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风险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执法风险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从税收执法风险的现实表现入手,对我国税收行政执法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分析,论证了规范税收执法活动的必要性;之后就我国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与税收执法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得出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对降低和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性;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对提高我国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相应政策措施。

第一篇:执法风险论文范文

从风险管理视角探讨税收执法风险

摘要:在当前中国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背景下,纳税人的法律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受着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在实施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行政处罚等税收执法过程中也面临着相应的执法风险。试图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用风险管理框架就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税收执法风险;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文献标识码:A

税收风险管理是最近各地都在研究的税收管理新理念,其目的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款流失并降低征税成本。作为税收风险的一部分,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潜在风险。通过实施积极主动管理,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才能有效防范和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

1 税收执法风险与风险管理简析

1.1 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法,损害了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而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1.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识别、适应和处置,其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OECD中已有超过2/3的国家实行了税收风险管理,我国税务执法机构也应有针对性地引入世界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2 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的执法风险

2.1 实体不规范引发的征收管理风险

征收管理风险是指执法主体在执行或解释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赋予的职责职能中应作为而未作为、未完全作为或作为了为赋予的职责职能范围内的事物而形成的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为: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税务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理解不到位,征管工作流程执行不严,税务登记内容不准确;纳税人性质认定错误以及发票领用、审核程序不健全、不规范;政务公开不及时,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税率执行错误,提前和延缓征收税款,日常纳税辅导不细致,未依法保障或侵犯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

2.2 程序不规范引发的行政诉讼风险

行政诉讼风险是指税务执法主体因实施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产生税务行政争议而引起的税务行政复议撤销、税务行政诉讼败诉、税务行政赔偿等后果和影响,使税务执法主体处于不利地位,在诉讼中面临败诉等风险。主要表现为程序不合法或不规范、实体应用错误两个方面:

(1)不按程序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引发的风险。税务行政处罚按罚款额的多少,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本文是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简易程序之外的其他处罚适用一般程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第三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务、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而税务机关在执法中经常忽视了这一必要程序,为求方便而采取简易程序当场处罚。

(2)不按程序作出限缴税款通知书引发的执法风险。当税务局对企业未按照《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进行整改而作出《关于限期缴纳税款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据证明两个事实:第一,税务机关在企业收到《税务处理决定书》之后,对该企业是否进行整改以及整改情况进行过验收;第二,税务机关经过验收之后,发现该公司整改结果不符合《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然后很多时候,税务机关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企业在《税务处理决定书》作出之前存在问题,而无法证明在其作出之后的情况。所以由于事实认识不清,税务机关经常在复议中遭受撤销原决定的结果。

2.3 司法渎职风险

司法渎职风险是指税务执法行为过程中因主观过失、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职责,造成侵犯国家税款及财产重大损失而可能触犯法律的危险或后果,从而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甚至面临被检查机关以涉嫌职务犯罪提出指控。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隐瞒情况、弄需作假,勾结唆使偷逃税行为,违反法律和行政法的规定,造成国家税收严重流失并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4 由于机构分设引发的风险

1994年税务组织机构分设为国税、地税,税务机关之间“三交叉”矛盾暴露,即管户交叉、征税交叉、检查交叉,进而导致两套机构不协调。当认定意见出现分歧时,更使纳税企业无所适从,大幅度提高了税务机关之间的协调成本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两套机关各自为政、缺乏信息沟通,执法效率和征管能力下降,导致大量税款流失,加大了税收执法风险。

3 从风险管理视角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

3.1 进行风险识别与预警

3.1.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税务机关应正确、全面地认识在执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和预防,选择最佳处理方法。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1) 现场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具体涉税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其在执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2) 询问法。对执法人员或执法对象提出一系列风险咨询问题,以加强其对执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风险的系统认识,促使其去收集和分析专门信息,并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对策和计划。

(3) 业务流程法。即以业务流程图的方式,将从税收政策解读、税款追缴、税款征收、到税款入库等过程划分为若干环节,每一环节再配以更为详尽的作业流程图。据此确定每一环节进行进行重点预防和处置。

(4) 内部交流法。即通过与各部门有关人员的广泛接触和信息交流,全面了解各部门的风险发生情况,以发现被遗漏或忽视的风险,提高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协同能力。

(5) 案例分析法。即在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基础上,从过去的风险管理实践中寻找相似的案例和经验,吸取有关教训,并以此作为制定对策的主要依据。

3.1.2 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指要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或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风险预警对于预防或识别重大风险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税务机关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该机制是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和判断的完整体系,包括税收收入、税收执法、纳税人违法、系统外风险的预警指标,以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3.2 制定预防体系和预防策略

