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律论文

2022-05-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食品安全法律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中国乳业界引发一场海啸的三鹿奶粉案件并非一次偶然,近年来频频发作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了现阶段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

第一篇:食品安全法律论文

食品安全治理的法律对策

摘 要:文章针对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法律角度,提出了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关键词:食品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每个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凸现。三鹿婴幼儿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激素门”、“小龙虾”等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以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成立权威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成立权威的食品监管机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权威性,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把分散在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都纳入这个新成立的监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监督、统一管理。该监管机构的职能包括: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对食品在市场上流通的监管;对消费环节的监管,包括餐饮业、食堂等的卫生条件和环境;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督以及对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事后处理等。

2.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废除食品安全检测由多个部门负责的制度,由综合的、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统一监管。即把分散在农业部、质监部、卫生部等的食品安全检测职能都纳入这个综合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杜绝多个检测检验机构并存导致重复检测、交叉检测,造成现有资源浪费、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加强各检测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协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数据库,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天候、全方位监测食品安全状况。另外,还可以在这个综合机构定期召开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共享信息,促进机构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协作。

3.提高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是整个组织的核心,要大力提升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其思想、业务和作风的基础性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做到公正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充实监管工作人员力量,对新人进行严格考核,并严肃纪律,加强管理。同时培养工作人员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时刻以维护广大公民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充分认识消费者长期所处的弱势地位,切实履行保障公民健康安全的职责。

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出现很多问题,需要从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1.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责任。当前,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行政执法的随意性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完善立法和理顺体制的前提下,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把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机关的职权,统一视为责任,以责任制约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

2.对相关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除对当事人查处以外,应该对于相关的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使那些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建立这样的制度,目的在于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相关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也是因其行政不作为或是渎职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积极负责地行使其法律责任,从而切实管理好食品市场的安全。

3.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食品经销实体,如食品的生产制造者、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食品的各级销售商等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规定的不是很明晰,有的在具体责任上还有一些漏洞。这就需要我们从法律上建立统一的责任制度,遏制非法经营,明确食品经销实体的责任,填补法律责任上的漏洞,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健全食品经销实体的法律责任。

三、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和国际接轨,缩短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标准的差距,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内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内容应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明确社会各阶层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对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和信用体系等。在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的基础上要制定各种单行法规对基本法的不同方面进行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这些方面包括:标准化、产地环境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标签管理、投入品使用、检疫分级、质量监督检查、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与召回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此外,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环视国外的立法现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保障食品安全的立法一般多采用“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基础,多层次立法,多法并行”的立法模式。日本有处于核心地位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并辅之以《家禽传染病预防法》、《饲料安全法》、《牛肉生产履历法》、《食品卫生法》、《禽类处理法》、《牲畜屠宰场法》等12部法律,从而形成了注重控制源头污染、加强事前监管、覆盖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各领域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为契机,建立一套以《食品安全法》为统领的、以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完整法律体系。

2.实行统一的食品安全立法。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实施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通过立法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对已经滞后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补充和完善,对一些涉及食品监管的旧法进行废止和修改。通过完善已有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法规相补充配合的多层次、专门、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冲突,确保法制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3.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能有效地保护食品安全,也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体现。提高生产者违法成本的措施主要有:(1)加重对破坏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对于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直至死刑,同时还要改变以往对同一问题惩罚力度差别过大的问题,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标准,增加法律的透明度,充分体现立法力度和法律的威慑力。(2)实行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制度打破了我国以往伤害后才进行处理的惯例,发现有批量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可能会对大众造成伤害时,企业就有义务进行召回。(3)对被欺骗的消费者进行赔偿。这种赔偿不仅包括不合格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有形损失,还必须包括对不合格食品潜在危害的赔偿。

四、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1.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应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食品标准不统一、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标准统一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加大对各部门统一并入食品安全机构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投入,特别是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尽快废除原有的一些不合理、重复制定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将食品安全标准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予以统一,使得企业能够有法可依,避免其无所适从。

2.进一步完善食品监督的抽查检验程序。制定统一的食品监督抽检程序,明确食品检测应委托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下设的职能部门,执行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并明确这个食品安全检测职能部门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改变当前地方执法机构随意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状况,确保公众得到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建议尽快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统一的食品检测机构的认证和监管规范,由统一、权威机构对所有的食品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检测能力进行专业的评估和监管,确保检测机构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此外,应确保执法机关充足的检测经费,严禁其借检测乱收费。

