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2024-04-19

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共6篇)

篇1: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摘要:烟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在推进和谐烟草建设以及企业健康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腐败发成规律,从预防思想道德腐化、减少腐败机会、加强监督制约三方面开展了反腐倡廉措施,并进一步探讨构建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以期为县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关键词:烟草县局;反腐倡廉;机制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违纪官员纷纷落马,凸显新一届领导集体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1]。中国特色制度反腐时代开启,任重而道远。

‚不想、不能、不敢‛抓住了解决腐败问题的三个关键环节,反映了我们党对反腐败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今后反腐败工作的更高要求。永泰县烟草专卖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贯彻‘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要求应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采取的重要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课题研究,以期为深入开展反腐

性修养,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理想信念出现动摇,热衷于吃喝玩乐,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腐化堕落。从现实情况看,大量案例也表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头脑中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打牢反腐倡廉的基础十分重要。

(二)制度措施方面。烟草企业仍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操作性不强、宏观强而微观弱、只重形式不重实际内容等问题。由于制度措施不明确,不深入、不细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增大了企业领导人员放松廉洁自律的空间,是强化廉洁自律行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监督履职方面。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反腐倡廉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加强权力监督的过程。就当前来看,烟草企业监督工作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纪检监察人员少,且兼职较多,工作量大,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缺乏权威性,在监督中疑虑重重、畏首畏尾,导致监督职能弱化。

(四)责任落实方面。部分领导干部不能按照责任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的要求正确履行职责,不能真正地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议程。虽然知道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的一项重要职责,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质量。再者,追究制没有落实。

到了‚三必谈‛。一是在党员干部职位晋升时必须进行廉政谈话,提出廉政要求;二是在党员干部出现工作状态不好,工作表现不佳时,必须进行谈心疏导;三是在党员干部家庭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心了解情况。同时,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职工群众代表座谈会等,直面了解职工思想动态的同时也为职工解答疑问。

最后,注重人文关怀,坚定理想信念。公司积极发挥了党组织、工会的作用,通过开展人文关怀,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关心。做到了‚两必访‛:一是每月必到职工群众中走访了解思想动态;二是节假日前必走访慰问。

2、岗位风险防控

签订廉洁承诺书: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及部门关重岗位,开展了签订廉洁承诺书活动,在工作中认真践行诺言,忠实履行职责,带头遵守和维护党纪国法,维护公司利益和员工合法权益,做廉洁的表率。

建立廉政档案: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建立了廉政档案,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

重大事项报告:针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要求及时将重大事项进行报告,并纳入廉政档案。

摆放廉洁警示座牌:针对关键部门、关重岗位,摆放‚廉洁警示座牌‛。

3、制度机制风险防控

我们结合市公司下发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手册》和近年来

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一)借文化力量推进反腐败基础性工作建设,使领导干部‚不想腐‛。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公司营造‚腐败可耻,廉政光荣‛的良好氛围。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拒绝产生腐败的念头,人都是有欲望的,即使有了腐败的念头也能自觉克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员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群众路线和正确政绩观教育,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

2、丰富廉政文化内涵。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公司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拓展廉政文化阵地。以廉政网站、廉政警示牌、电子LED显示屏、廉政教育培训等宣传阵地为依托,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报道,发挥警示教育和典型教育作用。

(二)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败的各个环节,使领导干部‚不能腐‛。

1、健全教育工作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工作之中。坚持教育面向全公司全员,积极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制度化,是推进制度反腐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每年都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专题教育与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增强

内监督与法律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事事处在监督之下,不敢去搞腐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着重于提前监督,防微杜渐。

2、要扩展监督广度。要建立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明示制度,不仅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加强监督,而且要对其‚八小时‛外加强监督,特别注重对其‚社交圈‛、‚生活圈‛的监督,使领导干部时时处在监督之下,没有机会搞腐败。

3、要把握监督重点。要着重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和对拥有人、财、物权力部门以及执法执纪单位负责人的监督。要针对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执法监督,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增强监督的针对性。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要引导群众监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要建立重大决策社会讨论、科学论证、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制度,充分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发言权、决策权和评议权。要完善设诉制度,加强投诉中心和投诉渠道的建设,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总之,国有企业反腐工作涉及企业各管理层、各项业务,对廉洁风险点的查找、分析、制定防控措施等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改进和完善各项措施、各种办法、各项制度,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的、系统的、长效的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篇2: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反腐败不仅在于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更重要的是在于堵塞制度的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9个部分、17条,立足纪检工作实际,对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措施和时间进度作出安排。这是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所作出的部署,对于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重大意义。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是否科学有效,关系重大,从总体上讲,纪律检查体制是基本符合党情和国情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这种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在起草《实施方案》中,王岐山明确提出了“坚持立行立改、从具体问题抓起”的要求。据此,方案起草组坚持“两不写”:一般性的举措不写;与改革关联性不强的工作不写。认真领会《实施方案》精神,并以其为指导,为深入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而努力。