3.2.1 预防体系

为避免造成财政收入的重大损失和对税务机关的不利影响,税务机构应花大力气进行风险预防,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进行全方位设防,因为这既不可能也不经济。所以,应选择那些发生概率大、后果严重的事件,进行重点预防。

构筑预防体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选择重点预防对象;二是构筑完善的预防体系。一个完善的预防体系需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经济和技术措施。如监督、检查、立法、环境监视等。

(2)与外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如建立早期预警体系,协调与纳税人的关系等。协调与纳税人的关系,首先是要保持与纳税人的良好沟通,以尽早获知纳税人的计划和动作;其次要在准确把握信息的基础上,对纳税人开展游说和说服工作。协调与纳税人的关系应严格防止陷入行贿事件,否则,很可能给税务机构带来更大的风险。

(3)改进内部工作。如税收执法机构设置、岗责体系和业务流程设计中潜在的高风险区域,有针对性地调整职责设置和权力运行体系,避免税收执法权的过度集中以及监控盲点的出现。

(4)组织内部防范机制培育。如建立“学习型税务组织”,提升税务文化与税务管理水平。我国现行税务组织管理模式需要引入“学习型组织”思维和管理模式,并将其转变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创新精神。这样,有利于激发税务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现代税务组织的发展立志高远,瞄准21世纪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需求,心中牢记国家赋予税务组织的使命和责任,提升税务组织文化。

3.2.2 预防策略

俗语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税务部门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处置程序和规范,并编制成小册子,以利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争取时间,应对得当,弱化风险。

制定预防策略要求建立严密的税收法律体系和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与合作遵从理念:

(1)建立严密的税收法律体系,规范执法操作,完善执法保障。一是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形成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法律机制;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约,保证在税收立法、执法等方面的公正、公开、规范和准确;三是提高税法层次,加强法规建设,完善执法保障;四是维护税收政策的统一性,规范税收文件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起风险。

(2) 坚持依法治税,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与合作遵从理念。税务机关在尽力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基于国家权力而依法治税的精神,即依法治税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倡导服务税收与“合作遵从”。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指导思想,才能体现服务税收的基本要求。只有搞好纳税服务,才能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而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建立可以提升“纳税遵从”度。从“纳税遵从”再到“合作遵从”理念的转换,意味着遵从始终是这一理念的本质与核心,只是“合作遵从”在以“纳税遵从”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了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在征纳关系上的“合作”,“合作遵从”力争避免和减少税企、税民之间的对立,是“遵从”的最佳形式,也是“双赢”的形式,体现着以德治税与依法治税的统一。建立良好的税收环境是避免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

3.3 构建风险管理组织

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中心机构,实行税收风险评估制,并通过实施金税工程、信息管税,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税务机关密切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找出降低风险的办法,是对执法机构和纳税人实行慎重、认真的评估以及对他们执法或履行法律义务的信誉、诚信的提升。风险管理组织要塑造“公正、进取、公开”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将风险管理权力延展到各个管理层面,从旧时的控制管理转向以参与式管理为标志的新型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和信息现代化资源,让组织成员广泛地参与组织管理,增强组织成员使命感、责任感,让组织的内部效率正真地转化为外部效率,在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率和作用,从而减少税收执法风险。

参考文献

[1]赵迎春,王淑贞,罗秦.中国涉税风险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王利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段光林.风险管理理论对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启示[J].税务研究,2008,(5).

作者:张 佳

第二篇:执法者素质与税收执法风险的辩证关系微探

文章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从税收执法风险的现实表现入手,对我国税收行政执法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分析,论证了规范税收执法活动的必要性;之后就我国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与税收执法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得出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对降低和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性;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对提高我国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相应政策措施。

税收;执法者;风险;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税收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税收法治化进程也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律体系框架初步构建起来,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税务部门要求更严格,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受到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税收执法风险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现实表现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收管理、税款征收、行政处罚等税收执法过程中,因执法主体的作为(主要指不当)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损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在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坚持依法治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执法不当、执法错误、行政不作为或执法不严等,税收干部执法不规范现象还普遍存在,执法风险不容忽视。从税收管理流程的角度分析,税收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

第一,税务登记环节漏征漏管。出现税务人员对所管辖的区域(如街道、市场、行业)没有管到位,应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税务登记不准确,一般纳税人资格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审核不严格等被追究责任的现象。

第二,税款结算环节漏结漏算。个别税收执法人员不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时为所管辖的纳税户进行税款结算,或结算时执行政策不准确、遗漏税收税目,导致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

