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24-04-18

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通用5篇)

篇1: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由分散孤立的小生产方式向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商品化社会生产转变而产生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区注重引导,加强扶持,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一个服务功能比较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010年,我区进行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改革前,共有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10个,编制66人。改革后,新成立10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编制50人,新成立畜牧兽医区域站4个,编制20人。2010年底,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全区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区级农技推广单位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菜蓝子工程办公室、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等,拥有技术人员112人,其中种植业38人、水产业16人、畜牧业42人、农机技术人员16人。建立了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通道,建立了农林科技示范网络,初步形成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二是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27家),直接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10万多亩,大部分龙头企业建有自己的技术推广队伍,带动基地农户8万多户。三是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2007年以来,我区先后成立了种植、养殖、农机、植保等专业专业合作组织134个,入社会员达6500多户,带动农户2万多户。四是涌现了一批农民经纪人。各乡镇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经纪人,他们都是当地的“能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的营销和市场信息传递活动。五是建立了农资、金融等服务机构。在农资供应方面,以颍汇农资大市场为主渠道,以各乡镇、集镇农资经营网络为依托,构筑了城乡批零一体化农资营销服务网络。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我区农村信用联社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首家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个体协会贷款等业务,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资金紧张的问题。

二、农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农业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产前服务: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创办了颍东区农业信息网,定期不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及行情信息,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信息。产后服务:大力培育和扶持麦德发、猛牛、达亿、光正肉食、麦船等等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立了正源蔬菜、曹庄瓜菜、西康牧业、圣源紫薯等一批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为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配套服务。产中服务:随着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建立、村级农业技术员的培育,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化分工的逐步细密,蕴育产生了一大批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约、实行订单式作业,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械化种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丰富多样

一是搞好农业咨询服务。从2008年以来,区农业部门开通“12316”和“96800110(农技110)”免费服务热线以来,每年接受农民电话咨询2000余人次、来访咨询500余人次、提供现场指导180余人次,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同时,认真抓好“颍东区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加大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搜集、采编和发布。二是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充分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区农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人数达12万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此外,我区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科技下乡行动”、“农技推广示范”、“联户扶农”、“农技干部与农民结对子帮扶”等活动,为解决广大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一是粮油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通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和高产攻关(创建)活动,全区大力推广使用良种技术、科学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化学调控等5项关键技术,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使小麦良种使用率达到100%。全区小麦已连续6年实现丰产丰收,2011年小麦单产达到416公斤、总产达到21.78万吨,2006年以来年均分别递增4.9%和7.8 %。

二是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通过推广主导品种和健康高效养殖技术、重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全区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到2010年底,实现年出栏生猪42万头,家禽450万只,肉牛1.02万头,肉羊32万只;各类畜产品产量达6万吨,全年实现畜牧 业产值10.8亿元。“十一五”的5年,全区累计出栏生猪192万头,家禽1700万只,肉牛3.5万头,肉羊155万只。共生产肉类16.5万吨,禽蛋3.45万吨,奶类25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42.5亿元,年均递增5.5%,养殖户畜牧业纯收入8.5亿元,年均递增5.8%。

三是蔬菜生产突飞猛进。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区蔬菜面积12.5万亩,较上年增加1.5万亩,其中棚室蔬菜面积增加了3800亩。正午、口孜曹庄10个蔬菜品种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0.6万亩蔬菜基地被列入省级名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陈寨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五、我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但从目前来看,许多与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粮油等专业人员多,而新特技术、复合型、加工贮鲜、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少,这与当前强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要求不适应。由于经费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落实不够到位,更新知识难,存在与工作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我区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但从目前来看,除了立华畜禽的带动面较广外,其余的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够大、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弱的现象。

三是中介组织培育滞后。近年来,我区各乡镇先后组建了一 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合作社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很多合作社连办公场所、牌子都没有,只是几个种养大户凑数成立的所谓的“专业合作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四是金融部门支农力度需加大。目前,我区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只能满足农户的简单再生产和一般生活的需要,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是社会化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配套。目前,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的内容侧重于技术推广和指导、农机技术、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方面找不到有效抓手,农民往往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滞后的市场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不顺畅。

六、完善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重视和大力支持,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开展好适应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总的思路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为主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为骨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为补充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好农业,建设一支稳定的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每个乡镇建立农业服务中心,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农业生产产前信息服务以及产中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要在改善办公条件、搞好科技培训、推广农业项目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创办实体,增加收入,或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调动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选准主导产业,如粮油、蔬菜、畜禽等,下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民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建立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的龙头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实行适当的优惠扶持措施,促其发展壮大,增强实力,进而更好地发挥其为农业服务方面的作用。