改革理念:立足于制度反腐、法治反腐

反腐败不仅在于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更重要的是在于堵塞制度的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治反腐强调的是制度的惩治和预防功能,是治标和治本的有机统一,也是反腐的根本之道。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巨大成效,这次在结合实践探索和经验的基础上,把一些固有的做法用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纳入《实施方案》中,凸显了反腐制度化。《实施方案》中既有制度的创新,也有制度的有机整合,旨在构造常态而有效的反腐机制,形成一批反腐倡廉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方案》不仅贯穿制度构建,而且强调了制度的执行力。

《实施方案》提出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都是从中央纪委机关首先改起的。这也为地方各级纪委作出了表率,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自上而下推进,推动整个纪检监察系统的改革工作。纪检体制改革要加强现有制度执行力,健全完善已有制度,加强重要制度建设,将权力运行纳入正常的制度建设轨道,从而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目标。

改革路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纪检体制改革是在顶层设计下的推进,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改革中加以把握、进行设计,《实施方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顶层设计方案的具体化,对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理念、思路、原则和框架,包括明确方向、选择试点、制定规则、全面推进等程序。

在这个范围内允许基层积极探索,包括基层创新、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总结分析等步骤,将成熟的实践经验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来实现,上升为制度规范、制定为法律,为改革创新积累制度成果,从而实现积极稳妥的全面改革。比如,在确定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理念下,目前中央纪委已确定河北、浙江、河南、广东、陕西5个省和国资委、商务部、海关总署3个部委为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试点查办案件及时向中央纪委有关部门报备线索和有关情况;中央纪委已组织8家单位开展委托调研,为建立健全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制度作好准备。

改革方案:明确了时间表

《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要求均在本届中央纪委常委会任期内启动,到2017年基本完成提出的各项任务,2020年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任务,逐步形成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实施方案》不但制定出了改革的蓝图,而且形成了改革的时间表,表明这是一个中长期的改革方案,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深化纪检体制改革的决心和胆略,且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

在落实《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上,即在整体谋划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积极而为,结合各方面制度资源配备情况,努力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对于条件成熟的,可以立行立改的,如规范中央单位纪检组长分工和兼职、加强和规范省区市巡视工作、加大追逃追赃工作协调力度等10项改革措施,要积极推进。对于需要逐步落实的任务,也要倒排时间表,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改革任务:突出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从现阶段反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看,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频发但责任追究不够。围绕这些问题,《实施方案》部署7项任务,突出导向。

首先,落实党委与纪委责任实现机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就是要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

党委党组要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强化纪委监督责任,即要求各级纪委切实履行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机关作用。要求切实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健全责任分解、坚持监督、倒查追击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自身蔓延的地方和部门,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是同一责任范畴的两个侧面,不能互

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削弱,必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形成双轮驱动的工作格局。

其次,提高纪检机构自身效能。过去一些纪检机构承担了许多与反腐败不相适应的工作,现在要按照遵照党章、党内法规和党中央指示精神,明确职责定位,对纪检机构自身进行改革,清理有关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的工作交给主责部门,通过内部职能的合理配置,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再次,确保纪检机构相对独立。一方面在机构改革中,通过剥离之前纪委书记的其他兼职,强调纪委书记(纪委组长)的专职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两为主”来实现,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突破纪委由于受同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的制约,无法有效发挥同级监督作用的问题。如案件线索处置和查办必须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就对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形成制约,这样更有利于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而在人员任用上,则体现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要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有利于强化他们同上级纪委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他们更加负责地发挥职能作用,为各级纪委更好行使党内监督权、履行监督责任,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篇3: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一、莆田学院在“三不”机制构建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构建“不敢腐”机制上,注重严纪律、善办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等诉求渠道,做好举报人及信访件保密工作。建立和完善信访举报台账管理制度,对十八大以来收到的全部信访件及处理情况进行整理分类,做到底数清楚、流转严密、管理有序。加强与上级纪委的沟通协调,规范信访件的受理、调查和反馈工作。按照“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的原则,对每一份信访件都做到认真核实,集体研究,严格按照拟立案、初步核实、暂存、留存、了结五类线索处置方式及标准进行妥善处理。认真吸取案件教训,坚持“一案一整改”,充分发挥案件的警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治本功能。加强对涉案资料和款物的规范化管理,决不允许泄露秘密、以案谋私。加强审查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纪律审查安全管理,对发生纪律审查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二)在构建“不想腐”机制上,注重分类别、多载体,积极营造敬廉崇洁的校园风尚

在方式上,注重分层分类,因人施教。针对高校特点,廉洁教育主要涵盖三类人群,即在校大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及机关后勤管理干部。对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廉政书画大赛、集体宣誓、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不断筑牢在校大学生敬廉崇洁、遵纪守法意识;对教师教辅人员,通过举办讲座报告、集体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标准贯穿于廉洁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教师行为规范体系;对机关后勤管理干部,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通过时事政策文件学习、廉政谈话、廉政知识测试、发放廉政书籍等形式,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意识。在阵地上,注重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依托校园网站及学校宣传栏,及时宣传政策法纪、动态典型;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入党培训课等课堂,把廉政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依托“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发挥师生主动性,举办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让廉洁氛围充盈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依托学校短信平台载体,在元旦、春节、端午、暑假、中秋等重大节假日,向全校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发送廉洁提醒短信,弘扬新风正气,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教育辐射力、影响力。

