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

2022-05-1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中国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制约了产业升级,从而在当前的金融海啸中陷入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好的有利于从事供应链管理的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第一篇: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

金融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探讨

摘 要:作为新的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重点方向。然而,由于开展时间尚短,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金融生态系统观的视角,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据此,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对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系统;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一、金融生态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生态理论

(一)金融生态理论。金融生态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仿生概念。由于金融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群体生态学特征,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具备鲜明结构特征的“秩序结构”,这种“秩序结构”也就被定义为金融生态。

2004年,周小川在“经济学人50人论坛”上率先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的因素,并从金融生态的角度思考我国金融法制建设。之后,金融生态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学者对其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针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金融生态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

金融生态环境观从金融业的运行环境来探讨如何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的生成环境来稳定金融市场并使市场更好地发挥功能。周小川(2004)[1]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包括了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社会信用、企业改革、政企关系、银企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金融生态系统观认为,除了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还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和生态条件两个方面。徐诺金(2005)[2]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后者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更为全面。因为,良好的金融生态不仅需要完善的基础条件和稳定的市场环境,还要求金融主体与客体、行为主体与环境能够和谐互动、互相促进。因为没有适宜的法律、信用环境,必然会阻碍金融主体的良性发展;而没有金融主体的创新,也无法实现外部基础条件的逐步改善。

(二)供应链金融生态理论。根据金融生态系统观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申出供应链金融生态的概念,即由金融行为主体、金融客体以及主体活动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共同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改善有助于为金融主体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和技术支持;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会推动技术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两者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彼此依存的金融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包括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以物流企业为主的渠道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客体主要指各类金融产品。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社会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技术条件包括融资技术、物流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行为主体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1)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中枢,核心企业必须有能力为系统共享信息,进行能量扩散,以保持供应链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核心企业的能量扩散包括向链上企业提供信用、控制风险、共享信息,将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等转移到整个系统和其他成员企业中。(2)金融、物流等中介机构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行为主体的融资需求也为金融、物流机构创造了利润新的来源。(3)同生态系统一样,随着行为主体和金融客体的发展,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的演化,为了防止风险累积导致的危机、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金融监管主体需要不断创新、调整监管内容和机制。

供应链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说明,在对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改善工作中,不仅要关注金融主体的改进,也要推进外部生态坏境的改善,同时,要站在全局的视角处理好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供应链业务发展情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它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有效整合,运用各种金融产品为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授信。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了“1+N”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资金注入到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中,并为核心企业提供理财服务,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随着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商业银行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开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目前,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均有涉足供应链金融领域,现将相对成熟和具有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归纳如下:

来源:根据各大银行网站整理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金融生态系统观点,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1、 行为主体。(1)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核心企业居于供应链的中心地位,担负着为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并找到整条供应链价值创造方法的责任。核心企业能够完成这些集成功能的前提是在供应链上具备绝对的权威地位和先进的管理能力。然而目前在我国,除了汽车、钢铁等行业,国内大多数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他们往往因担心供应链融资会增加其工作量、责任、成本和风险,而不愿投入供应链金融的相关建设、配合供应链融资业务。核心企业普遍没有对上下游企业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奖惩方案,也导致了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约束力较弱,成员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另一方面,许多成员企业目前仍习惯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缺乏了解,不知如何将自己的业务与供应链融资结合起来;由于对所处供应链的价值认识不够,成员企业参与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动力不足,这也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困难。行为主体对供应链金融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多数供应链不够成熟,显得松散、不稳固,这就加大了构造供应链上信用机制的困难,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风险和成本。因此,多数商业银行选择开发的链条十分有限,基本集中在汽车、钢铁等有着成熟供应链管理的行业。这不仅限制了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企业所在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2)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在我国,银行是参与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金融机构。虽然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但从现有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融资对象的选择存在局限性。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都集中在商品流通企业,近几年才开始涉足生产供应型企业,但仍侧重于汽车、钢铁、能源等保存条件要求低、销售稳定的大宗商品行业。其次,操作流程比较繁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态和特征相较于传统信贷业务更为复杂,这要求金融机构在操作时更加谨慎。但由于目前商行还未建立起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电子平台的建设及与物流企业的合作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运营中往往只是简单沿用传统信贷办理流程,这种不匹配增加了操作流程的繁琐;再次,从业人员的经验还相对缺乏。商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间不长,在供应链选择、风险评估、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专业人才的不足也成为了制约金融机构开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因素。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配套的服务。物流企业是“天然的监管人”,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仓储服务,还可利用自有平台实时掌握质押物的价格、位置信息,协助银行提高风险监控水平。但是,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虽然已形成顺丰、中通、申通等大型物流企业,但是总体来看,具备供应链金融意识、信息共享平台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的物流企业还非常有限。而且,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存在操作风险;信息管理电子化程度还有待加强,离供应链金融业务要求的实时监控、快速反应还有一定距离。