三要积极扶持创办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区的大宗农产品,要积极支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四要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是指导农户安排生产的一项主要手段,是农业产业化产前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要依托区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信息网站,定期收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不断扩大信息宣传的范围,做到上下信息畅通,确保将信息及时宣传到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手 中。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的农业服务网络,及时收集农业相关信息,充分利用“12316”和“96800110”服务热线电话,架起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桥梁。同时,要加快农村服务信息点和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尽早实现区乡联网,并逐步联网到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为农户生产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指导农民尽量做到“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做到“以求定供”。

五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抓好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关键,也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着力抓好“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一是抓种子工程。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切实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科技联姻,积极引良种、推良法,不断提高我区农业生产水平。二是抓培训工程。一方面,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有计划地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轮训,特别是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市场营销等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知识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农村科技干部深入基层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切实抓好农民科教培训工作。通过抓好培训,不断提高我区农业技术人员的为农服务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三是抓示范工程。区里重点要抓好正午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的农业项目业主落户示范区,逐步树立我区现代农业的样板和标志工程,使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各乡镇也要立足各地实际,结合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的创建活动,认真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建设。通过抓好示范,让广大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篇2: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宋家伟副主任、唐晓枫副秘书长、各位检查组成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几年来《森林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森林法》贯彻实施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目标,以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为重点,以“生态产业、绿色富民”为核心,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深入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被省、市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目前,全区林业用地达到10650公顷,有林地1042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22%,林木绿化率17.6%。全区共完成各类工程造林5.2万亩,其中:速丰产林2万亩,长防林0.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2.4万亩,上报公益林1万亩。新造林网庇护面积20万亩,巩固完善农田林网30万亩。2009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林业纯收入增加到102元。在《森林法》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营造林业法治环境。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将《森林法》纳入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加强了林业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林业法治环境。在普法对象上,以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林业企业经营户、造林大户、育苗专业户等为重点,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在普法形式上,广泛采用办专题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发放宣传材料、印发《颍东林业》简报、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横幅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颍东林业信息网》、《颍东区林业局信息公开网》等媒体对《森林法》进行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举办《森林法》专题培训班5期,印发《森林法》宣传资料3000多份。通过对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和教育,在全区形成了良好的造林、护林的舆论氛围,为《森林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资源保护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坚决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十一五”期间,上级安排我区商品木材生产计划9.5万立方米,实际生产商品木材万6.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实际消耗没有突破采伐限额,保持了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2、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我区森林公安机关认真组织落实上级机关的部署,针对不同时期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相继开展了“冬剑行动”、“破案攻坚战”、“绿盾行动”、“绿盾二号行动”、“绿盾三号行动”等专项行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专项行动,锻炼了森林公安队伍,加强了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现象,加大了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打击、震慑了一批违反林业法律法规的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地维护了全区的林业生产秩序和林业治安形势的稳定,在社会上进一步形成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良好氛围。自2006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涉林案件165起,查处157起,其中,滥伐林木案件79起,盗伐林木6起,无证运输木材案件39起,非法收购林木案件7起,非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案件8起,毁坏林木案件12起,无证驯养繁殖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4起,林业治安案件2起,行政拘留1人,村庄宅基地林木纠纷案件调处6起,不予受理案件2起。没收木材9m,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没收野生动物4254只,并对活体野生动物进行了放生。通过案件的查处和森林法的宣传,极大促进了森林法律法规的实施,木竹合法经营、林木凭证采伐、木材凭证运输已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巩固绿化成果

重点是做好午秋两季秸秆禁烧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颍东区政府适时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桔杆焚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森林派出所按照林业局的要求,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车牌,添制高音喇叭,录制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录音磁带,流动宣传,使广大农民知道焚烧麦茬的危害性、违法性,从思想上增强预防意识。其次,加强防火巡逻,及时安排警力下乡进行护林防火巡逻,加大对重点林区的麦收

3³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机割麦茬不得过深,做到令行禁止。工作期间,为防止机割碰坏林木,森林民警指挥收割机安全收割,积极协助群众做好树木保护,同时还帮助农民收小麦,受到群众的赞扬。

4、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努力营造健康森林。

二、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一)、林业重点工程成效显著:颍东区林业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的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7年实施了京九绿色长廊建设工程;98年对305省道进行了全面绿化;99-2000年开展了颍河、茨淮新河大坝绿化工程;2001年实施徐阜、阜淮铁路绿化工程,完成造林6013亩;2002年实施阜口、阜乌路城乡干道和乡村主干道等二期绿化工程,共完成造林7126亩;2003年实施万里绿色长廊一期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和荒山荒地造林,共造林25000多亩,并且,两项工程目标全部实现,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2004年实施荒山荒地造林2000亩,经过省林业厅秋季核查验收,造林面积全部合格并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09年和2010年正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09年全区项目造林4000亩,在秋季全省88个县区核查中,我区核查总分位居前五位。2010年项目造林1000亩,造林整地检查总分全市第一。现全区已初步形成以镇、村庄、生态公园绿化为“点”,道路沟河林带建设为“线”,基地造林、农田林网建设为“面”的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网络。

