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汽车产业具有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汽车经销商的发展通常受制于融资瓶颈。汽车供应链金融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一方面有效地化解了中小汽车经销商的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机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1:

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陕西省产业发展特点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12JK0022)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陕西省是我国乃至世界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具有丰富的苹果资源,但是,由于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陕西苹果产业有关金融服务的一些思考,然而,构建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是该产业被金融支持的关键所在,对于风险的把握又是供应链金融成功构建的重中之重。因此,通过对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特点的论述,分析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提出应对相关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产业链;苹果产业;风险

1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融资模式,即通过银行把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提供灵活方便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寻找在供应链中的一个较大的核心企业,并作为整个供应链金融的起点,他们需要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因此,一方面,可以为那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资金和金融服务,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资金分配不平衡的供应链问题;另一方面,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一体化的购买和销售行为中融入了银行信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商业信用,以推动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企业集团竞争力。

苹果的产业链是指苹果从种植到消费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活动和环节,其中包括苹果种子的购买、种植过程、苹果的销售、储运、深加工等环节。这些活动的参与主体包括种子供应者、苹果种植者、苹果购买者、储运者、加工者以及销售者等。苹果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的融资过程也就是资金流入价值链各环节的过程,即供应链融资过程。

苹果产业链的链条越长,苹果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价值活动就会越多,其融资需求就越大。为苹果产业链的各个参与者提供合适他们需要的融资服务,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从而提高苹果产业活动各个参与者的收益。

2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特点

2.1产业规模优势明显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苹果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苹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0%以上。陕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随着优势区域内苹果单位产量的逐渐提高,陕西苹果产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将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2.2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陕西省各级政府以及技术推广部门,加强与科研院的合作,加快建设示范园,强化果农培训,在优质果区大面积实施优果工程,果园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建成绿色水果基地30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基地。

2.3加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单单果汁加工行业就吸引的投资总额约20亿元,使陕西省果汁年加工能力提高4倍之多。浓缩果汁生产企业建成20家51个加工厂60多条生产线,年加工能力约300万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加工基地。

2.4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陕西省已经建成了已建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品种的格局逐步实现系列化、多元化和国际化。陕西省培育的苹果种类有40多种,藤牧一号等中熟品种占5%,中熟品种嗄拉、美国八号等约占15%,晚熟品种红富士约占65%,秦冠约占15%。

2.5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

陕西省苹果出口范围已扩展到东盟、欧盟、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苹果出口多年来实现两位数持续增长,浓缩苹果汁更加成为陕西省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宗商品,出口、创汇都占到了全国的50%,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25%,赢得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话语权。

3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风险

3.1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存在信用风险

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中,龙头企业较少,初级加工较多,苹果种植加工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在这些中小型企业中,很少有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制度来约束企业行为,这就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充分、企业素质较差、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往往较弱,这些都会使得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存在信用风险。

此外,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制度化的手段,同时对于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供应链成员又没有很强,使得供应链普遍表现出松散的特征,导致“信誉链”难以建立。这些都导致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了信用风险。

3.2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存在汇率风险

随着陕西苹果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苹果的销售范围已经扩展到国外。随着与不同国家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外币流通量就会不断增多,因而苹果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就会面临汇率变动的风险。然而,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一旦汇率的过度波动,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3.3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存在价格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价格反映最明显的风险是抵押物的风险,抵押物存货价格波动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风险。随着陕西苹果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苹果产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产业的发展,这必然导致企业抵押贷款,而抵押物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和市场环境影响,这样就会使其的价格发生波动。抵押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价格波动幅度决定着供应链金融中面临的价格风险的大小。

浓缩苹果汁是陕西省最主要的苹果加工产品,它伴随着苹果产量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其的销售扩展到国外。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苹果汁的出口量明显缩减,价格急剧下跌,跌速、跌幅创历史最高,直接影响到苹果的生产供应,出现果农大面积砍果树的现象,在此情景下,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价格风险的思考。

4陕西省苹果产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策略

4.1强化苹果产业链各个环节信用建设

(1)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加强考察。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既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检查,还要关注贸易背景和上下游企业的情况。当进行调查,主要是以下详细的调查:第一,审查合同文件的真实性。合同文件,包括发票,提单/运单的票据,企业之间的销售合同等。第二,借款企业的交易历史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借款人的业务和交易对手的交易量稳定,无显著变化,那么借款公司的风险没有显著改变,反之,则借款企业风险状况发生了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第三,需要更多的现场检查。与传统的银行授信业务不同,供应链金融业务更依赖于抵押物,所以银行需要进行企业库存管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实地盘点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抵押品的状况,也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企业接单的情况、生产运营情况、原材料等的库存管理,这都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控制信用风险。

