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尝试”

2022-12-04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性、全面性、创造性的学习。

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共同点, 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 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然而,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 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许多年来, 体育教师都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 在教师主体论的影响下, 体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因而体育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练习的方法思路, 都重在如何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法”, 很少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学生活动中的“学法”;重在从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现成竞技技术体系的系统性出发去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很少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态情感出发, 从认识、体验和掌握教材内容的角度去考虑选择方法手段, 因而体育课上往往是学生在教师“指使”下的整齐划一的被动表演, 学生几乎成了跟着练的练习机器或动作演员, 教师更习惯于“一刀切”, “一样做”的方法教授学生体育技术, 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 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将学生的主体精神与创造欲望已束结到了所剩无几。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中充分弘扬学生主体精神, 要以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 共生效益;从以教师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自主学练”新的教学方法, 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何谓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自主学练”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自主学练”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尝试

(一) 提倡主动性, 增加自学自练环节, 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自主练

毛泽东认为“欲图体育之有效, 非动其主观, 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又云:“学校之设备, 教师之教训, 乃外的客观故也, 吾人盖尚有的主观的。……故讲体育必自主动性。”可见体育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

提倡主动性, 一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唤起,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从而学会学习。在体育教学中, 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给学生以自由想像与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利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给学生自由练习、自我表现和尝试成功乐趣的机会。同时, 增加自学、自练的环节, 给学生练习的“自由度”,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 并明确要求学生练习到什么程度后, 给学生自己练习的主动权, 让学生动脑筋, 想着练, 练着想, 想中练, 练中想, 反复琢磨、练习、尝试、体会, 逐步地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

(二)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给学生创造协作学习的条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学习, 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体育教学中, 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就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体能差异, 运用新颖多变的组织教法与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法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学”法是各异的, 通过经常的讨论与交流, 相互借鉴能纠正和补充自己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不断完善各自的学习方法, 这是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最大的好处。在教授技巧课时, 教师先教做一套规定的技巧组合动作, 然后让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讨论协作做出不同规定动作的技巧造型。学生讨论得很认真, 组成的造型也很奇特,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 也让学生展示了各小组的创作“作品”,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中, 充分发挥民主教学, 提倡师生中、同学间相互讨论、人人动脑, 个个发言, 取长补短, 对活跃课堂气氛, 进行相互间的协作、会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 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练习,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练前,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组织方法、练习量、练习途径和运用的手段及保护方法等, 学生明确了学法, 因此更好地动脑主动学习, 从而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灵活地把握每次练习机会, 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 形成必要的动作技能技巧, 科学而有效地锻炼身体, 养成独立学习、自主学练的本领和习惯。

(三) 课堂设“疑”开拓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在自我练习中寻找最佳方法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 学习的源头, 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利用此法, 向学生提出问题, 设下悬念, 唤起疑难, 使思维的火星得到燃炼。如加速跑全程技术教学, 为解决积极加速与保证途中跑的速度, 教师首先提出:“什么时候蹬地力量最大?什么时候应该注重步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练习、感知、体会全程技术动作, 回味、推测、寻找问题答案, 而教师并不急于解答, 让优生做典型性示范, 教师提示, 学生在练习、思索、观察、指导下真正了解到起跑后为获得最大的前进动力, 蹬地力量猛而大, 这时应注意蹬地技术;当进入个人最快速度的途中跑后, 应把精力转移到加快频率上, 同时抓住蹬地力量强度减少去追求肌肉放松, 以保持最快速度, 教师并用“就好似骑自行车下坡一样”的形象比喻, 完成后程跑的距离。当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 练习劲头更高了。这种通过设疑—探究—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 能增强练习的目标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 体会“思、练”融为一体,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四) 对教学进行创新, 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 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大脑皮层适宜的兴奋性, 是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运动动力定型的首要条件。让学生自己尝试, 学生心理轻松可促使大脑皮层具备适宜的兴奋性。现代教育家赞可夫断言:“教学中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在体育课堂的游戏教学中,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 教学气氛宽松、活泼、和谐,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游戏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是由内部动机驱使的综合性活动, 有其自发参与性。一个惯受支配、唯唯诺诺的人, 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在主动参与游戏中, 会使出全部的力量,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会比在其它场合表现得更勇敢, 更能吃苦耐劳, 更富有创造力。

(五) 启发诱导, 发展扩散性思维

对于启发式教学孔子用八个字概括:“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 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 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如在进行分腿跳跃汽车轮胎教学实验时, 教师打破常规, 不在练习前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而是设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我练习、自我体会, 得出最佳的分腿跳跃方法, 来解决重点和难点, 教师只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运用汽车轮胎进行“老牛拉车”的游戏时, 让学生开动脑筋,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负重前进。在游戏中有的学生用肩背着背绳拉着汽车轮胎跑, 有的用手臂的力量拽着背绳拖着汽车轮胎跑。

三、对未来是展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体育教学在许多方面毕竟不同于文化课程的教学, 体育教材虽然也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各项教材和各种练习都有较强独立性。在体育课上, 学生必须不断地亲自参加各种活动, 其中有认识活动, 更有身体活动, 学生的主动精神最容易体现出来, 学生自主活动的愿望也强烈。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过程中, 适当实施“自主学练”的教学, 使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全体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近代中国法律辞书的出版及新法律术词体系的形成下一篇:化工污水污染的治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