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生理特点及注意问题

2022-09-12

目前, 解释运动技能形成机制主要存在三种理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条件反射理论, 信息论与控制论, 自组织理论。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 条件反射的生理学机制, 是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 而运动技能被定义为“系列化的运动条件反射”,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复杂、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过程[1]。因此按照巴甫洛夫学说, 一般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相互联系、相互交错但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即 (l) 泛化阶段; (2) 分化阶段 (分化系指时间和空问上的区分) ; (3) 巩固阶段; (4) 自动化阶段。体育运动中任何一个项目, 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一个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因此, 将阶段训练原理引入足球项目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指导,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一、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阶段特点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需要精确地调控肌肉的能力, 是在运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的随意运动行为, 是一组通过学习而获得、通过记忆而强化的相关肌肉群的顺序收缩活动[2]。

从生理学的本质看, 运动技能得的形成过程, 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建立运动的动力定型。运动技能的形成总是要经历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连续变化的过程。在日常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可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 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这四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 互为因果, 不可分割, 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技能运动项目, 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技能要求很高, 因此在足球教学和训练中, 引入阶段性学习理论,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 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分阶段进行, 势必会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二、足球教学中泛化阶段的特点及教师注意问题

泛化阶段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 此阶段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生动作僵硬, 不协调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较多, 动作顺序容易混乱, 动作技能完成的成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理因素造成:泛化阶段神经兴奋性较高, 分化抑制不完善, 肌肉的协调性较低, 兴奋与抑制尚未定型, 两个信号系统尚未建立起固定的、选择性的联系。

由于学生分化抑制尚不完善, 在足球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1) 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步阶段, 教师应当以简明的语言和规范的示范向学生讲解运动技能, 此阶段不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要求学生对运动技能有初步认识。如讲授脚内侧传球时, 只将动作分成5个环节, 如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踢球部位、身体随前, 教师将动作向学生分解示范,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此时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对动作细节不做过多要求。 (2) 在模仿过程中多肯定和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加强本体感觉, 建立自信心, 消除害怕出错心理和防御意识。例如, 在教授脚内侧传球时, 如果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此技术时, 学生心理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 害怕做错动作被老师批评,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多鼓励学生, 多说“加油”, “不错”, “真棒”鼓励之类的词, 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

三、足球教学中分化阶段的特点及教师注意问题

分化阶段学生的动作主要表现为, 动作基本正确, 可以连贯完成, 开始注意动作细节, 逐渐协调, 动作主次环节可以清晰划分, 但受外界的干扰和刺激, 错误动作容易重复出现。主要原因是由于, 大脑中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集中, 抑制过程强化, 使得大脑皮层的抑制转换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稳定和准确, 运动顺序开始初步建立起来, 反馈调节能力增强, 两个信号系统建立了选择性地联系。

在足球实践教学中, 针对泛化阶段的阶段性特点: (1) 教师应当利用正确的示范和简明的语言, 强调动作完成的细节, 对动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学生的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 教师要进行严格地纠正, 防止学生错误动作定型。例如, 在讲脚内侧传球时, 要求学生支撑脚站在球侧方;踢球时, 摆动腿要求大腿带动小腿, 在脚触球瞬间小腿加速摆动发力;踢球时, 用脚的内侧部位即 (跖趾关节、舟骨、跟骨) 击球的中后部;踢球后身体要随前等, 对传球动作提出明确的要求, 有利于学生将正确动作定型。 (2) 加强学生的意义建构意识, 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动作的规律, 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如,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互联网上下载相关技术视频, 通过视频的重复播放, 强化学生的大脑抑制过程, 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四、足球教学中巩固阶段的特点及教师注意问题

巩固阶段学生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动作更加准确, 优美, 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 学生不必有意识的控制动作也能做出来。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动作也不容易受到破坏。同时由于身体内脏的活动与动作配合的很好, 完成动作时也感觉到轻松自如。

在此阶段应当注意: (1) 当运动技能发展到巩固阶段, 并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 还要不断加强动作的难度和强度, 精益求精, 不断提供动作的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巩固和完善。例如, 在足球教学中, 脚内侧传球动作准确, 且基本定型后, 要对传球的准度和远度以及在对抗下传球精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练习一些快速移动中的传球等。 (2) 掌握运动技能后, 如果长时间不进行练习, 之前形成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 而且动作技术越是复杂、难度越大, 技能也就消退得愈快。因此, 在此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加强重复练习外, 还要辅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的学习, 在足球实践教学中, 实践课之余, 要多穿插一些理论课, 向学生讲授一些技战术理论知识, 将技术和战术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技术, 例如, 在讲解脚内侧传球时, 说明此技术特点是力量较小, 易掌控, 渗透, 常用于一些局部进攻和防守战术。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强化学生意义建构,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加速动作的自动化过程。

五、足球教学中自动化阶段的特点及教师注意问题

自动化阶段其生理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基本一致, 完成动作时感到轻松自如, 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动作可以由大脑兴奋性较低的区域完成, 同时第二信号系统可以脱离低信号系统束缚, 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有效调节身体的活动。在足球实践教学中, 应当注意: (1) 当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经常不能传导到第二信号系统中, 如果动作发生轻微的错误变化, 也很难察觉, 而且一旦察觉错误动作已经固定, 因此在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 仍要不断检查动作的质量, 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如, 长时间练习后, 脚内侧传球动作基本定型, 但由于训练中经常随意出脚, 不固定脚型, 容易形成错误动作定型, 一旦形成, 很难再次纠正。 (2) 在实际教学中, 讲究精讲多练, 以练为主、想练结合, “精讲多练”,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裕的练习时间, 加速动作自动化进程, “想练结合”,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强化对动作的理解, 有利于完善自动化过程。

六、结论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总是要经历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连续变化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将这个过程划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4个阶段, 并应用于足球实践教学这样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足球实践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特点及注意问题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足球实践教学中, 根据不同阶段人的生理特点, 可将技能学习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而且对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不同的要求。 (1) 泛化阶段由于分化抑制不完善, 学生动作易出现错误, 在教学中以模仿练习为主, 不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2) 分化阶段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集中, 动作基本正确, 但受外界的干扰, 错误动作容易重复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错误和多余动作进行修正。 (3) 巩固阶段学生动作更加准确, 优美, 应进一步提高动作练习的质量和强度。 (4) 自动化阶段是指达到自动化的动作可以由大脑兴奋性较低的区域完成, 但动作的质量敏感度降低, 容易出现细结错误, 在教学中强调动作的质量。

关键词:足球教学,运动技能,阶段特点,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 石炜.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2) :85.

[2] 田聚群, 邵伟, 王晓飞.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与阶段性特征[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 (1) :27.

[3] 马启伟,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 张力为, 褚跃德,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5] 欣果实.运动技术学习的突变模型[J].体育科学, 1991, 10 (6) :31-33.

上一篇:试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下一篇:交通道路所至多发伤417例院前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