3.适时修改食品安全标准。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旧的标准会逐渐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比如在日本,食品标准每隔五年要修订一次。在标准的修改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是否能适应食品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还要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有关国家、区域组织已有的食品标准;不仅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也要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食品技术;不仅要规范制定标准的组织,而且要进行标准定稿前的二次评审,即初审和终审。使食品安全标准,与时俱进,跟得上国际步伐,填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空白。

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1.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性。食品生产的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是食品生产可溯源性的基础。食品生产企业采取市场化、信息化的企业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小作坊生产模式,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完整的信息管理过程,这是食品安全生产可溯源性的条件。政府要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食品行业的规模化经营。此外,政府要积极开展对原料产地生产环节的信息收集和记录。

2.完善食品召回制度。解决目前食品召回法规不统一的办法是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加大资源共享,统一职能部门关于食品召回的规定。实现食品召回的及时有效,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国家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在食品召回中,不仅要将缺陷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发布,同时也要将食品召回相关事项告知有关各方,以确保食品召回及时有效地进行。

3.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电视、网络、报刊的大范围普及,舆论监督以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范围广的优势,对食品安全进行间接地监管,能取得和法律法规监管相同甚至超出法律法规监管的效果。正因其是一种特殊的监督管理方式,所以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弥补了法律法规监管的不足,相得益彰。应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功能,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部门、人员及当事人进行彻底曝光。

参考文献:

1.梁太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2.龚恒超.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的反思和构建[J].政法学刊,2009.24(6)

3.张舒.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构建与完善[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2(1)

4.李荀.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6

5.李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6

6.蒋抒博.食品安全管制的经济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4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8)

(责编:若佳)

作者:初振波

第二篇:食品安全期待法律庇佑

[摘 要] 在中国乳业界引发一场海啸的三鹿奶粉案件并非一次偶然,近年来频频发作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了现阶段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剖析三鹿奶案发生的根源,探究国家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分析法律规制在食品安全中的现状,认为应当从加强食品安全理念、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责任体系、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等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体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三鹿奶案 法律规制 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财富的积累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世界性的话题,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我国毒大米、毒豆油、毒奶粉等危害人们生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2008年9月份发生的“三鹿奶粉”案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高潮,引发了全国制奶业的大海啸,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这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法律对食品安全规制的缺位与不当。回顾近年来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笔者拟对“三鹿奶粉”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国家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分析法律规制在食品安全中的现状,以期提出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方法。

一、三鹿奶案的根源分析

从一个仅有32头奶牛的合作社,到销售达百亿的大企业,三鹿用了50多年的时间,然而,从声名远播的龙头企业,到名誉扫地甚至破产,它只用了一百余天的时间。三鹿奶案的发生绝非偶然。一时间,中国制奶业暗流涌动,政府问责声音此起彼伏,消费者赔偿迫在眉睫,世界市场上中国产品信誉下降,奶制品衍生品纷纷暴露问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三鹿奶案的深入研究,认为导致此次事件的根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的市场失灵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不能完全由食品生产企业自我约束,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源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性。“在食品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食品质量的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的,前者属于信息优势方,后者属于信息劣势方。”

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比消费者对食品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相关安全性信息了解更多。企业本身存在趋利性,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拥有信息优势的食品经营者会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供虚假、遗漏、过时或误导的信息,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手段生产,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同时,对于生产者而言,提高质量及保证安全的措施将增加生产成本,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会减少生产者提供安全食品的激励。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的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于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以致出现低质劣质食品驱逐高质优质食品的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因此,市场上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使得“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可能性。

2.争夺市场优势引发的无序竞争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竞争的机遇与陷阱,竞争中“胜者存、败者亡”的残酷规律和无情的结果也牵挂着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者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竞争的预期利益诱使某些经营者公然挑战和践踏商业道德的约束力,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和方式追逐一己私利,出现了包括欺诈、虚假广告宣传、侵犯他人商业秘密、诋毁他人商誉等一系列不法行为,违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违反商业道德,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食品市场上同样存在着大量竞争无序的现象,由于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为了争夺市场优势从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某些利欲熏心的经营者就会不顾商业道德,通过廉价的非食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压低市场价格,并通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鼓吹自己的产品。三鹿企业即以此违法手段积聚了大量社会财富并占领了婴幼儿奶粉的大部分市场,是无序竞争的体现。

