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勤执法论文范文

2022-05-0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执勤执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一、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市场经济环境中,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有成本意识。工商行政执法也应倡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工商行政执法活动中,如果投入较小的成本能取得既定的执法效果、实现预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或者是投入既定的成本能取得较大的执法效果、较圆满地实现预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那么,工商执法活动就是有效益的。

第一篇:执勤执法论文范文

浅谈林业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工作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逐渐增加,林业工程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也逐渐提高,为了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的严重后果发生的风险,加强林业行政执法管理,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发展阶段,林业行政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管理质量和监督质量的问题,只有做到有效的解决,才能达到优化的林业管理质量。本文主要林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行政管理;执法监督;问题;措施

1 前言

林业工程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和监督工作,不仅是使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进一步优化国家绿色环保相关政策落实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切实执行相关条例法律,积极落实各种执法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存在,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林业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坚实基础。为进一步优化提高林业管理质量,国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监管习题确保各种法律规定执行落实的效果,是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员管理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辅助,提高林业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对于林业工程建设本身以及国家环保政策落实效果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国内林业行政执法与监督工作的现状

近些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林业管理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在相关人员对于林业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总体而言,当前发展阶段,国内林业行政执法与监督工作处于较为良好的运行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2.1 对于执法工作和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加强

随着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代,国家领导人在制定发展政策方面考虑的内容逐渐完善,除外注重传统经济发展质量,还增加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提高执法工作在林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理观在林业管理中的有效落实效果。林业管理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林业管理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发展,尤其是依法治国的管理理念主见深入人心,林业管理工作的相关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对于执法工作和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得到有效地加强。不仅是促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林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2.2 林业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的队伍建设逐渐完善

在当前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于林业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成立专业的执法及执法监督队伍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积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促进优秀的监督及政法工作队伍体系建立及改善,是提高林业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林业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且有序的开展。完善的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森林资源、林业空间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植物检疫、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众多内容,同时也需要先进的信息交流及沟通网络的辅助,确保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能够得到有效且及时的沟通,确保对于问题及时发现,进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效果。在当前发展阶段过,建立的林业公安机构数量逐年增加,不仅为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会促进林业行政和监管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可行性。

2.3 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成立林业管理有效的执法监督管理队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与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的冲突,因此面对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和素质较低的问题,国内大部分的林业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加强岗前培训工作的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政策的有效落实效果,以及正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国内尽管已经对于林业管理员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已经展开了多年的岗前培训工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员管理和培训体系,不仅涉及基础专业知识培训、执法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对于一些安全问题有效应对办法的训练和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培训确保林业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有效执行以及监督管理效果,是促进林业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发展和优化的管理工作内容之一。

3 林业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林业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不可忽略的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实现问题针对性解决,才能在可控范围内实现林业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当前发展阶段,林业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3.1 执法力度不集中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林业管理工作已经成立了专业的质管部分,相关法律法规的存在是各项管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效果的重要基础,但是执法力度不集中的仍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林业管理工作中,执法力度不集中的问题,可能导致各种突发问题解决效率低下,对于林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无法做到有效的排查和解决。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具体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完善,是在实践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各种管理部门的职责内容分化不明,同时管理人员的数量存在过于冗杂的问题,成为导致执法力量、执法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执法权责不明确

林业行政管理机关监督工作涉及到木材检查、行政稽查、森林检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众多的内容,在政法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众多的管理部门,为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效果,在职权方法方面就会存在明显的权责不明确问题。各政法队伍执法管理工作存在覆盖问题,具体工作中存在责任相互推脱,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利益的问题,在執法工作中各部门难以实现有效地协调和统一效果,导致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展开和落实效果。

3.3 行政政法队伍的管理机制欠佳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未成立专业的林业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队伍是制约林业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林业相关管理人员将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队伍员工综合素质和水平方面,忽略了队伍管理机制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举报奖励机制落实效果不佳,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监督管理工作能力得到高效的落实效果。管理机制欠佳不仅是制约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展开的重要原因。利益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包庇,助长了不良风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4 提高林业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工作正当的措施

提高林业行政政法队伍建设,有效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林业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落实国家绿色环保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于当前阶段暴露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林业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4.1 科学配置工作权职权

为确保林业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效果,就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赋予林业行政相应的处罚权利,同时需要做好职权配置工作。针对于确切的管理工作设定专业的管理小组,避免在管理工作内容方面存在明显的重复问题,同时综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密切跟进灵验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效果,同时做好林业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的管理工作。针对于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各种情节严重和复杂案件,可以适当申请其他法律管理部门的协助,多元明显的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得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4.2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林业行政政法工作有效地落实效果,需要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林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优化,一方面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确保各项管理内容及政策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执法监督工作,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得到确切地执行效果。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业的监督管理小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问题解决效率和解决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管理工作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改善国家环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学也是避免各种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林业行政执法,以及执法监督工作需要做好人员管理工作,职权分配工作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等若干内容,进一步强化法制思想,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林业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金流永,张莉.云和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效和完善的建议[J].现代农业科学,2019(7):102-103.