(三)在构建“不能腐”机制上,注重盯重点、抓制度,努力推动权力高效廉洁运行

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两个责任”有关文件精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推动任务落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承诺书,督促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规范和健全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以及各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等议事规则,确保权力在规章制度中正常运行。加强对普通党员干部的监督,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加强对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党政务公开等规章制度的监督,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加强对基建修缮、物资采购、人才招聘、职称评聘、干部选拔、评先评优、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国有资产管理、附属医院院务等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工程安全、资金收支安全、干部廉政安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群众评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抓好责任追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防止责任虚化空转。

二、当前构建“三不”机制面临的新形势

形势决定任务。正确认清形势,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当前,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正面临着三个显著特点:

(一)从严治党已步入常态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更加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从严治党列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常鸣,做到有贪必肃、有腐必惩。

(二)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环节仍然易发多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

(三)学校改革发展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后一段时期,是学校加快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在全面落实监督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建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特别是要在构建和完善“不想违、不敢违、不能违”的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三、进一步推动“三不”机制构建的对策及实现路径

(一)深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底线,着力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以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不断增强校级领导班子廉洁从政素养。把学习贯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等相关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研讨、专题辅导、“一把手”上党课等方式,认真学习和宣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把学习贯彻中央精神与学校当前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坚持群众路线,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把学习贯彻成效转化为学校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清正廉洁意识。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将廉洁教育融入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强化教师廉洁从教,干部廉洁从政,职工廉洁办事,学生廉洁修身的廉洁意识,使清正廉洁之风成为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立身之本和行事之道。积极探索廉洁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注重提高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健全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廉政研究中心建设,充实研究队伍,丰富研究成果,扎实推进廉政理论研究。推进廉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二)立足源头预防,完善惩防体系,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贯彻中央“两个责任”要求,按照学校《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校党委要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自觉担负起全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职责。校党委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与分管部门和学院承担党风廉政建设连带责任。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当做分内之事,应尽之事,定期向校党委和校纪委报告责任落实情况。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必须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负主责、唱主角,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一岗双责”。校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中心、突出主业,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加强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与联系,加大对二级单位纪检委员的指导与培训,支持二级单位纪检委员充分履行职责。

全面提升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完善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重点围绕人才招聘、基建工程、科研经费、招标采购、招生考试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漏补缺,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按照上级纪委要求,立足实际,探索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班子成员分工,把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全面推进党政务公开,提高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对各二级单位的党政联席会议或处(部)务会议制度加以规范。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通过采取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明察与暗访相互结合等方式提高制度落实成效。对制度不落实、不按制度办的行为,严格实施问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审计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履行职责、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对领导干部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情况按照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进行了解和抽查,及时掌握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有关情况。探索建立校内巡视制度,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及时主动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党政务公开、民主集中制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认真做好人财物等环节的监督工作,着重在人才招聘、物资采购、工程修缮、科研经费等方面加大监督力度。继续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学校科研经费、基建及后勤维修工程等资金审计工作,争取开展处级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对有关二级单位的专项财务审计调查。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使审计结果既能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也能作为各职能部门健全和完善制度的依据。

(三)规范信访举报,严肃查办案件,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篇4: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一、构建“三不”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构建“三不”机制是落实中央反腐倡廉精神的重要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掀起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在这巨大的变革中,各种腐朽消极思想沉渣泛起,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滑坡、信念动摇,甚至不少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的深渊。而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让群众深恶痛绝,让党的形象在群众中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危及党的生死存亡。为有效预防和制止腐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王岐山同志在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从反腐倡廉推进步骤和实现时间先后考虑,提出要使党员干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再次强调了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倡廉思路。可见,“三不”机制的构建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反腐倡廉精神的重要措施。

(二)构建“三不”机制是市人社局系统反腐倡廉的形势需要

南宁市人社局系统较为庞大,包含1个局机关、14个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将近1000人。且所管辖业务面较广,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涵盖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维权、收入分配、人事人才等方面,当前管理的社保基金超过100亿元,廉政风险点多、廉政防线长、影响力大。一直以来,南宁市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确保了全市人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随着人社事业不断发展、社保基金持续扩大,南宁市人社局及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也不断增加,违纪违规的现象依然存在,反腐倡廉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要确保事业安全、干部安全、基金安全,就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机制,让干部职工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切实为人社事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构建“三不”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不断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和形式,努力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1.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内容丰富。既有正面的宣传教育,又有反面的警示教育。一是树立先进典型。充分挖掘、树立南宁人社系统陈美杏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先进典型,以学习陈美杏先进事迹为契机,不断加强人社系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廉政教育。二是开展“学通报”活动。注意收集各种案例,尤其是发生在南宁市以及人社系统的典型案例,通过组织学习通报案例,剖析案例主角堕落腐化的原因,敲警钟、强防线。

