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东区方言

2022-06-29

第一篇:阜阳市颍东区方言

颍东区林业建设蓬勃发展

一、“十一五”林业建设成就。

(一)、造林绿化成就。近年来,颍东区紧紧围绕“生态产业,绿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绿色长廊工程、长防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区有林地面积1042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2%,林木绿化率17.6%,先后赢得了“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单位”、“安徽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和“全省绿化模范区”等荣誉称号。

(二)、林业产业发展。在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区林业产业发展达历史最高水平,木材精深加工、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发展迅速,林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

二、“十二五”林业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认真贯彻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生态强省”战略,落实省政府提出的“5年造林1000万亩”的“森林增长计划”和森林覆盖率提升5个百分点的总体目标,重点是:围绕“一个中心”, 实施“五项计划”:

“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促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双轮并驱、快速发展。

“五项计划”就是:2012年以创建国家级绿化模范区和3000亩项目造林为重点的“造林攻坚计划”;2012—2015年以1.5万亩森林抚育和3万亩速生丰产林建设为重点的“提质增效计划”;以木材深加工、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为重点“产业振兴计划”;以村镇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秀美乡村计划”;以农田林网和绿色长廊建设为重点的“大地增绿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有林地面积达到1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2%;林木绿化率达到20.1%;林木蓄积量达到12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10亿元。

三、2012年林业工作重点

一是围绕创建国家级绿化模范区,促进城乡绿化上台阶、上水平。 重点做好:绿色长廊建设、农田林网精品工程、茨淮新河及颍河堤坝的项目造林、集镇绿化美化等五项工作,确保国家级绿化模范区创建成功。

二是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实现全区林业建设提速增效。

重点是项目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项目15000亩,使全区森林面积快速提升,林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围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城区绿化新亮点。

重点搞好济河沿岸、总干渠沿岸、颍河沿岸绿化美化工程,突出抓好小游园、小公园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广场、绿色走廊,努力打造宜居颍东、生态颍东。

四是围绕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经济增长新高地。

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模式,确保每年新增面积2000亩以上,努力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区”。

2、做大做强林业企业。依托金木工艺等龙头企业,将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打造“林业产业先进区”。

颍东区林业局

第二篇:颍东区住房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颍东区人民政府

(2012年6月20日)

接到市房产局、市监察局和市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全市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进行复查复核的通知》(阜房办[2012]25号)文件后,我区高度重视,区住房保障办立即对照通知要求,对2007年以来的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复查工作,现就复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住房保障工作部署,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运行机制,逐步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全力推进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自2007年以来,我区廉租住房交付使用608套,实物配租511户,配租率84%,入住487户,入住率95%。累计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948.38万元,累计保障2725户。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几年来,全区建设廉租住房798套,公租房710套,投入资金约5千万元,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和环境。三是棚户区改造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建设安置房10300套,约956685㎡,投入资金约13亿元。1

二、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并经多方与区有关部门协调,在房改办增设了住房保障股,具体负责住房保障的基础工作。我区在住房保障工作中实行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全方位监督,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克服困难,保障投入。在财政资金调度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区财政已将2012年度保障性住房配套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每年会同民政等部门对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状况进行复核,引进退出机制。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在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落实工程质量各项管理制度、履行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程序、组织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评审等方面态度严谨,组织有效;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保障施工安全、监管工程质量情况总体较好,安全生产规范,文明施工氛围浓厚。

四是强化全过程动态监督,将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监督检查与效能监察和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三、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1、振兴苑二期配建360套廉租住房项目计划6月9日开工建设。

2、颍东纺织服装产业园60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于6月9日开工建设。

3、和谐佳苑1260套安置房和訾郢安置区380套安置房项目均已陆续主体完工。

4、今年我区新增廉租住房补贴发放的目标任务是60户,5月份就已经完成65户的资格审批工作,资金拨付到位,就可以发放到补贴户手中。

四、廉租住房补贴的年审情况

目前,对977户保障对象的年审工作已基本结束,区住房保障部门正在对各方面的审核资料进行汇总,并于近期将年审结果报请区政府批示。

五、存在的问题

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土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的顺利推进。由于国家对土地指标的审批越来越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统征手续繁杂,报批手续时间长;二是困难群众对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积极性较高,但对实物配租重视不够,影响了廉租房的配租;三是地方配套