2、外部环境。(1)法律制度。法律对于债权人权利的保护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保障。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物权法》 、《担保法》、 《合同法》、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长期以来,我国处理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担保法》和《合同法》, 2007年新颁布的《物权法》扩大了动产抵押的范围、明确了浮动抵押制度、建立了预告抵押登记制度,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许多法律瓶颈问题,制约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首先,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关系较为模糊。实务中,质权人(银行)通常将质物的保管交于监管方(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而由于银行在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质押人为了从银行获得资金,往往主动承担相应的费用。这种做法会造成法律关系的不明确,可能出现监管人放松对质押人行为的监管,给银行带来很大风险。其次,我国物权法对于浮动抵押制度的规定还显不足:浮动抵押权的主体设定过于宽泛,包括了国有企业、公司企业、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等,其中有些主体可能不拥有实际的抵押标的,这就容易滋生骗贷的行为[3];浮动抵押权的客体范围过于狭小,我国法律规定的浮动抵押权的标的物仅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动产,而将不动产、知识产权、债权都排除在外,但是实际上这些标的物所发挥的担保功能是比浮动抵押所规定的动产担保功能要大的多的。(2)技术条件。金融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因而电子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我国金融信息技术还相对落后,还未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全面的信息共享,造成了信息共享的不完整、业务衔接不够流畅。例如,我国目前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还是主要依靠人工确认,反观发达国家,大多已建立了成熟的金融业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易平台,如荷兰银行的MAXTRAD信息系统,就实现了离岸单证的业务外包。另外,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相对落后,能够提供的信用信息比较有限。供应链金融相对于银行传统融资业务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只强调的是单个融资企业的信用还包括整条供应链的风险监控,而我国的信用系统还不能满足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查询要求,这就加大了融资中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的难度。同时,由政府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如动产和应收账款担保登记系统,办理手续繁琐,也限制了供应链融资的快速发展。

三、对我国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建议

根据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并结合上文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就加快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意识,增强供应链管理。核心企业应当转变对供应链融资仅是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观念,应该意识到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缓解整条供应链的财务压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是包括自身在内所有成员的共赢。从财务角度来说,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核心企业还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财务结构。之前核心企业延长应付账款期限的做法,短期内是将成本转移给了供应链上的弱势企业,从长期看却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融资成本,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效率。而当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的系统性融资,不仅帮助配套企业缓解财务压力,也可以从银行获得对自身企业更优惠的资金和业务支持。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通过合理的融资方案和上下游企业的配合,核心企业的融资可以转化为配套企业的融资,从而降低核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财务结构得以优化。

除了转变观念积极参与供应链融资,核心企业还应积极推进供应链的管理。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合作企业应建立一套明确的准入和激励机制,严格筛选成员企业,并对对良好企业给予优惠措施、不良企业予以淘汰,提高违约成本,以合理的奖惩机制推进供应链上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起供应链上企业紧密且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配套企业也应该结合所在供应链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积极参与供应链融资,提供优质担保物;不断完善自身、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财务透明度,增强抗风险能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也离不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我国物流企业应根据业务实际,加大对于信息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天然监管人”的优势,提高对抵押物的实际流动和使用状况信息的获取能力,并加强供应链融资专业人才的培养,掌握充分的智力资源。

(二)银行优化组织结构,注重产品创新。供应链本身存在着地域分散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性也进一步加强。而传统银行总分行组织结构下的金融服务存在地域限制,造成对供应链的割裂,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产品匹配性较差、竞争力不强,跨区域的营销和审批操作繁琐,也给银行授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许多国际领先的银行通过开展跨区域的经营打破原有的地域限制,促进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如花旗、荷兰银行就建立了条线事业部,设置专门的部门来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因此,国内银行应该逐步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采取分布进行的方式,如选取某条供应链业务线进行事业部的运行,逐步完成向事业部模式的转型。

作为金融服务提供商,商业银行还要积极开发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别于传统银行为单一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它需要金融机构依据供应链的业务和所有成员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基于供应链整体最优的不同产品和组合。因此,商业银行应先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供应链所处行业的特点,开发出操作性强、风险可控的新的金融基础产品。在完成对模块化通用产品的设计后,银行还需要建立起配套的快速反应的模块组合方式,以提高快速有效为客户设计提高产品服务的能力;同时,由于供应链融资面对的大多是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相对不透明,授信风险较大,银行还应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机制,加强与物流等第三方企业的合作,增强对授信后异常情况的应变能力。