[2] 贺晶.我国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初探[J].山西林业,2018(2):9-10.

[3] 李月清.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实践探索与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4(4):3-6.

[4] 俞秀兰.浅谈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下,2019,28(4):180.

[5] 侯嫦英.浅谈正当使用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J].江苏林业科技,2020,38(4):48-50.

[6] 秦瑜.努力做好林业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J].甘肅林业,2019(4):27-28.

作者:王建军 李超

第二篇:降低工商执法成本 提高工商执法效益

一、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

市场经济环境中,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有成本意识。工商行政执法也应倡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工商行政执法活动中,如果投入较小的成本能取得既定的执法效果、实现预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或者是投入既定的成本能取得较大的执法效果、较圆满地实现预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那么,工商执法活动就是有效益的。

(一)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的界定

工商行政执法活动,既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例如办公设备的添置、执法办案的经费,又必须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没有投入就不会有目标实现,不同程度的投入以及投入的方式都影响着目标实现的效果。投入越多并不代表执法效果越好、因此执法成本的投入要合理化,同时,还应保证执法效益最大化。

工商执法成本是工商执法主体开展执法活动的耗费,包括机构设置本身的成本和具体执法活动产生的耗费。其中,机构成本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日常性开支、公务人员的供养支出:执法成本则是由于开展具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产生的人力、物力支出。广义的执法成本还包括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对象的守法成本,即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对象因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配合监管工作所产生的人力、物力消耗。

工商执法效益是指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产生的正面影响,既保障经济有序健康运行,也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工商机关对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进行罚款,不仅制裁了违法行为,而且增加了市场主体违法的预期成本,预防并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市场主体依照“看不见的手”的指引进行活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社会经济效率整体提高。

(二)影响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的因素

1、影响工商执法成本的因素

在工商执法成本中,机构设立、人员安排确立之后,机构成本的支出基本固定。影响机构成本的因素主要有,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的安排是否必要、是否存在职能重复、人浮于事等等。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是降低机构成本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机构成本,执法成本是变动成本。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程序、执法手段、执法对象行为、执法环境,特别是法律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对工商执法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在现实的法律环境中,执法活动是影响执法成本的重要因素。执法的范围、执法的力度、执法的水平等影响着执法成本的变动。执法成本随工商执法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增加,随工商执法活动开展的频率增加而增加。执法成本具体体现为执法活动中的人力、物力支出。现实执法环境中,行政执法纠纷是浪费行政执法资源、影响执法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的原因,因行政执法造成的执法纠纷,迫使行政机关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应付行政诉讼。

广义执法成本中的守法成本,是依从成本,是配合工商执法活动产生的人力、物力支出。工商执法的程序、执法手段不仅会直接增加执法成本,也同时增加依从成本。

2、影响工商执法效益的因素

工商执法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也产生经济效益。工商执法不仅制裁了违法行为,而且通过工商执法的威慑作用,使得经济运行中潜在的违法行为减少。影响工商执法社会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执法力度两个方面。工商法律法规越完善、工商执法力度越大,工商执法的社会效益越大。

二、工商执法成本与执法效益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执法的生命线。工商执法成本与效益必须建立在依法行政基础之上。执法成本首先必须满足依法行政的需要,降低执法成本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绝不能借降低执法成本之名,该听证的不听证、该权利告知的不告知。任何偏离依法行政的轨道降低执法成本都是违法的。

(一)工商执法成本必须兼顾公正与效益

行政执法虽效率优先,但也必须保证执法公正,工商执法成本必须兼顾公正与效益。在效益和公正发生冲突时,理应是公正优先、兼顾效益。但公正优先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公正,可以不计成本。传统的执法实践中,为片面追求“政治效益”而不计成本的做法并不少见。其实这种看似维护公正的做法本身已经违背了公正的原则,因为法律中的公正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效益。西方著名的法谚“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就指出了公正包含着效益的意思。工商执法是为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目标,不计成本追求公正偏离了工商行政管理目标,只会造成行政执法资源浪费。如果在个别执法活动中不计成本,势必导致某些需要更多投入的执法活动投入不足,难以保证执法活动取得公正的效果,执法效益不能产生。因此,只有兼顾公正与效益,在执法活动中节约成本,才能保证实现工商行政执法的目标。

