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烟草协作机制

2022-06-29

第一篇:公安烟草协作机制

协作机制

高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与高州市烟草专卖局

专卖办公室工作协作机制

为有效打击制售烟草的违法行为,维护烟草专卖市场的秩序,经高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与高州市烟草专卖局专卖办公室协商,订立如下工作机制:

一、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与烟草专卖局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主要研究解决烟草制品打假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协商制定相应对策,部署下一步工作,总结烟草制品打假工作情况。

二、信息互通制度。烟草部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公安机关及时向烟草部门反馈案件查处的情况,包括案件的受案、立案、呈捕、移送起诉以及撤案等情况。对重大案件及时向政府汇报。

三、政策研究制度。对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在证据认定、法律适用、定性处罚等方面,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有利维护烟草市场经营秩序,惩处违法犯罪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市烟草制品制售假特点,针对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等各环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适用法律的指导性意见。

四、加强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制度。针对各地农村城镇的特点,广泛运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

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对重大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查处及审判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宣传报道打假行动中的先进事迹和个人,激发广大群众和执法人员的斗志。

五、月联席工作制度。高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与高州市烟草专卖局定期或不定期联合对高州境内容易隐藏制假窝点的果园、农场、废旧厂房进行盘查。高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和高州市烟草专卖局共同与辖区内果园业主签订卷烟打假责任书的工作。

高州市公安局高州市烟草专卖局 经侦大队专卖办公室

二0一二年一月十日

附联络员名单:

第二篇:涉烟案件查处协作机制

XX公安局、XX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机制的通知

各部门:

《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机制》已经XX公安局、XX烟草专卖局共同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机制

XX公安局 XX烟草专卖局

XX年XX月X日

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机制

为加强对涉烟案件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沟通信息,规范案件移送,建立长期的监督协调机制,加大对涉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顺畅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XX公安局、XX烟草专卖局共同研究,特制定本工作机制。

一、指导思想 建立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机制是实现及时、准确、有力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的重大举措,涉烟违法犯罪案件行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查处难度大,加强公安机关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效衔接,有利于统一认识和排除干扰,有利于提高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县公安局、县烟草专卖局成立联合查处涉烟违法案件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局长)

副组长:XX(X)、XXX(XX)、

员: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县烟草专卖局专卖管理科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烟草专卖局,XX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联络员三名(XXX)。联络员责任如下:

(一)根据工作需要和单位领导安排,加强与其他单位联络员的沟通和联系。

(二)负责联系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查处涉烟违法犯罪案件的协作及案件移送工作。

(三)具体负责信息通报工作。

(四)就本部门查处涉烟案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向其他部门及时进行咨询。

三、联合执法

(一)对案情复杂,影响重大的涉烟违法案件,公安机关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案发当日组成联合调查组,按照各自的职权立案调查、落实。

(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案情复杂、疑难,性质难以认定的案件,可以书面向公安机关提出咨询,公安机关应当认真研究,在7日内书面答复意见。

(三)公安机关或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单独查处案件过程中,发现有涉烟案件可能涉嫌犯罪的,可以商请对方执法部门提前介入,被通知到的执法部门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派员赶到案发现场开展联合调查取证工作,城区在接到通知后XX分钟内到达现场,城乡结合部在接到通知后XX分钟内到达现场,乡镇在接到通知后XX分钟内到达现场,边远乡镇在接到通知后在与联络员约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但不超过XX分钟)。

(四)在办案过程中,公安机关认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采取扣押、传讯等措施,并依法立案侦查;认为违法数额小,也应当对违法人员、涉案物品进行适当控制后,当场移交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四、案件移送

(一)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按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办理。

(二)公安机关对所发现的涉嫌涉烟违法犯罪案件,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条件,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相应退回案卷材料。

五、其他规定

本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机关规定不一致时,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机关规定为准。