(2)加强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每一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是不同的。在汽车供应链,钢铁供应链等生产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对上游和下游企业实施严格管理,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很好的开展,因此,苹果产业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借鉴汽车生产供应链、钢铁生产供应链的成功经验,建立良好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关系。

4.2苹果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

国际贸易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往往存在汇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的主要三方面是汇率风险敞口的大小、外汇持有期限的长短和汇率波动程度的大小。汇率风险敞口的管理方法主要是进行定额管理,以减小敞口和风险;外汇持有期限的管理主要是坚持远期头寸到期日搭配的原则和外汇资产与外汇债务期限匹配的原则;对汇率波动幅度的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如外汇远期、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对汇率的波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4.3有效减少苹果产业中的价格风险

(1)提高对抵押物的要求。银行要提高对抵押物的要求。首先,需要抵押品的质量合格,具有易变现,价格透明,品质标准化等优点。其次,要求企业提供的抵押物所有权的法律凭证,包括购买和销售合同,出厂合格证,增值税发票,凭证和其他所有权的证据,也需要确保抵押物没有货款,税收等方面的纠纷。此外,在实践中,银行可以要求在同一时间提供存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各种各样的抵押品共同使用,可以将风险分散。

(2)做好商品价值的评估。当库存估值日期和完工时间或商品的购买时间接近,银行可以根据存货的账面价值确定评估值;当库存估值日期和完工时间或商品的购买时间相距甚远,并存在变化较大的市场价格时,银行应采取的市场法评价。

(3)对抵押物进行套期保值。在一些国家,其期货市场较为发达,因此,很多银行就会要求借款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对抵押物进行套期保值,来降低银行风险。在我国,虽然期货市场逐渐发展,但这种模式已经很少被银行使用,事实上,银行可以鼓励客户使用套期保值,而贷款账户和在经纪公司的套期保值账户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银行不仅可以控制价格风险,还可以扩大业务空间。

5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社会意义

5.1创建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由于银行压缩而导致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游和下游企业的融资变得非常方便,对于流动资金的需要持续下降。

5.2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以“团购”的发展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效益比可以得到改善,并呈现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5.3多流合一的实现

供应链金融很好的融合了“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多流。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为确保整个供应链的顺利开展,作为核心企业必须掌握全局,了解其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保持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紧密联系,对供应商的信息及时的了解,以避免造成供应链的中断。

5.4打开了银行开源的新路径

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单单与一个企业有业务往来,还与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有业务往来,因此银行可以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和及时,面临的信贷风险也少得多。供应链金融对银行如此有吸引力主要的原因是,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更有利可图,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加强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市场潜力很大。

参考文献

[1]袁境.西部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发展探析[J].西南金融,2013,(1).

[2]李炎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17).

[3]郑勇.完善陕西苹果产业金融服务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9,(3).

[4]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6).

[5]王军.金融支持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3).

[6]李殊琦.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政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1,(7).

[7]邹武平.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商业会计,2007,(17).

[8]罗元辉.供应链金融与农业产业链融资创新[J].调查与分析,2011.

[9]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10]苏应生.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J].人民论坛,2013,(11).

作者:常娜娜

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2:

供应链金融解决我国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问题的分析

【摘 要】汽车产业具有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汽车经销商的发展通常受制于融资瓶颈。汽车供应链金融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一方面有效地化解了中小汽车经销商的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汽车供应链金融与时俱进,从传统的1+N模式逐步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流程线上化及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模式,并开始向产融结合模式发展,为汽车产业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销售渠道中小汽车经销商运用汽车供应链金融的预付款融资方式来加速资金周转,带动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高效循环,有利于销量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有利于供应链降本增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汽车产业和金融的协同化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难题入手,基于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经销商预付款融资业务操作,提出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预付款融资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中小企业;汽车经销商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加深的环境下,企业协同合作增强且分工日益细化,优化供应链有利于促进整体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高效率循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同时也为银行拓宽了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有利于降本增效,实现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效率高效益的产业模式,形成产融结合良好发展局面。汽车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资金密集度较高和产业链条较长的特点。供应链金融服务于汽车产业链,覆盖上游供应商、核心汽车生产厂、汽车经销商和终端客户并不断延展,一方面通过产融结合为产业链引入高效率低成本的资金而推动其良好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工具激发产业潜力而创造价值。