(二)降低执法成本必须以提高执法效益为前提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法资源贫乏,更需要减少成本投入,注重执法活动的效益。工商执法活动应符合经济原则,在执法活动中尽可能地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益。必要的执法成本是依法行政的基本保障,降低执法成本必须以提高执法效益为前提,不能损害执法的社会效益。在保障执法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执法成本,有限的执法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提高执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三)工商执法效益必须是社会效益优先

工商执法的社会效益是指工商执法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工商执法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工商执法效益必须社会效益优先,完全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工商执法追求的是全社会的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影响工商执法对社会产生的正面作用,背离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工商执法的社会效益还必须考虑执法对象的成本。有效的工商执法活动能降低执法对象的成本,工商执法的社会效益就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提高执法效益必须以降低执法成本为基础

提高效益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忽略执法成本。执法效益的提高是通过降低执法成本来实现的。降低执法成本,不仅要降低工商机关执法活动中的成本,也要降低执法对象的守法成本。在现实执法中,个别机关为自己执法增加便利,为执法对象增加成本,应该执法人员实地走访的,却通知当事人到工商机关来谈话了解情况。表面看来工商机关执法活动的成本降低了,但这种成本的降低是通过工商机关将自身执法成本转移到执法对象来实现的,背离了工商执法宗旨,执法效益并没有提高。

三、降低工商执法成本,提高工商执法效益的设想

(一)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探索立法

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科学合理制定工商行政管理立法工作计划,拓宽立法起草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书面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会、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向社会征求意见。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规草案或规章草案要及时通过报纸和政府网站公布,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逐步建立对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对听证会采纳意见情况和其他听取意见的情况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各界作出说明,促进立法民主化。

探索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和立法效果的评估制度,确定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的重点和具体操作规程。结合执法检查工作,对立法效果评估实施追踪和监督,对不适宜的法规或规章及时提出修改、废止的建议和意见。

(二)加强执法程序建设。严格行政权力的行使

科学、合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体系建立之后,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益的重任就依靠工商执法人员去实现。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将考评结果作为任免、职务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通过制度不断增强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执法程序建设,严格行政权力的行使就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加强执法程序建设,要进一步推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工作,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畴。

严格行政权力的行使,就是要探索建立工商机关内部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制度,防止和减少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的发生。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决定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

(三)探索行政复议调解,减少行政执法纠纷

现实执法环境中,行政执法纠纷是浪费行政执法资源、影响执法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行政执法纠纷是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益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行政复议调解模式,是高效、便捷、防范、化解行政执法纠纷的制度创新。

行政复议调解与行政复议裁决目标一致,目的都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行政纠纷。行政复议调解能够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解决行政争议方式的选择权,突出“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申请人是可以接受的,它有利于简便、高效地解决行政纠纷,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行政复议调解解决行政争议是基于当事人自愿的,自动履行率比较高,申请人不再提起行政诉讼,有利于行政机关集中精力搞好行政管理。

(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执法成本的浪费很大程度上与执法行为不规范有关,执法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行政程序的建设。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有助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执法程序。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作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举措之一。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工商机关都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案卷,客观全面地记录行政执法的事实、有关证据及反映执法程序、适用法律的材料,对相关执法材料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卷归档,建立和完善案卷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抽查与不定期巡查、个案监督相结合的做法,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违法行为。法制机构具体负责对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将评查结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中。

作者:汤奥博

第三篇: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实现公正廉洁执法

摘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是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执法 规范化 公正廉洁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是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的根本途径。如何强势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执法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它与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在社会高度开放、执法更加透明、信息交流极为便捷的社会条件下,执法工作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群众对执法机关不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突出问题。规范执法和公正廉洁执法,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职能的履行,也关系到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从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出发,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2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本质要求。公安机关的一切对外活动都是执法活动,对当事人都会产生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就必须做到依法行使权力,正确履行职责。执法不规范可能导致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因此,只有不断的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杜绝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公安机关正确履行职责。

1.3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群众看公安,一看破案,二看执法,要保证公安机关队伍的纯洁性,成为一支人民群众可以信赖的队伍,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使执法者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如果执法者自己不懂法、不守法,就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去进行执法管理和打击罪犯,严格公正执法无从谈起,所以实现执法规范化是公安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

2 当前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械执法。只注重执法的原则性,而不考虑执法的灵活性;只注重执法的手段,而不考虑执法的效果。有些执法人员观念保守、行为僵化,按习惯、照经验、搬书本、套条条,不考虑执法环境,不尊重客观实际,不讲究执法方法,不注意执法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

