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

2024-04-12

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通用6篇)

篇1: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

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姓名:班级:学号:

经过学习“形势政策”这门课,让我越来越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很快就要步入社会,并且成为祖国的脊梁和主力军,一定不能在和高考前一样每天只围着高考转,仿佛自己的世界中这在那个小圈子中,从未走出过。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顾炎武的那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远意义。都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或者说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事业能有更长远的发展,这些都跟国家的形势,政策,息息相关,那么,我们作为大学生,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也应该多关心国家的一些时事,政治,这才不会跟社会“脱轨”。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逐步使我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1938年,毛主席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马克是主义中国化即是毛主席客观的分析了我国的各种国情和形势做出的策略。可见,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先客观地分析其形势,形势也是指客观事物发展所呈现出的状况和趋势。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方式,它们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被人们所感知、认识并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影响。形势是诸多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形势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和可知性的统一、相关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多边形和稳定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的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而我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

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企图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我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对它的发展规律在不少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需要继续探索。我们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工业化和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和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形势。只看到光明的一面,看不到困难或轻视困难,盲目乐观等都是不对的。我们更不能害怕困难,动摇信心。有些大学生忙于学习专业,忽视了对形势政策的了解;有些大学生不关心国家天下事,上网只是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其中一些人甚至连基本的时事常识也不明白;有些大学生虽然关注形势政策,但由于自身学识、阅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把握形势政策。所以,只有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才可能比较好地解决大学生争取把握形势政策的问题,使得大家在德育上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形式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作用,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党性强、业务精、教学效果好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则是完成重要使命的关键。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和控制宏观经济、协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政策水平是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深度和贯彻执行的情况。而政策水平需要理论水平支撑,提高政策水平必须先提高理论水平,坚实的理论是较高政策水平的基础。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在看国内外的时事我会看的更深刻,更透彻。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在以前,每当我看到中国在美国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时,我就会觉得很生气,很/不解,而现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时之气而做出错事。在没能力与之抗衡的时候不应太张狂,随着中国一步步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以前了,在国际上说话更强硬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了。总之,学这门课程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论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逻辑要求,是在事实基础上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问题认识深化的需求。只有在理论的分析中,对事件、问题的认识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实质。对事件、问题的理论分析,必须坚持理论的方向性,即必须坚持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的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无论是教材的编著上还是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形势政策课都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融合的特性。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在这门课中都有具体反映。我想如果再将授信方式与教育课时,能将以上学科的理论要点渗透到课堂中,更能体现课程的知识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然而这种时代性只是历史性的冰山一角。任何时代问题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历史问题的合理延续。其中既有对历史的继承,又有对历史的否定。因此,一定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大背景,把握好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关系,不但要注重当今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分析和阐释形势与政策的时代特征,还要对形势与政策的有关历史进行追根溯源。

“形势与政策”课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时效性、针对性、实践性、层次性和艺术性。首先是时效性,如果老师能将今日或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告诉学生并加以评析,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后是针对性,采取一切措施针对大家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

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将会触动学生心灵深处,起到化解疑团的效果。第三是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形成双向沟通。分析现象、说明原委、透视本质、道明真谛,从而达到培养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我觉得形势教育强调实事求是、分辨主流与支流、把握本质与现象,政策教育介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反腐倡廉等,所以形势政策教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并能使大学生在德育上获得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篇2: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正确 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关键字:形势政策、国家形势、大学生

从进入大学到现在,形势政策这门课程已经伴随了我们三年,当时的我们是懵懂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眨眼间,我们已经大三,我们不能只是对课本上的东西精通,我们还要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充分了解,我们即将进入社会,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看清如今的形势,因为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尤其是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紧跟社会发展,从而发展自我。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作为大三的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未来的社会会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在这个大舞台中尽情的展现自己,我们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的前辈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 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 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当今时代,我们中国在发展上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而且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所以,在大学对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这有着重大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 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 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 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 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 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 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培养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 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 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 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机遇、抓住 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对我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不懈 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 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分配制 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我们必须培养一种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现实,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能做到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收集资料,了解我国的形势政策,同时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形势政策,就是关于就业方面的形势政策,我们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能更好的抓住机遇,能更好地迎接挑战,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我们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然后我们还要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形势政策的学习,能做到与时俱进,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更全面的适应这个社会,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3:上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尝试

1986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1];1987年, 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规定“《形势与政策》和《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1]。

我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管理模式是:两个教研室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并存, 但是, 分别隶属两个部门管理。而《形势与政策》课就是由《思想道德教育教研室》开设。这个教研室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或者是双肩挑的领导干部。当时《形势与政策》课是没有进课表排课, 只是临时安排。在这种情况下, 教研室只有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上课。结果是教师不愿意讲, 学生不愿意听。没有合适的办法考核, 也没有依据给学生成绩。一句话, 不能有效的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 没有应有的教学效果。