(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2009年我局抽调技术人员,采取走访询问、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我区现有古树名木首次进行调查,经调查,我区现有古树6处,6个树种,42株,分布于冉庙乡、枣庄镇、正午镇、袁寨镇;100-200年间古树41株,400年以上古树1株;拟列为二类保护1株,三类保护41株。目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挂牌保护。对古树和古树群全部给予挂牌编号,在距离古树约4米的地方,利用水泥栏杆将古树围了起来,在栏杆的里测不允许乱种农作物或堆放杂物等。二是加强抚育管理。如松土、施肥、灌溉、病虫害处治等,提高古树生长势。三是区林业局与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书。四是对已保护的古树严禁采伐,严厉打击破坏古树的人或单位。五是对保护古树名木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人予以表彰奖励。

(三)、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乡镇、街道、机关、学校、景点以及阜城出口道路景观绿化和阜城环城林带建设的绿化力度。先后参与设计了老庙镇、正午镇、新华办等大院的绿化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实用的原则,结合当地特点,建成了一批大院绿化样板。插花、正午、乌江、口孜等街道的绿化也遵从了我们的意见。区政府机关大院的绿化是林业局同志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沿政府四周围墙边栽植了银杏,沿办公楼和广场边栽植了香樟,从设计、挖穴、栽植、管护都是我们自己做,遇夏季高温时,就用遮阴网遮挡以防灼伤,冬季寒冷时,就给缠上塑料薄膜以防冻害。现树木枝叶繁茂,绿树成荫。颍东区工业园绿化也是我区绿化重点,其内1条东西主干道,2条南北主干道,长4公里,08年栽植了1000多株、直径10厘米的银杏,由于精心管护,长势良好。银杏大道的建立,为我区工业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多家企业落户在此。城郊中学的绿化是学校中的样板,曾获全国学校绿化先进单位。我们也重点规划了向冉庙的捂樟小学、新华的高庄中小学、老庙中小学、乌江中学、枣庄中学等,绿化效果都比较好。04年我们在京九铁路的东侧建设了宽30米长6.5公里的环城林带,是阜城东部第一道绿色屏障。09年对济河游园、程文炳宅院和魏沟阻击战进行了绿化,在济河游园栽植绿化树种300多株,在程文炳宅院栽植了常青、果树、花木等,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参观的好去处,魏沟阻击战的绿化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增添了肃穆和庄严。

三、林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兴林富民的必然途径,对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颍东区抓住速生丰产用材林、退耕还林、长防林等重大林业工程建设项目的机遇,加速建设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示范基地”(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果林、花卉苗木、林农复合经营)建设步伐,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业、花卉苗木业、林农复合经营等为主导的林业产业化格局,林业经济迅猛发展。

(一)、林产工业

我区企业约200余家,其中林业规模以上企业仅1家,即阜阳市金木工艺品有限公司,中等规模5家,即东方红建材城,永顺装饰有限公司,颍东建材大市场,光明装饰,凌云装饰总汇,顺和木材加工厂。金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出口资质的园艺制品加工为主的企业,注册资金400万元,2006年9月注册,2007年3月正式投产,2008年6月获得出境竹木草制品出口注册。公司占地16.5亩,现有职工71人,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小木柄”产品发展战略,依靠“小木柄”产品做红了大市场,产品远销澳大利亚及欧美市场。琳琅满目的小木柄虽然是小商品,但是它却是省内最大的园艺制品加工企业。在公司总经理周洪杰的带领下,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55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125万元,上缴税费67.5万元,出口创汇125万美元,2009年以来销售收入突破3270万元。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颍东区先进企业。

小产品不让大产品,小商品赢得大订单,该公司最近拿到美国凯琳公司订单,每月28个标准集装箱,仅此一项预计年可增加创汇650万美元,实现利润300万元。

(二)、多种经营

我区多种经营大户三家,一是蒋祥锋的“太阳红”石榴专业合作社。蒋祥锋是颍东区远近闻名的特色林业专业户。前几年,在北京果研所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引进北京太阳红等石榴优良品种,投入数十万元发展石榴园150多亩。2008年率先在颍东区为其石榴注册商标“太阳红”,他把自己的石榴装进礼品盒,送进了上海、浙江等地大型超市,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同时,蒋祥锋利用林下空间散养的数千只土鸡中秋节可供应市场,养鸡收入可达10万多元,实现了林禽结合综合开发,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新华百果园,占地160亩,十多个品种,将建成森林旅游人家。三是茨淮新河林药大户姚杰,承包800亩杨树,林下种植白芍,年亩增收800元以上。