一、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难题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基于真实的商务贸易和整个供应链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单个企业的风险向供应链各主体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通过做到对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把控,为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某个环节或全部链条提供金融服务,提升效率和创造价值。 供应链金融在经济贸易国际化的趋势下日益变得更加重要, 不仅为核心企业带来高效率高效益的资金,也为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开辟了途径。当前,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重要方针,国家长期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扶持,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践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面临资金、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瓶颈。中小企业资金有限、设备技术不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其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多属于市场竞争激烈商品,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有限。大型国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和财务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多倾向于取大舍小,贷款给大型企业,而避免贷款给中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汽车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处于下游的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供应链金融应用于汽车行业,银行以整车制造厂为中心,基于供应链各主体真实的商业流通,向上游供应商、核心汽車生产厂、汽车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等各主体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在汽车供应链金融中,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真实的交易进行资信捆绑,更加看重企业的交易历史记录、合同执行能力和贸易的连续性,淡化了企业规模、财务报表等中小汽车经销商的弱项,降低了中小汽车经销商的融资准入门槛。这样,汽车供应链金融既可以减轻银行向中小汽车经销商贷款的风险,又可以让中小汽车经销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应的融资,进而促进汽车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可谓一举三得,是当前破解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经销商预付款融资业务操作

汽车供应链金融在实践中多以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为主要资金提供方,融资方式多样化,包含应收账款融资方式、存货融资方式和预付款融资方式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汽车经销商主要采用预付款融资方式获得资金融通,即基于与整车制造厂签订的汽车购销合同,以所购车辆质押的方式获得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作为预付款支付给整车制造厂,并通过终端零售回款来偿付融资。通过汽车经销商预付款方式融资,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基于整车制造厂与汽车销售渠道经销商合作共担风险,为汽车供应链中的销售渠道经销商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中小汽车经销商融资难题,为供应链销售渠道的通畅提供了支撑,通过加速库存车辆周转、增加销量和提升市场占有率,进而促进整个汽车供应链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汽车经销商预付款方式融资业务流程(如图)主要如下:

1.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基于整车制造厂与汽车经销商签署的购销合同和汽车经销商提交的申请资料,为产业链下游的汽车经销商授信,具体金融产品多样,例如:银行承兑汇票或法人透支账户。

2.汽车经销商根据采购计划向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交付一定的保证金获得融资,并作为采购的预付款支付给整车制造厂;

3.整车制造厂根据购销合同、汽车经销商的订单和收到的汽车经销商预付款安排发车。

4.整车制造厂发出车辆至指定仓库,由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指定的第三方物流监管公司来监管完成质押。

5.汽车经销商实现终端销售回款至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指定的账户,并提交释放车辆和合格证的申请。

6.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审核汽车经销商的申请和回款下达释放指令。

7.第三方物流监管公司根据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的指令释放车辆及合格证。

8.汽车经销商均匀回款按时清偿实现授信额度的循环使用。

三、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预付款融资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淡化了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对产业链下游的汽车经销商的单一风险考量,强调了供应链整体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有效地化解了中小汽车经销商的融资困难,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不断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带来机遇。实践中,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并结合先进的金融科技不断拓展金融产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从宏观来看,稳定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技术环境是汽车供应链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苏发展的良好态势中,我国央行今年实行服务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加强监管方式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关注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来支撑整体经济的良好运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整体发展环境良好。我国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转变,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积极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为汽车行业不断注入活力。同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影响和推动着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变革;另一方面也从业务和技术方面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带来挑战和机遇。在国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金融科技标准体系,监管所有金融业务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在普遍采用金融科技创新服务的同时将金融科技融入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的客观情况分别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接受等应对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积极推进产融结合模式下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实现产业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汽车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为汽车经销商授信和提供融资产品服务,除了要综合考虑上述宏观方面因素进行风险管理,还要从微观方面考量供应链金融各资金需求方的资信情况、实际运营、财务情况、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实施科学适宜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金融科技也逐步应用于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全流程业务,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等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实现动态的风险管理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下面结合销售渠道汽车经销商库存融资业务流程来看各个环节的运营和操作风险的管理措施:

1.授信阶段。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一方面关注整车制造厂行业地位、产能发展、经营及财务状况和资信情况等;另一方面结合整车制造厂和销售渠道汽车经销商的商贸关系、厂家推荐及经销商自身主体、运营和财务等情况,为供应链的资金需求方提供融资授信。在此阶段,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大数据管理,实现科学选择客户,并开发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融资支付阶段。经销商获得授信,交付一定保证金获得融资支付给整车制造厂,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单笔审核和信息化结算操作的严格规范化,以及确保电子化交易环境安全来防范风险。