第三,税款征收环节跑冒滴漏。有些税收执法人员不按规定履职,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有税不收或少收,发现纳税人转移资产资金逃避纳税也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等,这些不规范的征收行为在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也触发了税收执法风险。

第四,税务稽查环节漏查。由于个别税收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上的过失或不当,未能及时发现偷逃骗税的纳税人,不能及时对其实施稽查打击,导致税款流失。

二、执法者素质对税收执法风险的辩证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税收执法的行为主体,税收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决定着执法的结果,进而决定了税收执法风险大小的程度。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部分基层税收执法人员政治素养较差,风险意识薄弱,执法能力也参差不齐,成为税收执法风险的高发群体。

1.政治素养差强人意。在现实中一些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税收执法人员政治素养较差而引起的,主要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缺乏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职业道德缺失。例如,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上,由于少数税务人员缺乏工作责心,没有严格调查审核,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不重视,对纳税人在申报、购票出现异常情况是麻木不仁,不但没有引起警觉,也没有及时向领导汇报,促使不法企业大量套票,虚开增值税发票,导致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少数人在权与法的问题上也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不但严重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形象,腐蚀了税务队伍的机体,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2.税收执法风险意识淡薄。由于长期受税收专管员管户制度的影响,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税务管理相对人一般不轻易、也不敢与税务机关较真,“我说了算”的感觉在部分税务干部中逐渐产生。现实中,许多税务干部对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既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也不知如何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依法治税的意识淡薄。在依法治税不断推进的今天,部分税务执法人员仍不能转变观念,对税收执法风险的关注和考量不够,缺乏深入研究,还存在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言代法,凭感觉、经验、关系执法,执法方式简单,重习惯轻法律、重权利轻责任的随意执法,促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个人思想上的麻痹,不但严重影响了税收执法活动的规范和完善,恶化了税收执法环境,也导致部分没有主观故意的税务干部因为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单位、家庭、个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税收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执法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高低和执法难易程度是影响税收执法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税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综合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尤其欠缺。既精通税收业务,又了解财会、计算机和法律知识的专业型人才匮乏。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具备较高学历,但实际技能较欠缺,队伍学历构成比较复杂,真正具有全日制高等学历的人员比例偏低。以某市地方税务局2004年的情况为例:该市地税系统截至2004年底,中专学历占14.15%;大专学历占55.98%;本科学历占20.44%;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92%。①继续再教育也与外界变化的节奏脱节,税务人员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能力得不到及时提高,原有的知识迅速老化,执法能力逐渐减弱。

三、提高执法者素质的政策建议

发生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根源均可归结到“腐败、渎职、失职、不作为、乱作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防控税收执法风险,素质是基础。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是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本。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要使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解决好人该怎么做、法该怎么执、权该怎么用的问题,加强自律,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教育大家算好“四笔账”,过好“三道关”,摒弃“三种错误观念”。算好四笔账:政治账、人身账、经济账、家庭账。过好三道关:人情关、权力关、金钱关。摒弃三种错误观念:第一是摒弃经验主义、侥幸心理、攀比思想、麻痹思想;第二是摒弃“只要没有经济问题就不会构成犯罪”的思想;第三是摒弃“有领导指示就不怕”的思想。

2.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执法风险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执法风险,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绷紧风险这根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法,重程序、重证据,规避可能的风险。一是税务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时候要注意文件的合法性,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二是税务机关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拍脑瓜、想当然,应当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切实注意对税务干部的法律保护。三是税务人员要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而产生执法风险。四是税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政而产生风险。此外,可以通过案例教育、以案说法教育税务干部牢固树立法制意识,通过发动税务干部查找税收执法“风险点”活动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税务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谨执法,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自己的执法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迹运行。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税收执法能力。税务部门是政策业务很强的部门。因此,一定要把税收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干部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定期举行严格的执法资格考试,把好执法资格关。采取以训代学、以考促学等有效方法,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和律师,鼓励干部报考职称水平考试,将拥有这“两师”资格的干部放在征管一线,引导干部钻研业务,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实现税收执法过程的廉政监督。必须制定严密、科学、详细的管理制度,完善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同时优化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对执法过程的廉政监督要努力实现由滞后监督向超前监督转变。针对税务管理、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等执法过程,制定监督措施完善廉政监督,使税收执法权的运行全过程都有据可查,使执法过程的廉政监督向更深层次延伸,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就延伸到哪里,从而达到降低廉政风险的目的。

注 释:

①资料来源于2005年《广东地税年鉴》,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版,第171-78页。

[1]2005年《广东地税年鉴》,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版.