(三)政府应加快完善法制和信用环境,推进构建供应链金融技术平台。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改进中,法制建设处于核心地位。现阶段,我国应逐步完善浮动抵押制度、扩大浮动抵押权的客体范围,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内容,建立统一的公示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出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指导意见,允许银行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鼓励支持银行尝试跨区域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供应链金融发展还需要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应加快建立覆盖全国、查询便利、信息完备的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并对失信行为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培养良好的信用环境。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也离不开一个透明、高效、多方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虽然目前在我国,有部分银行和物流企业已建立了内部的信息平台,但是银行、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息流通却缺少一个统一的平台,存在着信息壁垒。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各方资源构建起全国性供应链金融技术平台,打通异业信息共享的壁垒,加强供应链上企业与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在信息共享、管理模式、收益共享方面的配合,以加快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 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 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8.

[3] 段伟常、胡挺. 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分析[J].中国储运,2012,(2):101-102.

作者:刘炎隽 黄平

第二篇:以供应链金融创新应对金融海啸研究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中国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制约了产业升级,从而在当前的金融海啸中陷入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好的有利于从事供应链管理的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创新;金融海啸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把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作为“十一五”经济工作的主线,而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发展,正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内容之一。近期发生的世界金融海啸。凸现了转变经济模式的重要性,也凸现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迫切性。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 Finance,SCF),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这种融资模式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结合产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既规避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扰,又延伸了银行的纵深服务,在解决目前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

1、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供应链的融资活动直接影响到资金成本的高低和各企业运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难、缺乏信息共享、重复的融资体系建设等问题会导致供应链的无效率。

1.1 民营企业融资难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台州也不例外,融资难使得民营企业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的效率和收益。台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是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与相对落后的金融制度之间的矛盾的体现,具体表现为:

第一,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有着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但是,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成了融资的障碍。由于民营企业问货款拖欠现象较为严重,加之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造成了信贷恶性循环,导致了台州民营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第二,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台州银行业的所有制特征与高度垄断性造成了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工具单一,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缺乏。垄断的直接后果就是金融模式的供给不足,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

第三,直接融资的结构缺陷,导致服务效率低下。金融业作为服务业,检验其效率的尺度是实体经济部门的结构优化程度。台州实体经济部门存在两个明显的结构失衡现象:一是横向结构失衡,表现为传统行业与高科技产业获得资金的失衡。近年来在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增量资金绝大部分流入了与基建相关的传统产业部门;二是纵向结构失衡,主要表现是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集中了全社会绝大部分货币资源的银行经常有过大的存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三是资本市场体系的单一和行政管制,资本市场的布局和功能定位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满足多层次的企业融资需求。

第四,资本市场缺乏层次。从我国情况来看,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政府近年来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属于非法交易,以致形成了资本市场几乎只有交易所一个层次的独有景观。这一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突出表现在:一是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二是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

第五,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仍然为国有银行所控制,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较高。即使有少量民间资本得以进入银行业,也因受到行政管制而无法真正按照市场准则运行。

1.2 缺乏信息共享导致融资成本提高

金融市场上的融资价格一般是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变现力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和到期风险附加率之和。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违约风险附加率和到期风险附加率,从而降低融资价格。事实上,企业的物流运作信息也是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参考信息,通过了解企业货物的仓储和运输情况,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来说,通过签署三方协议能够让金融机构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物流运作的实时信息,就能够降低其融资成本。然而,合作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技术的落后常常让企业失去这方面的成本节约。

1.3 重复的融资体系建设

Palrnieri(1999)指出,资金波动性的广泛存在造成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或过剩的可能,通常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融资体系,满足企业运营的需求。供应商会与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库存融资、信用担保等方式来保证原材料采购、生产以及分销渠道的建立。同样的,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也会根据自身的资金需要建立融资体系,如图1。这样,供应链主导企业会使用不同的融资方的服务,制定不同的融资利率、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而不能够以供应链整体最优化为目标建立统一的融资体系。这种重复的融资活动以及相关体系的建立增加了供应链运作成本。

2、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供应链金融活动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从模式和服务的创新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两方面进行解决。模式和眼务的创新主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员问的合作则可以避免融资成本过高以及融资体系的重复建设。

