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试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对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者们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并在研究中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文章从制度、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角度对近年来有关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综述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农村贫困的成因有一定借鉴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试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试析论文 篇1:

试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医疗卫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于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成就;挑战

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贫困人口(2365万人)的比重为49.5%。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政策实施的好与坏,是与民族地区贯彻的情况紧密相联的。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地区更多更特殊。特别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医疗卫生,因此,本文从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一、 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现状及其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对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相关医疗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等。这些举措使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以前“生病找巫医”的封建迷信活动越来越少,民族地区的农民对医院也给予了更多的信任。而在在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上,多数地区也达到了中央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所作的要求,农民看病普遍反映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许多情况表明,疾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任务。从2003年到2007年,国务院连续四次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工作,积极推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引导农民踊跃参加,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每人每年补助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10元。从2008年开始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新农合覆盖的县(市、区)要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4.87%,参加合作医疗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这些重要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小农民看病的经济压力。在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民族地区的参合率是很高的,说明民族地区的农民对这一制度也是报着支持的态度,农民的支持才是政策颁布和继续更好的实施下去的根本保证。

2.民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对于重大疫情的预防上,民族地区突出了宣传上和疾病防疫机制的力度,在宣传上有的民族地区也利用了本民族的特色和风俗开展了有效的宣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农民对重大疾病的防疫和基本应对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对民族地区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咨询服务;地方病重病区根据本地区情况,采取改水、改灶、换粮、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等综合性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3.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工作

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在家自己找人分娩的比率减少,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对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大大加强,使农民的保守生育观念有了改变,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有了明显改观;而且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了一年一次的妇女常规检查,得到了民族地区广大农民的支持。

总之,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对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稳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且,确保了医疗卫生根本的主体——农民,享受到了自己的权利,农民健康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

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的农村卫生工作曾经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建国以后初步形成了农村初级保健网,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导方针下,直到70年代末,农村合作医疗的创立使农村卫生保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冲击了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农村卫生的人、财、物等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合作医疗纷纷解体,二是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差距逐渐扩大。

近年来,政府针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效率低下、医疗机构不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及医疗市场结构等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促进和恢复合作医疗,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中也明确了农村医疗卫生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这些政策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状况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农村医疗卫生、农民健康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农村依旧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经常发生。从长远看,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从民族地区农民本身受益的情况来看

虽然农民的健康状况在整体上较以前是有所提高,而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也几乎是100%。数字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只根据这些,即断言这一次的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将会不同于20年来政府所屡次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命运,似乎还为时过早——少数地区,参合率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农民们开始失去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任。那么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三个不同时期出台的方案,遭遇到的几乎是同一障碍。如何保持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任感?如何才能让农民从中真正享受到权和利?

2.从政策的实施上来看

近10年来,中国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方案屡屡出台,但能落实的不多。例如,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共7个方面25条,其核心思想,是为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而要在网络、队伍,体制、制度四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关于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占3条。但3年多来,只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这个属于增量的制度被设计并实施了,其它的方面尤其是“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建设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依法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监管”等政策条目基本没有落实,甚至连落实的措施都没有,这就无疑使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3.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整体归管上来看

最近两年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民合作医疗大力支持,不断地投入,但是收效甚微。而且在缺乏治理与规管的情况下,投入越多还有可能会越背离政策目标。例如政府近年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直接投资,但是大部分村卫生室已名存实亡,村医成了名副其实的个体户,依靠以药养医的收入维持生活。至于乡镇卫生院,在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市场的状况下,只顾投资房屋设备,不顾农民健康利益,造成运营成本升高,更加重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成本升高,更加重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有关部门只是宣称政府投了多少资金给农村,却未见对这类明显违背政策目的和目标的情况予以纠正。

针对前文分析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的主要问题,这里提出几点初步的建议。

第一,要使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得到农民的信任。农民的权利问题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一些地区的政府担心筹集到的钱不够用,在制度设计上复杂一点,模糊一点,执行起来也可以“灵活”些;这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公共政策设计中一种非常典型的思维方式。然而,和完全依赖国家行政权力推行的其他政策不同,合作医疗的基础,是农民的合作与信任。给农民设置门槛,就是给合作医疗的推进设置门槛。因此,在方案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简明扼要,使农民可以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一目了然,从而增加农民的信任感。哪怕一年只要交10块钱,这10块钱也应该花得明明白白,公平合理——只有一个能够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能够让他们信任的政策,才能使合作医疗摆脱“无人合作”的尴尬境地。