2.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形式多样。一是开设“人社讲坛”。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作为“人社讲坛”的重要内容,每年邀请相关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上反腐倡廉教育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二是打造廉政文化阵地教育。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为契机,在局机关一楼建立了集业务、党建、廉政、荣誉“四位一体”的教育阵地,倡导廉政文化,筑牢拒腐防线。三是开展关爱提醒教育谈话工作。将关爱提醒纳入廉政教育,对出现腐化苗头的党员干部进行关爱提醒,早发现、扯袖子,尽量把腐化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四是将家属纳入思想教育范围。充分运用家属的亲情力量和监督管好领导干部。

3.反腐倡廉思想教育长抓不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作用虽然必不可少,但很难立竿见影。因此,抓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不应急于求成。南宁市人社局在每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基础上,在2012年底,提出打造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的“六型”机关的要求,用制度长远地规划、落实廉政思想教育。

(二)紧紧围绕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大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1.建立健全制度,构牢反腐倡廉框架。自2012年以来,南宁市人社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印发了《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量化考核办法(试行)》《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规则》《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管理办法》《社保基金、就业管理资金监督管理信息通报制度》等14项管理制度,对公务员考核、工作纪律、基金(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切实加强局系统各项工作和人员的管理。二是建立服务标准。自2013年底开展“真情人社·倾心为民”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以来,针对行政机关和窗口服务的不同,分行政机关和服务窗口两个层面,出台《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行政服务规范》和10个局系统窗口服务标准(规范),从服务仪容、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等方面对局系统服务做出全面规范,让权力在规范标准中运行。三是建立监督和问责制度。结合巡查和信访工作,出台《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以及纪检干部向局党组会(扩大)会议述廉评议制度》,每年选取部分科室负责人、局属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局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向局党组(扩大)会议述职述廉,现场接受局党组、服务对象代表以及该局聘请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员质问。出台《市人社局系统工作问责暂行办法》,针对干部职工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问责办法,改变了过去在该问责干部职工时经常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

2.充分运用科技,用科技磨亮反腐利器。一是积极应用社保基金监管系统。南宁市人社局负责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行,面对参保人员多、经办人员少、基金量大等情况,如果不充分应用科技的力量进行防控,就很难达到监管目的。在自治区人社厅的支持下,南宁市于2012年在全区率先应用社保基金监管系统,实现了对社保基金的非现场监督,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成效。二是在广西率先开创社保电子档案与社保业务经办一体化工作。参保人员在首次办理社保业务时,将已审核的纸质档案扫描入库,作为今后办理所有社保业务的基础档案,且电子档案不能随意篡改,有效避免了人为审核档案的随意性。

nlc202309032119

3.强化监督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发挥党组织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主体责任,在局党组与局系统各党组织、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基础上,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局系统内部绩效考评,印发《南宁市人社局公务员个人量化考评办法(试行)》,明确将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以及廉洁自律情况纳入个人量化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目标奖金、各类评优评先和提拔使用挂钩。2014年下半年,南宁市人社局纪检组强化纪检监督职责,结合收到的信访举报线索并开展调查,以“局纪检组组长致局党组书记的一封信”为载体,将局纪检组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局党组汇报。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南宁市人社局长期聘请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员,对局系统重大工作、重要项目进行监督,并不定期地对局系统政风行风情况进行暗访,录制暗访视频,针对发现的问题召开干部职工会议现场播放视频、点名道姓通报批评。同时,通过在门户网站、办公场所公布纪检举报电话等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社会监督队伍。

(三)持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积极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按照上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南宁市人社局纪检组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把更多的力量调配到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上来,攥紧拳头打出去,努力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蔓延势头。据不完全统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人社局纪检组共受理信访举报44件,给予关爱提醒、调离工作岗位、问责和处分208人次,涉及干部205人,其中:记过处分1人,警告2人,免职1人,通报批评190人,诫勉谈话8人,责令书面检查1人,调离工作岗位1人,约谈关爱提醒4人。主要集中在对违反上下班等工作纪律、违反局系统服务标准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用高压态势扭转不正之风。

三、构建“三不”机制存在问题和思考

虽然南宁市人社局在构建反腐倡廉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不想腐”方面,廉政思想教育见效较慢,相应的保障机制尚未建成;在“不能腐”方面,科技反腐的引入以及监管的方式创新仍需加强;在“不敢腐”方面,惩戒力度还不够大。因此,要构建完善有效的“三不”反腐倡廉机制仍然任重道远。

(一)强化思想自觉,让“不想腐”的防线见效更快

一是突出抓好警示教育。每年均要开展警示教育“五个一”活动,也就是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专题廉政学习活动、观看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片、上一次廉政警示教育课、开展一次勤政廉政谈心活动、组织一次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廉政意识、底线意识。二是加强反腐倡廉结果运用。要真真正正将廉洁自律、一岗双责等执行情况运用到提拔使用、绩效目标奖金分配等实际切身利益上去,通过实际运用让干部职工看到廉洁带来的实际利益,彻底断了腐败的念想。

