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监理细则

2022-07-11

第一篇:农田建设监理细则

重庆市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细则(试行)

一、总则

(一)为切实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现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和重庆市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实际,制定本细则。

(二)凡国家立项投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各区县(自治县)、科研院校、设计及咨询等单位,均须按本实施细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二、综合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1.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灌溉保证率80%以上,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总体经济效益增加12%以上。

2.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其总体布局排沟原则上纵向布置,间距150~200米;灌渠沿纵横布置,纵向间距150~200米,横向间距100~120米;耕作道原则上纵向布置,路面宽1.6~1.8米,间距150~200米;生产便道原则上横向布置,路面宽1.0~1.2米,间距100~120米。原则上沟、渠、路应同时搭配。

3.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丘陵区农田林网主要布设在河道、道路两旁,以绿化树种为主。在坡耕地、田边地角和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木。

4.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5.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在丘陵山区,每个项目区面积不低于10000亩,可由2~3个相邻地块组成,每个地块面积不小于3000亩。

(三)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坝地基本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果园化。

(四)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每个项目区设置一至两块,标识标牌应设置在项目区内视野开阔、交通方便、人流量较大、醒目显眼、工程规模相对集中的地方,标识牌的制作要统

一、规范、实用,包含项目区基本情况、总投资、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单位、管护运营单位、监督举报电话和方式等基本信息。

三、水利措施标准

各项水利措施建设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一)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我市地面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田应在75~85%之间,旱地应在70~80%之间;喷灌、微灌设计保证率应在85~95%之间。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道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提灌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渠道衬砌应坚固、实用、美观,连接平滑,转弯半径符合水利规范标准,抗冻性能好;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固定管道长度合理设定,水泵、管道、出水口等综合配套,便民利农;在有条件且农民群众有积极性的地区,积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高项目区节水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6.灌溉条件较差的旱地,应采取农艺、工程等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蓄水保墒、地膜(秸秆)覆盖、选用抗旱品种、施用抗旱保水剂、深松技术等,各项措施符合技术规范。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建立小型蓄水工程,即根据降雨、地形、耕地等条件,合理布设小型塘坝、蓄水池等工程,做到坚固实用。

7.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水稻田推广“薄、浅、湿、晒”模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严重缺水的旱地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模式。

8.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二)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按10年一遇进行设计。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5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地1~3天暴雨1~3天排除;水田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合理配套,规格布局协调,设计标准参照灌溉系统,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排水工程的过水断面最大流量应小于5立方米/秒。

(三)建设标准。

沟渠使用年限为20年以上。灌排沟渠过水断面应水泥抹面砂浆强度大于M10,底砼强度大于C20,厚度8~10厘米。断面可为矩形、梯形,均采用块石或条石砌筑,标号不低于M30号,侧墙宽度不能低于40厘米,高度1米以下按0.3系数进行放坡。

四、农业措施标准

(一)农田工程。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田(地)块要以田间道路和沟渠为基准结合土地整形等措施形成格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

2.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米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配套完善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二)土壤改良。

1.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深松技术等措施,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2.改造瘠薄地要加厚土层,达到50厘米以上,其中耕作层达到20厘米以上。 3.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田的复种指数在2以上,土的复种指数在2.5以上。

(三)良种繁育与推广。

在有条件且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 项目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四)农业机械化。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平坝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五、田间道路标准

(一)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道路分为干道、支路两级。干道分机耕道和耕作道:机耕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路面采用砂石等材料硬质化;耕作道要与机耕道或乡村公路连接,采用砼等硬化。支路即生产便道,要与干道、田间院坝相连,采用砼等硬化,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田间道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二)工程布置。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突出节约土地,建设标准合理实用。机耕道原则上要形成环路,间距500米以上;耕作道原则上纵向布置,间距150~200米;生产便道原则上横向布置,间距100~120米为宜。机耕路路基宽度不大于4.5米(含路肩、路沟),耕作道宽1.6~1.8米,生产便道宽度1~1.2米。

