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概论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税收概论教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税收概论教学中教师的“教”是关键。学生通过探索性的“读、写、议”相结合的主动学习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税收概论教学的效果。合理编排税收概论教学内容有助于税收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税收概论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一篇:概论教学论文范文

“概论”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处理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承接关系;“概论”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协调关系;“概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之间的衔接关系;“概论”课与教师教学之间的互进关系。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承接关系;协调关系;衔接关系;互进关系

[作者简介]孙淑秋,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法学硕士,广东湛江524088

中宣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了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将原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学生头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承接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虽然它们形成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不同,理论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都作出了各有特色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和怎样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引向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者都是科学理论,都是党的指导思想,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对谁错、谁过时谁不过时的问题。教师在讲授“概论”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讲某一部分的内容,感兴趣的、熟悉的就多讲一点、细讲一点,反之就蜻蜓点水、一略而过,把三大理论成果割裂开来,更不能扬—抑—,把三者对立起来。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来把握,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概论"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协调关系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课程设置,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概论”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概论”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在内容上还有一些重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不仅要具有自己所教课程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对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用其他学科的有关内容帮助和促进“概论”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对于“概论”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彼此内容重复的问题,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重点和课程特点,明确分工,相互协调。既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可能的相互冲突,又能使各门课程重点突出、相互协调。

三、“概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之间的衔接关系

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设计的必修课共8个学分,分为4个模块,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选修课共12个学分,分为6个模块,包括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等。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概论”课并不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学生对涉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都有所接触、了解,只是不系统,也缺乏理论深度。因为,“概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学政治课不要求全面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体系,只是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而“概论”课是要从系统性、深刻性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全面了解初高中思想政治课里面涉及本门课的知识及观点,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避免教育内容的脱节和简单重复,更好地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衔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概论”课与教师教学之间的互进关系

“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而成的,但它并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所有内容糅合在一起,而是一门综合性与丰富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主导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崭新课程,它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要开好这门课,教师必须吃透吃准新教材的基本精神,认真领会新教材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新教材的主要任务、主题和内容体系,对三大理论成果有系统的整体把握。从教学规律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水平。因此,一个理论功底深厚、知识含量丰富、教学能力高超的教师是可以提高“概论”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概论”课知识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长期以来,高校从事“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数是不互相兼任的。他们对自己所教的课程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知识面也比较宽,但对于自己没有教过的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教师不多。也就是说存在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在“概论”教学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对自己擅长的、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讲得多些,对于自己薄弱的地方讲得少些或者不讲的情况。为此,“概论”课的任课教师要想上好这门课,就要在新课程开课前,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责任编辑:荷 叶

作者:孙淑秋

第二篇:关于税收概论教学的思考

【摘要】税收概论教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税收概论教学中教师的“教”是关键。学生通过探索性的“读、写、议”相结合的主动学习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税收概论教学的效果。合理编排税收概论教学内容有助于税收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税收概论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税收概论 教学过程 方法 手段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的整体。税收概论教学是对税收基本理论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原则、税制要素和分类、课税基础、税制结构和改革、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等。税收概论教学是中国税制、税法学、国际税收、外国税制等其它税收课程教学的前置教学活动,税收概论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税收概论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要搞好税收概论教学过程,必须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安排和组织,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是关键

要搞好税收概论教学,教师的“教”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税收概论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税收概论教学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所以,组织好课堂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总结等过程。由于税收概论课程是对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而税收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税收理论的诸多领域还存在较多的争议,特别是我国关于税收理论研究较西方落后,所以,做好税收概论课堂教学的备课非常重要。税收概论教学的备课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广泛阅读关于税收理论方面的著作如税收学、税收经济学、西方税收史、中国赋税史等方面的专著和财政税收专业杂志如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涉外税务等专业杂志,甚至必要时浏览外文的著作和杂志,以了解税收理论的最新发展动向并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而且还要求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在学期备课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充分运用教研室教师的集体智慧,对税收概论教学的课序、课题和教学进度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合理的确定,达到充分备课的目的。上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内容的实施和反映。税收概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决定了上课时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知识的传授,并结合当代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中国税制改革的实际问题和政策,运用准确、生动、形象和清晰的语言,辅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税收抽象理论深入思考,准确把握税收的基本理论知识。课后总结也是税收概论教学的重要环节。税收概论教学是一门较难教好的财政专业基础课,及时总结每次课题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下次教学时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读、写、议”相结合