(二)创新反腐手段,让“不能腐”的织网更牢

一是开展“阳光人社”工程。以规范和公开市人社局系统各项权力事项为重点,建立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做到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监督公开,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避免权力运行失范,让腐败在阳光下无所遁形。二是加大科技反腐力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拒腐防变监督和预防机制。 开发廉政监督信息系统,对市人社局系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监督,逐步形成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开发干部职工廉政诚信信息系统,将干部职工任免奖惩情况、信访核查结论、民主测评结果、经济审计报告、商业贿赂犯罪、个人财产申报、不良诚信记录等同步记入电子廉政诚信档案, 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提拔任用提供有效依据。

(三)坚决有腐必惩,让“不敢腐”的震慑力更强

一是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南宁市人社局纪检组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的新要求,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把查办案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有信必办、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持续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浓厚氛围。二是推行纪检监察巡查制度。充分发挥市人社局系统纪检干部的监督作用,通过面上综合巡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了解局系统各单位勤政廉政情况。特别是针对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薄弱部位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组织力量定期开展专项巡查,及时发现案件线索,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切实掌握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篇5: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2015-12-30 16:39:27来源:南方网作者:我有话说(1人参与)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科学构建“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制度体系 ■郭文亮 项赠 黄威威

●当前我国廉政教育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对象过于狭窄,只局限于公职人员,而未将其他社会公众纳入。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重视道德理想和原则教育,缺乏强制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在新时期遇到了瓶颈。

●政治上公共权力界限模糊、经济上待遇不平衡以及社会上地位不平等是制约我国构建科学有力的权力运行保障机制的瓶颈。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制约监督权力运行防范机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权力配置不科学,表现为三权合一、权力高度集中于执行权、执行权侵占监督权;二是权力监督不到位,表现为权力腐败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实践中少见由同体监督机构首先发现或坚持查办腐败的案例。●当前我国权力运行的惩戒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惩戒机构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惩戒机制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权力和人情对惩戒的干扰导致惩戒标准的随意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大批腐败官员纷纷落马,人们拍手称快之余,不禁陷入深思:如何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实现掌权者“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治效果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正如邓小平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本文将腐败置于系统论的视野来审视,力图通过构建科学的反腐制度体系来达到从根本上根治腐败之目的。

实践反思:制度反腐才是治本之策 1.必须从运动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巩固新生政权和治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采取运动反腐的方式。所谓运动反腐就是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党内整风运动来惩治腐败的方式。具体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60年代的“四清”运动以及各种整党整风运动等。这种反腐模式的优势在于发挥了群众监督的功能,对腐败分子构成强大的威慑力,反腐成效立竿见影,但这种大规模无序化的模式缺陷严重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社会局势的动荡甚至失控。历次运动的结果证明,运动反腐可治标,但不治本。对此,改革开放后,我国摒弃了运动反腐,开始实施由权力反腐逐步向制度反腐过渡。所谓权力反腐是指以权力为主导,通过领导者的权力意志推动,以权力机构大力推行反腐败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反腐模式。在法治尚未健全之前,采取权力反腐的方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比如以主要领导人主导的纪委反腐模式。与运动式反腐相比,权力反腐的成效显著,可控性较强,可以避免大规模群众运动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失控,但缺陷是反腐行动会随着主要权力者意志和重视程度的改变而改变,难以形成常态化的反腐长效机制。两种模式的共同本质还是人治反腐。人治反腐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虽然能快速见效,从而形成反腐高压态势,但其随意性、短期性及边际递减效应的局限却无法避免。历史经验表明,唯有制度化反腐才是克服运动反腐和权力反腐内在局限的必然选择。2.现实警示,边反边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出击严查腐败,大批腐败官员纷纷落马。据统计,十八大以来,省部及军级以上落马高官已超过百人。从地域范围来看,遍布全国32个省、区、市;从所属部门来看,涵盖中央部委、国家机关、央企、军队、地方官员;从时间跨度来看,横跨十八大以来的全部年份;从年龄阶段来看,简历可查的115名落马官员中,从“40后”到“70后”均有涉及。上述统计数据充分显示中央同腐败作殊死较量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从查处年份来看,十八大至2013年底落马的省部级官员有19人,2014年落马的有39人,2015年落马的目前已有31人,军队系统共分8批公布了查处的军级以上干部共43人。可见,中央反腐的力度有增无减。然而,面对前所未有的反腐高压态势,一些官员仍不收敛、不收手。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查询统计的结果来看,至少已有30多名落马官员在被开除党籍的通报中被提及“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边反边腐这一反腐悖论不能不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反腐力度不够,而是反腐方式值得反思。严酷的反腐斗争形势警示我们:如果不改变反腐模式,抓再多的老虎也不能遏制住腐败蔓延的势头。近年来常用的权力反腐模式虽然是减少腐败存量的必要步骤,但只是事后查处的治标之策,而遏制腐败增量的治本之道则是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反腐模式。

理论探析:四大机制的系统反腐机理 1.腐败生成之内在机理

探究腐败生成的内在机理是防治腐败的首要前提。从人性假设和人的行为规律来看,人的行为是在动机的驱动下遵照或突破外围规则的系列活动。可见,腐败作为公职人员将公共权力私利化的行为,其发生是公职人员在腐败动机的驱动下,突破外围规则运用公共权力谋私利的系列活动。

