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音乐分析

2022-09-11

笔者选取巴托克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第1-2页 (1-37小节) 并运用后调性理论中的音级集合理论对作品内部的音高组织和“结构对位”思维进行综合分析。

一、音高组织

1、主题动机

在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的主题动机上, 一些国内的学者认为巴托克首贝尔格的作品《抒情组曲》影响非常深, 间接与策姆林斯基主题有关系。作品的开始就出现作品的两个主题动机, 动机一出现在作品的第2-3小节第一小提琴声部中以升A-升A-升B-A为旋律动机, 主题二出现在第7-8小节第一小提琴声部中以G-G-C-A为旋律动机, 与第一主题的节奏相同, 音调都取自于匈牙利民间曲调。而图中2-4音升B-A-G又是第一主题第二动机G-C-A的换序。

2、核心音程

四度音程作为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1-37小节部分的核心音程。第一次由第一小提琴声部在第6小节末首次陈述, 出现G-C四度的分解音程;接着第二小提琴声部在第7小节开始应答似的进行陈述, 并且陈述了五次, 这五次分别为纯四度移位的升D-升G, 倒影升E-升B, 大六度移位后的逆行A-E, 小二度移位后的倒影升C-升G, 小二度移位后的逆行升G-升D;第三次由中提琴声部进行陈述, 在14小节中提琴声部出现升G-升D;最后由大提琴进行陈述, 出现小二度下行倒影的B-升F。

3、音级集合理论的分析

在作品中, 除了主题动机的发展, 笔者将在这一节运用音级集合理论针对1-37小节进行详细地分析, 探究作曲家巴托克在《第三弦乐四重奏》中的创作思路。笔者将把作品分为引子 (1-6小节) 、第一主题呈示部 (6-34小节) 、第二主题呈示部 (35-42小节) 三个部分, 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和十二音理论分别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引子 (1-6小节) , 在这一部分, 第一小提琴声部担任旋律声部出现F-升F-G-升G-A-升A-B-C八个音级, 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声部和大提琴声部以升C-D-升D-E四个音形成集合4-1 (0123) , 短短的六个小节就出现完整的十二个音级, 并且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形成8:4的比例。第一主题呈示部 (6-34小节) , 可以分为14+13两部分。第一小提琴声部与第二小提琴声部配对, 中提琴声部与大提琴声部配对, 先后形成两组自由卡农模仿, 第一组从第6小节起, 第二组从第13小节其, 以第二主题动机为音乐素材, 以一小节的距离进行模仿, 第一组卡农模仿的跨度为三全音 (G-升D) , 第二组以减四度音程为跨度。笔者选取的这些截断都为作品中, 四个声部纵向叠加时的四音组, 由此可以这一部分作品纵向的变化, 由集合4-8 (0156) 开始并扩展到集合4-13 (0136) , 并以集合4-5 (0126) 和4-6 (0127) 为核心进行集合的交替。

4、十二音乐技法的运用

在作品开始的前两个小节半, 就出现了半音阶中全部的12个音级, 上声部出现F-升F-G-升G-A-升A-B-C八个音级, 下声部出现升C-D-升D-E四个音级, 这样就呈现出8:4关系的“纵向分层互补”半音分配方式。

二、结构对位思维

“结构”1 (Structure) 即是一种观念形态, 又是物质的一种运动状态。。在音乐中这两张词性则表现为“逻辑化的形式” (即动词, 指过程, 构成方式) 和“形式化的结构” (即名词, 指结果) 。美国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音乐结构专题研究。笔者运用“结构对位”思维, 音级集合理论对此部作品从结构思维、和声思维、复调思维、速度思维、调性思维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1、结构思维

纵观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宏观的结构上,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 一部分学者认为这部作品为两个乐章, 一些学者认为这部作品为少有的一个乐章, 也是巴托克六部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唯一的一部单乐章作品, 笔者经分析研究更赞成后者观点。在作品的结构上, 巴托克运用二重赋格的结构形式, 但在布局上融合重叠式二重赋格与并列式二重赋格的结构原则。笔者选取1-37小节进行分析, 在这部分中, 可分为引子 (1-6小节) 、第一主题呈示部 (6-34小节) 、第二主题呈示部 (35-42小节) 三个部分。无论从宏观的结构看整部作品, 作品分为引子 (1-6小节) 、第一主题呈示部 (6-34小节) 、第二主题呈示部 (35-42小节) 、第二主题展开部 (43-46小节) 、第一主题展开部 (47-86小节) 、第一、第二主题综合再现部 (87-110小节) , 形成A-B-A的结构形式

2、和声思维

在巴托克的作品中, 主调织体的作品大量运用复调技法, 在这部作品中, 和声的走向并非是重点特征分析, 相比传统的和声思维, 笔者发现在这部作品中和弦的结构也符合巴托克热衷对称性的美学观念。

三、总结

综上分析, 从主题动机上看, 作品中出现以A-升A-升B-A为旋律主题的动机以和以G-G-C-A为旋律主题的动机二, 作曲家运用变形的主题动机对音乐进行发展形成“微型旋律”;从核心音程上看, 作品中运用四度音程作为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1-37小节部分的核心音程;从音阶上看, 在作品开始的前两个小节半, 就出现了半音阶中全部的12个音级, 旋律声部出现的八个音级与下三个声部出现的四个音级呈现出8:4关系的“纵向分层互补”半音分配方式。笔者运用“结构对位”思维从作品的结构、和声、复调、速度、调性进行分析, 多重的结构思维、高度密集排列的“对称和弦” (Symmetry chord) ——X和弦的运用;大量二声部对位、三声部对位以及四声部严格模仿、局部模仿、对比复调、自由卡农、赋格等复调技法的运用

摘要: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创作的《第三弦乐四重奏》 (1927年) , 这部作品是作曲家从前期风格走向后期风格转变的关键“纽带”, 由于这一时期作曲家受到勋伯格、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影响, 笔者选取十二音及音级集合的分析方法对其主题动机、核心音程、结构思维、和声思维、复调思维、速度思维、调性思维等展开研究, 试图探究这部作品的音高组织规律和多重结构对位思维。

关键词:巴托克,音乐,分析

参考文献

[1] 乔治·佩尔:《序列作曲与无调性》, 加州福尼亚大学, 1991年第六版, p26

[2] 乔治·佩尔:《贝拉·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中的对称形式》, 《音乐评论》16, 1953年

[3]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 2010, p15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一篇: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