第二,界定民族地区政府的基本权力和义务,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所辖地区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片面地谋求经济增长、谋求政府财力的增长以及乡村面貌的表面光彩上,而对农民真正谋福利、公共卫生服务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方面却视为不必要的投入。而假如农民的健康状况恶化和长期不能获得起码的医疗健康服务,势必会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创建和谐健康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必须祛除旧的价值观念,转而向服务型政府靠拢,不仅关心经济的增长,也着眼于如何增强民族地区农民的健康和抵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而构建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医疗卫生制度因地制宜,在承认地区差异和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实施不同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比如,发达地区农村可以逐步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广大中部地区,在有条件的乡村推行合作医疗仍不失为一种策略性选择;贫困地区则需要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免费的简易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3]民族地区则在以上基础上,结合民族风俗习惯,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得更加完善。比如,通过正确把握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方面,结合民族风俗及特色,发挥民族地区人民的能动性,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工作“以人为本”的一面。

第四,民族地区公共卫生财政调配支出合理化,同时完善资金监管体制。由于政府投入不足,部分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被迫创收,使卫生院、防疫站等把把主要精力都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轻视疾病防疫、保健等方面的公共卫生服务,造成了民族地区卫生安全的隐患,严重制约了公共卫生的顺利开展。但是,也并不是政府加大投入就一定能使农民真正告别“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国家投入巨资,关键要“专款专用”,确保相关资金真正用到农民医疗消费上,千万杜绝部门分割,只争钱、争权、争利,而不承担责任,理顺治理的关系做到“主体明确,权责分明”。

第五,建立基层政府、农民组织与医疗机构三方构成的乡村医疗合办体,增强农民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谈判能力。以乡村医疗合办体所提出的防治结合、大(病)小(病)结合、以互助保险为主干的成套方案,在政府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下就可以实现整体购买医疗机构的全套服务,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就可以充分代表参保者的利益与医疗服务提供部门协商,为参加合作医疗者争取最大的利益,实现用需求策略来改变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供方诱导需求格局。同时放开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增强农村医疗服务市场替代性,以竞争机制来抑制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公布05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结果http://www.china.com.cn/people/txt/2006-07/13/content_6274758.htm中国网,2006-07-13.

[2]杨 团 施育晓:治理与规管——试析如何走出医疗卫生改革困境. 第二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之二——医疗卫生政策(学术讨论第二十九期). 2006-10.

[3]张元红 杜志雄: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筹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3期.

[4]聂华林 张 涛 马草原: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

作者:姬 晓 段人方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试析论文 篇2:

中国农村贫困成因研究综述

摘要:对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者们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并在研究中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文章从制度、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角度对近年来有关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综述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农村贫困的成因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贫困;成因;研究综述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农村贫困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制度缺乏导致农村贫困

制度是人为制定的在一定社会中起普遍约束作用的控制个体行为以确保他们权利义务等内容的规范体系。如政治权利分配制度、就业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社会服务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在本质上决定了各种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方法。因此,制度不公或制度缺乏将导致某些区域、某些群体和某些个人的资源被相对剥夺,从而引发这些区域、群体和个人的贫困问题。1971年,汤森德(Townsend)首先注意到了制度与贫困的关系,他认为贫困的原因不仅在于资源短缺,还在于分配不公和相对剥夺。因此,基于中国的情境,研究中国农村的贫困成因时,必须考虑制度因素。近年来,中国很多学者正是基于制度这一视角,对农村贫困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陈小伍等从结构制度、农地产权制度、文化与教育制度以及民主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农民贫困的成因,认为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赵乐东分析了中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认为两种制度变迁的综合结果是将城市的贫困和失业问题,转化成了农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因此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变迁。秦初生通过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演变的分析,认为应建立规范的逐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农村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制度。赵慧珠等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农村完整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文化匮乏导致农村贫困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本标志,文化则是人精神(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文化匮乏或文化落后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或精神僵化,从而使人缺乏改变自身现状的斗志。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并存的二元户籍制度和有利于城市的文化与教育制度是导致城乡交流严重不足、农村信息闭塞、农村文化极度匮乏或落后的主要原因。农村文化的匮乏和落后使得农民缺少了来自城市富裕的刺激,甘愿贫困,不愿改变自身。因此,刘龙等认为农村贫困根源于其积淀的贫困文化,要实现农村富裕,关键在于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输血”或“造血”式扶贫之所以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的贫困文化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脱贫致富。辛秋水认为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要想根治贫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即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科技,并开拓交通,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驱散笼罩在贫困乡民头上的贫困文化的乌云,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这才是投入最少、产出最多、从根本上扭转贫困的正确道路。邢红认为价值观的贫困是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思想根源,而价值观的贫困与文化贫困无不紧密相连。