(三)、林业育苗

我区林业育苗大户4家,即郁琳洁的阜阳市大京九菊圃,刘海新的兰江苗圃、贾栋梁的阜阳市新华良友花木有限公司和袁寨镇育苗基地。

1、阜阳市大京九菊圃,位于颍东区向阳办事处,是由向阳办事处职工郁琳洁在1998创建。该基地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区林业局全力帮扶下,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基地现有土地65亩,职工20人,季节工45人。基地内培育有各种菊花品种1700多种,观赏荷花400多种,睡莲40多种,绿化有水生花卉几百种,其他季节性花卉800多种。曾参加2000年中国陕西杨凌第一届菊展,2001年全国第七届菊展,并荣获百菊赛和展台布臵两项银奖,同时还应邀参加了2001年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菊花研究会年会,并被吸收为中国菊花研究会理事单位。在2004年上海浦东世纪公园举办的第八届全国菊展中,荣获新品种奖、百菊赛奖和展台布臵大奖,并被中国菊花研究会指定为国内菊花引种基地。2006年郁琳洁被评为全省林业科技示范户。目前郁琳洁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租赁70多亩地成立上海水生花卉基地,每年可向上海及周边地区提供上百万盆工程用花卉。现在颍东区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花卉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日本、韩国及荷兰等国,2008年产值达160万元。

2、刘海新的兰江苗圃,苗圃基地占地50亩,建有一个具有一定档次、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喷灌式双拱塑料大棚及扦插床,整个苗圃基地按乔木、灌木、大棚片区进行规划栽植,栽培34个品种100000余株精品苗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目标。在定位上,兰江苗圃依托城区优势,对苗圃现有的苗木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以大树和适宜阜阳生长的骨干树种为培育重点;在措施上实行精细化养管,注重肥料、土壤质量,加强病虫害防治,给苗木生长创造优良生境。目前兰江苗圃初步成为阜阳苗圃精品苗木基地。

3、贾栋梁的阜阳市新华良友花木有限公司位于阜阳市新华办事处草庙村委会,占地110亩,年产值280万元。

4、颍东区最大的杨树育苗基地,杨庄育苗基地就位于颍东区袁寨镇袁寨居委会境内,连片200亩,加上周边村超过580亩。

杨庄育苗开始于80年代初期,开始部分村干部育苗,由于经济效益高,带动和影响了全村群众,现在家家户户都育苗。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4个系列8个品种,其中当家品种为72杨、69杨。现如今经济收入逐年升高,仅育苗一项纯收入人均达到860元。

继续扩大面积,引进优良品种,是全村人的希望。预计到2010年,该基地育苗将达到1000亩,人均育苗纯收入达到1000元。

(四)、营林公司和造林大户

我区营林公司和造林大户20余家,多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大户,总建设面积4176亩,面积最大的是彭宁,他是经营承包茨淮新河大坝其中的850亩。

(五)、林农复合经营

为进一步提高林下经济的整体建设水平,提高林地综合效益,颍东区结合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林牧结合,以短养长”的现代林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初步确定了林下经济建设基本模式,目前全区林牧草发展500亩、林药发展3500亩、林渔藕发展150亩、林菜发展4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林下养鹅 2007年7月,李传荣利用茨淮新河林带中隙地,林下种草养鹅。她在冉庙乡十八里河东岸,养鹅1500只、种草10亩,今年春节前后可出栏皖西大白鹅6000只,毛收入18万元。一般鹅养殖70-80天就出栏了,一只鹅可获得纯利润15元。

2、林下养鸡 2007年7月,赵刚在冉庙乡十八里河东岸茨淮新河大坝上,散养土鸡1500只、种草紫花苜宿、黑麦草各10亩,建鸡舍10间,每年可养4批,每只养到3斤左右,纯赚4-5元,钱来得快,正常年份,每年可卖3000多只,光卖鸡纯利润就达到3万多块,同时母鸡日产蛋850-900枚,自己孵化卖鸡苗,每只3.5-3.8元,卖鸡苗纯利润也超过2万多块,一年就可以拿回成本。一般一只土鸡只需3个月左右即可获得5元以上的净收入,有的甚至多达13元不等。

老庙镇庙南村村民董保清07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08年他在自己承包的60亩林下养殖贵妃鸡,走出了一条林禽复合经营的成功模式,共养殖贵妃鸡5000只,年收益10万多元,他的成功模式在中央7套多次播出。

3、林药复合经营 王有刚,三年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140亩林地中种植药,这些中药连年丰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谈到他的林和药,王有刚心中早有了个小九九,一亩白术和射干,亩全部投入2000元左右,一年采收,亩收药材300公斤,目前亳州市场价35-40元/公斤,亩收入超过1万元,扣除成本,亩收入7000元以上。白芷、丹参、玄参,亩全部投入500-600元左右,一年采收,亩收药材500公斤,目前亳州市场价8-12元/公斤,亩收入可达5000元,扣除成本,亩收入4000元以上。头一年76亩丹参就收入了16万元。