第三篇:流动人口协作管理工作机制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机制,计生办和派出所、工商、卫生院、住建、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完善了部门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机制。

合理定位,确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原则。按照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的要求,我镇计生办和派出所、工商、卫生院、住建、交通等部门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的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管理新模式,不断改进和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责任清晰,共同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镇计生与各部门共同负责指导、检查各村(居)委会流动人口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等服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及网上信息的汇总比对工作;建立部门联合办公制度和日常监控督查制度,促进各项指标的有效落实,村(居)暂住人口管理分站、社会治安、计生办具体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租赁房屋登记、信息采集、信息录入及筛检等服务管理工作;镇计生办对计生系统采集的流动人口信息及时通报派出所;派出所将采集的暂住人口信息每月通报计生办。同时将采集的流动人口信息分别录入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暂住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分别备案,达到资源共享、数据信息互为所用。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和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信息采集登记及时、管理控制措施到位、社会效果明显的目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镇计生办和派出所共同负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职责。镇计生办、派出所等部门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全镇从事个体经营、务工、兴办实体等外来人员的《暂住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实行“两证领先”制度。

加强督查,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效。为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成效,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我镇建设考核内容,实行月通报制度。镇计生办和派出所每月组织对辖区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和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进行网上抽查、实地检查等,并将考核结果分别进行通报。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重点,要求辖区各街道办事处严格按照“四同”工作要求规范台帐,协调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化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与管理,全区建立了流动人口领导小组成员单联席制度,形成了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的服务格局。

今年来,人口计生局针对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工作变换快,早出晚归没有规律的特点,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实行“五点并进”的管理办法。 1.找准管理服务的切入点 为了防止出现流动人口漏管缺管的现象,区人口计生局对流入、流出人员摸清底数,掌握其婚育避孕、节育情况,健全完善管理册卡和信息网络,向其户籍地反馈核对有关数据资料。发挥协会志愿者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村)流动人口信息月、周报告制度,避免出现流动人口漏管缺管的现象。 2.解决问题症结的关键点

对出租房屋、用工单位、沿街店面及流动人口本人的计划生育管理继续采用签订合同及协议的办法,共同管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上述合同及协议签订率达100%。通过合同管理,明确了各字的责任与义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联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提高管理水平的结合点

以科学管理替代传统管理方法,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各街道以及社区、村登录全国和昆明市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将各地流入我区没有《婚育证明》以及结婚、怀孕、生育的流动人口信息全部上网发布,与户籍地实现网上交流反馈,在共同管理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同时,实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迈上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新台阶。 4.培植典型经验示范点

为了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区人口计生局在各街道选取条件成熟的社区、村以及住区公共单位作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典型示范点,培植“城中村示范点”、“高档住宅小区管理服务示范点”、“企业单位型示范点”、“社区居民型示范点”等四种各具特色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典型示范点,管理服务实行程序化、网格化,有效地影响和带动全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

5.强化综合治理的着力点

全区每月组织一次由计生、公安、住建、物业组成的巡检队,到基层社区及各住宅小区进行明查暗访,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没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进行登记造册,并责令补办,发现有错报漏报的流动人口对象,进行进行整改及上报。通过查看台账,入户走访,全面掌握了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挖掘亮点,找准问题,达到了督察目的,为下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目标责任奠定基础。

第四篇: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及落实方案

MDT(multi disciplinary team )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也是国际上近年提出的重要医学模式。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同样适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点同样需要运用MDT理念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强化管理是院感科所面临的新课题。有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0%40%是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完成。因此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通过决定建立我院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协作机制具体方案如下

1、在院感委员会下设立多重耐药菌管理组 组长XX 成员XX XX XX

2、由院感科制定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以后编入《XX区人民医院制度汇编》并要求相关科室执行。

3、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主要由院感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及临床科室协作进行。