3.融资车辆质押和监管阶段。整车制造厂及时发货,由监管协议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融资车辆的质押和监管,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如下方式规避相关操作风险:(1)融资车辆按照规章操作规范及时入库,存放指定仓库或指定二级网点,融资车辆合格证和钥匙由监管员规范监管;(2)严防融资车辆未经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同意存放非指定仓库或其他非指定地点;(3)监管员提交每日监管日报、定期盘库、规范操作车辆和合格证的监管;(4)监管员实行轮岗制;(5)监管公司管理人员定期巡检和盘库。

4.回款和清偿阶段。汽车经销商实现终端零售回款和赎证,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快捷安全的金融系统平台加强保证金账户资金日常管理、关注均匀回款,并通过监管员释放车辆及合格证操作规范化,以及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到期清偿管理等实现良好的循环授信。

四、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促进多方共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也与时俱进,从传统的1+N模式逐步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流程线上化及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模式,并开始向产融结合模式发展,为实体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汽车经销商通过不断发展创新的预付款融资方式实现经营和资金的高效循环获得收益,同时其销量增长有益于供应链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益于供应链降本增效实现产业升级,有益于商业银行等资金提供方通过金融创新拓展业务范围。汽车供应链金融具有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发展前景。

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原始模式是1+N模式,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根据整车制造廠“1”的信用优势,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N”提供基于整个汽车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整车制造厂处于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汽车供应链金融中担当最重要的角色。在此模式下,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预付款融资为中小汽车经销商提供较低成本资金产品和服务,促进供应链的供产销高效运营,提高订货批量,实现渠道销量增长,提升汽车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结合先进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为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电子化交易和数据的交换,整合汽车供应链的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闭环与资金链闭环的结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供应链的风险。在汽车供应链金融实现线上化后,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对汽车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风险管控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环节,通过线上化方式进行动态管理风险,既有利于及时管控融资风险,也有利于汽车供应链改善运营管理流程,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使库存商品规模科学化和合理化,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一步加速汽车产业生态圈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也随之从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向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化模式。汽车供应链金融生态化具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预付款融资等方式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不断发掘市场潜力,以有效需求引导供给结构合理化,以流程优化提升效率和增加收益,使市场细分化程度加深,淡化融资需求中心化;另一方面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库,促进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高效循环,激活汽车供应链业务,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附加价值,助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目前,汽车供应链金融正在向产融结合模式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技术这些先进的科技应用于汽车产业链,连接着线上和线下业务,是建立高效率和集约型的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平台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汽车产业和金融协同化可持续发展。预付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结合金融科技应用于汽车产业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在拓展需求的同时也引导供给实现均衡发展,有助于实现汽车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紧密结合,资金流推动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高效运转,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实现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沉淀形成新的汽车金融增长点。汽车供应链金融结合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提升汽车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也有利于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明杰.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2017 (33) 119-128.

[2]曹昱亮,高岩.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5(9)88-92.

[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华夏邓白氏、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2017.

作者:康蕊

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3: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200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退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0引言

近年来,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多从政策扶持,例如建立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以及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来缓解这一困境。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方面相对严格,对借款人的要求相对较高,程序复杂,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企业规模不大、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欠缺等原因,导致贷款审核不通过,或者由于以上原因,商业银行会相应上调贷款利率,以至于企业陷入融资约束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业务逐渐发展起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依托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最早源于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之后波特将其发展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供应链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料的采购、到运输加工、分销、销售最终要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是对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包括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和与该企业相关的上下游的多个企业,促进了这些企业之间“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定和顺畅,将金融机构的资金注入到实体经济中以达到资金的高效利用,在银行、企业和产品供应链之间构建一个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2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要求

2.1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深发行由于起步较早,处在领先的地位。除此之外,广发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行也开始逐步开展供应链金融的业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沿海地区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此时,国内商业银行为降低不良贷款利率,在信贷政策方面,相对紧缩;由于传统融资渠道受阻,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蓬勃发展。目前,在国内经营的一些外资银行也纷纷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2.2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还不够完善,相对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商业银行更加注重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信用评级状况来审核并核准授信额度;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贷款额度将依据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的密切程度以及贸易往来的频率来确定,总金额在上述核准的授信额度范围内。我国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类:

2.2.1以核心企业的风险管理为着眼点

在供应链中,与核心企业往来的资金流是供应链中小企业还款的主要来源,因此核心企业的实力是供应链还款的基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对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核心企业经营的好坏,将关系到整个供应链上资金的运作。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商业银行有必要深入了解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行业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增加对行业政策变化的灵敏度。此外,也要对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包括财务方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企业职工以及管理人员素质、企业规模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核心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2.2以供应链的整体风险管理为着眼点