三、教育匮乏导致农村贫困

在当代社会,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而知识则是改变人们自身命运的主要工具,因此,不断接受教育,获取新的知识是当代公民迎接挑战,不断改变自身,获得更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中国农村,由于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及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资源至今仍然稀缺,农民知识贫乏、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现象仍然普遍。据统计,2001年全国劳动力综合文化程度指数农村平均为7.77年,贫困人口6.72年,贫困及低收入人口文盲率仍高达15.2%。据湖南农业信息网显示,2008年,湖南省益阳市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8.6年,综合文化素质还未达初中水平,其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在经济高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低素质劳动力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科技,又难以适应非农产业新技术、新要求,特别是目前金融危机触及到实体经济,企业景气指数下降,农民外出务工受阻,低素质劳动力转移渠道越来越窄,恋土情结更加浓厚。康涛等认为,由于贫困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对科学技术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差,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接受不了,新的生产经营技术掌握不了,劳动生产率就低,产出就少,收入增加困难,贫困难以避免。孙雪霞等从文化教育缺乏、农业职业教育的普及率低、法制教育缺乏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教育缺乏导致农村贫困的原因,认为农村贫困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但加强发展农村教育则是打破农村贫困的重要突破点。

四、医疗卫生保障缺乏导致农村贫困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系统的建立决定了国家医疗卫生保障资源在农村的分配比例,因此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资源的缺乏或城乡医疗卫生保障资源的分配不均为学者研究医疗卫生保障缺乏导致农村贫困提供了视角。王延中从中国二元经济体制导致的人为城乡分割使得国家政权对城乡居民的医疗投资、政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农民医疗卫生保健缺乏制度保障的现状,分析了为数众多的贫困农民无钱看病、吃药的原因,得出了大量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结论。王国祥从健康投资与农村贫困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中国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待遇基本上只施惠于城镇居民(根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国家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出为27.2亿元,而用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仅7.3亿元)。因此,在医疗方面,农民基本没有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基本自理。由于收入低,一般都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即使拥有医疗保险,其报销部分比例还非常低,一般都在10%以下。郑小琦从反贫困的角度研究了医疗卫生保障缺乏与农村贫困的关系,他认为在医疗方面,农民没有医疗保险,基本上是自费,由于收入低,贫困人口基本上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他引用卫生部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50%。程瑶的研究认为,由于医疗费用的剧增,农村因贫致病、因病更贫现象日益突出,农村“小病拖,大病扛”的情况屡有发生,贫困人口中50%左右因病致穷或因病更贫。

总之,引发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学术界而言,对贫困成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进行的,当然也有部分学者从人口增加、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等角度研究农村贫困的原因。然而,无论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不足还是人口增加、自然资源匮乏导致了农村贫困,归根结底都是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导致了农村贫困。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了减轻农村贫困,进一步缩少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探索,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对减轻农村负担,缓解农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新制度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等待时间的校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从制度层面继续探索农村贫困的成因,为农村贫困设计出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安排仍是广大学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承艳.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9(4).

2、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林卡,范晓光.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4、陈小伍,王绪朗.农村贫困问题的制度性分析[J].乡镇经济,2007(6).

5、赵乐东.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人口流动[J].统计与决策,2006(2).

6、秦初生.建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体制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7、赵慧珠,陈景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J].理论前沿,2008(18).