2.1 供应链金融模式和服务的创新

要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有效性,除了在短期政策上进行调整外,更需要立足长期,在模式、机制和融资渠道上进行改革,特别是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因此,供应链融资模式和服务的创新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新的解决办法。围绕着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库存展开的融资模式创新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办法。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这给银行的信用评估造成了很大麻烦,迫使银行转而在其应收账款和库存上做文章。与民营企业信用评估相比较,应收账款和库存的评估要容易得多。这种贷款实质是资产保证型的贷款,风险相对容易控制,能够与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得到更好地衔接,从而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正因如此,基于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各种融资模式,如保理、仓单质押、应收款质押等,就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二。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商业银行竞争力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新业务的能力。鉴于银行间竞争同质化的现象严重,银行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提供差异化服务着手。面向民营企业融资的创新,不仅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而且有利于培养客户,将民营企业纳入到基本客户管理体系中。

第三,促进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和服务的创新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为货

主办理质押贷款的监管服务,开拓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又会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7139-~。

2.2 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

供应链管理中,成员间相互合作已经广为企业和理论界接受,然而这些合作主要集中在物流和信息流的合作方面。在资金流领域合作的实践和研究都较少。金融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成员间的合作对传统的供应链合作范围进行了拓展,不仅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纳入到合作的体系中,而且在合作内容上包含了资金流管理。例如,针对重复的融资体系建设可以通过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围绕整个供应链重新设计融资体系,从而避免其重复建设。如图2所示。

3、案例分析:以台州民营企业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为例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越来越受到关注。为降低医疗费用,在多次推进药品降价之后,发改委又对医疗器械检查费用进行规范,在《关于制订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中,首次宣布将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进行测算并公布平均成本,各地参考平均成本制定价格,并强调要遵守弥补合理项目、不盈利原则。由于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的运作成本最终必须由患者承担,所以,能否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的高低。

另一方面,中央决定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集中精力,积极推进。台州目前的情况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比如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无法有针对性的引进CT和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创新,探索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尤其需要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

应用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创新,既可以有效解决台州大型医疗设备运作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成的问题,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又可以弥补台州民营医疗机构资金不足的缺陷,从而促进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下面就从四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台州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运作的基本模型、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相关的收益与风险等㈣。

3.1 台州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的基本模型

大型医疗设备供需关系建立在比较严格规范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供应链基本模型如图3所示:

3.2 台州民营企业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3.2.1 融资租赁难以开展,造成了供应链运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国外的大型医疗设备采用融资租赁是相当普遍的,例如通用电气旗下的医疗健康集团与保健融资服务公司结成了租赁伙伴关系,己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出租商。但是,在台州开展大型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却具有相当难度。首先,台州的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对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缺乏了解,租赁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医疗机构简单的把融资租赁理解为高利率资金放贷。其次,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仍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有相当多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融资租赁并不了解,没有认识到融资租赁对医疗机构的重大意义,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禁止医疗机构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这就堵死了这项业务发展的门路。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虽然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仍然无法在台州大规模的推广。

3.2.2 台州民营医疗机构对大型医疗设备存在较大的需求,由于资金缺陷而无法得到满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保健普及化,台州民营医疗机构对大中型医疗设备有非常大的需求,但是由于其自身资金的不足和目前的信贷制度对可贷款企业的资格要求较高,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只能放弃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即使由供应商帮助中国政府联系国外贷款,如“美国优惠贷款”、“荷兰政府贷款”、“以色列政府贷款”等等,但这些贷款数量少且获得的难度大,难以满足广大民营医疗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需求。

3.3 台州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创新

应用已有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由分销商在进行台州采购与进口代理的同时提供库存质押融资服务。结合医疗设备供应链特点,可以进行拓展的两种创新性业务是委托贷款服务和共同经营服务[101234-235。

3.3.1 库存质押融资模式

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特点,在实践中无法采取权利质押或流动货物质押等库存质押融资方式,但是可以开展授信业务,由分销商作为授信申请人向银行申请短期融资。

大型医疗设备库存质押融资服务的基本流程如图4所示:有融资需求的医疗机构提交申请,由分销商对融资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和审核后进行采购,货物存放到分销商仓库:分销商向银行按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银行授予分销商一定的信贷额度;分销商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医疗机构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服务,并直接监控质押贷款的全过程。