(六)、园林绿化旅游

以园林绿化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正在悄然进行。我区的三家花卉苗木公司都具有园林绿化设计建设资质,已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设计工作,承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插花镇的董可庆在茨淮新河租地100多亩,建成森林人家乐园,集休闲游玩、垂钓、狩猎、餐饮于一体。新华办的碧翠湖是今年新兴的大型游玩、休闲、垂钓、餐饮、娱乐等一体的旅游景点。目前主体工程正在实施中。

颍东区这些单位围绕现代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通过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加快生态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为颍东区兴林富民做出积极贡献。在颍东区现代林业建设中的起到了先进、示范作用。虽然颍东区出现了一些林业产业,但数量少、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林业产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林产工业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较少。今后,我们将坚持举产业大旗,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企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为颍东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按照“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原则,我区林改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根据市林改检查组检查验收结果显示:全区应勘界林地4130宗,实际勘界4130宗,勘界率100%;应勘界面积24685亩,实际勘界集体林面积24685亩,到户率100%;发放林权证0.28万本,发证面积24685亩,发证率100%。在配套改革方面,成立了颍东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立林业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一个,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一个,成立林草药专业协会一个。

五、“十二五”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持生态与产业并重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区造林绿化整体水平,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富民,打造绿色颍东,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是:项目造林10000亩,绿色长廊560公里,四旁植树650万株,其中义务植树400万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00000亩,林木新育2500亩,年林业总产值突亿元,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6.2%。

(三)、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抓好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四是依法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五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六是加大项目引进;七是加大森林经营;八是发展特色林业经济;九是大力发展立体林业。

六、当前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基层站人员少,林业人员严重缺乏。建议设立林业中心站。

2、金融危机导致树木价格降低,严重影响林业生产和企业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减少税收,确保林业健康发展。

3、与农业相比,国家对林业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建议国家尽快设立全覆盖的种苗补助、造林补助,加大公益林投入补助,建立森林保险国家投入机制,加大对县级中心技术站点和林政、公安机构固定资产投入。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4、以平原造林为重点,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在开展植树团拜活动的基础上,我区坚持以平原绿化为主要形式,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总量。我区率先在全省建立区、县、乡政府“三长”抓平原林业机制,以政府主导形式实现了造林地域大转移,即造林主战场从山上转移到了平原,并确立了3年建设80万亩平原绿化目标任务。2007年,大力抓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县乡两级义务植树示范点和交通干道的绿化工作,完成平原造林31.3万亩。去冬今春,进一步丰富平原绿化形式,开展了军民共建绿色基地,“百万青年林,绿化新九江”、“三八林”和昌九沿线高速公路绿色长廊等活动,全区完成平原绿化30.39万亩,占全区造林总面积65.03万亩的46.7%。通过努力,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的全面绿化,所有县、乡两级政府均建立了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尽植树义务的人员190万人,共植树76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76%。

5、以特色林业为载体,壮大林业产业发展。全区去冬今春新造工业原料林24.33万亩,新造油茶林1.52万亩,新造水梨面积6.16万亩,进一步增强了林产工业发展基础。特别是策应省里提出的“南桔北梨”发展战略,我区确定了早熟梨为林业主打产业,林果业得到快速发展。如今“九江水梨”品牌已初步确立,短、中、长期发展态势良好,新扩6.16万亩,到2010年全区水梨面积将力争达到50万亩,产值达到4亿元。同时,各县(区、区)结合本地实际,以特色林业推动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修水县以实施“212”林业发展战略为契机,精心编制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武宁县继续实施“三竹”工程,帮助农民务林致富;彭泽县去冬今春完成九江水梨栽植面积1.02万亩,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3000亩指导性计划3倍多;德安县的阳光苗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投入1.4亿元,规模已达1.4万亩;湖口县着力建设小竹园、小花园、小果园“三小园”;都昌、永修等地利用湿地和候鸟资源,发展湿地观光旅游;星子县不断做多、做活林业庄园;庐山区利用外资,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章光红豆杉种植基地和高规格的年丰百果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江西省森林森林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保护和植树造林等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在森林法的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林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江西省森林森林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少数干部、企业主和林农对森林法规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关精神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个别基层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施政,不能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2、林业资金投入不足。《森林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用于林业发展的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经费按照省森林管理森林法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个别县(区、区)林业行政事业人员没有进财政,林业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3、森林资源总量不多、质量不高问题依然存在。全区森林资源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部分疏林地没有开发,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任重道远。

4、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地区乱砍滥伐、乱征乱占、违章运输、无证收购、非法经营、乱采滥挖、非法流转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林业“三防”特别是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