[2]丁琳.浅议税收执法风险[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3]郝春艳.浅谈依法行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4]贾志坚,吴东升.新《税收征管法》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要求[J].税收与企业,.2001,(11).

[5]宋高明.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是税务机关的责任和义务[J].河南税务,2001,(11).

[6]郑志勇.浅议依法治税的难点及对策[J].吉林财税,2000,(02).

[7]郭道玉.加强税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J].安徽税务,2001,(09).

[8]龙晓清.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J].时代潮,2005,(19).

[9]闻弦.树立全新税收执法理念之探析[J].河南税务,2003,(11).

[10]邱玲.推进依法治税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09).

谢庆寿(1974.4—)男,汉族,莆田人会计专业,本科,财政与金融研究方向,福建省税务干部学院助理讲师。

作者:谢庆寿

第三篇: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研究

摘 要:本文指出了不同稽查执法风险的含义并回顾了不同流派稽查执法风险的研究方向,总结出稽查风险包括四个角度。以 X市国税局稽查局为例,着手最近五年实际的稽查案卷,联系其在稽查执法、数据支持、人事、财务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找出该局存在的稽查执法风险。本文旨在揭示稽查执法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并结合英国、法国和日本在稽查执法方面的优秀成果,对稽查执法的方式、纪律和环境进行了探讨,提出降低稽查执法风险的措施,期望为稽查执法部门给予参考,有效提升税务稽查补漏增收的能力。

关键词:稽查执法风险 分析风险 降低风险

在当前国地税刚刚完成合并的背景下,各地税务稽查部门取消了区县一级的稽查执法机构,形成了以跨区稽查局为主要执法主体的稽查机制。 各地税务稽查部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重点打击了偷逃抗骗税等涉税违法犯罪, 尤其是打虚打骗两年专项行动的开展,有力规范了发票使用行为,为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大力支持[1]。本文以 X市国税局稽查局为例,着手最近五年实际的稽查案卷,联系其在稽查执法、数据支持、人事、财务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找出该局存在的稽查执法风险,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提高稽查执法风险。

一、X市税务稽查局现状及存在问题

X市税务稽查局成立于1994年,共有稽查干部41名,承担着X市21237户纳税人(2018年)的税收稽查工作,定期选取检查对象开展税务稽查。目前队伍中有五年以上稽查工作经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约73%的稽查干部在四十五岁以上,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单在稽查局内部的稽查案卷复查和互查过程中就发现了很多重复出现的问题,可见在案卷记录不到的稽查执法过程中执法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一)取证过程不规范,证据链条不完整

在执法过程中收集证据对于税务稽查执法非常重要,证据是否完整全面直接决定了能否根据其对被查单位进行违法事实的认定。我国税收法律对证据的要求较严,将证据明确划分为书面证据、音视频证据、相关人口供、证人证词、询问笔录、检验结果七种,并要求证据必须真实合法,可相互验证。例如,执法过程中稽查执法人员如被查企业人员有亲属或朋友关系,在检查取证过程中未进行回避,或在取证过程中威逼利诱,与被查企业达成私下交易的形式取得证据,或取得的被查单位相关文书没有加盖公章。

(二)稽查过程不深入,执法人员业务不强

由于X市税务稽查局人员机构偏大,在2013年全税务局开始使用信息系统后,稽查局干部对于电子查账软件的应用始终不够熟练,大部分干部仍采取手工查账的方式。例如,在2017年的一次税务稽查中,稽查员杨某和张某一直无法和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上门检查发现大门紧闭,二人回单位后未和征管部门再次核实,也未向工商部门查证,就将企业定性为走逃失联企业草草结案。然而一年后,税务机关接到审计部门协助稽查的申请,被查企业就是该企业,才得知实际情况是该企业只为熟客生产产品,平时一直关闭大门。检查后发现该企业2016-2017年间偷税200余万元,但该企业已将资产于2017年底转移,导致税款无法追缴入库。

(三)以权谋私问题部分存在

稽查执法检查环节直接面对纳税人,与被查企业交流密切,廉政风险较高。例如,2018年,X市B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总监钱某通过朋友关系,找到了在X市税务稽查局工作的王某,通过数次吃法宴请、赠送礼品,成功从王某口中套取了本次检查的重点,钱某连夜通知财务部门将虚开的普通发票编造用途,并制作两套账以逃避税务稽查。后经检查人员仔细核实发现了该公司账实不符的问题,钱某也供述了其与王某勾结对抗检查、逃避行政处罚的过程。王某被X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二、X市税务稽查局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税务稽查内外关系仍未理顺