与一般公众不同,公职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既有执掌公共资源的权力人属性,又有追求自我利益的经济人属性。因此,公职人员具有运用权力谋私利的可能性。一旦具备腐败动机,公职人员就会设法突破外围规则。外围规则是国家按照建设廉洁政府的目标对公职人员实施引导和型塑的系列规范。由于外围规则自身的性质以及作用于公职人员的方式及效力的差异,可以将外围规则分为内隐和外显两个层次。两个层次是一种依次递进的关系,从而构成以公职人员的行为动机为中心,价值引导和权益保障为内圈层,权力规则和惩戒制度为外圈层的同心圈层行为规范结构。在整个圈层结构中,价值引导和权益保障作为行为人内隐的行为规则,构成引导和规制公职人员行为的第一道防线;权力规则和惩戒制度作为外显的规范权力运行的强制规定,构成规范公职人员行为的第二道防线。两道防线的性质差异决定其功能的不同。从规制的刚性程度来看,内圈层的价值规范属于软约束,外圈层的制度规则是硬约束。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价值规范由于约束的非刚性特点而极易被突破。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制度规则由于其人为设定性和渐趋完善性而难免有缺陷或缝隙,成为腐败发生的制度洞。正是两道防线的局限给腐败动机转化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因此,从圈层行为规范结构来看,腐败行为的生成机理就是具有腐败动机的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逐级突破外围规则谋私利的系列活动过程。发生机理如图所示(图一)。2.腐败防控之内在逻辑

腐败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根治之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科学构建“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机制、“不必腐”的权益保障机制、“不能腐”的用权防范机制和“不敢腐”的滥权惩戒机制。四大机制虽然在遏制腐败中均能独立发挥作用,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反腐组合拳,形成制度合力。

从权力运行逻辑结构来看,掌权者想不想腐是权力能否正常运行的逻辑起点,要让掌权者“不想腐”就得进行廉政教育,但仅有廉政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充分的权益保障,让掌权者觉得“不必腐”。再加上让掌权者“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让大部分掌权者不会贪腐了。尽管如此,但还会有少数掌权者抵挡不住外界的巨大诱惑,这就需要最后一道严厉的惩戒机制来应对。从这种逻辑结构来看,显然,前三项都属于防范性的,后一项属于惩戒性的。但要达到权力有序运行和节省反腐成本,必须先防范后惩戒,防范重于惩戒。如图所示(图二)。

从反腐斗争圈层结构来看,最核心的层次是制度防范机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制度防范是最有力的刚性防范,它使掌权者想腐不能腐。但再刚性的制度防范总有漏洞可钻,所以还需廉政教育机制来弥补。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机制处于第二层次的内圈层,主要用于价值引导和道德规范。但价值引导和道德规范毕竟是柔性的要求,在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情况下,廉政教育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还必须要有不必腐的保障机制来支撑。不必腐的保障机制属于第三层次的内圈层,主要用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和成就感。但有了充分的权益保障仍不能抵挡某些公职人员的贪心,最后一道屏障就是建立让公职人员不敢腐的滥权惩戒机制。不敢腐的滥权惩戒机制处于外圈层,主要是利用法律的武器严厉惩治滥权者并震慑他人。通过由制度防腐到法治反腐,由务虚的廉政教育到务实的权益保障,筑牢反腐倡廉的钢铁长城。如图所示(图三)。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机制都有自身的局限,都无法独立实现根治腐败的功能。比如保障机制难以满足腐败官员的无限需求,教育机制的软性约束难以抵御腐败官员的刚性利益需求,防范机制的非完善性难免存在制度漏洞,惩戒机制的事后处罚性及查处惩治性难免存在机会主义的可能。虽然各个机制都有自身无法回避的局限,但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制度体系,就可有效避免其独自功能的局限。从上述分析可见,四大机制在整个反腐制度体系中均有自己的功能地位,任何机制都无法或缺。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会有次序先后之分。比如近年来,面对腐败高发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手抓廉政教育,一手抓打虎灭蝇,形成“不想腐”“不敢腐”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构建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规范权力结构及运行的防范机制具有反腐的刚性功效,被视为反腐之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他机制的作用,否则制度防范的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机制构建:腐败现象综合治理 1.构建“不想腐”的廉政教育机制

构建科学有效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教育机制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所谓廉政教育机制就是以培养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自觉制约权力和监督权力能力的教育活动机制。当前我国廉政教育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投入与产出不平衡、教育要求与效果不均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对象过于狭窄,只局限于公职人员,而未将其他社会公众纳入。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重视道德理想和原则教育,缺乏强制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在新时期遇到了瓶颈。教育渠道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党校与干校。有鉴于此,科学有效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教育机制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教育谁”“教什么”和“怎么教”。对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的廉政教育机制。一是除了将公职人员作为主要教育对象外,还应将社会公众纳入教育对象,以净化腐败文化的环境和土壤。二是将公众清廉意识和反腐意识的培养作为廉政教育直接目标,按照清廉规则、清廉原则、清廉理想的道德发展层次设计廉政教育内容。三是创新隐性廉政教育渠道,实现廉政教育的生活化。其一,建立公众听证会或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各领域反腐败新进展。其二,制作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电台广播剧、综艺节目、报刊广告、戏曲和漫画等,再现腐败分子腐败时的心路历程与党和政府对腐败的重拳打击以及腐败分子最后的悲惨下场。其三,把廉洁作为一项内容引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构建“不必腐”的权益保障机制