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让学生学好,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由于大学生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大为增强,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鉴于税收概论课程的理论性和高度概括性,使得税收概论的教学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展“读、写、议”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再结合教师的课堂教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读、写、议”来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税收理论。所谓“读”,就是让学生课外精读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如在税收概论教学中,可以选择目前可以获得的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编著的《西方税收原理》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收经济学》,让学生结合这些著作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所谓“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代表性著作和文章的基础上,写下读书笔记,并在学期末写一篇税收方面的文章,对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税收改革和政策进行某一方面的评价,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所谓“议’,就是通过课堂讨论,对一些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有准备的课堂讨论,来加深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税收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行有准备的讨论,使本来较为枯燥的税收公平与效率的课堂教学由“死”变“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之,通过在税收概论教学中贯彻“读、写、议”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进师生互动,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而且还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了“会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知识载体,主要体现为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和确定。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了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由于税收概论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和概括,导致教学大纲的安排有较多的分歧。目前见到税收概论教学大纲的编排大体上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税制要素和分类、税收原则、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税收负担与转嫁、税式支出、逃税和避税等内容,这种安排显得较简单,不能适应税收理论发展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笔者认为,税收概论应该是财政学专业税收方向的大学生学习税收知识的一个入门课程,是其它税收后续课程如中国税制、税法学、税收管理、纳税检查、国家税收、外国税制、税收经济学等课程的前置课程。税收概论的教学大纲应适应这些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原则、税制要素和分类、课税基础、税制结构和改革、税收负担与转嫁、税收的经济效应、最优税制、税收法律、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等内容。由于在具体的税收制度课程如中国税制课程中还要具体介绍具体的税种,所以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等内容可以放在课税基础中,在税收概论课程中仅需概括说明每类税的课税基础和差别就可以了。税式支出和逃税与避税可以放在税收管理中作为单独的节来编排。在税收概论中介绍税收法律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毕业后,许多学生都要在企业或税务部门从事有关税务的工作,这些工作法律性很强,是具体税法的执行或运用,所以在税收概论中应对税收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介绍,也便于学生对后续课程如税法课程的学习。增加税收管理的内容,有助于后续课程如税收管理、纳税检查课程的学习。增加税收政策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的基本原理,了解税收政策的最新动向,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另外,我国税收概论教材的建设也比较落后。现有的税收概论教材,要么过于简单而不能适应需要,要么过于陈旧而不能跟上最新的税收理论的发展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着手组织较强的力量来重编这门课程的教材。重编税收概论教材时,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知识点全面、不遗漏,内容新、不落后,并总结较为成熟的最新税收理论发展的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回避有争论性的观点,更不能只写一家之言。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所实施的教学程序,是师生间互动交流和认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也不例外。在税收概论的教学中,应该以讲授法为主体,配以学生“读、写、议”方式的自学指导和课堂讨论,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案例法的教学方法,形成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师生互动、各种方法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这是因为,税收概论教学的高度理论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教师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个课题开始之前就阐明、教授该课题的基本知识点,然后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开征针对性的学生“读、写、议”活动。比如,在税收与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阐释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基本含义,然后选择课外阅读书让学生阅读,以及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文献检索数据库了解税收与公平和效率方面观点,再在课题上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加以点评。在税收概论教学中也要注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比如,在教授税收的历史时,就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和画面的放映和展示,体现生动活泼的税收发展历史。案例教学法在某些税收概论课题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时,就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税制改革因为不能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可以引用我国1993年的税制大改革导致税收收入稳定上升而成功了的例子来生动说明税收保障财政财政收入职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

[2]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

作者:郑幼锋

第三篇:《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实践与反思

内容摘要:在对湖北文理学院《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释,从育人资源的挖掘、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评价方式的制定等方面介绍了《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对本课程后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西方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 实践 反思

一.《西方文化概论》的教学现状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是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这门课程在以往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其专业知识体系,以时间线索的主线,从西方文化的三个历史时期来介绍每个阶段重要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关注点全部倾注在西方文化的起源、演进过程及其特征上。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旨在学生能对西方文化的体系有全面地把握,包括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奋起与沉沦、西方的民族精神等等。因此,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是本门课程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都把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之外的另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在开展教学,没有考虑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德育。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亦遵循以本课程知识体系,强调其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亦是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方面进行确定。总体而言,以往《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两条平行线,专业课程侧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的是学生基于相关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的能力。

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已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全面开展,湖北文理学院也秉持着“教书育人”为本,专业课程也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构建全员、全程、全覆盖育人,多门课程已经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尝试和探讨。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师思考的问题,《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也需紧跟步伐,进行积极地实践和探索。