3.3.2 委托贷款模式

分销商可以通过委托贷款服务达到为医疗机构融资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分销商作为委托人,确定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并提供自有资金由银行代办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在此过程中,银行起到中间人和协调人的作用,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委托贷款的基本流程如图5所示。分销商、银行和医疗机构达成委托贷款协议之后,分销商将资金存入相应业务的银行账户,银行为融资客户提供贷款。银行支付给分销商的存款利息和客户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是不同的,其中的差额就是银行获得的佣金。客户则利用银行提供的资金购买医疗设备。客户如果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甚至干脆失去还贷能力,此时的分销商、银行、客户三方将进行应收账款强制转移。即银行从分销商的存款账户中抵扣相应数额的资金。当银行把应收账款转移给分销商,客户如果依然不能将款项归还给分销商,则这部分应收账款就成了坏账。此时分销商相对于银行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是一体化的物流金融服务。为客户进口和代理的医疗设备的产权虽然归属于客户,但要通过分销商这一环节,必要时候分销商可以将其作为贷款的抵押品。而对于这种专门模式的抵押品,分销商的处理经验和渠道比银行具有较大优势。相比银行只有拍卖这一个手段,分销商对医疗器械行业十分了解,和许多需求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基本不存在抵押品无法出售或不得不折价出售的风险。

3.3.3 共同经营模式

共同经营指的是,分销商为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后与之共同经营,大型医疗设备无偿归医疗机构使用,分销商从使用设备所获得的检查费中分成。如图6所示。

共同经营使得医疗设备的一部分收人转让给分销商,双方面临的是如何分割这部分收入。医疗机构欢迎这种业务,因为其无需购买就获得设备的使用权,又可以获得设备检查收入。而分销商从稳健性角度出发,会选择那些检查收入较为稳定、技术较为成熟而且监控成本较低的设备进行投资。

4、相关的收益、风险与决策

以委托贷款为例,该业务模式下供应链参与成员的收益、风险以及据此作出的决策如表l所示。各成员之间通过供应链契约进行协调,以平衡风险和收益,达到供应链总体效益最大化。

风险的辨识与评估是此类模式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委托贷款服务为例,风险分析如下:(1)利率风险。由于委托贷款周期较长,利率变动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回收和收益,设备价值越高、贷款时间越长的委托贷款服务越需要对利率风险进行评估。(2)资信风险。由于分销商在客户完全付清贷款前并不持有货物,所以需要考察客户的资信风险。资信风险的管理主要依赖于交易前对客户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市场地位、交易记录进行评估。(3)市场变动风险。虽然委托贷款服务中使用相关货物作担保,但是货物的价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着货物无法补偿贷款的可能。

通常对风险有四种管理方案:规避、减少、共担和接受风险。在选择风险管理方案时,需要考虑管理成本与管理效果之间进行权衡。根据这一原则,对于发生频率和影响不大的风险,采用忽略的方式比较合适。对于后果严重但是发生频率不高的风险,由于其发生频率不高,采用保险或分散给供应商、客户等方式进行转移或共担比较合适。当该风险无法转移而冲击力超过企业的忍受极限时,考虑采用规避的方式。当发生频率及风险度较高时,可采用事前策划方案减少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的方法进行积极的管理。而对于发生频率很高、影响较小的风险,更多采用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的方法进行管理。

5、结 论

本文以台州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为例,研究了供应链融资模式和服务的应用与创新,这种应用可以推广到能源、保税物流、租赁、大宗商品等等。供应链金融可以说抓住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脉络,渗透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层面,对于应对当前的金融海啸意义重大。

作者:章文燕

第三篇:金融科技视角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演化趋势研究

【摘要】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顺应“互联网+”的趋势,供应链金融也初步具备了线上化特质,但还存在诸多漏洞,如何实现供应链金融系统优化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研究,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作为共生主体,将外部环境作为共生环境,从共生原理的角度剖析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局限,即共生系统准入门槛较高、共生参与主体分工不明确、主体间利益存在冲突等;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演化趋势,寻求优化方案。从开拓供应链长尾市场、重塑核心企业价值、提升金融资源可得性三个方面探析金融科技对于拓宽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边界的驱动作用,分析金融科技对于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分工合作及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从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要素间的交互影响层面研究金融科技对于实现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均衡的现实意义;从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风险三个方面提出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后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共生主体;共生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互联网P2P借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同机制与风险监管研究”(项目编号:15BJY1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驱动下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准入机制与协同决策研究”(项目编号:17YJC630102)

一、引言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依旧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提升中小企业金融资源可得性的重要价值,并落实多项政策规定,以破除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的门槛和限制。

