足的状态,满足不了农田灌溉的需要,即使现有的工程,也存在着储水量严重不足的情况。

2 提高完善节水灌溉的措施

2.1 工程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分为三个内容:(1) 防渗渠道区的工程建设,譬如: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明渠改成管道输水,配套完善渠系、管道上的各种闸、阀,安装水的量测计量装置等。(2)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的建设,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方法,改进沟灌、畦灌、淹灌等传统地面灌水技术,推广使用注水灌等点灌抗旱保苗措施。(3)蓄水工程的建设,譬如兴建水池、水窖、山塘、水库等水源工程,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2.2 农艺措施

(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2)对耕作覆盖加强措施,比较常用的覆盖方法有秸秆覆盖与塑膜覆盖以及砂石覆盖等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3)大力施用化学保水剂,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其它耕作技术等等;(4)耕作保墒技术;(5)水肥耦合技术;(6)筛选技术;(7)化控节水。

2.3 管理措施

(1)调整水价,用经济当作杠杆促进人们节水行为;(2)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达到科学利用水源;(3)完善基层用水管水组织,健全节水规章制度,落实节水责任制等;(4)加强节水宣传,经验交流,举办培训班,普及节水知识,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

3 节水灌溉技术的概要分析

我国的大部分农田在栽种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灌水,灌溉技术即是把田间地头的灌溉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浇灌在作物的根系中去,浇灌方法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来进行选择,如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3.1 在我国传统的灌溉方法当中,地面灌溉是最早应用于农田水利当中的灌溉方法,随着地面灌溉技术的不断应用,在长期的应用实践当中该技术也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但相比于其他灌溉技术节水性还要差一些。

3.1.1 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可以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3.1.2 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田间损失。国外早采用明渠输水或闸门孔管放水,可以有效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3.1.3 膜上灌。近几年在农田灌溉方面有采用在地膜上灌溉的方法,把地膜铺在地上做成沟状,这样灌溉的水通过在地膜上的流动渗入到作物当中,这种方法即简单又方便,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成本较低,同时还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2 喷灌式灌溉

在气候温度的平原和山丘位置,可以采取喷灌式灌溉技术,此项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使水产生压力通地专门的管道输出,然后经过喷头直接以细小水珠的形式对农作物直接进行喷洒,此种方法对旱地作物较为适合。

3.3 滴灌

滴灌真正实现了节水的目的,此种方法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只对需要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而不是对整个土地进行灌溉,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这种方法也多在南方和大面积土地上使用。

4 加强节水技术措施的几点建议

4.1 必須建立完善的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无论是那一种节水灌溉模式或节水灌溉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改善当前我国缺水状况。农民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为此,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在技术上要得到水利部门、农业部门以及气象部门等的支持;在研究推广上得到科技、教育、宣传等部门支持;在资金投入上要得到财政、银行部门支持。

4.2 科学搞好农灌规划和配套设计

(1)农田要确定灌区规模,要建立适应现有河网水系;(2)灌区规模需符合客观实际和适应形势,建立起现阶段最佳农业灌溉模式;(3)渠系布置及泵站(电灌站)、渠道设计要配套,提高灌溉经济效益。

4.3 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田相关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工程投资大多数是靠国家补助建设,也有少部分是集体出资或者农民筹资。但是国家补助资金相对较少,而很多农村还不富裕,很难出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导致相关的水利设施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5 结束语

总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确保农业的稳产增收,做好农田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为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以有效的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与所产生粮食的产量之间的价值,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增收,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开展,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谢兴贵,侯国林,马建军.加强节水灌溉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科技,2005(08).

[2]王飞寒,王鹏,孙亚楠.我国节水灌溉及其技术措施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李娅,李怀成.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34).

作者:李志

上一篇: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防护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