5、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仍任重道远。虽然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效明显,但仍有部分遗留问题,比如在纠纷面积中,还有0.74%没有成功调解;个别县产权交易区场没有完全运转起来;林权主体经营性林业收入增长不多,林农适应区场变化能力不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在宣传、贯彻、实施《江西省森林森林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促进全区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林业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将进一步把森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了解和掌握国家林业政策,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贯彻落实林业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全社会林业法制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为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拓宽森林经营渠道,优化林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尤其是认真规划和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加快特色林业的发展,形成九江林业产业亮点。

3、加大对森林保护工作力度,坚持依法治林。鼓励封山育林,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大力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水平。继续开展多种专项打击整顿行动,加大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扩大影响范围。严格依法管理林木生产,从严从紧控制采伐指标。进一步加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促进林区稳定、林业发展。

4、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为契机,开展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巩固林改成果。继续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努力建设和规范林业要素区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组建新型林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促进林农致富的长效机制。

5、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夯实林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在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逐步解决林业基层基础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改善基层林业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基础条件,提高为林农和广大涉林群体服务的各种软硬件水平。

篇3:颍东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颍东区社区矫正及基层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强有力的指导下,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区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截止今年9月25,我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60人,累计解除221人,目前在册的有339人。其中男性307人,女性32人;判处管制19人,缓刑265人,假释48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就业280人,就业率为92%;本1人重新犯罪、收监1人。

二、矫正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理顺关系,健全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明确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职责,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分析社区矫正工作形势,及时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与法、检、公的衔接配合,切实处理好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矫正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1、审前调查评估制度,把好“入口关”。对拟将判缓刑人员进行审前调查,严格执行调查纪律,坚决杜绝徇情枉法现象的发生,确保经评估进入社区矫正的对象不发生再犯新罪现象。

2、交接制度,把好“入矫关”。对法院新判决和监狱释放的对象,做到人档齐全,各司法所做到“四个一”:即发一本手册、进行一次诫免谈话、走访一次家庭、制定一份切合其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3、矫正对象回访制度,掌握最新动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回访,掌握矫正对象思想、工作、生活动态情况,了解社区矫正工作者、志愿者和监督人的工作开展情况,引导和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4、请示报告制度,互通信息。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逐级、及时、如实上报,特别是矫正对象重新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受到治安处罚、收监执行以及需要与周边地区协调或不能准确把握的事项等及时了解情况,及时上报。

5、进一步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乡、镇(街道)矫正工作站的工作台帐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对矫正对象档案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

(三)完善监管措施,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1.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管理新思路,实行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实行计分考核、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在内的适用不同矫正对象情况的新举措,高度重视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治工作,提高矫正效果。

2、手机“千里眼”24小时定位社区矫正人员。根据省厅、市局统一部署,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于1月1日正式启用我区社区矫正手机定位管理系统,首批按照在矫人员的20%比例进行监控。开通社区矫正手机定位功能,将能够通过实时显示和查看定位社区矫正人员所在位置、活动轨迹,对超出所设定活动范围自动短信提醒,有效实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减少和预防了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现象发生。也使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三个提升”(提升了监管质量、工作效率与执法能力)

和“三个增强”(增强了社区矫正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做到“情况明”;增强了社区矫正执法意识,做到“管得住”;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刑意识,确保“改造好”)的目标。

3.建立矫正对象“三分法”(严管一类、普管二类、宽管三类)狠抓重点对象管理。将盗窃等财产性罪犯、未成年犯、假释犯、监外执行犯以及请假外出对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监管措施,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防止脱管、漏管。

4、强化矫正对象外出请销假管理。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规定,对重点对象控制其外出的时间和范围,并要求矫正对象提供必要的担保;对再犯罪风险较大、又未落实好监督措施的矫正对象,不予批假。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对象除请假外出看病外,一般不予准假外出。对不请假外出的,应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在月度考核和季度考评中予以扣分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行政惩处。对擅自批假造成矫正对象外出期间脱管或重新犯罪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必要的行政责任。

5、严格落实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要求各司法所按规定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特别是对提请减刑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依据事实依法呈报;对应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提请收监执行,将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6、制定社区矫正人员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区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7、积极开展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促进矫正

对象尽快回归社会。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政策,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人员给予社会救助,积极协调解决社区矫正人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1.工作机构不健全。目前,社区矫正的工作机构仍隶属司法行政部门,其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均难以落实,工作压力巨大。截止2014年9月底,我区共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560人。面对矫正对象的迅速增加,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对拟实行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调查评估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任务繁重,而我区司法行政干警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时候难免出现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状况,影响了工作成效。