二是被动执法。表现为执法上不作为、消极被动。案件发生了不闻不问,有的躲躲闪闪,有的互相推诿。领导过问了就立案,领导不过问就不立案;领导催促就去查,领导不催促就不去查。有的甚至被害人多次上门来也不理睬,导致被害人极其不满,导致上访案件越来越多,给公安机关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越权执法。有些执法单位及执法人员受利益驱动,超越职权办案,搞罚没创收;有的办理不该自己办理的案件;有的违反规定到外辖区办案,特别是跨辖区办案;有利的抢着办,无利的推出不办。这些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各执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四是野蛮执法。执法方法简单粗暴,执法过程中侵犯当事人权益,对违法人员及犯罪嫌疑人打骂,甚至刑讯逼供及没有明确的执法立场,对被害人冷横硬冲,甚至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都严重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五是徇私执法。执法围绕个人利益转,把法律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往往出现徇私枉法、徇情枉法、贪赃枉法等。甚至有的为了包庇袒护他人,竟敢将有罪变成无罪,重罪变成轻罪;更有的打击报复他人,将无罪变成有罪,轻罪变成重罪。这种严重的徇私执法行为,极大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法律声誉。

3 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内外因素

3.1 从执法主体看,主体不合法和素质不高是影响执法规范化的基本因素。目前公安机关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公安民警应接不暇,部分工作只能交由治安员协助,由此便容易产生执法主体不合法,非警务人员参与执法的情况。其次是执法主体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执法规范化的需要。一些民警由于专业知识不足,法制观念薄弱,实践经验欠缺,导致执法活动中盲目执法、偏差执法或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等情况,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从执法程序看,重实体轻程序和程序违法是影响执法规范化的主要因素。重实体轻程序是制约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的顽症之一,长期得不到根治,一些领导和民警认为只要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程序上简化一点也没有多大关系,片面强调破案打击和治安查处而忽视了法定的程序,由此就出现了先侦查后立案、先告知后取证、先执行后送达等现象。但正是这些程序性、文书上的细小问题,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3.3 从执法观念看,执法随意性和人权意识淡薄是影响执法规范化的主观因素。执法规范化与执法随意性是相对的,随意执法,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办案,往往受个人好恶、感情与利益左右,必然与规范执法的要求根本冲突。保障公民人权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一個公民连基本的人权都保障不了,更谈不上享有其他权利。而人权意识淡薄更容易出现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表现,如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不及时展开讯问调查工作、无正当理由延长传唤等。这是造成执法不公、不严,执法形象不高的根本原因。

3.4 从执法监督看,监督措施不力和认识不到位是影响执法规范化的内在因素。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是对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行为、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和纠正,执法是一种权力,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权力和监督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的推行,执法监督工作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作已步入正常化轨道。但由于监督意识不强、措施不力、制约力度差等原因,执法监督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监督主体有畏难情绪,二是被监督对象有抵触思想,敷衍应付的现象确实存在。

4 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4.1 健全执法制度,实现科学、系统、高效、规范执法。要以执法民警、涉案财物、案件流转和执法设施管理为重点,在执法的各个层面、环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严密的过程监控。制定各警种执法规范,明确执法的职权、责任、流程和法技能,让每个民警都深刻掌握。要认真梳理易发生问题的领域和环节,将其中涉及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和执法裁量的相关原则细化,具体到警情的处置方法、处置步骤、处置责任和语言动作的要求,减少执法的随意性。

4.2 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民警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针对民警执法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适应要求的实际,大力改进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贯穿于教育培训工作始终,理清权从何来、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思想和认识问题。使民警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高效、公开、诚信,执法上不出现偏差。要重视基础培训,同时规范执法语言、执法行为、法律适用、强制措施使用、法律文书制作、案卷装订等执法程序。在此基础上,还就加强法律应用、信息化应用、突发事件应对、群众工作和应对舆论等能力的训练。

4.3 推进信息化建设,以程序的规范高效推动执法公正廉洁。要紧紧围绕“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目标,推进网上办案。采取有力措从设备配备、网络改造、技术支持、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网上办案提供强有力保障。逐步完善网上监督、网上考评系统,深化信息应用,建立电子执法档案,将一切警务活动全部自动计入档案,全面反映每个单位、每个民警的执法状况。

4.4 加强组织领导,为公正廉洁执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各级公安机关要制定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步骤和措施,解决各种执法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强化责任、和措施,对执法问题多的单位采取集中整治、考核否决、领导调整、取消评优等措施,促进其提高执法水平,对执法问题多的民警采取集中培训、责任追究、取消评先评优、暂缓晋级等措施,促进其提高执法能力。同时要树立一批执法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要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保护民警的执法积极性。

4.5 完善监督体制,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一是加强和改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建立高效、完善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及时查处、纠正违法执法行为。二是主动接受各种外部监督,进一步推行警务公开,接受群众、当事人的监督,开展走访和征询活动,征求企业和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建议和意见,征求有关人群对公安执法活动的意见,从而及时纠正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确保严格公正执法,让人民满意。

作者:赵丛肖

上一篇:数学技能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屋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