作为产融结合的创新成果,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核心企业信用外溢与融资担保为基础,能提升金融机构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控能力,由此提升金融普惠性。自供应链金融产生发展至今,虽然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势头强劲,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及风险高发等现有局限。一方面,当前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多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往往因业务能力不足、人才限制等因素而在该板块止步不前;为了降低业务风险,金融机构针对核心企业制定的准入门槛往往较高;核心企业信用辐射的范围有限,导致供应链金融覆盖范围远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受市场环境、主体信用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也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为解决以上问题奠定了技术基础。大数据技术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实现了动态追踪参与主体生产、销售等交易全流程数据,并可交叉验证其与各类明细记录的一致性,提升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传递性。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用于精准营销与辅助决策。以用户画像为前提,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方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可掌握其财务状况,预警违约行为。物联网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价值在于保障货物真实性。通过物流环节可视化建设,参与主体可实时监控货物储存及流转状况,降低仓储环节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风险。区块链则能解决传统模式下信用辐射范围有限等问题,以搭建平台的方式链接各参与主体,利用信息可追溯且不可更改的优势推动信用传递。总之,金融科技冲击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重塑了供应链金融系统架构,对于降低核心企业准入门槛与业务风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即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系统逐步趋向开放化与均衡化。

二、文献综述

1.有关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内涵的研究成果。“共生”一词来源于生态学,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Anton de Bery提出:共生即指不同生物种属间的共同生活关系。袁纯清[1]较早将该理论延伸并引入经济研究,通过三要素阐明共生的本质原理。其后,共生理论在供应链金融研究中的借鉴价值也受到广泛认同。张敬峰、周守华[2]从产业共生的角度探析了供应链金融的意义,并从该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出发,以金融生态理论为指导,为其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张蕙[3]基于共生三要素研究了由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所构成的共生系统的内在特质,并剖析了该业务对于促进民营经济的重要价值。马娟、万解秋[4]也强调了共生对于供应链金融研究的适用价值,并提出其业务流程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据此论证了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

2.有关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发展现状的研究成果。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中小企业金融资源可得性等方面的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就其发展现状而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徐鹏[5]认为,参与主体的资信问题、主体间的交互关系、质押物价格变动等因素都会导致供应链金融运行偏差。张建同等[6]提出,供应链上下游均存在违约风险,且其违约概率与企业自身的运营能力、业务模式等个性化因素存在相关性。徐鹏杰、吴盛汉[7]则认为,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运营主体多元化且运营实力良莠不齐,导致供应链金融服务规模呈现明显差异,并进一步提出由单个参与主体引发的风险将传导至供应链整体。彭路[8]也认可风险传导理论在供应链金融研究方面的适用性,并针对不同参与主体分别分析道德、信用等风险对该业务的影响。

3.有关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优化方案的研究成果。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为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奠定了技术基础。宋华[9]强调了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协同的意义,并提出在金融科技前提下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合规化的发展趋势。张路[10]认为,区块链技术加强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间的互信程度,有利于促进系统内利益均衡分配。薛洪言[11]也认可区块链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下发挥该种技术优势的必要性。弓永章等[12]具体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价值,提出将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加强参与主体间信息传递效率的觀点。蔡恒进、郭震[13]认为,在供应链金融中,采取“区块链+大数据”的技术方法有利于缓解信用风险,提升风险管控的效率。

虽然供应链金融对于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参与门槛较高且风险高发,亟待进一步优化。学者们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现实价值、风险漏洞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在金融科技浪潮下,供应链金融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部分学者阐释了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但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足以支撑现实,需要进一步扩充。共生理论适用于供应链金融研究,从共生的角度切入金融科技下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具有创新价值,能更生动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进化特点与进化路径。

三、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内涵、运作机制及发展现状

1.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内涵。“共生”一词来源于生态学,即不同物种间因利益共享而形成的特定的组织生存方式。因此,“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主体间因资源依赖或共享而構成共生关系的现象。

2.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运作机制。参考已有文献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总结,共生理论的借鉴意义值得重视。供应链金融立足供应链,是以真实贸易为基础的有担保的信贷模式,其诞生背景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困境。在完整的供应链中,参与企业的资金、信用资质差异性大,并不完全匹配,而其中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量难以满足供应链贸易的需要,因此亟需信贷支持。但是,我国中小企业通常又因其信用状况不佳而受到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由此引发整个供应链的存续难题。

不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为了维持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企业都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支持中小企业信贷。在该业务流程中,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可类比为共生系统中的共生主体,三方相互依赖而存活;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处的经济、政治等环境则是共生环境;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则是涵盖共生主体、共生环境、共生主体间互动关系、共生主体与共生环境间相互影响关系等所有相关因素在内的共生系统框架。