供应链上整体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其中核心企业是否拥有较为强劲的管理团队,是否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关系到整个供应链上企业信用的评级。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某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會导致整个供应链资金断裂,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因此,银行有必要从总体的角度来考量供应链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这是风险控制的前提,也是维持供应链金融良好运作的基础。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控制风险:第一,立足整体综合考量供应链中的运作模式,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做综合全面的评估,严防虚假贸易;第二,确保贸易的真实性,充分了解商品的竞争实力。

2.3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3.1准入门槛以及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商业银行银贷风险的门槛是客户准入,在客户准入中,信用评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风险管理制度大多建立在“合理控制资金流”的基础上,这一风险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贷前、贷时、贷后三个方面。贷前主要包括对贷款公司信息流的调查;贷时主要是对贷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流的审查;贷后主要是跟踪贷款人资金流的去向,有效控制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没有针对供应链特有的性质,来建立与之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目前商业银行采用的“主体+负债”的信用评级模型,其评价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方面仍然不够合理,不能从本质上区分传统的信贷客户和供应链金融下信贷客户评级的优势和区别。

2.3.2供应链内部企业协同性较差

由于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例如自身规模太小、信誉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抵押不足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管理的协同。我国除了少数垄断行业诸如钢铁、通信、汽车等行业优质企业较多,其供应链条相对稳定,其他行业各企业之间的合作极不稳定,这无疑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2.3.3第三方中介机构质量不高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其经营环境不够完善还有待提高;一些小的公司管理团队素质不改,配送技术也还未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此外物流信息的共享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及时为因为提供更新数据。除此之外,第三方机构由于管理团队素质不高、对市场敏感性不高,在运营中可能会出现仓储租赁手续不全、质押不规范以及一些原因,而致使银行的经营风险上升。

2.3.4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产品过于单一,还未能找到一种能为全部企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产品。在供应链金融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比较先进,例如:实现了信用证贸易中,银行以及买方的单证处理;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等服务,为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便利,最大限度的为银企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便利。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银行金融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信用凭证、应收票据的确认方面大多人工确认为主,还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一现状无疑增加了银行运营的成本,同样也增加了操作风险。

2.4供应链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2.4.1运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增进供应链内部中小企业信用

供应链金融的运用在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上上功不可没。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靠山,合理利用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将“互联网+”融入供应链金融,把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信息数据化,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这样既为银行考察贷款企业的资信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贸易信息的时效性,杜绝了中小企业采用不正当当手段获取贷款的可能性,最大可能的规避了逆向選择的风险,提高了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4.2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主体准入审核制度加强对核心企业的审核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增长速度放慢,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正在经历转型的重要时期,银行频频发生不良贷款的情况,其中中小企业占很大比例,极大的打击了银行同意贷款的意愿,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获取有关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资信水平以及财务状况的渠道有限,仅有的信贷“三查”只能依靠人工,耗时耗力,效果不佳,银行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无法保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以及融通仓融资等方式虽说解决了中小企业资信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提高解决的效率那就更加完美了,商业银行应建立系统的审核制度,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市场行情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打分并实时监督。核心企业是商业银行判断供应链是否强劲的重要依据,商业银行在对贷款业务进行审核时,要将核心企业列为其审核的重点,将核心企业的授信业务延伸,在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占用核心企业的额度,以此来约束核心企业作为风险的承担着。

2.4.3健全法律法规,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

政府应对更好的管理中小企业,完善并创造性的提出了很多管理办法,大量真实有效的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财务状况都掌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手中,例如国家的税务、社保、商检、房产管理等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服务企业,如供水、供电等,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银行征得中小企业的授权,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查阅其部门内部数据库,搜集与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有关的第一手资料。另外,银行还应该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共享信息承诺书,承诺合法合规使用上述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相关信息,可以有效的帮助银行简化审批程序,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4.4大力发展物联网,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运行

物联网即通过传感器装置将所有物品连上网络,生成一个庞大的物流信息数据库。将物联网融入供应链金融,以网络物流信息为基础,利用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双向信息传递,能够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级。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银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好的实时监控存放在仓库的抵押物品,随时掌握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入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并实行信息共享,对用于融资抵押的货物或者标的物品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企业、第三方物流监管方以及银行都可以通过物流数据库随时监督动产的状态和变化,杜绝中小企业恶意串通物流企业骗取贷款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曾小燕.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J].商业评论,2012,(1).

[2]何昇轩,沈颂东.基于第H方b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东南学术,2016,(3).

[3]汪小华.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及控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5,(12).

[4]黄静思,宋河,宋新红.供应链金融贷款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2).

作者:张玲

上一篇:私企行业成长与金融危机论文下一篇:国际寿险投资证券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