1998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两课”课程设置的“98方案”[1], 专门规定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我校为了贯彻实施“两课”课程设置的98方案, 加强统一领导, 进行科学管理。学校决定, 两个教研室合并成为人文社科部, “两课”教学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这时《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就有专职的和兼职的两个部分, 上《形势与政策》课, 由教研室制定计划, 制定题目, 把教师分成小组, 以专题形式讲课。但是, 仍然不能在正常的时间上课。还是利用课余时间上课。每个自然班的学生听几组专题。采取学生不动, 教师转圈的形式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用这样的方法, 考核比较容易, 因为, 自然班没有乱。但是,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 学生必须听所有的专题, 而且只有这些专题。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不能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看不到教学的效果。

2004年5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文件) [4]2004年, 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4]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9号) (简称“05方案”) , [3]在这个方案中又明确专门规定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可见, 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 并把它专门作为一门课来进行建设。

我校为了落实05方案, 对于如何加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解决有效性的问题, 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教研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致认为;过去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上, 教学内容陈旧, 与形势发展脱节;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管理不规范, 课程建设滞后;教师的教学采取的是“一本讲稿、一支粉笔”或者过于简单化的电子教案等教学手段和模式,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认为, 不能一支粉笔, 永远地写下去。我们要改进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手段;规范教学管理, 加强课程建设;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教学效果;抓国内外热点, 讲民生的大事;我们一致认为: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是有兴趣、有想法、有要求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学生、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室要求教师在讲《形势与政策》课时, 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实际,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思想、贴近实际, 有理论、有实践、有历史、有现实地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我们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每一年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基本要求, 结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的主要内容, 制定每一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提纲。教师根据提纲要求, 自己申报专题, 由社科部组织审核, 而后, 发出通知, 张贴广告。让学生能够清楚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自愿选择要听的内容。文稿最后汇编成册。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讲稿汇编已经有8本了。这样专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既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要求, 又可以适当的结合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调动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双方的积极性。使我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政治课。还被学生们称为;《形势与政策》课是黄石理工学院的百家讲坛。在我校办学以来, 第一次教师公开挂牌上课, 就是社科部的《形势与政策》课。我们开这个先河的意义, 使我校的学生都体会到他们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由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师, 自主地选择听课的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首先是选专题, 然后看教师。学生在选择专题后, 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为了听课, 不得不早早地去教室占座位, 我们8点上课, 学生7点就去教室。有时教室里学生坐满了, 没有空座位, 学生为了听这个专题、听这个教师的课, 宁可站着听课。

2010年, 《形势与政策》课在实施上, 为了避免矛盾, 规范管理, 我们利用网络工具, 建立社科部《形势与政策》课网络选课系统, 每一个班有固定的人数、学号、姓名, 方便了成绩评定。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要求, 我校实行学期和学年双重考核制, 每一学期考核一次, 每学年综合总评一次, 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 一次性计入学生成绩册。

这些年来, 我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管理, 进行了一次次大胆的改革, 在实践中, 我们及时总结了经验、找到差距, 及时研究了问题, 找到了新的方向。使《形势与政策》课在管理和教学上逐渐规范化, 常态化、制度化。

摘要:我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管理, 进行了一次次的改革, 提出了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思路, 在实践中, 我们及时总结了经验、找到差距, 找到了新的方向。形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收到了好的效果。使《形势与政策》课在管理和教学上逐渐规范化, 常态化、制度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 (1949-2003) [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 (1949-2003) [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2004年11月17日)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2004年11月17日)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 (2004) 16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 (2004) 16号) 》.

篇4: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政治课;理论课;宜粗不宜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63-02

“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自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意义及做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后,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如何講授好“形策”课,使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授课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形策”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的讲授原则。

一、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这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因为课程的性质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是直接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从“形势与政策”的名称来看,这门课程是讲解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从内容来看,“形策”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宽泛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策”课教学内容变动性很大,其时效性表现更为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跟踪十分紧密。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形策”课从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大错特错。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最基本的依据并不是课程的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形策”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该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即课程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科学认识党与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觉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政治性为“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

准确把握“形策”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助于明确实现课程设置的育人目的。众所周知,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理论武装的不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社会格局,面对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挑战和难题,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迷茫和问题,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认知上的科学,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将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和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授课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形策”课程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课程设置预期目的。

其次,准确把握“形策”的课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关系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性,但该课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知识性。尽管“形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但“形策”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学,不能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该课程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科等密切相关,既涉及有现实问题,也有历史问题;既有国际风云,又有国内形势,其所涉及的知识之广泛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教育。当然,“形策”课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形策”课在加强现实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历史教育。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必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重视现实教育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注重历史教育,理论才能讲清楚,不会止于肤浅和片面。

二、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性突出了“形策”课的课程性质,那么,理论性则强调了该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把握住“形策”课的政治性,还必须把握住“形策”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形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个性特征,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这决定了“形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必须突出理论课的特点。