(三)建设标准。田间耕作道使用年限20年以上。机耕道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片石层厚度25厘米以上,泥结石层厚度8~10厘米;耕作道和生产便道路面硬化砼强度达到C20,厚度8~10厘米。路面应平整、美观、耐用。

六、林业措施标准

(一)因地制宜地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三)人工造林树种一般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速生丰产林木和具有观赏价值的绿化树,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七、科技措施标准

(一)技术推广。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

(二)技术培训。

1.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插、机耕和机收,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

2.要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及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扶持农技服务组织。 在有条件且需要的项目区,积极扶持现有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其购置仪器设备、补助适量服务经费等方式,明确其在项目建设中的具体任务,并严格进行考核。

第二篇:陕西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有权对侵占、破坏保护区的基本农田以及其他违反《条例》和本细则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二章划定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处山区的偏远乡(镇),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可以按照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方案直接组织实施。

第五条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高产、稳产田;

(二)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商品粮、棉、油及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

(四)经过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专业菜田;

(六)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和良种繁育基地;

(七)非果树优生区的果园;

(八)其他需要予以保护的耕地。

第六条划入保护区的耕地,视其生产条件和地力水平分为两级:

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一级基本农田;

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或者经过改造,可达到中、高产水平,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二级基本农田。

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列为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地的保护重点。

第七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界线,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按控制指标以乡(镇)为单位具体划定。

第八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以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报送下列资料;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汇总表;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登记表;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比例尺:1:10000或1:25000);

(四)基本农田保护的规章制定。

图表内容,由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九条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建立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后,由地区行署或市人民政府组织验收。

第十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不得擅自改变原承包者的承包经营权。

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原有的非农业生产性的构筑物应当进行登记,有条件的,应当逐步搬迁或拆除。

第三章保护

第十一条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应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呈报表》,经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土地管理部门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申领《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时还应持有下列文件: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申请表或预约用地申请表;

(三)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以下简称造地费)预交协议。

第十二条省土地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

建设用地单位在领取《基本农田占用许可证》后,方可按《陕西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与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经批准征用、占用保护区内基本农田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缴纳税费外,还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缴纳造地费。造地费标准为:

一级基本农田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80%至100%,二级基本农田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60%至80%。

第十四条兴建电力、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占用保护区内基本农田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免造地费。

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菜地,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免缴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

第十五条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下列行为:

(一)建窑、建房、建坟和其他非农业生产性构筑物;

(二)排放、堆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和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

(三)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其它化学药品;

(四)闲置、荒芜耕地;

(五)破坏或擅自移动、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保护标志(界桩、界牌)和水利排灌系统、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

(六)擅自挖砂、采石、采矿、取土;

(七)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

第十七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或者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并建立档案。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环境质量与发展趋势报告。

第二十条修建铁路、公路、电力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其他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对基本农田有直接影响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征得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的同意。

基本农田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期投入使用。基本农田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部门验收。

第二十一条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肥料和作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二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采取措施,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理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

(二)基本农田的等级;

(三)保护措施;

(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奖励与处罚。

农业承包合同应当载明承包农户和专业队(组)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责任。

第二十四条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主要由造地费、荒芜费、耕地占用税构成。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新的基本农田开垦、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土地管理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造地费中,各提留2%的业务管理费,用于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因水土流失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变化的,由乡(镇)逐级上报原批准机关予以调整。

第二十七条基本农田批准占用减少后,地区行署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调整补充,保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相对稳定。

二级基本农田经过建设、改造,建成“吨粮田”、“双千田”或旱作高产粮田的,应调整为一级基本农田。

非果树优生区的果园通过果树更新,应逐步退果还粮。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八条因生产和建设对保护区内基本农田造成破坏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造成破坏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恢复,并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四条,向遭受损失的一方支付土地损失补偿费;无法恢复的,按《土地复垦规定》第十二条第

一、二款处理,并按本细则第十三条规定,缴纳基本农田造地费。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批准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的单位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占用的土地,按非法占地处理;由此给用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各人个造成损失的,批准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赔偿。