资金筹措难。鉴于区财政的现实状况,区级配套资金筹措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寻求多条路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证这一民生工程能够顺利、全面推进。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各项目用地、规划、勘察设计、招投标、监理、质监等手续齐全。绝大部分工程的责任主体单位在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狠抓日常质量监管等方面认识到位,程序规范;在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落实工程质量各项管理制度、履行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程序、组织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评审等方面态度严谨,组织有效;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保障施工安全、监管工程质量情况总体较好,安全生产规范,文明施工氛围浓厚。

2、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不断规范供应对象、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建设,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3、积极做好土地收储和出让工作。去年以来,我区一方面积极收储一些土地,抓紧解决被收储土地的职工、群众安置问题,为挂牌扫清外围障碍,另一方面认真做好过牌出让的各项

前期工作,逐一履行挂牌手续,在适当时期,及时推出成熟地块挂牌出让,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

4、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城投公司作用,向上级和金融机构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和贷款,保障资金供给,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需要。

5、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后期管理制度,规范后期管理工作。建立工作机制、公平准入机制、动态管理机制、退出机制、物业管理机制等。在分配和管理工作中坚决杜绝“非保得保、重复保障、应保未保”等现象发生。

6、超前谋划明年保障房建设。一是积极运作,提前办理完善建设用地手续,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向乡镇、学校、医院、企业延伸,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改革成果。

第三篇:颍东区房改办治理行业不正之风

实施方案

各股室、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房改系统纠风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推进房改系统行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促进我区房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房改系统工作实际,制定《颍东区房改办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市纪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服务管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的思路,深入推进行业纠风工作,努力开创房改系统行业纠正不正之风和行风政风房改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加大房改系统行业不正之风治理工作力度,使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透明,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行业服务水平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认真解决,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各项矛盾得到及时排查和妥善处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形象进一步改善。

三、工作重点

(一)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

1、坚持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和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以严格的政治纪律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顺利贯彻实施到位。全系统上下都必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树立全系统“一盘棋”的思想,严格纪律和职责,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淡化、弱化全局工作重点。

2、坚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推进房改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领导带头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提高理论素养。要紧密联系房改事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化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3、认真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团结务实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坚持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转变机关作风,规范从政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履行工作职责,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优良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全力推进房改行业跨越式发展。对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懒、散、庸、拖、贪”问题,继续加大干部治庸、治懒、治散、治拖、治贪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传统,对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作风不严、作风不良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肃工作纪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顿解决。

4、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针对行业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普遍问题进行调研,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增强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做好投诉受理工作,对群众的举报投诉要高度重视,及时予以查处。

5、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全系统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深入实际、了解真情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上下功夫。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真正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抓而不实、催催动动、不催不动,甚至催而不动的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改革发展。

6、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加强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和超标准公务消费。重点抓好节油、节电、节水、节材等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抓好排查整改工作,严肃查处违规项目审批、规划调整以及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重点查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未按规定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存在违法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问题,招投标活动中有法有规不依、违法违规、执法执规不严的问题等。

2、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做到认识到位、自查到位、督查到位、整改到位、领导到位,坚决纠正不规范的财务问题,杜绝“小金库”隐患。对违规开户、公款私存、坐收坐支、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标准、截留私分非税收入、不按规定发放津贴补贴和代开、伪造、变卖、私印票据以及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经发现,要坚决整改,确保违规行为及时得到纠正。认真执行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继续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在监督制约权力、财务收支公开、审批管理规范、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小金库”问题发生。

3、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发布虚假广告、哄抬价格、捂盘惜售、合同欺诈、恶意炒作;房产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超越许可范围、违规从事中介服务、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出具不实的房地产评估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完善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4、开展对民生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建设工程质量、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坚决查处失职渎职问题和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

5、认真治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违规征收、补偿不到位,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征收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6、积极开展对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及棚户区改造的开发建设、分配,管理。

7、抓好小区物业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物业服务条例》和《自治州城镇物业服务实施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和加强物业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物业方面的来信来访等问题。

(三)深入贯彻《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积极推进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物业管理体制,促进行风进一步好转。

认真落实《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推进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物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物业管理政府管理职能作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市局新出台的有关物业管理工作系列文件精神,重点抓好新建项目前期物业管理落实和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化服务工作,以不断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业主满意率为目标,促进行风进一步好转。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召开专题会议对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整改措施,研究部署2012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重点,制定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2、将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明确将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突出重点,抓好行风政风建设工作。适时对工程质量监督、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进行一次联合检查。

4、大力开展政风行风示范单位建设。加强对本行业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5、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查找本部门、本行业工作中的不足,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长效机制。