2.工作机制未理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不统一。认为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没有认识到社区矫正是政法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新《刑诉法》关于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执行机关的修改,并不是简单地将执行机关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工作,公安机关、罪犯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相关部门衔接配合机制不完善如:有的监所不认真核实居住地,造成执行地与居住地不一致,可能导致脱管、漏管;有些监狱委托我们调查时,委托函由罪犯家属直接带回;有的执行机关法律文书送达不齐全;对于撤销缓刑、撤销假

释、收监执行的执行过程中,如何与公安机关交接,没有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罪犯,即使违反社区矫正规定,也不能适用收监,其他惩罚措施震慑力不强,影响矫正效果。

3.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按照我市2007年文件要求,县(区)级财政应按照社区矫正对象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预算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按照此标准,我区2013年应预算该项工作经费30多万元;但是,2013年区财政预算该项经费只有8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4.帮扶救助不到位。社区服刑人员在重返社会后,大都面临着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在对他们进行管理教育的同时,如何协调相关单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扶救助,从稳定他们的生活入手,促进他们悔过自新、融入社会,尚需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四、对策和建议

1、硬化社区矫正专门机构的职能。一是对符合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案件的罪犯,明确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收监,并赋予社区矫正机构强制执行的权力。二是判处管制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的奖惩制度中,增加经济制裁措施。

2、进一步界定对脱管对象的追逃责任主体及其职能。

3、建立变更居住地常态化机制。对在本地无正当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而在其他地方有工作单位和合法收入的矫正对象,应允许其变更居住地,接受地社区矫正机构必须依法接收(但实际上如本人不能提供固定居所,外地矫正机关根本不会接受居住地变更)。

篇4:颍东区林业建设蓬勃发展1

一、“十一五”林业建设成就。

(一)、造林绿化成就。近年来,颍东区紧紧围绕“生态产业,绿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绿色长廊工程、长防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区有林地面积1042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2%,林木绿化率17.6%,先后赢得了“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单位”、“安徽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和“全省绿化模范区”等荣誉称号。

(二)、林业产业发展。在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区林业产业发展达历史最高水平,木材精深加工、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发展迅速,林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

二、“十二五”林业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认真贯彻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生态强省”战略,落实省政府提出的“5年造林1000万亩”的“森林增长计划”和森林覆盖率提升5个百分点的总体目标,重点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五项计划”:

“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促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双轮并驱、快速发展。

“五项计划”就是:2012年以创建国家级绿化模范区和3000亩项目造林为重点的“造林攻坚计划”;2012—2015年以1.5万亩森林抚育和3万亩速生丰产林建设为重点的“提质增效计划”;以木材深加工、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为重点“产业振兴计划”;以村镇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秀美乡村计划”;以农田林网和绿色长廊建设为重点的“大地增绿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有林地面积达到1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2%;林木绿化率达到20.1%;林木蓄积量达到12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10亿元。

三、2012年林业工作重点

一是围绕创建国家级绿化模范区,促进城乡绿化上台阶、上水平。重点做好:绿色长廊建设、农田林网精品工程、茨淮新河及颍河堤坝的项目造林、集镇绿化美化等五项工作,确保国家级绿化模范区创建成功。

二是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实现全区林业建设提速增效。

重点是项目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项目15000亩,使全区森林面积快速提升,林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围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城区绿化新亮点。

重点搞好济河沿岸、总干渠沿岸、颍河沿岸绿化美化工程,突出抓好小游园、小公园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广场、绿色走廊,努力打造宜居颍东、生态颍东。

四是围绕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经济增长新高地。

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模式,确保每年新增面积2000亩以上,努力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区”。

2、做大做强林业企业。依托金木工艺等龙头企业,将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打造“林业产业先进区”。

篇5:颍东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提高颍东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把我区中小学生培养成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强烈民族自信心,既有现代公民素质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几年来,颍东区教育局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一、提高认识,构建高效的德育工作网络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颍东区教育局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专门成立了颍东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和区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区德育专干。各中小学也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倾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我区各学校都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保障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几年来,各中心学校、区直属学校、民办学校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学校党支部、校长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协调机制;以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实施机制;以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思想政治课、主题班(团、队)会、法制课、社会实践课为基本形式的德育工作教育机制;以《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思想品德考核为基本依据和家长参与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城郊中学、十六中等正在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

二、深化改革,强化德育课程的渗透作用

几年来,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不断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改进德育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各学校在开齐开足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前提下,针对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阜阳城郊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就非常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成效。很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设置和推行,很有规范性和系统性,并认真落实策划、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保障、激励机制。阜阳十一中、铁二处中学多年抓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我区插花小学等学校还十分注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它们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思想内涵,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其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具有良好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教育教学氛围。各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

三、深入研究,将感恩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我区结合学校和教育工作实际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区教师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让我区学生能不断进步,认真学习,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感恩教育开展一年多来,我区教育形势稳定,师生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感恩教育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都深受全区广大师生的欢迎。