第三十条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超过一年未使用的,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征收相当于征地费用或出让金总额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逾期未缴纳土地闲置费的,除按期追缴外,并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承包经营权。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细则规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厂、建窑、建坟或者擅自挖砂、采石、取土、开挖渔塘,严重毁坏种植条件以及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并处被破坏耕地每平方米15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五条

(二)、

(三)、

(五)项规定,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陕西省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责令直接责任者限期治理,可以并处造成经济损失二至三倍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向基本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或者城市垃圾、污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造成经济损失的一至二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阻碍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或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基本农田破坏的,对负责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农田建设

苏桥镇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苏桥镇召开专题会议精心部署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苏桥镇2012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田间工程、中低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石粮河治理、灌区整修和坑塘改造。一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纳入政府重要日程。继续推行工作区领导负责制和相关部门责任制,班子成员深入一线,了解情况,靠前指挥,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加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巩固中低产田改造基础。 三是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供水新格局。特别要重点抓好供水水源工程建设,有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全方位提升乡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四是要加快实施石粮河流治理项目,全面提升河流防汛保安能力。五是要强化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确保我镇“十二五”期间在全县率先实现全域灌溉。 苏桥镇2011年完成清潩河500米清淤工程并对滹沱水闸进行了全面的改造。2012年计划投资1000万对石梁河进行全面治理;南水北调工程从后王至曹寨15公里开工建设;岗于、口上、湾胡、中许、冯庄实行安全供水。

(联系人:苏桥镇党政办 郭威18237490668)

第四篇:高产农田建设农机总结

高产农田机械化耕作优化情况总结

高产农田建设是开展土地规划,增加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增收的重大举措。做好高产农田建设工作,对完善本地区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进行农业耕作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土壤质量、提升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下面就高产农田创建中农机作业优化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现阶段耕作流程的总体设计

近年来,在高产农田建设中,农机作业方面通过作业程序的优化、新型农机耕作技术的引进、新机械的推广等等工作提升了针对作物高产栽培的服务能力。并完善了适应于本地区生产环境的农机作业技术集成,以此来推动高产良田的建设和推广。

1.1不同茬口的耕作流程的设计

1.1.1“三夏”麦、稻换茬整地的耕作流程设计

麦子收割秸秆切碎就地抛洒——灭茬机二次灭茬——精量追肥——重耙碎土——联合整地机破垄碎土平整地块——筑埂(田间灌水)——水田耕整碎土埋茬——水田地表精平(达到水稻栽插和直播条件) 1.1.1“三秋”稻、麦换茬整地的耕作流程设计

水稻收割秸秆切碎就地抛洒——灭茬机二次灭茬——铧犁耕翻——耙地碎土——精量追肥——联合整地机破垄碎土平整地块——旱田地表GPS卫星自动精平——双旋耕复式播种机——(镇压平整)——开沟开沟 1.2耕作各流程的作业工艺设计 1.2.1稻麦秸秆切碎抛洒的作业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全部秸秆成碎段状在茬地表面均匀抛洒,为后道作业创造条件。 机械选型:约翰迪尔3518CTS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功率205马力,轴流式分离清选滚筒尾部加装定、动刀排和扇形导向抛洒装置。

工艺设计:秸秆经轴流滚筒分离后被切成8-10厘米的碎段,通过扇形导向装置向机后茬地抛洒,一次完成“谷物收获、秸秆切碎、秸秆均匀抛洒”作业。 1.2.2灭茬机收割后二次灭茬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在收割机收获后将剩余的根茬切碎铺撒均匀,。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75马力),配备河北圣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1JQ-125型秸秆切碎还田机。

工艺设计:灭茬机组沿农田纵向往复接行作业,作业时要求机具前后左右调整至水平,刀片不入土作业,保证作业转弯时粉碎刀组离地20cm,使用低档粉碎,严禁高档,完成“灭茬机收割后二次灭茬”的作业流程。 1.2.3茬地耕翻秸秆根茬覆盖还田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利用耕地翻转的土垡,将秸秆与根茬覆盖在耕层的下部,实现全部还田,减少耕层上部秸秆数量,保障作物出苗,加快秸秆腐烂分解。采用高柱半悬翻转犁,避免犁体堵塞,顺利接垡往返作业,保持地块耕后平整,中部不留重叠的垄垡或大垄沟,并减少机组田间空行程,节约油耗,提高工效。 机械选型:约翰迪尔8260R型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60马力),配置贝松SPML9型液压翻转7铧犁(2.1-3.5工作宽幅)。

