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思考

2023-02-28

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 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重任, 是文献收集、管理、服务的三位一体中心, 也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 知识经济的崛起以及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图书馆的服务环境、资源类型、用户群体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使现有的信息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的图书馆的服务是基于现实馆藏的服务,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 突破了读者进入图书馆的空间限制, 读者可以不必亲临图书馆即可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分布也因此突破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随之进一步扩展。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基于现实馆藏的服务拓展为基于全球信息、资源的读者服务。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极大变化, 出现了远程服务、全天候服务、多维服务等服务方式。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 信息服务的创新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

1 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要求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 高校图书馆服务一直是一种面向资源的服务, 它围绕着馆藏而展开, 文献的收集、存储、著录检索、流通阅览成了传统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教学、科研产业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图书馆的形态、经营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 图书馆的要素、法则、基本矛盾、属性、社会职能等都发生了变化。在这场变革中, 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 高校图书馆要顺应这种潮流, 积极进行变革、创新。要摒弃传统的图书管理“重藏轻用”思想, 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重视基础建设, 加强信息整合, 转换服务观念, 改革管理体制, 促进高校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提高馆员素质, 促进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原则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 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早在1913年列宁就指出图书馆最高的工作目标是“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Rprinciples提出图书馆应当是在适当的时间, 给适当的读者, 提供适当的图书, 也强调了图书馆服务所遵循的原则。1931年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以他远见卓识的思想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 突出强调了以读者为主, 是从功能的角度揭示了读者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由其延伸出的“图书馆学新五律”更是对服务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创新, 可见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服务都是图书馆之生命力所在。

2.1 特色性的原则

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 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加趋向微观化和个性化, 因此, 信息服务的创新要有针对性和特色性, 针对个性化的信息用户, 创新出有特色的信息服务。特色化的个性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重点和趋向。特色性原则效应就是个性化、集成化、高效化的具体体现。为适应各专业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 各高校图书馆必须紧紧围绕本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需求和科研需要, 制定本馆的特色收藏原则。

(1) 高校图书馆必须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 以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为依据, 按照“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人强我特”的要求, 充分发挥自身文献资源优势。

(2) 凡是本校需要的专业文献, 应重点收藏;对与本专业相关的文献可适当收藏;而与本专业无关的文献则可不收藏或代表性典型收藏。应依照专业文献利用率调查, 教学、科研的需求, 科学地收藏专业文献, 合理确定复本。

(3) 各个学校在专业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从全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共建的角度出发, 要把藏书特色建设和文献资源共享高度地结合起来。

2.2 持续性原则

信息服务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整个社会创新系统中的子系统, 不是一簇而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因此, 要坚持持续性原则。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信息资源坏境的不断变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用户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 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原因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不断推陈出新, 要可持续性地的发展。持续性原则还表现为信息服务的创新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结合, 将局部和全局相结合, 将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只有持续性地创新各项服务内容和模式, 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才能在激烈的服务市场中站稳脚跟。

2.3 协调性原则

创新是系统内各个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包括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人员素质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等。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共同发展的, 因此, 要坚持协调性原则。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形式、信息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等几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比原来服务环境更加复杂, 系统内的任何一个创新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 要全面性地考虑各个方面, 不能顾此失彼, 要充分协调好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关系, 发挥系统功能的优势。协调性原则还体现为积极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时, 要兼顾传统信息服务的拓展, 使二者协同发展。

2.4 适用性原则

创新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贴切, 更满意的服务, 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的, 因此, 新型的服务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 适合用户解决问题, 讲究适用性。尚若新型服务与用户问题的解决关系不大, 那么其类型再多, 内容再新颖, 也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所以, 应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认识规律、思维能力、使用习惯等来创新服务, 一切围绕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来开展, 只有这样, 新的服务内容才能赢得用户, 才能赢得市场。

2.5 效益性原则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益体现为广泛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图书馆服务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因此, 以社会效益为主, 并通过自身服务能力来体现。创新就是要提高其信息、服务能力, 提高社会效益, 但由于技术的改善, 数字化资源的购进, 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建立、网络资源的维护和更新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来维持。而目前高校图书馆还是靠学校拨款, 资金有限, 所以, 在服务创新过程中要考虑成本问题, 力争低成本高收益, 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使新的信息服务不仅适用, 而更实用。

2.6 满意性原则

信息服务是信息机构按一定方式提供信息的过程, 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 其对象是信息用户也即信息需求者。如前所述满足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只是信息服务的中间目标, 而满足用户解决其所面临问题的需求才是最终目标。读者是否满意及其程度如何, 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满意原则是图书馆服务诸原则中的核心原则。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安达利 (S.S.Andaleeb) 和西蒙兹 (P.L.Simmonds) 提出了测度读者满意度的五个命题:感受到的图书馆资源质量越高, 读者满意度就越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反应性越强, 读者满意度就越高;感受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越强, 读者满意度就越高;图书馆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越积极, 读者满意度就越高;感受到的图书馆设施越好, 读者满意度就越高。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是否满意, 这又属于读者的主体评价范畴, 即属于读者 (主体) 对图书馆 (客体) 所做的评价范畴。黄俊贵先生 (2003) 认为, 读者的主体地位一般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读者对文献, 即文献是否符合读者需要, 必须由读者作出判断;二是读者对图书馆员, 即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效果必须由读者进行鉴定;三是读者对图书馆工作, 即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建设、制度规章、服务项目及设施是否反映读者利益与要求, 必须由读者加以评价。关注并满足个别读者的个别需求, 也是图书馆贴近读者、使读者满意的有效形式。如在日本, 许多图书馆提供有“个人研究室”、“小组学习室”之类的场所, 这种场所可容纳几个人至十几个人, 使用这些场所是免费的。著名的日本筑波大学中央图书馆就有59个个人研究室和9个小组研究室。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络化的兴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作为高校图书馆, 任何墨守成规的观念、做法都会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 积极采用现代技术, 实行科学管理, 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才能真正发挥其职能, 也才有存在的价值, 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摘要:结合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色性、持续性、协调性、适用性、效益性、满意性等五个原则。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成香.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4.

[2] 皮红.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8, 4.

[3] 周玥.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之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8, 4.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下一篇: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亟须解决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