在国地税合并之后,改变了原先省市县三级稽查管理体系,取消了区县一级的稽查局,成立了跨区稽查局,取消了基层税务稽查局60%的稽查干部编制,合并后正转副考验干部心态,严重打击了工作积极性及稽查队伍活力。稽查系统未建立起联动稽查机制,面对税收筹划越来越多的局面,不同省份未建立起有效的防控税收筹划的跨地区联动协查机制,对于转移利润违规享受地区间税收差带来税收优惠的关联企业,及虛开发票的上下游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协查互助的机制。

(二)新生风险加大稽查工作压力

目前,税务稽查队伍部分执法和管理人员仍存在一些落后观念,稽查执法意识尚未与时俱进,并未正确认识到当下税务稽查的首要责任是通过打击税收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纳税遵从,服务减税降费大局,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往往认为税务稽查是增加税收收入的工具,将税收稽查与纳税服务相对立,认为稽查执法过程中不需优化服务,以查补税款为考核工作成果唯一标准,执法过程简单错报,未严格履行依法行政的要求[2]。甚至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将稽查手段作为滥用权力的工具,将权力错误凌驾于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之上,在尚未取得足够证据或未开展检查之前,主观认定被查企业存在税收违法事实,将其对立为稽查工作的打击对象。

(三)专业化稽查干部队伍尚未建成

现代稽查执法对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稽查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法律、经济、财会、金融、计算机等多专业的知识。一是,我国稽查干部队伍目前的人才结构较为单一化,未完全认识到现代稽查对于信息化人才的高度需要,而我国稽查干部往往忽视对新技术应用的学习,导致稽查检查手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二是,未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优秀人才潜力得不到发挥,稽查干部之间业务交流机会少,流动性差,稽查干部队伍活力不强[3]。

三、防范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建议

本人通过分析X市税务稽查局执法工作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稽查执法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立足促进税收遵从,找准稽查工作定位

作为税务稽查,虽然不在减税降费的第一线,但是稽查必须找准自身定位,从规范社会税收秩序,促进社会税收遵从的方向,服务好减税降费工作。对守法者无视不扰,对违法者严厉打击,为依法纳税的企业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4]。在执法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做好宣传解释,避免行业性恐慌,杜绝发生负面舆情而影响税务机关权威,要让检查工作平稳推进。检查人员要树立法律意识,不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不发生程序违法等不必要的麻烦;还要树立保密意识,注意工作纪律,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反应的机会,保证检查深入透彻;更要树立危机意识,将税务稽查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税收秩序,服务减税降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将稽查铁军的利剑作用进一步用细用好。

(二)落实执法主体责任,健全稽查执法监督机制

一要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实行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在稽查系统内部建立起一套风险防控评价机制,对稽查各岗位的执法过程进行评价,实时监控,预警纠正,追究过错责任,实现稽查执法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二要有力运用外部监督,合理合法政务公开。向公众公布监督举报渠道,欢迎社会各界对稽查执法过程进行监督,按照工作规定将稽查执法处理结果向公众依法公开,强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成果的宣传效果。并定期向公众走访,促进执法工作改进完善。三要主动接受纪检监督,联合督查内审自检[5]。各级税务机关稽查部门可主动邀请纪检部门对税务稽查执法过程进行检查,一是为检验内部监督效果,二是为强化自我约束意识。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成专业化稽查队伍

首先,应创新稽查队伍准入机制,多途径吸纳稽查人才,一是从系统内部发掘有一定税务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补充道稽查队伍,二是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严格选拔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才,丰富稽查干部队伍专业种类。其次,应创新稽查业务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党课学习机会,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开展专项演练培训,提升实际工作水平。再次,建立定期考核机制,确立稽查人才业务等级,稽查队伍内部应定期开展业务能力考核,考核稽查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并设立评价打分体系,根据分数确定稽查业务等级。最后,应提高稽查干部薪资待遇,明确稽查人才上升规则,一是可发放稽查工作补贴,为稽查干部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上升機制,确立稽查干部的提拔晋升规则,激发稽查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6]。

参考文献:

[1]李传喜、吴俊龙.税务稽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188-191.

[2]张捷.税务稽查案例精选[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5:91-106.

[3]王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2-116.

[4]刘秀.F地税局稽査执法风险防范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115-116

[5]李忠.税务稽查税收遵从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1.7-12

[6]柳敏.地市级国税局税务稽查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3.34

作者:曹政

上一篇:课堂讨论论文范文下一篇:住房贷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