工艺设计:根据水稻、麦子的不同秸秆量,控制耕深25-35厘米,利用半悬犁左右犁体翻转换向,顺序接垄往返耕作,进行深耕、翻垡、覆盖秸秆与根茬作业,完成“茬地耕翻秸秆根茬覆盖全量还田”的作业流程。 1.2.4耙地破垄碎土平整地块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切坡垄条,耙碎土垡,粗平地块,形成耕层土块下大上小、地表基本平整。

机械选型:约翰迪尔8260R型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60马力),配置牵引式XL型64片液压圆盘组合重耙。

工艺设计:控制耙深15厘米,避免将埋下的秸秆带起,进行破垡、碎土、平垄、平地作业,完成“耙地坡垄碎土平整地块”的作业流程。 1.2.5联合整地机破垄碎土平整地块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机具工作时前置缺口耙与后置圆盘耙对土壤进行松、碎作业,将秸秆与根茬覆盖在耕层的下部,实现全部还田,减少耕层上部秸秆数量,保障作物出苗,加快秸秆腐烂分解,随后平土版对土壤进行平整,碎土辊进一步对土壤破碎和镇压,使地表基本平整,同时被抛洒的小土块和细土粒落到地表,从而隔断地下水蒸汽,形成上虚下实的理想种床。

机械选型:约翰迪尔7830型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05马力),配置力士1ZL型联合整地机(4.5工作宽幅)。 工艺设计:控制耙深12厘米,避免将埋下的秸秆带起,进行破垡、碎土、平垄、平地作业,完成“耙地坡垄碎土平整地块”的作业流程。 1.2.6旱田地表GPS卫星自动平整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旱田地表整体刮平,平整精度最大可达2厘米。

机械选型:进口约翰迪尔7830型轮式拖拉机,配置北京天宝GPS卫星平整系统(刮土铲4.5米)。

工艺设计:重耙作业后进行卫星平整,机具进地后首次粗平,采用绕圈获取地块高低数据,开启自动平整系统,采用自由绕圈作业达到作业要求,完成“旱田地表激光自动平整作业的工艺流程”。 1.2.7水田耕整平地埋茬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细碎水田表层12-15厘米深度的土块,表层的秸秆被埋压,地表进一步平整。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国产姜堰悬挂式3.4米水田耕整机(配装埋茬机短刀齿)。

工艺设计:控制耕深12-15厘米左右,田边地角耕整到位,沿底边绕行作业至地中,完成“水田耕整平地埋茬作业的工艺流程”。 1.2.8水田地表精平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水田地表整体刮平,高度差不超出2-5厘米,满足水稻直播或栽插的地块平整要求。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自主研制的悬挂式“跃翼SPZ-8000型液压水田平整机”工作宽幅8米。

工艺设计:通过悬挂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刮板的整体高度,有液压控制刮板的角度,沿底边绕行至地中,完成“水田地表精平作业的工艺流程”。 1.2.9旱地耕整碎土平整地块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经过作业将旱地表层10-12厘米的土层细碎为3厘米左右的土块层,地表土层进作业后进一步平整。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国产姜堰悬挂式3.4米旱地耕整机(配装旋耕机标准刀齿)。 工艺设计:控制作业深度在10-12厘米,沿地边绕行耕整作业至地中,将表层的土层,耕整成土块中径3厘米左右、地表平整的细土层,完成“旱地耕整碎土平整地块作业的工艺流程”。 1.2.10镇压平整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表层土块细碎,适当压实,地表进一步平整,增强保墒作业,有力于麦子机播和出苗。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自主研制的牵引式“跃翼ZYQ—4500型液压旱地镇压机”,工作宽幅4.5米。