3.企业趋利性导致企业漠视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经营利益的同时,也要对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员工、债权人、政府、社会、环境等)承担责任。(1)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次:基本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或自愿责任。前者是任何企业,不论何种性质、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都必须履行的,是一种义务;后者则取决于企业的能力和觉悟。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做大做强自己的产品,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不能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谋取企业私利。

温家宝总理曾在回答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时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液。制造问题奶粉的企业正是面对巨大的利益刺激,道德良心已经没有了底线,忘记了基本的社会道义与良知的他们,唯利是图。而在这场奶业危机中,正是消费者用自己的选择,及失信企业用自身的沉痛教训说明,无论经营取得何种成就,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会在一夜之间让大厦倾覆。

4.低廉的违法成本致使企业铤而走险

为什么企业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敢如此胆大妄为,以身试法?笔者认为,除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蒙混过关之外,相关处罚太轻,缺乏威慑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当企业的违法成本低于从事违法行为所带来的高额回报时,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体现在经济法、刑法等各方面。如《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而对违法者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只有在酿出命案后才有可能,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更是鲜见。因此,我国这样轻的处罚力度,是诱使企业铤而走险的重要缘由。

当市场失灵、无序竞争、企业唯利性及违法的低成本导致企业铤而走险,损害消费者利益致使社会分配不公时,国家对食品市场进行依法规制就成为人们的欲求。美国著名记者尼科尔斯?福克斯在其名著《美食与毒菌》中指出,我们的身边原本充满了看不见的危险,但现在我们不幸看见了,而且是在餐桌上。食品安全关系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关系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政治稳定,于是强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是一项紧迫任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现状

伴随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证食品安全或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纵观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是由《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有关食品安全的专门规章为主体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为补充构成的集合法律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实。但是上述法律、法规是由不同级别、类型的国家机关在不同的时期制定和颁布的,相关的规定被分散在经济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和我国批准参加的国际条约中,众多的部门法不能解决单一法律调整范围狭小且因相互间矛盾带来的执法难的事实。笔者认为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体系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食品安全法制理念缺失。《食品安全法》制定以前存在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的词汇为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并未进入立法视角,当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就显得很不适应。如我国现行的《标准化法》,总体上偏重于工业产品标准,对于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却是推荐性标准,应当制定强制性标准。(2)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律,起码有一部比较成熟的通用法律。而我国,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下,才促使了食品安全法的出台。

食品安全理念的缺失不仅反映在立法方面,还存在在食品安全法律的实施者及权利义务承担者身上,如还存在着政府管理者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食品安全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把主要经历放在了解决生存、谋求发展上,因发展经济而忽视了食品安全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就产生了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食品安全往往让位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使食品安全丧失了源头上的保护闸;就普通的消费者而言,虽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也使其不可能掌握太多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意识的缺失与无能为力,则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泛滥提供了得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增强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尤其是管理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提。

第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全面。《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并不能改变我国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虽然数量繁多,但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法律效力层次低的事实,加之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执法标准和可操作性,留下执法空隙和交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间的协调性差的问题。而我国目前采取的是食品安全分段监管机制,其中,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制作过程由质检部门管理,食品流通和销售过程由工商部门管理;餐饮业由卫生部门管理。法律法规的不配套,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首要障碍。食品安全体系中“角色不清”导致卫生部、农业部、环保总局粮食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职能权限界定不清,职能部门既制定和解释法规、标准,又行使执法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滋生腐败使食品安全难以真正落实。因此实践中定性不准确、处理不当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同一具体的食品制假售假行为,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此外,我国食品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尚未健全,食品安全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亟待法律正式统一认可,食品信息供给的法律制度仍未建立,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制度仍需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导致无法可依。三鹿奶案中的三聚氰胺非食品原料检验标准的缺乏便是一例。从总体上说我国尚未建立起从食品生产到消费再到最后处理的食品生命周期的全程法律规制体系。