3.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逐步凸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而供应链金融恰恰是实体与金融相融合的典型代表,有助于破解传统金融体制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低效的困局。随着我国“互联网+”趋势的进一步加深,线上化创新已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新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即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已初步具备线上化特质。相较于线下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凭借其信息化、便捷化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增强了中小企业的金融可得性,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革新,并助力发展实体经济。

鉴于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价值,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主体均已积极投入线上化探索。但就普遍状况而言,当前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但依旧存在信贷歧视,具体表现为核心企业准入门槛较高等。此外,虽然移动互联技术提升了信息透明度与传输效率,但仍未打通供应链关键节点,处于供应链长尾端的中小企业依旧难以获得充足的金融资源。总体而言,作为线下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创新,线上模式仍不成熟,模式革新使该项业务兼具机遇与挑战。

就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间的交互作用而言,虽然互联网技术促使资金流转、信息传递、货物传输更为顺畅、及时,但也增加了线上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复杂度,导致了融资企业信用状况参差不齐,而虚假融资信息难以被识别的后果。除参与主体欺诈、违约等恶性事件外,操作失误、系统失灵、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也暴露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概括而言,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环境相对宽松,对于共生活动具有良性促进作用,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参与主体间的交互关系错综复杂,共生模式多样化,利益分配方式并不完全符合公平客观的原则。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有限,参与主体间利益存在冲突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其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技术改进等措施优化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是当前发展所需。

四、金融科技驱动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开放化趋势

在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各方参与主体可以类比为共生主体,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在于系统内的物质流转及能量扩散效应,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短板效益和系统竞争力。

1.以多层次信用穿透拓开供应链长尾市场。虽然近年来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政策推力及现实拉力使其发展迅速,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实现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仍有较大规模的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距提升金融普惠性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的供应链金融共生关系仅覆盖核心企业及其一级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长尾端难以受到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辐射,其金融资源可得性低。金融科技为实现多层次信用穿透创造了可能,尤其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基础之上,供应链中多层级企业间的资金流转、货物传递等过程均被客观记录,该数据真实、不可篡改且可交叉验证,生产、交易全流程可追溯,有助于打破居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壁垒,核心企业的信用价值可通过金融科技穿透至供应链末端,惠及当前处于“信息孤岛”的中小微企业,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由此拓宽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边界,重塑覆盖供应链全局的共生系统。

2.以去中心化重塑供应链核心企业价值。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在于以全局优化为前提,提升短板效益,提高供应链系统管理效率。而传统供应链金融运行效率较低,其根源在于数据传导不畅。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是供应链节点,数据自节点企业产生并传导,作为连通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桥梁,核心企业也是供应链金融数据传导、收集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共生系统的物质传输与信息传导效率。引入金融科技的价值则正是在于为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去中心化,打破当下受制于核心企业的困境,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重构共生主体间的相对关系,将中小企业真正纳入到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之中,使其经营数据“信用化”“资产化”,平衡共生主体地位。供应链金融去中心化的意义并不在于削弱核心企业的地位,而是更好地凸显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科技公司在物流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多主体纳入该共生系统,促进物流、交易等数据在共生系统内流转,提升系统效率。

3.以智能互联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资源。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贷服务的提供方一般是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则往往受制于风险控制能力、业务范围等因素,在该业务方面停滞不前。单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方限制了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并不利于供应链金融的长久发展。

以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有利于降低参与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门槛,将中小银行纳入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之中。通过金融科技,中小银行可突破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贷前信审、贷中管理及贷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困难。一方面,中小银行以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连接供应链上下游,利用云端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挥金融科技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实现在线资信审核、产品设计、资金流通、贷后反馈等功能,降低业务成本的同时提升经营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还可用于搭建智能互联的供应链金融网络,通过接入该智能网络,中小银行也可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参与由大型银行组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利用数据共享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发生的概率。

五、金融科技驱动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均衡化趋势

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涵盖了共生主体、共生环境及共生主体之间、共生主体与共生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等所有元素,因此系统均衡也即共生主体之间、共生主体与共生环境之间的均衡。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受到诸多风险因素的干扰,均衡程度较低,而金融科技则为提升系统均衡程度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思路。