工艺设计:液压操纵放落镇压滚筒,沿地边绕行镇压作业至地中,宽幅镇压作业消除拖拉机轮印的影响,提高地块平整效率,完成“镇压平地作业”的工艺流程。

1.2.11精量追肥作业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肥料能够均匀撒在地表上,减少肥料的浪费率,增加肥料使用效率,有利于降低成本。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7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自主研制的牵引式“跃翼7200型撒肥机”工作宽幅7.2米。

工艺设计:液压控制撒肥箱向两边展开,有运输状态(4米)变为工作状态(7.2米)。沿地边绕行至地中,均量撒肥有效的减少肥料的重复使用,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完成“精量施肥作业”的工艺流程。 1.2.12筑埂的工艺设计

效果设计:利用筑埂机在田间将泥土堆积成一条高40厘米左右的田埂。 机械选型:国产约翰迪尔654型轮式拖拉机,配置自主研制的悬挂式“动力镇压型筑埂机”。

工艺设计:机具行进到筑埂位置后,前部犁铲将泥土堆积排向后部压紧轮,压紧轮自有动力,镇压成形效果显著,完成“筑埂作业”的工艺流程。

二、新型耕作机械的引进与使用 2.1联合整地机

该机具由徐州凯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是新一代的整地机械,能够代替圆盘耙、缺口耙、镇压辊等传统整地机具,机具工作时前置缺口耙与后置圆盘耙对土壤进行松、碎作业,随后平土版对土壤进行平整,碎土辊进一步对土壤破碎和镇压,同时被抛洒的小土块和细土粒落到地表,从而隔断地下水蒸汽,形成上虚下实的理想种床。本机具有多个功能部件组合作业,作业质量好,效率高,维护修理便捷,经济效益显著。 2.2双旋耕复式播种机

双旋耕复式播种机主要由旋耕碎土机构和施肥播种机构组成,整体采用悬挂式运输,牵引式作业。是在老式播种机的基础上增加双旋耕机构改进而来,融合了旋耕碎土和播种作业两道工序。采用双旋耕覆土播种机进行作业,减少了作业程序,节省作业成本,节约作业时间,提高作业质量,达到经济、高效、稳定的效果。

2.3激光土地平整系统

本系统由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激光控制器、刮土铲组成,使用205马力拖拉机牵引。采用独立液压油箱,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提供机油泵动力,在不对拖拉机改造的情况下实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自动平整最大高度差:0.4米;耕地平整精度可达2厘米;犁后地平整工作效率:40亩/小时;耙后地平整工作效率:60亩/小时。

2.4 GPS卫星自动驾驶系统

采用搭载了GPS卫星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可以进行播种、开沟、施肥等作业,减少了“重漏”和“空跑”现象,不仅大幅提高了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而且大大减轻了驾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导航光靶上设定车辆行走线,设置导航模式(直线或者曲线)。通过接收基站差分数据,实现厘米级的卫星定位,实时向控制器发送精确的定位信息。方向传感器实时向控制器发送车轮的运动方向。导航控制器根据卫星定位的坐标及车轮的转动情况,实时向液压控制阀发送指令,通过控制液压系统油量的流量和流向,控制机车的行驶,确保机车按照导航光耙设定的路线行驶。 2.5精量施肥机

本机具是自行研发的专利产品,高2.5米,宽4米,有效工作宽度7.2米。采用双箱错位结构设计,同时增大肥料携带量及单位撒肥面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配备液压系统及撒肥箱滑动收缩结构,撒肥箱可以分别控制,增加了道路通过性和使用灵活性更加便于运输。使用传动系自动咬合装置,方便驾驶员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劳力等优点。采用精量施肥箱,不漏施、不重施、施肥均匀,可根据农技要求调整施肥量。