五、检查考核

年底,办公室党组将组织检查,机关各股室、办属各单位进行检查考评。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通报批评,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颍东区水务局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颍东区水务局结合当前水务工作实际,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党组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局党组会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局情民意中的苗头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多次召开有班子成员、支部书记、站所负责人、党员干部参加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座谈会。大力宣传党和民族的宗教政策,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反动势力的本质,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一系列的恐怖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五观”、“无神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党员干部和职工心里,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对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活动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二、狠抓学习教育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以“两学一做”专题活动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水利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党建专题知识讲座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到计划、讲座、心得和考勤相结合。三是多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督促全局干部职工紧跟时代步伐。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落实“书记讲堂”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二是抓好道德建设。设立道德讲堂,通过学唱红歌、宣讲典型事迹、组织开展建党95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三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通过召开会议、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网站、媒体,积极宣传活动动态和好的做法,提升干部职工参与热情。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认真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依托党务、政务信息公开网,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本单位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等相关信息。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建立重大政策及项目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的言论。

1、努力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股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2、努力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局党组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善于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规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

3、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了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4、努力完善好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党建是关键。一是科学部署党建工作。年初,按照区委党建工作要点要求,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周密谋划了全年的党建工作。从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开展“三会一课”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组织、宣传、纪检等工作计划,致力于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详细分解工作责任。明确了班子成员、股室和各支部的党建目标任务;在班子内部,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局党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坚持监督检查严要求。对各项工作,做到了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通报。

六、下半年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上半年,我局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较为顺利,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存在部分干部职工意识形态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下半年,我局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为我区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出发,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阵地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自觉地、主动地站到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反分裂斗争的重任。

2、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党务和宣传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股室和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要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落地生根,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3、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要牢固树立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做到职责明责、守责履责、担责尽责,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制度执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1)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壮大积极健康主流思想文化。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3)扎实抓好干部理论学习,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6次,其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每年不少于一次。

(4)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不得邀请政治倾向有明显偏差的报告人,防范邪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4、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1)支部要定期向党组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要动向和问题,应主动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内容通报。(2)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3)意识形态工作要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述职报告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制情况的重要内容。(4)意识形态工作要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干部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5、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

严格追查问责是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关键。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和“硬约束”,既查失职、渎职,也查“为官不为”“为官慢为”,对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五篇: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基本信息

1.1项目名称:

安阳市东区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1.2项目类型:

在建项目(市政公用工程项目)

1.3建设地点:

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排水口入茶店坡沟以东至白棉路,沿茶店坡沟河道两侧规划的绿化用地,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东侧高压走廊地带,南起文明大道,北至文峰大道。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4.7公顷。

1.4建设内容:

该项目规模为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安阳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10万吨/日、湿地面积约为43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提升泵站1座、输配水管线6.87公里、湿地工程、植物种植、河道修复、河道清淤、绿化景观、橡皮坝及其他配套设施。

1.5项目前期工作合规性:

本项目是东区污水厂升级改造的配套工程,经安阳市发改委(安发改审城市[2013]15号)批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手续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已经完成。

1.6所处阶段:

项目识别—物有所值及财政支付能力评估。

1.7计划开工和完工时间: 2015年至2016年

1.8合作期限:特许经营期限为25年

1.9总投资及资本构成:

估算投资1.28亿元,未完工程部分估算投资8000万元,拟由社会资本募集金完成建设,社会资本所占比例100%;

2.0政府现有支持安排:

1、2013年安阳市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同意实施该项目并将列为城建重点项目及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2、《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项目实施PPP模式的请示》(安住建[2015]54号)文件已经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同意。

3、2015年6月3日《安阳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会议纪要》协调解决了项目建设用地和资金问题。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必要性分析

安阳市东区污水厂于2003年投入运行,原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标准》(GB9878-1996)二级标准,经除磷脱氮升能改造后,部分工程氨氮达到了一级B标准,但距《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的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湖泊类、水景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故需要对东区污水厂出水进一步净化。为切实提高东区污水处理厂减排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经多方考察论证,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及中水回用工程技术方案变更为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尾水;工程建成后,可处理尾水10万/日,设计出水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标准,高于一级A标准。

2.2项目可行性分析 2.2.1湿地作用: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2.2.2建设意义:

人工湿地方案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向本市河流及向沿线流域排入的污染负荷量,减轻本市及沿线流域的污染,改善城市生态和人民生存环境,对安阳城市综合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根据安东新城城市规划,茶店坡沟两侧各有35米绿化用地,可解决人工湿地工程占地大的问题,同时完成河道两侧的绿化工程,项目在提高东区污水处理厂减排能力,改善城区周围水系的水质同时还能营造河道两侧的绿化景观,是一项惠民工程、 生态工程。