第三,食品市场执法不到位,力度不够。首先,由于法律法规自身的交叉与重叠,导致多头执法,影响监管效果。对于食品质量的监管,现行法律法规赋予许多部门以执法权力。如《产品质量法》规定工商和质量监督部门都是执法主体,现《食品安全法》规定,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都承担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任务,职责不清必然导致重复执法或出现执法的真空地带,加上各部门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部门之间各取所需,各自理解执行,争权夺利、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的现象时有发生。“多龙治水”演变成“无龙治水”也不足为怪了。

其次,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影响法律的严肃性。法律通过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责任承担方式促使人们遵纪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有效防止违法行为的再度发生。因此罚款不是执法的目的,而是保证法律的实施的一种手段,但执法机构在执法时却本末倒置了。执法机关在执法中普遍存在着 “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的“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于是围绕罚款搞管理,精于“打放结合”之术,玩“猫捉老鼠”游戏,为了应付财务压力而只能重罚款而不计其余,以确保完成罚款指标。再加之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为保护本地区有贡献的企业,将违法现象隐瞒不报,以财产罚代替应有的刑事制裁和民事责任,使企业肆无忌惮,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的企业就把这些罚款算入生产成本,法律威慑力成为一纸空文。

再次,存在运动式执法现象。法律执行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由于食品安全执法主体多元化,导致了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执法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命令,相关部门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加之存在执法不严、不彻底,当这阵风过后,假冒伪劣食品又重新泛滥起来。这种执法主体多元化、食品安全职能交叉的现行体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四,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不够全面和严厉。这不仅是使企业铤而走险的诱因,也反映了在法律规制体系中法律责任规定的缺陷。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责任的规定散见于《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条文中。这些法律规定多是针对整个产品制定的,并未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食品安全责任及其抗辩事由分散在属性不一的部门法中,在适用时难免会出现相互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的情形。法律应当规定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承担主要责任和专属责任。他们有义务通过自检和现代化的危害控制技术来保证食品安全。而一旦由于其过失或故意引发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其理应为此承担高额的代价。

在发达国家,法律对问题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处罚非常严厉,一般对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采取重罚,特别是对蓄意破坏食品质量安全者,不仅要求立即停业待查,而且高额的罚款往往会令其关门倒闭,让违法者得不偿失。如美国,该国法律规定,无论金额大小,只要制假售假均属有罪,处以25万美元以上100 万美元以下的罚款,并处以5 年以上的监禁,如有假冒前科,罚款额可达500 万美元,这样的处理才会使经营者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食品安全。(3)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恰恰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这无疑是对违法者的纵容和对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轻视。从打击猖獗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迫切要求来看,目前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法律责任的设定上范围狭隘,在处罚力度上乏力,没有彻底剥夺违法犯罪分子再次违法犯罪的条件和能力,不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应有的威慑力。这就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层出不穷。

此外,诸如保健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免检食品等明目繁多的不同食品安全等级的词汇,加之不同地域级别的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对食品的评比和予以的称号如中国名牌、消费者信任品牌、推荐品牌、某某一百强等评选,法律对此尚未进行调节和规范,增加了消费者识别食品安全等级的难度和市场的不透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免责的挡箭牌,也成为建立部门利益的小金库,如存在十余年的食品免检制度。

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

民以食为天,国以食为安。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形象、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立法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强化食品安全理念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首要的是树立食品安全法律理念。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害的一种担保”。 具体地说,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因此,食品安全法律规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树立食品安全法律理念应当把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均纳入法律规制视野。其次,应当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促使企业遵守职业道德,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清理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对一些旧法进行废止、修改和整合,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整合, 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首先应当确立立法原则,即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应当涵盖从 “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和问题,应当按照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要求来设计各项法律制度,涵盖食品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立体的法律规制,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次,应当完善《食品安全法》,如完善食品常规检验制度,并以此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单行法规及完善技术性法规以明确标准,其中包括标准化、产地环境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标签管理、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激素、添加剂等的使用、质量监督检查、食品安全信用、食品安全评价等;再次,应当注意提高法律效力的层次性,对部门立法应当严格审查,此外,还应对社会参与执法、政府促进守法留有空间。