1.金融科技促进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之间互利共生。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间共生模式的决定因素是其利益分配方式,良性、可持续的共生模式的关键在于互惠互利,即要求利益分配相对公平。传统供应链金融风险高发,往往导致参与主体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严重影响了共生系统的稳定性。融资需求方的信誉问题一直是困扰金融机构的一大因素,供应链上下游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实施欺诈行为,但金融机构往往难以通过财务报表等信息辨别交易活动的真实性。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有利于创造客观、真实的数据环境,对于打通信息壁垒、提升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存货质押等模式中,存货监管风险也是影响系统均衡的重要指标。通过物联网等技术,传统模式下的监管难题将迎刃而解,实现存货质押环境可视化、存货流动情况透明化,大大降低道德风险。

在引入金融科技下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更多主体参与共生活动,承担专业化职责。通过委托代理等共生机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专注于货物、服务贸易,金融机构发挥金融服务职能,物流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等第三方服务主体辅助货物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活动,使共生信息的传递更畅通、共生关系更紧密、共生模式更优化,切实达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系统均衡状态。

2.金融科技推进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与环境和谐发展。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环境即指开展该业务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等外部条件。在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却仍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之中,即外部经济环境倡导一种宽松、和谐的信贷关系,推动了供应链融资关系的形成。

就政策层面而言,国家多次发布相关文件肯定供应链融资的实践价值,并落实相应措施鼓励供应链金融创新。总体而言,共生环境为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活动相结合创造了外部动力。

就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对环境的影响而言,金融科技从各方面加快了产融结合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推动了政策改革,为环境优化奠定了基础。金融科技凭借智能化特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准入门槛、拓宽了参与主体边界,使其能以更低的成本参与共生;又凭借信息化优势重塑了供应链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由信息壁垒、时空限制等诸多因素所引发的业务风险,破解了传统模式下的共生困局,从而激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潜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完善外部经济环境。在多主体参与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虽然部分风险因金融科技的融入而有所降低,但依旧存在操作失误等因素影响共生关系,因此在金融科技条件下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也正在推动外部政策环境革新。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对于促进供应链金融共生主体与共生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六、总结与建议

1.总结。作为产融结合的创新成果,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中小企业金融资源可得性具有重要价值。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与融资担保为前提,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之间紧密合作、共担风险,与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共生系统。共生的价值在于通过物质流转与能量扩散,达到资源共享与利益创造的目标,因此一个健康可存续的共生系统必须保持均衡性。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环境宽松,为共生活动提供了外部动力,但该共生系统的封闭特性也导致了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有限,准入门槛较高,与普惠性原则存在矛盾。此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参与主體间的利益冲突也成为阻碍共生的一大问题。

在金融科技浪潮下,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金融科技重塑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加开放化,覆盖更多参与主体,形成普惠化、专业化的共生特性;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也使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达到内部均衡,通过信息化建设,协调共生主体之间、共生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金融科技下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逐步趋向开放化与均衡化。

2.建议。为最大化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正向作用,还需在以下方面做出优化:

(1)金融科技为信息化升级奠定基础,以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突破了数据壁垒,但数据安全问题也由此而生。对于金融科技下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而言,创造针对数据安全的政策环境是必不可缺的。我国有关部门应就数据安全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为金融科技行业制定准入门槛,加大对信息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数据安全意识。

(2)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就当前发展态势而言,我国金融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将金融科技融入的过程必将是革新传统、发现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行业整体需将试错、容错作为发展的必经之路,重视培养人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为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3)金融科技对于降低部分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欺诈风险等,但是科技本身也存在风险。金融风险与科技风险的叠加可能为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带来新的发展隐患,如技术不对称可能进一步激化信息不对称风险。因此,在将金融科技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遵循审慎原则,正视其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并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06..

[2]张敬峰,周守华..产业共生、金融生态与供应链金融[J]..金融论坛,2013(8):69~74..

[3]张蕙..我国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及其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7~42..

[4]马娟,万解秋..供应链金融创新机制:共生系统的优势资源整合与弱势信贷突破[J]..金融发展研究,2016(5):67~72..

[5]徐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6):128~135..

[6]张建同,张敏,郭卓琦..基于修正KMV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1):128~135..

[7]徐鹏杰,吴盛汉..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5):133~138..

[8]彭路..农业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的放大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18(4):88~103..

[9]宋华..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9..

[10]张路..博弈视角下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9(4):48~54..

[11]薛洪言..科技促进供应链金融转型[J]..中国金融,2018(6):75~76..

[12]弓永章,刘逢,庞瑞琪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物流监管[J]..中国科技论坛,2017(6):131~136..

[13]蔡恒进,郭震..供应链金融服务新型框架探讨:区块链+大数据[J]..理论探讨,2019(2):94~101..

作者單位:1.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816;2.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南京211816

作者:赵成国 沈黎怡 马树建 庄雷

上一篇:新课标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质量标准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