三、新型耕作技术的引用 3.1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就是利用还田机械将秸杆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公司经承担的上海市科技兴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卫星导航驾驶的大马力拖拉机及保护性耕作机械》。主要实验内容为引进国外卫星导航大马力拖拉机及耕作机械,开展“卫星导航驾驶”、“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利用”、“免耕播种机的适用性考证”的耕作试验,探索形成保护性耕作工艺技术规范。我们体会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先进耕作机械及先进的作业工艺,是建设高水平的实施农业粮田的必要条件;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稻麦秸秆还田问题,杜绝秸秆焚烧,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农作物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再利用,提供快捷有效的采集技术。是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利国利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善举良策,须大力推广和应用。 3.2农机复式作业技术

农业机械是先进农艺技术的载体,满足农艺技术要求的机具是先进的农机具。近年来,本公司深入开展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重视开发、研制和引进适应本地需要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由过去单项机械化作业向复式作业全程机械化转变,向农机化要效率、争效益。相继推广的打谷场复式翻晒机、双旋耕复式播种机、联合整地机等等都是由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不断发展的标志。农机具一次作业项目的多少,是衡量农业机械是否有效合理利用,效能是否得到最大发挥的重要标志。复式作业机具以悬挂式通用机架为结构基础,根据作业需要配置不同工作部件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复式作业机具为“一架多具”,因此有多种功能,如联合整体机可一次完成深松、旋耕、灭茬作业,而传统的农机具每次只能完成一项作业。复式作业机耕地后土壤细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一次整地作业(对旱田施行镇压保墒),田块就可以达到播种或插秧的农业技术要求。复式作业机不仅可减少机器进地次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由于深松、旋耕后土壤密度减小,可显著增强土壤抗旱保墒能力。并且由于复式作业机可减少机具进地次数,因此降低了燃油消耗,有效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第五篇:农田水利建设回复

关于丁志坚等委员提出《关注学生安全、农田水利

建设、维护公路将设和成果》建议的答复

2011年10月10日政协于都县委员会办公室转来丁志坚等委员《关注学生安全、农田水利建设、维护公路建设成果》的提案,我局认真调研,针对桥头乡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给于答复如下:

一、桥头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桥头乡仅有3座小(2)型水库分别是愚公水库、东坑子水库、黄泥坑水库;2009年进入《于都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灌溉面积200亩以上的灌区有7处,分别是愚公水库灌区、东坑子水库灌区、黄泥坑水库灌区、江背水陂灌区、水背水陂灌区、固石水陂灌区、朱屋水陂灌区、中石水陂灌区;灌溉面积200亩以下的灌区共有14处。桥头乡耕地面积8370亩,其中水田7117亩,旱地854亩全依靠上述水利工程供水灌溉。桥头乡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库存在安全隐患,水陂破损,渠道老化、淤塞、倒塌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仅有0.4,因此桥头乡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需要长远、持续的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

二、近几年农村水利工作情况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我县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作。2008年我县发改委、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扶贫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办、气象局联合编制了《于都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执行,并上报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等部门,为我县农田水利工程申报项目奠定了基础。2008年安排小农水资金16万元愚公水库干部进行了维修。2010年桥头乡愚公水库灌区被列入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122.6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2.7万元,主要用于愚公水库主干渠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渠道整治5.24km,渠道衬砌

2.73km。多次安排资金对3座水库进行维修险险。

三 “十二五”期间农田水利工程计划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发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7月8-9日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桥头乡共有3座小

(二)型水库,根据省水利厅赣水利建管函字[2011]62号文件,都已列入规划内重点建设小

(二)型水库。黄泥坑水库计划安排在2011年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完成项目招投标,近期将开工建设。愚公水库和东坑子水库的维修加固项目计划安排在2012年进行除险加固。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进入规划的7座200亩以上灌区进行维修改造;对200亩以上灌区建议受益村民采取“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先干后补”的形式,农民投得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形式进行维修。各级政府已出台“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建议各水利工程受益村委会学习银坑镇梅屋水库灌区、新陂乡红旗陂灌区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组建“灌区农民用水协会”,指定专人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以保证长效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于都县水利局

2011年10月18日

上一篇:凝心聚力智慧管理下一篇:农业旅游园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