2.2.3工艺选择:本项目工艺选用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利技术,采用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带人工湿地运行问题,提供冬季运行效果。

2.2.4主管部门: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安阳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项目实施PPP 模式的请示》(安住建[2015]54号)已经市政府领导批示同意;2015年6月3日《安阳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会议纪要》明确安阳市住建局为项目实施机构。

2.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 2.3.1运营优势: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与传统的处理工艺相比,具有运行稳定、费用低、维护简单、景观效果好等优点;

2.3.2环境效益:

工程建设实现“两个结合”即与茶店坡和防洪排涝相结合、与安阳示范区景观规划相结合,投产运营后,将大幅度地削减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极大地改善城区周围水系的水质,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2.3.3实施条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初步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并已经开工建设,是在建设项目,具备实施PPP的基本条件。

2.3.4项目吸引力:

本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是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即政府购买服务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可有效缓解政府投资压力,项目收益稳定,对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3.5运营效率:

实施PPP模式引入专业的污水处理运营机构,有利于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竞争;

2.3.6拓宽融资:

实施PPP模式可以为减缓财政投资压力,推进和加快项目建设,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其他公用投资项目,拓宽市政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2.3.7风险分担:

实施PPP模式可以实现项目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共担机制,有利于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拟采用运作方式 3.1运作模式:

本项目为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属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实施PPP项目。具体模式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

3.2投资规模:

根据项目实际,社会资本投资规模暂定为8000万元,全部由投资者负责筹集。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由政府审计部门审定,超出或低于协议投资额部分上方协商以补差结算或调整服务费价格方式处理。

3.3项目公司:

1、投资人为境内企业法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财务能力,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2、社会资本成立公司负责项目运营与管理,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项目总投资额的30% 即2400万元,且成立后的五年内,不得转让其在本项目公司的部分或全部权益。此后投资者要转让权益的,须征得市政府同意。

3、项目公司接收安阳水务集团公司员工10名,签订员工借用协议,工资待遇不低于安阳水务集团公司平均水平。

3.4合同承继:

本项目前期工作合同或协议、施工合同的所有权利和义务,由项目公司依法承继;

3.5项目监管: 市住建局代表政府指派1名代表进入项目公司,参与董事会及日常经营管理。

3.6招标方式:

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公平择优选择具有相应管理经验、专业能力、融资实力以及信用状况良好的社会资本作为合作伙伴。

四、项目收益分析 4.1建设成本:

本项目采取部分BOT建设,建设范围包括:部分湿地建设、工艺管道、绿化景观、河道清淤、拦水橡皮坝等设施,估算投资8000万元。

4.2运营成本

4.2.1运营电费:

项目设计处理污水运营设备潜污泵照明及其他耗电共计每天总耗电4182度,全年365天152.643万度,大工业用电费单价按0.86/度,每年耗电152.643*0.86元=131.28万元。

4.2.2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主要指人员工资、五险一金及福利费等,设计14人定员,经测算全年人工成本合计61.62万元,其中: (1)工资:参照2014年安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25089元(安阳统计信息网:综合月报2014.12),考虑12%的增长因素,工资按人均月2500元测算,全年3万元,14人计42万元; (2)五险:五险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7%,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1%,个人无需缴纳;工伤保险为1%,失业保险2%。单位缴纳五险费用合计比例为31%,每人每年0.93万元,14人年保险费共13.02万元。(3)一金:住房公积金,按照工资的12%缴纳6.60万元

4.2.3修理费:指为设备大修理预提的费用。按照《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办法(试行)》关于设备维修费参考指标为0.026/吨测算为94.9万元。根据初步设计,设备投资140万元,按2.40%计提修理费,每年修理费3.36万元;

4.2.4检修维护费:

本项目运营检测维护费主要指设备和工艺管道日常维护、清污倒膜费以及植物收割、防病治虫等,经测算为65.40万元,其中: (1)设施维护费:工艺管道、单元维护、外部护坡、治淤、清污等25.20万元; (2)倒膜费用:清理漂浮物、淤积物和单元内生物处理膜倒换每年冬夏季各进行一次,按照每个单元300元的药剂和人工费用测算共计335*100*3=10.05万元;(3)植物收割处置费:按每个湿地处理单元400元测算,供335各单元,合计13.40万元 (4)植物防病治虫费用:春秋防治一次,按照每个单元500元的药剂和人工费用测算共计335*500=16.75万元;