构建科学有力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保障机制是保证国家权力健康运行,遏制权力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制约监督权力运行保障机制是指通过国家对公职人员提供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条件,以保障公职人员的正当权益,保护国家权力正常运行不受外界诱惑与干扰。当前我国公职人员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保障意识不浓厚、保障力度不充分、保障措施不均衡、保障效果不理想,既不能达到持续不断地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职人员队伍的效果,也不能达到免除现有公职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珍惜自己的职位,严以用权的目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职人员地位和待遇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公职人员地位和待遇普遍较低,我国的公职人员待遇与我国的实力地位不匹配。通过国际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政治上公共权力界限模糊、经济上待遇不平衡以及社会上地位不平等是制约我国构建科学有力的权力运行保障机制的瓶颈。其中,权力界限模糊与权责利失衡是造成公职人员队伍内部经济待遇不平衡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根源。因此,要想构建科学有力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保障机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保障公职人员的正当合法权益。具体来说:一是按照“权、责、利”相一致原则,合理调整权、责、利三者关系,保障公职人员合法权利。二是按照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适度提升公职人员(特别是基层公职人员)的合法收入,缩小实权部门与非实权部门的收入差距,建立并完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他们合理的待遇和应有的尊严。三是明确公职人员的职业定位,缩小“一把手”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地位差距以及不同部门间的地位差距。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公职人员的不合理权益。具体来说:一是严格清理因特权而产生的灰色收入,二是坚决禁止因权力滥用产生的“黑色收入”。3.构建“不能腐”的用权防范机制

治理腐败关键在于预防,在于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机会与条件,构建科学严密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防范机制。科学严密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防范机制是指保障权力运行中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行不悖,可以防止权力在各部分间的失衡发展,预防并及时消解权力腐败行为,从而防止权力误用和滥用的系列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结构与运行机制。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制约监督权力运行防范机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权力配置不科学,表现为三权合一、权力高度集中于执行权、执行权侵占监督权;二是权力监督不到位,表现为权力腐败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实践中少见由同体监督机构首先发现或坚持查办腐败的案例。从世界范围来看,域外清廉国家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专门的独立反腐机构、完善的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以及严密的监督网络。因此,我国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完善防范机制:一是科学配置权力,形成合理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具体来说,(1)合理分权,以权力制约权力。(2)适度放权,以市场替代权力。(3)规范用权,以法制约束权力。(4)公开行权,以权利监督权力。(5)伦理抑权,以道德内控权力。通过以上分权、放权、限权等方式从源头减少权力腐败机会。二是提高权力监督机构地位,强化权力相互制约监督作用。提升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权威性,从权力核心内部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构的制约监督作用以及时制止权力腐败行为。三是增强监督合力,建立系统的监督网络防范机制。在同体监督的基础上,加强异体监督,即通过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道德监督、情感监督等加强制约监督合力,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权力防范机制。

4.构建“不敢腐”的滥权惩戒机制

科学严格的惩戒机制是确保权力有序运行,治理腐败的最后屏障。所谓惩戒机制是指通过有机架构惩戒的各组成部分,使之形成一套相互作用的运行机构与制度,以达到惩罚违纪违法行为并警戒后人的目的。惩戒机制是由惩戒主体、惩戒客体、惩戒规则、惩戒程序等要素组成的。当前我国权力运行的惩戒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惩戒机构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惩戒机制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权力和人情对惩戒的干扰导致惩戒标准的随意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法治的惩戒机制,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惩戒机制也由人治转向了法治。相比而言,中国古代惩戒机制则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因此,通过国际实践及其效果的对比,我国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权力运行的惩戒机制:一是提高惩戒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权威性。具体来说,一方面,从党纪国法上明确惩戒机构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在财政、人事任免上保证惩戒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二是强化惩戒机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一方面,正确处理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国法高于党纪,党纪严于国法。另一方面,严格禁止权力及人情因素对惩戒机构依规依法办案的干扰。三是制定严格而又可操作的惩戒规则与程序。具体来说,(1)制定惩戒工作的惩戒规则和程序,有机衔接党纪和国法的惩戒工作。(2)制定党纪国法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和具体程序。(3)公开惩戒规则与程序,明确惩戒各方职责与权利,强化惩戒过程的监督。(4)加强培训与选拔,提高惩戒执行人员的素质。