4、检验科负责多重耐药菌的诊断和监测在分离出多重耐药菌后在报告单上必须标记“多重耐药菌请接触隔离”的字样并同时告知院感科和送检的临床科室。

5、医务科主要协助院感科督促医生落实《XX区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预防和控制措施》。在检验科报告多重耐药菌后主管医师必须下“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并严格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五篇:谈怎样构建现代经济犯罪侦查协作机制

经济案件查处难已是当今人所共知的不争事实,笔者认为,当今经侦案件查处难除了技术层面和立法层面等因素影响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在运行的经济犯罪侦查协作机制尚未得以理顺和健全,这是制约经侦工作效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试就当今经侦协作机制的现状、成因及如何构建经侦协作机制作以粗浅的探讨。

一、

当前经侦协作机制的现状及成因

当前,经侦协作机制虽然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也都召开过不同层次的联席会议,方案措施文件规定也是非常具体清楚,但这些协作机制的研究制定没有考虑现有实际状况,以致理论上的机制与现实脱节,使得经侦协作机制最终沦为纸上谈兵,落到起来变成一句空话,背离了建立协作机制的本意,在机制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分析起来有以下五大机制上的缺陷:

一是部门协作机制沦为空谈。部门不配合、不协作首先表现在该移送的案件不移送,该提供证据、资料的怠于提供,该协助冻结、扣押的物质、资金等财产推诿、消极,该提供的相关鉴定不按期作出,以及给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给侦查制造障碍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怠于协作的情况,是因为由于各部门隶属不同的系统,各部门工作重心各有侧重,加之部门为考虑自身利益关系,从而会导致因利益冲突各部门与经侦机关合作和配合过程中首先以是否会影响本部门利益为前提来决定是否参与配合和协作。基于这一前提,各部门在配合公安经侦机关在打击经济违法犯罪中就不是以是否真正能以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秩序为已任,而是以这种配合是否能给本单位或本部门换取单位效益为衡量标准来定取舍。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部门配合和协作机制也就难免会流于一种形式,配合和协作可以说是“貌和神离”。其次是在目前单位负责人负责制的情况下,单位内部因害怕打击报复、压制而不敢就单位或部门负责人个人的经济犯罪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举报;第三是单位或部门内的一般人员的经济犯罪,各单位本着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思想,因害怕被查实后影响单位和部门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的指标,影响单位的形象而主动“自我消化”,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是信息共享机制尚未起步。就公安内部而言,经侦与刑侦部门相比,经济犯罪的信息网络建设和情报资料库建设起步比较晚,质量差,情报信息量少;而对秘密力量的物建、管理和对税收、金融、证券等经济犯罪高发领域的控制等还处于初始阶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办案质量的提高和经侦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公安经侦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经济、金融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对这些部门中的违法案件缺乏了解,不能有效的合作。第三,网络信息闭塞,缺乏畅通灵敏的信息反映渠道。造成这一失误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网络不畅,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收集、反馈制度,信息闭塞,反应迟钝。

三是群防群控机制缺乏引导。突出表现在群众对参与经济案件的侦破没有积极性,有些表现为心态上的麻木。经济犯罪一般都不会危及自身利益,即使危及也是隐性而非显性的,加上怕遭打击报复,本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思维,采取不管、不问,不配合。

四是独立办案机制尚待努力。虽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多年一直呼吁并倡导司法独立,公正办案,但现实的情况是案件办理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干预和压力,尤其是经济案件由于其与权利部门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使得经济案件的侦破变得更是难关重重,扑朔迷离。一旦有某个经济案件进入经侦视线,说情者、权利层打招呼者就会络绎不绝,以阻挠侦查进一步深入。

五是公众信赖机制严重缺损。公众信赖机制缺损重建主要是针对公安系统内部而言。时下公安经侦机关在对涉嫌查处一些经济个案中的一些做法,就连从事这项工作的局内人从心底来说也不敢恭维。其中的一些蔽端仍然是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所带来的,从而影响了经侦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使得公众信赖机制严重缺失,也使许多经济上的受害人不愿与公安经侦机关打交道。之所以公众对公安部门经侦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安经侦经费不足所导致,由于经费掣肘,很容易形成“有经费就办案,无经费就瞪眼看”和“你出钱,我办案”的局面。