4.2.5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项目运营日常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印花税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每月2万元全年24万元。

4.3收益来源:项目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政府付费列入财政预算按期支付。

4.4收费标准:

按照测算运营成本为基本价格,采用竞争性报价,以低价中标方式采购。

4.5收入预测:

按照平均年运营付费价格为0.2826元/立方米进行预测,每年项目运营收入1,031.36万元。

4.6折现率选择:结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劵收益率和市政公用行业实际选定为4%;

4.8利润率选择:结合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结合市政公用行业实际选定为9%。

5财务分析结果 5.1财务内部收益率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7.15%,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持平。 5.2财务净现值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4%)=2660.04万元,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5.3投资回收期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14.4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16.5年。

五、风险收益分担机制

5.1风险分配

各类风险分配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由最有能力处理的一方来承担。这能降低风险的边际成本,达到PPP项目资金的最佳使用价值。

5.1.1.技术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收入风险、财务风险等由项目公司承担,其中也有属于政府责任部分,比如土地权属、服务及产品规格定义错误、政府要求变化、支付违约等,需在合同及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

5.1.2法规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应根据双方的权责进行分担,一般政府公共部门承担较多此类风险。

5.1.3项目公司引入商业保险,用于转移不确定性大、损失额度大的风险,如某些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项目重大损失。

5.1.4充分发挥经营管理层和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及时识别、转移、化解相应风险。 5.1.5风险分配在签约性谈判阶段完成,并在正式合同、协议中明确体现。

5.2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政府风险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5.3风险承担支出

风险承担支出责任是指由政府承担风险带来的财政或有支出责任。本项目由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运作,因此政府不需要按照所出资比例承担项目风险。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及不可转移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第一类可转移风险成本按项目建设成本的5%考虑,即400万元,其中自留风险占20%为80万元,可转移风险占80%为320万元。第二类可分担风险成本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1%考虑为80万元,项目公司和政府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按照项目运营成本5%考虑测算为14.28万元,由政府承担风险支出,鉴于本项目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项目运营期内不再考虑每年增长变化因素调整价格。

5.4风险收益共担

5.4.1双方本着合作伙伴的精神,对项目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收益预留足够的协商空间。

5.4.2如果项目实际收益过高,意味着项目中公共利益被低估,在到达一定预期值后,双方应启动谈判,就合理分配超额收益进行协商。可以通过缩短特许期或者降低支付标准实现。

5.4.3反之,如果项目自投入运营后,因非主观原因长期陷入亏损,经营困难,在达到预期值后,同样应启动谈判机制。可以通过延长特许经营期或给予补贴等方式予以调整。

5.4.4有关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具体方式条款,在签约谈判以及正式合同协议中应做详细规定。

5.5配套投入支出

配套投入支出责任是指政府承诺将提供的配套工程等其他投入责任,包括土地征收和整理、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设施、完成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对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本项目配套投入支出责任主要指建设用土地实物投入,由于采用对工程未完部分实施BOT建设完成并运营,为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支出,已经到位的中央专项资金和政府配套投入,不作为项目资本,故不考虑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5.6项目监管

5.6.1监管框架:

依据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以及政府直接或通过项目实施机构对社会资本的授权进行监管;

5.6.2监管方式:主要包括履约管理、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等。

5.6.3多级监管:

有关监管条款应在合同、协议中明确体现。 (1)项目公司应设置多级监管体系,以保障项目进度、服务质量及公共利益; (2)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期检查,根据需要可以定期也可以随机抽查; (3)项目公司内部期对项目的建设、服务等进行常规检查。

5.7协调沟通

由股东方、政府代表、专家顾问等组成协调委员会,对于项目公司内外部利益冲突,进行协调解决,也可以致力于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

5.8争议处理

对于争议的解决,一般先由协调委员会进行协调,然后是协调委员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进行专业性评判,最后才是选择仲裁诉讼等,这有利于保障合作伙伴关系及各方利益。

六、退出机制

6.1退出渠道:

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

6.2项目接管:在实施过程中,如遇不可抗力或违约事件导致项目提前终止时,由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制定机构及时做好接管,保障项目设施持续运行,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6.3项目移交:

合作期满后,要按照合同约定的移交形式、移交内容和移交标准,及时组织开展项目验收、资产交割等工作,根据资金价值最大化、维护共用利益的原则妥善做好项目移交。

上一篇:防震避震演练预案下一篇:服装款式局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