篇6:2构建烟草县级企业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一、分层分类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努力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突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教育机制,扎实抓好理想信念、党性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员干部规范履职、清廉自守。如省委连续9年召开针对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大会,每年一个主题制作专题片,集中剖析反面典型案件,用身边的人和事给党员领导干部打预防针、上廉政课、算廉政账;探索实施“四前”廉政教育制度,在重要节日来临前、领导干部任职前、个人重大事项发生前、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前加强廉政教育,提高教育针对性;面向全社会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全省共建立省级廉政教育基地41个、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626个。

二、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大力构建“不能腐”的立体监督网络。

坚持以惩防体系建设为引领,不断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制度体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出台的87件省一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完善,进一步提升法规制度的严密性,在全省形成了涵盖6大类、18个方面、100项基本制度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同时,制定新的惩防体系规划相关配套制度。

坚持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抓手,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统筹推进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等工作,实现了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目前,省、市、县三级累计纳入权力运行监控系统运行的权力事项为34.2万个,电子监察纠错5万多件,实现了行政权力行使全程留痕、实时监管、可查可控。扩大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建立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信息管理平台,推行市厅级领导干部点题述廉、县处级领导干部勤廉公示、乡科级领导干部一述双评、村组干部勤廉双述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源头预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健全审批、监管分离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和8个省辖市、38个县(市、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整合。建立健全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公、检、法、工商等多个部门资源共享。

三、持续加大执纪办案力度,始终保持党员干部“不敢腐”的高压态势。

建立健全案件及时发现和查处机制。在全省县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网络举报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网上接访,进一步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完善案件线索排查评估机制,对重要复杂线索实行集体排查、集体评估,提高信访举报转为案件线索的转化率。制定省纪委、监察厅自办案件流程图,强化办案过程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案件审理,推行审理助辩、案件申诉交叉审理等做法。加强案件监督管理,省纪委坚持每月对市、县办案点进行“不打招呼、直接进点”的“飞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江苏省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在构建“三不”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如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难、同级监督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一把手监督的有效措施还不够多;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派驻机构改革等方面还要加强研究,结合实际抓紧推进,等等。

四、深化构建“三不”机制的对策建议

科学构建“三不”机制,必须紧紧抓住产生腐败的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实现的可能、腐败成本等具体要素,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从筑牢思想防线入手,着力打造“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就是要通过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促进领导干部把秉公用权、清廉自守内化为坚定信仰和行动自觉。在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从其他方面强化保障。

强化文化渗透。积极弘扬廉洁文化,培育联结价值理念,用公正法治、清正廉洁等核心价值观和廉洁文化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加强反腐倡廉舆论宣传,注重利用热点事件和群众身边的问题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网络媒体平台建设,巩固宣传阵地,激发正能量。

强化政治激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打开干部晋升通道,合理确定干部职业规划,对有领导能力且勤廉兼优者提拔重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凡是确定的拟考察人选,在组织部门考察时,应同时由纪委进行审核,对经核查确有问题、不符合提拔条件的,应排除出考察对象或拟任人选范围。

五、从强化制约监督入手,着力打造“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制机制上存在漏洞,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核心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科学配置权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依法开展权力的清理规范和审核确认工作,合理分解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形成设计合理、配置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向上级党委述廉制度,完善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问责制度,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方法。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积极探索通过立法、执法监督等手段,发挥人大履行权力运行监督职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渠道,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建立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健全权力事项公开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布、重大决策公示预告制度,扩大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深化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信息公开,积极推动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完善电子监察系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压缩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空间。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反腐败法律、法规、制度的顶层设计,结合惩防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形成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部制约、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机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和离任从业限制,重点解决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资金拨付、公共产品供给等领域的利益冲突问题,防止领导干部寻租。全面提升制度质量,积极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推行立法后评估,切实解决制度不配套不协调不好用问题。增强制度刚性约束,明确制度制定、实施、反馈、监督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问责追究和监督保障机制,严肃查处、及时通报违反制度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约谈汇报制、巡视监督全覆盖、派驻机构全覆盖等机制健全,充分发挥纪委党内专门监督机关作用。

六、从提高腐败成本入手,着力打造“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惩治的力度越大,腐败案件发现和查处的概率越高,对腐败分子的威慑力就越强。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关键是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提高腐败成本,让腐败分子得不偿失。

建立健全执纪办案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形成“1+1>2”的联动效应。完善查办案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执纪执法部门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实行案件线索及时通报及相关工作定期反馈制度,建立重要事项、疑难案件、重大问题定期会商制度,增强惩治腐败的合力,提高执纪办案的实效。完善案件移送和通报制度,执纪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有关材料按规定互相移送,并及时反馈查办结果。

建立健全腐败问题及时发现机制。完善信访举报受理机制,完善传统信访举报渠道,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鼓励和保护实名举报,加快构建便捷高效、反馈及时的信访举报平台,健全信访问题分类处置制度,加大对举报信息的及时梳理、综合分析和研判,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推行纪检监察督导巡查制度,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薄弱部位、腐败问题多发易发部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组织力量开展督导巡查和特定问题专项调查,主动出击,着力发现案件线索。建立案件线索汇集梳理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案件线索的集中管理,严格按照五类标准处置线索,对重要案件线索定期进行分析评估,开展集中排查。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下一篇:寨沟小学开展优秀校园歌曲传唱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