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库建设应避免两个误区

2022-09-10

企业智库是企业智力资源的集中体现, 能有效反映一线企业诉求, 消除政策制定与实际需求的落差。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智库功能, 对提升企业软实力、争取最大化政策效应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行业产业发展的一线参与者, 企业具备较为现实的对产业的理解和政策诉求, 如何发挥一线企业的智力和信息优势提供决策服务, 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是新形势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的切实需要, 同时也是企业提升软实力、争取最大化政策效应的现实需求。

企业智库建设正当其时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内外部条件深刻变化导致决策环境日益复杂, 经验决策的局限性和科学决策的难度日益加大, 迫切需要健全决策支撑体系。在此背景下, 智库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旨在通过智库对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客观、深入、系统和专业性研究, 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策、、提提高高施施政政水水平平提提供供有有效效方方案案。。企企业业智智库库因因其其来来自自基基层层实实践践, , 具具有有问问题题导导向向明明显显、、专专业业特特色色突突出出、、对对策策建建议议可可操操作作性性强强等等特特点点, , 能能有有效效消消除除政政策策制制定定与与实实际际需需求求的的落落差差, , 有有利利于于解解决决当当前前普普遍遍存存在在的的政政策策研研究究与与决决策策咨咨询询脱脱节节的的““两两张张皮皮””现现象象, , 是是中中国国特特色色新新型型智智库库体体系系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企企业业智智库库也也是是企企业业智智力力资资源源的的集集中中体体现现, , 是是影影响响政政府府决决策策和和推推动动社社会会发发展展的的一一支支重重要要力力量量。。

企企业业智智库库建建设设意意义义重重大大

抓抓紧紧推推进进企企业业智智库库建建设设, , 具具有有重重要要的的时时代代意意义义。。

一是拓展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途径。准确把握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和地区实际需求, 是企业智库发挥作用的前提。企业智库要通过专门的行业-产业-企业“战略研究”, 从选题到成果产出均紧密结合地区或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行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切实管用的咨询建议。这是企业 (尤其是区域或行业领导型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是有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企业通智库建设, 在为地方 (或行业) 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建议的同时, 也能增强企业在区域 (或行业) 发展中的话语权和政策影响力,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 企业智库的建设过程, 也是企业自觉把自身发展与区域 (或行业) 需要紧密结合、将自身前途命运与区域 (或行业) 持续健康发展紧密相连过程。这有助于构建企业、政府和区域 (或行业) 发展的最大化共同体, 将极大激发企业业及员工的使命感和角色认同感。

三是充实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企业发挥行业实践和智力密集优势, 提出对行业和区域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是企业家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回应。同时, 企业智库决策咨询机制能及时反映企业和市场的真实诉求, 能有效解决一些政策“不接地气”、“不解渴”和“两张皮”现象。应该说, 推进智库建设, 是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有效方式和健康途径。

应有效规避两个误区

追求“高大上”是企业智库建设的一个典型误区。现实中, 很多地方企业认为企业智库建设是大型国企的事, 非一般企业能力所及。其实, 企业智库是多层次的, 对应着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任何企业都是特定区域 (或行业) 的参与者, 越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 往往越需要智库支持, 真正解决一些政策“不接地气”、“不解渴”现象。

企业智库建设的第二个误区, 是很多企业认为智库研究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脱节, 会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其实, 企业智库研究的目的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这点极大区别于学院研究) , 从选题到具体研究安排, 都需紧密结合所在区域 (或行业) 发展实际和企业发展的紧迫需要, 最终是为了改善区域 (或行业) 发展环境, 服务企业发展。

还要看到, 智库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尤其在某一区域 (或行业) 具有重要影响时, 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的发展瓶颈, 这时智库建设就是推进企业和决策部门联系沟通的有效方式。企业建设重点面向行业产业的新型智库。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深度研究, 提炼总结行业产业的实际困难和一线诉求,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能有效帮助决策部门最大限度地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大化发挥政策效应。这有利于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与促进区域 (或行业) 发展相统一、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进二退一法——如何落实管理责任下一篇: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应用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