3.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

有效的执法监督与执法效果的软件的保证可以有效的减轻竞争无序的状况,促进食品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的建立。要建立统一的监督执法体系,克服各自为战的局面,部分执法部门可以考虑实行垂直管理,以根除部门、地方利益和徇私枉法。首先,分段监管符合国情,但应当避免分段监管带来的重叠和权力的真空地带,应当做到责任明确,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要强化各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联系和信息共享。虽然《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定食品安全委员会,但地方仍处于多头治水状态,应当考虑同样在地方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次,国外经验表明,对食品生产相关企业实行强制性管制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基础。食品安全比其他任何一种与健康相关的政府活动需要连续和强制性的管理。针对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处罚较轻的问题,要扩大执法部门检查权,加大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再次,应当改变运动式执法的现状,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最后,落实执法人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保障食品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制,使权力与责任挂钩,使责任追究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工作高效、执法严明的队伍.

4.完善责任体制,加大违法成本

事实上,有毒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中,除了部分不懂法外,主要是利益驱动,是在预期的获利和惩罚间权衡后而为之的。只有重典治乱,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制售毒食品的风险成本,使其大于违法所获利益,生产者才会停止违法。首先应当在立法中根据不同需要设定严格产品责任或过失责任,如《产品责任法》中应将严格责任明确写入法律,以期产生单方面的有效预防激励;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由加害人给予受害人超过其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金额。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可见,我国立法中已经承认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实用价值,但以价款为计算基准,惩罚性赔偿标准偏低,震慑力度显然不够,难以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侵权人的私人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其博弈后的选择不是违法。其次,加大刑罚力度,刑法具有预防与惩治的双重功效。借鉴国外经验,对制售有毒食品的经营者施以包括自由罚在内的刑罚方法,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其从业资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受害者,惩罚教育违法者的作用,对同行业食品经营者也是一种威慑。

5.加强食品市场的准入及退出的管制和监管

目前,我国存在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由各部门制定的规章,以质检部门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例,包括许可证制度、强制检验制度以及市场准入标志制度,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确保食品安全,这是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防线。我国应当加强建立严格的食品准入审查制度,同时要尽快建立一套具有国际水平的检疫技术。由于食品流通涉及众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需要贯彻在各个环节中,并建立食品备案制度,每一个环节均应按分类标准进行备案。在市场退出制度方面,现阶段主要是企业的自动召回为主,应当完善食品召回制度,与市场强制退出制度相结合。

此外,还应当大力发挥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加大媒体信息披露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保证公正执法;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也应当充分发挥,通过行业自律减轻执法成本,消费者权益也可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对于有关食品的各项定义应当明确依法规定,并且将各项称号的评比纳入法律轨道……

食品安全期待法律庇佑,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仅可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和监控管理技术标准,并强化食品从业者的自主意识,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所在。

三鹿奶案的发生,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可以说,其造成的影响在渐渐平息,但绝不应当是休止符,任何我们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均应成为制度进步的阶梯。事实上,其已经带动了《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也必将加快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的步伐。

作者:张文臻 张旻昊

第三篇: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的法律分析

从“塑料紫菜”、“海绵八宝粥”到“柑橘打甜蜜素”、“无籽葡萄喷洒避孕药”,近年来各类食品谣言层出不穷,互联网已成为当下食品谣言传播的重灾区。围绕食品安全的各类谣言频现,引发了公众“舌尖上的焦虑”,不仅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对消费者造成误导。食品安全谣言在严重损害涉事企业声誉的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秩序,其带来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谣言的定义与现状

2017年7月14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凡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均可判定为食品安全谣言”,即食品安全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通知》为判定什么是食品安全谣言提供了具体的定义标准。

2018年7月17日,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的指导下,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发布了《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传播较多的前5类食品谣言依次为:水果、肉及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米面粮油、蔬菜。从传播渠道来看,微信已经成为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主平台,小视频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重要形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处长方晓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食品安全谣言目前主要有3个特征:一是标签化,谣言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激素”等关键词,用夸张的词语吸引网民眼球;二是视觉化,利用图片和小视频使谣言传播更加“逼真”;三是社交化,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