四、开展活动,积极抓好德育“五项教育”

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校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插花小学开展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河东、向阳、袁寨中心校开展的“手拉手互助活动”,城郊中学和十中开展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教育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民族精神教育。我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纲要》,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城郊中学等每年都要带学生到四九起义纪念馆参观,插花二学区中心学校每年都要带领学生到部队营房学习等,都让我们的学生牢固树立了爱国的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道德教育,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区教育局开展了全区中小学生参加的《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习反思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学习各种守则和规范,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最后要在实际行动中进行整改。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法制教育。各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的作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教育活动,开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坚决制止学生进入不宜进入的场所。

(四)心理健康教育。颍东区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区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并在十中开办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讲座。阜阳十中、城郊中学、十一中等都能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它们采取班级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阜阳十六中不但有心理健康信箱、心理健康咨询室,更重要的是让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言行,主动与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它们特别关心有抑郁质心理品质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他们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传媒文明教育。颍东区教育局还加强了对学生保护知识产权、文明上网及网络安全教育,正面引导学生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诚信做人,拒绝盗版,养成尊重知识产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禁止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出版物在校园传播;教育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觉履行网络规范;要求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创办绿色网络教室;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开设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栏目,营造绿色网上空间。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全区中小学生进行网上签名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上网。

四、锻造队伍,大力提高师德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的良好师德是学校德育“可信度”的人格支撑。区教育局采取感恩教育等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局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敬业、奉献和爱生教育为重点,引导全体干部、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师德为范”的教育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选拔和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有责任心的骨干老师担任德育干部、班主任。切实做好对德育干部、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通过讲座、讨论、观摩、赛课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不断改进育人方法,全面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把教育单位创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清廉型、竞争型、高效型的单位,造就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五、重视教研,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各学校都能整合教研、科研和校本研究工作,实现三者目标的有机统一。区教研室切实转变教研思想,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学校德育等实际问题,深入学校和课堂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德育科研力量,加强德育研究,特别要做好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我区十六中学留守儿童教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受到了省内外媒体的关注。区教育区每年都要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力度,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区教育局还要求各校要结合实际,做好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品德形成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开发和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按照新德育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实际出发,丰富新的德育课程教材。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爱家——爱校——爱家乡——爱国家和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等各项专题教育,让学生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营造氛围,实施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区各学校能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三化一性”,即净化、绿化、美化,突出教育性。它们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启迪和影响作用,确立符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特色的校训、校纪、学风和教风;充分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文化资源,努力形成校本文化特色;积极举办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的丰富多彩、感染力强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创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形成的氛围。

各学校都重视校园宣传媒介、校园环境、走廊环境、教室环境等阵地建设。让学生从身边可以感知的事物开始,充分挖掘本地德育资源,加快德育基地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学生思想情操教育的场所,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底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各学校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余兴趣小组活动,如科技创新活动、文艺活动等,让校园充满歌声,充满欢乐,让素质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拓展。阜阳城郊中学、成效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非常引人注目,它们充分利用教师、寝室、校园等空间,利用上课、下课和课外活动等时间,强化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阜阳十中的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很有特色,很好地引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三位一体”,创设科学的德育机制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社区、社会各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各学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家长会、设立校园家长接待日、开放日等多种教育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正午中心学校、铁二处学校的家长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深受家长欢迎。

各学校还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建立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们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它们还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制订相关措施,切实予以保障。

八、经典诵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精神领地

明德小学等学校树立了“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底蕴的学校”的意识,让学生明确了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它们充分发挥学校的统筹及主阵地作用,引导督促学生诵读除课本以外的书目,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底蕴。诵读经典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人生奠基”为宗旨,以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为基础,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知识水平,由本校读书活动小组负责人及任课教师共同确定诵读篇目,要求学生做到准确朗读、熟练背诵、逐步领悟,进而牢记于心。使学生从中得文史经籍,赏诗词歌赋,引导学生明理,做个有修养的人。

九、安全教育,树立高度的预防警示意识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我区个学校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学校与学生安全新机制。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学校都注重搞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解决校园周边网吧违规吸引、接受学生,摆摊设点等违法经营,各种车辆乱停乱靠,社会流氓滋扰等影响学生安全的问题。各学校还积极主动配合社区力量,共同做好校园周边安全建设工作。教育局进一步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严格加强对学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各学校都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饮食、消防、交通、大型集体活动等各项安全事故的防范。

十、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军事训练工作

我区各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绝大部分能开足开齐体育、艺术、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得到保证,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基本工作(教学)条件及时得到更新,建立健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责任制、预防机制、应急处理机制。

学生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可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综合素质。各个学校都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把学生军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安排,完成训练内容,并及时总结军训工作经验,巩固学生军训成果,促进学校及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海外新闻稿发布的主流方式下一篇:缺水作文3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