首先,对于涉及的基础理论必须系统全面地讲清楚、讲透彻。“形策”课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是相对于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形式和其他如小组讨论、实践参观等形式而言的。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部分应系统讲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理论的一般概念、原理、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脉络,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特征。如果缺少对基础理论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大而化之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问题本质探寻的认知需求[1]。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形式也要服从于大学生关于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大前提,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

其次,对于重大问题应突出重点专题讲授。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以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专题形式对于热点问题的讲授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每学期的“形策”课内容变动比较大,不同热点问题之间虽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各自独立性更强。所讲很多内容要超出教师平时研究积累的范围之外,在紧张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授课教师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形成对讲授问题完整深入的认识,内容更能够充实丰富。比如在讲解“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全面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主题鲜明地讲解,这样就会突出该专题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此次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形策”课“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在明了“形策”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不难得出该课程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结论。“宜粗不宜细”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经验及教训时提出的一个关于总结历史的原則。他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一原则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形策”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和恰当的。“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认识。所谓“粗”,是教师在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认知和了解中建构起来的宏观视角。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下三点讲授技巧。第一,对教材的内容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感。即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就时政新闻论形势而简单地成为“传声筒”。第二,对讲授内容要有清晰的线索感。尽管各个专题看似独立,但都有其内在的关联,讲授时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走向。第三,在授课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特别是针对比较晦涩的理论问题的讲解,不能“空对空”,必须立足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引起思想共鸣。

此外,如上文所述,每个学期“形策”课的课时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为六到八讲,即二十个课时以内。在如此有限地时间内要事无巨细地详细讲清楚半年内国际国内形势及开展政策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认为在“形策”课中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现实考虑。

参考文献:

[1]马宁.当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篇5: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与主阵地。经过三个学期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有利于我们树立更好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学习,把握未来。

关键字:形势 政策 体会 两会 认识 感悟

学习《形势与政策》,了解当今国内外的情况,有助于我们大学生增加知识,看清形势。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开始给我们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虽然课程并不是那么的多,但依然了解了一些当今社会的情况。让我们毕业走出社会时不那么的迷茫。

经过这三年来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世界形势,国家政策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跟随时代形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如何了解去分析,判断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制定。为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

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这门课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有:(1)了解国内外形势,认清时代的潮流。

(2)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3)明确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成材意识。

这门课为我们提供一个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可以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放眼世界,看清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可以及时调整

自己的努力方向,拓展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认清形势有助于我们立大志、成大业。通过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极大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我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把握未来。

2013年3月是我国一个极不寻常的月份。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因此“两会”的召开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关注和他们有关的一些热点话题。我看“两会”,一方面是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说说自己对一些关键问题的个人看法,在关注的同时培养自我思考和相关意识。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经过6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我们的发展和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态势和政治格局。因此,国际社会不能不关心中国的情况,两会就必然地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两会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对会议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一年一度的会议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了解到了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2012年工作的部署和展望,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更光明的未来,全身充满了干劲儿!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

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这五年,改革开放也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

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前进。

2012年,党和政府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新的一年,我们党和政府有信心将工作做的更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我深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和兴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为我们每个青年知识分子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我十分感谢这些年来国家、社会和学校为培养我们这些青年所付出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本人将竭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决不辜负师长、家人的期望和嘱托。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

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但同时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阻碍,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在看国内外的时事时,我会看的更深刻,更透彻。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篇6: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摘要:大学生不能仅仅只死读书本,不问窗外之事,了解当前的一些形势,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对于指引我们的前进及努力的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形势与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的形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关键词:形势政策 国际形势 心得

到这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已经学习了两年了,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门课让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

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不能仅仅只死读书本,不问窗外之事,了解当前的一些形势,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对于指引我们的前进及努力的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现如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我感觉世界并不是完全和平的,虽然世界大战不会再次爆发,但小规模局部的战争也会不停地发生。虽说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会被撼动。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唯一超级大国,它认为应该由它来主宰一切国际事务,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价值观,美国的外交处处凸显单边主义,全然不顾其他国家的想法,并时刻推行它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也许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美国以种种借口打击了它认为邪恶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国家,并还一心想除掉朝鲜和伊朗等“心腹大患”。美国与我国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殉职;2001年,美国的飞机驶入中国的领空,我国的飞行员王伟去拦截,被美国的飞机撞到,坠入海中,以身殉职。在这两件事上,美国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们,总说是“意外”。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很多人应该能看个清楚,就更不用说美国对纯属我国内政的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了,它的企图任何人都应该看得很明白。因此,我们国家一定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世界形势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振兴我们的民族。“科教兴国”战略正是如此。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最后我还希望在以后的形势与政策课上能够适度地在增加一些关于国内国际大事的介绍和解读,因为我的活动范围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与社会的接触不够,难免会有一些脱节,课堂上老师的介绍与讲解使我们开阔眼界的一个好机会,让我们再读好圣贤书的同时,也了解天下事。

上一篇:“歌颂好老师,传递正能量”师德演讲通讯稿下一篇:卖煎饼的老妇人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