从学生层面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西方文化知识体系的掌握是为了做到知己知彼,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学生的思维模式,便于沟通和交流,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传统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与语言走向世界,扩大其世界性的影响。因此,本方向的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从目前的学生状况上看,学生身上存在一些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时首先考虑的是这门课程“有什么用”,重视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对人文知识课程有所忽视。在求知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功利意识和知识外在的有用性,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和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2.可行性。从本课程的性质上看,作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其自身蕴涵着较为丰富的、可供挖掘的育人资源,西方文化中辉煌的文化成就、雄浑的历史场景、杰出的历史人物等可以用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德性,西方文化中的崛起与沉沦、精华与糟粕帮助学生拥有科学的批判意识等等,这些隐性育人资源都有待于发掘和利用。

从学生的知识积累上看,学生已经开设过《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文化类课程,在开始这门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积淀,掌握了文化对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为学生感知西方文化中的育人点奠定了基础。

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提升上看,学校大力给予支持,提供了各种平台,包括课程思政培训、竞赛、教学分享等等。全校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有的高校、所有的课程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必须在综合考虑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学生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方式,以保证课程的育人效果得到切实的实现。

在本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根据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制定了育人双大纲,明确了育人目标,对本课程中的育人资源进行了挖掘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一)在日常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中,通过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实现无手机课堂、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任务等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作为课堂的实施者教师也是一种育人资源,作为教师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树好标杆,本身也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思政教育,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在专业课程内容育人资源的挖掘中,本课程已从爱国情怀、道德情操、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科学观等多个角度挖掘出了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宽宏视野和博大胸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为祖国的振兴做贡献,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设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与思政课程有较大的区别,课程思政的特色是以专业知识点为切入点,做到育人“润物细无声”,要将育人资源隐性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置上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区别。

1.点式融合。点式融合是指在思政元素以单个的形式与专业知识点融合。点式融合在本课程中使用频率最高,例如通过西方的爱琴文明的发现培养学生执着的信念,通过罗马法引导学生树立尊法、守法的意识,通过基督教的成长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通过地理大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等等,基于对专业知识点的讲授和学生的感受,引出一个具体思政元素。

2.专题式融合。专题式融合是指在专业知识点与育人点的融入时,通过专题式的讨论、辩论等形式侧重于学生马克思辩证法的运用能力和科学的评判能力。例如辩证地看待中世纪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科学、理性地评判城邦的兴起与衰落、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等。

3.递进式融合。递进式融合是指针对一个思政元素,以逐渐深入的形式在各章中出现。例如本课程中对爱国情怀的树立,分别通过三个章节中的斯巴达城邦的特色、罗马的英雄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崛起等知识点引发、强化和深入。

(三)评价方式的制定。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德育能力,本课程将涉及育人点的讨论、辩论和作业都纳入学生成绩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期末的考核中要求课程论文的写作涉及育人点对学生现实生活指导性作用的阐释,将其作为一个评分点。

通过以上方式,将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德育能力考核结合了起来。

四.《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践的反思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

(一)育人资源的设计实现系统性。在教学内容的挖掘和整理上,挖掘出的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上,如何做到非体系性,却有系统性设计,这是一个难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很大的区别,思政课程本身具有教学内容的体系性,但是通过课程思政对课程中育人资源的挖掘具有零散性,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保持专业课程自身体系性、系统性的同时,也能让育人资源的安排显示出一定的系统性。

就本课程而言,目前挖掘出的育人资源较为丰富,有的知识点可以切入多个育人点,一个育人点也可以与多个专业知识点相融合,那么在选择和安排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课程的整体性来进行筛选和整合。

(二)融入方式更加贴切、巧妙。在融入的方式上,如何处理好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如何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露痕迹”,避免硬性的传授,反对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式地套合,让学生感受起来生硬、勉强,有另类“思政课”的体会,避免与课程思政的目标相行渐远,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目前本课程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教师首先迈出了“愿讲”“能讲”的第一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考虑融合的技巧,教师由“愿讲”“能讲”到“善讲”“会讲”的提升,让融合既合理又巧妙,既自然又高效。

(三)育人效果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提高育人的效果?固然教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值得关注,但是教的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的做更为重要,因此育人效果的提升也是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本课程通过讲授基本实现了“知”,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来衡量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学生思想中的体现,但是育人的终极目标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真正践行,做到“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前提,但是“只知不行”“重知輕行”都是没有真正地实现育人的目标。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实现学生育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育人点的切入要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自我感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等得到内化,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自觉自愿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王艺璇 滕洪辉 汤茜 任百祥 赵尔康.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2]李静 胡国华.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及教学路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1).

[3]肖瑜.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以《旅游美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

本文为2019年湖北文理学院课程思政专项项目“《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刘伶俐

上一篇:养护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监测技术论文范文