8、叶育新.科学发展观之先进文化含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7(2).

9、刘龙,李丰春.论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9).

10、辛秋水.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J].瞭望新闻周刊,2006(2).

11、邢红,党凤兰,刘俊昌.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探究[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1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康涛,陈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4).

14、孙雪霞,刘桂玉.关于农村教育与农村贫困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5(4).

15、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2001(3).

16、王国祥.健康投资及其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

17、郑小琦.中国反贫困三大重点[J].瞭望新闻周刊,2003(15).

18、程瑶.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J].软科学,2005(4).

*本文为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河南农村贫困与返贫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者为在读博士)

作者:刘海军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试析论文 篇3:

浅谈如何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

摘 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的管理质量,为基层医疗单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同时也对基层医疗管理提出了挑战,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重点从人员培训、分级管理、强化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三明市卫生服务现状

三明位于福建中部,全市面积2.29万平方公里,辖12个县(市、区),户籍人口273万人,统计年鉴确定的常住人口251万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21个,其中:卫生院123个、村卫生所19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医养结合服务站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6437人,其中,乡镇卫生院2310人,村卫生所2984人(注册乡村医生2799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2人,医养结合服务站17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290人。截止2015年底,三明市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到40元,各级财政已核拨项目补助经费42500万元,全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235.9万份,电子建档率为94%,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98.57%,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突发公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100%。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5.5万人,糖尿病患者管理率28%,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79%(省定50%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9%;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485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2%,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数21.45万人,各项指标较好地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二、我市公共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雖然我市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县(市、区)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和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动力不足,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解读不到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开展情况不很了解。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乡村医生年龄老龄化,不少工作岗位如妇保、儿保和防疫人员等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三是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范要求开展工作,个别单位的健康档案存在不同程度缺漏项、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质量不高。

三、实施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的具体措施

1.强化宣传规范化

一是结合实际,采取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县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目的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促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二是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真心服务百姓为目的,特别是依托村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和医生上门随访服务,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医疗卫生知识,促进沟通,让老百姓明白国家为全县(市、区)居民健立健康档案、让育龄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畸形、为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免费体检、为农村孕产妇分娩进行补助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为居民免费提供的服务。

2.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化

专业人员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应用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一整套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加强提升业务水平。通过邀请省专家专题讲座、公卫工作人员脱产到公共卫生做的好县进修、对口支援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普及型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每年集中2次对全市公卫办人员和公共卫生协管员分期分批实施全员培训、考核。参加或承办公共卫生领域“名医讲坛”,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指导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项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每年至少一到二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地区、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并在公共卫生工作方面做得好、有典型的县召开现场会,加强各县(市、区)工作交流,促进工作开展。

3.强化指导督查规范化

一是加强指导。指导各县(市、区)卫计局制定了每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计划,提出了总体目标,明确了阶段性目标,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要求,把工作目标逐项分解细化到科室和人。各县(市、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签订目标责任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为开展项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强化督查。在县级全面考核基础上,每年3月中下旬,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复核工作,复核考核组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技术指导组抽取9人,组成1个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当场以书面形式告知复核情况,并督促各地对复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各级监督考核规范化

2016年三明市实行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挂钩,制订奖惩制度,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县(市、区)可扣发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扣减资金可用于奖励项目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单位继续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形成考核奖惩激励工作机制。

5.探索三明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

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提高服务质量,各地不断探索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如梅列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健康小屋全覆盖,小屋以全科医生为技术保障,免费为居民提供自助、便捷的健康体检,指导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切实提高居民的保健和自我意识健康管理水平。沙县推行家庭保健员服务模式,县域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愿意并有能力承担家人健康指导的村居民均可到当地乡镇、街道报名参加家庭保健员免费培训班,以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病治病意识,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指导、互助能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尤溪县开展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城东、东街等居民小区试点成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在全科医生指导下,每两个月在社区举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1次,探索慢性病自我管理,以期达到更好的控制慢性病的目的。永安市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质控员制度,举办了质控员专题培训班,并逐步推广65岁以上老年人入户体检工作。

参考文献:

[1]班玉萍,张亮.试析如何做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10期.

作者:杨碧华

上一篇: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政治哲学论文下一篇:全装修商品住宅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