上述五大机制缺失和不健全的原因是所引起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归纳总结其突出的危害表现主要有三:一是案源来源渠道不畅;二是部门间的信息不能共享甚至人为封锁,容易陷入一种有案查不透,有案无处查,有案不会查的局面;三是部门配合不力,造成经侦部门陷入了一种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

二、构建现代经侦协作机制的思路及构想

针对前述经侦协作机制存在的缺陷及所带来的蔽端,笔者认为当今

要想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经侦协作机制,必须从务实求新的角度出发,重点从人性化的角度、可操作的层面以及制度规则的制订层面为经侦协作机制探求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现代经侦协作机制来。

一要加大硬件投入,尽快建立起一整套集收集、整理、登录、更新为一体的本辖区内全社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共享、情报资料交互平台。由于当前经侦工作缺

少信息资料的支撑,同时从今后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资料能否实现共享,不仅关系到当前能否使经侦工作快捷提速的问题,更关系到经侦工作能否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问题,以及能否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踪,以利有效实现全程控管,将经济违法犯罪消灭于萌芽状态,以真正体现出打防结合,避免损失的根本目的。而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这一工程仅靠基层公安机关自行解决是极不现实的,建议采取自上而下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上级统一配置调拨,这样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的信息收集、交换网络平台,为今后现代化的经侦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一个能适应现代经侦工作的集信息采集、情报交换、网络管理、资料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二要加大经侦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全社会关注经济,经济关注经侦这样一个氛围。由于当前社会公众对经侦工作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导致有案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有通过加大对经侦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经侦、理解经侦、进而支持经侦,才能真正让经济活动者感到经侦机关是他们的保护神、贴心人。在宣传方式上可以定期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重大案件查处的进展情况,重大案件查结公示,举办经济案件查处成果展,试行重大案件查处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化的公众听证、各部门专家会诊等相关情况报道,让社会公众充分享有对经济案件查处中的知情权。

三要加大对群众参与经侦工作的引导,深入发动群众自觉投身到支持经侦、协作经侦这一方向上来,形成只有群众监督才是最有效监督的机制。一是可以试行建立群众对经济案件的信访接待机制,让群众对举报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二是健全群众举报奖励机制,重点做好对举报人的保密和保护措施,对查实的经济案件要给举报人以物质奖励为主的奖励机制;同时对出现利用权利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的行为,公安要机关要从严查处,切实保障群众检举,揭发的权利,促进经侦工作开展。

四要加大对经侦案件办案经费的投入,确保经侦案件自身无经济阴影,提升经侦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树立经侦为民的良好形象。

五要加大对经侦干警的业务和技能的培训。当前许多经侦干警知识结构老化,业务技能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很难适应智能化、科技化、隐蔽化经济犯罪的侦办需要,当前必须把加强经侦干警业务培训摆在突出位置,在培训形式上,在强化民警自学的同时,采取以会代训、集中轮训、以案讲评、模拟测试、组织庭审旁听、评选办案能手等多种形式,提高民警办理经济案件的意识和水平,增强民警的综合素质。

六要加大对各专业人才专家的聘用。鉴于目前经侦工作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现有经侦人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打造成一支具有各方工作能力的全才精英实际,可以有计划地在对各部门、各行业聘请一些专、尖、精人才,遇有疑难问题,技术问题,定期召集这些专家权威人士集中会诊,以提高案件侦破效率,杜绝错案的发生。

七要加大对部门协作机制上立法和执法层面的研究。通过立法环节上的修订,堵塞漏洞。

上一篇:告别陋习文明学生下一篇:广播电视大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