国家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治理

目前而言,食品安全谣言问题的治理已成为食品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公开准确、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动态监测,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由于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即时化,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的预防性辟谣尤为重要。2015年8月,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指导新华网组织成立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截至2018年1月,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70余条权威辟谣信息,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000条。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立了辟谣平台,发布科普知识和科普视频,重点打击典型谣言;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季节性谣言,开展预防性辟谣,有效控制了谣言增量;从源头上打击食品安全谣言,对治理食品安全谣言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制。《通知》规定,散布食品安全谣言者應依法追究谣言侵权方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2017年,仅公开报道就有50余件(次)食品谣言处罚追责案例,其中9件当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40人被处以行政拘留、7人被处以行政罚款等其他处罚。

食品企业的救济途径

作为食品企业,如何在食品安全谣言频发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家食品企业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目前而言,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途径,同时,食品企业也可以借助下述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 私力救济

“谣言涉及的当事企业是辟谣的第一责任主体。对于明确指向具体企业的谣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责成相关企业发声澄清”。因此,建议食品企业在面临食品安全谣言时,主动发布澄清说明或公告。同时,建议食品企业加强自身的谣言预防工作,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使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关于本企业食品产品的科学信息。如康师傅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创立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并通过进入校园进一步扩大科普范围。

另外,食品企业也可以通过举报的方式进行救济。一方面,食品企业可以向相关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如中央网信办下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举报中心接受各类主体关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举报。举报中心受理的举报,将依据相关规定转交各地网信部门、相关网站或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另一方面,网站及自媒体是食品安全谣言的主要载体,食品企业也可以向网络运营者举报,借助网络运营者的力量打击食品安全谣言。

2 社会救济

食品企业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发布食品安全谣言澄清公告,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网站、自媒体等网络运营者对食品谣言的自纠和清查行为也能够有效的帮助食品企业降低遭受食品安全谣言侵害的风险。根据《通知》,凡经权威部门认定的食品谣言,一经发现,网络运营者应立即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从维护食品企业的合法权益。微博、微信等平台也应及时清查发布食品谣言信息的相关平台账号,对违规内容和评论一律不予以通过,对严重违规的账号要严肃查处。

3 民事途径

面对食品安全谣言,食品企业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三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第二十一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此,食品企业可以要求食品安全谣言侵权方删除网络谣言,若对食品企业造成实际损失,则可以要求食品安全谣言侵权方赔偿相应的损失。

4 行政途径

行政途径的救济是食品企业借助国家公权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之一。对于食品企业而言,一旦发现有人散布食品安全谣言,可以采取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借助国家公权力保障自身权益。《通知》规定,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食品安全谣言报案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法罚》(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调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18年7月,贵州榕江的司某在其新浪微博发布信息称:“贵州省榕江县江西码头菜市场吃猪肉中毒死亡50人,受伤治疗181人,以后大家吃猪肉要小心中毒”的谣言,同时附上一段部分中毒人员在县医院接受治疗的视频。由于该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榕江县公安局立即开展调查并将违法嫌疑人司某抓获。经审讯,司某对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榕江县公安局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司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5 刑事途径

刑事途径的救济也是食品企业借助国家公权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之一。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消息,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单处罚金。散布食品安全谣言的,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2017年7月15日,王传国用手机偷拍桃农往蜜桃上喷水的4段视频,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自行杜撰配音,称桃农正在往蜜桃上喷洒防腐剂,并将视频公开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和快手APP。王传国发布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网传“临沂蜜桃喷洒防腐剂”事件引发多家电视媒体的关注。实际上,桃农王某向蜜桃喷洒的是清水而不是防腐剂,向蜜桃喷洒清水是为了给蜜桃降温,使蜜桃颜色鲜亮。2017年11月,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法院认定“蒙阴蜜桃打防腐剂”为捏造的事实,给蒙阴桃农造成重大经济和商品声誉损失,因此判处被告人王某国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3万元。在该案中,王传国捏造并散布虚假消息,损害了蒙阴蜜桃的品牌声誉,给品牌造成重大损失,违反了《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构成了损害商品声誉罪。

综上所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是保证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举措。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需要企业、媒体、政府部门等多方通力协作,充分交流,广泛参与,建立起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和多元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从食品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食品安全企业应注意预防食品安全谣言,在面对食品安全谣言时承担第一责任主体的责任,主动澄清谣言,并运用社会救济和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筑食品行业健康安全发展的美好明天。

上一篇:教师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学前教育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